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伦为什么访华? 美国风暴的前夕!
作 者 :杨风工作室
据美国媒体于6月27日的报道,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计划于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
这也将使她成为继布林肯之后,今年第二位访问中国的拜登政府高级别官员。
之前,我们曾经说,对于美国高官来访、商谈,中国的态度是,经济议题可以谈,政治议题需要考虑,至于国防议题方面,在美方没有改变其打“台湾牌”的做法之前,中方不会考虑。
既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阵子都访问北京了,财政部部长耶伦要来访,同中国商谈经济议题,中国大概不会拒绝。只是,中国还没有对外正式宣布。
01
美国经济没有表面上好
那么,耶伦这次来北京是要谈什么呢?
拜登政府不是向来说,美国经济状态良好,就业率良好吗?一些美国的分析师不也是说,美国股市状态良好吗?美国的失业率处于50年来的低点,这表示,拜登任内的美国经济,处于几十年难得的经济景气中。
既然如此,又为何耶伦几次三番对外宣告,要访问北京商谈经济议题呢?
岂有经济良好的美国,急着要求同经济不好的中国商谈经济议题呢?
结论就是,美国的经济状态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没有拜登政府说的这么好,反而是,美国的经济潜伏着很大的问题。
02
美债是更大的问题
四天前我们有一期内容《美国国债由谁来买单?》。这期内容我们谈到了,美国众议院虽然通过决议,将美国债务上限往后延,延到2025年初。但是,美国的大问题才要来,因为,在未来一年半的期间,谁来购买美国政府增加发行的国债?
坦白说,美国在现阶段找不到人来买。
根据美国财政部于六月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四月份全球至少15个国家同时抛售美国国债。其中中国、英国、比利时、瑞士、爱尔兰、沙特、韩国、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菲律宾、以色列、伊拉克、秘鲁、巴哈马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抛售美债。
开曼群岛和百慕大也抛售了美债。这就表示,美债主要国际买家中,有17个美债大买主,或是美债持有国家,在四月份不约而同抛售美国国债。
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国债还要期待谁来购买呢?期待日本吗?去年2022年,日本就是主要抛售美债的国家。另外,英国 于四月份抛售了304亿美元美债。
美国还能够期待哪一个国家,购买美债呢?
所以不要以为,美国国会延缓了债务上限的问题,拜登政府,从此海阔天空,可以任意举债,任意挥霍,没有这回事。因为美国政府增发的债券,需要有人购买。
如果没有人购买,美国政府只好自己印美债,自己买了,当然,美联储是(美国)自家最大的买主之一。
如果都是自己人买,美国无法将债务问题转嫁国外,债务问题高涨之下,美国的高通货膨胀问题将就无法得到解决,美国也难以转嫁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到海外。
同时,这还会打破几十年来的美元—美债循环。多年来的美元超发,海外国家吸收许多的超发美元,然后再转为购买美债,回流美国,形成一个循环。
但是,如果海外国家减少购买美债,行之多年的美元—美债循环,恐怕就要打破,这会是一个严重问题。
这恐怕比美国的经济问题还要严重。毕竟,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虽然减速了,但失业率仍然保持在低位,服务业也处于良好状态,美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向前迈进。
但是,如果美债问题得不到解决,缺乏国际买家,会导致数个层面的严重问题。
第一,如果国际买家不捧场,美债就只好由自家人来买,包括美联储和国内的投资机构,例如银行、养老金、共同基金等。
我们不期待,美国国内投资者会同日本国内的投资者一样,大量购买日本政府债券。如果这时候美联储不出面,美国联邦政府就只好提高美债的利息,来吸引买家。
当美债殖利率提高,美债的价格会降低。大家还记得三月份的时候,美国金融业出现流动性问题,接连数家金融业者出现爆雷?
这表示,美国金融业的流动性问题还可能会再现。
其实,就算美债殖利率不升高,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增发美债,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美国国内的流动性。
根据数据,自从美国国会暂停债务上限以来,市场流动性已经减少了1500亿美元。这是由于美国财政部发行新的债券,以及美联储持续进行缩表,因而从市场上吸走了流动性。
第二,如果国际买家不捧场,美国国内的投资者也不足以买下所有美国联邦政府增发的债券,最后就只好由美联储再度出手,从市场购买美国的债券。
搞了老半天,美联储好不容易于2022年6月1日,进行缩表,到最后,又要被迫实施QE,持续进行量化宽松,那么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还要不要解决了?到头来,又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第三,美元世界货币的问题。
当国际买家不捧场,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美元—美债的循环,从而威胁到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这更是一个严重问题。
美国现在的问题真的是难搞。
03
美国精英捅出大娄子
美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得要回溯到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开始说起。
由于疫情大流行,严重影响经济,美国政府对此所采取的策略是,QE(量化宽松)再QE,印钞再印钞。
美联储透过零利率政策,加上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来对抗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这就埋下了通货膨胀的后患。
2021年3月5日,我们有一期内容《中美通膨大战 这是中美博弈的 新战场 》。这是我们首度揭示,美国将会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中美两大国将会围绕着通货膨胀这个议题,展开争斗。
当时我们预期,中美通膨大战至少会进行两年。其中还在第二年遇到了俄乌战争。再加上美联储于俄乌战争开打后一个月,立即展开加息循环。
骤然间,美国趁着通货膨胀,又利用俄乌战争,展开吸星大法的美元加息循环,企图进行美元收割,想要一劳永逸地甩掉通膨,同时又彻底解决2020到2021年这两年的美元大放水,量化宽松的问题。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哪里想得到,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却不是这两人,或是其他的美国精英们,殚精竭虑就可以解决的。
人们常说:“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反过来说,既然种下了恶果,就要承担后果,哪里有可能可以轻易规避后果呢?
04
中美通膨大战进入第三阶段
美国精英们捅出了一个大娄子,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通货膨胀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但需要时间。
或是说,只要美国精英们能够接受,通货膨胀之后可能来临的经济衰退,问题也可以解决。
但是,这些美国精英们不干,他们认为,可以靠“人力”挽回,只要多用上一些智谋,多想一些计策,就可以解决他们亲手造成的严重问题。
于是,美国又是暴力加息,又是拱火俄乌战争,搞来搞去,拆东墙,补西墙,漏洞越补越大。
2021年美国通货膨胀暴起,这是第一阶段。
2022年的俄乌战争和美国暴力加息,是第二阶段。
虽然,美国的通货膨胀有所降低,但仍然徘徊在高位,在第三阶段进入了美债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这么紧张的缘故,非得要同中国商谈不可。
耶伦这一次访问中国,同中国商谈,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难题,而是更大范围的,美元和美债的问题。
当中美通膨大战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美国拱火俄乌战争,美国偕同欧盟,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金融制裁,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和欧元,冻结俄罗斯的美元储备和欧元储备,也冻结一些俄罗斯人的个人资产。
美国这样的做法,导致许多国家对美国失去信心,也导致全球出现去美元化的风潮。
这就是美国精英们殚精竭虑,想要解决问题的后果。
今年则是进入第三阶段,美国从第一阶段的通货膨胀问题,到第二阶段的失去美元信用,再到今年的美债问题,一个接一个,相互紧扣。
耶伦会如何同中国商谈呢?
有人说,耶伦希望中国能够增加购买美债。主要的原因是,希望中国能够起带头作用。
虽然说,日本是全球第一大美债的海外持有者,日本于四月份增加持有393亿美元美债,总金额达到了1.13万亿美元。
图片
日本虽然增加购买美债,但日本是美国的盟国,说服力不够。唯有让排名第二的中国增加购买美债,才会有说服力,美国才能够说服其他国家增加购买美债。
我们看排名第三位的英国,在四月份的时候减少304亿美元,总金额掉到了6,800亿美元, 中国四月份少量减持美债4亿美元,减持的金额并不多。由此可见,就算是美国的盟国,也不可靠啊!
问题是,美国要增发债券,不能够只靠美国的盟国、盟友们捧场啊!美元和美债的发行量如此庞大,需要全球国家“共襄盛举”,才能够撑下这个场面。
如若不然,美国的大问题就要来了。
中国为什么在四月份只是少量减持美债呢?而不是多减一些呢?
有关这一点,我们并不是全然清楚,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由于中美两国正在进行协商,有关是否让美国的高层官员来华访问,进行更进一步的商谈,因此,中国不急于快速、大量地减持美债。
第二,中方有可能是待价而沽,先让减持美债的动作慢下来,然后观察美方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诚意。
这是在三月份中方增持205亿美元的美债之后,于四月份再度减持美债,只是减持的量只有4亿美元。
结论:中美两国于六月份开始紧密会谈,这是围绕通货膨胀议题(通膨大战)的第三阶段,其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
同时,这也是两国斗智斗力达到一个新的顶峰,我们且密切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