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股市中的现象和背后的本质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1#
发表于 2016-1-20 09:11 | 只看该作者

被宠坏的基金经理:他们真的病了 叫数字迷狂症


昨天《羊城晚报》一则消息,再次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敲响了警钟。
  全国最大老鼠仓案在广州刷新了纪录。前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民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案,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830万元,追缴被告人违法所得2826万元。陈志民一案涉及买卖股票87只、成交金额达18亿余元、非法获利达2826万余元,为目前全国最大宗的老鼠仓案件。
  自2007年以来,出事儿的公募基金经理已近20人。
   被宠坏的精英
  我们第一眼会看到的是,这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行业——中国版的华尔街。
  如果你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能够跻身基金经理行业就相当于上了财富快车道,年纪轻轻就年薪至少以百万计,哪天投身私募,收入或者可以千万计。他们可谓时代的宠儿。
  照理这些宠儿应该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人生才对吧?但可悲的是,他们却把这一领域玩成了高危行业,从前面数字可看到,其犯罪比例着实不低,如果深挖的话,还有多少老鼠洞,大家心知肚明。
  而更加吊诡的是,这些高富帅基本都是学霸出身,自律极严,工作投入,天天加班,本案主人公案发前已是积劳成疾,而之前的纪录保持者马乐同样30岁不到就患上高血压和腰间盘突出,而与此同时又淡泊自守,自奉简约,比如马乐案发前居然连房子都没买还住在出租屋。
  他们号称投资精英,为何人生投资失败?他们身为学霸,为何却无法从别人的案例中学会保护自己?
  数字的奴隶
  最恰当的答案:他们有病,真的病了,这种病叫数字迷狂症。
  在资本主义时代,财富的评价开始转化为一种数字游戏与数字竞赛,华尔街把这种游戏发挥到极致,同时也以其强权推广到全世界,全人类开始陷入到数字迷狂当中。股市的涨跌、汇率的升降、利率的增减、价格的起落等等,通过金融体系,用人为制造出的数字绑架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并且仿佛成了生活的全部,而这种病症也随着中国市场开放,感染国人,证券基金行业显然是重灾区。
  如果你染上数字迷狂症,比如几个涨停板之后,你股票市值浮盈一百万,在感受上你会比较激动,但现实中你也基本像马乐一样,照样过着类似学生时代的生活;但几天以后,市场跳水,账面浮盈瞬间化为乌有。这时,其实你的生活与几天前、几年前也没什么不同,但你内心的感受却如同改天换地,你倍觉失败,追悔不及,茶饭难咽,家庭失和。
  然后你磨刀霍霍,融资举债,东山再起,力挽狂澜,接下来的故事是注定的,梦想开始破坏现实,百分之七十的概率你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非但生活的平静被打破,因为负债的压力倍感无路可走,严重者跳楼自杀也时有所闻。这就是数字迷狂症的常见现象。
  这种病的严重后果是:重则或者要钱——老本彻底赔光、或者要命——自绝于人民;轻则或者失去财务自由,或者失去人身自由。而且,这种病就像精神病一样,通常会觉着自己很精神并不会觉着自己很神经。
  实际上早已经沦为数字的奴隶,但我们却还会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但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的数字就如同一个高傲的奴隶主,正在肆意地支配你的资本、你的才华、你的血汗、你的青春、你的家人、你的健康、你的诗情,诱使你倾家荡产,逼迫你以身试法,去服务它,满足它,就算把你吸成药渣,它永远也不可能满足。
  像本文主角陈先生,他们以此为职业,全部的生活都为这数字主宰,所以,发病症状更容易显现,首先是失去人身的自由,然后几千万的罚金再失去财务自由。这其实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因为法律的制裁其实恰是最好的疗治,通过几年刑期,被迫远离这个数字魔咒,也许再回首,就可以得到生命的自由。
  可怕的是,近些年来感染的人群日益扩大,因为这种病症更有欺骗性,通常打着合理合法的外衣,不像黄毒赌那样还有道德法律的外缘控制,所以,泛滥的速度极快,今天中国,不受其影响的家庭已经非常少了。
  并不是否定所有的投资理财,重点想说是你在理财还是被财所理。如果你做的都是合理需求下的理财,当属情理之中,如果你已经达到财务自由了,甚至像陈某民这样年少多金了,不要说非法谋利,就是合法交易,其实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有那份精力,投资一点无风险固定收益产品,省下时间,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短,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对自己更加负责吗?
  否则,就怕有钱理财,没命理人,到时追悔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2#
发表于 2016-2-4 14:22 | 只看该作者
昔日投行牛人薛荣年被查 设计特大内幕交易利益输送连环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最终总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而通过证监会查处的一系列案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就算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随着证监会在2014年对“巢东股份(22.020, 0.23, 1.06%)”异常交易调查的深入,其背后隐藏的一系列连环案浮出水面。
  至于案件的主角,是昔日的投行“牛人”薛荣年。
  薛荣年作为曾经的券商总经理、董事长,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他向其亲属朋友多次泄露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活动,并指示其亲属朋友进行内幕交易,同时通过亲属设立公司在其保荐的多个项目中PE入股实现利益输送,交易总金额超过1亿元,非法获利总金额超过5亿元,涉及包括巢东股份、东源电器(27.53, 2.50, 9.99%)、鱼跃医疗(28.95, 0.40, 1.40%)等多家上市公司,案件性质恶劣,犯罪情节严重,属于罕见的特大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窝案。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该案开展侦查工作。
  两个账户引起注意
  “对薛荣年的调查并不容易,但经过细致耐心的调查,抽丝剥茧,我们最终抓住了关键线索。”办案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而在调查过程中,引起调查人员注意的是两个账户。
  其一是钱某某的账户。据办案人员介绍,钱某某的账户自2014年9月下旬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买入“巢东股份”200余万股,交易金额2000余万元,截至停牌日该账户为巢东股份第三大股东、第一大自然人股东。
  “该账户买入时间点与敏感期完全吻合,买入意愿异常强烈。”调查人员介绍。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人员又有了新的发现:钱某某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是其儿子陈某某,资金来源为陈某某账户卖出“东源电器”获利所得资金。
  其二是李某账户。据办案人员介绍,李某的账户于2014年8月中旬突然转入300余万元,当日基本全部用于突击买入“巢东股份”,此前该账户余额仅为3.4万元,且自2008年至调查日该账户未有超过20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转入,交易行为明显异常。
  该账户的实际控制人为其女婿戴某某,资金来源也来自于戴某某。陈某某、戴某某两个人与薛荣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调查人员通过外围调查分析比对后,终于把它们一一解开。
  调查组发现:陈某某和内幕信息知情人薛荣年及其妻子曾某为铜陵学院校友,关系密切,且在2014年9月上中旬两人曾在合肥见面,见面后第一个工作日陈某某开始巨额买入“巢东股份”,时间点存在巧合;李某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戴某某为薛荣年妻弟,任金通智汇法定代表人(薛荣年为金通智汇实际控制人)。
  两人都同时与薛荣年存在关联关系。至此,调查组确定了以陈某某账户为突破口、以薛荣年为核心展开深层次调查。
  顺藤摸瓜查出主谋
  案件的调查有了眉目,调查人员于是着力深挖,顺藤摸瓜,并最终锁定了重大嫌疑对象。
  与此同时,案件的真相与更多的细节也慢慢浮出水面。据办案人员介绍,调查组通过在追查陈某某个人账户资金来源过程中发现:陈某某在2013年4月1日“东源电器”因资产重组停牌前,在敏感期内买入“东源电器”1000余万股,成交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时为“东源电器”第四大股东,交易行为明显异常;陈某某买入“东源电器”的资金来源包括向薛荣年弟弟薛永某和弟媳朱某某借款3100万元、通过质押“东源电器”获得平安证券融资2200万元以及自有资金1600万余元。复牌后,陈某某在高位将持有“东源电器”减持套现,非法获利达1亿多元。
  而巧合的是,当时薛荣年为东源电器收购资产重组提供专业顾问服务,为内幕信息知情人。
  随后调查组对朱某某借款3100万元进行锲而不舍的针对性延伸调查后又有了惊人发现:该笔3100万元来源于石河子融科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华”),朱某某持有该公司30%股份,融科华资金来自于减持“鱼跃医疗”所得和分红款。
  融科华为鱼跃医疗的上市发起人之一,2007年3月21日鱼跃医疗实际控制人吴某某以600万元向融科华转让3.89%股权,鱼跃医疗上市后,经过多次高送转及公积金转增股本,融科华持有“鱼跃医疗”股份共计1000余万股。解禁期满后,融科华多次减持“鱼跃医疗”获得减持款1.4亿余元,截至调查日融科华仍持有“鱼跃医疗”900余万股,市值约2.4亿余元。
  同样巧合的是,融科华的法定代表人为薛荣年妻弟戴某某,鱼跃医疗上市保荐机构为平安证券,薛荣年时任平安证券投行部总经理。
  调查组认真分析证据资料后认为,上述连环案是一系列周密策划、环环相扣、手法隐蔽的重大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背后的主谋人应当就是不显山露水、隐藏极深的薛荣年。
  “上述连环案案情重大复杂、非法获取金额高达5亿余元,涉案人员身份特殊敏感,符合证监会确定的A类(优先重大)案件特征。”调查人员说。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A类案件主要包括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涉案主体特殊、涉嫌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市场持续高度关注等以及涉及其他重大敏感新型案件。
  经与公安机关深入沟通后,上述案件于2015年1月份作为涉嫌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部门进一步侦查。在刑事侦查阶段,行刑双方针对案情多次会商、讨论难点、深入分析,信息共享、配合默契,充分发挥行刑协作优势,在案件移送、优势互补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使案件获得重要突破。
  利用特殊身份施压调查人员
  这一系列连环案的主谋人薛荣年,闯荡资本市场多年,担任过多家券商投行部门的负责人,深谙国内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和法律规则,善于利用法律法规躲避调查、逃避监管,给调查工作带来极大阻碍。调查对象之间大多存在亲属、朋友、校友关系,形成攻守同盟,共同制造伪证,干扰调查视线,破坏调查进程,内幕信息传递过程和资金划转关系无法快速还原。
  如钱某某,据报道,通过工商登记信息系统查询发现,在名为安徽银嘉融资担保公司和安徽江北银嘉小额贷款公司的登记信息中查到了她:她在这两家公司均担任监事,出资额分别为900万元和600万元。
  在上述两家公司中,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位名叫陈某某的股东,担任职务和出资额均与钱某某相同。而早在2015年6月份,巢东股份的股吧中就有人曝出陈某某是钱某某之子。
  至于陈某某与薛荣年的关系,两人是校友关系。此外,薛荣年社会资源丰富、人脉甚为广泛,在办案过程中,他多次利用其特殊身份向调查组施压,要求调查组放弃调查,遭到拒绝后又多次托人向调查组求情,请求放其一马。
  而更为恶劣的是,随着调查进入深水区,薛荣年更是通过发送威胁短信、恶意举报、污蔑陷害等方式企图阻碍案件调查,使得调查人员及家人的人身安全、正常生活深受其害。
  但是,面对空前的调查压力,调查人员没有吓倒、没有退缩、没有妥协,仍坚持依法履职、秉公执法,不低头、不退缩、敢碰硬,坚持原则,彻查到底,以实际行动坚决践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各项要求,切实做到能办案、真办案、办铁案。
  远超“情节特别严重”级别
  内幕交易,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毒瘤”,任由内幕交易泛滥将动摇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因此,证监会对此的态度一直都是“零容忍”。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也有明确的规定。《证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根据《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内幕交易非法获利超过75万元即构成“情节特别严重”。薛荣年涉嫌通过内幕交易非法获利数亿元,已远超“情节特别严重”的级别,他有可能面临最高10年有期徒刑以及最高五倍非法所得的罚金。
  此前,在薛荣年被曝出调查的消息后,就有券商投行部高管如此感叹:在证券投行界,薛荣年曾是一位旗帜性人物,多少券商愿出重金挖角而求之不得,多少投行新人将其视为学习楷模却难望其项背。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曾经的券商老总,薛荣年理应知道内幕交易的危害以及监管层对此的态度,他知法犯法,等待他的,将会是法律的严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3#
发表于 2016-2-22 09:59 | 只看该作者

证监会新主席面临三大考验 分析:A股或上行
肖钢任内牛熊市轮回 A股行情跌宕创多项纪录

 从2013年3月走马上任,到2016年2月20日,肖钢在中国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上共呆了约35个月。而在这将近3年的时间里,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光大乌龙指、IPO重启、沪港通开通以及熔断等诸多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仅从上证指数来看,肖钢任期间指数涨幅约为26%。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关于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记忆恐怕更多的是这些词汇——杠杆牛市、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四天四次熔断、史上最早收盘……
任期内经历牛熊市轮回
  35个月,接近三年的时间,对于一份工作而言算不得久。不过,也就是在这35个月里,许多股民的投资生涯得到了极大丰富——其间A股走势跌宕起伏世所少见。即使是进入股市不久的新手,在一年多时间里也已经尝遍了中国股市的千百种滋味。
  2014年7月,上证指数从2000点一线起步,昂扬冲上5178点,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走出了继6124点之后的又一个牛市,不过这个牛市最终也只享寿一年。随后,沪指从5178点掉头向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下探至2844点。“2015年6月15日至7月8日的17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下跌32%。大量获利盘回吐,各类杠杆资金加速离场,公募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期现货市场交互下跌,市场频现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流动性几近枯竭,股市运行的危急状况实属罕见。”在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如此形容。
  在这35个月里,市场就经历了一个牛市、一个熊市。而在肖钢之前的6任证监会主席中,只有尚福林任内有此景象,不过尚福林在任时间远超肖钢,长达9年。从这个方面来看,肖钢任内的中国股市行情走势如坐过山车般,堪称最为“刺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从任内上证指数最大涨幅来看,7位历任证监会主席中,肖钢以180%的成绩排在第4位。尚福林任内2005年~2007年间最大涨幅超过500%,为史上最好成绩。刘鸿儒、周道炯分别以378%、194%的任内最大涨幅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如果以任期内上证指数涨幅来与前任比较,肖钢仍处在中等水平,35个月26%的涨幅,排在第四位。
  沪指6次跌幅超7%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12月沪深两市实施涨跌停板制度后,上证指数共有29次单日涨幅超过5%。其中,尚福林任内共有13个交易日涨幅超过5%。肖钢任上,则仅有2015年6月30日、7月9日、8月27日3个交易日涨幅超过5%。不过,自沪深两市施行涨跌停板制度至今的近20年中,上证指数共有16个交易日的单日跌幅超过7%。而在肖钢任内的三年时间里,上证指数就一口气“包揽”了其中6个交易日。
  在这6个交易日当中,有4个出现在去年股灾期间。彼时,为了应对千股跌停、指数跳水,上市公司不得不祭出增持大招、以证金公司为首的国家队也入场救市,掀起了史上最大增持潮,而中国基金业协会也牵头私募大佬,史上首次发布倡议书唱多股市。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股价的非理性下跌,仅在去年7月6日就有600多只股票申请停牌,两市停牌股票个数一度超过千只,也因此诞生了史上最大停牌潮。
  而在熔断制度下,股市又在今年开年首周创下了史上最早收盘纪录。2016年1月7日早间9点58分,沪深300指数触及7%阈值而提前收盘,全天交易时间仅为15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肖钢任内上证指数最后一次单日跌幅达7%也出现在1月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4#
发表于 2016-2-25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国企改革行情还值得期待吗: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好了伤疤忘了疼,投资者总是健忘的,2015年6月以来,A股经历了三次大幅暴跌,不过2016年春节以后,市场在钢铁、煤炭、有色等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概念炒作带动下,又重新红火了起来,A股市场也再次站稳2900点之上,开始冲击3000点关口。
  回顾近一年来的A股历程,国企改革概念的炒作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痛苦的回忆。2015年6月中旬的股灾正是从中国中车(10.260, 0.09, 0.88%)(601766.SH)重组完成后复牌开始;去年8月底的第二次暴跌之前,则是“国家队”强力救市后,投资者对军工国企改革有着超高预期;2016年1月的第三波暴跌,则是在航运股集体复牌后不久发生。这也让部分市场人士对国企改革炒作持有保留态度。
  券商煽风点火助力
  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供给侧改革,都是近日资本市场的炒作热点。春节后,上证指数在钢铁、煤炭、有色等供给侧改革概念股的带动下,也开始了上攻行情,一度逼近3000点。
  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北京出席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研讨会上表示,2016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落实年,要坚持试点先行,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十项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取得突破、多点开花,以点带面。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传统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面临就业、金融不良等风险挑战,同时将会带来并购、行业集中度提升等投资机会。目前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散小乱弱问题,产业集中度较低,产权改革是核心,价格信号是关键。”国泰君安(18.120, 0.13, 0.72%)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称。
  国金证券(12.870, 0.08, 0.63%)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认为,供给侧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主线,将是今年“两会”的核心内容,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主线之一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改革方向,“转型与改革”还将是今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两会的核心内容之一,预计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圳一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熊市反弹总要有憧憬让更多的投资者进场“接盘”,预计这一次反弹突破3000点机会很大,但中长期并不容乐观。
  谨防击鼓传花
  尽管经历过三次暴跌,上证指数一度逼近腰斩,但投资者似乎对股市依然抱有不少希望。
  诺亚财富《2016高端财富白皮书》调研显示,44%的高净值人士将增加股票与股票基金的配置比例,计划减少配置比例的只有16%。诺亚财富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高净值人群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将股票类投资作为基本的构成,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过去大半年,每一次国企改革炒作的热潮退却后,投资者都损失惨重。2015年6月9日,停牌超过一个月的中国中车合并完成后复牌,接下来的6月15日开始,A股开始了近一个月的暴跌行情,上证指数跌幅超过三分之一,中国中车作为暴跌的“领头羊”之一,到7月9日股价就较高位暴跌超过七成,是拖累大盘的最大元凶之一。
  去年7月9日后,在“国家队”救市的大背景下,军工股成为了熊市第一波大反弹的领导者,市场人士纷纷鼓吹军工企业的国企改革,资金大量流入高估值却没有太多业绩支撑的军工股,甚至部分军工股股价一度超越6月份上旬创下的历史高位,不过8月底在人民币贬值引发的连续几天大暴跌当中,股价创出历史新低,军工股在9月开始的熊市第二波大反弹行情当中也表现不佳。
  在去年9月份开始的反弹,更多的反弹重心落在了中小盘股身上,12月23日大盘见顶,12月25日停牌超过4个月,公布重组方案后的中国远洋、中海集运(5.100, 0.08, 1.59%)、中海发展(6.990, 0.25, 3.71%)等复牌,随后不久也就成为了领跌大盘的先锋,到1月底股价暴跌超过六成。春节后,市场就在供给侧改革概念的炒作下,煤炭、钢铁、有色带领大盘有一定幅度反弹。
 广发证券(14.60, 0.11, 0.76%)策略分析师陈杰等认为,这一次反弹的结束可能会非常平静——即以“涨不动”的形式结束反弹,然后进入缩量震荡阶段,之前的每一次“股灾”都对应着一次美好幻想的破灭,第一次“股灾”对应的是对“杠杆牛”幻想的破灭;第二次“股灾”对应的是对“国家队”幻想的破灭;第三次“股灾”对应的是对“资产荒”幻想的破灭。
  上述深圳的私募基金经理则认为,如果市场有第四波暴跌,那么就是对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未来业绩好转幻想的破灭,因为这些都是指数权重股,可能影响比前两次下跌会更大。
  华林证券策略分析师胡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红二月行情很可能只是熊市阶段性的反弹行情,更多机会仍属于防守反击的游击战,在熊市要保证本金安全,并等到黎明到来,要想获得系统性的做多机会,仍需要耐心等待,从市场整体估值角度来看,以A股40多倍市盈率作为中位数的估值水平而言,目前难以具备安全边际的投资价值,在供给侧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之时,要想传统经济摆脱业绩下滑的局面,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5#
发表于 2016-2-29 21:20 | 只看该作者

央行罕见周一降准支援证监会新任主席刘士余



央行降准!
  没错,降准了。
  虽然之前一直对外口径是可能不大,但适度宽松甚至过度宽松已经成为无奈之选。
  在无明显利空的情况下,周一股市大跌一度逼进前期2638低点。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千钧一发。
  于是,我们看到,很少见到的周一盘后就释放利好: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们不去讨论尾盘是机构获知利好还是国家入场,不去讨论刘主席这几天多了多少华发,如今看来2638将是个阶段性底部。只是,如今不跌破,未来也能不跌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6#
发表于 2016-3-5 13:53 | 只看该作者
转:

今天的创业板大跌,如果你没有躲过,证明你不是刀锋的粉丝!!重要的事情,“创业板是下跌中继”,从昨天开始连续预警了三遍!!看空理由如下:

首先,创业板早就被主力抛弃了,公募机构调仓只出不进,资金抱团取暖供给侧。创业板最近的反弹都是小散在玩儿,看看东财同花顺就知道了,每次拉升都阳痿早泄,乐视网甚至都不敢复牌。其次,两会期间的消息都利好主板(供给侧等等),与创业板有关的互联网+都没人敢提了(e租宝害李不浅)。

第三、影响创业板估值的注册制,也无所谓延迟或搁置,因为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决议,设定了两年的缓冲期,即便2018年3月再搞试点,也没啥问题。没有任何人说今年或明年必须搞!提前这么长时间就担惊受怕,恰是熊市的结果,而非理由。

第四、新三板分层加快脚步,证监会表态五月实施,新三板创新层标准或高于A股创业板,促使创业板面临估值压力。

总体而言,熊市资金存量博弈,大家都去买周期股,创业板自然就没人玩儿了。恰好周期股近期催化剂较多(供给侧改革、房地产火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等),跷跷板此消彼长也很正常。另外,银行股今天上涨,也有“国家队之外”的解释,因为银行也是周期股。

供给侧改革,银行不用再给僵尸企业输血了;房地产火爆,银行最优质的信贷项目又多了;货币政策偏宽松,银行可用于贷款的钱更多了。至少,央行降准印钞票,借新还旧的击鼓传花游戏,又能继续玩下去了,对银行的呆坏账担忧,暂时烟消云散。

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得过且过,哪管日后洪水滔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47#
发表于 2016-3-14 14:43 | 只看该作者
昔日明星陈扬帆奔私爆丑闻:非常规手段获报酬上亿

  多位投资人爆料称,直到今年2月才发现,陈扬帆在去年7月至12月期间的业绩高点(注意,是极为短暂的高点)提取了3次业绩报酬。这3次提取,没有用任何形式告知持有人(旗下其他产品也是如此,至今可能大部分投资者还不知道)。不仅违背了提取业绩报酬同时开放投资者赎回、或进行分红的常规做法,同时还使用了极为隐蔽的“缩份额法”计提业绩报酬,以至于很难被发现。手法非常规,不符合合同约定,同时也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披露。
  同时,基金结束封闭期在即,基金净值却回到水下许久,投资人均处于亏损状态。有些产品甚至已经接近清盘线。投资者在未获得任何收益的情况下,被悄悄提取了大量业绩报酬。猛犸在其中的种种隐秘伎俩,实难令人信服。
  据多方提供的不完全数据,陈扬帆在此前几次计提中,可能获得上亿的业绩提成收入。甚至有可能更多(碍于信息披露的障碍无法确知所有数据)。
  “其实我买的很多私募都处于亏损,但有的公司暂停收取管理费,有些不仅早前用自有资金,还是一年或者产品到期才提一次业绩报酬,与投资者绑在一起,避免清盘,至少态度是让人接受的。而陈扬帆的做法令人震惊,雁过拔毛,肆意敛财,把投资者当韭菜随便宰割。公理何在,令人无法沉默。”一位投资者愤愤不平的向笔者表示。
  “同时,私募是不是赚钱,和是不是可以偷偷的以侵害投资者方式提取业绩报酬也是两回事。陈扬帆的做法,即使现在基金净值在水上,也是十分恶劣的。”
  悄悄提取业绩报酬,采用非主流的“缩份额法”
  陈扬帆的第一只产品是“光辉岁月”。我们先来还原一下光辉岁月在去年被悄悄计提3次业绩报酬的过程。
  陈扬帆用了极为隐蔽的“缩份额法”——即提取业绩报酬时基金的净值不变,把持有人的份额缩减。
  这只产品的持有人大多为业内人士,但此前无一人知晓被计提了业绩报酬。
  据一些持有人反应,在他们投资的众多私募中,唯独猛犸资产是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查询到自己的份额的,只能看到净值。猛犸资产直到今年3月1日升级了微信公众号,可供持有人查询信息,但其中也没有查询份额这部分。猛犸资产也未通过正常形式告知被提取业绩报酬的具体情况,包括提取时间,当时的净值。截止今日,投资人仍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应有的信息披露。
  实际上,由于光辉岁月部分投资者为业内人士,才得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被提取了业绩报酬的事实。此后,光辉岁月的持有人在不断斡旋之下获得了计提业绩报酬的数据。(但猛犸资产其他产品持有人似乎没那么幸运)
  光辉岁月也是这些产品中,规模最小的。
   第一次提取时间为2015年7月17日,提取净值为1.12,提取后每10000份剩余9785.714份。
  假设买了100万元,那么提取的业绩报酬就是2.4万元,相当于按照1.12净值的214.29份。剩余了9785.71份。此时总共基金资产应该剩下的是109.60万。
  第二次提取时间为2015年11月19日,提取净值为1.201,提取后初始万份剩余9653.717份。
  当净值是1.201,那么基金资产此时到了117.5264万。相对于之前的109.6万而言,增值7.93万,那么20%应该是1.59万。在提取了业绩报酬之后,投资者的基金资产是115.9411万元,份额缩减。
  第三次提取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提取净值为1.268,提取后初始的万份剩余9551.698份
  这次提取了1.2936万元。此时扣除了业绩报酬后,持有人初始100万投资的基金资产是121.12万元。
  所以基金持有人在12月18日,每100万账面收益21.12万元,同时猛犸资产真实的提取了业绩报酬,每100万初始投资提了5.28万元。
  这里有个小小的花样,持有人看到净值时,完全不会想到已经被提取了业绩报酬。当净值显示1.268时,以为自己的收益率就是26.8%,而实际上,通过缩份额法,实际的收益率是21.12%。投资人还会产生错觉,因为当净值跌到1.05元时,其实已经是到了盈亏平衡线了。但没有任何持有人知道,期间已经被收走了业绩报酬,且是用的这样隐蔽的方法。
  此后光辉岁月净值一路向下,截止2月26日为0.89元(实际是0.84)。
  几点质疑
  第一,按照一般通行的做法,私募基金在提取业绩报酬时,在时间上一般和分红日,投资人赎回或清算同步发生,或者在合同中详细约定提取时间(一般认为提取盈利20%的业绩报酬,是在持有人获利的前提下,持有人同时有权通过赎回锁定收益,或者获得分红)
  问题的焦点首先是,陈扬帆的猛犸资产是否有权在这三个时间提取业绩报酬。
  在陈扬帆的这份合同中,业绩报酬的提取时间这部分表述如下:业绩报酬计提日为委托人赎回日、分红日、清算日或业绩报酬结算日(开放日的前一个交易日),成为业绩报酬计提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6:04 | 只看该作者
传证监会「并购专家」周文伟被查,揭秘上市公司定增鬼把戏!
热门 2016-04-26 17:26  跟我读研报
据财新网昨日晚间报道称,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委员周文伟被调查。而证监会当日晚间发布的一则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延期公告,似乎间接验证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undefined

证监会晚间公告

小研发现,在今年4月18日,证监会曾发布了一份并购重组委2016年第29次工作会议公告,拟在4月26日上午9:00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审核富春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购重组申请。而参会的并购重组委委员共计五人,其中就包括周文伟。然而,昨日晚间,证监会突然发布了并购重组委2016年第29次工作会议延期公告和一份补充公告,称会议公示期内,因周文伟因故不能出席会议,而将会议召开日期变更为4月27日上午9:00召开。而参会的并购重组委委员仍然为五人,除由舒萍替代周文伟之外,其余四人均未发生改变。

据财新网消息称,「上交所公司监管部原副总监周文伟近期被公安部带走调查,暂不清楚具体原因。周文伟同时是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现任委员。」

undefined

同一时间,此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评:

undefined

并购重组委上一次出问题是在2011年。2011年,中国证监会宣布解聘第三届并购重组委委员吴建敏。证监会根据举报信息核查,吴建敏在担任委员期间,违规持有参与审核的股票*ST圣方。

吴建敏事发的时候是什么角色呢?除了并购重组委委员之外,他是外部评估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副总经理。会计师事务所「公益」性的替证监会审并购重组,然后拿着这个招牌揽客,这都没关系。但吴居然直接持股,胆子够肥。

2011年的吴建敏都可以寻租到直接持股的机会,作为交易所任上的会计组成员,周文伟如果要寻租,可能性更多。为什么?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并购重组的权利下放。

2014年,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除借壳上市和发行股份之外,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不再需要经过证监会的行政许可。按道理下放到交易所没错,但上交所并不是港交所,并非一个盈利实体,也就不可能有类似的治理结构。其中缘由也并非一两句话能说清。

【周文伟其人】



周文伟今年43岁,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计学专业,后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ofWestminster)国际金融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6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去了上交所公司管理部,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此番来看,很可能这里也是他梦结束的地方。2000年左右,勤奋的周文伟升任部门经理。这一成长速度,应该说是很快的。

2002年,周被调到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并购处,正式去做官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在这个部门仅仅待了一年不到,就又回到了上交所监管部。有过会里历练经历的他,在上交所成长更快,先后担任了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执行经理、总监助理、副总监。

周文伟一直是以上交所并购专家的身份示人,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券商并购团队,大多都听过他的课。即便在目前的百度文库中,还能看到周文伟多个版本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理论与务实》。周也是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非执业会员,并具有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资格。

在此次因故之前,也就是2015年,周文伟已经辞职下海,目的地为海通并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由海通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出资5100万元,占股比51%,经营业务为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的投资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股权投资咨询。可以说,作为并购专家,这里是下海的最好选择之一。周在这一公司任职风控总监。

有人曾形容周为老实孩子。周这样的气质,要想继续向上发展,难度不小。顺势下海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周下海之后,并购重组委的身份还在,这也成为他被调查后广受关注的一大原因,毕竟这一岗位权力太大,影响太大。

2015年并购重组委会开会113此,共审核339单重组,其中:194单无条件通过,占比57.23%;123单有条件通过,占比36.28%;22单未通过,占比6.49%;2014年,并购重组委78次会议审核了194单。这期间,周文伟参与了2014年全部和2015年上半年的审核。

【上市公司定增财技揭秘】



假设有家公司的股票现在交易价格是15元/股,现在这家公司要搞一次定向增发或者非公开增发,以10元/股的价格发行1亿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号称非常看好增发募集资金所投资的项目,所以要参与认购增发,另外还有一些张翔的爸、李翔的妈、这个牛散、那个私募也看好这个项目,大家凑凑就把这1亿股增发给认购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批人真的一共拿出10亿元现金把这1亿股增发的股票买回去了吗?一般不是这样的。通常的做法是这批人会拿出2亿现金,另外再向证券公司借8亿资金,凑成10亿把这1亿股增发的股票买下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一、因为向券商借钱了,所以这1亿股股票得押在券商那里。不过这也无所谓,因为定向增发或非定向增发一般都有锁定期,在锁定期里面反正也不能抛;二、像这种借钱利率一般是比较高的(比方说年利率7%。知道了吧?银行、信托为什么能给理财产品支付远高于定期的利率),那么以年利率7%借了8亿元资金,每年得支付0.56亿元的利息给券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这些增发认购者自有办法,他们买这1亿股股票时还是掏了2亿元真金白银的,因此股票全部押在券商那里好像多了点,他们会和券商商量:把其中的0.2亿股拿出来由他们自由处置。

他们拿到的这0.2亿股股票按照市价15元/股算市值是3亿元,拿到银行抵押贷款1.5亿元因该没什么问题,那么有了这1.5亿元现金之后每年付给券商0.56亿元利息就绰绰有余。上市公司圈到10亿大洋后得懂规矩,这里面券商是出了大力的,喝水不忘挖井人,得拿出5亿来认购券商的理财产品。

券商自然也不会白占上市公司资金,理财产品的利率也是不低的(比方说年利率5%),5亿一年就是0.25亿元,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提高了。皆大欢喜,一次定向增发或者非公开增发圆满完成。我们不妨从增发认购者、上市公司、券商的角度来看看各自的现金流情况。

先说增发认购者:他们最初拿出2亿元真金白银、后收到1.5亿元银行抵押贷款,虽然每年得支付券商0.56亿元利息,不过不管怎样实际的现金净流出远远少于名义上的10亿元,也就是1-2亿元的事。

再看上市公司:收到了10亿元增发款、但流出5亿元认购券商理财产品,现金净流入5亿元,每年还能收到0.25亿元理财产品的利息。

券商:券商借出8亿元、卖理财产品收回5亿元,所以现金净流出只有3亿元,每年会收到增发认购者付来的0.56亿元利息、但须从中拿出0.25亿元付给上市公司(理财产品利息),所以每年实际收到的利息是0.31亿元利息。投出去3亿元,每年可以收到0.31亿元利息,这是什么收益率啊?都超出10%了,券商的业绩能不好吗?

过了一、两年之后,增发股票解冻了。我们假设这时的市场不太好,这家公司的股票在这一、两年之内竟然没涨,还是15元/股。即便如此,增发认购者的收益还是很丰厚的,我给大家算算。既然解冻了,那么就能抛了,1亿股股票按15元/股的市价抛掉之后得到15亿元现金,还掉向券商借的8亿元,还剩7亿元。

这一、两年里面付给券商、银行的利息有1亿多,同时这一、两年里为张罗这些事饭没少吃、礼没少送,就算花掉将近1亿元吧(知道了吧?为什么高消费场所总是不缺顾客,工作需要啊),另外最初他们曾拿出真金白银2亿,7亿元总共扣掉4亿元后还有3亿元。

这可是净利润啊,是当初拿出2亿元认购增发所得到的净利润,尽管二级市场股价没涨、还是增发时的15元/股,但增发认购者的投资收益已经是150%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万一增发股解冻的时候二级市场不好、跌破发行价了,比方说股价只有8元/股了,那怎么办?

别急,那些增发认购者也有办法应对的,比方说他们可以借几天的过桥贷款先把借券商的8亿给还了,还了之后抵押在券商那里的0.8亿股股票就可以拿出来了,拿出来之后向银行抵押贷款贷个3-4亿。

另外还可以跟银行说增发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快要建成了,开工生产后需要一些流动资金,再贷个3-4亿的流动资金贷款吧,两笔贷款把过桥贷款还了,帐又平了。新贷的款通常是一年左右,等到时候再说吧。

如果过了一年之后市场仍然低迷,公司的股票价格仍然在增发价10元之下,那么索性再搞第二次增发,理由是前次增发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已经开始生产了,但是这几年市场情况有变,利润比预想的差,需要往上游发展,打通产业链,自己生产原料,那样才能提高利润率,所以打算再增发一次投资二期工程。

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明白之后,那么下面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1、如果券商不能够通过收益互换为这些号称要认购定向增发或非公开增发的人融资的话,那么上面这个游戏玩起来是不是会有问题了。

2、老股民一定都记得以前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和公开增发,而这几年这些已经很少了,普遍看到的是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增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3、说实话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整天琢磨的就是这些事,尤其是长期业绩不佳、长期微亏的公司,至于上市公司的生产,能维持就行。老总关心的是怎么用股票作为筹码通过所谓的资本运作为自己挣钱。

4、世面上极少看到这种层面上的、比较贴近实际情况的研究报告,而看到的一些分析都是什么:增发价是10元/股,所以10元这里有强劲的支撑;什么大股东踊跃认购增发的股票,表明对上市公司对后市非常看好等等。你知道了上面的这些后是不是觉得这些话都是莫名其妙的糊涂话?

事实上上市公司拿到了好几个亿的增发款之后不一定真的做募招时说的那些事,里面也有一套玩法。总而言之,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资本运作。股东玩资本运作,股民玩题材差价。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3:50 | 只看该作者
打新弃购已超8000名 中金广发等5券商入列网下黑名单


 “老赖”年年有,今儿到新股。今年已完成发行的38只新股中,网上网下新股申购就爆出了8113位不按时缴款的“老赖”。
  一次不按时缴款也就罢了,连续三次不按时缴款也是让人醉了。这不,IPO新规实施后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网下新股申购首批黑名单就宣告诞生,中金、广发、华融、广州、恒泰等券商赫然入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8只新股诞生8113位打新“老赖”
  生活中总有很多事儿让人无法理解。譬如打新,你说好不容易中签了或获配了,这类“中彩票”的好事儿,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不按时缴款,让大奖彩票白白成为无效票。
  这事儿如果说偶尔出现那么一例两例,或许还可以用忘记缴款等理由解释,但最近38只新股几乎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不按时缴款的老赖,毫无疑问只能用“奇葩”来解释了。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完成IPO募资挂牌的新股有38只,38只新股网上申购中签后未按时缴款的高达6012471股,其中沪市3983138股,深市2029333股。按沪市1000股一个号、深市500股一个号计算,在不考虑投资者一人一次中签多个号的前提下,今年网上新股申购弃购的投资者就高达8042位。
  与网上打新普现“老赖”相比,网下新股申购不按时缴款的情况稍好。数据显示,38只新股中,只有22只新股出现网下申购未按时缴款的情况,这些获配却未按时缴款的网下发行新股数量达361950股,对应的“老赖”数量为71位。
  这也意味着,今年来已首发募资完毕的38只新股,网上网下合计产生的“老赖”数量高达8113位,其中网上“老赖”8042位,网下“老赖”70位。
  从弃购投资者数量来看,南方传媒(17.190, 0.05, 0.29%)网上未按时缴款的“老赖”最多,高达908位。网上申购老赖人数在300人以上的5家,除了南方传媒外,其他4家分别为坚朗五金(45.750, 0.55, 1.22%)、瑞尔特(39.840, 0.26, 0.66%)、东方时尚(34.080, 0.71,2.13%)和天创时尚(21.560, 0.11, 0.51%)。网上申购“老赖”人数在200-300人之间的有12家,“老赖”人数在100-200人之间的有19家,100人以下的有2家。
  网下申购出现“老赖”的22只新股中,“老赖”数量最多的为东方时尚,多达9位。其余出现网下“老赖”的21只新股中,出现1位“老赖”的有5只、5位的有5只、2位和3位的各3只、6位和7位的各1只。
  中金广发等5券商入列网下“黑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38只新股发行出现的“老赖”,也催生了一大批网下配售黑名单,中金、广发、华融、广州、恒泰等券商自营账户赫然入列。
  38只新股中出现网下申购获配后未及时足额缴款的有22只,涉及70个配售对象,其中已出现三次的配售对象有一位,为自然人单国平。该投资者在金徽酒(29.960, 1.99, 7.11%)、华钰矿业(23.550, -0.81, -3.33%)和白云电器(25.570, 0.34, 1.35%)三只新股网下申购中,分别获配了4402股、4193股和3670股,却未按时缴款,形成了事实的弃购。
  此外,出现两次获配后未及时足额缴款的配售对象更多,高达6个,分别为中国人寿(20.500, 0.03, 0.15%)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组合、山西太钢投资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账户、孔红满、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候晓旭和冯国新。
  剩下的63个配售对象中,也都是出现一次未及时缴款或足额缴款,导致的无效申购,但涉及的公司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既有中金公司、华融证券、恒泰证券、广发证券(15.180, 0.02,0.13%)、广州证券等券商的自营账户,也有中邮基金、中加基金、金元顺安、工银瑞信、汇丰晋信、东方基金和财通基金旗下的公募基金产品或受托管理的产品,更有新华资产、平安养老等保险产品。
  根据中证协今年1月11日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细则》,中证协明确表示有如下行为的将列入网下投资者黑名单中,列入黑名单的投资者禁止新股申购时间至少6个月。具体为:不符合配售资格的;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获配后未恪守持有期等相关承诺的;协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说,根据中证协的规则,上述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华融证券、广州证券、恒泰证券自营账户因为网下申购获配后未及时足额缴款,将入列2016年网下配售首批投资者黑名单。
  还有种弃购叫“消遣”
  特别好玩的是,今年这些未及时足额缴款的“老赖”们,其实特别的任性和赌气。啥话不说,请看栗子。
  天创时尚IPO网下申购中,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自营账户获配了4228股,人家就是只缴纳4227股的申购资金,弃购1股;
  天鹅股份(27.580, 2.51, 10.01%)IPO网下申购中,山西太钢投资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投资账户获配553股,人家就是只缴纳541股的资金,弃购12股;
  天鹅股份IPO网下申购中,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投资账户获配553股,人家就是只缴纳533股,弃购20股;
  天鹅股份IPO网下申购中,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获配553股,人家就是只缴纳533股,弃购20股。
  请注意,这些配售对象弃购的股票数量分别才1股、12股、20股、20股,按照各自的发行价,对应的弃购股份应补缴的资金分别才9.8元、107.16元、178.6元、178.6元。
  用业内人士的打趣语说,就是什么叫任性、什么叫赌气?这就叫任性,这就叫任性,因为哥缺的不是钱,哥也不真想赚钱,哥就是来消遣你们来的……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3:52 | 只看该作者
中概股回归政策收紧预期升温 部分企业或放弃私有化和回A股

 “目前的预期之一是,监管层会要求中概股拆完VIE多运行一年,才能进行并购重组或者借壳的运作。”华泰证券(16.400, 0.06, 0.37%)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这个变化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这相当于提高了中概股走借壳渠道的时间成本,一方面防止了中概股过快的套利,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壳现象。”

  中概股回归的政策收紧预期正在升温。

  日前,一则有关奇虎360回国借壳A股被证监会约谈参与机构需承诺6年禁售期等内容的消息在机构间流传,而在此前后与中概股回归政策收紧的消息也频频被传出。

  事后,奇虎360官方称传闻与事实不符,但证监会此前已公开表示,由于市场对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的特殊性存在质疑,将对与之相关的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予以高度关注。“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方面,证监会的表态让业内对中概股回归政策收紧的最终形态形成多重预期,而另一方面,计划回归的中概股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也在针对新的政策空间进行重估,并考虑可能需要的替代性方案。

  中概股“归来政策”预期收紧

  有关中概股回归的最终政策尚未形成结论,但监管层对中概股问题的“关注”,正在对“回归”的市场预期带来影响。

  例如目前业内对于政策变化较为强烈的一个预期是,中概股VIE结构拆除完成后,需运行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资本运作。

  “目前的预期之一是,监管层会要求中概股拆完VIE多运行一年,才能进行并购重组或者借壳的运作。”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这个变化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这相当于提高了中概股走借壳渠道的时间成本,一方面防止了中概股过快的套利,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壳现象。”

  此外,亦有业内人士在讨论中表示,监管层还有可能通过压制中概股回归后IPO、并购重组的估值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泡沫。

  “还有一个方案是压估值来化解泡沫问题,这和之前IPO传统的限价、限量有异曲同工之处,之前一些机构在讨论有可能会针对中概股出现‘不超过20倍市盈率’的限价,而且境外收购资产装入A股公司的审核也要从严。”前述投行人士称,“但这个限制存在人为干预市场定价的问题,一级市场就算被压制,二级市场仍然会反弹,反而有可能催生泡沫。”

  事实上,有关中概股政策的收紧预期,除波及正在开展私有化的美股公司外,部分已着手启动国内上市计划的企业也间接受到牵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一些券商、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通过发行资管计划分销互联网、类金融公司的融资份额,并在份额推介中以上市退出为回报承诺。

  “按传统思路,一般公司都会去海外做VIE进行上市,但后来政策开始吹风对这类公司在国内上市的支持,于是不少公司在策划国内IPO和借壳。”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中层人士表示,“所以不少私募机构也瞄准了这个生意,目前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种是明星创业公司,第二种是搭建VIE或者要私有化的。”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资管计划在私有化过程中的参与,也成为部分“待归股”选择借壳、并购重组等渠道上市的原因之一。

  “很多公司最后不走IPO,也和一些监管细节有关,比如资管计划作为拟IPO企业是否要被清理这个事,目前还没定论,但大多数中概股都有资管参与的。”前述基金子公司中层人士称,“我们之前也和监管层沟通,但没有明确解释,虽然可能放开,但按现有口径肯定是不行的。”

  拆V类企业如何应对

  如果政策收紧,部分中概股、新兴类公司陷入了“海外上市or国内上市”的矛盾间徘徊,该类公司势必将采取和筹备应对策略。

  “一个问题是私有化中的资金成本,另一个问题则是国内不鼓励高估值,那么前期投入的资金回报可能就没法在上市后获得超额回报,毕竟投下去的成本也不低。”一位从从事中概股回归私有化产品设计人士表示,“许多回A股的项目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考虑较多的替代方案包括并不限于降低私有化估值及杠杆、推进运作速度并规避借壳认定、静候IPO新政、转道新三板挂牌,以及暂停私有化进程等多种可能,例如机构讨论较多的,是根据可能出现的限制进行操作调整,并对新政策实现规避。

  “中概股的这个消息放出来,许多相关股价已经在跌了,这种时候可以趁机压低私有化的估值水平,减少泡沫化现象。”前述产品设计人士称,“但最理想的还是通过安排绕过政策限制,尽快推动规避借壳的运作,比如先拿控制权等。”

  另一方面,静候IPO新政、转道新三板等“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则并不被业内所看好。

  “IPO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大,从战略新兴板被取消就能看出这种端倪,所以门槛松动这些预期很难去等待,何况私有化的时间也耗不起。”一位投资于拆V项目的PE机构人士坦言,“至于新三板,完全就是个机构市场,未来流动性能否改善也不一定,这违背了回来的初衷。”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在政策收紧预期进一步明朗下,不排除部分中概股或新兴类企业会放弃私有化,并依然选择在海外上市。

  “国内支持这些企业上市才造成了扎堆现象和估值泡沫,这个问题反而又让政策变紧了,所以不排除一些企业可能会放弃私有化和回A股。”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坦言,“对于监管层来说,这可能也是一种预期管理,回归的企业减少了,相应的估值泡沫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平抑。”

  “国内上市无非就是赚个利差,因为A股的估值更高,流动性更好,但这种估值的套利空间只是暂时的,而中概股回归或者互联网类企业IPO,整个周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很多企业在是否选择回归时也要三思。”上述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表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9:42 , Processed in 0.2307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