今日,工信部宣布,下架10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跟朋友聊时,发现关注点集中在了风口浪尖的豆瓣身上,但实际上,这次的处罚集中在过度索取权限与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上。
全国几百万个APP,就剩这100来个没整改,也就意味着这一轮的数据整改即将落幕,我们将迎来下一波的整改。
如果政事堂推测没错的话,这一轮的重心是数据收集,那么下一轮的重心将是数据流动。
而一旦这个猜想成真,那么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逻辑又将迎来一波冲击。
在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通过大规模的并购,迅速形成了阿里腾讯两大阵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同一阵营之间获取的隐私数据可以内部分享,形成集群效应。
这就像抖音用久了推送会越来越准,大量APP的全方面采集数据,使得用户画像变得越来越精准,广告、电商等一系列商业行为的效率大幅提升。
效率的不断提升,自然也就驱使互联网巨头们通过投资去扩大自己的APP矩阵,去多维度收集越来越多的隐私数据,导致了资本会主动的推动垄断的形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是因为数据汇总带来的巨大收益,驱使着互联网企业走向垄断。反过来看,想要真正沉底的破除互联网垄断,归根结底还是要将数据进行隔离拆分,使得那些不合理的互联网并购行为变得无利可图。
所以政事堂推测,随着这一轮数据收集监管的完成,下一步就将是数据流动的监管。
接下来,不仅APP之间贩卖用户隐私将被锁死,互联网巨头们也无法在自家APP之间随意的调配隐私数据。
这意味着,一些APP不仅有可能会面临滥用数据的罚款,还会变得不再那么“智能”,不再总给你推送刚刚想要的东西。
整个互联网产业链商业变现的逻辑与效率,可能都会因此而改变。
但是我们要明白,改革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提升效率,存粹的割裂APP毫无意义。
中国互联网长远来看还是要互联互通,要不然监管也不会下大力气把BAT之间多年来建立起的壁垒打通。
如今V3.0时代的用户隐私数据,将类似于V2.0时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政府将土地(数据)从生产队(BAT)中解放出来分给每个人,个人有权利将土地(数据)租赁给希望使用数据的企业,以获取持续的红利。
企业对于连片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之后,相当于在土地上面盖了工厂,不断的提升用户土地(数据)的价值,双方共同获利,共同富裕。
而中央政府将成立数据的交易所,将类似于金税系统,一个更加庞大而立体的数据库,以形成V3.0时代的新型税务局(证券交易所),任何一笔商业数据调取,都需要向政府支付一笔“数据印花税”。
集合了所有APP数据的国家数据库,将成为一个超级数据库,其提供的全方面立体数据,将彻底改变很多行业的行为逻辑。
譬如医保数据和医院诊断数据将改变寿险的定价逻辑,新能源汽车行驶数据与交通监控数据将改变车险的定价逻辑,全金融机构数据与消费数据的整合将改变信贷的定价逻辑,甚至立体的个人数据更会改变商业广告投放逻辑......
未来,机构想要获取最精准的数据以提升效率,就需要掏钱来买这些数据。
这就是一个大庆油田,企业可以光脚每天80公里的跑,但是如果想要一小时跑80公里,就需要掏钱买数据(石油)。
效率的大幅提升,使得民众获取了更多的数据分红用于提升消费,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利润投入研发与再生产,政府有了持续的印花税,进行更加有力的第二次分配。
更重要的是,届时,数据人民币也就取代了石油美元,改变了货币发行机制,成为了新一代经济的根本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