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育率的问题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1:53 | 只看该作者
破防!结婚人数,创新低了!


起点财经 2024年08月14日 15:32 河北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结婚人数,创新低了

8月2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披露了一组关键数据:
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343万对,离婚登记对数127.4万对。
图片
来源:国家民政部

343万对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结婚人数不断攀高,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去年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104.5万对,但仍是过去23年来第三低。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
去年结婚人数略有增加,主要是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
然而,从2024上半年的结婚对数来看,这个补偿性结婚潮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烟消云散。
今年是农历龙年,大家预测,今年可能会有一波生育潮,都想集中生个龙宝宝,但从结婚对数下滑情况来看,可能还是想当然了。
结婚人数直接影响新生儿人数,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新生儿人数会进一步创新低?概率很大。
02
结婚人数创新低背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这意味着,人口通缩速度正在加快。2022年,全国人口首次转向,减少了85万人。去年又减少了208万人。
人口二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新生儿人数继续创新低,继续低于死亡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02万人,相较于2016年1785万的高点,下降了49.5%。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且出生人口继续低于死亡人口,去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两者的差值208万刚好是去年人口减少的规模。
新生儿人数下降的原因,则是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直接造成的。对比新生儿出生数据图和结婚对数图,后者2013年见顶一路向下,前者2016年见顶一路向下,相差不过三年。
关键问题来了,是什么造成了结婚人数不断下降,以及即便结婚了生育意愿也不强?答案是,新的三座大山。
对于日本、欧洲、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富裕地区来说,不愿生结婚、不愿生娃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然而,对于我们这个尚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上流阶层的生育低欲望,理由与富裕地区雷同,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根由是新的三座大山,也即住房、教育、医疗。
这三个压力不减轻,人口形势不会改变。
育娲人口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平均养娃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养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但压力绝对是全球前列,毕竟韩国虽然成本最大,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
图片
分省市来看,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养大一个娃到17岁,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2年收入,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三座大山,让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是导致结婚率与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过去几年,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措施,如生育补贴、生育假之类,但都是隔靴搔痒。
图片
这些不是依靠一些补贴甜头,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所以说,人口形势很难扭转,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下滑。想要延缓趋势,必须从三座大山出手。
03
会带来什么影响

结婚人数创新低,带来的必定是新生儿人数进一步下降,而新生儿人数进一步下降,会带来诸多影响。
我多次强调过,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综合问题,它牵涉到经济、就业、生育、教育乃至产业结构与制度设计。
它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各种顶层设计的制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世界格局之变、发展机遇之变、思维方式之变,还有人口之变。
见证这一历史节点的我们,未来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第一,养老压力问题。
2023年年末,60岁以上人口规模2.97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1.1%,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
65岁以上人口规模达到216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4%,较2021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图片

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老龄化加重,老年人抚养比压力越来越大。
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2020年底出版发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预测,养老保险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
面对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官方已经采取了多条措施。
这些年不断出台的鼓励生育措施,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延迟退休也在路上,官方多次明确提到: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今年7月份发布的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明确写着: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此外,还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我们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第二,城市与乡村大洗牌。
人口减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城市与乡村的大洗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见顶于1995年,当年农村人口85947万人。到2023年,农村人口只剩下47700万人。这4.77亿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批在外打工,并未待在农村。
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农村人口大举进城,很多人在城里安家落户,没能落户的,也都在城市讨生活,或者在县城安家落户。
别看过年期间农村一片热闹景象,平时大多数农村都是一片阒静。农田荒芜,从前的万家灯火已经变成了只听蛙声不见人语。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农村合并模式,将两个乃至几个人数越来越少的村合并为一个村。
早在2017年,新华网等多家官方媒体就披露过一组数据,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
如今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这种消失速度必然会加快。而且,还会有不少小县城消失。
2020年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
图片
在人口减少叠加机关单位编制精简的大背景下,袖珍型的小县城难免被合并重组。
第三,学校关停方面。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2023年减少了1.48万所。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国家教育局还公布:

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这一数据,相比于2022年,减少了534.55万人。

图片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小学数量的影响,东北已经开始,下一波会是中部、西部和东部。

后续影响会进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图片
来源:财新网

第四,学区房价格调整。

人口红利消失,对楼市的冲击已经显现。

过去三年,在人口红利消失、教师轮岗制度威慑以及大环境因素三重叠加下,中心城市曾经不可一世的、泡沫巨大的学区房,正在疯狂挤泡沫。

过去五年,深圳重点学区楼盘整体成交价格从高点时期的9.35万/平方米跌至如今的6.85万/平方米,跌幅26.7%。

图片

深圳六大名校片区楼盘成交均价,从132490元/平方米,跌至100741元/平方米,下跌了24%。而且跌势依旧,很快会整体跌破10万+。

图片

上海价格下跌最夸张的,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仁恒河滨城二期,高点时期成交价2520万元,今年5月份的成交价1465万元,这意味着高位接盘的人,跌没了一千万。

图片

北京方面。

今年年初,第一财经发布了一篇针对北京学区房的文章《顶级学区房价格大滑坡,20万/平的“老破小”已成过去式》。

与北京排名前三的小学中关村三小对口的万柳书院小区,曾经拍出单价36万元/平方米的纪录,震惊全国。

如今中关村三小对应的另一个小区蜂鸟家园,2023年年末,一套52平方米的开间成交总价回落至617万元,单价11.9万元/平方米,对比价格高点时的22.4万元/平方米,大约降了10万元每平方米。

与中关村二小对口的五道口小区华清嘉园,高点时期挂牌价突破了16万元/平方米,成交价最高达到了14.5万元,如今成交价跌至11万至12万元/平方米。

京沪深尚且如此,其他二线三四线就更不用说了。

当孩子数量不断减少,对学区的需求不断下滑,顶级学区房的支撑力量晃动,高价便难以坚守。

而且,这种影响会长期持续下去。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2#
发表于 2024-10-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各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支持生育,意味着什么?


  在总结三孩政策实施后,各地探索支持生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再次出台措施以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标志着中国在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文件与2021年7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相比,体现了中国在生育政策方面的深化与拓展。

  《决定》的公布标志着三孩政策的正式出台,并授权地方探索具体支持措施。过去3年,各地在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方面出台了多种生育支持措施。不过,这些政策分散在多个层级的政府决定中,政策内容也较为碎片化。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指出,《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是基于中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调整,促进适度生育水平,从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原新表示,自2021年中央出台“三孩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以来,各级政府在政策保障、经济激励、时间支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众多措施,但由于缺乏统筹,导致措施分散、执行力度不一等问题。《若干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与协同创新,从生育保险、生育休假、生育津贴、生殖健康等方面完善生育服务支持和激励机制,从而克服了之前存在的碎片化问题。


  国家卫健委随后发布的《问答》(下称《问答》)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国内做法,广泛听取意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共分6个部分。第二至第五部分为文稿主要内容,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这是今后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任务。第六部分对组织实施提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问答》指出,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生,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若干措施》充分考虑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形成系列综合性支持政策。

  此外,《若干措施》着眼于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生育补贴、普惠托育服务、生育保险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等。

  《若干措施》对文件的组织实施提出专门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要深入把握人口流动特点,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强化工作调度,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做好前瞻性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发力,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强化政策储备;完善人口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制度,加强政策成效评估;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原新还强调,《若干措施》关注到了发展观念的转变,协调了“人口—家庭”发展需求。传统观念中,家庭的发展被视为核心,而如今家庭的功能和形态已经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因此,《若干措施》强调要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和支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强化职工权益保障等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强化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若干措施》倡导积极的生育观念,构建生育友好社会。针对当前某些观念对生育行为的消极影响,《若干措施》提出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活动,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及本专科教育,营造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3#
发表于 2024-10-31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最强生育新政来了!八大省钱措施出台,国家又喊你生娃了


原创 波士糖 波哥看楼市 2024年10月29日 16:43 湖南

生娃新政来了,你会动心吗?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该政策主要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界定和宣贯。

图片


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该内容因引发网友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百度热搜榜第一名。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本次的新政策中,国家对生育类的支持政策,应该是第一次将促进生育和增加人口摆在“政治站位”的高度了,可见国家对生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又再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内的人口数量和生育率已经连续拉响了警报,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养育孩子压力大,导致人口骤减,这已经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也严重制约了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的发展。

因此,为了破解这种局面,国家也是一直在殚精竭虑为大家释放新的动力。

这不,本次政策又重磅袭来,全文经仔细读下来,其核心归纳起来,就是8个字:

为你减负,强力加持!

——点滴之中,尽是关爱。

另外,波哥注意到,上述新政策内容中,许多说法如今显得更加接地气了,不再全篇都是高大上的原则型条款了,而且还是由“国办”直接印发,力度那是杠杠的。

比如,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比如,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等等

因为,在以前,在国办这么高规格的政策性文件中,基本不会或很少涉及到这么多细节性的描述和罗列。

毕竟,这样一写,相当于给地方政府做出了非常具体性的指示,会相对束缚地方政府的手脚。

过去,应该大致是这样的想法在里面,一般很难在国家级顶层类文件中出现这样的言语。

但是,为什么现在要如此去强调和强化呢?

其实,还是人口警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响鼓重锤了,实际上就是国家真的着急了,直接列明相关要重点攻克的具体问题,以便推动生育新政的扎实落地,这样地方政府就不要再去打什么折扣,有清晰的路径和问题的指引,如果还做不到,可能就要被领导们打小PP了。

不然,政策还是政策,问题还是问题,就达不到政策破局解困的预计功效。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这也是本次生育新政内容中表达出来的一些新的变化。

毕竟,隔山打牛,终难力透纸背;一剑洞穿,自可干净利落。

因为,问题如山,不破不行了。

那么,生育新政,对大家又有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呢?

由于,过去一些政策基本都是高举高打,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基本都是随便看看的心态,也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

可是,现在的环境,又如此难堪,如果依然是雪花空中飘,其最后效果可想而知。

下面就来重点说一下本次政策,对大家的实在价值,不玩虚的。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总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  1、强化生育保险,并推及到更多群体

“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

价值:

主打参保女职工的生育保障,并合理关照灵活就业和未就业群体,城市和群体上有一定的分化。

●  2、生育带薪假期扩大,不必担心工资的问题

“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价值:

从原来的传统产假,又推出了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项目,并且要求带薪,鼓励和支持生育。

●  3、减免个人所得税,多子多金多福

“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价值:

生养孩子,直接影响你每月工资的到手数量,看你还喊不喊养不起孩子了。

谁说生孩子是负担,被打脸了:)

●  4、减轻女性生产时的身体和经济上的“疼痛”

“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价值:

为众多妈妈们,在生产时,有效提供保障,在肉体、精神和经济层面减轻疼痛。

俗语说,自己的生日,就是妈妈的苦难日,大家一定要记得。

政策此举,回归本质,关照母亲,值得点赞。

图片


●  5、降低托育成本,减少费用的支出

“各地要落实好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政策。”

价值:

主要从托育机构的日常运营的成本上设计的,因为这些机构租赁的基本都是商业门面,成本较高,自然会转嫁到家长身上,现在从机构层面来降低成本,亦可策动机构降低托育费用,从一定层面,也是给家长减轻负担。

●  6、同校就读,节省家长时间和精力

“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价值:

对多孩子家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校就读后,不再四处奔波,价值大大的,很多家长必会感同身受。

●  7、夫妻有其屋,方可安心生娃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价值:

分不同情况,分别提额公积金或借助保障房来强力支持,可有效减弱许多育龄父母在住房和育儿空间等方面的相关焦虑,对很多人也是一大支持。

●  8、提升相亲和结婚的概率,从源头解决问题

“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

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文明简约婚礼等特色服务。

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价值:

恋爱、相亲和结婚,是生娃的源头,其中重点提出要搭建婚恋交友平台,给年轻人创造求偶机会、破除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为年轻人在婚嫁层面的资源和成本上,打通相关堵点,让水从源头活泛起来。

其中,没想到的是,本政策中,首次针对高价彩礼等开炮了,这确实令人惊讶。

小结:

上述8大价值强力加持,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整体生育的链条上的各大重要环节,已经实打实地推出了各个击破的政策,这个力度非常大,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最强的举措,大家有福了。

至于该政策中的其他方面,就不去费舌了。

图片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生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更是民族血脉传承之大事!

种族有效繁衍,才能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涉及根本性的问题,有鉴于此,国家如此重磅推出最新的生育类激励政策,拳拳到肉,并在体系的设计上进行了巨大的优化和调整,主打的就是一个有效性、落地性和可见性。

因此,波哥看楼市认为:

昨日的生育新政,为史上最强动作,没有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4#
发表于 2024-11-25 12:4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鼓励不婚不育性别错乱,就是为了吃绝户
文/周伯
美国扛着自由主义的大旗,确实能蒙骗不少年轻人,大伙儿觉得在美国生活很有松弛感,想做男的就做男的,想做女的就做女的,男女之间打拳,跨性别之间打拳,忙得不亦乐乎,家庭关系被彻底摧毁了,有人就说,不对,美国和欧洲他们也有结婚的,只是不领结婚证而已。这不算结婚,只能叫同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家庭。
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即使不是单身的,那也仅仅是搭伙过日子,这种家庭关系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为什么西方国家要鼓吹人与人之间过这样的日子呢,那正中资本的下怀,他们就是为了吃绝户。如果你有家庭,啥玩意都传给下一代,虽然说富不过三代,那也要等到三代才能把你吃干抹净,那时间也实在是太长了。
那有人又有疑问了,等我老了,那我领养一个孩子,最后把钱都给他不就行了,对不起,按照美国的法律,单身是不允许领养孩子的,有人说美国原则上单身可以领养孩子的啊,那你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法律条款,看那个长达十几页的细则,不就是相当于拒绝单身者领养孩子嘛!
全世界对单身领养孩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比较宽松一点,只是强调了一下,收养异性养子女需要有四十岁的年龄差,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苛刻条件,不过现在中国也没有孩子领养了,据新闻报道,全国近70%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不到10人。儿童福利机构出现资源闲置。到2025年前,县级儿童福利院全部转型,变成未成年人救助中心。
有人说,他怎么可能吃到我的绝户,我吃光用光,还欠一屁股债,他岂能占我的便宜?恭喜你,这正是资本家想要的,你是他们的十分合格的牛马,至于你死了还欠债,在养老院里你就得按手印,同意遗体捐赠,死了也要给你卖出钱来,你还想占资本家的便宜,简直是白日做梦。
还有人讲,我有钱,我老了只要有钱,我日子过的潇洒的很,有钱能让犹太人推磨。你这个想法是太天真了,指望钱多买服务?一般来说,富有的孤寡老人更危险。没有钱的老人,顶多是穷死了,没有人会提前结束你的生命,如果你要是有钱的单身老人,那完蛋了,很多人盯着你,希望你早点死,不死也得给你弄死。
美国的养老丑闻非常多,发生了多起对老人下黑手的谋杀案,美国的媒体都是淡化处理,而中国这边呢,君子作风太浓烈了,只说西方的好,讲的跟天堂一样,很少深度报道西方那些骇人听闻的黑暗,有的黑暗真的是深不见底的,还是官方参与其中的。
比如美国一个老兵在养老院死亡了,后来被人发现的是非正常死亡,老兵死前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血糖”都突然下降了许多,他被人为地注射了胰岛素,胰岛素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如果没有糖尿病而注射,就会造成血糖下降以致丧命。
这不是个案,而是群案,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美国的养老机构都是私人的,这就和饭店里那样,要讲究翻台率的,他们称之为“翻床率”,一个人占一个床位占几十年不死,他们还怎么赚钱?私人养老院通常的做法是,要求老人一次性预付一年甚至数年的费用,从而将经营风险转嫁到老人身上‌,在他们看来,老人的生命不过是盈利工具,预付的费用才是真金白银‌。
还有一种,对待非常有钱的老人,他们有100种吃绝户的方式,随便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些机构宣传提供豪华游轮环球旅行,但实际上在收到巨额费用后,要么拖延开船时间,要么直接跑路,美国的有个单身女人珍妮就是受害者之一,珍妮是一位68岁的佛罗里达州离异单亲妈妈,她为了实现环球旅行的梦想,变卖了自己的生意和房子,筹集了35万美元的旅行基金。她预订了“奥德赛号”游轮的环球旅行,但最终因游轮公司却跑路了,让她彻彻底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还有一种美国的方式是怎么吃绝户的呢,就是利用正常的法律程序,他们和医生窜通,利用法律程序成为这些孤寡老人的法定监护人,然后变卖这些老人的房产和资产。在美国,如果一个老人无儿无女,如果老人出现痴呆或者不能照顾自己,美国政府就会给老人委任一个法定监护人,这个时候,养老机构就开始运作了,指定一个人成为这个老人的法律监护人,一旦政府认可了,这个老人的生命也就快要到终点了。
这说的都是私人机构,但是官方也不例外,每次美国大选,很多单身老人的钱也会被骗光,政治筹款诈骗是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和认知障碍,诱导他们进行政治捐款。一些老年人因为痴呆或其他认知障碍,容易被误导捐出大量资金。例如,一位80岁的德克萨斯州老人因痴呆症失去了推理能力,却在网上频繁进行政治捐款,最终捐赠了近50万美元,几乎耗尽了他的退休储蓄‌。
西方人吃绝户,不仅仅是针对本国人,忽悠本国人很容易,无非就是让你断子绝孙,这美其名曰叫自由主义,很多人都很认可这样的说法,认为生下一代都是累赘,高质量的生活就是没有后代,谁要说要有家庭,那就是陈腐落后的思想,必然被很多人谩骂,还给人一个外号叫“繁殖癌!”
西方列强吃绝户最狠的就是伴随着战争而来的,他们对国外的人说,现在国际局势动荡,你把钱存在我这儿,能确保万无一失,结果仗一打起来,西方银行里出现了大量的无主财产,尤其是瑞士这样的国家,完全是靠战争吃绝户发展起来的。
在非犹太国家主体民族推广反婚反育,让人口绝户化,接着就宣传让他们带着全部家产移民,去刨这个国家的绝户坟,也就是系统性吃绝户。像中国的富豪,已经前赴后继的过去了,上了当都不好意思去说,当然这个吃绝户比较高级,往往是以家族信托的方式,然而你带着子女过去了,你只要一死,你的子女必然会成为光棍,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吃绝户了。
绝大部分美国无儿无女的老人害怕住进养老院,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为什么呢,因为等待你的就是吃绝户,你没钱,就吃你的尸体,你特别有钱,一定要给你指定个监护人,然后给你弄死,我们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人,一是凶残,二是卑劣,你只有想清楚了这些,才能彻底明白西方鼓励不婚不育,然后搞乱性别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5#
发表于 2024-11-29 14:32 | 只看该作者
韩国生育率破新低,农业国生娃能赚钱


远方青木 2024年11月29日 00:00 湖北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中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要维持种群人口不增不减,人类的生育率要达到2.1,也就是平均一对夫妻生育2.1个孩子。

如果人人都只生一个,那生育率会变成1,这几乎是理论上人类生育的最低值了。

日本的生育率低到了1.3,带来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但日本并不是最低的,韩国才是,这些年来人类国家最低生育率的记录一直由韩国刷新,每年都会冒出一个更低的值,更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

2021年韩国的最新生育率出来了,数值只有0.81,再度刷新人类生育率最低记录,这是一个即便全民独生子女都达不到的数字,说明有相当大比例韩国人压根就终生不育。

韩国是一个很像中国的国家,不仅仅是文化背景类似,连国情都有点类似。

韩国是儒家文化,曾经实行过计划生育,曾经因计划生育产生过巨大的男女失衡,国内也有剧烈的男女拳思想冲突,打拳力度为亚洲之最。

总的来说,韩国可以视为中国的一个政策试验田,其目前的现状具备对我们具备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韩国已经从计划生育阶段过渡到了补贴生育阶段,但生育率反而继续下滑,丝毫没有反弹的意思。
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工业国人类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研究将来对我们会很有用。
这个研究其实很多人已经做过了,然后我这几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国的人那么喜欢生孩子。
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虽然国内已经打掉了,但日韩等国家都保留了下来,在如今的港澳台地区更是非常浓厚,但这些地方统统还是不愿意生孩子,生育率和农业时代相比简直低的离谱。
对比后发现,最大的区别可能不是传统封建思想,而是生孩子能不能赚钱。
在现代工业国,生孩子是一个稳亏不赚的买卖,而且会亏大了,基本上生的越多家里就越穷,父母的生活水平就越差。
老祖宗曾告诫过我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很多人也深信不疑。
但最近几十年很多人的实际经历表明,老祖宗说的完全错误,防老不能靠儿子,养儿越多自己亏的越惨。
生女儿会好一点,但同样是净亏损,只是亏的比生儿子少而已。
网上很多人算过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需要花多少钱,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按普通中产的水平去估算,这20多年养育最低也要花个四五十万,前提是不上太多的补习班,也不交过多的择校费等,只给孩子提供平均水平的保障。
图片
花那么多钱,辛辛苦苦把儿女养大,千辛万苦终于培养成才,能把第一个月工资拿回来孝敬给爸妈的就算好孩子了,剩下的就别想了。
然后你要掏空积蓄给买房、买车,给补贴生活。
付出这么大,收获是多少?
每年春节能回家看看,拎一点点不值钱的礼品的,那就算孝顺的好孩子。
其他,啥都没有,全是负担和义务。
图片
指望靠孩子反哺提升自己生活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万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这个概率之低,生娃越多自己生活费越少才是常态。
所以生娃到底有什么用?
算来算去,好像唯一的用处就是自己老到不行的时候娃给自己签字,而这样的功能只需要一个娃就可以了。
有些人要个二胎图保险,但很多人算了下账,觉得这个保险费太贵太贵,性价比还不到普通养老保险的零头,自己付不起,于是就不买这个保险了。
从目前的种种实际经验来看,唯一能具备提振刺激群众生育欲望效果的就只有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了,其他所有的口号和宣传效果都微乎其微。
因为工业国的孩子,就只有养老院给你签字撑腰这一个用了。
而农业国就不一样了,生孩子是真的能赚钱,是真的可以多子多福。
而且根本不用等到自己老了才享福,把孩子养到五六岁就可以享福了。
古代小孩不上学,到了五六岁这个上学的年龄他们会干嘛?
会干的那可太多了。
能放羊,能放牛,能割猪草,能给地里拔杂草,能生火能做饭能洗碗,能帮忙照顾弟弟妹妹,能守门能看东西,农忙的时候还可以给家里出力气。
在农村,一个孩子到了五六岁就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之一了,只是力气小点而已,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劳动给家里创造财富。
而父母开出去的“工资”是什么?
一分钱不用花,让孩子吃饱就行了,家里多双筷子即可,给买的衣服可能还要好几个孩子轮着穿。
收益很高,成本不高。
养孩子,只有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这个阶段属于净支出,只要到了五六岁以上就开始给家里挣钱,年龄越大挣钱越多,老板就是自己爸妈。
等孩子十五六岁结婚了怎么办?还能继续给家里挣钱吗,他们要用物资照顾自己后代了啊?
这个不是很重要,因为古代平均寿命才30~35岁,孩子结婚没几年基本父母就无了,不用操心这个。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对于有地的农民来说,孩子越多自己越富。
你与其花钱雇佣长工,不如自己多生几个孩子。
不仅干活不要钱,还对你忠心耿耿。
世界上最好的十佳员工都没那么好。
等他们长大了还能成为保护你的武力,这几个壮汉会绝对执行你的命令,并不会容忍村里任何人欺负你。
除此之外,还有给你养老送终,光宗耀祖,延续香火等一系列附带好处。
请问干嘛不生,谁不生谁傻。
而对于没地的农民来说,生个小孩养到五六岁,那也能送过去给地主家放羊,还是可以给家里赚钱。
这种模式会无尽延续,直到最终人口超过土地承载极限,整个王朝原地爆炸。
因此在农业国所有人都会疯狂生孩子,生孩子这个行为不仅对丈夫有利,也对妻子有利,孩子确实是他们的指望,是夫妻两人未来生活富裕的保障。
因为生孩子能让夫妻两人都变富,生越多生活越好,那两个人自然会为了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并容忍彼此的一系列小缺点。
所有的农业国离婚率都奇低无比,这不止是礼法的约束,也是自己实际利益的考虑,生娃能赚钱模式下的夫妻双方确实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而到了工业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
孩子到了六岁,那就要送去小学,九年义务制教育直接到初中毕业,也就是十五六岁,给家里无条件干活的黄金时间就过去了,这都没考虑后面的高中和大学。
穷困山区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曾经坚决不想让孩子上学,哪怕国家免费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九年义务制,而不是九年权力制,义务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这并不是福利,而是你必须要上,不让孩子上学属于违法。
就这,很多农村的学校在农忙时间也会选择停课,让孩子回家帮父母干活,否则阻力太大。
很多农民进了城后依然保持这个让孩子帮父母干活的习惯,而孩子也在一些领域可以帮父母赚钱。
比如说曾经火爆网络的杀鱼弟,从小就帮爸妈干活,那杀鱼的技术可6了,熟练工都比不上他。
图片
招个人干活一个月几千块,养杀鱼弟只要多一双筷子。
还有些爸妈在城里开卤菜摊,小孩从4岁就开始帮爸妈卖卤菜,技巧娴熟什么都会,同样不需要工资,只要家里多一双筷子即可。
图片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养孩子就是会让父母的生活变好,是赚钱行为,等于家里凭空多了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不要钱还听话。
如果身边处处都是这样的案例,家里四五个孩子的父母免费劳动力一大把,每个月靠这些免费劳动力能额外赚上万,而自己苦哈哈的上班一个月才四五千,那生育率绝对不可能低,大家都会踊跃生孩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样的案例太少,极度罕见。
为什么工业国都不生孩子,为什么说城市是天然的避孕药?
因为只要你进了城,那你就没有土地这一生产资料,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你就没法弄,只能通过参与工业生产模式来赚钱。
而城市里的工业生产模式,大多数六七岁的孩子都干不了。
别说高难度职位没办法参与,低难度职位也没办法参与。
妈妈是收银员,孩子哪怕养到10岁也没办法喊过来干收银,无法让孩子贡献劳动力,通过孩子一分钱赚不到。
爸爸是外卖员,孩子哪怕养到10岁也没办法喊过来送外卖,无法让孩子贡献劳动力,通过孩子一分钱赚不到。
至于那些高强度脑力劳动岗位更是想都别想,孩子们连技术图都看不懂,这些岗位都需要大学毕业才具备最低从业门槛。
就算进工厂打工,也最低要求孩子识字,不识字很多活你都做不了,想卖苦力都没办法。
即便偶尔有零星工作可以让孩子做,工业国也会立法禁止这一行为,禁用童工和九年义务制教育并行实施是所有工业国的通用规则,强制本国儿童接受教育。
工业时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太高,这种门槛会要求工业国的人口必须接受长时间的教育,而这会导致父母生孩子的回报期缩短,甚至被消灭为零,导致生孩子成为纯纯的负收益。
这才是城市变成天然避孕药的本质原因。
对于那些送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家长来说,孩子能给自己的回报期已经变成只有第一个月的工资了,甚至连这个都没有,而自己的付出却远远大于农业时代的父母。
太不划算了,所以就不想生了。
如果生孩子能赚钱,能让父母从中获取正收益,比如说生娃能让自己躺着获取努力工作还多一倍的收益。
什么生娃伤身养娃苦,这些确实是困难,但如果生娃能赚够钱,那这些困难立马就都不再是困难。
即便毕业晚,结婚晚,生育时间短,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哪怕26岁生孩子,到36岁那生三四个也没问题的,虽然远不如古代16岁就开始生,生到30多怀个十几胎,但也足够多了。
之所以不这样生,只生一个就好甚至一个都不想要,而且是男女都不想要孩子,这里面完全就是经济因素,生娃不仅不赚钱,还让自己亏钱。
自己上班已经够累了,生娃不仅损耗自己精力,还能让自己的收入直线下滑,以后也看不到任何回报,甚至不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物质条件还会被人说,被孩子埋怨。
那何必呢,我不生不就完了。
于是所有工业国的城市人口全都不生了,农村地区会好一点,生孩子还有点用,但九年义务教育会导致生娃收益降低,所以生育率也不高,填补不了城市里生育率的巨大窟窿。
农业时代,生娃是投资行为。
工业时代,生娃是消费行为。
而且算奢侈消费行为,生个娃等于买辆法拉利,然后分30年付款。
很多人消费不起,就只能不生娃,先攒钱,而不生娃就失去了结婚的意义,所以就出现了结婚率下降的情况。
中日韩乃至于全世界所有的工业国,均是如此。
不婚不育思潮诞生的最大原因,就是生娃亏钱。
这里有个问题,工业国生娃亏钱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和禁用童工导致父母生娃的回报期被严重压缩。
但是九年义务教育和禁用童工这个政策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教育能兴国,教育能强国,给全民普及教育能显著增强国力,还能让百姓变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在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不允许打童工,这也是匹配政策之一,同时符合人性。
这里面是不是哪里有点不对?
全民接受教育能让国家总财富增长,让所有人变富,而让自家孩子接受教育却会让自己生娃的行为从赚钱变成亏钱。
这里面的财富到底去哪了?为什么让所有人变富的行为会导致自己变穷?
全力以赴培养孩子读书,幸福了孩子,幸福了国家,苦了自己。
不让孩子读书成为高素质劳动力,六七岁就让孩子干活,苦了孩子,苦了国家,幸福了自己。
很明显,这是财富的分配制度出现了问题,让孩子读书本身并没有问题。
不让孩子读书,六七岁就让孩子给家里干活赚钱,这样长大的低素质劳动力是国家的负担,并不能给国家创造财富,农业国一般很穷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不让孩子读书,本质上是损公肥私的行为。
而让孩子读书,供孩子读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工业国合格的劳动力,这其实是给国家创造财富,这样的孩子是国家的财富而不是负担,工业国一般很富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让孩子读书,本质上是损私肥公的行为。
所有工业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只要你生孩子就必须让孩子接受教育,否则违法,因为不接受教育的孩子对工业国而言实在是没什么用,纯粹的负担。
而不愿意损私肥公的老百姓,也不想违法,索性就不生了,因为只要不生就不会违法,可以合法的让自己生活水平不受损伤。
所以网上有人指责不生孩子属于自私行为,这句话其实没有错,事实确实如此。
这样搞的人少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以前人口压力还是很大的,资源有限,承载的人口有限,有人自愿选择不生工业国也乐观其成。
但后来城市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国越来越多的人口进了城,只要进了城下代人就自动绝育,就算是南美洲特别穷的穷人到了美国第二代也不生了。
只有进城的第一代还按传统思维生,自愿损私肥公,但这样的进城第一代数量有限,越来越少。
当不生的人比例大到一定程度,人类从来没遇到过的新问题就出现了。
你们全都不生了,国家怎么办?民族怎么办?
中国和日本生育率低可以说是人口密集,资源不足,而那些资源充分,地广人稀的欧美工业国生育率也低的离谱,比日本高一点那完全是因为生娃补贴高。
这个现状说明一个问题,工业国不生孩子是系统性问题,只要不改分配方式,人口会无穷缩减,并不会因为后续人口平均资源多而停止不育行为。
中国人口确实多,有专家说中国人口控制在6~8亿左右比较合适,这个结论我也不反对,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人口要降到3亿、1亿,甚至更低。
而且人口下降的过程不能过于剧烈,要缓慢下降,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5,已经非常接近1了,每一代缩减一半人口这个速度太快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且从韩国弄出来的这个0.81的生育率来看,中国的生育率还能继续下降,且下降空间还很大。。。
如果没有韩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口学家会相信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能降到只有0.81,这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想提振生育率其实只有一个办法,把那个财富窟窿堵住,让生孩子成为赚钱,至少是能少亏钱的行为。
全民教育给工业国带来的财富,需要通过税收进行转移,转移给生孩子的那些人。
通过补钱激励生育是欧美走的路,这条路其实是对的,但哪怕是欧美也没有完全堵住这个窟窿,只是通过补贴让生孩子的行为变的少亏一点。
因为这个窟窿有点大,要完全堵住等于把工业国从全民教育里获取的收益几乎全部转移给生娃的父母,这个代价太大,每个月的补偿金都是个天文数字,国家实在补不起,真这么补了国家也就没什么财富做其他事了。
中国刚进行城市化,甚至城市化还没结束,现在城里的很多人都是城一代,城二代很多还没进入婚配年龄呢,未来的生育率走向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人口已经不需要向下控制了,只需要向上控制。
未来的计划生育是真的计划生育,等于国家花钱买孩子,补贴的钱越多生育率就越高,正比关系,这导致全国年平均人口出生量是完全可以计划和预期出来的。
现在生育率低一点无所谓,但早晚生育率是要达到2.1的,否则国家的短期富强是没有意义的,后继无人。
三四十年后,我觉得全球各国都要这么做。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能不花钱鼓励生育率的政策都会被重新捡起来,比如古代的孝道概念,比如说传宗接代概念,比如说宗族概念等等,西方那边还可能启用宗教概念。
哪怕这些概念只能增加0.2的生育率,那也等于补贴生育的政策在同等效果下可以让国家少花很多钱。
另外以后也可能出现全新的概念取代古代的这些老传统,但核心作用应该都是让民众觉得生孩子值,生孩子赚。
当然人都不傻,这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香火等概念就算有用,用处也很小,只能增加一点点生育率,最重要的力量还是经济效益,也就是钱的补贴。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也都是猜测。
现阶段,中国在2021年的生育率已经只有1.15了,这个数有点低,即便是要缩减人口,即便是想把中国的人口缩减至6~8亿,只有1.15的生育率也太低了,用1.5~1.6左右的生育率去让人口缓慢降低才是最合适的。
而想让出生率从1.15拉到1.5~1.6,从欧美日韩的经验来看,很难,因为生个娃要亏得钱确实太多了,而且是可以明确预期的亏,绝无可能赚,所以一个就够,而且是最多一个。。。
如果中国将来继续变富变强,继续城市化,继续让大量农民进城,那要达到这一出生率目标,那会更难。。。
中国是肯定要继续变富变强的,也是肯定要继续推进城市化的,但人口出生率也应该保持在一个1.5左右的数据让总人口可以缓慢降低,1.15太低了,一代减一半人,要是未来变成韩国那样的0.81就更离谱了。
未雨绸缪,提前点下刹车,总归是有点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2:57 , Processed in 0.1962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