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股市中的现象和背后的本质(四)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09:53 | 只看该作者
神仙打架、小散遭殃!今晚连夜出手了


原创 金哨兵 成方街哨兵 2024-04-16 22:13 广东

最近两天,小盘股、微盘股连续暴跌,昨天300多股跌停,今天700多股跌停。

万得微盘股指数,昨天跌了将近9%,更是更是暴捶10%以上,两天累计跌了将近20%!

这比1月底、2月初,因为雪球敲入和量化私募DMA业务导致的小票流动性危机之时,跌的还要猛!

为什么这么惨?

现在并没有雪球敲入、DMA这些被动卖出了,雪球就早就已经敲入,量化交易也被限制。

最近两天小票的暴跌,表面上看是因为恐慌,导致没有承接盘,一砸就跌停……

这样的恐慌背后,有市场过于情绪化的因素,但如果往深里去想,那其实就是一场博弈、一场高端博弈!

这又要提一下《北平无战事》了,当调查组到了北平之后,市民和学生就有粮食吃了吗?

并没有!

并且,调查方与被调查的一方,都要利用民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作为被调查的一方,不管是陈继承,还是徐铁英,都要把问题往X党扯,来转移矛盾的焦点,来阻挠调查。

现在的情况,也是类似的道理。

空头利益集团(另一个词更合适,但不能用),去年玩的太大、割的太狠,现在村里要出手打压,要严监管、要收紧IPO,要大量的退市、要大量的ST,要把某些利益集团挤出这个市场。

但这些人可不甘心失败,选择了对抗!

村里出台一个新政策,本来是针对他们利益集团的,然后他们就开始制造“小作文”、传播“小作文”,再利用资金优势,带头砸、制造恐慌情绪,把市场砸懵了,再把锅甩给“新规”,通过裹胁亿万小散,来阻挠“新规”的落地。

真可谓是用心险恶!

但是吧,他们这是神仙打架,买单的却是我们2亿小散……



今晚,村里连夜出手、出面辟谣了。

图片

主要针对的是几个焦点问题:

1、公司如仅因分红不达标被ST并不会导致退市;

2、“本次退市规则修改主要针对小盘股” 纯属误读;

3、明年适用组合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的公司家数预计在30家左右;

4、研发投入大的企业即使分红不满足要求也不会被实施ST。

很明显,这是在安抚市场。

但这远远不够。

如果仅仅是安抚,明天高开之后,那空头可以继续带头砸,立马就会有人跟风卖。

想要解决小票的流动性危机,需要的是真金白银。

上一次(2月初),是国家队来疯狂扫货中证1000和中证2000两只ETF,才解决小票的流动性危机。

图片

这一次,也得看国家队什么时候出手。

并且,空头不会一触即溃,他们还会反复的对抗!在这个“神仙打架”的过程中,小散看着就行、少掺和……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2#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1:1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A股的新股发行价全球最贵?


原创 思想钢印 思想钢印 2024-04-21 20:37 上海

炒小炒新炒题材,是什么形成的?

1/4

国九条捅了什么马蜂窝?

本周国九条引发的市场剧烈震荡,把春节前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又摆上了台面,走强了近三年最近又跌入深谷的小盘股,将何去何从。

引发如此巨大的风波,监管层也坐不住了,连夜发文表示“不是大家想的那个样子”——是的,国九条并没有针对小盘股,但分红新和量化这两个新规,都与小盘股有很大的关系。

小盘股的问题,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内部视角,就是小盘股和大盘股的相对强度,我之前比较过中证2000和中证100指数的比值,目前比10年历史中位数高一些,小盘股并没有明显高估。

但另一种外部视角,跟其他市场对比,就完全不同了。

从估值来看,A股的估值——即便剔除银行股后,全部A股的估值也仅为18.13倍,而代表小盘股的国证2000目前是33.67倍,小盘股一直有估值溢价。

美股刚好是反过来,代表小市值公司的罗素2000目前为15倍,远低于代表大盘股的标普500的25倍和代表大型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的33倍。

当然,目前是美股大盘风格的极盛期,历史数据表明,经济低迷时偏小盘风格;经济繁荣期偏大盘风格,但美股就算是小盘风格时,其估值也很难超过大盘股。

全球大部分市场都是类似美股,大盘股相对小盘股有估值溢价,只是有时高有时低,做港股的投资者一定有印象,大部分总市值20亿以下的小票,个位数PE的一大把,那是真便宜。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说不定全球都不正常,只有我们是正常的呢?

重要是找到A股小盘股估值溢价的原因。

以前这个问题总是从流动性上去分析的,因为小盘股在海外的估值折价跟流动性不足有关,但本文想分析另一个不太常见的视角——新股上市。

2/4

新股为什么那么贵?

美股所有的大盘股都曾经是中小盘股,目前的微软、苹果、英伟达、亚马逊、Meta、谷歌这六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微软、苹果、英伟达这三家上市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都只是十几、几十亿市值的小公司,都属于罗素2000的范围,而诞生于互联网泡沫时的亚马逊、Meta、谷歌,上市时也就在100-500亿。

这些公司的成长,主要是来源于业绩和规模的持续增长,这也是A股愿意给小市值公司高估值的常见原因,因为大牛股也是从它们中成长起来的,估值高一点也无妨。

但问题在于,美股过去几十年上市过几千支股票,也就跑出来这么几十个,成长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最后还是小公司,发行上市的估值保护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美股的小市值公司刚上市时,虽然都会对标一家大市值公司,但市场并没有因此就给个高估值,而是后面看,如果你开始体现出成长性,就可以一直保持这个正常估值,甚至给予高成长以估值溢价,但在成熟的市场,大部分情况下,小公司无法的像其对标的大公司,市场关注度变小,流动性缺失,渐渐给予小市值公司的估值折价。

为什么缺少流动性会导致折价呢?

原因于,美股是机构大资金主导,小公司的研究难度比大公司大,但可配置的资金却更小,总体上的性价比不高,关注度更低。关注的资金少了后,买卖盘相对少,一般买的没有卖的急,导致股价总是向下成交,时间长了就出现了估值折价。加上小市值公司出现风险后,卖出的难度更大,小盘股的估值折价也是对流动性不足的交易风险的补偿。

而这种小市值公司的估值折价,其实在新股上市时就已经出现了,除非是对标一些大公司的热门公司,否则都是要折价上市。

相对而言,A股的小市值公司的估值溢价,其实在IPO时就出现了。

作为全球IPO最贵的市场,2023年首发PE平均53倍,主板34倍,创业板44倍,科创板82倍,而本周收盘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和科创50的估值分别为12.28、25.71、41.87。

不过,从折溢价看,价格跟可比公司溢价幅度在10%以内,有几个行业还是有折价的,也没有很不合理,毕竟现在IPO定价都是市场化询价出来的。

这个“折溢价幅度基本正常,但绝对估值很高”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新股发行的行业倾向非常明显,注册制下发行的新股共涉及23个行业,95%均属于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这三个行业,由于都是近两年的热门板块,首发估值达到了71、54和41倍。

从某种程度上说,A股的政策题材炒作从IPO环节就开始了。

当然,仅首发估值和倾向性来看,全球其实都一样,偏爱热门板块,但接下来,不正常的环节就开始了。

本来就没有折价的发行价,首日还要上涨45~140%,平均63%——大家应该还记得首日最高上涨37倍的盟固利吧?
所有的“可比公司”都曾经是上市新股,这些新股未来也会变成“可比公司”,这就意味着,这63%的涨幅,未来都会再跌回去。

实际情况可以看深次新股指数(399678)的走势,选择上市45天到一年之内的股票作为样本。

这个指数从发布到现在,9年跌了81%,同期指数下跌36%,期间只有2019年和2020年上涨。如果新股发行定价不变,相信再过几年,这个指数就会跌成零头,早晚会停止发布。

事实上,就我的经验,这个估值消化的过程到上市第二年仍然在进行。

新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不只是因为发行价高,另一个原因是上市前的财务粉饰,造成上市后业绩大变脸,变成估值业绩双杀。

另外一个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抛开新上市的个股,只看老股涨跌幅。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收盘的历史最高点)之前上市且未退市的所有1370支股票,当天到上周五收盘,期间中位数涨跌幅为跌 -8.6%,而同期上证指数刚好下跌 -50%,就算是全A指数也下跌了-27%,其中原因很多,而新股上市后的超跌正是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新股高估值上市后拖累指数导致“永远3000点”的问题,上交所于2020年7月修改指数编制规则,从上市11天就纳入指数,改成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除了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公司)。

可是,这个“永远3000点”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这个规则并没有改变造成小票高估的原因,而这个原因还导致了A股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还是要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上市估值过高”和“小票估值溢价”,到底谁是鸡谁是蛋?

3/4

炒小炒新炒题材

关于A股新股高估值的问题,有很多阴谋论的解释,比如一二级市场串通、发行机构与上市公司串通,但稍微了解一点股行业务实际运作的人就会知道,不排除有一些这样的情况,但大面积的故意抬高发行价,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市场发行规模面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直接的原因很有简单,就算发行价高一点,到了上市当天,只要不是遇到大盘暴跌,总能涨个50%以上,这种情况下,只是溢价10%,已经是管理层拼命控制的结果了。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上市当天的那些买盘,为什么放着性价比更高的可比公司不买,去买估值更高的新股呢?到底是被谁买了去呢?

我没有看到数据,不过,身处这个行业还是知道一点,由于新股上市当天的估值一般都明显偏贵,公募、险资、社保这些机构是不会买的,一部分买盘是散户,但散户的承接力度有限,占比相对正常股票偏多的是游资、大户和私募机构。

这些资金看中的是这些新股的题材和换手率。

A股每天换手率超过10%的公司,占比不超过5%,要么是次新股,要么是被暴炒的题材股,大部分中等市值的个股,游资买个1%就控制不住股价了。

而新股上市当天,大部分中签资金都会卖掉,换手率在50~70%之间,5天换手200~300%,大资金可以非常容易的买够和卖完。

游资当天拿到一定的筹码后,就可以制造股价弹性,创造更多曝光机会,从而吸引高风险偏好的散户买入,加上新股大部分都有符合政策导向的题材,游资就可以在此期间慢慢派发。

虽然这种方法常常会失败,收益也不会太高,但好在短平快,每次几个交易日平均赚几个点,一年下来的收益率也非常不错。

所以,大部分新股上市后前一月股价总是上蹿下跳,看起来有很多机会。

新股高价开盘,再熊途漫漫,本质上跟题材股炒作后一路回归,完全是一回事,只是少了前期收集筹码的过程,都是散户占比高造成的流动性现象。

再加上A股涨跌停板制度,不能一步跌到位。这种一波一波的趋势向下的下跌,属于“亏损均摊”,散户的特点是只看涨跌幅,不看基本面,看股价从15块跌到10元,买入抢反弹,如果失败,就是9元卖,而9元抢反弹失败的资金,又在8.5元卖出,人人均摊5~10%的亏损。

还有一个小盘股溢价,也是因为散户不像机构,对于大小盘股没有天生的购买限制。

我以前的公众号文章多次分析,散户流动性过剩是因为资本管制,无法参与其他海外股市,严格到就算你有海外账户,只要是内地身份证,连比特币ETF也买不了。

而资本管制不是证监会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炒小炒新炒题材”三大现象是不是就成了A股的一个死结呢?


不过,无数先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可以换一个思路——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吗?

4/4

保卫韭菜


A股有一个段子,说“韭菜是国有资产,严禁私自收割”,以前当成玩笑,可这几年越品越觉得,这可能才是A股的真相。



第一个问题,流动性导致的新股定价高——不好吗?



指数上是不好看,那很简单,以前可以把新股进入指数的时间延长到一年,现在再延长到两年,不就解决了吗?



而股价高溢价发行是有实际好处的,导致A股的融资能力在任何时间都很强。现在IPO成了逆周期调节工具,你就要有调节的空间。



还有,未来地方政府要从“土地财政”转型“股权财政”,到处找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市值,再通过分红减持来充实地方财政,上市公司高估值就跟以前高价土地转让金一样宝贵。



第二个问题,流动性导致的题材炒作——不好吗?



图片



以前证监会顶烦这个,认为暴涨必然带来暴跌,所以大部分政策规则都与防止炒作有关,这个监管思路地形成过程,可以看我之前写的《A股的监管思路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文的论述。但今年发生在全球股市一片上涨中的暴跌,给监管层重新认识A股特色的机会。



以低空经济为例,光有各种地方政府发布一些政策,如果股市不把估值炒起来,IPO没有高估值,不能吸引一级市场资金投入,最后还不是白瞎了?



以前是各种规则防止炒作想保护韭菜,但结果发现,韭菜天生就是被收割的,不是游资,就是量化。以前一到风格和题材切换,做主观投资的游资同行就开始大骂量化收割散户——倒不是帮散户说话,而是觉得散户本来是自己收割的,凭什么要现在被这帮屁都不懂的量化资金收割?



如果韭菜天生就是被收割的,那不如让韭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什么要限制量化资金?因为韭菜被当成是宝贵的国有资产,不能让游资和量化随便收割。



第三问题有点麻烦,流动性溢价导致小盘股垃圾股估值过高——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垃圾股不会在自己脸上贴标签,垃圾横行本身就是“炒新炒小炒题材”三件套的必然代价。



以前搞“注册制”“市场化定价”“融券”“转融通”,甚至鼓励量化,都是意在与国际接轨,增加机构交易占比,但实践证明,A股机构最擅长的还是报团,而且个个是“卷王”,还不如靠“韭菜众多”的A股特色。



所以,在A股仍然是散户主导流动性的背景下,如果未来真的把小盘股的估值打下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A股的流动性没有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盘股也无法独善其身。无非是小盘股腰斩,大盘股打八折。



国九条之后一周的行情已经明确地预言了A股的未来,我个人感觉,除了“注册制”“量化基金”等一系列这几年搞出来的东西悄悄退场外,其他的,不管是炒小炒新炒题材,还是流动性溢价,什么都不会变。



A股的这套东西很像程序员说的“代码屎山”,能凑合着用就先凑合着用,改了半天,好处有限,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会冒出什么妖魔鬼怪来。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35 | 只看该作者
亏钱的原因,找到了!


原创 金哨兵 成方街哨兵 2024-04-15 22:18 广东

今天,在市场极端二八分化的行情之下,有一条小作文广为传播,说是某明星基金经理判了三年、缓刑四年。

等到了盘后,媒体出来说话了:3月底已开庭,但目前还没有判。

并且,今天记者还打通了这位基金经理的电话,说明他还是处于人身自由的状态。

因为还没有判,所以咱们也就不具体点名了。

1、涉案人员

根据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开庭公告,涉案的有三个人:

一个是某明星基金经理,另一个曾经也是这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还有一个是某券商的分析师。

2、罪名: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贿罪

图片

这三个人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然后从这三个人的关系来看,行贿的应该是分析师,受贿的应该是两位基金经理。

分析师,应该只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3、为什么要行贿受贿?

很大的概率,就是要让基金经理,拿着公募的资金,去为某些人高位接盘。

上个月,哨兵在《针对公募,动真格的了!调查开始!》中就分析过这个问题,过去几年,典型的就是为新股高位接盘。

这里涉及到三个环节:

1)IPO上市时,在询价阶段,找一帮机构,帮忙把定价推高,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把新股发出去,先圈了一波钱;

2)上市后,再找人配合,把股价炒高;

3)“花钱”找公募基金经理、用基民的钱来接盘,让某些人顺利完成高位套现。

这一套下来,就把股民和基民的钱,装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基民的钱,就这样被“亏”掉了,实际上是被坑走了!

4、涉案的金额应该不小,处罚应该也不会轻!

这位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过几百亿的资金。

2020年末一度达到409.02亿,2021年末、2022年末,分别为318.79亿元、293.35亿元。

这么大的体量,那找他帮忙接盘的,那规模不会小。

而从案件号中有“刑初”两字,表示该案件属刑事案件,目前是一审阶段。

但是,一审案件就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而不是初级人民法院)开庭,从侧面说明这个案件的影响力比较大:可能是涉案金额比较大,或者是判刑刑期会比较长,再或者是该案件会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程度。

看看此前的案例。

2022年9月,也是这家基金公司的前基金经理邹某,就因为“老鼠仓”,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11年。

图片

这一次,作为本轮中第一个被查的基金经理,恐怕是需要杀鸡儆猴的,所以应该从重处罚!

后面,还有那么多的基金经理,需要调查呢……

5、这个人,相当于什么角色?

如果对比哨兵前段时间分析的《北平无战事》系列文章,基金经理所扮演的角色,在《北平无战事》中根本就排不上号,最多也就相当于马汉山手下的科长或者科员的角色……

所以说,后面调查的任务还很重,还得抓紧!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22:05 | 只看该作者
“含中量”与“含美量”


原创 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财主家的余粮 2024-04-22 19:26 中国香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按照资产价格的涨跌情况,全世界的金融风险资产,可以分为大致分为3类:
1)与中国有关的资产;
2)与美国有关的资产;
3)与美国、与中国都无关的非主权信用资产。
如果按照与中国、美国相关的程度,简单易记的话,这3类资产分别可以命名为“含中量”、“含美量”、“中美无关”。
“含中量”最高的资产,如我们大A股、港股等,都是跌得最惨的,而且,跌下去就很难起来,相对而言,含中量仅次于中国的俄罗斯股市、巴基斯坦股市等,含中量也比较高,其跌幅也就仅次于中国;其他,那些“含中量”超过“含美量”美国的国家,比方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股市也不怎么好,但至少比港股和A股强。
“含美量”越高的资产,例如美股纳斯达克、标普指数等,都是涨得最猛的,而且哪怕涨到看起来估值很高很高,人家还就是不跌,到目前为止还能始终维持高位;基本跟着美国走的西方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股市,涨幅也是仅次于美股;其他那些与美国关系相对较高的国家,如以色列等,股市的涨幅相比美国、日本、欧洲都要差一点儿了,但大致都还是上涨的。
所谓“中美无关”资产,主要是指黄金、比特币之类的非主权信用资产,这一类资产的涨幅,才是过去一年多来真正的大赢家。比特币自然不用说,哪怕最近跌了一点儿,相比2022年底也还是涨了2倍以上,而像黄金这种,本来过去很多年里,波动幅度都奇低的资产,过去一年半来也是涨幅惊人,甚至超过了标普500指数的涨幅。
图片

关于含中量和含美量对股市影响的不同,看日本和韩国的股市,最能看明白。
东亚经济三强(中日韩)的模式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制造业立国,国内消费市场相对不够发达,对欧美的出口占了经济特别大的比重——发展到了今天,在中国经济不断追赶之下,日本和韩国经济的模式,其同质性非常高,都是靠着相对中高端的制造业而在世界立足,而且都与美国关系不错……
如果说有区别的话,日本股市相对而言含美量更高,而韩国股市相对而言含中量更高。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理论上来说,走势应该基本一致的日本股市和韩国股市,过去一年多来的实际走势是下面这样的……
图片
含中、含美、中美无关,这3类资产的走势,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原因嘛,大家也都知道,目前两强竞争的国际格局之下,这是资本市场用钱在投票。
问题在于,这种趋势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
就整体而言,按照前瞻市盈率(Forward PE)来估算,目前,含美量十足的资产,估值都差不多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含中量十足的资产,估值也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在这个时候,资本市场还是坚持这么一条道走到黑,会不会犯下大错误呢?
我也不知道结果。
但我倾向于认为,聪明钱可能需要开始考虑拐点的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聊聊最近很猛的港股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4-04-26 22:17 广西

这周一的时候,我提醒过大家,港股可能要行了,有粉丝看了《港股居然有点行了》,跑去买了相关ETF,赚得老开心了。

但最近黄金是在下跌的,于是有人又开始私信我,表示很愤怒。

晕死,你得知道黄金暴涨背后是全世界资金对美元的不信任。

美元是所有信用货币的锚,各国搞金融战,无论是怎么斗,但没有谁会希望信用货币这个系统整体崩。

就像全球化一样,其实大家都想要全球化,没有谁真的能躲在深山里修仙,之所以老美蹦跶起来摆出一副反全球化的臭脸,无非就是不爽自己在全球化里能占到的便宜越来越少了。他们以为全球化能走到今天,自己付出了太多,偏偏你东方居然占了便宜,而且照这个趋势,未来全球化蛋糕的份额,东方只会越切越多,这才是美帝不能忍的。

因为我怕未来吃不饱,所以现在威胁你们我要掀桌子,这就是从川总上台以来,所谓孤立派真实心态。

就问问最铁了心的孤立派,肯不肯放弃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如果肯,我就当他是真的。

搞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看清现在美元面临的局势。

大家还真不是想完全去美元化,重新回归所谓的金本位时代。

大家都离不开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大旗到目前为止,还必须是美元来扛,但所有的人都对美帝多吃多占,贪得无厌表示不满。

于是为了对付信用美元,资金一窝蜂的跑去炒黄金,各国央行买买买,搞出一副势做黄金多头,美元空头的架势。

但实际上,没有谁希望自己重新被套上黄金枷锁,要知道,信用货币的信用是可有可无的,有许多腾挪的空间,但黄金,呵呵,什么叫真金白银?那玩意全世界的储量有限,真玩脱了,很容易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大萧条的累计风险到最后,都只能通过残酷的世界大战来出清。

拉一波黄金,逼一下美联储,搞一下美国国债,大家就都有筹码了。

所以你看,耶伦走了没几天,布林肯也要着急忙慌的过来谈。

之前都有人说了,耶伦都没办法制造筹码,才过这几天,布林肯又能出什么新招数?如果拿不出新的筹码,还着急过来谈,只能说明他急了,被逼的没有办法。

有人问,耶伦布林肯着急了,跟港股有毛线关系?

其实关系很大。

最近这段时间,亚洲货币贬值非常迅猛,很有点97亚洲金融风暴的感觉,像日韩这样有点钱,又有美国大兵用枪指着脑袋的,只能咬着牙眼看着自己被收割。

大资金又不傻,现在摆明了美帝自己日子难过,欧元、亚洲各国货币,都是被打劫的对象,做美国盟友的危险性,大家心知肚明。

那么自然有避险需要,大宗商品当然要囤积,黄金也要囤积,还是那个话,我之前在抖音拍视频也说了下,资源国没那个命,拿得住这泼天富贵。

大家都认为信用货币系统还能抗住,无非就是条件博弈罢了。

既然看出美元和美元小伙伴的潜在风险,除了能去大宗里避险,还能来东方避险啊。

HK股市刚好也是全球资产的价格洼地,这一下子不就吸引来很多避险资金嘛。

钱来了,买盘汹涌,自然就涨了。

其实本来可以慢慢涨的,被耶伦布林肯刺激一下,被中东局势刺激一下,又被俄乌给刺激一下,大家不免加快了吃货的速度,于是本周港股涨得就有点像避空了。

HK股市,内地大A,盘子都很大,资金被引导进了这个洼地,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跑去炒黄金了,毕竟黄金的劣势摆在那里了。

好消息就是,港股里面资金活跃起来了,大A就不会差到哪里去,随着年报,一季度报告的雷都出的差不多了,四月份的行情有望能开始修复。

坏消息还是美股,美帝现在所有的故事都讲的差不多了,联合坐庄的资金们一旦做多乏力,可能就会有大聪明们开始抢跑,做空了,别忘了中概股,大A,港股加在一起,盘子并不小,在底部,还能容得下大资金翻腾。

但即便大A的趋势明确,只要美股开启连续大跌模式,我A和港股还是会被迫跟一下的,以我对美帝的了解,这货最喜欢赶在我A节假日发动突袭。

所以,咱是不是稍微重视一下,降下风险?

这几天布林肯访问, 大概率也没办法讨到什么实质性的,最想拿到的好处,嗯,意思就是大规模买美债是不可能的,没有砸美债的盘都已经不错了。

但砸一下黄金是可以的,毕竟支持信用货币自己也有好处不是?

现在还有个魔法攻击瞄准了犹太人,美国的大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反犹了,当然了,犹太人本身也掌握了黑魔法,所以黑名贵运动里,美国军方以保护自由的借口不听川宝调遣,这波面对手无寸铁的大学生们,倒是没有想过保护一下,反倒非常积极的出手了,学生老师抓了一大批。

现在大约他们想到禁Tik Tok大约连肠子都要毁青了,都已经这样了,肯定要破罐子破摔,什么反犹言论之类的,大概率也没有啥心情去禁了。

在阴谋论满天飞的美国,这波反犹的活动背后要没藏着什么政治势力,打死我都不信,有些钱犹太财阀们占了多的,其余人自然就少了,眼红一下下都算是人之常情吧。

不妨想想,如果你是很有钱的犹太财阀,现在会怎么办呢?

肯定是吓得屁滚尿流,毕竟水晶之夜各种影视作品可是一再提醒过的。

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底子都是搞宗教的,打着宗教的旗号,搞全民赖账,吸引力真的很大。

那么犹太资本们是不是得找个地方来避险?还有哪里比HK更好?

东方这里可是自古以来不被宗教力量左右,包容性好的很。

看看为啥那么多外资大行最近在唱多东方资产?

所以从趋势上看,港股有一波大好行情,如果被美国砸盘着回踩,其实是个加仓的机会,没啥可害怕的。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6#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0:35 | 只看该作者
日本资产崩了,中国资产飙了……


原创 杨国英 杨国英观察 2024-04-29 22:50 江苏

在千丝万缕的信息中,寻找市场预期走势可供借鉴的指标(正向指标或反向指标),这是一个成熟投资者的关键能力。

今天,A股和港股继续上涨,A股正式突破3100点,且连续4个交易日已经获得北上资金总额超过380亿的加持,而今天港股更是收获6连阳(从上周一开始),尽管没有外资加持港股的动态数据,但从盘面看,近期外资加持港股很可能超过了3000亿。

今天港股收获6连阳,先祝贺一下我们私享会的朋友,上上周日(4月21日)我们及时发布了周度专属分享“择机挖掘AH股股息率偏差”的港股机会,并在上周一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同时明确给出港股进入中期超级底部的判断,针对AH股股息率偏差较大的港股,介入及时的朋友,这一波,从上周一到今天,应该妥妥的至少15%以上甚至20%以上的收益了。

今天,我想重点从全球流动性的视角,去讨论近期港股连续大涨并溢出至A股的必然性。

之前我讨论中美阶段性缓和有助于全球资本中期流向中国资产,这是先验预判近期中国资产价格大涨的源逻辑,源逻辑是重在方向性的必然预判,而今天从全球流动性的视角讨论,则是基于技术性逻辑,技术性逻辑是重在时点耦合的或然分析。

在讨论这一技术性逻辑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事实——近期,没有大规模的外资涌入,港股不可能爆发得如此厉害,而如果没有港股的连续爆发,A股近期也不可能在艰难企稳后还能继续上冲——A股与港股,既存在估值差的收敛,也存在趋势的相近,毕竟,A股与港股,本质上都是中国资产的一体两面,一个是人民币计价的相对封闭的中国资产,另一个是港币计价的完全开放的中国资产(更具性价比的中国资产)。   

注意,今天的港股,中资公司以及经营主体为内地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加总已经超过港股总市值的80%以上。

所以,近期外资对港股的疯狂加持,其实就是外资对中国资产的疯狂加持,并在对港股疯狂加持的同时,其溢出效应也推动了最近两个交易日A股的连续上冲。

那么,从全球流动性的视角,近期疯狂加持港股(中国资产)并溢出到A股的外资,这其中的大多数是从哪里来的呢?

来自日本。

其实,对于全球资本而言,可供配置的全球规模性股市,也就那么多,排名靠前的分别美股、A股、日股、印度股市、港股、英国股市等——而这其中,之于不同所在地的大型金融机构,其对全球股市的配置,事实也是有基本盘与弹性盘之分的,比如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的股市配置,其基本盘肯定以美股为主,而日本的,则基本上以日股为主。

所以,之于全球流动性的视角,近期外资对港股的大规模加持、并继而溢出到A股,这其中肯定涉及到全球资本从另一个较大规模的股市流出。

而从近期全球较大规模股市的走势看,与港股(中国资产)的连续飙升恰恰相反,日本股市近期整体是持续大跌的。

• 从3月22日开始,日本股市开始显著回调,截止到今天,日经指数大跌7%,这期间日本股市的最大跌幅接近10%。


近期日本股市的显著大跌,这还仅仅是其一。



• 从3月11日开始,日元汇率进入急速贬值区间,截止到今天,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接近8%,今天甚至一度跌破了160。   


这说明,近期全球资本正从日本股市疯狂撤离,过去一个半个月,结合汇率差,日本股市的跌幅超过了15%。



正是全球资本从日本股市的疯狂撤离,才让港股(中国资产)迎来了从上周一至今的疯狂上涨、并将这一上涨效应溢出到A股,全球资本在加速撤离日本股市之后,随即将其相当一部分头寸配置到以港股为先发信号的中国资产——否则,从全球流动性上,我们无法解释近期急速拥抱中国资产(港股和A股)的外资,其中的大多数到底从何而来?!



其实,日本股市与中国股市互为反向指标,日本股市大跌(结合汇率差),港股为先行信号的中国资产则大涨,这不仅是近期才有,回顾过去两年,这一反向指标事实上一直存在,只不过,过去两年是日本股市受到全球资本的疯狂追捧,而同期中国股市却遭遇到较为惨烈的股汇双杀。



之于流动性视角的观察,这有助于提升我们之于中短期的投资实战水平。



观察全球资本的流动性,有助于提升我们之于不同国别资产中短期走势的实战水平,在全球流动性整体恒定之下,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国别资产大跌,必然会延后推高另一具有较大规模的国别资产大涨。



当然,对其进行详细甄别,事实还很有必要结合这两个国别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这一点也很重要。



中国资产与日本资产,最近两年在美国的牵动下,事实正成为极其对立的竞争关系。



最近两年,美国一边疯狂打压中国,一边积极扶持日本,特别是支持日本的制造业加速替代中国,中国拥有腰部制造业的大而全优势,日本制造拥有局部高端制造业的优势,美国希望日本能够以局部高端制造业的高点,从上往下打,去牵头印度越南墨西哥等,从高点往下去织网,去逐渐覆盖和替代中国在腰部制造的优势。



而在美国的这一全球制造业替代战略之下,全球资产是天生敏感的,所以,从2022年开始,全球资本闻风而动,疯狂拥抱日本,尤其是日本股市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和精密制造等,基于从上往下打、从上往下织网逐渐覆盖和替代中国腰部制造的全球想象力,过去两年,分别暴涨了超过150%和超过100%。



但是,近期,全球局势变了,美国开始有对华缓和的需求了,尽管,全球资本也知道,近期美国的对华缓和,仅仅是中周期的甚至仅仅是中短周期的,但这不影响近期全球资本一边疯狂撤离日本一边加速配置中国资产。



最后,同样基于全球流动性视角,给一点技术性预判。



如果接下来,日本股市(结合汇率差的日本股市)进入明确的反弹区间,那么从日本股市明确反弹的起始日算起,港股和A股在延后10天左右,应该会进入一个的承压区间。



近期的港股持续爆发、并溢出到A股,是日本从3月中旬开始股汇双杀延后1个月左右启动的,有了这个影鉴,接下来资本的动作超大概率会显著提前。  



当然,从中美阶段性缓和(是否真正缓和不重要,重要的是缓和预期对全球资本的影响)的源逻辑出发,港股和A股中期至少中短期大概率还会继续向上冲,但这一上冲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伴随着波波折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5:42 | 只看该作者
投资中那些看似简单的事,你根本做不到


原创 思想钢印 思想钢印 2024-05-05 20:31 上海

行为金融学系列:“我可以做到”的幻觉

1/5

只要亏了不卖,就不会被割韭菜?
很多新股民会跑过来跟我说:“我刚刚炒股几个月,一直都在赚钱,我的方法是亏了就拿着,直到赚10%就卖。我觉得炒股一点都不难啊,那些人一直亏是怎么回事?”

类似的说法还有胡锡进的“只要亏了不卖,就不会被割韭菜”。

虽然老股民都知道这个方法的问题出在哪儿,但凡这么做,到最后就满手都是深套牢品种,动弹不得,这个结论只要在草稿纸上做几个推演就不难发现。

但确实很多人刚炒股票时,都要亲身撞一撞这个“南墙”,亏了一大笔钱和时间后才会清醒。更糟糕的是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的老胡,前几天还在说“赚得多的卖掉,往亏损重的调整”。

投资中很多看似简单的方法,实际上你根本办不到,因为投资者往往高估了短期的变化,不断尝试无效操作,又低估长期的变化,低估了时间对自己的改变。

这些方又法往往暗藏着小概率事件的陷阱,让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人的天性,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70%悖论”,很多调查数据都显示,不论是开车技术,还是道德水平,还是工作业绩,70%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高。

本文就来盘点几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办到的事。

2/5

长线持有

总有人向我求证个股分析时,有一个理由是:“如果长期持有的话……”

我总是忍不住跟他说:“不要把长线持有当成你投资决策的前提。”

什么叫“不能把XXX当决策前提”呢?比如说,你看到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但它只适合在热带度假时穿,所以这个衣服的漂亮建立在一个小概率的场景之上,不能当成购买决策的假设。

投资决策不能建立在“你很难做到”的假设之上,长线投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你持有期间定期评估的结果,但在做出买入决策之前,你必须假设在很多情况下,你都会做出卖出的决定。

即便你始终对公司充满信心,下列的情况都有可能让你卖出持仓:

1、急需用钱

2、对行业前景产生怀疑

3、对市场(国运)产生怀疑

4、发现更好的机会但满仓了而卖出

5、几次坐过山车后,忍不住做了把高抛低吸,结果卖飞了,又没有勇气在高位追回来
……

很多都是你不予考虑的小概率事件,但如果拉长时间,它们出现的概率就大了。

你的决策应该建立在一种更常见的状态下,当你找到更好的标的,或者丧失信心、或者因为各种意外而卖出时,你是亏损还是盈利?

我们不但要研究巴菲特如何买入并长期持有苹果,更要研究巴菲特为什么要在持仓过程中逐步卖出IBM。从巴菲特在两次股东大会上的回答来看,卖IBM有一定的运气成份,巴菲特需要把更多的仓位移到苹果上,但也有判断的原因,他认为IBM的对手越来越强大,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买卖决策。

还有几次对航空股的投资与卖出过程,很多人觉得这是失败案例,但投资中的赚钱不代表成功,如果你因此放弃了很多更赚钱的机会的话;亏钱也不代表失败,如果你能换成更好的仓位的话。

如果一定要把长线投资某公司当成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前提,你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我就是这个行业的,天天跟这家公司打交道,对公司非常放心,长期持有就好像打一份工,领两家公司的薪水,而且这家公司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我立刻就能知道

2、我就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而且是核心员工,我可以比大部分人提前知道一些事

3、我不是这个行业,也不是这家公司的,但董事长是我爸



当然,我不是说,只有上面的情况可以长线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而是说——只有这三种情况,你才可以把长线持有当成前提。



所有长线投资都是结果,是目标,而不是决策前提,特别是类似下面的情况,所谓长线持有,只是给自己找一个不愿卖出、不承认自己看错,或者“懒得再找其他票”的借口:



1、虽然今年的业绩出现了下降,但是公司的行业竞争力(或商业模式等长期因素)很好,总会走低谷,长期持有,必有回报

2、行业周期下行三年了,股价跌了90%,大概率在低谷,可以长期持有

3、公司业绩的下滑,只是主务转型的结果,如果转型成功,妥妥的十倍股



这就好像在说,你已经从一个差生进步到班级中游,只要持续努力,清华北大不是梦。



我并非反对“长期持有”,而是说“长期持有”并不是主观意志可以做到的,那种认为长线投资就可以赚钱,这不是学习巴菲特,这是对巴菲特最大的污辱。




3/5

高抛低吸


前面提到“卖出原因”时,有一种是坐了几次过山车后,就容易产生一个念头:下次涨上来就应该卖掉,等跌下去后再买回来。



高抛低吸也是一种“我可以做到”的幻觉,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长期在一个区间内有规律的震荡,想投机一把

2、持续下跌后,想先卖后买地降低成本

3、非实质性利空时,想先避一避下跌趋势



无论是基于股价趋势,还是基本面的原因,预期股价短期内的下跌都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以下情况都有可能在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突发一轮大涨:

1、大盘暴涨

2、公司刚好公布了利好消息

3、行业出现了政策性题材

4、有影响的卖方发布强烈看好的研报

5、大游资介入炒作



卖出是否正确,不是看卖出后股价会不会跌,而是取决于你的卖出意图是什么?如果无法实现这个意图,你的对策是什么?



价值投资者可以因为发现了更好的标的而卖出换股,这无疑是正确的操作。



技术分析高手是基于趋势分析,认为短期股价下行的概率较高,先卖出,也是正确的操作,但需要有预案,如果股价没有下跌,反而继续上涨,应该如何操作?什么样的情况下继续等待下跌的机会?什么样的情况止损重新买入?什么样的情况下彻底放弃对该股的操作?



还有一些“主动选股+量化操作”的投资方法,允许卖出仍然看好的持仓,比如ETF网格交易,卖出是程序化的,对卖出后的上涨、平盘与下跌,都有相应的对策。



简单说,“高抛低吸”也是一个结果,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所以不是当成卖出的目标。




4/5

抄作业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给别人“抄作业”的大V,先说答案:直接“抄作业”,结果大概率不合格。




首先,把给你荐股的大V分为短线选手和中长线选手。



抄短线大V的作业,如果对方真是短线高手,你长期必亏无疑。道理很简单,大V从“自己看好”到“把股票告诉你”,必然有一个时间差,短线股一般都是近涨远跌,这个时间段内大概率是上涨的,假设是两个点,意味着每次你都比大V少赚(多亏)两个点。



不要小看这两个点,短线高手的胜率也就是60%,赚赚赔赔,平均下来每个票也就是0.5个点的期望值,一周一个票,一年就是25%,而你抄人家作业,人家赚一个点,你就亏一个点,一年亏25%。



再看中长线大V的荐股,同样是周期不同步的问题。



别人说看好XXX的基本面,一般是中长线,你一看说得不错,立刻就买了,实际上他的买入成本很低,近期只是持有。过了几天跌下来,别人一看便宜了,就开始小幅加仓,而你只能咬咬牙加仓摊平成本。可被套后心态不好,继续跌的话,你的心态就崩了,割肉了,刚好别人加大建仓力度。



再过几天,继续跌,你好开心,说什么高手,还不如我,就把它从自选股中删了。又过了几个月,别人说XXX可以获利了结了,你一看,发现早已离你卖出的价位翻倍了。



图片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他是高手,就不能等便宜了再向我介绍吗?问题在于,A股大部分时候是等不到便宜的,所以好公司好价格不是绝对的,而是要和持仓品种进行对比,然而每个人手上的品种都不同,这种比较只有靠你自己对个股的理解了。



不光是荐股,看别人的观点也有很多坏习惯导致的“坑”:很多人在看大V的观点时,喜欢从大V比较综合的观点中寻找符合自己持股的只字片语,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



在投资中,只有学习,没有抄作业,一次两次抄作业可能会赚钱,但长期只抄不学就能赚钱,也是一种“我可以做到”的幻觉。




5/5

定投


定投遇到的困境和“长线持仓”类似,虽然定投隐含的就是不指望通过短期内的上涨获利,但人性的总是驱使着我们向往短期暴富。



定投比“长线持仓”还有一个更难以坚持的地方,“长线持仓”要求你不要做任何操作,如果你真能远离股市,那做到的可能性就大很多,比如很多人尝试过的,删掉App再让家人修改账户密码。



而定投需要你定期做某事,如果没有一个自动扣款系统,假设每月你有极小的概率忘记或放弃定投,在长达上百期的定投中,你就有极大的概率漏掉几期定投,从数学上说,少投几期对结果不会有大的影响,但现实情况总是比数学更糟:



1、漏掉的几期定投往往是连续的,而连续漏掉的次数越多,你越有可能放弃定投计划

2、漏掉的几期定投往往是在亏损最严重的时候,它对结果的影响高于其他定投,更容易导致放弃

3、漏掉了几期定投后,如果市场继续下跌,等于是市场给你的“奖赏”,你有更大的概率下次继续“漏掉”,直到最后放弃

4、漏掉了几期定投后,如果市场反转向上,你会觉得低的时候没有买,高的时候就更不想追高,于是继续漏掉,直到最后放弃

5、定投遇到持续慢牛,在几期认为太高而放弃的定投后,你养成了择时的习惯,也是更容易导致放弃

6、定投后遇到一路暴涨的牛市,看着身边比你买得晚却因为整投而赚得比你多的人,你会越来越怀疑定投是否是一个好的想法,最后彻底放弃



定投之难,和长线投资、抄作业一样,难在把简单的事件重复上百倍,而不出差错,忽略了人本身就在不断地变化。



就像健身教练跟你说,只要每天花20分钟你就能怎样怎样,就像金融营销人员跟你讲复利,每年10%的收益,10万块50年变1100多万。没有人骗你,你也没错,你就是单纯地做不到而已。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8#
 楼主| 发表于 2024-5-8 12:35 | 只看该作者
钱是怎么没有的。。


原创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4-05-05 22:50 天津

昨天有个小伙伴留言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是关于资本市场指数变化和自己钱包变化的。

他说怎么现在观察指数的话,已经从春节前的低点2600多点,到现在的3100多点了。

不过虽然指数角度看确实是回去了,但是好像跟自己手里那些公司没啥关系。

算算账自己钱包里的钱春节前没了之后到现在都没回来,他想来想去都搞不清楚为啥莫名其妙自己的钱没了。

其实要是统计一下上市公司的中位数价格变化,就会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太正常了。

节前我们统计了今年上市公司价格跌幅的中位数,截止到4月28号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4.38%。

要是观察整个四月份上市公司中位数跌幅的话,截止到4月28号的时候大概是-1.7%多的样子。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看到,上证指数从年前的2600点左右的低点,已经回升到3100点左右了,但是上市公司的中位数价格根本就没回来。

所以要是别人问你,这指数也没怎么跌,怎么你自己买了点啥东西居然跌了这么多,你也只能是心里苦没法说。

这里要是分指数做个统计的话,也会发现不同类型指数的分化,也还是比较厉害的。

整体上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公司指数比较强,以中证1000和国证2000为代表的小指数比较弱。

本质上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市场里面的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推动只能是推起来一边,有点顾头不顾腚的感觉。

这也是为啥会看到几个大指数已经从年前低点回去了,但是几个小指数还在下面趴着。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很多板块都在轮动,涨几天又跌回到原地去,其实也是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轮动的原因。

因为过去好长时间没啥新的增量资金进来,只剩下那点存量资金在里面折腾。

所以我们才看到各个板块的轮动此起彼伏,短时间起来的速度很快,情绪退潮回去的速度更快。

这道理有点像一个家庭里面有几个兄弟,但是家里面却只有一条裤子可以让大家穿了出门。

比如老大穿了裤子出门,其他几个兄弟就只能光屁股在家等着,等老大回来以后自己才有机会穿了裤子出门。

别人穿了这个裤子出门之后,回家的老大也和家里其他兄弟一样变成光屁股的那个了。

这几个兄弟轮流穿了裤子出门的过程,也就是各个板块轮动的过程。

因为增量资金不足这个事情,类似大家只有一条可以穿出门的裤子。

另外还有个挺有意思,但是也能用统计学来解释的事情是,为啥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都没有出现长牛,这点很多人一直都不理解。

而且从历史统计数据看,大多数公司虽然遇到牛市的时候弹性很大,但是最终都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前两天恰好看到方德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老师做的两张数据统计图,这个图非常的有意思。

图片

图中把1990-2022年期间,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4876家公司在存续期间创造的净财富做个统计,然后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PS:这里净财富计算也非常简单,也就是你买入之后长期持有,股息再投资的收益减去资金投入同期银行存款得到的净收益。

我们会发现在过去的32年时间里面,这些公司总共创造的净财富是18500亿美元上下。

这个数据和占比0.5%那些表现最好的前25家公司,创造的净财富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剩下99.5%的公司,合到一起创造的净财富基本为零,是不是这个统计和很多人想的都不一样。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99.5%的公司都是垃圾,只是说这里面有一半的上市公司长期回报赶不上银行存款,算净财富的话是负数。

另外一半上公司的长期回报是超过银行存款的,也就是创造的净财富水平是正数。

只不过两者相加的话,正负两头恰好抵消,算创造的整体净财富是零而已。

这样的情况也意味着,我们市场的长期回报分布不是什么“二八定律”,而是遵循“0.5-99.5定律”。

这个统计数字意味着大部分公司都没有创造什么净财富,起码从统计数据上是这个情况。

这样算概率的话,如果你想从这几千家上市公司里面,选出那0.5%可以长期持有公司其实并不容易。

而且往往要是没啥相关知识的话,可能根本选不出。很多人辛辛苦苦选了半天,结果是越努力越亏损。

同样还是这张统计图,夏春老师还对其中的数据分布做了细化,得出了另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图片

如果只计算创造净财富为正数的上市公司,它们总共创造的正财富是51230亿美元。

其中排在最前面0.5%,也就是最优秀的25家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之和,占据了总体正财富的37%,以及总净财富的101%。

如果计算排在最前面5%的上市公司,它们创造的财富之和是总正财富的76%,以及总净财富的210%。

这些数字清楚的告诉我们,这些上市公司创造的总财富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极少数创造的。

你只有买到前5%的这些上市公司长期持有,才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赚到钱。

其他95%的上市公司里面即使有些公司创造了正财富,那也就是比银行存款多一点而已,对长期投资意义不大。

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筛选,你想要买到一个能给你长期创造财富的公司很难。

如果想要获取正收益,基本上要靠的是上市公司本身价格和估值的波动,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单纯从创造财富的能力上看,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数据,绝对值也就0.5%的占比。

其次是多数公司都不具备长期持有的价值,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

这中间的价值主要来源于跌到够低以后,新一轮增量资金进入以后估值和弹性扩张带来的差价,而不是长期持有。

最后是在筛选难度这么大的情况下,可能那些优质公司聚集的ETF对普通人来说难度会更低一点,因为ETF起码是长期向上的。

从过往的历史和统计数据看也是这样,往往遇到牛市来了鸡犬升天的时候弹性都很大,我们会看到各类公司鸡犬升天。

但是等风口过去开始估值回归,我们也会看到大部分公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后就是长达几年时间的价值回归。

因为遇到牛市以后股价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估值扩张的变化,而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增长。

当然如果我们去统计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话,会发现同样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虽然分布情况没有我们这么极端。

比如在美国1990-2022年这32年时间里,前0.5%的股票创造的财富之和,是总正财富的52%和总净财富的61%。

前5%的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之和,是总正财富的89%和总净财富的105%。

也就是说,在美国同样需要你买到前5%的优秀上市公司长期持有才能赚大钱,后95%的股票合计总净财富也是接近零的负数。

这也是我们为啥会看到,美国市场推动指数长牛的,往往就是那5%能够持续创造财富的公司。

这类公司往往会被选入到标普500指数,因为它们才是美国资本市场创造财富的主力,也是推动指数不断向上的主力。

因为美国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全球市场,除了能吸引国内和国外的配置资金不断进入之外,还有其他的增量资金来源。

这些占据美股创造财富大头的上市公司赚到利润以后不断回购,也是推动公司市值不断扩张和指数不断向上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就是为啥从1987-2023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表现好于标普500指数的美国上市公司,占比超过50%的时候都不多。

图片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美国市场长牛,本质上就是靠这5%利润不断增长,不断创造净财富的大权重公司利润增长和回购推动的。

即使在整体估值不变的情况下,老美市场这些创造财富能力很强的大公司,可以通过业绩增长和回购的驱动,不断把指数推向新高。

除非遇到老美那边几年一次的牛市带动公司的估值上升,不然正常的年份老美那边小公司大多数是大幅跑输指数的,而且市值越小跑输越多。

我们国内市场最大的差异可能是,增量资金来自全球的配置资金比重很小,来自于上市公司回购部分的比重也不大。

主要的增量资金部分都是来自于居民部门,这部分资金往往看到赚钱效应以后,才会通过储蓄搬家的方式涌入。

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年份,基本是指数趴在那里不动,但是各个板块在某个阶段会因为受到消息刺激,出现资金推动导致的估值扩张和轮动。

这些板块波动大多数仅仅是消息刺激和资金推动,带来的短期估值扩张行为。

期间公司本身创造的实际财富并没有出现有效增长,所以最后的均值回归也是一定的。

最终我们会看到这些板块开始从哪里来,最后就会回到哪里去。如果在高点冲进去的话,那基本上要站岗好长时间了。

当然了,等整体市场估值回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从板块波动演变到整个市场的估值扩张和波动。

伴随着估值扩张我们会看到居民储蓄搬家涌入,这个涌入的周期往往是几年一次。

这时候大家就会觉得久违的牛市来了,哪天估值太高后续增量资金跟不上了,这波涌入也就进入尾声了。

之后就是尖顶要出现了,这个阶段很多后知后觉的人会在山顶上站岗,然后就是经历漫长的估值回归。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11:17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显性的资本信号……


文 | 杨国英   

重大外交,直接牵涉经贸和资本。

昨天,中法双方达成4份联合声明、18项部门间协议,这之于中国而言,是打开了西方大国的一个缺口,这之于美国而言,则代表着一定程度的“背叛”。

在这一系列的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中,最具独特意味的是第一则声明——《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中东局势,这是当前全球重点关注的所在,也是美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牵涉到美国11月份的总统大选)、且为此不得不对华做出缓和姿态的所在。

注意,《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共有10条细则,其中明确讲到“两国元首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该行动将导致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也反对强行迁移巴勒斯坦平民的行为”,“呼吁立即有效落实联合国有关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第2712号、第2720号及第2728号决议,“两国元首呼吁各方避免在现地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单边措施,并就此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建设定居点的政策,该政策将对持久和平以及未来建立有生存能力、领土连贯的巴勒斯坦国的可能性构成重大障碍”,“两国元首呼吁以决定性、不可逆方式重启政治进程,具体落实‘两国方案’,确保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作为邻国和平、安全共处,共同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生存能力、独立、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

仔细读来,在这10条细则中,至少有5条明确打脸以色列、有3条间接打脸美国。

所以,这则联合声明,法国不仅明显违逆了美国的中东诉求,而且还与美国潜意识的终极对手(中国)一致发布联合声明,这岂止是对美国的一记打脸,更是法国试图重塑欧盟独立性的明确信号。   

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意味着,今年中法之间的经贸会明显上升,而以中法经贸突破为点,今年欧盟国家倾向对华合作的大概率会超过一半——这可以视为去年中欧经贸降速的一个逆转,这也可以视为美国牵头发达国家产业链和资本去中国化的一个阶段性的小小的挫败(注意我的用词,阶段性的,小小的)。

同时,伴随中法和过半欧盟国家对华经贸的上升,欧洲资本超大概率会加速流入中国,包括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

这次法国对盟主美国一定程度的“背叛”,这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半个月前我就讲过,在全球局势加速动荡(包括俄乌战争持续和中东局势升级)之下,美国经济基于对全球资本的虹吸、以及绝大多数大宗商品(包括能源和多数有色等)能满足自我供给,其预期表现整体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美国的发达国家盟友,现在有些已经有撑不住的迹象了,这其中一直有欧洲自主价值传承的法国,率先开启了局部去美国的独立外交。

有了法国为先,欧盟其他国家,其中超过半数也终将迈开中期对华加强经贸和局部外交合作之旅,毕竟,经贸合作的预期利益摆在那儿,谁先迈开这一步谁先收益。

同时,对于涉及欧洲地缘稳定性的俄乌局势,现在持续了两年多且再持续下去有可能还会升级(比如战术性核武器)的现状,欧洲大国现在也希望今年能够进入一个斡旋区间——这个斡旋当然很难,尤其是必须顾及乌克兰理所当然的利益——但是,这个斡旋,现在除了中国,举目全球,似乎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个可能。



所以,当下全球正在发生的一切,之于全球资本流动性而言,其实都是中期利好中国资产价格的一个又一个信号。



过去两年,美国牵头全球发达经济体全力狙击中国,包括不限于经贸高科技和资本,但之于资本层面,过去两年中东资本是显性流向中国的。   



今年,尤其是最近一个月,中东危机的持续升级、以及其必然派生出全球大宗价格和通胀预期的上升,已经导致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扛不住了(至少经济层面),而经济层面又必然会派生出外交和货币层面的变化,比如昨天中法多个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再比如,刚刚瑞典央行继瑞士央行之后打响欧美央行的降息(这个弱化汇率稳住经济的做法)。



所以,接下来,我们超大概率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欧美资本会加速拥抱中国。



之于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参与全球自由定价的港股),中短期(9月前后)应该特别乐观,中期(未来一年至一年半)有必要乐观多于悲观。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0 22:32 | 只看该作者
很牛逼的港股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4-05-10 20:06 广西

今天港股继续大涨,涨到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市场。

毕竟在HK这个市场里,外资永远掌握了话语权和定价权,以前大投行们给个看空的预期,各路资金就跟屁股着了火一样,一下子窜老远,那跑的叫一个快。

我这个公众号写过很多次HK金融,HK大资本,大英帝国跑路前的各种埋雷骚操作。

直到现在,汇丰还手拿港币的发钞权呢。

被碰得老高的HK传奇李黄瓜,就是汇丰一手捧起来的白手套,不过用了这么几十年,白手套已经发黑破洞了,再也上不了主子们高贵的手,戴着都嫌寒酸,于是开始各种被收割了。

有意思的是,以前每一次都能顺利躲过紧急危机的李超人,现在已经丧失了超能力,钞票当然还在,但你这美元、英镑、欧元户头上的各种自由的钱,真的敢说是自己的吗?

被人捏着命门了,直接下达命令,再会避险,别人不许你避险,要的就是你去当接盘侠,请问又有什么办法?

让你出来混,给了个爵位,不是真看重你本事通天,而是瞅准你好操纵,帝国主义不会馈赠礼物,但它会放笔高利贷,骗你是馈赠。

所以啊,润人也好,国人也好,得明白一个道理,金融必须去殖民化,你的财富才能算真的,否则随时镜花水月。

人总是要吃点亏才能长记性的。

以前,HK是资金外逃的中转站,那是因为在白手套,传声筒们的带动下,大家还真信了财富自由的那一套,真以为钱弄到海外了,才算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很多人慢慢发现,自己想多了。

赵小兰家族算牛逼吧,美国顶级老钱了,横跨政商两界,当了很多年的部长,那又如何?钱被人看上了,妹妹的特斯拉还能开到水塘里去,死的那叫一个凄惨。

赵长鹏牛逼吧,币圈第一人,老美直接抓过来,企业拿走,隔三差五罚款一把,罚完了再关,出来以后,还会继续给你罚款;

Tik Tok牛逼吧,掌握了流量,拥有话语权,那又如何?人家直接就给你下命令,要么廉价卖了,要么被嘎,至于所谓的上诉打官司,笑死了,你还真以为有什么独立的司法啊,立法权在手意味着按照从前的规定你是对的,但我必须保证我永远是对的,法律至上也挺好的,随便立个法,我就正确了,还能追究你历史违法责任,但凡能让你带走一毛钱,都算是对法律的不重视。

还有润人在那里辩解,我咋没被针对?

亲,有没有可能你钱太少了,单独针对你成本太高,集体针对一下,亚裔细分法案现在只不过是登记,登记完了还得策划怎么高效收割,中间总归是要扯皮一番,毕竟抄家怎么抄,决定了抄家后谁能多分点,这是个大事,那不得好好博弈一番?

华人骨子里都藏着攒钱的基因,手上的动产不动产,那是相当的多。

从前争着润到欧美人那边去,现在看到危险了,就要想办法润回来。

来来去去,中间一个大通道就是HK。

我记得卢麒元一直对HK搞RMB国际化相当不满,认为给出去的优惠太多,吃了亏。

其实我一直认为,占大便宜永远是从吃小亏开始的。

当年大家都在用现金,信用卡,为啥后来那么快转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用的飞起?

各种红包拿到手软,慢慢培养出的使用习惯,等你用惯了,还有优惠吗,还有红包吗?呵呵,人家现在手续费收到手软。

所以当年人家出钱培养你的消费习惯真是钱多人傻吗?

信用这玩意本来就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信的人多了,才有价值。

正如信用货币,背后啥都没有,等同于裸奔,但用的人多了,大家都在用,慢慢的,信用就起来了。

RMB国际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之前许多年里,我们实力不够,因此自然就没有金融话语权,现在实力上来了,但金融方面的话语权显然跟我们的真实实力是不对等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养成了那么多年的美元习惯,一时半会还没转过弯来。

所以你要怎么去改变?

当然是给大家搞点好处啊,用RMB有红包拿,培养一波消费习惯,慢慢习惯成自然,这事就成了。

记得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后,RMB国际结算量大增以后,我还预言过,未来港股会有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很简单,国际上的RMB多了,人家也有理财的需求,买股票,买基金,买债什么的,肯定不会都放银行,未必能第一时间来内地,但在HK,肯定愿意试试。

香港国安法生效以后,金融控制权逐渐回到了我方手中,我一直都在说,金融就是一种征税权,主权在手,别人哪里有什么力量来操控你的金融?

所以以前喊夺回定价权有点像个笑话,现在说这个话,你就得认真听听了。

港股11连阳以后,大摩为啥喊话唱空?

因为资金往东的趋势如果不打下来,华尔街的压力就太大了。

美联储加息的目标没达成,美元的蛋糕越做越小,倘若港股中国资产又表现出色,那么必然对全球资金有个虹吸效应,此消彼长,美国资产是不是就危险了?

更要命的是这次犹太资本避险,华人资本回归,真正属于昂撒的,大约负债更多,这不就搬空西方成就东方吗?

这他们能忍?

但趋势就是趋势,以前你喊话,给的是赚钱指南,大家肯定给点面子,现在首要是避险,人家第一想要的是保住本金,其余不过是搭头,

需要避险的趋势变了吗?最近美国政府给的对华政策只能算是步步加码,一点缓和的迹象都没有,还有诡异的反犹法案,想想就头皮发麻。

一方是摆明了高估的美国资产,一方是在低位的中国资产,还有富豪们急切的避险需求。

所以港股趋势这才到哪呢。

你猜港股大涨是不是RMB国际化的红包呢?

4月底我看到了趋势,早早的给大家提醒过,趋势不是短短几天就走完的,把握住机会啊。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31 , Processed in 0.2169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