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科被野蛮入侵背后的真相,一场大规模洗钱的犯罪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2:25 | 只看该作者
新浪财经讯 6月17日晚间消息 据消息人士透露,万科A(24.430, 0.00, 0.00%)(00002-SZ)今日晚间董事会表决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重组预案。此次董事会最终以7票同意、3票反对、1票回避表决了重组预案,而华润投出了反对票。据媒体透露,华润的律师坚持投票结果无效。此前万科方面表示预计今日向深交所提交重组预案,深交所需要最多10个工作日批复,因此最晚将在7月初复牌,此后也不会再申请停牌。
  根据万科年报,万科董事会成员包括王石、乔世波、郁亮、孙建一、魏斌、陈鹰、王文金、张利平、华生、罗君美、海闻共11人;其中万科、华润各占3人,另外5人中独立董事占4个。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20:24 | 只看该作者
和谈理想谈文化的王石比,6月12日站在台上决定脱稿谈股权和合作的王石,老了许多。
  那是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在今天召开董事会讨论预案之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万科自谦未来将“让位于轨道”,让深圳地铁大谈特谈其拥有的大体量优质地铁物业项目,还就重庆、东莞乃至海外轨道物业项目画了个大圆饼。
  一切美好只不过自作镇定,在台下的华润代表面前。甚至会后,万科新任董秘朱旭还向媒体透露,对于深铁入股,华润不会在程序上提出异议。
  6月17日下午,万科召开复牌前的董事会会议,审议万科和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据财新传媒了解,此次董事会最终以7票同意、3票反对、1票回避表决通过重组预案。这意味着,万科管理层在过去6个月耗费心机的重组计划,以惊险的方式通过第一关。
  今天这一出又是为何?
  见地君猜必定是深铁入股触犯了华润的底线,不然就算华润一直觊觎万科,也不会那么快就旗帜鲜明地站在对立面。
  当时宝能大幅持股万科,但目的不明晰,华润也只能静默以观望,但现在深铁不一样,根据此前机构测算,万科完全通过发行新股收购深铁资产的话,假设参考以A股股价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90%(16.34元/股)作为发行价,对价在400亿-600亿元,深圳地铁摊薄后持股比例将为18.15%或24.96%,将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系为19.88%或18.22%,而华润摊薄后为12.48%或11.44%,只能屈居老三,不能忍也是可能的。
  而且,万科与深铁的合作,不止表现在股权方面,历史渊源和未来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轨道物业的发展蓝图,都已经规划好了,俩人结盟的关系可谓稳固牢靠,这将置华润于何地?
  现在华润的掌门人傅育宁,已经开始代表华润显露出对万科的新想法,他与王石可没有私交在中间阻隔着,万一哪天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比如觊觎深铁轨道物业资源,也是很有可能翻脸的,毕竟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置地,特色也正在于“住宅开发+投资物业”,但去年年报不好看,可能是因为此前华润置地进入的城市多为二三线,受到市场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对于傅育宁而言,他可能不会放过万科这次机会,毕竟,华润这些年商业和住宅模块的业绩表现,实在差强人意。
  而且,华润在深铁万科股权合作这件事上,不好表达太过强硬的立场,也应该是因为华润要顾及深圳市政府的面子,而现在深圳市委书记欲走未走,最是令人揪心,华润从中会获得更多的时间,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一直以来华润对万科奉行的“积极不干预”的财务投资人角色和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也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对立面。
  由于宝能尚未在万科董事会拥有席位,关键的一役,还是几个月后的股东大会。所以今次华润投反对票,也不代表最终结果,往好了想,有可能华润只是发出个警告:别把我华润不当个角儿?
  而股东大会上,华润如果继续反对,就取决于第一大股东宝能的态度了,宝能要是不反对还成,要是也反对……
  当然,即使深铁不能成功入股万科,宝能离触发30%的要约收购红线还有一段距离。倘若股权控制的角度失败了,万科还可以启用董事会控制的角度,比如中伦律师事务所张诗伟就总结过,例如驱鲨剂条款、分级董事会、董事资格限制,超级多数条款。还可以从公司资产权益控制的角度,即收购期间对公司重大资产的处置及所谓的焦土政策。还有金降落伞、银降落伞、锡降落伞等等。对于反收购,万科还可以继续去查宝能系的资金来源合法性、相关行业的合规性,动用反垄断要求等等。万科能打的牌还是有一些的。
  只是,宝能很可能也不是为了收购万科,正如曹山石那爆出的复星的看法:前海人寿举牌万科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而不是外界认为的一种单纯投资行为。
  对于宝能来说,强叩万科门,已经取得了保险销售最为需要的“知名度”,更何况,宝能尚不具备驾驭万科的能力,更不具备长期与华润抗衡的能力,他在乎的,可能真的只是名声和兑价。
  不过,经此一役,万科股权相对分散带来的恶果,相比万科管理层已心有余悸,接下来或将进入机构股东并存、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而这种转变,对于万科现在的管理模式、制度安排、团队建设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深铁、宝能、华润、安邦、万科管理层,这五大持有最多万科股份的各方,之间的抗衡和掣肘,会变得更加微妙。
  不过,万科对平衡的诉求是显而易见的。在6月14日万科的自媒体号“万科周刊”发布的文章中,暗示已经非常明了:
  万周君还深怕人们不确定,又补充了两句。一句是“红男绿女(指万科和深铁),就差一纸婚书(指股东大会)”,另一句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理在的地方,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
  前几日,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向见地君透露,重组事宜应该已获得华宝二位认可,否则没办法解释为何王石6月12日论坛上可以浑身轻松,兴高采烈地脱稿演讲。
  江湖险恶,故事从来只讲一遍。想起万科在去年12月25日发布的公告中,言辞切切,满怀着多大的希望:公司管理层希望公司的文化、品牌、信用能够保持,这是公司最珍贵的财富。公司管理层希望不要轻易改变公司的文化和经营风格,为此管理层希望获得所有股东的支持。
  言辞切切,犹言在耳,但商战,只看资本和利益。不管股东大会是什么结果,万科都不会安宁,这家庞大而高速运转的机器,不能慢,却又不得不慢下来仔细想一想前途:当理想主义色彩淡去,万科是会彻底沦为高速运转的机器,还是另谋出路?
  可以预见的是,宝能的杀出,很可能给了其他资本以敌意收购的经验,华润的反对,也给许多看似稳固的“盟友”关系敲响了警钟,更暴露了华润可能的凶险。并且,见地君大胆猜测,王石有可能董事长大位不保,这一点,财经界媒体界商界已传得沸沸扬扬,在万科内部,这种情绪越来越浓,包括在6月12日的论坛上,人们从出席活动的万科团队集体无意识的凝重神情也看得出来。
  对于万科,王石视之如命。但用泛金融投资圈首席经济学家罗龙秋的说法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不可能自己去选老板。王石若退位,很可能是郁亮苦等16年的结果。
  再谈谈政府的态度。6月12日论坛上本来安排了“上级领导讲话”,见地君本以为,倘若政府发声力挺,那深铁合作一事十有八九落定了,但那天独独缺了官方的声音。
  我们或许可以从别的地方窥得一二。比如5月25日马兴瑞书记率深圳代表团会见了雅加达省长钟万全,和印尼旅游部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圳将开通深圳-雅加达直通国际航线,万科、比亚迪(59.210, -0.21, -0.35%)、华为、碧桂园等企业与印尼企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亮点一:马兴瑞带队,王石出席,这对不喜走近官场的王石,实属难得,或许是王石的破釜沉舟?亦或是万科团队已经打通了官方渠道?
  亮点二:东南亚,一带一路,万科等与印尼力宝集团等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否暗示,深圳有意以万科为“一带一路”旗舰平台,加快我国重型制造业比如地铁出海进程?
  因此也有另一位老万科认为,传闻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要被调走,这对万科管理层是严重考验,也令万科与深铁合作的未来扑朔迷离。
  当然,这并非本次董事会表决的事项,博弈远未结束。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09:35 | 只看该作者
从“宝万之争”到“神广之战”:剧情总是相似2016-06-23 22:20  腾讯证券

转自微信公众号 莲花财经
从剧情发展看,“宝万之争”与“神广之战”有着颇多相似之处:高度分散的控制权与强势的职业经理人;来势汹汹的资本方在出场方式上也如出一辙;面对明显为控制权而来的“入侵者”,无论是万科,还是神州控股,都选择了以“增发”狙击……
近日,神州控股(00861.HK)的一纸公告,让一桩堪比“宝万之争”的股权暗战浮出了水面。6月1日,港股上市公司神州控股发布公告,以6.3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苏州街神州数码大厦的7层楼。
这一举动让不少投资者感到莫名其妙,一家做IT的公司为什么要收购物业呢?说来说去还是要回溯到一起股权纷争。
港版“宝万之争”
此次股权纷争的起点,始于广电运通(002152)的增持。3月23日,广电运通一则公告引爆了市场:该公司通过沪港通自有账户购买神州控股股权,截至3月15日收盘,共持有5.52%股份。
对于购买神州控股股份,广电运通解释,是出于对神州控股业务发展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和看好,且不排除继续增持神州控股的可能性。
事实上,广电运通的野心很快就显露出来。根据彼时公告,广电运通在随后两天里继续大手笔买入神州控股股份,共持有神州控股7527.40万股普通股,占其总股本的6.85%。3月18日,广电运通再度将神州控股近1700万股收至麾下,持股比例提高到8.4%。至此,广电运通通过沪港通自有账户购买神州控股股份,已启用了7亿元左右。
3月29日,广电运通拟以自有资金追加不超过12亿元,将风险投资额度提高至22亿元,进行风险投资。广电运通此举目的很明确,将继续调集资金,大举增持神州控股股份,谋求控股权。
果不其然,广电运通随后两度发布公告,公司截至5月12日收盘共持有神州控股1.22亿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1.08%,造成二次举牌。
“野蛮人”来势汹汹,目标直指控制权,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神州控股岂能坐以待毙。
神州控股董事会主席郭为开始反击,争抢大股东席位。5月27日,郭为控制下的A股上市公司神州数码(000034)发布公告称,拟使用10亿元自有资金用于证券投资,其中5亿元用于购买神州信息、神州控股、鼎捷软件等公司股票。
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郭为在对神州控股的股权争夺筹集“粮草”。随后在6月6日,神州数码又宣布停牌,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这场股权争夺战不会草草结束。作为神州控股实控人,郭为仍手握着杀手锏——配股。在今年6月30日股东大会之前,郭为还可以行使上一次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配股的权力,通过配股稀释广电运通的股份。
不出所料,神州控股6月1日抛出配股公告,以代价最多为6.30亿(港元7.50亿)收购北京中关村神州数码大厦4至9层及18层物业,将以配股与发行股份支付,配股价5港元/股,交易完成后累计发行1.49亿股。
或许购买物业是假,稀释股权是真。由于此次交易采用配股形式支付,一旦完成交割,广电运通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9.75%,同时此次交易的卖方将晋升第一大股东。
那么,此次交易背后的卖方是何等人物?据悉,卖方为联想投资人黄少康,其与郭为关系密切。同时,据港交所股权披露信息显示,黄少康及叶志如在6月1日以场外交易的方式购入神州控股1.5亿股股份,价格为5港元/股,而黄少康及叶志如通过此举,一举拿下神州控股13.66%股权,此时已实质上占据大股东席位。
郭为的动作还在继续。公告显示,郭为已于6月15日将其持有的神州数码9518.4万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14.55%)质押。此次质押后,郭为已累计将其持有的六成神州数码股份办理质押。郭为此次抵押神州数码股份背后,是否是为筹集资金应对广电运通“入侵”?
股权纷争的另一主角仍旧不依不饶。刚刚充满“弹药”的广运电通6月21日至23日连发三道公告,称截至6月16日收盘,该公司共持有神州控股1.55亿股,占其总股本的14.15%,且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的可能性。由此来看,广运电通已重新夺回神州控股第一大股东席位。
为何相中神州控股?
广电运通是何方神圣?为何相中神州控股?对神州数码的投资是否说明公司经营战略变化?
先来看看广电运通此前的一些投资:收购江苏汇通金融51%股权、收购九家武装押运公司、投资切入金融外包业务。申万宏源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广电运通近年的投资体现了投资力度和睿智,与传统保守经营形象形成较大反差,其外延发展超预期概率大增。报告中称:“董事长很温和,投资部十分狼性。”
资料显示,广电运通是广州市属国企无线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智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已连续8年居中国ATM市场销售占有率首位。
为何相中神州控股?广电运通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是这样说的,投资神州数码主要基于以下3个方面:
1、投资神州控股是基于产业协同所做的决定,神州控股在IT服务领域的较强综合实力能够与广电运通在金融自助设备领域的专业经验形成良好补充,双方的业务具有互补性;
2、投资神控股的目的是通过资本纽带推动产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公司做投资首先考虑的是维护双方中小股东的利益,努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但业内人士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投资价值的角度看,神州控股价格很低,神州控股持有A股上市公司神州信息42.44%的股权、A股上市公司鼎捷软件3.89%的股权,以及香港上市公司慧聪网16.44%的股权,而神州控股的市值不到70亿港元,但其持有的三家上市公司股权市价已逾自身市值的两倍。
其次是神州控股的股权非常分散,以董事会主席为首的管理层郭为只持有6.6%的股份,并且没有任何股东持有的股份超过15%,可以说神州控股是一家没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神州控股目前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领域处于明显的行业领先地位。尤其是智慧城市、供应链(电商)管理、智慧农业、金融服务四大业务,都是神州控股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显然,广电运通看中的是神州控股在IT服务领域的强大综合实力能够与广电运通在金融自助设备领域的专业经验形成良好补充。
广电运通频频举牌,外界猜测公司经营战略将发生改变。对此,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投资活动始终围绕公司战略展开,公司将洞察外界环境变化与行业变革,以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将跨界创新与变革的意识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中,通过资本运作、并购、投资孵化创新项目等形式,实现产业链全面扩张与资本有效增值。
在广电运通本次举牌前,神州控股主要股东为财务投资人:安联保险持股7.84%,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郭为持股6.6%,赛富基金持股4.73%,股权高度分散。
对于广电运通举牌神州控股的胜算,广电运通表示,如果神州控股股价合理,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神州控股股权的可能,持股比例取决于哪种股权结构更适合管理层发挥效益,更能够发挥产业协同作用,公司还是希望通过与神州控股不断沟通,努力实现业务上的共赢。
广电运通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收购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初衷也是一样。”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A股公司首次通过沪港通举牌港股公司,意义非凡,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A股公司强势进入港股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郭为们对抗的不是运通,而是国内产业资本以自己熟悉并擅长的方式,开始改变并主导香港金融市场的必然趋势。
反击胜算几何
从联想分拆IT分销业务起,郭为和他带领下的“神州系”公司在十余年间,低调潜行、一路拼杀,“神州系”上市公司集群已然成形。虽然神州控股股权结构分散,并无控股股东,但坐拥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若被广电运通最终控股,其旗下资产也将一并置于广电运通的控制之中,这是郭为不愿看到的。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广电运通而言,其追加的12亿风险资金跃跃欲试,此刻退出确不可能。面对广电运通咄咄逼人之势,神州控股迎面相对,双方互不相让。对于郭为领导下的神州控股,除了目前神州数码5亿元的“弹药”,以及郭为股权质押筹集的资金,郭为还有哪些可以团结的力量呢?
首先是黄少康、叶志如夫妇,他们目前直接持有神州控股13.66%股权。同时,黄少康现任DX.com主席,经查证系神州控股拟收购的神州数码大厦4至9层及18层物业的实际卖方,弹药充足。此外,黄少康是联想控股的非内部自然人股东。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投资者很难相信其会站在广电运通这边。
其次是慧聪网实控人郭江。郭江系慧聪网首席执行官及神州数码非独立董事,并拟参与神州数码再融资计划。目前,神州控股间接持有慧聪网16.44%股权。
此外,持股4.73%的阎炎作为帮助郭为MBO的主要基金经理,在过9年时间里,已经套现了三分之二的股份,获利颇丰,应该也会站在郭为这边。
相比之下,广电运通除追加12亿风险投资金额外,并未有更进一步动作。由此来看,虽广电运通此刻占据神州控股大股东的位置,但仍难触及控股权。
6月30日,神州控股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市场人士分析,双方或许在会上进行厮杀,并亮出各自底牌。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万科复牌后大概率补跌? 姚振华A股市值或将缩水30亿
华润重申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关注万科公司治理

宝能深夜公告:明确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wankeyubaoneng/


新浪财经讯 6月23日消息 华润深夜发布公告,重申反对万科重组预案,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以下为公告全文:
   华润重申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关注万科公司治理
  华润注意到钜盛华和前海人寿2016年6月23日的联合声明。在此,华润有以下三点回应:
  一、华润支持万科与深圳地铁在业务层面的合作,反对万科管理层提出的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组预案;
  二、华润对万科董事会在审议及表决重组预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已发函向两地监管机构反映,并质疑议案审议过程的合规性及议案通过的有效性;
  三、华润支持万科持续健康的发展,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华润将继续致力提升万科企业管治水平,维护全体股东和投资者的权益。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11:09 | 只看该作者
逆势增持东阿阿胶 大股东华润未雨绸缪严防“野蛮人”?
谁的万科大摊牌 宝能华润联手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作为将起决定作用的“胜负手”,始终未对万科重组预案表态的宝能集团终于亮明态度,“谁的万科”进入摊牌阶段。

  23日深夜,宝能集团旗下钜盛华投资、前海人寿发布声明:“明确反对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后续在股东大会表决上将据此行使股东权利。”对上述声明,华润随即回应,重申其反对重组预案的立场。目前,宝能集团方面及华润合计持股比例高达39.6%,足以在万科股东大会上否决本次重组。

  与此前华润方面对重组预案的反对意见相类似,钜盛华投资、前海人寿在声明中表示:“万科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将大幅摊薄现有股东权益和上市公司收益。”声明同时指责:“万科董事会未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万科监事会对董事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未能尽到监督及纠正的职责;万科已实质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违背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和维护股东权益。”

此前,作为万科目前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5.3%的华润已在17日的万科董事会上投出反对票,其认为万科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集团旗下前海国际100%股权的预案中,每股15.88元的增发价格过低,会大幅度摊薄现有股东权益;并提出,万科其实可通过债权融资支付全部交易对价,无需发行大量股票。这与宝能集团方面对此次重组“将大幅摊薄现有股东权益”的意见相一致。且就在钜盛华投资、前海人寿发出声明后不久,华润也重申其立场:支持万科与深圳地铁集团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但反对本次重组预案;对万科董事会在审议及表决重组预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已向监管机构发函反映,并质疑议案审议过程的合规性及议案通过的有效性;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

  按重组预案,如收购完成,则深圳地铁集团将成为万科新的第一大股东,宝能集团将退居次席,而华润则将跌落至第三位。由于万科本次重组涉及股份发行,属特别决议范畴,故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目前,宝能集团与华润方面合计39.6%的持股比例已超过万科总股本的三分之一,因此其可毫无悬念地在股东大会上否决本次重组。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47 | 只看该作者

风暴中的万科 王石发朋友圈:荣誉之路岂有坦途?

谁的万科大摊牌 宝能华润联手反对万科重组预案



在经过长久的沉默后,宝能系姚振华猛然出手,发声反对万科重组预案,华润随后附和,将万科管理层逼到了墙角。

  23日深夜,宝能突然发布公告,除指出董事会决议程序、重组预案本身的问题外,更直指万科已成为内部人控制企业。

  与此同时,华润也表示,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

  作为一家多年来始终是业内和上市公司治理典范的公司,如今被指责“内部人控制”实在是非常讽刺的一件事。

  24日一早,身处风波中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发出最新的一条微信朋友圈:人生轨迹(237)荣誉之路岂有坦途?一个团队,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才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勇气、信任、团结、乐观和决心...

  王石似乎在暗示些什么。万科管理层是否还有牌可出?华万之争将把万科引向何方?

  “内部人控制”?

  北京一位熟悉公司法的律师介绍,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泛指管理层权力过大,形成独立的利益追求(多数情况下指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损害股东的利益);不过,这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万科一位小股东认为,万科引入深铁就是为了不让宝能控制公司,这是股东层面的斗争,严格来说与职业经理人无关,是华润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万科管理层公开反对大股东宝能,有僭越之嫌。

  不过根据万科总裁郁亮回应万宝之战的说法,宝能是敌意收购,职业经理人有受托责任;而且,管理层不仅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合伙人,风险共担;万科重视品质信用,不能让它们被破坏。

  根据《公司法》和万科《公司章程》,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是指单一股东或一致行动人联盟持股超过30%以上。自上市以来,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从未有超过30%。

  万科管理层通过盈安合伙持有万科4.14%,但不构成实际控制人,本质上也是中小股东。

  关于管理层和股东的关系,万科此前的一贯表述是,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拥有决策权。

  接近万科的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万科就是所谓内部人控制,万科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相关环节均设置严密,公司治理是多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范本;而且,万科从上市以来连续24年每年分红,实现年化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正是管理团队创造的,其价值也是与股东共同分享的,“怎么可能说一下子就变成内部人控制了?”

  不过,“他(王石)觉得自己连股份也不要,天天游山玩水,公司照样全球第一,这才是能力,真的太骄傲太自信了.”该人士也坦言,作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职业经理人,王石公开指责宝能,表现太高调了,在公开场合的一些言论给管理团队带来了困扰,也增加了外界的误解。

  目前,万科并未回应这一指控。在此前的声明中,万科称公司经营合法合规。上述人士表示,关于公司治理问题,深交所问询函也有涉及,在给深交所的回复函中,万科将回答相关问题。

  万科式悲情

  万科管理层和股东的分歧,怎么会走到今天?

  “虽然同情万科,情感上不会站在宝能那边,但它确实也是按规则在做事,规则是底线”。一位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分析,万科管理层对公司的掌控程度和其在股权层面是不对等的,虽然匆忙出台了员工持股计划,但还是差得太远,一旦和股东利益出现冲突,就容易被解读为是内部人控制。

  从表面上看,管理层对公司的掌控,绿地和万科有些类似,但其实有本质不同。

  绿地的管理层、员工,同时也是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其利益是一致的。

  该人士认为,管理层对公司的掌控是建立在股权上的,对公司的掌控实际上是行使股东权利。

  另一位大型央企房地产公司人士则指出,万科管理层股权不够,制度安排也不支持管理层掌控公司。而在全球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包括微软、facebook、google、阿里巴巴等,都是通过相关制度安排,让合伙人或管理层可以掌控公司。即创始团队无法控“股”,但可以通过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AB股计划等方式来控制公司。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的第一大股东是软银,持股32%左右,马云个人持股仅为7.8%左右,但马云及其创业伙伴设置了VIE结构,合伙人团队可以提名阿里巴巴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软银把不低于阿里巴巴30%普通股的投票权委托给了马云与蔡崇信行使。通过董事会控制与股东会控制双保险,合伙人团队加强了对阿里巴巴的控制。

万科的悲剧在于,管理团队既没有足够的股权,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保障自己对公司的掌控。这有大环境的原因:在国内公司法框架中,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度是不被允许的。

  同时,万科又是一家重资产房地产公司,既很难通过自己买股增加持股量,也不像互联网企业、轻资产公司那样价值纯粹基于管理团队和人。接近万科的人士说,现在倒回去看,万科的合伙人制度、轻资产转型起步都晚了。

  郁亮曾说,当今世界,已经从资本时代过渡到知识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优秀企业知识都意识到知识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在知识比资本更重要的时代,如何找到人,如何凝聚人,如何让大家心甘情愿聚集在一起,奉献自己的才华,这是每个公司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万科就是依靠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从而创造了过往的成绩,那么股权之争后的万科,是否还会保持原样?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4:49 | 只看该作者
华生:传有人放话 华润主导万科后王石必须走


□ 华生

  □华润说预案不好,我们若赞成,否决了预案,重组即宣告失败,等于是剥夺了大多数股东参与意见的权利,等于是让华润这个只持有百分之十几股份的大股东代百分之百的股东做了决定。我们投票支持预案通过,其实并没有真正代广大股东做什么决定,而是在其后提交股东大会时让他们自己决定。我们的赞成票只是为广大公众股东争取到了发言和表决权,防止了个别大股东利用在董事会的优势绑架公司决定,而这正是独立董事真正的功能职责和作用所在。

  □万科的管理结构在国内的第一大股东为国企的公司中几乎是个孤例。万科的管理层绝对不能习惯成自然,觉得过去的惯例也就是今天的必然。

  □万科当时仓促停牌,没有预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为了自保并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是为自己过去一系列轻敌和失误付代价。

  □万科、深圳地铁以及原先的敌意收购人宝能都正好同在深圳市的地盘上,光是与深铁联姻,如果不与华润对立,就足以震慑宝能三思而行。有这样的运气,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这样的机遇,可以说暗示万科气数未尽,但也明示其已命悬一线。

  如昨文所述,几个小时的董事会开到最后,我自己觉得已经听明白了万科管理层和华润方面各自的真实诉求。在对立的双方中被迫选边站,首先要看谁的立场更有道理、更符合公司和股东的整体利益。

  就万科管理层来说,他们的诉求应当说始终比较一致,其站位也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光明面说,他们是为了继续保持在一个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经营的独立性;从阴暗面讲,是管理层想保持自己对公司运行长期以来的实际控制权。不过平心而论,管理层的这个私心也只是维持现状,而万科这几十年的脱颖而出正是因为这个“私心”,也提供了创业型企业家对公司成功和伟大的不懈追求、与时俱进的应变和创新以及为了企业的辉煌而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持续动力。这才使万科从当初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因此他们的这点自私心与公司发展并无实质冲突。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他们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激励相容。这就如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一样,正是因为依靠人的自利心,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才尽心尽力自愿地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劳作,辛勤地提供别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换取自己的利益,结果反而达到了资源配置最优的境界。再说这次整个事件也确实并非因他们而起,只是因为野蛮人入侵,敌意收购,他们被迫防守反击。当原来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无力或不愿进一步支持时,才去寻找新的同盟者。他们的最大错误就是其标杆领头人王石,虽然过去曾经对万科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光环照耀下有些自觉不自觉的飘飘然。特别是在这次股权争夺战中,出言轻率,树了许多不应该树的敌,加重了万科的困境。

  “宝万之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演变为“华万之争”,还缘于以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层对自己原来赖以生存的生态即与华润集团的关系处理失当。须知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的“大股不控股,支持不干预”的态度,既与当时社会经济氛围有关,也与前几任华润掌门人的个人性格、判断和偏好取向直接相关。万科的管理结构在国内的第一大股东为国企的公司中几乎是个孤例。万科的管理层绝对不能习惯成自然,觉得过去的惯例也就是今天的必然。由于国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全体人民不可能自己来管,所有者缺位时,通常是由政府及其官员管理。因而国企开门主要是对上级领导负责,关起门来,就是人人都要对本企业领导负责。这样极易形成真正的内部人控制。所以我们看到在行政化管理的有些国企中,往往一朝天子一朝臣。搞坏了关系,惹恼了现任领导,什么国家利益、股东利益都可以是放在嘴上的,给人穿起小鞋来可以不惜代价。在这种对上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干得好不好至多是能力问题,同时也可推给天灾人祸。但对领导态度如何,那是立场问题,说大就大到天上。以王石的高调作派,与现任大股东新领导关系搞僵,并不奇怪。特别是新一届华润领导并没有与万科长期交往的经历和相互理解,其对万科管理层各种也许不大但令人恼怒的不恭和轻慢的反感难免会日积月累。但这就会动摇万科治理结构的根基。

  万科待人接物完全是现代企业冷冰冰的成本和效率考虑,能省事就省事,对此我早有切身体会。像我这样自己觉得好赖也算个人物,别人花多少钱请我去外地开会我都一概拒绝,但这些年我到深圳去开万科董事会,多早多晚到机场,只有一个不知哪来一言不发的司机把我直接送到住处,万科从上到下,连个人影都见不着,电话问候也没有,更不用说其他照顾服务了。咱是可以忍了,自愿的嘛。但大家知道有些国企,尤其领导出动,没有亲自迎来送往、恭敬伺候,那真是不想干了。万科的管理层大模大样惯了,自诩自己是治理结构和文化独特的现代企业,显得既不懂国企的规矩,又没有私企的殷勤。更要命的是,万科把法规中可以或应该预先知会或请示的事项本着“法无规定皆自主”的精神,统统自己就做主办了。虽然华润方面多次警示不悦,后来甚至大动干戈告到监管部门,虽总是因难以裁量定论而不了了之,但身为大股东的领导不满则可以想见。万科股权争夺刚开始时,还有所谓“有大背景的利益建团”插手的阴谋论传得活灵活现,现已销声匿迹。其实许多大事乃发轫于末节。中国过去讲关系,现在更时髦的名词叫情商,往往更决定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王石等万科管理层最后这一仗打败,一朝崩溃四散,万科从此走入下坡路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进一步分析,万科当时仓促停牌,没有预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为了自保并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是为自己过去一系列轻敌和失误付代价。但这种准备不足与无明确并购标的的长期停牌,应当说至少不符合公众股东的短期利益(因为中长期看,就如我曾撰文指出的,即便宝能收购万科最后成功,也只有利于少数敢于投机冒险并及时获利了结的人,绝大多数万科股东最后可能因公司衰落而受损,因为宝能既然在地产上做得只是一般,我们实在无法认为他们控盘会比现在万科管理层干得更好)。果然,万科在情急停牌后,病急乱投医,找过包括华润置地在内的各个重组对象,均先后告吹,就是验证。

  万科不幸中的最大幸运在于,其最后找到的深圳地铁反而恰恰是最理想的合作对象。这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正面临巨大风险和变盘。万科这家房地产市场1.0时代的恐龙,能否在2.0时代生存乃至凤凰涅槃,能否抓住大城市圈时代“轨道加物业”的先机,确实至关重要。这还不用说,万科、深圳地铁以及原先的敌意收购人宝能都正好同在深圳市的地盘上,光是与深铁联姻,如果不与华润对立,就足以震慑宝能三思而行。有这样的运气,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这样的机遇,可以说暗示万科气数未尽,但也明示其已命悬一线。

  独董的职责是防止个别大股东绑架董事会

  至于华润的立场、态度和意图,直到这次董事会前,这半年多来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华润最初确实也为保持第一大股东位置做了一些努力,但后来也准备适可而止乃至顺水推舟。在宝能似乎知难而退后,华润的态度也不断变化,准备重新坐稳第一大股东宝座。应当说这种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在商场上也无可厚非。

  从台面上看,华润不同意重组预案的主要理由是深圳地铁的这两块地作价太贵,发股会摊薄现有股东的权益,因此华润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全体股东要否决重组预案。同时,摊薄和伤害了股东权益换来的并非是与深圳地铁的全面合作而只是换来了并非物有所值的两块地。其支持者还问:两块地就换一个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地产公司第一大股东宝座,是否太便宜了深圳地铁而伤害了万科股东们的利益?故而华润主张与深圳地铁只做项目合作或至多日后对深圳地铁少量发股。但仔细一推敲,不对了。即便不说华润自己当年入股成本之低,就是宝能去年抢了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也只不过花了包括保险资金和杠杆融资的几百亿,现在深圳地铁以更货真价实的几百亿土地,也换个大股东位置,怎么就是损害和不公呢?如果真重视与深圳地铁这样的轨道交通“大拿”长期稳定合作、占据下一波房地产2.0时代“轨道加物业”的先机和优势,股权当然是最好和最能锁定的结盟方式。按照重组预案,深圳地铁成为万科新晋第一大股东,这不是全面合作还有什么是全面合作?至于说这两块地估值贵不贵,我不是内行,无法判断,但看到房地产业的分析师们普遍给的估值价不低。更重要的,证券市场的常识是,大城市土地也好,其他优质资产也好,作价注入上市公司换大股东股权一般总要大打折价,因为注入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同样的东西,若是到市场上论价,那对不起,这个价格根本拿不着。华润嫌深圳地铁这两块地太贵,主张万科举债融资去买,就是没有竞拍,谁都明白没有高得多的价格根本买不来。花更大的价钱又没有与深圳地铁结盟,落个里外两头亏,不是对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更大损害吗?其实自己也有很大房地产业务的华润不会不明白这点常识。因此我当时判断他们说的理由似乎是拼凑出来的,自相矛盾,站不住脚,显然不是他们的真心话。

  那么,华润是否在宝能止步于全面收购之后,把最主要战略考量放在恢复第一大股东地位上,由于预案与其目标不同,故而不论对公司利益如何,自己非要否定呢?如果真是这样,虽然自利了点,但也还算理性。这也是我最初的推测。但董事会上双方一解释,原来也不是这么回事。华润谋求洽购中证金等国家队手上的股票,若成行,即便按重组预案实行,华润在重组后仍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国家队持股,只是为了稳定市场。有人接盘特别是自家央企亲兄弟接走,当然乐见其成。只是现在万科在停盘前股价被股权之争推得有点虚高。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大家都有财务考核,谁都不愿也担不起让利给对方自己吃亏的责任。故按什么价格转让要在股价复牌落地后才好商量。更何况,据介绍,深圳市政府也愿意采取相关措施,支持华润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宝能也表示愿意支持华润恢复第一大股东地位,既然如此,那么华润方面不顾一切非要否决重组预案,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一点从华润董事代表在董事会上答复我的提问中可以看出端倪。华润说对深圳地铁发股,不能改变万科股权分散的局面。也就是说,华润此次谋求的,不仅是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是能够控股和控制万科,使万科名副其实地变为华润旗下的下属央企控股企业,服从华润的一元化领导 ,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结束过去华润身为第一大股东而又说了不算的局面。然而由于华润客观上短期不可能在万科增加持股到50%以上,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故而要实现华润说话算数的目的,就必须改变现行万科治理架构,赶走长期实际控制的公司管理层。听说有人已经放出话来,华润主导后,按央企管理,王石必须走人不说,郁亮等人可以留下,但受不了新的国企管理办法,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底气当然也可以理解,咱这大家大业还怕没人来?

  这是为什么华润可以容忍“野蛮人”宝能,但绝不能让深圳地铁进来的原因。因为宝能与万科管理层的对立和交恶已经众所周知,而深圳地铁是由万科管理层引进,后台是深圳市政府。深圳市的目的是让深圳地铁与万科强强联合,形成深圳企业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深圳市当然不会自毁长城,支持改变万科这么多年来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管理构架和优秀团队。我猜想这恐怕是华润方面无论采用什么理由和办法,对万科乃至华润作为央企的形象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也要不惜代价否决重组预案的原因。否则如果只是对王石个人有意见,那么提议召开董事会,重新协商选举一下董事会主席,对王石个人有个符合其功过的公平安排,本来并不困难。搞到现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多输局面,就毫无必要了。

  决策的真实意图摆不上台面,搞得华润这样有着特别辉煌历史的央企被别人看来好像成了怨妇,专找枝节和程序问题四处发难告状,实在令我这常常帮国资说话的人心酸。本来,华润、深圳市政府和万科管理层各有各的利益、角度和诉求,这并不奇怪。但万科管理层和深圳市的利益诉求是可以摆上台面的,而在我看来华润台面上的理由实在站不住脚,而台面下的诉求又很难搬上台面。因为万科多年来的治理架构和经营团队是万科成为业界标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们可以讨厌和数落王石个人的无数失误和不是,但根本颠覆万科的治理结构和改变经营团队在我看来并不符合万科公司股东们的利益,道义上也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正如我在董事会上发言所说,独立董事并无预设立场。华润方面否定重组预案也可以,其一是理由要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其二是一定要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拿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案,以保护广大股东利益,防止股价过大幅度的下跌。但华润提出的方案,是要废掉万科与深圳地铁已达成的初步协议,主张几乎不可能的用现金买地。其实谁都明白,如果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于万科自身的原因被撕毁,地也买不成,深圳地铁日后怎么还有兴趣再来掺和万科的事,当个小股东呢?特别是华润提出的否决重组预案,在没有任何可行替代方案或其他有吸引力的前景下让股票复牌,再加上宝能的收购题材没了,万科股价势必连续下跌。而华润想当第一大股东,拿出的不是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的方案,而是提出待事过落定再对华润增发股份的方案。对我而言这听起来难免像是说“待股价跌到位后再对华润定向增发”。作为一个职守在保护所有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我怎么能赞成这样的方案?我猜想,这也许是华润推荐的独董张利平在内外重重压力下,又迫于良心所在,无奈只能逃避投票的苦衷和原因吧?这也是我在微博上一时冲动,痛斥华润方面太过自私的原因。

  当然分析各方的真实立场和理由,千万不可漏掉另一个主角即现在正宗的第一大股东宝能。宝能当初气势磅礴,有备而来,大有一举拿下万科的气概。但后来则逐渐偃旗息鼓,甚至在今年3月的股东大会上对引进深圳地铁重组、继续停牌的议题还投了赞成票,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背后又有哪些隐情?一种传言说,宝能当初借助金融杠杆特别是旗下保险公司收购万科,已经跨到政策边缘,受到关注和警示。到此打住,也就罢了,若再生事,则越过政策红线,自找麻烦和苦吃,故而收手。据华润方面在董事会上介绍,华润方面与宝能接触沟通很多,还有不少项目合作,关系并非一般。我之所以曾在微博上说“在宝能只求全身而退的情况下”,会如何如何,而不去假设“在宝能仍然志在必得的情况”,因为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不仅万科的重组预案毫无意义(宝能与华润在今后股东会上联手否定预案,谁也无力阻挡),而且华润提议以后对自己定向增发的方案也是无稽之谈。我既不能无端怀疑宝能向华润承诺愿意让出第一大股东是假话,更不能也不愿去设想华润方面的全部说辞和动作都是假的,只是为了帮助宝能暗度陈仓,这样未免就太低估华润的领导水平和央企的纪律约束了。其实如果当天董事会上华润方面出示宝能也准备否决重组预案的意见,独立董事们显然会一致同意没必要再通过预案。可见当时华润认为自己有十足把握否决重组预案。华润方面在表决结果出来后,表现得极度恼火,不惜撕破脸一定要否决重组,这时宝能自然会权衡利弊,看站在哪边更对自己有利。而宝能一旦出手,以其过去风格,肯定相当剽悍,从而使今后的变局更难预测。这也是我一直主张从监管和市场公平的角度,宝能应被要求公开披露其真实意图的原因。

  分析思考到这里,我当然应当支持通过深圳地铁重组案。若自己判断代表自己发言,言责自负,当然没有问题。而代表公众股东表态,万一我的信息不全,判断失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么办?即使我的判断全是对的,我有权代表广大公众股东决定这份预案在今天会上的命运吗?

  我不是公众股东选举产生的,很难说我有权越俎代庖。那股东们的态度如何呢?万科A(24.430, 0.00, 0.00%)股在停牌,从H股股东和市场投资者态度来看,3月份引入深圳地铁消息公布后,H股股份上涨强劲,这确实部分反映了投资者和市场对重组的态度。

  可是,我这个独立董事毕竟代表的是A股股东。H股的表现只是旁证,不足以支撑这关键的投票。那么,在董事会没有代表的广大A股股东对此重组预案是什么态度呢?我无法猜度。当然,3月份的股东大会对引入深圳地铁重组、继续停牌的议案已获通过,这显示了股东们还是乐见重组有个积极结果的。但华润方面现在说,当时他们也投了赞成票,只是现在最终拿出的预案太差,会损害广大股东利益,故而又转为反对。应当承认,华润方面这一条说得有道理:当时投票赞成推进重组继续停牌确实还并不等于就赞成今天拿出的重组预案。

  千回百转中,一个思路浮了上来,让我眼前一亮:华润说预案不好,我们若赞成,否决了预案,重组即宣告失败,等于是剥夺了大多数股东参与意见的权利,等于是让华润这个只持有百分之十几的大股东代百分之百的股东做了决定。我们投票支持预案通过,其实并没有真正代广大股东做什么决定,而是在其后提交股东大会时让他们自己决定。我们的赞成票只是为广大公众股东争取到了发言和表决权,防止了个别大股东利用在董事会的优势绑架公司决定,而这正是独立董事真正的功能职责和作用所在。想到这里,我这票怎么投已经不言自明。我不禁觉得自己之前的疑虑和煎熬是太傻了。

万科的4名独立董事,3名投了赞成票,1名在外人难以体会到的巨大压力下实际上也支持了多数独立董事意见,等于投了赞成票,为公众股东争取了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权利。至于最后股东大会上股东们自己怎么决定,无论结果如何,即使预案被否决也是全体股东自己意志的表达,独立董事的赞成投票仍然有价值。因为股东有权自己决定与无权被别人决定命运是根本不同的。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程序正义。况且独立董事的投票和发声已经迫使华润乃至也许宝能不断披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避免了重组预案被否、股票复牌时,投资者毫不知情地盲目应对和受人摆布。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这届独立董事不行”,而我则真诚地愿意为他们每一个人包括张利平先生点赞。因为他用完全合法合规和宁可个人受难的方式,在巨大利益胁迫下表达了他不想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勇敢和不屈。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如果都像这样履职,中国证券市场就真有希望了。

  时至行文的最后一刻,听说尚未提议人选进入董事会的宝能,基于自己的利益盘算决定公开出手,并严厉指控为他们争取到对重组预案发言和表决权的独立董事,称“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对此,我们也无怨无悔。

  所以当时投完票,我长出了一口气,精神大爽,赶紧去补上当天的乒乓球训练。我那时完全没有想到这场投票背后还有我未知的大量隐情,乃至我自己很快也被拖入漩涡,而且这后续的剧情跌宕起伏,还进一步揭示了更多和更深刻的制度拷问。(待续)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0:23 | 只看该作者
宝能系为何罢免王石:长期游学脱岗仍领酬5000万
王石朋友圈:华润彻底否定万科管理层

宝能提议罢免万科现任董事会 王石表态退出尚早


26日晚间,万科A发布公告称,万科于近日收到公司股东宝能系(钜盛华和前海人寿)向公司发出的“关于提请董事会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股东大会内容为罢免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10名董事,以及解冻、廖绮云的监事职务。值得注意的是,除2015年底已请辞的海闻外,上述被提议罢免的人士为万科现任董事会全部成员。
  宝能指出,万科此前的事业合伙人制度作为万科管理层核心制度,系公司正常管理体系外另建管理体系,实质使万科成为内部控制人企业,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和维护股东权益。宝能认为,王石于2011年至2014年担任董事期间,前往美国、英国游学,长期脱离岗位,却取得现金报酬5000余万元,没有履行其作为董事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职务。
  王石当日在朋友圈发文称,“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一天。但还不到时候,着啥子急嘛”。
  对于管理层的预案,有媒体报道称,宝能已准备好董事会提名人选预案,计划推举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吴向东为万科董事长,宝能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为监事长。华润集团就此回应称,华润没有向万科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也没有对万科董事长人选做任何提名。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宝能的提请目的是改组董事会架构,争取董事会席位,保证话语权。
  针对“华万之争”局势,万科独立董事华生认为,台面上看,华润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收购标的作价较高,增发股份也会摊薄现有股东权益。但在台面下,华润真实意图应是控股和控制万科,令万科变为华润旗下的央企控股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万科的控制权。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6:30 | 只看该作者

万科独董华生:华润与宝能或存关联 涉嫌违法违规


(第三篇:没人能够一手遮天)

  导读:1、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

  2、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

  3、华润本来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第一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

  4、万科董事会的表决,以独立董事实际全部支持和放行重组预案而结束,阻止了持股仅15%左右的二股东出尔反尔,利用其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否决已经在今年3月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推进与深圳地铁重组的决定,把决定重组命运的权利再次交回给不久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保护和捍卫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投票的合法合规和正义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投完票,心情也大大放松,以为这事就已经结束了。

  独董张利平回避权之争的实质

  由于投票和律师见证宣布表决结果一切都很平静。听到宣布会议结束,我就挂断了连通会议的电话。但没有想到的是,会议结束后,估计在华润方面董事代表回去汇报了表决结果后,华润先是阻挠万科发布会议结果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在万科公告发布后,华润方面又于次日发表声明,质疑表决结果,认为独董张利平的回避表决理由不成立,应计入未赞成预案的董事人数,因此,该重组预案并未依法通过。华润后来还进一步向深港两地交易所和相关监管机构提出正式投诉,认为决议通过不合法,要求裁决重组预案通过无效。此事迅速引起了经济界、法律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我这人不爱拉关系,开了这么几年的会,与张利平先生还是不熟。那天张利平从海外回来,飞机晚点,董事会为等他推迟了半个多小时。飞机落地后,张利平拿着手机边出关边参会讨论。到预案表决时,不知他是因正在过关检查还是别的原因紧张,话说得我听起来有点语无伦次。我记得他上来的原话是:第一个声明是我新的工作在黑石,目前对两大股东都有交易,特别是目前有一个数额较大的和万科在进行,所以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见,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万科的高管何等精明职业,知道回避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这可有天壤之别,可决定重组预案的命运,说的含糊不清怎行!张利平话音刚落,董秘朱旭马上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答:没有错。朱旭又确认:回避表决?对吗?张利平回答:对。朱旭再跟进:那我要提醒您的是关于独立董事,您做出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我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会在公告里公告。张利平最后答:就是我刚才讲的理由,因为利益冲突,所以我必须回避表决。我会提供书面意见,你们给我一个时间,我会提供。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后来公告里张利平要求回避议案表决给董事会确认函的背景。

  这里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张利平独董要求回避合法有效吗?理由充分吗?若理由不充分,因而决议通过就无效吗?其实这里的答案本来是极为明确的。法规要求有利益冲突的投票人回避,有利益冲突的人不回避是违法违规。投票人本着安全谨慎的原则,对自己认为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某项议案要求回避表决,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即便当场有人提出异议,只要当时董事会没有通过决议认为他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为其参与投票表决免责背书,张利平先生均可拒绝任何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坚持回避。

  而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就如关系无数人重大利益的世界级足球比赛,运动员犯规及裁判误判,只要没有当场纠正,事过即便有录像铁证如山,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比赛结果。试想,如果事后谁都只要自己找个理由就想推翻规则、改写历史,这个世界上还有秩序吗?

  其实对于华润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对自己曾经投过赞成票的重组进程现在转而反对,不会在关键性会议的表决上不做好准备工作,而肯定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才来开会投票的。华润方面董事的确也是在预案讨论环节一开始就抢先发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宣读反对的各项理由。

  我猜想张利平先生新的工作单位黑石,如他自己所说,与华润和万科这样的巨型企业很难没有偶尔的业务交集。而张利平当年作为华润方面推荐的独立董事,在巨大重重压力下或许已答应华润,自己会在表决时弃权。而华润方面以为只要有这张弃权票,否决重组预案便大功告成。没想到张利平先生要么是良知驱动,要么是焦虑压力下为自己回避找的理由出了岔。因为他先说的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是完全矛盾和会导致相反结果的两件事。万科的董秘素质到位、技高一筹,让他自己澄清了表述,表达了他本人不愿因自己原因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所以说,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之中。华润方面虽然家大业大,但从上到下参与此事的决策人执行人,预先功课没做到家,对出席会议的董事的交代中漏掉了微妙的关键之处,同时决策反馈又不灵敏,结果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就不难理解华润方面为什么事前稳坐泰山,会上有备而来,但在董事会表决失利后,一下子就撕破脸大动干戈,不惜代价和影响,到处兴师问罪。但花钱请了律师,其理由在我看来实在是无理取闹。我们若不论对错,从军事的角度看,在自己一方具有优势资源情况下把关键前哨仗打输,导致后患无穷。试想华润倘若在国际市场上遇到深谙规则惯例、并不惜在可行性研究上花大钱的真正外企,那还有多大取胜的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回避制度主要是说执行公共事务的官员特别是如法官、检察官等,在与当事人或事件有利益关联从而与执行公务有利益冲突时,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因而这是一种法规的强制要求。回避制度也进而推广至一般社会上的如财务会计等执法或执业人员。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对上市公司的董事来说,《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可见,上市公司董事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其他董事,当董事会讨论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从张利平的情况看,重组预案所涉及企业为万科与深圳地铁两家,而张利平任职的黑石公司与其中之一的万科因正新近策划合作一大型商业物业合作项目而产生关联),就应在此事上回避。

  这种回避并不影响董事任职资格。因为当一个董事任职时,他并不知道他本人或他就职的单位(也可能日后有改变,如张利平任独立董事期间,在2015年7月其任职单位就从原瑞士信贷转至黑石公司)是否将来会与担任董事的企业中的某人或某事有关联。故当某事项关联时,应要求回避。只有在关联关系今后长期持续存在,乃至其不得不持续回避从而影响其作为董事的正常履职时,此人就可以提出辞职。张利平因其刚任职不足一年的新雇主最近策划一个或有他本人参与的与万科合作的项目,目前并不影响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综上所述,万科这次讨论重组预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合规,无懈可击,且当场无任何董事、监事提出异议,现场见证律师确认决议结果合法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华润方面事后质疑决议结果的有效性就有点近乎小儿科了。更有意思的是,沉默了很久但仍在不断窥测方向和调整立场的宝能,现在看到有华润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块头”撑腰和遮风挡雨,终于按捺不住认为机会又到了,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公然指控“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并进而发展到要求罢免董事会全部董事,以便重新洗牌,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按照宝能的逻辑,董事会通过了符合上次股东大会决议方向的议案,给他这个未进董事会的第一大股东争取了重组预案发言表决的权利,是“内部人控制”、不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那否定预案、否定上次股东大会绝对多数同意推进的事反而就是代表了全体股东的意志?现任董事会中,管理层只有3席,二股东华润也有3席,其他4位独立董事和1位外部董事基本上是华润推荐或同意的,如果这次独立董事跟着只持15%左右的二股东一起否决预案,人们是否更有道理指控董事会是被少数外部股东控制呢?其实宝能迄今也算个很成功和有很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奋斗到今天肯定也来之不易,应当有所珍惜和节制。因为历史反复提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不能投机心太重,更不能自己觉得一时得势就忘乎所以,以为就可以战无不胜、横扫一切了。利令智昏的结果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闭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本来即便拿张利平的投票问题说事,也没有我的事。没想到万科董事会投票通过重组预案的第二天,尽管是周末,我的新浪微博上最近一篇关于杨绛先生的评论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就万科事件攻击我的言论,说我给万科重组预案投了赞成票是给广大股东带来灾难,是屁股指挥脑袋,问王石给了我多少好处,竟然出卖人格、晚节不保等等。我看了非常奇怪。独立董事按照自己的判断投票是合法权利和正常履职,况且推进与深圳地铁的重组,而且宁可继续停牌也要等,是3月份股东大会以97%以上的高票通过的意见,5%以下的中小股东支持率虽然低点,但也超过93%,怎么等到胜利在望了,突然冒出这些希望重组失败的人呢?

  所以我当时觉得很不理解,挺天真地发了两条新微博,简单解释几句我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说明我在万科并不领报酬。不料这招来更猛烈的谩骂攻击:你没半毛钱关系发什么声?独立董事都拿薪酬,你不拿只能说明你更心怀叵测,其心可诛。你说不拿薪酬肯定会有其他更大利益,否则我死都不信……还有人威胁我透露了内幕信息,要追究法律责任等等。这才使我警醒:重组预案通过一定触动了一些人的深层利益,特别是有人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浑水摸鱼,否则何必怕我说话、威胁我闭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了解才知道,这次投票不仅华润方面的态度来了个大翻盘,从赞成推进深铁重组进程到坚决反对,而且其他不少独立董事预先都有很多人做工作。还有的告诉我,这次投票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几位交情很深的老朋友。只有我,也许因为我一个人远在北京,整天闷在家不怎么交往,也许怕我名气不大但嘴太快,也许已经搞定了足够的票数也就懒得来理我。总之,似乎只有我是蒙在鼓里的。一看这里利害相关的水很深,而微博字数有限,说不清问题还会被人歪曲扣帽子,况且确实也不够正规,我当即删去这两条微博。但我并不怕事,声明我将写长文正式说明我们独立董事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

  我这个人自小因“出身问题”备受歧视,养成了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如那年参加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我做的演讲题目是“挣钱与花钱的意义”,尽管坐在台下的一位大佬在旁讽刺道:“这个教授来给我们讲钱,他见过钱吗?”我还是在演讲中鲜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挣钱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花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这也是我自己的金钱观。我自己和家里现在生活开销已经绰绰有余,更多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年差不多都会做几百万到上千万的公益捐赠。平时对挣钱的事提不起多大情绪。但一说起政策理论问题、学术模型问题,如要讲清道理、辩个明白,马上来劲。1988年与几个同伴在《经济研究》连发三篇数万字长文,指名道姓与吴敬琏等人辩论,前两年还和周其仁老兄又就土地和城市化问题大辩了一场,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天性如此,看来这辈子也改不了了。

  故而这次通过电话出席万科董事会并参与投票,事后无端地被拉进矛盾漩涡,还有人威胁我泄露了内幕信息,半只脚已经进监狱。我的蛮劲就又来了,天天半夜起来写文章。现在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视为头等大事。按《证券法》的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等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从我的文章可以看出,这次万科董事会会议公告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大量对公众股东和市场投资者至关重要的信息均未公布。故我当时就要求公开董事会会议记录,但大家显然意见不一。然而公司股票很快将复牌,这种对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必然不能全面真实的情况,只会有利于少量知情者,对广大公众股东和潜在投资人极不公平。在一时激情的正义感推动下,觉得即便个人付出点代价也要打破上市公司这种普遍存在的对关键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也很难真实的局面。这样我才选择了《上海证券报》这一指定披露信息媒体刊登了这一系列文章。

  有人说,除了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其他人无权发布信息。那我看许多上市公司包括这次万科的大股东二股东就自己发了不少声明,也从没有人说他们越权。我的文章就是我作为独立董事发表的声明,有何不可?还有人威胁说,你擅自透露大量内幕信息,是违法的,应予追究。但在境内施行的《证券法》第七十五条对内幕信息的定义是“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万科境内的股票并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长期停牌,故不符合内幕信息的前置条件。

  说到违法违规,应当说这次万科重组倒可能有人涉嫌。华润本来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第一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本应对立的两家最近宣布将在下次股东大会上联手否决引入深圳地铁的预案,共同以“内部人控制”等治理问题指控万科管理层,这意味着双方在否决万科这几十年形成的公司治理模式、撤换经营管理层的目标下或成为同盟者和一致行动人。现在如果将历史回溯,这种逻辑的截然矛盾,也许就有了合理解释。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润方面在董事会上也承认,华润与宝能本来就有若干重要项目合作与关联,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华润前海中心项目的合作方就是宝能,并说华润为此向宝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优惠和融资。该传言至今尚未得到华润方面和宝能的澄清和反驳。因而有人推测华润一些人本来就对万科这种与国企格格不入的治理方式和作风看不顺眼,怀疑宝能与华润管理层也许很早就有默契。宝能入局举牌,华润方面表面上半推半就,或坐视不救,或做点表面文章,不断否决万科管理层提出的各种自救方案。当兵临城下,火烧眉毛之际,还对万科管理层决定紧急停牌加以指责。后来眼见宝能离成功收购只剩一步之遥,干脆亮出底牌要万科管理层接受宝能入主的现实。只是由于万科管理层的顽强阻击和工作,加之宝能借助保险和杠杆资金吞并万科的企图也许触碰政策红线,被迫收敛。而此时万科管理层又运气极佳地找到了深圳地铁这个独占天时地利、背景强大的同盟者。若让其成功,显然某些人的计划就要泡汤。

  照此逻辑,小兄弟不行,大哥只好亲自出马,准备在董事会上就让预案胎死腹中。无奈天算不如人算,在董事会表决功亏一篑的情况下,使出各种重手,也大失章法。而宝能毕竟年轻冲动,认为押宝站队的时候到了,公开与华润方面并肩作战。不过这样一来,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原本表面上对立的双方,关系越来越不一般,甚至相互礼谦,把万科这样一流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宝座,私下让来让去?感情好到这种地步,真让外人看得眼热。

  倘若真的如此,在未披露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华润方面与宝能对万科的股票你增我持,或已涉嫌违法违规,可以被要求投诉调查。双方所持股份在调查清楚和做出处理之前,可以申请临时冻结其表决权。

  再进一步分析,华润方面在隐瞒所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在董事会上完全翻脸,企图强行否决重组预案,其结果会让万科股票随即复牌。这种行为和意图,当时如果得逞,市场会以为万科的股权保卫战已经失败,宝能的胜利唾手可得,从而误导大批以为宝能还会乘胜继续收购的投资者火中取栗,而知晓内情的各种关系人等,可以高位出逃,坑害根本不知内情的大量无辜投资者。待等真相大白、股票下跌到位、套人无数后,再按计划对华润定向增发,使华润方面重新做回第一大股东。这样的意图及可能的严重后果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应当调查处理。所以难怪有明眼的朋友劝我说,这事和你一毛钱关系没有,你浑不吝不知深浅地进去一搅和,坏了人家有巨大利害关系的好事,又给自己带来很大风险,这是何苦呢?我嘴上回应说,我自己本来有一大堆大课题做不完,哪有空研究万科这点事,但谁让他们招惹我呢?心里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朗朗乾坤下,如果有点权有点钱就能破坏规则、不要企业家精神,只是玩玩资本就可获暴利,那证券市场还有公平正义公道良心吗,中国的经济能有希望吗?

  文章写到此处,本该结束。但这次华润与宝能甩出以为能克敌制胜的“内部人控制”大棒以及企业改革、独立董事功能等重大问题,乃至有人对我文章中观点提出批评质疑,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回应,故而这文章看来还得再续一篇。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6:36 | 只看该作者
万科内部信:我们不是资本的奴隶 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

谁的万科?


新浪财经讯 在对万科重组计划投出反对票之后,宝能系快马加鞭再祭出一计——向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管理层提出罢免。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还没来得及亮出重组B计划,就被现任第一大股东逼到了死角。

  新浪财经独家获得的万科内部信指出:逐利是资本无可厚非的特征。一支优秀的团队是资本争夺的资源,而不是排斥的对象。我们不是资本的奴隶,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资本市场正日益发达和便利,知识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

  同心者同路

  亲爱的万科合伙人:

  2016年将近过半,经过大家半年来在各种压力下的奋斗,付出的汗水正结出硕果。万科几乎所有的经营指标,都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约20天后,公司料将实现2000亿销售额。十年前我们曾觉得只能遥迢仰望的世界500强,也即将入围。而万科的新十年战略,经过大家的不断探索,也正在变得清晰丰满起来。更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等着全体合伙人去争取和开创。

  就在此刻,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公司第一大股东已经悄然变更,股权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钜盛华及前海人寿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罢免全体董事和股东代表监事。今天,公司根据规则公告了这一要求。无论全体合伙人的感受如何,都必须勇敢面对。

  万科被举牌,外界可能理解为公司控制权之争,尤其是股东与所谓“内部人控制”之争。可以明确地说,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毫无疑问,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团队和股东争夺公司所有权是荒谬的;而另一方面,管理团队为全体股东服务,而不是某一个股东的工具。我们事业合伙人既是万科的小股东,也是万科管理团队中的骨干成员。我们不仅追求“共创、共享”,更追求“共担”。很多合伙人把多年的劳动收入跟投到项目中,其中层级越高的合伙人,承担的跟投责任就越大。这使得我们更有使命感、责任感去捍卫万科长期发展的利益,捍卫全体股东的长期利益,捍卫万科的文化与价值观。

  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创始人团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权,是为了避免公司成为少数创始成员乾纲独断的僵化组织。正因为如此,万科建立了中国企业当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和最有效的纠错机制,吸引着一批批优秀的理想主义者加入万科。28年过去了,我们的初衷丝毫未改。28年中,我们这个行业诞生了难以计数的亿万富翁,却并不包括全球最大房地产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任何一人。我们收获了客户的满意、社会的尊重、成功的喜悦、无价的友谊,以及无数个幸福快乐的日日夜夜。我们无怨无悔。

  因为这样的初心,万科的股东和管理团队之间建立了最和谐的关系,成为中国良好公司治理的一面旗帜。在房地产行业,万科无疑是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这不仅是管理团队努力培育的果实,也是股东共同信任结出的善良之花,是中国资本市场足以流传后世的佳话。如果这个故事没有美好的结局,那么不仅我们会痛心,社会舆论会遗憾,也并不符合任何相关方的切身利益。

  逐利是资本无可厚非的特征。一支优秀的团队是资本争夺的资源,而不是排斥的对象。我们不是资本的奴隶,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资本市场正日益发达和便利,知识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在资本和知识的对话中,我们不必抵触,也无须怯懦。资本可以雇佣劳动,知识也可以购买资本。资本和知识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选择,是合作和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控制或支配,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

  过去十年,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无论腾讯、阿里巴巴、华为还是谷歌、苹果、脸书,这些新涌现出来的卓越企业,没有一家仅仅依靠资本取得竞争力优势。人才和知识才是它们制胜的根本,理想和情怀才是它们动力的源泉。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万科最珍贵的财富始终在我们手中,无人能够夺走。

  近期我们每一位合伙人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待签约项目出现解约或终止签约情况;部分已售未结的项目面临退定和交付风险;客户由于焦虑而质询的情况每周成倍增加;银行和评级机构在重新评估公司的信用风险;部分项目合作方对经营前景深表忧虑甚至调整商务条款;猎头闻风而动,频繁联系公司员工,人才流失风险上升……面对重重压力,我们应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到勤勉责任,需要继续证明我们是这个行业最优秀的团队。

  “可口可乐之父”罗伯特·伍德鲁夫曾经说过,即使一夜之间所有工厂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只要品牌还在,那么可口可乐第二天就能东山再起。对我们全体合伙人来说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的能力还在,只要我们的勤奋、敬业、思考力和创造力还在,我们就永远不会没有用武之地,广大理性投资者将是我们最大的盟友。

  全体合伙人因为追寻共同理想走到一起,因对共同文化的眷恋而不离不弃。只要我们不忘初心,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成功地为全体股东和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的共享价值,赢得所有人的尊敬。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同心者同路,我们还要一起坚定走下去!

  事业合伙人大会执行委员会

  2016年6月27日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03 , Processed in 0.2230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