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放弃造车,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原创 小萌王 汤山老王 2024-03-01 11:11 山东
前两天,苹果正式宣布放弃了造车计划,至此,持续了10年的苹果造车计划,正式终结。
苹果的造车计划是2014年正式开始的,曾经被广泛看好,大家都觉得以苹果的实力,定能研发出改变汽车行业的作品,再度上演“iphone时刻”,再不济也是一款性能出色、外观惊艳的产品。
可谁知道,搞了整整十年,苹果愣是连量产车都没拿出来,为什么实力强大的苹果,造车会失败呢?
我将失败的原因,总结为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首先说说内部原因。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反过来说,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母。一个人、一个组织过去的成功经验和由此获得的收益,往往会逐渐固化为既得利益,从而阻碍更多的进步,这种案例很常见,比如被苹果取代的诺基亚,就是在功能机时代太成功了。
而今天的苹果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它在智能机时代太成功了,阻碍了继续进步。一项改革为什么困难?因为改革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触碰到了既得利益。由于在智能手机时代的巨大成功,所以在进入其他行业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拿苹果在智能机时代的成功作为对比。这种对比很可能伤害到苹果及其投资者的利益。
苹果在智能机时代,它的毛利率通常在45%以上,净利润率通常在30%以上。在制造业领域,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作为对比,即使是宝马汽车也只有不到10%的净利润率。从2021到2023,苹果的净利润都在900亿美元以上。净利润多,加上大家看好未来,市盈率也不错,两者结合,等于高市值,苹果的市值常年在两万亿美元以上,还一度达到过三万亿美元。
苹果从资本市场得到了好处,但也要承担坏处,试问,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允许苹果的股价下跌么?不会的。这就使得苹果在进入每一个新领域时,都必须有智能机那样的利润率,包括造车,否则市值会被拖累,股东们不会答应。可是在汽车领域想拿到30%以上的利润率,显然是很难的,那么我们就要看,苹果高额利润率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垄断性的话语权。
毕竟智能机这个行业都是由苹果定义的,苹果在这里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所以能够极力压榨供应商。苹果对供应商的压榨也不是什么秘密,许多供应商都吐槽苹果给的单价往往不高,是没什么钱赚的,给苹果生产就是赚个品牌效应。
除了钱不多,还有各种霸王条款,比如“寄售模式”,也就是你先给我供应零部件,等我把机子卖出去了再给你结账,要是没卖出去就不用结。供应商很不爽但是没有办法,谁让苹果有强势的品牌效应。对供应商的极力压榨,是苹果利润率高的重要一环,这和恒大当然风光的时候对供应商的策略如出一辙。
如果想在造车领域也实现30%的利润率,像智能机领域那样的压榨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汽车领域,形势一切都变了。毕竟你苹果又没有重新定义新能源车,连量产都没有呢,供应商凭什么接受你的压榨。而且汽车和手机相比,有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供应商的话语权要大得多。
像燃油车时代的博世、新能源时代的宁德时代,很多时候终端品牌甚至都得看他们的脸色,像宁德时代,过去这两年还一直被终端品牌抱怨价格太高。比如2022年的时候,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炮轰宁德时代,称“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60%,我们现在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可见新能源产业链中,核心供应商的话语权是很强的,而苹果如果造车,势必要大幅度压低给供应商的价格,让“宁德时代们”反过来给苹果打工,以提高利润率,但是人家怎么可能接受?所以苹果造车,不是要去考虑能不能造得出来,还要去考虑,以怎样的成本制造,毕竟他要的不是车,而是车给他带来的利润。
我们接下来说说苹果停止造车的外部原因。
前段时间,奔驰的CEO宣布,不再计划2030年前在主要销售市场实现全面的电动化转型,也就是奔驰放缓了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奔驰的表态实际上是一个缩影,很可能意味着过去这么多年,激进的汽车行业电动化推进,要缓一缓了。油车和混动在未来将依旧是主流。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俄乌冲突的深远影响。俄乌冲突,绝不仅仅是影响了刚开始欧洲的能源价格,这个影响主要是意识和观念上的。在俄乌战争之前,欧盟对于环保是十分激进的,比如在汽车领域,2021年7月时欧盟提出,要从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理由是燃油车贡献了16%的碳排放,太不环保了。在这种压力下,欧盟的车企纷纷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实现电动化转型。但是俄乌战争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俄乌战争严重打击了欧洲的经济,除了引得资本严重外流,还导致了严重的去工业化倾向,比如德国的制造业,虽然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带来了通胀,使得德国制造业吃下了不错的利润,进行了扩张。但从2022年7月起,德国的制造业pmi指数就低于50了,pmi指数低于50等于制造业萎缩,数字越低萎缩越厉害。最夸张的2023年7月,甚至只有38.6,疫情期间都没这么糟糕。直到今天都没涨回45。
而德国制造业里,传统燃油车恰恰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直接关系着数百万德国人的饭碗,还是高薪饭碗。作为欧盟最白左的国家,德国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是要环保还是先保饭碗,饭都吃不饱谁会关心环保。所以德国对于电动化转型的兴趣,已经大为削弱,肯定是选择先保饭碗,保住数百万燃油车的上下游就业,再谈其他,连带着许多欧洲国家也受到了影响。到今天,可以说欧盟已经实质性放弃了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
而在美国那边,也有一个声音说要打击电动车,力挺燃油车,他就是特朗普。特朗普一贯认为,在电动化转型中美国没有优势,既然没有优势不如干脆不转,偏偏今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有很高的几率上台。总的来说,就是美国和欧盟未来的氛围都有可能对电动车不利。
苹果如果造车,它只能走电动车道路,也只有电动车才有市场空间,而燃油车和混动,苹果既没有技术,对手也竖起了高高的专利壁垒,苹果进去也啃不动,所以它只能造电动车。如果大环境有利于电动车,苹果还可能造车,可是未来摆明了不利,造车计划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万一被欧盟和特朗普混合双打,一切就都打水漂了,那还不如早点退出。
当然,没有欧美汽车市场,苹果也并非没有市场空间,理论上中国的汽车市场很大,光是纯电每年都有600万辆以上,苹果只要拿下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活下来。可现实是,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已经杀成了血海,无论是燃油、混动还是纯电,大家都到了拼刺刀的阶段,价格战一轮接着一轮,不管是高中低端,都盘踞了许多对手,能留给苹果的市场空间,还能有多少?
你可能会问,苹果能不能像特斯拉那样?不可能,特斯拉和中国的汽车产业链是深度绑定的,特斯拉在华销售的车国产化率在98%以上,不在华销售的车,也大量采用中国供应商。
做电动汽车,不去拥抱中国的供应链,基本上不可能,强如特斯拉,也无法做到。特斯拉没加入中国产业链之前,产生严重受限,订单拖半年以上,持续亏损,股价跌到谷底。直到加入中国产业链才发生逆转,高兴的让马斯克在中国跳舞。
这就是美国产业链现状,你们认为这样产业链能支持苹果造车吗?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苹果已经无法复制智能手机时代,用技术换取中国的市场,对供应链整合管理的主导和控制地位。退一步讲,即便苹果愿意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在美国设立整车厂,采用中国产业链零件,那美国的补贴法案等等对苹果全部失效,苹果将失去政治支持。如果苹果在中国设厂,采用全中国产业链,美国政界会允许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汽车吗?
众所周知,苹果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果链”外移,试图减少中国在“果链”上的占比,最新的iphone 15 pro Max,中国零部件按价值来算,占比已经低于5%。要大幅增加中国的国产化率,等于和苹果过去几年的战略背道而驰,别说98%,9.8%都未必乐意。
所以苹果的造车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死路,不如及时退出,押注生成式Ai,让自己成为纯粹的Ai概念股,更划算一些。股市炒题材这个习惯,全球都是一样。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苹果退出造车这件事背后,对中国来说看似是一件好事,但也不全是好事,因为苹果的退出摆明了是一个趋势的缩影,这个缩影就是:欧美搞碳中和搞不下去了,很可能会直接掀了新能源市场的桌子。而中国偏偏在过去十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碳中和转型,且成效显著,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
如果别人都不玩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个巨大的问题。日本之所以推行氢能源汽车失败,关键就在于氢能源车只有日本玩,别人都不玩,没有更多人来参与的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就汽车行业来说,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中国至少需要做两点准备:
一是捆绑,比如绑住特斯拉,这个美国电动车的独苗,特斯拉不能倒,还有和欧洲的大众也要做捆绑,大众的电动化转型成果是不错的,ID系列的销量在中国市场也能打。
二是暂缓转型,不要过于激进地电动化,虽然汽车如果想实现自动驾驶,理论上是必须电动化,但起码现阶段完全的自动驾驶还不现实,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完全电动化,应该多条腿走路,电车要发展,混动也要发展,燃油车也要保留一部分。
多点开花,多条腿走路,不管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明智之举。
论研发实力,苹果的研发实力显然不会比小米差,毕竟对苹果亦步亦趋的雷军都实现了造车,究其根本,还是中美之间的汽车产业乃至制造业的强弱格局,决定了苹果造车业务的停止。
遗憾的是,大众曾经非常好奇基于苹果的产品哲学会做出一台什么样的车,现在看来这样的好奇只会永远停留在想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