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形势下的争斗(二)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20: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山雨欲来,更复杂的斗争来了

作 者 :s叔
来 源 :史客郎(ID:sanguoke)
美国的大麻烦来了。

光今天一天,就冒出了三个苦大仇深的国家。

哪三个国家呢?

01
第一个国家是谁都没想到的。

非洲的尼日利亚。

对这个国家,可能有小伙伴不熟悉,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它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1.7亿人。

前些年,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叫得震天响,当时就有不少国家觉得,如果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每个大洲都有代表的话,那么尼日利亚应该是代表非洲的候选国之一。

尼日利亚人呢,也向来以大国国民自居。

自我感觉之好,不见得比三哥差。

我认识一个人,早年在尼日利亚做过生意。他说刚到尼日利亚时,尼日利亚当地人跟他讲: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排第二的是英国,因为尼日利亚当过英国的殖民地;排第三的就是尼日利亚了。

后来呢,中国货横扫尼日利亚。

当地人改口了,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英国还是第二,第三名变中国了,第四是尼日利亚。

放在全世界,尼日利亚的实力不怎么样,但在非洲,它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这个国家驻莫斯科大使阿卜杜拉希·谢胡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如果收到请求,尼日利亚愿意考虑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

图片

为啥说石破天惊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承认这两个“共和国”,也就叙利亚和鑫哥。

承认了它们,就意味着和美国公开敌对。

前段时间,鑫哥宣布承认这两个“共和国”,司机老兄反应很强烈,立即宣布断绝和鑫哥的外交关系,停止政治和经济联系。

鑫哥缺油缺粮,俄罗斯有油有粮,这些年被制裁得太苦了,这能理解。

叙利亚也是这样,要不是俄罗斯拼命顶着,阿萨德早就被美国人搞的颜色革命给推翻了。俄罗斯对他有救命大恩,承认两个共和国,实在算不了什么。

但尼日利亚没这些问题。

它突然主动提出要承认这两个共和国,这是啥意思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我前段时间说过的OPEC前秘书长巴尔金多之死。当时我就说,他的死,充满了神秘气息。

巴尔金多是尼日利亚人。在他担任OPEC,也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期间,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不顾欧美的反对,把俄罗斯人拉了进来,形成了“OPEC+”,和俄罗斯人一起协调全球石油产量;

第二件事是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战争以来,美国和欧洲每天都在乱叫,要OPEC成员国抓紧增加石油产量,但巴尔金多水米不进,还推动成员国达成了不超量增产的协议,甚至战争发生之后,OPEC成员国的石油甚至还减产了,比如说6月日产2852万桶,比5月减少10万桶,比起3月减少4万桶。

就因为他这份强硬,俄罗斯乘着油价上涨,拿到了更多的收入,支撑了战争;美国和欧洲,反而吃尽了通货膨胀的苦头。

这种人,美国人会放过他吗?显然不会。

7月5日晚上11点,巴尔金多神秘地去世了。

在他去世前几个小时,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巴尔金多刚与总统布哈里进行了会面,之后在第21届尼日利亚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上发表了演说。

演说的内容我也介绍过,都是美国不喜欢听的,大致意思就是说:欧美想搞新能源,想摆脱石油和天然气,想让油价下跌?门都没有,得先过我这一关!

见到他的人都说,巴尔金多没任何生病的迹象,非常健康,对其去世非常意外。

之前我就说过,这件事极其诡异。

依照西方媒体的尿性,OPEC秘书长职位这么重要,他随便说句话,都能让油价抖三抖,让全世界的司机高兴或者愤怒,居然莫名其妙,就这么死了。它们除了发一条消息外,既不追踪内幕,也不挖掘可疑点,就这么飘忽过去了,表现实在太过诡异。

今天尼日利亚驻俄罗斯大使的讲话,终于让人们感受了这个非洲大国那种极度的愤怒。

而且谢胡还透露了另一个更不得了的信息:尼日利亚银行正与俄罗斯银行就两国间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开展谈判。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一不做二不休,要和美国彻底翻脸的意思。

至此,非洲主要三个大国,虽然没直接说出来,基本都处在和美国翻脸或者半翻脸的状态。

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的埃塞俄比亚,也是非洲三个主要大国之一。

这个国家和俄罗斯友谊深厚。

前端时间,俄罗斯和乌克兰刚爆发战争,当时有传言说,俄罗斯兵力不够,想要征召外籍作战人员,几乎刹那间,俄罗斯驻这个国家的大使馆门前,就排满报名、想要去俄罗斯参战的人员。

另一个国家是南非。

南非人一直在说: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场战争,起因应该归咎于美国。

所以它不但始终没制裁俄罗斯,前段时间还和中国、俄罗斯一起,举行搞了金砖五国峰会。

尼日利亚本来算这三个非洲主要国家中,对美国比较暧昧的一个了。

结果美国人乱出招,巴尔金多死了之后,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尼日利亚成了非洲这三个主要大国中对美国翻脸最狠的了。


02
第二个国家是土耳其。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这两天非常光火,早就放出了狠话,说:瑞典和芬兰,你们两个要是再不履行承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到时候你们还是进不了北约!

他这次的愤怒,那是真的。

图片

这事我之前说过,瑞典和芬兰本来是永久中立国,但这两个国家不老实,居然乘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无暇它顾的时候,提出要加入北约。

俄罗斯还在乌克兰战场上打着呢!分身乏术,也没办法。

这时,土耳其跳出来了:好哇,瑞典和芬兰,你们常年一直支持库尔德工人党,支持KB分子,我正愁没地方找你们呢!现在你们反倒送上门来了!你们想加入北约,我土耳其第一个不答应!

瑞典和芬兰顿时就傻眼了。

它们之所以公开跳出来说要加入北约,事先是有美国和英国作过保证的,说绝对没问题,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过过程序而已,这才撕下“永久中立国”的面具。结果土耳其被这么一搞,俄罗斯么,得罪了,北约么,加入不了,两边不靠,这可怎么办?

然后就是上上下下一阵紧张、忙碌,还加上各种暗箱操作加交易。

最后再6月底北约峰会开会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拉着,瑞典首相和芬兰总理陪着笑脸。埃尔多安紧绷着一张脸,好像吃了一万年的亏一样,劈头盖脸把他们臭骂一顿,等这两个人谦虚又诚恳地表示:大哥说得对,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拜登呢,虽然没出面,也在背后苦劝:只要你肯放瑞典和芬兰过关,你要什么,我这边就给什么。

埃尔多安这才松口。

瑞典和芬兰答应了一大堆条件,比如说不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啦,把被土耳其点名的政治人士引渡给它啦,断绝对库尔德人的支持啦什么的。

美国背后答应埃尔多安的事,据说也挺多。

路边社的消息,也不一致,有的说拜登答应了卖给土耳其F35,还有的说没有答应,只答应了给土耳其升级F16战斗机。

因为这三家都答应土耳其好处,土耳其这才松口。

7月5日,北约30个成员国的代表签署了芬兰和瑞典加入条约的议定书,开始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的第一步,但按照规定,这还要各国议会的批准。

结果土耳其做梦都没想到:瑞典和芬兰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埃尔多安本来以为自己够不诚信的了,哪知道碰到这两个北欧国家,平时看上去一副圣母白莲花样,它们不诚信起来,居然比他这个中东老江湖还要狠。

会议一开完,埃尔多安就指着瑞典和芬兰要人了。

当时大家已经说好了,瑞典和芬兰要交出73个人,引渡到土耳其,去接受审判。

结果万没想到,瑞典和芬兰说:你是法盲啊?这73个人中的不少人,已经加入了我们的国籍,本国公民不得引渡,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你懂不懂啊?

这73个人中,还有人没加入瑞典、芬兰国籍,那这些人总可以引渡了吧?

瑞典和芬兰人又说了:那也不可能。埃尔多安这才明白,原来这两朵圣母白莲花耍起赖皮来,比他还狠。

瑞典和芬兰说话不算数,他就去找美国了。

美国人啥也不说,这段时间国会通过了这么一条法案:限制向土耳其出售F16。然后美国人告诉土耳其人:当初答应的条件履行不了。

美国人说得还振振有词:你懂不懂政治学啊,我们美国是三权分立,政府答应的事,国会不同意,就等于没答应!

好家伙,两个当事国瑞典和芬兰,外加劝和的美国,全当了赖皮。

当初答应的条件,全赖了。

埃尔多安是什么人啊,人家贫贱出身,靠着一身狠劲,拼命打拼,这才当上一国元首,平时只见他坑人,没怎么见过别人坑他。这次他没想到,一不留神,平时道貌岸然的瑞典和芬兰,外加美国,居然全骗了他。

最可气的是:瑞典和芬兰的法院里,还有法官跳出来说,之前就有人提出对他要引渡的这73个人的指控了,之前我们就驳回了,同一件事怎么可能再审一次呢?埃尔多安啊,这事怪就怪在你是法盲啊!

埃尔多安这次真是勃然大怒。

可能他以为瑞典这种国家,人家怎么说,也是发诺贝尔奖的国家,多少总会要点脸的,没想到这次真是看走眼了,瑞典人这么说话不算数,河还没过完就开始拆桥了。

这两天,他跑去伊朗,去和伊朗总统、普京会面去了。

依照埃尔多安的性子,这个场子他非要回来不可。至于他会出什么怪招,怎么让齐齐骗了他的瑞典、芬兰和美国都吃个亏,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03
还有第三个国家:伊朗。

对美国,它属于苦老大、仇老深的那种。

从1979年起,美国就一直在搞它啊。

昨天,伊朗的《德黑兰时报》登了一篇意味深长的文章,属于放话性质。

放话人是伊朗外交关系战略委员会负责人卡迈勒·哈拉齐。

他是这么说的:伊朗已经完全有能力制造核弹,但伊朗并没有决定这样做。他还说,伊朗正处于核门槛上,这不是什么秘密。

他就故意“露馅”了:他说伊朗有非常独特的能力,把铀浓缩到丰度20%“比较困难”,但浓缩到60%却很容易,在2到3天内即可完成,然后他说“因此,将铀浓缩到90%并不难。”

他这番话说得没错。

因为众所周知,铀235的浓度提升与分离功关系是非线性的,从0.71%提升到2%,与从2%提升到90%的分离功一样,简单来说,从矿石丰度提升到20%,可能需要几个月,但从20%提纯到90%,凭借伊朗的能力,确实只要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就够了。

所以,既然伊朗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问题就很明显了:这件事对它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问题已经不在于伊朗能不能做,而在于伊朗敢不敢做了。

如果伊朗下定决心,真的做了。之前以色列又对伊朗下手,杀了它很多这方面的科学家和官员,伊朗只要作出蘑菇蛋,第一个要打击的对象必然是以色列。

而以色列国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纵深,再加上人口稠密,它肯定不会甘心坐以待毙,肯定会先发制人,对伊朗动手。

伊朗这次的放话,其实分量极重。

等于给美国和以色列出了一道选择题:你们是准备要和平呢?还是大家拼个鱼死网破?

以色列背后有美国。但伊朗背后,至少有俄罗斯,还有我们。

伊朗人最近还把这层关系挂得更紧了一点:最新消息说,今天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价值约400亿美元,主要内容是帮助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开发基什和北帕尔斯的天然气田以及另外6处油田,俄罗斯人还会参与建成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建设天然气出口管道。

这种大额合同背后,都是国家利益的深度挂钩。

可以这么说:这份合同签了后,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时钟已经在滴答作响。

伊朗这层表态的压力,很多中东国家已经感觉到了,今天纷纷在表态。

前两天还和美国、印度、以色列搞“2I2U”,好像很快就要加入“阿拉伯版北约”的阿联酋,拜登前脚刚走,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安瓦尔·加尔贾什就说:阿联酋计划向伊朗重新派驻大使,重建各领域联系,阿联酋“不会加入任何将对抗视为方向的国家集团”。

约旦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也表态说,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希望与伊朗建立“健康的关系”。

绝对是刀切豆腐两面光!

但把事情看得最准的,还属伊拉克石油部长,人家二话不说,直奔主题:我觉得啊,今年国际油价还会在每桶100美元上方。

俄罗斯人最爱听的,恐怕还是他这句话。


04
说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大致有这么三点:

第一点是:美国如果还想成为一个大国,多少还是要些脸吧!

这些年,美国搞得,就像个诈骗团伙,到处乱许诺,却又到处不兑现。大的事情,比如说拜登刚开始时,吹牛要投入的40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至今没见踪影?小一点的事情,比如说近段时间,和瑞典、芬兰一起忽悠土耳其。

第二点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危险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尼日利亚的态度,不要说一两年之前,就算半年之前,就算它的重要人物,就算它明知巴尔金多死得不明不白,它敢说要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敢公然表态说要站在美国的对立面吗?

肯定不敢嘛!

一个帝国,既拿不出利益来吸引其他国家,也没法靠着共同的志向来团结大家,最后只剩下忽悠或者暴力威胁,这种国家本来就已经走向了末路。

土耳其受骗之后怎么报复,伊朗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迫在眉睫。它们作出的任何选择,都不会是什么小事,肯定是大事。

第三点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阵营分明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也就三个主要大国,之前彼此之间可能还有些瑜亮情结,近段时间美国人把它们全得罪了。这三个国家很有影响力,得罪了它们,就等于得罪了整个黑非洲。

再加上前段时间,美国人搞个美洲峰会,整场峰会的气氛和美国极其不对付,连美国人都说,美国在整个拉丁美洲地区遭到了惨败。

现在美国除了它的那些盟国,也就只剩东南亚、南亚和中东还有些国家在骑墙了。可以说,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沿着西方阵营和非西方阵营站队了。

图片

西方阵营,总人口大约11亿,GDP占全世界的60%。

非西方阵营,总人口大约69亿,GDP占全世界的40%。但其中有中国这样制造业总值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之和的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大国,还有俄罗斯这样的核武强国。

这个世界啊,真是越来越动荡,越来越风高浪急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15:36 | 只看该作者
复盘佩洛西窜访,我发觉所谓被打脸,很可能是中国的一个套路


原创 云石 云石 2022-08-05 11:05 发表于重庆

这次佩洛西访台的结果,确实让所有人感到意外。毕竟之前官方调门前所未有的高,舆论造势也前所未有的猛。也正因为如此,大家都认为有一场激烈的博弈——一向鹰派的,都认为可能将佩洛西击落,并趁此机会收复台湾;像我们这种相对理性的,虽然不认为中国真有意在现在主动寻求对美决裂和复台,但也认为这是一场胆小鬼博弈——既肯定要跟美国搞一场大的。就算最后不能阻止佩洛西,但至少也会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佩洛西登台前的当日早上,我还在微头条上发了一篇短文,认为如果佩洛西真的落地,中方或许会向机场打空包弹——这种似战非战的模糊做法,既找回了场子,又可以把是否开战的难题甩给美国——鉴于中美内心都不想开战,也都没做好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准备,只要把这个包袱甩过去,难受的就不再是中国而是美国。
图片

但没曾想,啥都没发生——不仅没有打空包弹,连之前媒体普遍揣测的最低级反击——伴飞和穿越台湾都没有。连当时佩洛西降落前的这边象征性起飞的战机都是明显跟F22差一个档次的苏35,而非真正当家的歼20!


这一下可以说把全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都搞懵逼了。


当然,后续措施很快出台,现在军演正在海峡进行,对台制裁也陆续出台。不过这些肯定严重不符合民众预期。而在网络上,很多媒体和自媒体也试图进行解读,认为只打蒋军、不打美军,是最合理的应对。更有秉持逻辑分析的理性派,认为中国这是为里子而舍面子——毕竟佩洛西不会给台湾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此事过后,所谓中线不复存在,中方演戏之后,对台压迫封锁态势进一步增强,可随时封锁台湾港口——从对台态势来说,我们的口袋也趁此机会大大锁紧,以后只要台湾让大陆不爽,我们就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封锁——鉴于台湾是个典型的两头在外的经济体,这种做法会对其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这些解读,怎么说呢?我理解这些博主和媒体的苦心,也在狭义层面认可他们说法,甚至我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说不定过几天海关总署还可以发一个公告,要求所有台湾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企业必须向中国海关报关交税,否则由海关缉私局或海警出面在海上拦截,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在后面压阵——这种搞法,台湾想不向大陆交税,进而事实上承认主权都不行。
图片

但这真的就是中国的目的了吗?这一回合,中国真的是为了舍面子成全里子?


绝对不是!原因很简单——如果出发点仅就是为了教训台湾省,中国根本就不需要陷入这种面子里子的二选一取舍当中!


在之前的《佩洛西访台,背后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中,云石君已经分析过,佩洛西访台这事儿,其实是可大可小的。说大,你可以认为这是美国三号人物访台,性质极端恶劣;说小,反正议长访台又不是头一回——25年前当时的议长就去过,中国那时候也没怎么样;而且这几年美国访台的官员和议员其实也不少,2018年甚至当时的助理国务卿还访问了台湾——这还是外交口的政府高官而非议会成员。可当时的中国反对归反对,也没把这事儿放的太大。所以,佩洛西访台这事儿到底大不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国政府自己怎么定性。


而很明显,这次中国政府对佩洛西访台定性放大了的——而且放的特别大。


当然,如果说是想以此为契,强化对台钳制,那来给定性加重也不是不可以——虽然在全球经济主升浪来临,中美经济博弈即将摊牌的当口,中国政府突然去操心早已是砧板上的肉,想剁随时可以剁的小小台湾省,这多少有点奇怪;但你非要这么解释,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但问题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也应该只是定性加重,而完全没道理炒舆论——毕竟佩洛西到底访不访,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控的。你如果只定性不炒舆论,这事儿的影响范围就是狭义层面的——这种博弈在中美间如家常便饭,双方你来我往,胜败都很正常。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不太影响民众情感,更不会影响外界对中美博弈整体态势的判断。但如果不光定性,还大炒舆论,搞得全世界都将目光投注于此,将其视为有可能引发中美决裂甚至三战的“古巴导弹危机”,那这性质就完全变了——这场博弈,对内直接决定民众的国家自信;对外也将直接决定外界对中美强弱的判断,进而决定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立场和态度!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抬高调门炒热舆论后,哪怕是云石君这种一向认为不会跟美国摊牌的人,都觉得中国这次是准备以斗争的方式去求和平——也就是胆小鬼游戏。但没曾想,不仅没有,还比外界最温和的预期还要温和。最奇葩的是,不仅事情发生前舆论炒的很热,在佩洛西飞向台湾期间,面对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极有可能已经知道佩洛西必去),舆论也没见任何收敛——官方居然允许非主流媒体,在内地网络上将佩洛西访台行程全程直播,甚至让它们直播到佩洛西落地下飞机!而在事后,虽然舆情管控有所增强,但也只是禁止过激表达,并没有采取严厉手段,阻止情绪的发泄——虽然它完全有这个能力。


这明显是极为反常的。别说中国政府这种严谨惯了的,哪怕是普通国家,在面对这种极大的不可控,以及可能带来的极大伤害时,都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事前降温。但中国这次却是顶着风去炒——而且是在明知有极大概率被打脸的情况下去炒!


这肯定就不是什么去面子求里子了——且不说这种二选一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犯不着;最关键的是,加强对台钳制所带来的这点子收益,比之于炒起来后被打脸,所造成的内部情感伤害和外部判断偏离所带来的损失,根本就不值一提!


想来想去,中国之所以“主动”去求锤,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接下来中国要对美国出狠手了!


当然,这个出狠手,肯定不是军事上的——现在打仗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跟美国全面开战,现阶段中国也没有足够的优势也;何况如果真要出军事这一手,现在佩洛西应该已经到海里喂王八了。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中国要正式开始对美国经济重拳出击,戳破美国的经济泡沫!


众所周知,现在的美国经济已经在悬崖边——股市、债市泡沫巨大,经济已经进入技术性衰退,这种情况下,美国唯一的自救之法,就是收割全球,通过抄底海外优质资产,来对冲股市泡沫,让资产负债表合理化。


通常来说,美国收割全球的方式是美元潮汐,既通过加息缩表,击溃其他国家金融体系,引发经济危机,然后再降息缩表,让华尔街拿着自己印出来的廉价货币去全球抄底。


这一套,美国曾经屡试不爽。不过这一次,遇到了麻烦:


一方面,美国股市泡沫太大、债务累计太多,再加上经济衰退和通胀居然同时发生,这严重限制了美联储的政策操作空间。另一方面,俄罗斯带头掀桌子,然后沙特、土耳其、印度、中国等等,反正西方体系外的资源国和生产国,这次隐隐组成了反收割联盟,用去美元化的方式,对美国收割进行反击。


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到现在为止,明显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有点搞不下去,市场甚至有资金已经开始下注美国提前终止加息。而如果加息真的半途而废,或者美股提前崩了,以这一轮美元潮汐现有的成果,远不足以填平美国的窟窿。


所以,美国只能另一种方式——拱火。而拱火的对象只能是中国——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手上钱最多肉最厚,而且也是因为中国是这一轮反收割联盟的真正主心骨。只有把中国摁下去,才能从东亚这个大金库薅到足够的羊毛,才能打散这个反收割联盟,进而搞到足够的利益填自家的窟窿,维持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维护自己的霸权。


这套逻辑,云石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复提及,老读者应该都耳熟能详。


而根据这套逻辑,佩洛西访台,就是对华拱火的前奏。佩洛西之后,美国势必还有各种手段会轮番上场。


那中国该作何应对?我们之前的的看法,一直都是中国可能是被动防御为主——毕竟以美国的经济状况,这次玩崩是早晚的事,而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比美国好,政策储备也比美国充分,军事方面,也完全有能力在东亚乃至西太平洋范围内把美国摁住。既然如此,只要国内不再出现上海那种乱子,那基本上是稳赢的节奏,所以大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直到美国经济衰的差不多到位,再最后出手一锤定音——甚至都有可能不用出手,美国股市就会因为自己撑不住,而提前自爆。


这是我们对宏观趋势的判断。不过具体到时间步骤中,我们一直认为,这一刻的到来恐怕还要一些时候,毕竟破船还有三斤钉,以美国的皮糙肉厚,再怎么也还能折腾一阵子,所以这个时间点大概率是明年年中之后,最迟有可能到后年。


不过现在看来,可能时间点会提前。因为美联储已经明显黔驴技穷,刚开始喊缩表,都有点缩不动的意思;通胀也怎么加息都压不下来,经济衰退却无法遏制。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爆点,有可能会大幅提前。而相应的,为了阻止自爆,美国的拱火力度和步骤,也有可能加剧。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中国有可能会提前出手,向美国发起总攻:


一方面,美国既然意识到自己快撑不住,金融手段又已用尽,那为了自救,就只能疯狂向中国拱火,不仅频次越来越猛,而且手段也会比预期更凶残。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依然坚持不疾不徐的被动防御,能否应对得当,能否在不引发实质性战争和摊牌的同时,成功抵御住美国拱火对自身乃至东亚资金的影响,确实是有疑问的,


其次,中国经济现在也已经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境地。在五六月一轮大救市之后,七月份数据出来,房地产又滑了下去,PPI又跌到荣枯线以下,居民储蓄却大幅抬升,而一些地方政府也都到了连公务员工资都快开不出的地步,下半年,之前一直被压制的输入性通胀也会起来,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


当然,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还有政策储备,要救还是可以继续救。但问题是,后面还有美国自爆,还有经济危机和大萧条,这些政策储备是要留在那时候用的。现在打出来,后面经济危机来了,我们就没法对冲,只能跟着全球一起下水。何况现在救市,尤其是救房地产,那就必须拉升房价——这是饮鸩止渴,真这么干,今年是混过去了,可明后年经济危机降临,我们就会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覆辙。


所以,房住不炒要继续坚持,政策储备中的核弹,也不能现在放出。但继续不管不顾,经济这么耗下去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搞不好最后就算把美国耗崩了,咱们自己也元气大伤,这就成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图片

内忧外患,那中国怎么办?现在看来,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戳破美国泡沫,让它提前自爆。只要美国提前自爆,那继续拱火台海也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国不用在被动应对一轮又一轮的恐慌冲击;只要美国提前自爆,全球经济危机就会降临,届时我们所有的政策储备就可以一股脑打出救市;只要美国提前自爆,全球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降临,中国作为基本面最好,政策储备最充分的主要经济体,就会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逐利点,届时海外资金蜂拥而至,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政府发债,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就是中国应对这一轮经济危机,或者说这一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根本思路——既其他国家打前站,消耗美国实力。如果美国这个过程中被耗死则罢,没被耗死,中国作为非西方势力总后台,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最后一击,推动旧格局的解体,迎接新格局的到来。


最后一击,按说是不会现在就用的。毕竟这必须一击即中,如果不成,必将招致美国反杀——所以必须确定美国经济已经到了绝境再出手。但凡手头还有余粮,都必须谨慎。


不过现在来看,美国经济确实已经比大家预期更快的走到绝境,而美联储也确实已经黔驴技穷;与此同时,中国这边继续拖下去,副作用也越来越大。权衡利弊之下,眼下确实已经到了美国经济推下悬崖的好时机。


只不过,既然要动手,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出手之后,怎么继续跟美国相处?第二,怎么跟全世界交代?


第一点,把美国经济推下悬崖,跟把美国推下悬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美国经济这次确实会崩,但崩不代表它就会死。崩了后,凭着百年霸主的积累,以及对其他国家的部分吸血,美国依然还是会继续存在,依然还是全球第一大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反杀美国的同时,也不能跟美国把关系彻底搞死。这事儿完了大家该打的当然要打,该合作做生意,还得继续合作做生意。搞成新冷战,这不是中国想要的。所以借佩洛西的挑衅开始反击,后面美国人要跳脚,咱就先把锅甩给佩洛西,让它们内部先互撕,用这老太太给咱分担火力。


第二点,美国经济毕竟全球经济的龙头。美国如果崩了,全世界都得下水——到时候就是全球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


当然,这场危机,对中国来说是历史机遇,而且中国也趁机会挽救一部分国家的同时,把他们纳入中华经济圈。但问题是,中国不可能救得了所有国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对中国有价值,能被纳入中华经济圈。那这部分国家,可能就会在这一轮危机中倒大霉。


当然,这个霉,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导致的。是它制定这套不平等全球秩序,将其他国家天然沦为奴口;是它的荒淫无度,导致全球经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它启动的美元潮汐,把其他国家狠狠收割。


但问题是,美国不会承认这一点,而且会想方设法的把脏水泼到中国头上。而鉴于美国的影响力以及舆论霸权,中国在争夺全球舆论话语权方面,天然处于劣势。所以可以想象,随着中国出手,美国经济崩溃后拖着全球经济跌入深渊。接下来美国肯定会揪着这一点,将中国描绘成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第三,经济战也是战争,战争就有损失。且不说国内还有大把买办或者精美,还有大把靠对美贸易吃饭的,就是普通的小布尔乔亚——别看他们平时口头上喊喊爱国,但这都是建立在自己岁月静好不受影响之下的。一旦因为博弈导致其利益受冲击——哪怕是暂时的,他们也会急不可耐的跳脚甚至反对。
图片

这就是人性——而这个人性,在外省疫情中,已经被共存派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开战前,也有必要做个心理建设和认知动员。这时候挨一耳光,虽然面子上挂不住,但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效果。接下来对美出手,大家的决心、意志力和承受力就会强的多。


既然如此,那师出有名就很重要了。中国是要出击,但又不能担上主动出击的名头。必须在面子上,做成美国霸凌我们,我们被迫反击的模样,这样后头跟美国打舆论战才有的扯,民众的决心才更坚定。


这才有了这次奇葩诡异的佩洛西访台连锁反应——事先把舆论直接拉到满格,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霸凌我们,然后又被佩洛西狠狠扇一巴掌,这下中国被美国羞辱的印象算是在全世界深入人心。有了这个铺垫,接下来不管中国做什么,都有了充足的理由——事儿是美国主动挑的,我都是被迫反击,你们要怪,就怪美国乱搞事!


如果上述逻辑成立,那佩洛西这次访台前的中国一系列表现,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释。甚至于,中国的强硬态度,很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反向套路——本来佩洛西访台这事儿,说白了也是个待价而沽,放台面下博弈或者交易,未必不能阻止。但中国这么大张旗鼓的闹,看上去是把我们自己架了上去,但实际上也是把佩洛西架了上去——她想退也退不了了。就算拜登他们看出端倪(居然最后连特朗普都跑出来骂她了),发现中国别有用意想让佩洛西收手。但这种情况下,佩洛西如果一怂,自己不光政治生命到头,接下来很可能还被共和党痛打落水狗,陷入牢狱之灾。所以,中国大张旗鼓的强硬,反而极有可能是逼佩洛西为了一己私利而硬闯,逼佩洛西来搞事,进而让自己接下来的经济重拳师出有名!


这就是我对这次佩洛西访华前后的因果分析和逻辑梳理。当然,我也知道,现在这当口,很多人不相信,甚至会觉得云石君这是在阿Q——而说实话,在事情成为现实之前,我自己都不敢往这方面想。但这事儿实在是太奇葩太吊诡,中方的应对实在是太反常太不合情理——活了半辈子,从来没见过明知大概率会被打脸,还主动把脸凑上去,甚至边凑边满世界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会被打脸的——这种傻缺事儿哪怕是非洲冈比亚这种神经病小国都做不出来,何况咱们?想来想去,也只有经济反攻这一个点,才值得中方下这么大的本;也只有这么大的里子,才能让中方愿意弃这么大的面子——台湾的里子明显不值这个价,但美国的里子,还真就值!


那么,如果中国真的决定以此为契,展开对美国的全面经济反击,那哪一个会是突破口?这个就有很多了,股市、债市、通胀,反正现在的美国经济,满身都是脓包,随便哪一个,只要拳头到位,都能给它们打出翔!所以,还是那些话:该有的都会有,它打它的我打我的,我们拭目以待吧!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14:33 | 只看该作者
虚假平静背后 暴风骤雨即将到来


原创 至善道人 国际战略前沿 2022-08-26 11:02 发表于江苏

      8月份,自从佩洛西窜台并引发中国控台军演以来,这段时间,全球经历了一阵难得的平静期;这种平静不仅指东西方之西太、中东、东欧三大前沿战线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拉锯,更在非地缘层面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产业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稳定,事实上却酝酿着更猛烈的暴风骤雨;这种平静的实质内涵,是世界大国在比拼智慧,更是主要棋手正在比拼耐力;而与此同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也正屏息凝视,焦急地等待着历史的宣判;大家都在一分一秒地忍受着煎熬,就等着博弈双方的其中一方,率先出现闪崩的一幕,从而让自己做出正确抉择,就此脱离苦海;

     三大战略前沿的拉锯

      西太方向

      8月21号,浙江海事局继续发布航行警告:8月22日2时至16时,东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禁止任何船只驶入;自佩洛西窜台以来,我军已经连续军演超过3周;真可谓是前三天后三天、左三天右三天,里里外外又三天,到底有多少个三天,恐怕自此无穷尽也,直到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而自从这个新时代的“炮击金门”打响之后,西太局势演变的主导权,就已经抓在了我们手上;什么时候掀翻西太安全框架,不过就在中国的一念之间;而这种随时可能掉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则必将成为美国、台毒、日韩未来夜不能寐的梦魇;美日韩台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恐怕换作是谁都会被搞到神经衰弱;尽管这种痛苦的日子不知道将要熬多久,但是,那也总比锋利的剑掉下来让脑袋搬家来的好;

       于是,在痛苦之余,他们还必须展示出非常不痛苦,甚至还极其亢奋;非旦表现得不怕利剑掉下来,反而还在不断摆弄花拳绣腿给自己壮胆,假意还可以吓住中国不敢让剑掉下来;于是,我们也看到,自佩洛西窜台后,8月7号,立陶宛交通与通讯部长率团访台,8月14号,美国又有5个议员访台;8月16号,韩国空军T-50教练机经停台湾;8月18号,德法两国派遣13架军机,不惜飞越半个地球飞抵亚太,并宣称准备飞越台海;可以看到,一时间,西方拼凑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杂碎,其目的就是要极尽全力,来维持台海事实上早已失衡的平衡;如此,即便他们也心知肚明只是作秀,但也希望基于此给全球一干吃瓜群众看到,西方仍然可以拼凑一堆杂碎来恶心中国,并依然有“强大实力”来维持台海平衡;

       西太方向的拉锯其实根本就是中国有意放水,以中国当前的近海实力,别说是这几个杂碎,就是美军11艘航母摆在门口,再加上全部北约加日韩的舰队,也完全是不够打的;因此,与其说是拉锯,不如说是中国故意保持前沿平衡;其核心意图有2个:其一,是继续拉清单,其二是催促其他战线突破;就其一而言,在中国封锁台湾海空之际,一堆访客和军机还能顺利抵台,都是中国有意放进去的,台湾已经成为了识别敌我的重要试金石;凡是在此刻还在鼓噪和发展对台关系的,都必定是中国的敌人,放他们进去,就是在拉清单抓证据;有了这些实证,未来雷霆之际才能无所顾忌往死里打;就其二而言,当前其他战线寂静无声,则证明起义同盟中的众多国家,正在热切期盼台海事变、中美短兵相接,以便大家好渔翁得利;因此,中国在完全具备实力并掌握主动的前提下,又怎么可能犯低级的战略失误,而为他人作嫁衣裳;

       东欧方向

        8月以来,东欧方向可谓是热闹非凡,我们在上篇《中国随时将为全球局势  注入重大变量》中曾阐述,随着中国“炮击金门”抓到战略主动权后,俄罗斯的压力必然会陡然增加;事实也正是如此,除了上篇提到的俄驻克里米亚和白俄罗斯的空军基地,遭到大规模袭击造成重大损失外;针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核电站已经连续一周遭遇炮击和自杀式无人机的攻击,核电站的安全已危如累卵;8月19号,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旧奥斯科尔机场再次遭遇袭击,弹药库发生剧烈爆炸;8月18号,克里米亚领导人顾问奥列格-科里奇科夫表示,当晚克里米亚大桥附近传出巨大爆炸声;而就在7月18号,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曾公然警告;如果乌克兰攻击克里米亚,那么就将遭致俄罗斯“审判日”式的回应;

       然而,就在一系列袭击发生之际,不论是机场被炸、核电站被炸、乃至克里米亚被炸、腹地别尔哥罗德被炸;俄罗斯非但没有进行“审判日”式的报复,而且连大的攻势都没有发动,甚至连机场吃了大亏之后,都竟然一口咬定不是乌军攻击而是事故导致;俄罗斯如此被打脸,却依然不肯向前再走一步,就是渴望西太战线能够出现火拼的情况,从而使得自身的战略压力可以大幅消解,甚至出现战略逆转;而眼瞅着远东方向只打雷不下雨,那么,自己也只能咬着牙熬着;否则,已经过半年战场的剧烈消耗之后,当前军事资源已经捉襟见肘,绝不希望战线再继续扩张,从而使得自己陷入更深的战争泥潭;因此,俄罗斯也选择了煎熬,搞起了与各方拼耐力的战术;

       在俄罗斯转入耐力比拼后,自然有人不希望陷入这种状态,原因是自己正处于更严重的煎熬之中;8月20号,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最新一批价值7.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与此同时,自18号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已先后宣布对俄罗斯人关闭边境口岸,芬兰从9月起将对俄减少90%签证,波兰也正在考虑类似规定,而捷克也表达了对该禁令的支持;与之相反的是,德国、法国、葡萄牙、荷兰等西欧国家则纷纷对此表示反对;显然,这么多东欧国家集体掀起对俄入境限制,必然在背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意图给俄罗斯带来更多骚扰,从而诱使俄在新的压力下做出激烈反应,从而扩大欧洲的不稳定,甚至于让俄乌战火扩大,以便驱赶欧洲的资金前往美国;为美国内部两大滋滋作响的“高压锅”,适当进行降压;

       尽管美国继续拱火,但俄罗斯当下就是咬着牙不肯跳坑,双方在乌克兰战场陷入对耗;俄罗斯虽然耗不过美国,但他却可以拉着欧洲一起下地狱;8月19号,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宣布将对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涡轮机组进行例行检修,因此将会在8月31日至9月2日”停气三天”;要说俄美两国,毕竟国家单一体量够大,确实有足够的内力支撑;可是欧洲,作为风箱中的老鼠,也被拖入对耗之中,那就真的有点搞笑了;夏天已经连续高温干旱,森林大火此起彼伏,河床干涸粮食锐减,在此情况下7月CPI更是高达8.9%已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事实上,欧洲正在被抽干最后一滴血,作为欧元区发动机的德国,德国央行发布预测,未来几个月德国CPI恐将高达2位数,德国经济也将陷入衰退;眼看凛冽的寒冬转眼就将到来,欧洲如何度过这个冬天都将是个问题;

      美国、俄罗斯、欧洲都步入煎熬之际,没想到最先熬不住的竟然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英国;英国历来以老奸巨猾著称,善于玩弄平衡左右逢源;然而,当下不仅玩出了苏格兰和北爱的独立,玩的整个政府陷入瘫痪,CPI更是玩出了10.1%这个发达国家的桂冠;在如此骚操作下,英国人率先不干了,自6月以来,首先是卡车司机实施了大罢工,然后7月份,英国铁路、海事、运输工人联盟(RMT)宣布实施大罢工,8月21号,英国最大港口、欧洲最大港口之一费利克斯托港又宣布大罢工,该罢工将持续8天;在一系列的罢工影响下,英国的物流、供应链、能源、物资陷入全面混乱,接下来必将引发新一轮的CPI高涨和社会动荡;在整个西方都陷入内耗的情况下,英国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块倒下的骨牌;

       中东方向

       相对于西太和东欧,二者虽然维持着暂时的平衡,但双方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拉锯战;而中东却是出奇的平静,当然,这种平静下是各个地区势力正在合纵连横,为自己在未来的超级冲撞中,寻找最佳的避难位置;期间有2件事值得关注;其一是以色列和土耳其,其二是阿联酋和伊朗;8月17号,以色列宣布与土耳其恢复外交关系;我们知道中东局势即将面临变天,尤其是中东埃沙伊土都已表态加入金砖及上合组织后,以色列是西方在中东仅存的硕果,但其未来真的是生存堪忧;于是,无论是基于对自己的未来的安全考虑,还是基于西方阻击中东变天的考虑;以色列与当前中东地区唯一的北约国家土耳其恢复外交关系,当然就能从某种意义上维持西方的中东影响力,同时也能够适度缓解其未来在中东面临的恶劣环境;

       而就在以色列与土耳其建交的同时,8月22号,阿联酋宣布重新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阿联酋作为沙特的小弟,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沙特与伊朗修好的态度;而中东穆斯林世界的两大派别,可谓是争斗千年,正是因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与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一向水火不容,从而才导致整个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进而让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插手中东事务找到了绝佳的抓手;如今在东方智慧的斡旋之下,沙特伊朗这对千年世仇,正在迅速和解;随着阿拉伯世界重新走向团结,那么,西方主导中东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而阿联酋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必将为沙特与伊朗正式建交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看到,中东表面的平静之下,各大势力正在迅速重组,为应对下一轮暴风骤雨正在蓄积力量;

        艰难之中寻求突破

        当今这个世界,要说是谁最难熬也最着急,恐怕非美国莫属;作为西方世界也是当今头号领导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变局核心就是美国丧失原有的霸权地位;其作为西方的领头羊,自然面临着比西方其他国家更大的战略压力和紧迫感;因为,美国一倒意味着整个西方的垮塌;而其他西方国家尽管也感觉时间紧迫,但相对于前面有美国这个大个子顶着,他们的心理压力要小很多;况且,他们还时不时地被美国抓壮丁,也时不时地为美国输血,因而,这一切都让美国背上了巨大的战略压力;于是,在当前整个世界处于短暂平衡之际,美国不得不抓紧时间,多管齐下试图找到破局之法;

        南亚捅一下

        8月11号,据美国CNN报道,美印将于10月中旬在中印争议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该演习地点距离中国边境仅95公里;美国在此时撺掇印度进行联合军演,当然也是希望实现一石二鸟的目的;一是尝试从南亚方向打入锲子,二是拉拢印度扯全球起义的后腿;首先,美国当前东欧和西太方向都已陷入战略僵局,而中东方向其更是提心吊胆不敢妄动;中亚方向其影响力已几近被清空,东南亚方向刚刚布林肯在菲律宾还踢到了铁板;环视亚欧大陆,还真是无处下嘴;于是,其终于瞄上了印度;由于中印之间存在领土纠纷,而且印度本身国内漏洞百出,其也生怕西方黑手暗中发难;因此,美国借此通过筹划在争议区军演,就可以恶化中印关系,给中国上眼药;其次印度作为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如果加强美印关系恶化中印关系,则能够有效瓦解东方集团的团结,严重打击当前全球起义的势头;在迟滞起义进程的同时,为西方争取更多时间;

         非洲捣个乱

        8月7号,美国务卿布林肯开启非洲三国之行,分别访问南非、卢旺达和刚果金;布林肯此行目的极其明确,就是到远离欧亚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捣乱,意图从远方寻求突破口;访问南非目的与上面的美印军演意图完全一致,即通过拉拢作为金砖国家的南非来瓦解东方集团,迟滞全球起义进程;而访问卢旺达则是对抗中国影响力,卢旺达作为曾经种族大屠杀之地,西方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过去对于这样一个连正眼都不会瞅一眼的小国,如今堂堂超级大国的国务卿却要亲自登门,原因就在于卢旺达完全复制了中国模式,成为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样板;因此,布林肯才不惜屈尊前往,就是为了抗衡中国模式的影响力;而其前往刚果金,则是对为了破坏中国的资源战略,因为,刚果金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进口国;8月9号,布林肯造访金莎萨,可是其前脚刚走,后脚便发生恐怖袭击;8月13号,刚果金一个恐怖组织袭击了中国矿产公司的采矿区,导致4人死亡2名中国人质失踪;

        拉紧芯片绞索

       要说美国的美印军演和非洲捣乱,不过是毫无建树的恶心之举,那么,美国强化对全球芯片的控制才算得上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手段;我们在之前《中国火力全开    美元霸权必将遭受沉重一击》曾阐述,随着中东变天在即,锚定在石油根基上的美元霸权已经遥遥欲坠;因此,其在无法再维持石油美元结算的情况下,作为石油的替代品,芯片这种全球信息产业的核心资源,或将替代石油成为美元的新锚点;如果美元未来锚定在芯片上,那么世界其他国家买芯片就必须使用美元,如此,就能够实现对美元霸权续命;因此,正是在这种新的战略构想下,美国从去年开始,便不断向日韩台等芯片企业强行索要机密信息,不顾吃相地疯狂控制芯片;8月9号,美国总统拜登更是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不仅大幅补贴芯片企业,更是严禁芯片技术流入中国,并严令芯片企业不得扩大在华生产;恐怕这也是美国能打得出手的为数不多的有效牌了;只是,美国在严控芯片的同时,中国则在大肆鲸吞全球制造业,未来即便美国控制芯片,恐怕也将只有中国这一个客户,不知届时美国将作何感想;

        全球大国打脸保命

        我们看到了一幅“活久见”的奇景,那就是原来高高在上风光无限的世界大国,如今似乎都不要脸面了;比如中国,前面被立陶宛这种小国羞辱,后面美国一干议员跑去台湾恶心,似乎大国颜面丢尽;比如美国,前面拜登被沙特阿联酋也是好一顿羞辱,后面面对中国随时收台的举动,堂堂超级大国的航母舰队只能像贼一样在远处溜达,似乎超级大国也是颜面尽失;比如俄罗斯,脸早已经被打肿了,不仅前面西方国家丝毫不顾及俄罗斯的任何脸面,把俄罗斯的能源矿产草木连人带猫狗都羞辱了个遍,而现在俄罗斯面对克里米亚被攻击且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干脆把自己吐出的唾沫都又舔了回来,早已不知脸面为何物了;而相对于俄罗斯,欧洲更是个难兄难弟,前脚跟着美国拼命鼓噪制裁俄罗斯,结果卢布结算令一出,自己立刻成为泄了气的皮球,关键在能源大棒的威慑下,竟然直接准备回到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欧洲人别说是脸面,就是几百年来那种莫名的高贵,也直接被打到阴沟里了;

      在这种奇葩的世界里,中俄欧美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棋手,事实上,大家不是不想要脸面,而是因为彼此都陷入到了相互消耗的死扣之中;就如同相互抓着手臂站在悬崖边的4个人,前进一步后退一步都将坠入万丈深渊,谁都没有退路,大家都在熬着,就看谁先体力不支而松手;在这种生死一线的关键时刻,谁还能顾不上脸面;但他们相互之间又频繁打脸,目的就是激起对方的妄动,引诱对方做出战略误判而率先坠崖;现在的情况是,美国通过台湾打中国的脸,中国通过军演打美国的脸,美国通过拱火乌克兰打俄罗斯的脸,俄罗斯通过能源大棒打欧盟的脸;在这个四角恋中,美国打得最多,但只有中国有能力打美国,俄罗斯虽然挨打,但可以回头打欧洲,四方之中唯有欧洲只有挨打的份;因此,全球破局极有可能出现在欧洲方向,特别是英国;



       因此,在沧海剧变的前一刻,世界反而出现了死寂一样的平静,或许这正是旧世界彻底死亡之前的回光返照;总之,人们见证历史的时刻已经为时不远;而在四方对耗之中,中国是当前唯一有能力直接掀桌子的一方,虽说中国当下有意先不掀桌子,当然即便想要掀桌子,西方会让中国轻易掀桌子吗?肯定不会;因此,在大家正在相互消耗陷入僵持之际,中国真正的问题,依然在内而不在外;抓紧时间清除内毒,才是赢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障;尽管相互消耗必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题,但两极不稳定状态注定无法持久,相信两年之内必定见分晓,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8:56 | 只看该作者
最残酷的血洗,快要来了


原创 s叔 史客郎 2022-09-06 22:30 发表于浙江

今天来条非常短的,因为内容不需要太长。
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战争以来,我就一直在说:这场战争,最严重的受害者当然是乌克兰,但最大的受害者是欧洲、日本和韩国。
这些地方,现在怎么样了呢?
最近收集了几张图,大家来看看。
第一张图是日元对美元的汇率。
图片
2021年9月,1日元差不多等于0.92分美元,现在跌成了0.7分美元。
一年时间,差不多跌去了24%。
与2011年时的峰值相比,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累跌超过45%。
对日元来说,这非常可怕。
因为在此之前,日元通常被视为避险币种。一旦遇到什么危机,大家就要么赶紧买进黄金,要么买进日元,凡是遇到危机,日元通常会大涨。
最搞笑的一次,就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大家还记得吗,这场地震引发了大海啸,福岛核电站就是在那次地震中震坏的,之后冒出核废水等一大堆的烂事。
那次是日本自己出事啊!
结果怎么样?说起来简直像笑话:很多投资者听说发生了危机,他们为了避险,居然大举买入日元,导致日元上涨。
但这种好事情没了,现在日元在大规模贬值。
这还不算可悲,更可悲的是:按照之前的常规,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在贬值,那么它的出口会大大增加。
还有一个数据更可怕:日本共同社报道说,今年日本7月贸易逆差1.4368万亿日元,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726亿元,创历年同期新高,日本已经连续12个月呈现逆差。
要知道,过去几十年,日本一直是贸易顺差国家。
简直就是惨遭血洗。
再来看欧元。
图片


不用多说了,就是一路向下。
差不多跌了20%的样子。
欧元和美元的汇率,已经创下了2002年12月以来新低。顺便说一句,据路边社估算:自从今年2月俄乌开战以来,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钱,从欧洲跑到了美国。
欧洲人已经知道不对劲了,比如说在这个周末,捷克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散步,反对制裁俄罗斯,想要天然气。
图片
但这有用吗?没有用。
一个国家,既然它已经被夺舍,就不可能再回到原点。
欧洲和日本,是惨遭血洗的两个最大的冤大头。
那么英镑呢?
图片
也是一路向下。
恰好,也是跌了差不多20%的样子。
还有一家,是韩元。
图片
也跌了20%多一点的样子。
韩国的情况,其实挺糟糕的,因为它是其中体量最小的: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韩国今年8月贸易逆差94.7亿美元,是自从有记录以来最大的。
也在惨遭血洗。
是谁在血洗这些地方呢?
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图片
这是美元指数的走势图,正好和上面这四种货币逆道而行。人家一路向下,它是一路向上,从91.5飙升到110.46,也差不多涨了20。
这不是巧合。
因为就是血洗这些国家资本的,就是美国。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别光说英镑、欧元、日元什么的,也说说人民币啊!
上图。
图片

这张图的走势,就和上面四种货币完全不同。
要是同期来比,跌了7%左右;要是从最高点来算,跌了差不多9%。和上面四种货币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跌得比它们少,二是效果和它们不同。
上面四家,全都在贸易逆差,但我们在大规模顺差。
图片
这两个消息结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美国拿走了它们的资本,我们拿走了它们的部分产业。
当然,欧洲、英国、日本和韩国也不是毫无所得,看这张图。
图片

好了,可以下结论了:这次美国拿到了资本,我们拿到了产业,俄罗斯拿到了土地,产油国拿到上涨的油价,欧洲、英国、日本和韩国拿到了美国的称赞,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和得到美国的称赞相比,被美国血洗一次,算得了什么?
对吧?
顺便说一下,这场血洗才刚刚开始,因为冬天还没到。
美国薅全球的羊毛,过去几十年,已经干过好多次,但这次可能是最血腥的。
不用多久,冬天就会来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12:45 | 只看该作者
俄乌冲突已转移战场,胜负大约在冬季


原创 静思有我 静思有我 2022-09-12 21:58 发表于湖北

今天来说一说俄乌冲突。

很久没说俄乌冲突了,因为从7月2日俄罗斯攻占乌克兰卢甘斯克州的西昌斯克以后, 俄乌冲突在地盘的争夺上就没有特别大的新闻,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仗好像越打越没什么戏了,俄罗斯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乌克兰也号称发起了几次反攻,但也没有什么大新闻。

能够在人们脑子里面留点印象的大约是:8月7日,俄罗斯摧毁了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存放着4.5吨弹药的仓库。8月12日,俄罗斯使用“口径”高精度远程海基巡航导弹,打击了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州的弹药库,这个弹药库存放着美国和欧洲国家提供给乌克兰的反坦克导弹系统、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炮弹。8月17日,俄罗斯又通过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斯拉维扬斯克的一个弹药库实施打击,摧毁了3000多枚122毫米口径的炮弹。

总之,俄乌冲突给人们的一个印象就是,俄罗斯在打乌克兰的弹药库,在地盘上没有新的收获。

不仅没有新的收获,反而还有损失,最新的消息是,9月10日俄罗斯从伊久姆和巴拉克列亚撤退。同时,乌克兰宣布反攻得手,夺回了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30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普通的县的面积,这个规模应该还算是不小的。9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又重新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契卡洛夫斯克。

有人说俄罗斯的这一次撤退是在憋大招,这个不好说。兵者,诡道也,谁也不知道交战双方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但至少从表面上看,从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进攻势头是在不断的减弱。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想擒贼先擒王,占领基辅,进而逼着乌克兰签下城下之盟。然后是3月31日从北部地区撤军,把军事重点放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再然后,就感觉他没有不断的扩大地盘,只是炸对方的弹药库。再然后,就是在地盘上反而还有损失,已经得到的地方,又被乌克兰夺回了一点。

这给人一种非常清晰的感觉,俄乌冲突的重点已经不在地盘上了,至少对俄罗斯来说是这样的。

那俄乌冲突的新的重点在哪里呢?

我认为,俄乌冲突的发展轨迹符合几乎所有战争的一般规律,那就是如果没有用闪电战的方式彻底解决问题,稍微拖上一段时间,接下来就是打后勤。

所有持久战的本质,最后都表现在后勤上的胜负。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中国和美军初次交手,到1951年的6月第5次战役结束。这个阶段是人们所常见的战争,具体表现就是争地盘,比如志愿军把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到了三八线,这花了8个月的时间。但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历时33个月,那剩下的25个月干什么去了呢?回答是:打后勤。

我在以前的节目里多次说过,第五次战役结束以后的25个月里面,中美双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没有发生大的战役,而且战线一直稳定在第5次战役结束时的三八线附近,一直到签订停战协定。

在后面的25个月当中,中美双方一边谈判一边打后勤,美军不再对志愿军发起大的进攻,志愿军也没有主动向美军发起大的进攻,中美双方都在打后勤。具体表现是,美军在对志愿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实施绞杀战。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的用飞机轰炸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线,而志愿军就展开了反绞杀战,成立了以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为司令员的志愿军后勤司令部。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理,如果志愿军能够彻底打败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所实施的绞杀战,志愿军的后勤如果能够做到高枕无忧,志愿军完全可以把战线继续向南推进,乃至于把美军赶下大海。但是志愿军的反绞杀战大体上只是跟美军打了个平手,所以志愿军也没有办法把战线继续从三八线往南推进。反过来,美军对志愿军的绞杀战也没有取得彻底成功,只是跟志愿军打了一个平手,所以美军也没法把战线从三八线往北推进。

我们再说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当中,日本是怎么失败的呢?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军参战了。可是美军在1941年才参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到1937年全面爆发,再到1941年进入战略相持,美军一直都没参战。美军为什么在1941年要参加呢?因为日本进攻了美军的珍珠港。

那日军为什么要进攻美军的珍珠港呢?在战略相持的时候,日军为什么要得罪美国这个大佬?为自己新增一个强大的敌人呢?

原因是日军在后勤上无法支撑庞大的战争需求了,尤其是石油。

所以,日本需要太平洋地区的石油,而这些石油大多被美国、英国等国控制。

所以,日本别无选择,只能跟美国开战。

我在以前的节目里多次说过,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核心,是中国自己,而不是美国。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在战场上拖住了日军,让日军的后勤出现了严重问题,最后逼得日本走投无路向美军开战,引火烧身。

所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坚持、死扛、死拖,最后拖死拖垮了日本。这背后的客观原因是毛主席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所以我们虽然一时半会儿打不死他,但我们誓死不投降,最后把日本拖得半死不活,逼着它走上不归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原理,任何事情的内因都是根本的。



好了,不扯远了,我们说俄乌冲突。



俄罗斯不能迅速彻底的解决乌克兰战局,接下来恐怕只能跟美国和西方打一场后勤战。



从最直接的来说,8月份以来俄罗斯的大动作就是轰炸了乌克兰的几个弹药库。但这并不是俄乌冲突后勤战的主战场。因为乌克兰的弹药支持,乃至于政治支持、精神支持、舆论支持,都来源于美国和西方大约40多个国家。



所以俄罗斯的重点就用在打击那些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和西方大约40多个国家。



那么俄罗斯是从哪里入手的呢?关键词是:天然气。



俄罗斯自然不是单从天然气这一个角度入手,但是天然气是最主要的抓手,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我们今天单说天然气。



支持乌克兰的力量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美国这块硬骨头俄罗斯很难啃得动,而且就天然气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所以俄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欧洲,欧洲的典型代表是欧盟。



俄罗斯的逻辑是,如果能够彻底打败欧盟,让欧盟不再支持乌克兰,那么美国、乃至于加上英国和日本这些国家,都很难独立支撑乌克兰战局。



俄罗斯用天然气打击欧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2021年欧洲天然气的消费量为5,71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2,104亿立方米,进口3,410亿立方米。



在进口的天然气里面。有1,844亿立方米来自俄罗斯,其中,通过管道从俄罗斯进口1,670亿立方米,用船运的方式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174亿立方米。



算总账,2021年欧州进口的天然气当中,从俄罗斯的进口占比达54%,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2%,也就是大约1/3。



我今天特别纠结具体的数字,因为只有看具体的数字,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这场博弈最终的走向。如果只是大而化之地说,可能给人的感觉比较模糊。



天然气这东西的用途非常广泛,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在冬天的时候要烧暖气。其实在夏天的时候照样也很需要天然气,因为欧洲有大量的天然气用于发电,2021年大约占它发电总量的15%。夏天天气热都要用空调,所以对电力需求很大。今年这个夏天中国有很多城市都进行了限电,核心原因也是因为电不够用。欧洲也是一样。所以对老百姓的生活来讲,天然气一年四季都要用。至于说家里做饭用点天然气,那是当然,不过用量不大。



不仅老百姓的生活要用天然气,工业生产也需要用天然气。首先还是说电。尤其是一些高用电的企业,如果没有电了,他就基本上要关门了。比如奥地利的一家玻璃制造商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玻璃制造商,现在关门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是造玻璃的,造玻璃这事儿要24小时保持给玻璃熔炉通电,可是欧洲因为缺天然气影响了电力供应,不能保证24小时充足供电。再比如,欧盟有两家最大的金属冶炼厂也关门了,因为电价上升太多,成本太高,撑不住了。欧洲的电价大约跟去年比,是去年的10倍左右了。



天然气的应用还体现在它是原材料上,比如天然气是生产化肥的原材料。今年以来由于天然气短缺,欧洲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肥生产基本停滞了,从而导致世界化肥供应产生了9%的缺口。



总之,天然气很重要,而欧盟大约1/3的天然气依靠俄罗斯,俄罗斯今年不断的减少对欧盟天然气的供应,让欧盟压力山大。



在这种情况下,9月2日,俄罗斯宣布原本给欧盟供应天然气的北溪1号管道里面的涡轮机有问题,有可能会发生火灾,所以北溪1号彻底关闭,一点天然气都不供应了。



北溪1号每年给欧洲供应天然气590多亿立方米,大约占供应欧洲天然气的1/3。这个管道供应天然气归零,让人们联想到俄罗斯是否有可能把供应欧洲的天然气彻底归零。



如果彻底归零,欧洲扛不扛得住?欧盟抗不抗得住?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俄罗斯自己扛不扛得住?



从俄罗斯的角度,2021年俄罗斯出口天然气挣了555亿美元。俄罗斯2021年出口天然气大约2,400亿立方米,其中卖给欧洲大约1,800亿,占比3/4。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俄罗斯2021年的军费才659亿美元,大体上我们认为俄罗斯的军费就是靠天然气支撑的。而这其中3/4是由欧洲贡献的,大约400亿美元,这400亿美元接近俄罗斯2021年军费的2/3。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彻底停掉了欧盟的天然气,那么俄罗斯2/3的军费就没了。



所以,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所以,俄罗斯要对美国和欧洲打后勤牌,停掉欧洲的天然气,首先要看自己的承受力有多大,所以我在以前的节目里多次说过,打仗打的是综合实力,有钱好办事、好打仗,没钱就难了。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如果把供应欧洲的天然气数量归零,他可以多给他的朋友卖一点,比如多给中国卖一点,多给印度卖一点,这不就可以补回来一点损失吗?



这个说法需要从两个角度说。



第1个角度,假设中国从俄罗斯多买一点天然气,但是中国需要的天然气总量是一定的,从俄罗斯那里多买一点,那么自然就会从别的地方少买一点。比如中国2021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天然气最多,其次是美国,那么如果2022年从俄罗斯多进口一点,自然就会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少进口一点,那么澳大利亚和美国就可以把原本卖给中国的天然气卖给欧盟。

所以从数量上来说,俄罗斯多给他的友好国家卖一点,对欧盟少卖一点,最后绕了一大圈,欧盟还是可以把这个数量赚回来。当然价格的问题我们暂时不谈,这会儿只谈数量。



第2个角度,中国也好,印度也好,如果从俄罗斯那里购买了超出自己需要的天然气,自然而然可以转手再倒卖给欧洲。根据土耳其《新黎明报》的披露,今年中国仅仅中石化一家公司就向欧洲出售了至少45批次的液化天然气,占到了欧洲今年上半年总进口量的6%。所以,俄罗斯给自己的朋友多卖一点,给欧盟少卖一点,在数量上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只能在价格上发挥作用。因为像中石化那样从俄罗斯买了天然气再卖给欧盟,中石化肯定要加价赚点钱,网上开玩笑说“中国含泪赚了百亿美元,欧洲还要谢谢咱”。



所以从根本上说,如果俄罗斯在天然气问题上,想从数量上(不是从价格上)卡欧盟的脖子,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自己从总体上少卖一点。



总之,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是俄罗斯自己放血。想拆掉欧盟的东墙,再在自己朋友那里补自己的西墙,在数量上不大可行,在价格上还是有效果的。



但是在价格上,其实也是俄罗斯先自己放血,才能让全世界吸欧盟的血,因为他不卖给欧盟天然气了,把天然气多卖一点给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那价格必须要便宜,所以自己还是吃亏。说到底还是自己放多少血,才能吸别人多少血。



总之没有无本的买卖。



说到底,要想打别人,自己必须做出牺牲,最后拼的就是谁扛得住这个损失。所以我总是说,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所以我在前面的节目里多次说,打仗打的就是谁扛得住打。



这是我们在分析俄罗斯对欧盟开展天然气之战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的意思是说,朋友们不要简单的认为俄罗斯想打一场天然气战争,随时就可以打,打到什么程度很任性。不是那么任性,不是那么简单。



而且这种不任性,不简单,还有一个问题。



还是回到刚才谈过的那个问题上来,有人认为俄罗斯不给欧盟卖天然气了,然后把天然气多给自己的朋友卖一点,即便自己的朋友在转手倒卖给欧盟也让欧盟要多出钱,也算是打击了欧盟。如果愿意吃亏,是不是就可以任性地这么玩儿呢?好像不行。



原因是,即便俄罗斯想多卖气,他的朋友也想多买,不管他想买是买了之后自己用,还是买了之后转手卖赚差价,都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限制就是运输。道理也很简单,你想卖个东西给我,你怎么把东西交到我手上?没有了快递小哥,没有了物流,没有了快递柜,你就很难把东西交到我手上。



卖天然气也是一样。卖天然气靠两种运输方式,要么管道,要么用船来运。



我们先说管道,管道都是提前修好了的,每年的运输能力就这么大,临时修管道没有那么快。就拿中国来说,中国现在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主要管道是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每年供气能力才50亿立方米。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年供气能力才50亿立方米的管道,即便让它满负荷运转,又能增长多少呢?比如增长20%也就是增长10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是多大的数字呢?前面已经说过,俄罗斯2021年卖给欧洲的天然气数量是1,800亿。10亿,在1,800亿面前,就是九牛一毛。



管道说完了,我们说用船运输天然气这个事儿。毫无疑问,在过去很多年,全世界运送天然气的船的数量是一定的,跟过去很多年的需求是相匹配的,突然一下,俄罗斯卖给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天然气运输船要增加很多,到哪去找这么多船呢?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运输天然气的船的租费大幅度上升,这个价格波动深刻反映了船不够用。8月23日,专门监控船的租金的spark commodiitis的报告显示,9月中旬到11月的液化气运输船的日租费升至105,250美元,而8月份的租费是64000,一年前的租费是47000,未来两个月的租费分别比8月份高64%,比一年前高124%。伦敦航运公司 Clarkson董事Stephen Gordon表示,8月份前20天,客户为新的液化天然气船订单支付了241亿美元,不到一个月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订单量。



从这些价格波动的情况可以看出,船很紧张,找不到船,所以即便俄罗斯想多给中国这样的国家卖点天然气,中国也想买,可是找不到足够的船来运。



所以从一般逻辑上来说,俄罗斯最有可能的选择是给欧洲尤其是欧盟断气,但尽可能的给自己的朋友多卖点气。但是给自己朋友多卖点气的数量是有限的。



我们假定俄罗斯把对欧盟的供气归零,同时最大可能地给朋友多卖点气。那最多能够给自己的朋友多卖多少气呢?这个数字不好预估,我就拍脑袋说一下。



把给欧洲的气归零,也就是减少了1,800亿立方米的气。我假定这减少的1/3的数量可以额外卖给自己的朋友,也就是给自己的朋友在正常基础上多卖一点,那也就是600亿立方米。



这样一来俄罗斯实际上少卖气的总额是1,200亿,我认为这可能是俄罗斯能够操作到位的最大数额,请注意,是最大数额。这是逻辑分析,实际上,我认为不可能。



这对俄罗斯是个考验。前面说了,减少1800亿立方米,等于俄罗斯一年内三分之二的军费没了。如果给朋友超额卖600亿立方米,补回来一点,算总账大约是一年一半的军费没了。这个考验不小。



如果是这样,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情况下欧盟能不能扛得住。



按照这个说法,欧盟就一下子表面上从俄罗斯那里少了1,800亿立方米的气。但是俄罗斯会给它的朋友多卖600亿立方米的气,这多卖的600亿,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圈,会重新流到欧盟,填补欧盟的窟窿。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再打比方重复一下。比如中国额外从俄罗斯多买了100亿,那么中国就会在澳大利亚那里少买50亿,于是澳大利亚就能把这原本卖给中国的50亿的气,卖给欧洲。中国另外多买的50亿,可能转手又卖给了欧洲。所以俄罗斯多卖给朋友的那一部分天然气,转个圈还是到了欧洲那里。



这是欧洲填补窟窿的第一个方式,数额600亿立方米。



我们再看欧洲填补窟窿的第二种方式:那就是那些卖气的国家增加产量。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从长远来讲,要新增气井,新增船,新增储气罐,新增管道。我们今天只说短期,比如一年。



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商集团(GIIGNL)的数据,美国今年上半年出口欧洲的天然气就达2700万吨(372.6亿立方米),超过2021年全年的2100万吨(290亿立方米)。简单算账,我们把美国去年一年的数字除以2作为去年上半年的数字,那也就是美国今年上半年向欧洲出口了372亿立方米,去年上半年向欧洲出口了145亿立方米,今年大体比去年翻倍还拐个大弯,半年,多出口了大约200亿立方米。



顺便说一句,俄乌冲突确实让美国天然气行业赚大发了,出口量翻倍还拐大弯,价格最高时是去年的十倍,平均价格至少是去年的两倍以上。让其他地方战火纷飞,自己趁乱赚大钱,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惯用手法。这是美国拱火俄乌冲突的原因之一。



美国可以填欧洲的大坑,那还有谁可以为欧洲填坑呢?这就有点说不清了,包括前面提到的中国中石化,把俄罗斯的石油转手卖给欧洲,以及前段时间网上炒的沸沸扬扬洋的那件事,中石化把从美国买的气转手卖给欧洲。这些情况都非常常见,具体数字很难统计,不过我们可以看一下总数。



今年上半年欧洲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850亿立方米,去年是547亿立方米,增加了303亿立方米。前面说了,这300亿立方米里面美国贡献了200亿立方米。其余的100亿,既有可能是像美国那样的额外增加,也有可能是像中国这样,从俄罗斯和美国这里买的气,转手倒卖给欧洲。我们就大体预估,两种情况各占一半。那么,我推算,上半年,抛开中国这样的国家因为多从俄罗斯买气而空出来的份额,剩下250亿是新增的供应。像中国的中石化那种情况,应该算在刚才说的第一个路子里面,我们不重复计算。



半年250亿,一年就是500亿。这就是欧盟填补窟窿的第二个路子,数额是500亿立方米。



这是在相关国家不额外攒劲的情况下的数字,现在说欧盟的第三个路子,有些国家额外攒劲。



7月18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访问阿塞拜疆,与阿塞拜疆签订天然气购销协议,将去年从阿塞拜疆经土耳其管道出口到欧盟的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基础上。增加到121亿立方米,大约增加40亿立方米,另外有报道说,欧洲计划由挪威、英国、荷兰等国家将北海天然气产量增加100亿立方米。阿尔及利亚今年将增加供应意大利40亿立方米的管道气。埃及也同意给意大利新增供应30亿立方米的管道气。这几项加在一起大约200亿立方米。



这是欧盟填补窟窿的第三个路子,数额是200亿立方米。



还有什么路子呢?



回答是:在电上做文章。



前面说了,天然气可以用来发电。现在天然气不够了,那就少用天然气发电,缺的那点电用别的东西发电,比如用煤发电,再比如用风啊、光啊和核电站发电。那么欧盟在这方面的潜力有多大呢?



先说媒,2021年欧洲燃煤发电量达到5,790亿度,比2020年还增加了18%。我们假定在未来一年他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增加多少呢?数字算高一点吧,比如增加20%,那也就是增加1200亿度电。多用煤发电1,200亿度,就可以节约一部分天然气。能节约多少呢?按照每立方米天然气发5度电来计算,可以节约240亿立方米。



当然增加用煤来发电,就会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



顺便说一句,德国已经宣布取消2035年实行碳中和的目标。看来是真心打算重新用煤发电,环境的问题顾不上了。



我想顺便说一下,西方人说的话千万别真信了。想想过去十几年他们逼着中国不切实际的减少碳排放,还把全球污染大户的帽子强加给中国头上。现在他们说取消203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就取消了。



不仅如此,不缺气的美国也明显退步。今年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明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无权在州这个层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得要求发电厂放弃化石燃料转用可再生能源。简言之,美国中央政府不能要求州政府控制碳排放。



怪不得去年丁仲礼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减少碳排放,西方就是打嘴炮。2021年8月20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鲁健访谈”节目时,原话这么说:“我给你一个预测,西方这些国家就是放空炮的。你以为他们会真减排吗?咱们走着瞧。”



说实话,那时候我在想,丁院士即便说的对,我们走着瞧,也总要走几年才能瞧得出他们的本性吧?没想到,只瞧了一年,就被丁院士给说中了。



所以,每当美国和西方拿出一些高大上的口号来忽悠中国的时候,我们千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他们背后的险恶用心。西方强压中国做出不切实际的碳中和的目标,本质上是遏制中国的发展速度。道理很简单,中国70%左右的电,是用烧煤的方式来发电的。一下子不让烧煤了,就发不出来电了,那工厂用电从哪里来?老百姓生活用电,比如夏天开空调的电从哪里来?老百姓还过不过好日子?



不扯远了,反正欧洲打算多用煤发电、多污染点环境来填补他们挑起俄乌冲突而带来的天然气窟窿。这可以节约2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是欧盟填补窟窿的第四个路子,数额是240亿立方米。



他们在发电的问题上,除了不顾环境污染、多用煤发电以外,还有一招,那就是用风、光、核等无污染的发电方式多发电,从而减少天然气的消耗量。



今年上半年,德国用风、光等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达到了1,276亿度,同比上涨12%。我假定整个欧盟都像德国一样,在未来一年攒点劲用风、光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比过去增加10%,那么又可以多发多少电,从而节约多少天然气呢?



欧盟2021年总发电量3.3万亿度,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是1.3万亿度,增加10%,就是增加1,300亿度,按照一立方米天然气发5度电计算,就可以再节约2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是欧盟填补窟窿的第五个路子,数额是260亿立方米。



我们把这5个路子的数额归拢一下。



第1个路子,俄罗斯多给自己的朋友卖点气,这些朋友要么把多买的气转手卖给欧洲,要么少从老上家里面买点气,那些老上家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原本买给俄罗斯的朋友的气卖给欧盟。这个路子的数额是600亿立方米。



第2个路子,以美国为主的相关国家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增加供给500亿立方米。



第3个路子,部分国家额外再增加生产量,数额是200亿立方米。



第4个路子,多用煤发点电,虽然多污染点环境,碳中和的承诺也不认账了,但可以节约一部分天然气,数额是240亿立方米。



第5个路子,多用风、光这样可再生能源多发点电,从而减少用天然气发电,可以节约一部分天然气,数额是260亿立方米。



这5个路子加在一起,已经是1,800亿立方米了。而我前面说了,欧洲的总窟窿就是1,800亿立米。



总之,这窟窿好像都已经填起来了。



而且还有一个填窟窿的方式我都还没说,那就是多发点核电。2021年欧盟核电发电量为7300亿度,如果未来一年增加10%,也就是增加730亿度,按照一立方米天然气发5度电计算,又可以节约大约1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样算账下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便是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彻底断供,欧盟也不是死路一条。



那么如果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彻底断供,欧盟是不是一定能活下去呢?



回答是:不一定。



不一定,是一个很理性很客观的回答。如果加上我的主观判断,我想说:他活不下去。



我前面用了那么多篇幅,说了那么多的话,列举了那么多的数字,讲了那么多的逻辑,就是想说欧盟有条件活下去,可是我现在主观上又说他活不下去,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三个字上:执行力。



是的,是执行力。我前面说的那么多事,它都只是一种可能,要想把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执行力。



就好比是我们走进厨房,锅碗瓢盆什么都有,萝卜白菜猪肉牛肉什么都有,海鲜螃蟹什么都有,油盐酱醋什么都有......可是,是个人走进厨房,都能做成一大桌子菜吗?



为什么有的人能做一桌子菜,有的人不行?原因就在于执行力。你只有做成事情的客观条件,而不具备做成事情的执行力,一切都是个空。



就拿防控疫情来说,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躺平了?难道戴口罩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吗?难道全员核酸检测的条件不具备吗?我在以前的节目里多次说过,人类社会走到今天,爆发新冠肺炎这么大的流行病,人类社会的防控模式依然是非常原始的,那就是中国的模式,那就是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个方式很原始,很简单,客观条件都具备,但要看你有没有执行力。



实际情况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都缺乏这种执行力,所以他们全部躺平。他们叫“与病毒共存”。



美国年年山火发作,美国加州大学山火专家马克斯·莫里茨说:“我们将不得不与山火共存,改变现有的居住和生活方式”



真是长见识啊,跟病毒共存倒也罢了,跟山火也可以共存。细细想想,他们的逻辑就是,凡事搞不赢,都共存。



这倒是提示我们,将来哪一天,他们发现他们搞不定中国了,他们的专家一定会说:“与中国共存”。



希望他们长期保持动不动就跟谁谁共存的优良传统。



而目前中国抗疫的执行力也遇到了挑战,因为最新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太强了,同样是中国的方法,在2020年的第1轮疫情当中,我们轻松就搞定了,三个月就搞定了。可是现在,全国的疫情此起彼伏,不能消停。这需要中国把执行力再提高到一个新档次。



可以这么说,能够把当下传播系数在10左右的新冠病毒控制住,中国以后遇到什么级别的传染病都不怕了。这是中国目前防治传染病面临的一个大考,同时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大考。中国上半年GDP增速在在世界主要国家里面,排名大约在第8位第9位那个样子。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很多地方还在进行人员隔离。虽然我们保住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全世界每百万人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数是818人,美国是3087人,我国是4人。但是,今年以来,其他国家都躺平了,死人就死人吧,反正经济正常运作。我们还在战斗,所以我们损失了GDP增速。



但我们的追求绝不仅限于此,我们肯定是既要人民的生命健康,也要GDP增速,所以当前的疫情防控,急需我们把当下的执行力再提高一个档次。



而俄乌冲突中欧盟所面临的困境,核心就在于执行力上。看看他们在新冠疫情以及很多方面的执行力是多么的拉胯,我就很主观上认为,如果俄罗斯彻底对欧盟实行天然气断供,欧盟虽然有条件解决问题,但他们没有执行力,所以他们搞不定。



这就是我今天节目的结论。



我的这个结论还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很多人认为欧盟熬不过这个冬天,道理似乎显而易见。可是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欧盟肯定扛不住这个冬天,他为什么还要跟俄罗斯死扛到底呢?



我的回答是:由于他客观上具备扛住的可能,所以他有跟俄罗斯死扛到底的底气;但由于他没有能力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所以他心里也是发虚的。



我觉得,这样说,才是圆满的。



我把文稿写到这里,再次打开电脑,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与我今天的节目相关,我看到的最新消息是,俄罗斯总统普京11号应约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了电话,双方讨论的主题自然是乌克兰局势。从新闻稿上看,重点讨论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保障问题和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谈怎样结束俄乌冲突的问题,而只是谈核电站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但不管怎么说,马克龙又跟普京通电话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政治人物做事,有的时候比年轻人谈恋爱还羞羞答答,我们不排除这是欧洲想跟俄罗斯探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信号。



而这个信号背后的背景是什么呢?



9月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街头,7万人举行游行示威,要求结束对俄罗斯的制裁。有人直接举着“反欧盟”、“反北约”的标语。



9月3日,法国巴黎街头出现小规模抗议聚会,民众举出了“退出北约”的标语。



9月4日,德国科隆市几千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并指责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德国民众生活受到影响。



9月5日,德国首都柏林也出现抗议活动,民众要求政府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改善人民生活。



9月10日,奥地利维也纳几千人走上街头,抗议物价飙升,呼吁取消对俄罗斯的自杀式制裁。



这些游行示威,大约会提醒欧洲政客们认真想一下,你手上拿的牌,如果打得好,可以打赢这把牌,可是,你有本事打好这把牌吗?



看看欧洲政客动不动就躺平的习惯,我们中国的自媒体,不去探究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可能,有哪些不可能,稀里糊涂地下一个结论,简单粗暴地认定他们搞不定,我看,也是可以的。



最后说一下:



欧洲天然气的窟窿问题,越到以后,越容易解决,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气井建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运气船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储油设施建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输气管道铺起来了......欧洲人的执行力再怎么拉跨,只有有时间,总能搞起来。


所以,今年这个冬天,肯定是他们最难受的。如果他们能熬过今年冬天,以后就轻松一些了。



所以,今年冬天,确实是解决俄乌冲突的一个时间窗口。越往后拖,对俄罗斯越不利。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4:59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反美联盟吗?


原创 静思有我 静思有我 2022-09-21 21:58 发表于湖北

过去十几天,国际上的一个大新闻,应该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召开。很遗憾,我这段时间非常忙,没有及时跟朋友们一起分享关于这个会议的看法。

不过我今天搞一个马后炮,针对这段时间媒体上对这个会议的看法,再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核心想跟朋友们一起探讨一个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到底是不是一个反美联盟?

有人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反美联盟,是基于这样几个很直观的原因。

第一,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主导的。

俄罗斯目前跟美国实际上处于战争状态。因为所谓的俄乌冲突,表面上打仗的是乌克兰,背后其实是美国。美国及其盟友提供武器,提供情报,乃至提供指挥,还训练军队。同时,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就是打击俄罗斯的后勤。所以俄乌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俄美战争。

中国跟美国的关系,自2018年以来不断下降。贸易战、科技战的开打让中美关系跌入1979年建交以来的最低点。今年8月2日,佩洛西老太婆窜访台湾,再一次跌入低谷。中美关系这几年是在不断创新低。

9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虽然接下来这个法案还需要得到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通过,所以现在不算正式法律。但这个法案所显示出的内容,就是要否定一个中国,这将是中美关系的又一次大倒退。可以说,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牵头的一个国际性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又是开会,又是扩员,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这个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反美联盟。

这是有些人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反美联盟的第1个原因,第2个原因:在这一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伊朗正式加入了。

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在2001年成立的时候,有6个成员国,到2017年的时候新吸纳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成员国,这一次吸纳伊朗作为成员国,是第2次扩容。也就是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人的。这一次,一加人就把国际上冲在反美前沿的伊朗给加进来了。这再一次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反美同盟。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30年前说过,美国未来第一要防止的是,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结成同盟。如今,这事儿好像要成。

第三,目前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观察员和对话伙伴没有一个是亲美或者是亲西方的。

比如中亚四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历来都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小弟,也是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组织的成员,自然不会跟着美国走。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小弟,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国际关系当中被命名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印度历来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几大势力之间横跳,但俄乌冲突以后,很明显印度倾向于俄罗斯。9月9日,美国主导的旨在围堵中国经济的印太经济框架发布声明,参与发布声明的有14个成员国,里面没有印度。这意味着印度实际上已经退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印太,印太,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个经济框架,没有印度参加,目的又是为了打压中国,美国的这个印太经济框架就是个瘸子,而且还瘸的很厉害。

如果说俄乌冲突是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问题,印度选择了站在俄罗斯一边,那么美国主导的在经济上围堵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则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印度选择了中立。为啥我说它中立呢?因为它退出了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同时它也在20 20年底的最后关头,退出了中国和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样看来,印度还真不是谁的人,他谁的人都不是,他就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战略自主的国家之一。然而,这个国家目前是上海合作组织9个成员国之一。

这就是上海合作组织9个成员国的现状,有的是极端反美,有的是中立,或者左右横跳。

第四,这次峰会之后,上海合作组织除了9个成员国,另外还有三个观察员。按照《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不过目前的三个观察员都是国家。这三个观察员国家,没有一个是亲美的。白俄罗斯是俄罗斯的铁杆小弟,坚定反美,这一次跟中国又发布声明把两国关系定位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跟别的国家的关系叫“全天候的”,一个是巴基斯坦,一个就是白俄罗斯了,这个级别是非常高的。不过跟巴基斯坦比,少了“合作”这两个字。顺便说一下什么叫全天候,全天候的意思就是不管谁上台执政,不管这个国家的哪个政治派别,都跟中国友好。这样的一个国家,在今年的这个峰会上已经批准它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将正式加入。白俄罗斯目前的身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上海合作组织的另外两个观察员分别是阿富汗和蒙古,蒙古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不可能亲美,阿富汗现在是塔利班掌权,跟美国打了20年的仗,更是跟美国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第五,这次峰会之后,上海合作组织除了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还有14个对话伙伴,包括今年新同意的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五国,正式批准去年同意吸纳的沙特、埃及、卡塔尔三国,加上老牌对话伙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斯里兰卡六国,总共是14国。这14个国家也没有一个是坚定亲美的。尤其吸引眼球的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中东的石油大户沙特,还有重要产油国阿联酋、科威特这些国家,在最近几年跟美国关系越来越疏远的大背景下,竟然选择要走向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希望沙特和阿联酋多生产点儿石油,以防止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结果,美国总统拜登给沙特王储萨勒曼和阿联酋王储阿勒纳哈扬打电话,这两个人都不接拜登电话。可是面对上海合作组织,他们却非常的积极。最有意思的是阿联酋,有媒体报道,阿联酋请求省去冗长的程序,立即获得上合组织成员国地位。也就是说,他觉得现在上海合作组织吸纳新成员的程序太繁琐了,太费时间了,希望搞快一点。而事实上阿联酋现在只是对话伙伴。按照《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要成为正式成员,必须先成为观察员,而阿联酋现在还不是观察员。

这样一趟说下来,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反美联盟,似乎有些道理,最直接的逻辑就是,你看这是一帮啥人?全是跟美国关系不咋好的人,他们这帮人凑在一起开会,不是反美是干什么?

这是一个直观的逻辑,直线思维的结果,不过我想弱弱地反问一句。如果你在公司有10个人跟你关系不好,跟你对着干,突然一下这10个人凑在一起了,难道他们凑在一起,一定是为了对付你吗?他们就不能干点别的吗?

毫无疑问,回答只能是:不一定。

当然,“不一定”,意味着可能是,可能不是。而我要说的意思是,上海合作组织根本就不是反美同盟。

那我有什么证据呢?应该说证据还是挺多的,我选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来说。

假设这个组织是一个反美同盟,那么要对付美国,这个组织必须要铁板一块,无比团结,否则你这个反美同盟就是一个花架子。

可是,我们看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观察员和对话伙伴,我们发现,这个组织里面的正式成员和外围成员之间,存在着太多的矛盾。

比如中国和印度。我们都知道,2017年中国和印度发生了洞朗冲突,2020年又发生了加勒万河谷的冲突,还死了人。凡是出了人命都是大事,也意味着两个国家的关系不大好,印度还在他的国内下架了几百款中国的APP,对中国小米等企业实施打压。

再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家是世仇,他们两家原来都是英国统治下的广义的印度,后来分家了,但分家的时候由于英国人一贯的从中作梗,故意留了一块地,不说清楚是谁的,这块地就叫克什米尔。既然没说清楚是谁的,那么两家都说那块地是自己的,于是就开始扯皮。这是领土争端,领土争端通常在国际关系当中最难解决。

同样有世仇的,还有沙特和伊朗。沙特和伊朗都想争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同样想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的,还有土耳其,不过沙特和伊朗的关系更差。沙特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老大哥,而伊朗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老大哥,他们都在说自己是正统,争正统的目的是争谁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

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和外围成员之间几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两组小矛盾。矛盾也很大,只是国家的体量在世界上相对较小,所以排在后面说。一个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有一个就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眼看着上海合作组织就要开会了,在开会的几天前,这两组矛盾的双方在打仗,临开会了才消停。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冲突,双方死亡人数近百人。前年中国和印度在加勒万河谷总共死亡人数才24人,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冲突的激烈程度还是比较大的。事实上,这两个国家2021年4月就在冲突,造成了大约40人死亡。今年1月又冲突了,导致了十几人死亡。9月份的这次冲突爆发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召开的前夕,15日要开会了,14日两个国家才对外声明说已进行紧急沟通,采取措施预防局势升级,两国官员已前往事发地点。这两个国家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仍然是领土争端,两个国家的边境线长970公里,划定边境线的长度只有504公里,还有400多公里、70多个地段,两个国家都说是自己的。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组矛盾也是在上海合作组织马上要开会了的时候,还在打仗,也造成了将近100人死亡。而且这两个国家也是在2020年大打的一仗,原因也是因为领土争端。有一个叫纳卡的地方,两个国家都说是自己的。9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要开会了,这两个国家才对外宣布消息,说他们就边境停火协议达成了一致。

这样一趟分析下来,你看看上海合作组织的9个正式成员和14个外围成员之间,是不是矛盾比较多,而且矛盾还比较大。如果这个组织是一个反美同盟,那怎么打败美国?简直是不可想象。

换言之,如果我们想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一个反美联盟,实际上也不大可能。

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组织有啥用?能发挥啥作用?有啥意义和功能?尤其是中国,为啥还要动很大的劲去推动这个组织的发展?要知道这一次中国最高领导人是在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的第1次出国访问,可见非常重视。事实上所有国家都重视,15个国家的首脑都参会了,其中包括一个不是成员国、也不是观察员、也不是对话伙伴、但息息相关的土库曼斯坦,因为土库曼斯坦是联合国认定的永久中立国,所以它不能参加这个组织,它算是个外人,但是开会时它来了。

这么大阵仗,这个组织要干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我刚才提到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和外围成员之间的矛盾说起。一个组织里面就有5组非常严重的矛盾,不严重的咱就不说了,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个社会矛盾真多!

把这个判断应用到全世界,是否合适呢?从直观上来讲,我们应该感觉到非常合适,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其实一天到晚都不安宁。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矛盾,说实话真的统计不清。不过我给朋友们几个数字,你们可以透过这个数字去想象一下。

我们单说这个世界上跟美国有关的矛盾。

一个数字是,自二战结束以后到2001年全世界在153个国家和地区里面发生了248场冲突,其中美国直接或间接推动的有201场。美国虽然喜欢制造矛盾,但也不能说世界上所有矛盾都跟他有关系,但反过来说,跟他有关系的矛盾就有这么多。

第二个数字是,最近美国独立调查记者诺顿引用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公布的数据指出,1798年到2022年美国在海外发动了469次军事干预行动,仅仅是1991年冷战结束以后到现在的30多年间就有251次。这又是一个仅仅与美国有关的矛盾的数字。

让我们想象一下,还有那么多跟美国没关系的矛盾,或者美国参与了,但没统计出来的矛盾?

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存在太多太多矛盾的世界。

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我还想顺便说,这个判断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在生活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婆媳之间,兄弟之间,亲戚之间,有多少矛盾啊?在工作当中,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同事之间,这个单位和那个单位之间,又有多少矛盾呢?再说小一点,即便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开个车子都有可能发生多少矛盾?这个车把那个车别了一下,刮蹭一下,随时都在发生。几个月前深圳宝能小区因为停车的是闹得沸沸扬扬,也是典型代表。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这个世界。

那接下来就可以得出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星球,能否很好的解决矛盾,直接决定着前途和命运。

有很多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公司,还是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一切都好好的,但唯独不善于解决矛盾,最后发生了颠覆性的灾难,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比如2018年江苏昆山市的那起砍人案,事情发生得很平常,也就是一辆轿车和一辆自行车发生了轻微刮蹭。然后有两个人下车理论,倒也没发生什么事,接下来轿车的驾驶员下车,推推搡搡,发生肢体冲突,接下来他又回到车上,拿起一把长刀砍人,最后他没砍死别人,别人反过来把刀拿过来,砍死他了,出了人命。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如果我们不掌握一个良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灾难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即便不降临大的灾难,也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国家的发展。

所以如何解决矛盾,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对个人、对单位、对国家,都是这样,没有谁能躲得过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里面关于矛盾普遍存在的基本观点,不要幻想生活在一个没有矛盾的空间,而是要用很大的力气和智慧去解决矛盾。

接下来我们说解决矛盾有什么路子。

路子有千千万,但是大的方向就是两个,一个是对抗,一个是化解。

刚才我提到的2018年昆山砍人案,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轻微交通事故引发的小矛盾,但由于车辆驾驶员选择了对抗升级,最后死人了。所以对抗升级是很危险的,应该不是高明的策略。那高明的策略应该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是:化解。

那么怎样化解矛盾呢?化解矛盾的办法估计有千万条,但化解矛盾的要点可以归纳成两条,第1条是妥协,第2条是合作。

所谓妥协,就是要有所让步,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当中的灵活性。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今天重点想说合作。

说合作之前,我想跟朋友们讲一个小故事,这是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的它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我的那个朋友开着车,和他夫人一起出门办事,在路上跟另外一辆车发生了刮蹭,那辆车上也是一个男人带着夫人一起出门办事。于是双方开始理论。

朋友们都知道,车辆刮蹭这事,到底是谁的责任,有的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有的时候虽然能够很简单就说清楚,但如果对方刻意扯皮,也会变得说不清楚。更何况,即便把责任说清楚了,赔多少钱也是个难题。同样是蹭了一点油漆,在这个地方补漆,可能需要500块钱,在那个地方可能需要1000,换个地方可能需要2000,这实在是太难搞清楚了。另外,这都需要花时间,时间算不算钱?

如果双方不能取得一致,那就只好通知警察和保险公司,警察会怎么认定是个未知数,不管怎么认定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如果让保险公司赔付了,下一年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会提高保费......

哎呀,实在太麻烦了,总之,一个小小的刮蹭,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

问题必须面对,必须解决。那一天,我的朋友和对方在理论的时候,火药味还是比较足的,还好他们都还算是文明人,没有动手。那两个男人扯皮扯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女人倒是心态平和,分别劝自家男人适可而止。可是两个男人不听,继续扯,两个女人也拿男人没办法,于是两个男人在扯皮,在吵架,两个女人在旁边也在讲道理,不过气氛要温和的多。

我的朋友后来说,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突然他老婆过来说:别扯了,别扯了,人家张总要买我们家东西。张总就是对方的那个男人,原来张总是盖房子的,而我那个朋友是卖钢材的,张总刚好需要我朋友经营的钢材。

也就是说两个男人吵架的时候,两个女人谈成了一单生意。于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接下来,我那个朋友主要替对方修车,而且按最高标准修车,而且自己掏钱。而对方那个张总坚持自己修车,说那是小问题,自己的车自己解决。于是,竟然为这件事,双方又扯了一会儿皮,不过,双方都诉求反过来了。

最终车辆刮蹭的事是怎么解决的,我的朋友没告诉我,因为我的朋友给我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忘了说这件事情的结果了。反正一直到现在,我的那个朋友跟那个张总现在都有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两家关系很好。我还和家人一起跟他们两家人在一起吃过一顿饭,气氛非常和谐,其乐融融,亲密无间。两个男人称兄道弟,两个女人成了闺蜜。

重复强调一遍,当时那次车辆刮蹭的事具体是咋解决的,我到现在不知道,我的朋友也没告诉我,因为他忘了告诉我了。说不定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为什么会这么有意思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双方找到了合作的平台,于是矛盾就无足轻重了。

我给朋友们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合作可以化解矛盾。合作是怎么化解矛盾的,有的时候说都说不清。

说完了如何化解矛盾这个务虚的逻辑问题,我们回到今天节目的主题上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矛盾,有的矛盾还很严重,那么怎么化解矛盾呢?首先是妥协,其次是合作,合作是化解矛盾的最高形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上海合作组织是干什么的,别的不说,单说名称,上海合作组织的名称里面两个关键词,第1个关键词是上海,是中国的城市的名称,这由此也注定了上海合作组织是第1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性组织。但城市名称仅仅是一个代号,真正代表这个组织的核心含义的是第2个词,这个词叫:合作。

说到这里朋友们应该明白了,上海合作组织是干什么的,不复杂,也不需要找别的词来解释,就是它的名称里面的那个关键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最开始渊源于1996年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主要讨论在边境地区增加信任,减少军队部署。到了2001年,今年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乌兹别克斯坦,加入进来了,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首先签署的文件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简称打击“三股势力”。

上海合作组织最开始的主题是在国家安全上进行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涵盖政治、安全、文化、经济4个方面。但不管发展到多宽的领域,合作是核心,是主旨,是主题。

在合作的旗帜下,必然延伸出很多具体的内容,否则无法合作。

比如互信,也就是互相相信,互相放心对方不会害我。最开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主题就是减少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这就是为了建立互信,让对方相信我肯定不会打你。

再比如互利,那也就是要让双方都能得到好处。比如中国开展一带一路,中国到别的国家去修路,对中国自然有很多好处,我们就不多说了,对于对方国家来说,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再比如平等。合作必须是基于兄弟关系,而不能是基于命令关系。

再比如协商。既然是合作,那肯定是啥事商量着办,要慢慢的想怎么合作,慢慢的算账对我有啥好处对别人有啥好处,要双方都划得来才行,所以要反复协商。

再比如尊重多样文明。这个世界的文明实在太多了,西方有基督教文明,东方有儒家文明,中东地区有伊斯兰教文明。每一个文明内部又分成很多个派别,比如伊斯兰教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基督教文明又分为东正教、新教、天主教。如果再往下细分还能分出很多分支出来。总而言之,文明是非常多样的,如果纠结于哪个具体问题,那就搞不成合作了;如果先用文明划界线,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行必诛,那就没法谈合作。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大的方面有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如果直接划分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还怎么合作呢?所以合作必须要尊重多样文明,你信哪个教我不管,你走什么路我不管,我们要谈的是合作,要么一起合作做生意,一起维护边境安全,还有最基础的一点是一起维护世界大局的稳定,如果天天打仗,那还合作个啥呢?不打仗是合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

所有的一切,最终落在一个点上,那就是谋求共同发展。合作是干啥的呢?那就是要发展。没有好处,不能发展自己,谁愿意合作呢?

而我这里所说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基因,官方称之为“上海精神”。

我们可以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关键词就是它的名称上的两个字:合作。而合作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是针对矛盾而言的。所以说,上海合作组织的功能可以简洁地归纳成化解矛盾,增进合作。

既然我们就是来化解矛盾增进合作的,那么我们还怕矛盾干什么呢?所以尽管有这么多矛盾,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来,不仅没有像西方所曾经预言的那样散伙,反而越来越壮大,到现在经济总量比成立的时候增加了13倍多,外贸总额比成立的时候增加了100倍以上。这速度,都远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

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呢?那就是因为我们是奔着合作而来的,我们是冲着化解矛盾而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推理,尽管当下上海合作组织内部还有那么多的矛盾,但是过去20多年,如果不是已经化解了很多矛盾,怎么可能在经贸领域取得10倍、100倍的发展呢?

所以,上海合作组织本来就是因矛盾而生,为合作而长,所以我们说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如果非要说上海合作组织有什么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不开放,不包容,不合作。简而言之地说,就是两个字:对抗。

只要你不是带着对抗而来,我们都可以接受,都可以谈;如果你是带着对抗而来,或者你坚持用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没法谈了。所以,上海合作组织也有不开放不包容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对“对抗”不开放,不包容。

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矛盾,从而谋求共同发展,是中国的传统理念。但对于二战以后以美国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和理念来说,又是一种创新。因为美国和西方信奉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所以关于未来世界各国该怎么相处,上海合作组织提出了一套新理念,新模式,新准则,是在为世界探索一条新路子。这个路子如果成功了,必将是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这个路子如果成功,美国的那种以对抗为主题的霸权思想自然要陨落,自然就会逐渐失去市场。

所以我要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反美联盟,但却是一个反对美国错误的对抗理念的联盟。

我们知道,要走通这条路,真的特别难。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跟对方发生矛盾了,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一架,是最简单的办法;不打架不吵架还要解决问题,是最难的。正如今天节目开头所提到的,当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和外围成员之间都有那么多大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几十年以来都没解决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能够探索出一条新路吗?今天我们在逻辑上进行了分析,存在着解决问题的可能,但是要把可能变成现实,那还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难题,需要多少智慧。

但我们已经上路了,上路20多年了。20多年来,这个组织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乃至于原属于美国阵营的国家也趋之若鹜。沙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配合美国让美元绑定石油,从而让美国在美元不再跟黄金挂钩以后,继续保持美元霸权;科威特,1991年美国曾经不惜打一场海湾战争帮助它赶跑了入侵它的伊拉克;阿联酋、卡塔尔、巴林,是重要石油天然气供应国,是美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这些传统意义的美国盟友,都积极要求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接下来,我们有理由在战略上保持乐观,我们有必要在战术上保持谨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在路上。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8:0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重大转折,真相终于暴露了


作 者 :s叔

来 源 :史客郎(ID:sanguoke)

美国人的态度,这两天有了非常怪异的变化!

01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漏嘴了!

事情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30日,差不多我们这里昨天,加拿大外交部长访问美国,和布林肯会面之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就有记者问了:“北溪”管道被炸,给欧洲能源供应,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啊,这事你怎么看?
刚开头,布林肯回答得,还算中规中矩。
他说,美国已大幅增产,向欧洲提供液化天然气等能源。
意思就是:欧洲人,你们不要着急。
谁也没想到,这段话刚完,他转头就说:“北溪”管道被炸,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借此“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瞬间记者就惊呆了。
这也太特么直白了吧!
图片

前两天事情刚发生时,布林肯不是还一脸正气,说这管道被炸,“对谁都没好处”的吗?
怎么才一转身功夫,他就说“好处大大的”了呢?
媒体当然会怀疑起来。
再一翻之前的视频,嚯嚯,事更大了。
又发现了一件事:9月9日,当时俄罗斯刚切断“北溪一号”的天然气,当时布林肯去布鲁塞尔,之后又再去了乌克兰。
有记者问他:俄罗斯断了“北溪一号”的气,你怎么看?
当时布林肯是这么回答的:还有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使欧洲最终一劳永逸地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我之前说过,今年2月,当着德国总理朔尔茨的面,拜登说要切断“北溪二号”的那段视频,到处在传播。
布林肯的这番说法,和拜登的那个视频,完全对得上号啊!
可能他太兴奋了,一时没忍住,说出了真实想法。
这种说法,可和他老板没对好口径啊。
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就是美国人干的。
所以不断有记者问拜登。
拜登呢?
始终一个态度:不否认也不承认。
为了这事,他还骂了记者。
前段时间,美国飓风“伊恩”过境,死了不少人,拜登发表讲话。
又有记者问起“北溪”。
拜登很不爽地说:让我们继续说原话题,好吗?
记者说:这是个重要的国际问题……
结果记者还没说完,拜登就打断了他,大声呵斥道:重要的国际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到这里,是为了谈论美国,好吗?
然后老头拂袖而去。
你国际问题不谈,就不谈好了。
但换了个地方,拜登却主动谈起国际问题来了,说起乌东那四个州并入俄罗斯的事来了。
可能他当时那视频传播太广了,这两天他走到哪里,媒体就问到那里。
今天拜登倒是回答了。
他是这么答的:
先说:这是一次蓄意的破坏行为。
这是句废话,全世界几乎没人不知道管道不是自己坏的,是被人炸的。
拜登接着又说:现在俄罗斯人正在散布虚假信息。
他还说:我们将与我们的盟友合作,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还是废话,啥信息都没有。
最后他“告诫”说:但不要听普京的。我们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
他的这个态度,和布林肯说的话,差别实在太大。
一个是遮遮掩掩。
一个是恨不得就敲锣打鼓,直接庆贺。
我们知道,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德国。





02
德国人最近有啥反应呢?



极其诡异!
什么反应都没有!
前段时间,我刚说过这事:9月25日至2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风尘仆仆,跑到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去求气,气没求到,但人刚一回国,就说阳了。
他一宣布阳之后,管道就炸了。
之后他就销声匿迹了。
其实发生了北溪管道被炸这种大事,他就算正处在隔离期间,网络也不是不通,出来搞个视频讲话,也是可以的。
但他就是不出现,不露面。
弄得现在国内谣言纷纷,有的说这件事,说不定德国政府也参与了!还有的说,这件事说不定是德国政府干的,为的是向美国纳投名状!
但人家就是不露面,有什么办法呢?
不得不说:朔尔茨这阳,阳得可真是时候啊。



另一个最大的受害者,是俄罗斯。



俄罗斯最近态度很强硬。
普京在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大会,就直说了:这事就是美国干的!
他的对外情报局局长则说:我们有证据!
对这些话,美国人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态度,怎么来比喻呢?有点像一个小孩子,飞砖砸碎了人家家里的玻璃,人家追到后,发现这小孩子不但不在乎,还在得意地吹口哨!
没了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就得用美国运来的高价天然气。
利益巨大,难怪布林肯那么开心。
俄罗斯人当然暴怒了。
它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干脆直说了:如果证据证明“北溪”天然气管道是美国炸的,那么美国运往欧洲的天然气船只,将会遭到“毁灭性”地打击!
啥意思?
你不让我赚钱,大家都别想赚钱!





03
美俄两个大国杠上,小国就心惊胆战了呀。



两个。
一个是丹麦。
事情就出在它家里呀。
而且破坏发生地,近段时间北约在那里演习很繁忙啊。
所以丹麦这个国家,不见得无辜。俄罗斯人已经点过它的名了:丹麦,你在那地方设了那么多的监视设备,你录到了啥?拿出来!
丹麦人一边装听不见,一边抓紧活动。
昨天一整天,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忙成了狗:
她先飞去伦敦,和英国首相特拉斯会面;
之后又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再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谈;
在晚上,她还会见了欧洲理事会负责人米歇尔。
图片

对外发的新闻稿,都说这些活动是为了更好地监测欧盟的基础设施,并支持对爆炸事件的调查。
这就有点怪了。
你要既然要支持对爆炸事件的调查,应该抓紧把当时监控材料,不管是视频,还是什么监听到的东西拿出来啊,怎么到处跑呢?
更何况丹麦女王,在参加完英国女王葬礼后,回国就阳了。丹麦女王的年纪,也挺大的。
老太太还生着病呢!
丹麦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当首相的,还到处乱跑,也不太好吧?
还有个国家是挪威。
我之前说过,欧洲的天然气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俄罗斯,一个就是挪威了。
今年挪威人是赚翻了。
但树大招风啊。
听说“北溪”管道被炸了,挪威人估计当场就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军舰、飞机、无人机什么的,能用的全都用上了,反正就是想尽办法,来保护自己的输气管道,不要也被人炸了。
图片
但光靠自己,力量够吗?当然不够。
挪威人还搞了另一手:它拉上德国、法国和英国,在它的海上油气平台周边水域巡逻,说是防止这些设施遭到破坏。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一愣?
因为“北溪”管道为啥被炸?之前就有人分析过,说这事极可能是美国和英国联手干的。
挪威要是怕自家管道被炸,怎么叫上英国呢?
还有,德国自己,近段时间也被怀疑上了。
怎么挪威也把德国人叫上了呢?
这两个,现在可都是嫌疑犯啊。
挪威人难道不怕吗?
这就是挪威人的高明之处了:犯罪嫌疑人嘛!干了事后,一般来说,都是怕被人发现的,所以事后表现往往是最棒的。如果怕被炸,必须得拉上它们!
美国人嫌疑最大,为啥不拉它呢?
可千万不敢拉它!
美国属于干了坏事,却不怕暴露的那种!



再说其它欧洲国家的态度,“北溪”管道被炸,也关系着它们的切身利益啊。



它们是什么一种反应呢?
更是怪诞:至今为止,它们仍然一声不吭。
连话痨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不说一句话。
要是以前,发生了点什么事,它们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有没有证据,跳起脚来,大声臭骂俄罗斯了。
这次,实在太怪,太过于沉默了。
这也是没办法。
主要是在这事上,美国人的表现,实在太粗糙了。
估计欧洲那些领导人,都恨不得私下求美国了:大哥,你也好歹装一下嘛!兄弟们都是要吃饭的,要拉选票的,你这么直白,兄弟们没法对老百姓交代,日子没法混啊!





04
说到这里,来个总结吧,简单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对俄乌这场战争,欧洲显然有着重大的误判。
它们原以为自己和美国是出拳者,乌克兰是山,俄罗斯才是那个挨打的牛,玩的不过是场隔山打牛的游戏。所以从最开头,一直到现在,才表现得这么积极。
但结果呢?
它们错了!
乌克兰和它们都是山!这场战事虽然是美俄交手,但一招一式,都打在欧洲和乌克兰身上啊!
第二句话是:从美国吃自家小弟,可以美国的内部危机,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要不然,它也走不到这一步啊。
就算它能把这些小弟全须全尾地吃完,将来也会少了一堆摇旗呐喊外加帮忙的,将来怎么来面对我们?更何况,美国吃小弟的同时,我们也没闲着,还在旁边搞截胡呢?
第三句话是:这世上,做老大的,最怕什么?
它最怕的,其实是老二和老三联合起来,一起来对付它。
论综合实力,美国老大,中国老二,俄罗斯老三。
这次战事,其实是老大和老三在死掐。双方都会受伤,程度不同而已。
历史上,每当老二遇到这种情况,之后几乎百分百登顶,最终当上老大。
说到这里,那句已经很长时间没说的话,忍不住得再说一遍了:拜登这批人哪,总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20:36 | 只看该作者
地缘大决战!中俄伊集结完毕,美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原创 戎评说策 戎评 2022-09-29 18:00 发表于湖北

伊朗加入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在国际上形成了美国最害怕的中俄伊反霸大三角。而是源起于东亚一路贯穿中亚高地、南亚次大陆、西亚山谷和中东-伊朗高原,最后翻过高加索山脉抵达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亚欧大陆,历史性的被融合进同一个组织集团。这标志着以中俄伊为代表的亚欧大陆陆权力量已初步整合成型,世界地缘权力结构重心去海权化的新时代,即将拉开浩荡帷幕!
2018年,中国正式对外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世界权力结构正呈现出东升西降的趋势,由此引发学术界广泛的大讨论,即西方是什么时候开始“上升”的,东方又是什么时候“下降”的。换句话说,这个百年究竟指的是几百年。
经济学界认为,东西方分流的历史节点在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志性事件为带动人类生产资料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奠定西方生产力反超东方的基础,所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三百年。但史学界和地缘政治学界却认为,东西方分流的历史节点发生在十六世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该是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更偏向于第二种观点,包括金灿荣教授在内的很多专家不止一次地在如何理解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讲座中明确指出,当下正处于500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领导全球化的地位正在让位于东方!
图片
这就多少令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十六世纪的东方,正处于大明帝国的统治和领导下,虽然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大不如前,但怎么着也比欧洲那群歪瓜裂枣的货色强吧,凭什么说我们的比不过西方呢?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十六世纪,西方人均创造的生产力产值自公元一世纪的1500年来首次超越了中国,并彻底拉开差距。
按照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根据1990年的美元购买力的计算,公元1年,欧洲的人均GDP为412,中国为450,双方差距在40以内;公元1000年,欧洲的人均GDP为427,中国则仍停留在450,双方差距再次缩小到30以内。公元1500年,欧洲的人均GDP为771,中国为600,双方差距一下就拉大到170美元以外了。1600年,欧洲为889,中国为600,差距接近300;1700年,欧洲为997, 中国为600,差距接近400。
以上数据明显与大多数人的认知撞车了,要知道,明清两朝的经济水平一直傲视群雄,而彼时的欧洲则处于列强不断征伐的混战之中,这般颠覆常识的反超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图片
其实答案很简单:人均大法是其一,最关键的原因是十六世纪的欧洲在荷兰与西班牙的带领下,开启了血腥殖民的大航海时代,导致海洋型文明国家的实力增长速度远超陆地型文明国家,而正是这一改变,推动了世界地缘权力结构的中枢从陆权全面向海权转移。
海权压过陆权的首要条件当然是交通环境,麦哲伦环球大航行之后,全球经济活动逐渐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陆地有各种地形的限制,且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存在着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运输风险大、运输效率低、运输承重量小的缺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流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跨洲际的贸易交流了。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达林顿建成,但陆权并没有因此而重新回归地缘权力结构的中枢,毕竟依托铁路扩张势力范围,需要夺取铁路沿线地区的控制权,这显然不太现实。更何况,当时的技术仍无法解决地形限制和运输成本相对比海运高的问题!
但首要条件只是表象,核心条件才是根本,那什么是核心条件呢?
对扩张的不同定义。
海权国家对扩张的定义是掠夺,陆权国家对扩张的定义是统治,而在血腥殖民的时代大背景下,统治模式对国家实力的贡献远不如掠夺模式。
图片
陆权国家的统治有统率和治理两层意思,只有做到稳定的治理才能确保统率的长期性与合法性。所以,陆权国家在搞扩张时,不但要劳师动众的出兵征讨,还得在完成占领后,花巨资建立起一整套行政体系,以驯化当地居民巩固统治。
这样做的坏处相当明显,首先在扩张阶段,劳师动众的出兵征讨意味着需要支出高昂的扩张成本;其次在占领阶段,建立起一整套行政体系以巩固对该地区的统治意味着需要支出高昂的治理成本。如果能够保证占领地的绝对控制权,那么收益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之则前期付出的扩张成本和治理成本全都打水漂了。
也就是说,陆权国家的扩张是一种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低、回报周期漫长的投资项目。
而重在掠夺的海权国家完全相反,他们扩张的惯用伎俩是派出几支水面舰队往重要的航道上一摆,或者在沿海国家门口来几次舰炮外交,就可以迫使这些国家签订利于己方掠夺的不平等条约。只要条约落地生效,收益马上就产生了。
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动员的兵力规模小,也不用承担任何的治理成本,完事后还能要求对方赔偿开战经费,所以扩张支出与回报相比基本为零,属于典型的一高双低项目,即高收益低风险低成本。
要不咋说海权国家是天生的金融投机者呢,小投入高杠杆大收益见效快的这套玩法,可是殖民掠夺的传统技艺了。
不仅如此,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即使在生产力相等的情况下,陆权国家可扩张的范围也比海权国家小得多。史学家通常认为,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扩张极限是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内,因为低于这条线降水量就不足以支撑农耕生产的发展。
图片
如果强行越过400mm降水线,绝大部分的物资,都必须从内地运送过去,物流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在古代,向五百公里运送一斤的粮食和水,其在运输途中就会消耗十斤,而超过1000公里后,成本将再翻两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少有王朝能够越过西北一带建立绝对稳固控制权的根本原因。
控制范围小,一方面易于长期性的稳定,减少战争频率,这当然是中国有为帝王门追求的目标,但放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织更迭的时代,打仗少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相继证明,在推动技术大爆发的所有因素中,战争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那个。
中国是最早使用以火药为主的远程武器的国家,为何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热兵器却没有在中国出现,反而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发扬光大呢?因为进入十六世纪以后,欧洲列强围绕殖民地的争夺,各种样式的战争是打了一场又接着下一场,鲜有罢兵休戈的时候。当战争越来越频繁后,就会促使参战的国家在武器创新和组织创新上狠下功夫,进而带来军事革命!
工业革命前,人类一共经历过两次军事革命,第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在华夏大地的秦王国,始皇帝及其先辈们为了一统六国的战争,搞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最优越的组织架构。第二次军事革命发生在欧洲,列强们为了争抢殖民地,叩开了热兵器时代的大门。
图片
剑桥大学的模型数据显示,十六世纪,在一系列军事变革的作用下,西方的开战能力在时隔千年之后,以0.13的指数再次反超东方的0.10,这进一步增加了欧洲殖民掠夺的效率,并拉大东西方的发展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有个理论很出名,在他看来,衡量近代文明影响力的尺度就在于开战能力。莫里斯指出,西方成为世界霸主最明显的标志是1840年到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支小型英国舰队开进中国,威胁要切断向北京运送粮食的大运河,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忍辱负重地作出巨大让步。
另一方面,控制范围小意味着无法做大蛋糕。由于海权国家的扩张范围依托互通有无的海洋延伸到全世界,再加上陆权国家在扩张过程中付出的高昂成本损失,因此他们实际获取的资源要大大高于陆权国家,自然也就能做出比陆权国家更大的国内蛋糕。
做大国内蛋糕的意义在于,民众和企业收入增长,能为国家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政府有了这笔钱后,既可以用于下一轮技术的创新,又可以用于武装新的军队,掠夺新的资源,使血腥殖民在国内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而陆权国家这时想要追上海权国家的脚步,在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前两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产品是重资产,严重依赖政府长时间大资金的投入,海权国家依靠血腥殖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风险和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以支撑工业的发展。
图片
陆权国家没有这个条件,除非有他国帮忙,否则搞重工业的资金要么从老百姓身上压榨,要么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这两条稍微开的不留神就是车毁人亡,比如被二月革命推翻的沙皇政权。当陆权国家好不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又要为产品和原材料的销路跟海权国家抢蛋糕吃。然而,海权国家深耕世界殖民体系已久,能调动的战争资源更多,陆权国家打赢的机率低得可怜,比如两次掀起世界大战却均以失败告终的德国。
正因如此,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近代,海权国家的发展路线轻松就能吊打陆权国家!
但现在这些因素正在逐一打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体系走向瓦解和崩溃,海权国家尝试着用科技制高点、规则制定权以及所谓优越的国内政治制度,去合法地掩人耳目地继续从事着本质上仍没有改变的殖民剥削它国的那一套把戏。
然而,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和西方内核文化的缺失,欧美国家财富掠夺的有效力一天不如一天,社会结构与生产力失衡的矛盾逐渐凸显,并最终演变成近两年屡见不鲜的华尔街大游行、巴黎黄马褂运动、国会山美轮美奂风景线等等...这一切都在说明海权国家以“掠夺”为中心构建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正走向崩溃,而陆权国家强调的“统率与治理”即将回归历史正位。
与此同时,随着高铁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海路运输对陆权国家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再重要,世界地缘权力结构已经从海权中心化发展为海陆二元化并向海权边缘化和陆权再中心化过渡。上合组织扩容伊朗是过渡的起点,而陆路与空路的洲际运输则是过渡的驱动源!
图片
鲜为人知的是,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海权的胜利只是假象,人类归根结底属于陆生生物,必须在陆地上生存,这点本质是恒定不可逆的。海权国家再怎么闹腾,终究摆脱不了处于大陆边缘地带的宿命。
透过历史厚重的烟云,以千年的时间跨度去审视每一场海陆之争,我们会发现最后的结果都是陆权战胜海权。
雅典海权败于斯巴达。
日本海权先败于明朝后败于中国。
不可否认,英国的确把海权文明带上了世界地缘权力结构的巅峰,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欧罗巴大陆至始至终是法德的天下。当欧洲大陆的两大陆权文明决定整合欧洲后,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马上就被边缘处理了,比如2015年英国脱欧。美国虽然是地理上的大陆国家,但北美洲游离于亚欧非大陆核心板块之外,是地缘意义上的岛国。
因此,我坚信美英日所代表的海权国家与中俄伊所代表的陆权国家间的地缘决战,会像历史押韵的注脚一样,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5:38 | 只看该作者
耗费万亿,死伤百万,一场战争打掉两个强国


以下文章来源于九边 ,作者九边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真的是一言难尽。两边的战术和装备越来越倒退。

一开始还有现代化战争的味道,精确打击和信息化作战。后来就打成了二战,正面炮火配合装甲部队穿插包抄,搞突击包饺子。后来居然“一战”化,开始打起了堑壕战,所谓“大炮轰完步兵冲”。

有小伙伴说再打就打成两伊战争了,假期找了点材料,发现还真有点像。写篇长文,谈一下两伊战争,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下。

(一)

说起伊朗,很多小伙伴可能知道他们民族不同,伊朗是波斯人,而他的邻居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还知道伊朗人信奉伊斯兰什叶派,其他中东国家大多是逊尼派。

关于这两派有啥差别,我以前看书的时候觉得差别很大,后来接触到那些信教的人,发现差别极其极其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就一点,逊尼派信奉先知穆罕穆德,什叶派信奉穆罕穆德和自己的女婿兼侄子阿里,就这点差别,互相指责对方是异端。有点像国内大部分信教的,信了很多年,每周去教堂,也区分不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伊朗的画风和中东地区就不一样。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伊朗是在山里待着。



这也是为啥历史上波斯人曾经被阿拉伯人征服,却一直比较独立。如果强行类比,有点像我国古代,西藏和明朝政府的关系。明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拥有对藏地的统治权的,但是那地方山高皇帝远,基本上维持半独立,甚至有独立的文化和宗教。

波斯人也一样,也在山里待着,阿拉伯帝国再强大,也管不到他们那边。所以各方面都跟他的邻居们不太一样。

以前的事就不多说了,咱们说近代。在二战结束后,伊朗一度左右逢源,石油多,又和苏联接壤,苏联自然得拉拢它。对于美国来说,反抗苏联渗透的统战价值就很大了。当时中东各国大多与苏联很接近,而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第一盟友。20世纪50-70年代,两家好的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这个背景下,美国大力支援,伊朗经济发展很快,工业实力也突飞猛进,军队更是美国人手把手打造。国王巴列维和上层过得无比滋润。

不过当时伊朗有很多问题,很多人对王室和政府意见非常大。不过最近仔细看了下,其实并不是宗教人士起来闹、直接把国王给干崩了,而是伊朗的各种派别都不满,一起闹,宗教组织作为其中一支政治力量,最终被他渔翁得利了。
当然了,大家闹的原因也是大部分人都不爽。

这些人中,比较多的是吃不饱的穷人,他们对城市里的花花绿绿不感兴趣,只关心生活质量。由于过度的城市化,大量的穷人离开土地去城里,进城后又找不到工作,只能在教堂混日子。

正好教堂里的宗教组织作为传统保守势力。对国王各方面看不顺眼,不论是国家开放,还是王室的穷奢极欲,以及土地改革教育改革等,都有意见。慢慢地宗教组织对穷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正好“石油危机”之后,整个中东对西方禁运,想用能源惩罚西方对以色列的偏袒,石油价格飞涨。这也便宜了苏联和伊朗这俩能源国,这俩国疯狂卖石油,爽的飞起,苏联也进入了最巅峰时期。伊朗也赚了很多钱,只是不给老百姓分。由于大量美元涌入,国内通货膨胀飞起,王室和他们的权贵小圈子风生水起,但是老百姓却苦不堪言。

到最后,各个阶层都不满意,农民嫌贫富不均,中产嫌物价飞涨,所有人都痛恨权贵、特权和腐败。尤其学生们,闹得更凶。

总体流程就是群众和学生开始闹,工人起来罢工,国王的安全部队弹压,有了伤亡,群众怒了,继续闹,伤亡更大,更怒了。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失控。

后来安全部队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不再愿意拥护国王。1978年十月,出现了一个严重的事件,标志着巴列维王朝马上要完蛋了。国王下令安全部队去弹压群众,群情激奋的帝国卫队的士兵们竟然把12名军官全给突突了,以表明他们不想再跟着国王混了。后来士兵们也上街了,这和俄国革命之前水兵闹事如出一辙。各种因素凑在一起,伊朗走向革命。可能很多人理解伊朗革命是宗教人士号召大家起来闹,最后神权上位。

其实不是,真实的情况是伊朗各派都起来闹,当时伊朗闹得最凶的,主要是学生们,此外还有“人民敢死队”,“民族阵线”,“人民圣战者”,“自由运动”等一堆派别,跟养蛊似的。

这些派别以为宗教势力人畜无害,都想拉拢宗教势力,各种派别打来打去,互相打残了,宗教势力做大。后来宗教势力成立了“伊斯兰革命卫队”,这个由“毛拉”(类似神父)领导的宗教军事组织把其他组织给一勺烩了,国名也改成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有点像之前的俄国革命,列宁他们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支,却最终通过不断斗争取得了胜利。

然后就是伊朗人质事件,伊朗学生们把美国大使馆的66名外交官扣押为人质,整整闹了444天,这事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因为一般认为大使馆是别国领土,你跑去那里搞事,无论如何也不对。后来美国炸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包括他的盟友,也是这个原因。跑去大使馆闹事,几乎就是宣战。然后就是两伊战争,战争结束后消停到现在。

如今伊朗比较神奇,是个“民主神权国家”,总统是大选选出来的,政府得接受宗教的监督,民间有大量的宗教元素(村里老百姓自己信,城里主要靠宗教警察巡逻维持),同时很多方面又是整个阿拉伯最开放的。

主要也是因为伊朗是个现代国家,跟农业国家不一样,现代国家运转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维持伊朗国家运转的那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不可能是宗教学校毕业的,毕竟经书可指导不了造汽车。

这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基本都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出身,这些人观念很现代,看不上宗教那一套,也根本不相信宗教那一套。霍梅尼上台后考虑把他们全清理掉,可是没了他们国家没法运转了,于是保留了下来,并且继续在学校教授科技相关知识。

现在的伊朗,就是专业人士和宗教人士共治天下,两伙人互相看对方都不爽,互相又没法搞掉对方,也导致了伊朗一直好像不太团结。

我问过伊朗人,革命之后伊朗的环境有变化没?

说是主要问题是封锁。伊朗的特产石油卖不出去,经常50%的通胀,此外因为被制裁,直接卖给伊朗的东西比较少,伊朗从海外买东西都得加价,经济能好吗。伊朗大街上跑的车,很多都是二三十年以上的西方报废车,一发动满大街黑烟。他们那个汇率,疯狂到了极点,汇率每天都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

也正是因为封锁,导致伊朗现在很多地方火车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速度跟自行车差不多。如果说有啥好处,那就是因为不断封锁,伊朗必须自力更生,竟然被逼出来一些工业。尽管没多少,但是在整个中东已经算牛逼的不得了。不过经济主要依赖石油,油价高的时候经济就好,油价不行的时候经济也不行,跟俄罗斯情况差不多。

现在的伊朗很尴尬,想搞好经济,就得发展工业,但是工业背后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天生跟宗教不对付。可是不发展经济,老百姓受穷就会不满意,对政权合法性也会产生质疑。我之前跟一个在北大读博的伊朗留学生聊过,他说伊朗将来100%会世俗化,封建神权的基础是落后经济,只要经济往前发展,就迟早会把神权给灭了,这也是为啥两百多年前大部分国家都是封建神权,现在已经很少了一样。

封锁之外,对伊朗伤害最大的,就是两伊战争。

(二)

1979年是个不一般的年份。

两伊都非常不太平。萨达姆正式上台,别看他天天穿军装,其实没有当过一天兵。而是靠裙带关系和暗杀政变上来的。

在20世纪50-70年代,伊拉克不断出现暗杀和政变,连续几个政府被推翻。萨达姆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在1979年,政变推翻了一手提拔自己的贝克尔。坐上了总统的位置。

这种人上台会做什么大家都能想到。1979年7月22日,萨达姆召集千余名伊拉克高级干部会议,他拿出一张名单,说现在有人叛变自己的国家。然后让人开始念名字。被念到的六十多人,一个个都被抓了出去。

气氛太压抑了。不知道哪个最先跳出来,大喊“萨达姆万岁”。剩下的人受到启发,声嘶力竭地喊起来。萨达姆很满意,表示剩下的都是国家栋梁,跟我混前途大大的。

至于被抓的人,很快和自己亲信好几百人,一起被枪毙了。这在阿拉伯国家属于常规操作。搞完清洗的萨达姆是知道的,想稳固政权,做这么点工作远远不足,因为现在更大的麻烦出现了。

在萨达姆念名单之前几个月,伊朗爆发宗教革命,巴列维下台。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伊朗什叶派上台了。问题是伊拉克什叶派也占大多数,而萨达姆自己是逊尼派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如今边上出现个什叶派宗教国,换谁都看着有压力。

而且霍梅尼一看就不是个好惹的角色,革命之后,霍梅尼提出的口号非常离谱,所谓”两个不要,七个反对“。

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犹太复国主义、霸权主义及世俗主义。

不要西方好理解,毕竟美国是全世界资本主义的总头目。为啥连苏联也不要了?

主要是因为伊朗觉得苏联的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神都没了,真主往哪安排?而且伊朗不是说说而已,居然来真的。

外交上同时得罪美苏两家。刚才也说了,伊朗一边围困了美国大使馆,把几十号人扣了一年多,也就是那个电影《逃离德黑兰》的背景。一边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他大骂苏联领导人。同时霍梅尼反对中东世俗国家,认为大家都应该过那种古代宗教生活,电视电影这些东西都是垃圾,宗教人士应该在各国事务中有更大的权力,搞啥世俗化?

至于国内,最主要的是清理旧王国军队,一时间全国近一半军队都被解散了。剩下的不是人心惶惶,就是因为美国断了装备和零部件,战斗力大打折扣。至于跟宗教不对付的人,那更是整得稀里哗啦的。

因为伊朗革命成功,伊拉克的宗教势力也很受鼓舞,开始向政府要更大话语权。萨达姆很闹心,担心伊拉克也发生伊朗革命,于是提前下手,又是抓又是杀,宁可错杀一千,谁敢闹就清理谁。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更深了。

此外两国领土上还有不少麻烦,比如那条阿拉伯河。伊拉克一直没有通往波斯湾的水道,如果占领了那条河,那不仅伊拉克势力大增,也能大幅削弱伊朗的实力。此外还看上了一个叫胡齐斯坦的地方。

再加上萨达姆看清楚了伊朗革命后对武装部队的大规模清洗,国防系统乱作一团,他觉得机会来了。

同时开始向全世界宣传伊朗的可怕计划。这方面萨达姆发挥了野兽一般的想象力,并且非常成功。

他向中东的世俗国家说,伊朗很快会鼓动宗教人士造反,把你们都推翻了。就算退让以后也要按照他们要求过苦修生活,比如不能看电视电影不能唱歌不能逛街,怕不怕?

对于宗教权力比较大的国家说,伊朗认为你们信的那一套都是假经,曲解了先知的意思。要把你们都干翻,经书都烧了,如果不改信他们的那一套,连你们人也一起烧了。

跟美国人说伊朗要把大使馆的人质都杀掉,而且要封锁波斯湾,以后美国汽车就都要烧木头了。

跟苏联说伊朗马上就要鼓动中亚各个斯坦加盟国闹事,还会送给阿富汗各种武器装备。

甚至连非洲人萨达姆都不放过,说伊朗人搞定中东就会让他们改信仰,不然像几百年前那样收重税,甚至抓去做奴隶。

然后话锋一转,萨达姆表示现在眼看天下大乱,自己愿意站出来。不管真信假信,见到有愿意主动做出头鸟的。大家自然不是傻子,会被伊拉克给忽悠,不过革命后的伊朗确实看着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输出革命,于是大家也不打击萨达姆的积极性,甚至怂恿萨达姆赶紧上。

伊朗不是瞎子,看着萨达姆这么闹,知道不能善了。多说无益,双方部队很快就在边境开始摩擦。各种冲突不断。

经过一年的酝酿,两伊战争正式开打。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率先发动对伊朗的进攻,两伊战争开打,当时以为一个礼拜结束,没想到打了八年,百万伤亡,千亿损失。

(三)

两伊战争应该是最近五十年最儿童不宜,最无聊,最反人类的战争。

整个的过程比较无趣,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从1980年到1982年,伊拉克不讲武德搞偷袭,突袭了伊朗,指望着通过闪电战直接把伊朗干趴下,一度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伊朗当时把很多技术兵种的士兵和专业人士都给抓了起来。比如很多空军飞行员,在美国接受过训练,都受到怀疑,于是被隔离审查,其他技术兵种也差不多。大批军官也被革职的革职,审查的审查,部队里乱得一塌糊涂。所以伊朗前期打得巨烂无比。

但是反应过来的伊朗调整政策,释放被审查的部队人员,同时以宗教形式号召老百姓上战场。伊拉克突袭伊朗取得小胜后,伊朗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反攻。

伊朗当时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巴列维时期攒了不少相对先进的装备,尤其空军,一度打得伊拉克抬不起头;其次就是人多,伊朗人口是伊拉克的三倍,战场上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强得多。

为了加大胜率,伊朗革命卫队把成千上万虔诚的群众组织起来,很多是老人小孩,他们几乎没啥作战经验,每人得到一把塑料“天堂钥匙”后,在毛拉的鼓励下,带着它用肉身趟地雷阵,骑摩托车突袭伊拉克坦克,甚至满身炸药扑向伊拉克碉堡。

经常战役一开始,成千上万几乎没有战斗力的杂牌预备役冲向伊拉克阵地,一场近乎单方面的屠杀之后,战场上死伤狼藉,不过伊拉克人阵地弱点也被试探了出来,伊朗正规军和装甲部队顶上,从弱处直接撕开缺口,然后从侧翼进攻伊拉克。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打法。

伊拉克人再怎么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场面啊,很快扛不住了。再加上士兵们本身也不太认同萨达姆说的战略目的,心态不好,动辄跑路。

这种情况下,萨达姆大规模清洗过几次部队里的消极分子,但是依旧止不住颓势。到了1982年,战争第一阶段结束,伊朗彻底占了上风。

这时候萨达姆慌了,想求和,但是伊朗那边已经不满足于“反侵略”成功,人家要解放伊拉克,下一步解放整个中东,让整个中东变成宗教国。

这个背景下,萨达姆一边向全世界求助,同时大量使用化学武器来稳住战线。

等到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时,美国一口咬定萨达姆有“大杀器”,这个倒没冤枉萨达姆,原因就是当年确实经常用。不仅向战场投放,还在国内镇压库尔德人,据测算,前后屠杀了至少十万库尔德人。

而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这事,美国确实很清楚。因为伊拉克自己是没有能力装配那些生化武器产线的,配件基本都是美国,法国,英国通过第三国提供的。甚至还给伊拉克投资了一个氯气工厂,因为氯气是化学武器的关键材料。只是大家当时都讨厌伊朗,更担心伊朗在中东独大,所以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要修理伊拉克了,又把这事拿出来。

由于双方陷入了可怕的战略对峙,为了打破这种僵持,伊朗又动员了几十万穷苦人组成“人浪”去进攻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比如著名的“黎明攻势”,八次进攻中,20万伊朗部队对伊拉克阵地发动了人海波次进攻,双方伤亡极其惨重,却依旧打不破僵持。

而且有些战争过程实在是很拙劣。比如德兹富尔战役中,面对大量伊朗坦克的反攻。伊拉克指挥官突发奇想,把自家坦克全部弄到了沼泽里,只露出炮塔当成固定炮台用。这么个玩法在现代军队来说如同自杀,但是在两伊战争已经是“神来之笔”,毕竟把坦克身子藏起来只露个炮塔,目标小了,而且还是静止射击,又一次偷袭了伊朗人。

后来张召忠说,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坦克都埋在土里,就露出来一个炮塔。这种操作就是他们的路径依赖,准备用这种方式来对付美国人。不过美国人不是伊朗人,武器也不在一个世代,战机从空中掠过,下边沙漠里埋着的坦克都被导弹悉数击中,变成了一个个铁棺材。

如果伊拉克崩了,伊朗可就要成了整个中东的老大了。整个西方加苏联都急眼了,一起急眼的还有整个中东的王爷们。刚才说了,伊朗是什叶派,中东大部分都是逊尼派,伊朗做大后,肯定修理他们。所以大家纷纷出钱出力,科威特那么小的国家,借给伊拉克140亿美元,我查了下当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好吧,负12.96亿美元,当时主要是借了日本的钱来搞发展。

伊拉克拿到借款后,大规模向西方购买武器,不过主要向苏联购买武器。苏联不但给武器,还担心伊拉克人不会用,派了很多军事顾问前往伊拉克实地教学。到这个时候,美苏其实已经都开始站伊拉克。一般来讲,整个冷战期间,美苏从不站一个阵营,这次伊朗低劣的玩法让这两个善人都去支持伊拉克了,伊朗彻底被国际孤立了。

伊朗真正的失败,其实就是外交上的一塌糊涂,主要也是因为那群宗教人士在外交上基本就是一群小学生,啥也不懂,竟然会傻到美苏一起反。

1986年到1988年,是战争最惨烈的两年,仗打到这个地步两边彻底红了眼。再没有任何顾忌地攻击对方。伊拉克向伊朗发射了300枚飞毛腿轰炸民用目标,比如发电厂自来水厂,伊朗向伊拉克城市平民聚集区发射了70枚导弹。伊拉克空军驾驶法国幻影轰炸机轰炸伊朗核心区,伊朗也用以色列卖给他们的轰炸机去炸巴士拉。

多说一句,以色列离伊拉克很近,他最不希望看到伊拉克好过。所以战争期间,它一直在偷摸支持伊朗,他的想法是,最好这两个国家一起耗尽军事力量彻底走向破产,自己在中东一下子死俩对手。

慢慢的,两伊打红眼了,1986年开始攻击对方油轮,不管挂哪国旗帜只要给敌人运油就打。至于平民更是成了轰炸的目标。

搞笑的是,伊拉克实在是太拙劣,有一次竟然把给他送石油的美国护卫舰给炸了,死了37个美国人,要不是“大局为重”,美国当场就修理这货。

到了1988年,战争结束的契机已经到来了。

其实萨达姆早就不想打了,1987年就表示接受停火,但是伊朗不愿意。等到“袭船战”升级之后,美国就开始准备下场了。因为伊拉克唯一出海口已经被伊朗占领,只能从科威特绕道运油,一旦再被伊朗堵住,伊拉克失去资金来源,很快就要完蛋。

美国军舰驶入波斯湾,表示对各国油轮提供保护,任何攻击行为都将受到美国的惩罚。伊朗不服气,表示拉偏架还有你这个拉法么?现在看他不行了,你跑来这么说?

然后美国表示我换个姿势拉偏架吧,亲自露了两手。

依靠美国的各种新装备和情报支持,伊拉克1988年4月发动了代号“斋月行动”的作战任务,1200公里战线全面反击,强大的火力打的伊朗节节败退。此外有点像这次俄乌战争,美国给伊拉克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情报,伊拉克打伊朗的电厂什么的,一打一个准,伊朗却经常在瞎打。很快战线就被推回了伊朗境内,大量伊朗部队都成了俘虏。

同月美军亲自下长,开展“螳螂行动”,一天就把伊朗海军打残了,整个过程中伊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几个月后的7月3日,一架载了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伊朗客机,被美军文森斯号巡洋舰两发导弹击落,无人生还。事后美国表示是“误击”,但认定美军没错,任何人都没有受到处罚。

就在客机被击落后半个月,霍梅尼表示愿意接受停火。一般认为是霍梅尼周围的人达成共识:美国亲自下场的前提下,继续打下去除了不断伤亡毫无意义,而且可能酿成伊朗国内再次革命。有点像沙俄被革命推翻后,新政府不停止战争,导致很快又一次爆发了革命,列宁他们上台。

停火后两伊才发现国家已经毁了。原本富裕的两国,在战争中耗尽了财富,据统计至少损失了9000亿美元(那可是80年代的美元)。国力至少倒退了30年,并且战后一直动乱和受制裁,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伊朗自不必说,伊拉克在战争中为了打仗借了无数的钱,战后还不上,直接导致了入侵科威特。伊拉克揍科威特的理由也很充分:这货借给我钱,还想要,简直欠揍。

美苏等国的目的达到了,中东国家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个话事人。

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两伊战争对伊朗是个重大损伤,不过客观上救了伊朗的宗教势力。革命上台的宗教势力因为瞎折腾遭到了太多人的反对。伊拉克的入侵导致伊朗国内同仇敌忾一起御敌,内部矛盾瞬间没了,宗教势力坐稳了,一直维持到现在。

多说一句,萨达姆打伊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国内的什叶派占多数,他担心这些人和伊朗勾结。

但是谁也没想到,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后,萨达姆死了,美国占了伊拉克,在伊拉克搞大选,什叶派领导人顺利当选,如今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什叶派占多数而且处于统治地位,理所当然地,这俩国家鬼混到一块去了。我一直挺纳闷,美国看到这个结局,不知道啥感受。

(四)

美苏在战争中的态度非常值得玩味。

依然是当年英法瓜分中东的思路,如果这场战争分出胜负。对于美苏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伊拉克获胜,必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东霸主。 一旦伊朗获胜,更糟糕,整个中东甚至中亚都可能宗教势力崛起,动摇世界的大乱就可能发生。特别是伊朗人在战争中表现得那样狂热,让其他各国都有一种紧张。

于是两伊战争打成了一场浪战,双方被刻意的保持平衡,让这两个国家互相往死里耗,在全世界的眼里,最好的结局就是他俩一起躺在手术台上,治好了也是个废人。

两伊战争打到后来,人力还能坚持,但是因为工业基础不行,装备渐渐不敷使用了。美苏都刻意控制武器出口,于是两家大量从中国买武器。

有种说法是,整个战争中,中国出口了一百多亿美元的装备,坦克装甲车就卖了几千辆。中国武器也是那时在国际市场打出牌子,当时国内正在百万大裁军,军工企业转型正好缺钱,这钱很是起了些作用。

更没想到的是还有意外收获,就是当年沙特那35亿美元买东风的事情。

当时沙特看他们那种打法,知道一旦停战,两家要重建但经济都完蛋了,肯定要找自己”化缘“。这种无底洞傻子才愿意去填。于是满世界找家伙防身,要够大够厉害,能镇得住人的那种。最后也是沙特钱够多,中国胆子够大,干了一笔惊天动地的大买卖。 其实武器市场都还是小头。真正大头是石油出口,因为两伊战争,引起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飞涨了数倍。中国石油出口大赚了一笔。为刚开始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外汇。

多年来中国一直大量进口石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改开早期中国一直是石油出口国。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国际局势向好,我国石油开始大量出口。据统计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石油出口量近4亿吨。

最高纪录是1985年,达到了3600万吨。挣了近70亿美元,占了当年外贸总额的1/4。这些钱很多拿去买了日本和德国的炼钢产线,为中国后来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五 )尾声

两伊战争整体给人的感受就是打了个寂寞,百万伤亡和万亿损失,最后双方啥也没得到。然后接下来几十年,又被制裁,各退了几十年。

也感慨一件事,并不是世界和平,只是我们生活在了和平的国家,才不用去经历战争中那些可怕的事。这个意义上讲,怎么歌颂和平都不为过,也希望我们一直能和平下去。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4 16:40 | 只看该作者
转折信号到来,准备迎接贸易爆发!


原创 庄主 米筐投资 2022-10-14 06:59 发表于河南

1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饿肚子的时候意识形态并不比馒头香多少。

尊严和意识形态这东西,是只有吃饱肚子以后才有余地讨论的话题。

欧盟的主要经济体——德国,在经过了长期经济下滑、对乌援助、能源危机、产业链转移、资本外流以及尝试中德脱钩以后,终于从梦游状态疼醒了。

挂着满身负面状态的德国政府,终于认清现实,在对华政策上发生了重大转折。

德国时任总理朔尔茨10月11日,在柏林机械工程峰会当中发表演讲,公开表态:坚定支持全球化,反对与中国脱钩。

他在本次讲话当中还强调:

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

全球化能铸造更多的繁荣,德国和欧盟必须建立更广泛也更稳健的贸易关系,我们非但不能与个别国家脱钩,而且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展开贸易。

事实证明,不论是曾经被蒙蔽也好,还是另有目的也罢,能够当上一国总理的人,总不会是个脑子完全不清楚的人物。

当现实来敲门的时候,大多数清醒的人都会做出最现实的决断。

朔尔茨这次几乎是180度急转式的发言,不仅狠狠打脸,推翻自己曾经的脱钩立场,而且还计划于11月3-4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

而德国媒体,也一改曾经的态度,就“为何总理应该访华”发表大量文章。

文章的主要论调,基本集中在“如果没有中国,世界上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事实证明,现在的欧洲正在面临当初苏联面临的抉择:选口号,还是选面包?



2





对于德国政策的快速急转,按居委会大爷的说法是:本就是应有之意。只是这次的访华之旅,到底会带来多大诚意才是个问题。

是真正大彻大悟,准备将德国从无聊的“附庸泥潭”当中解脱出来,切实地开始重振德国经济,对中国以及更多、更广泛的第三世界国家展开更大规模的贸易?

还是说,这仅仅是一次“创可贴式”的应急反应,目的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岌岌可危的选票呢?

但是不论如何,其实摆在朔尔茨面前的选择并不丰富,无非是“合作与更大规模的合作”。

现在的国际关系,说“复杂”确实非常的复杂,但是如果说简单,也非常的简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说地球就是一个家属院的话,各国其实就是家属院里的熊孩子。

一个强壮的孩子王跟另一个小朋友闹别扭,告诉所有人都不准跟他玩。

但是问题在于,孩子王想要孤立的那个小朋友手里,有大把的糖果。

但凡经历过完整童年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接下来的事态会如何发展。

孩子王的权威最终是一定要被对方手中的糖果瓦解的。

只要我们坚持多边主义的道路,开放合作的主流方向不变,就不愁没有朋友,更不会缺少合作伙伴。



3




欧洲现在的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展现出相当一部分的“东亚化”特征,即:“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二元结构。

欧盟的繁荣是谁给的,大多数欧洲官员都非常清楚!

欧洲的繁荣依赖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应,以及中国大量的廉价轻工业商品支持。

这些巨量且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贸易,有效的抵充了因为货币资本过剩而产生的通货膨胀。

不论西方媒体和个别别有用心之徒如何渲染“世界围攻中国”的可笑论调,现实总是澄清的。

口号喊得再响亮都没用,诚实的身体总会给你答案。

仅过去一年,中欧双方贸易额就已经突破了8000亿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贸易额也已经达到5993.4亿美元,环比不仅增长了30%,而且年底有望再创新高。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欧洲宗主国”美利坚。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在安全和战略上不仅更加依赖美国,而且为美国做出的牺牲不可谓不大。

不仅欧洲经济全线萧条,而且在政治上也已经丧失了大部分自主性,从世界三极之一,沦落为华盛顿的羁縻附庸。

但他们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公开抱怨美国,在欧洲为了美国脱钩俄罗斯能源之后,不仅没有迎来更大规模的支持,反而等来了美国财团的血腥收割。

尤其是随着“北溪一号”被炸,美国对欧天然气价格瞬间上涨四倍,一船美国天然气运抵欧洲,仅是利润就高达1亿美元。

欧洲人民将一切奉献给了美国,换来的却是只能抱着柴火,准备以中世纪的方式熬过寒冬。

一个是真诚加合作,一个是欺骗与掠夺。

欧洲民众也许会因为酒足饭饱后听信个别政客的鼓动和欺骗,但绝不会因为饥寒交迫而给他们投支持票。

事实上,此时欧洲大部分国家,在重新开始考虑务实问题的同时,德法与欧盟也开始毫不掩饰对美的不满。

这不仅仅是来自又臭又长的军援账单,也来自在欧洲各地此起彼伏的示威游行。

同时,欧洲除了英国等极少数美国的“孝子贤孙”,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威胁”以外,以德法为主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积极地展开扩大对华合作的尝试。

敌人的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不论这次访华是暂时妥协还是真诚合作的开端。

我们都完全可以预期——

中国接下来对欧贸易,尤其是民用工业品贸易,都将会有一个更大规模的抬升,这也会给疫情期间压抑的经济环境增添更多动力。

因为朔尔茨此次访华,所能做出的选择确实不多。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3:17 , Processed in 0.2558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