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了,土地出让金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19:3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高层传递重大信号,坚决推翻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


以下文章来源于米宅 ,作者十一侠


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下一步走向的大事件层出不穷。

但是在其背后,却有着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就是全面打破束缚在人民群众肩上的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

而在三座大山的背后,最核心的问题来自于建党100年的七一讲话: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

很显然,在建党100年之前完成脱贫攻坚之后,党的下一个重大任务,已经全面转向了共同富裕。

而三座大山正是制约共同富裕的最大桎梏。

可以预见的是,推翻三座大山所带来的一些列政策变革,将成为接下来关系你我的最大事件。


2


就在昨天,一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正式公布。

一个微妙的细节是,这份文件并不是来自于直管机构的教育部,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说明在高层的考虑中,这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民生问题,是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

图片

我梳理了一下,在这份文件里,最核心的几个事情是,感觉太长,直接跳过看解读就行。

1.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2.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3.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5.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 ,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 、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目前这份双减文件已经公开印发。

一直以来,教育资本化、功利化、权贵化和产业化,正是压倒很多家庭收支失衡的大山,成为居民生活最重的三大负担之一。

比如说,这次文件里专门有一条规定,就是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线下的学科类培训,可谓直指旧弊。

坊间一直有一个共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培训班从一岁多的孩子起,就开设了语言、外语专业类课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入读小学一年级就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只能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展各种超前学习班学习。

为此,很多家庭为了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放弃工作,专职在家做成长跟踪。

这已经成为制约社会活力、进而制约人口增量的重要负面清单。

而造成这一切,社会性培训机构的可谓有直接影响,也可以说正是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搅乱了整体的教育生态。

甚至很多重点学校的招生标准,也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成绩直接挂钩,这形成校内校外利益捆绑的灰色空间,却进一步加重了教育的社会性焦虑。

这个文件一出,教育培训类上市股遭遇团灭,堪称史诗级灾难。

一个细节在于,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所有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三年执行计划。

这是一个伏笔。


3


在教育之外,关于房地产的改革政策,也在最近几天时间内接踵推出。

7月22日,正国级领导人韩正部署召开了一个房地产调控专门会议。

这个会议的全称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紧接着,7月24日,住建部联合8部门共同出手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并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房地产秩序的明显好转。

至此,教育减负三年计划、房地产整治三年计划,三年计划军令状都已经立下。

之后,住建部领导再次强调对调控工作不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坚决查处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违规用于购房。

紧接着上海堵上了转让房最后一个缺口,彻底关上了自己的大门。然后直接将一直以来相对人性化的贷款利率,一步提高到了全国水平。

图片

而在这些政策动向背后,则是租赁租房、共有产权房之类的民生住房正在愈发成为焦点。

截至目前,北上深杭,中国楼市四大金刚已经全面进入到共有产权房时代。

图片

在之前,政策的指向,不管是针对开发端的三道红线,还是针对银行贷款的两道红线,以及集中土拍、以及杀伤力核弹级的二手房价格管制等等之类,政策的重点全部用在了堵上。

堵上一切导致房地产金融化、投机化的缺口。

但是在堵上缺口之后,则必须要给楼市的未来指明一个方向,现在这个方向已经很清晰。

就是以民生地产为主的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之类的长效住房。

十四五期间,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占到住房供应总量的40%,广州则是45%。

就像在6月份我说过的,共有产权房,和公共租赁用房,正在迎来爆发的时刻。

中国楼市正在全面的新加坡化。

国内住宅将越来越两极分化:豪宅将会越来越权贵化,税费也会越来越高。和普通住宅消费的隔绝,也将越来越远。

剩下的就是刚需的共有产权房;再往下就是底层的租赁房。

这是一个满足各阶层需求的分配形式。


4


可以肯定的是,为了住房、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高层很有可能会主动刺破一些阻碍。

这和最近几年一贯执行的负面清单主动出清是同一个思路。

18年的打破刚兑,到后来的蚂蚁上市夭折,以及垄断企业的重罚,再到最近的中概股重挫,均为重拳之下的雷霆之力。

就像教育股遭遇的毁灭性崩盘,一些楼市大行情的网红城市,在接下来也很有暴雷的可能,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很多时候,所谓政经的事,都是博弈之下的均衡。

6月份,中央将国内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放在了浙江。

这个信号极其重要。

就像在1月11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最高层的讲话,直陈“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和极端重要性: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于是在共同富裕示范区文件下达一个月后,杭州的共有产权房制度紧急出台,并设置了国内目前为止最长的上市年限:从摇号到造好拿产证,差不多3年,再过10年才能上市交易。

在一切的背后,必须要警惕,关于楼市的第一个大雷,会爆在浙江的可能性。

政策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风云正在汇集,让我们静静等待!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8-12 20:22 | 只看该作者
房住不炒发威,装修公司血流成河


原创 一棵青木  远方青木  昨天


2019年,中国的装修公司的注册量达5.3万家,比2018年暴增了317%,产值冲到4.51万亿元,达到了自己的行业巅峰。

随后,情况急转直下。

2020年,全国的装修公司生意极其难做,有人缩小了办公室规模,有人直接关了公司。

装修公司的注册量,只有2.3万家了,同比2019年下降56%。

疫情嘛,可以理解。

但2021年,全国的家装公司直接出现了大规模倒闭的现象,上半年注册量只有1万家,同比再度腰斩,而倒闭的家装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接近2万家,远远超过了新开的公司数量。

大规模疫情明明已经结束了,虽然房价涨一个就被压一个,但土地拍卖量和住宅销售量都在创新高,为什么装修公司却这么惨?

别急,2021年也许只是个开始,后面也许会更惨。

装修公司命运的转折点,其实并不在2020年,而是在2017年。

这一年,中国宣布了房住不炒的政策。

四年后,政策发威,装修公司大面积破产。

中国房地产市场很特殊,绑定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房住不炒也只能让房价不涨,并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崩盘。

为什么装修公司市场会崩盘?

因为在2017年,为了响应房住不炒,中国推出了相当多的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精装房政策。

在2017年颁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明确要求,到2020年,新开工的全装修成品住宅,也就是精装房,面积需达到30%。

给消费者造精装房,而不是造毛坯房,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人力不可违抗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住房的最低交付标准都是中国的精装修标准,消费者只需要自行购买家具就可以入住了。

图片
而有些开发商,甚至连家具都给消费者配好了,消费者选完菜单后,拎包入住。
毛坯房这个概念,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属于典型的中国特色。
很多老外来中国看房子,看到那些所谓的豪宅时,都会震惊的说,这真的不是烂尾楼么?
无论是以老外的生活常识,还是普通人的朴素认知,中国开发商造的所谓毛坯房,看起来都真的很像是烂尾楼。
图片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毛坯房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应该出现。
首先,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内部装修,都是一个规模化优势非常强的产业。
一次装修一套房,和一次装修一栋楼,每平米的成本能差上好几倍。
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毛坯房仅装修时对毛坯“敲敲打打”这一块,每年的损失就在300亿元以上,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来污染环境。
而在正式的装修过程中,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发展部的测算数据,住宅装饰装修平均一户可能产生两吨垃圾,其中有85%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但因为这些可回收垃圾的日产量太少,产生过程过于零散,且没地方堆积,通常都是一丢了之,日产日抛。
如果每年有2000万户进行装修改造,一年就会有4000万吨垃圾污染环境。
而如果是一个小区进行集中装修,那么所产生的巨量垃圾,就可以因为规模化优势,获得妥善的处理办法,不仅降低了污染,甚至还能回收一笔资金。
但如果个体装修,就只能都丢掉,还要掏出一笔不菲的运费去清理垃圾。
另外,零散装修带来隐形成本也非常巨大,一个毛坯楼盘一定会带来一个漫长的装修期,交付之后五年之内能完成80%的毛坯装修就不错了,不断的有新毛坯房开工,电钻声连绵不绝。
这家刚装修完,那家又开工了。
你在10楼睡觉,30楼的电钻能把你直接从床上给震的弹起来。
更可怕的是,也许这个小区都交付10年了,依然会有零散的毛坯房开工,然后电钻又来了。。。
是不是业主很喜欢装修呢?
当然不是,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脑子的业主都不会喜欢装修的。
这个社会是通过分工来获取财富的,专业的事情一定是专业的人才能做的好。
95%的业主,装修都是这辈子的第一次,能有两次乃至于三次以上装修经验的极其罕见。
不管你是1次还是3次,在装修领域都是彻头彻尾的小白。
每一次装修,对业主而言都是地狱般的煎熬。
要顺利完成装修,业主要自学成才,精通各种美学原理,成为半个设计师,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各种管道线材究竟是怎么布置在混凝土里面的,也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尺寸之间的空间关系。
和装修队打交道的过程中,业主又被迫成为了半个建材专家,精通各种建材的市场行情,甚至还要自学如何辨别质量。
而中国的装修公司和施工队,市场口碑很不好,坑蒙拐骗横行,因为装修这个行业是没有回头客的,人一辈子不会装修几次。
面对装修知识几乎为零的小白业主,你自己良心还是不良心,和业主觉得你良心还是不良心,那是两码事。
看起来差不多的东西,一个花20万,一个花10万,那个让你花20万的装修公司一定是黑心公司?
那还真不一定,说不定那个只让你掏10万块的装修公司更赚钱。
知道装修市场水有多深,材料价格悬殊有多大的人,都能理解我说的这句话。
懂套路,会忽悠的装修公司,才是能顺利拿到工程款的公司,太实诚的装修公司反而混不下去。
等业主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反应过来,装修早就结束了。
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众口一词的说装修公司很坑。
但当新业主去装修的时候,还不得不去依靠这些他们根本不信任的装修公司。
所以,装修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业主的家庭甚至还要派个人,每天巡查工地,和包工头斗智斗勇。
为了戳穿装修公司和包工头的谎言,业主不得不天天泡在装修论坛做功课,花费几个月时间每天学习各种文章和视频。
这不是在装修,这是在渡劫。
你工作的时候要是有如此之大的劲头去钻研行业知识,早就升职加薪了。
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装修出来的结果怎么样呢?
你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天赋差别的。
那些搞了一辈子房子的开发商,和搞了一辈子设计的美学大师,弄出来的东西绝对要比临时抱佛脚学行业知识的业主要强的多。
绝大多数业主耗尽心血弄出来的装修成果,如果开发商和设计师用心做,哪怕最差的那一档,都比95%的业主装的要更好看,更科学。
你要是人生第一次搞出来的东西就能赢职业队,那说明你天赋极其逆天,为啥不去干家装行业呢?
因此,交付精装房更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更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
至于什么个性化,这东西只有极少数人有,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去改房屋布局,开发商给的毛坯怎么布局,最终就是怎么布局,能给的改动空间就很少,改的出彩的更的绝无仅有。
相对于那稀烂的设计感和在装修市场被坑蒙拐骗的悲惨结局来看,明显是开发商聘请大师统一设计出来的精装房更合适业主。
那为什么中国都是毛坯房?
因为很久很久以来,中国追求的不是住的舒服,而是有地方住。
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套能住的房子,是中国人最大的追求。
每平米单价降低2000块,比啥精装房都更有市场竞争力。
好看还是不好看,这个考虑的优先级是相当之低的。
外国市场之所以没有毛坯房这个概念,都是以精装房为主,那是因为他们的发展曲线非常平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还是非洲的不发达国家,他们的发展曲线都很平缓,也就是城市化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像中国这么大爆炸式发展,也没有出现过中国这种房价急剧飙升,买房人赚取天文数字暴利的情况。
尤其是这个买房暴利的情况,是导致在中国毛坯房更好卖的重要原因。
房子好不好,和房子涨不涨,这是两码事。
垃圾的房子,也会涨,而且是暴涨,前提是你得有。
连老破小都能大涨,毛坯房怎么了,毛坯房再怎么样也是电梯房,比老破小要强多了。
而你晚一年买,就可能要多付几万,乃至于十几万,几十万。
至少过去20年里都是这样的,看空房价的,晚买房的,脸都被打的啪啪响。
在飞涨的房价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投降了,在痛彻心扉中得出一个事实。
早一年买房,比买好的房子,称心的房子,要重要的多的多。
因此,单价低,总价低的毛坯房,这种外国人眼里的烂尾房,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其大背景,就是中国的房价猛涨,涨个没完没了。
大多数消费者买了毛坯房,等攒够一笔钱后,还是会装修的,因为他们要住。
但有少数消费者,不管是纯粹的炒房者还是披着改善、投资外皮的炒房者,其本质都是在图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而不是真正的为了入住。
这批消费者只是少数,但却是引导房价的重要力量。
而这样的人,极其喜欢毛坯房,特别讨厌精装房。
因为他们买房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住,只是为了持有,单纯的持有。
很多人持有十几年,房子都还是毛坯,连装修出租都懒得弄。
毛坯房过了20年,还是毛坯房,但装修过了20年,价值会直接归零。
因此,精装房的持有成本会远远高于毛坯房。
要么住,要么租,要么你就只能坐看装修的部分疯狂贬值。
所以炒房客们特别讨厌精装房。
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毛坯房在中国成为了主流。
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开发商试图效仿国外,直接卖给消费者精装房,可惜卖不动,消费者不买账。
主流房企十几年前就都成立精装部门了,但一直都是个附属的小部门。
谁都知道精装房一定是历史的潮流,但现实状况就是搞不动。
2017年,国家强行推广精装房,这是一个精装房地位大兴的好机会么?
不,这一波的精装房潮流,给了精装房名声重重一击。
国家强行推广精装房,就是为了房住不炒,因为精装房对炒房客极端的不友好,极大的提升了炒房客的持有成本,强迫炒房客要么住,要么租。
无论哪一种,至少这个房子都利用上了,不至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初衷是好的,但等执行的时候,就变味道了。
2017年精装房政策推出的时候,中国处于一个房价狂涨的大背景下。
推出精装房政策,是为了遏制炒房风气,是响应房住不炒,单独看这个政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同年,全国各地大量推出了一手房限价的政策,通过遏制开发商的利润削减社会矛盾,同时打压开发商哄抬地价的动力。
单独看这个政策,也是没问题的。
两个政策结合在一起,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开发商为了绕开地方政策的限价政策,通过响应中央精装房政策的名头,直接把自己的毛坯房改成了精装房。
这种精装房,初衷绝对不是为了消费者方便,也不是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单纯的只是为了涨价而已。
市场价4万的房子,现在毛坯只准卖3万,那我加1万的装修不就行了。
政策打个补丁,说装修最多只能5000块,那我再加个5000块的电器包不就行了。
精装修和电器包,这都是学习国外成熟地产市场的先进经验嘛。
很显然,这种所谓5000块的装修,能值个1000块就算开发商良心了,因为本来就不是市场行为的产物,纯粹是一个为了绕靠政策限制的工具。
消费者不傻,自然知道里面怎么回事,但为了能买到房,很多消费者也捏着鼻子认了。
等房价下跌,跌到政府限价附近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利索的把精装房又改成了毛坯房。
图片
在这种毛改精,精改毛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开发商对精装质量丝毫的上心,只看到了他们为了应付而应付。
因此,这一批的精装房质量注定是垃圾。
中国消费者想要享受到真正的精装房服务,迫使开发商通过提升住房质量而来回拼杀,必须要等到房价长期稳定。
如果房价十年不涨,炒房客无利可图彻底绝迹了,消费者也不着急了,心平气和的好好挑选自己满意的房子和喜欢的房子时。
那么很显然,到时候毛坯房一定卖不出去,开发商必须要做精装房,而且是消费者满意的精装房。
过去20年,开发商赚钱太容易了,核心竞争力居然是拿到地,谁有地谁发财,而不是谁让消费者满意谁发财。
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再有的。
当然,2017年的这个精装房政策,虽然产生了种种问题,但毕竟还是推行下去了,带来了精装房数量的飙升。
质量虽然堪忧,但再怎么样也是精装房,虽然很多消费者嘴上说自己要砸了重新装,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压根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还是住进去了,顶多小修小补一番。
2017年开盘的房子,大概是2020年交房。
家装公司靠什么吃饭?
靠给毛坯房装修吃饭,靠给二手房改造吃饭,其中给一手的毛坯房装修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2018年,装修公司很赚钱,因为2015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2019年,装修公司更赚钱了,因为2016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但2020年的时候,毛坯房的数量突然减少,不仅仅是疫情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2017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但因为政策是2017年宣布的,所以2017年改动的房源还并不多。
2021年上半年,2018年开盘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这次精装房的数量就多了。。。
毛坯房数量的突然减少,以及前几年装修公司数量的无序扩张,带来了极其血腥激烈的市场厮杀。
接不到单,熬不过去的装修公司,大量破产。
随着房价的稳定,全国各地限价政策陆陆续续都放松了,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基本不限价了。
那么装修公司熬几年之后会有好日子过么?
并不会。
因为房价已经稳定了,除了个别地区在冒头,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房价都稳定了,而房住不炒的政策口风没有丝毫放松,甚至愈加严厉。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未来全国总体房价依然是横盘的概率是非常之大的,结合每年5%以上的房贷利率,炒房客进入地狱模式甚至赔钱模式是超级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炒房赚不到钱了,如果消费者可以心平气和去慢慢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了。
很明显,自己心仪的精装房,明显比购买毛坯房后再自己装修要经济实惠且省心的多。
在不考虑抢房赚钱的大前提下,精装房小区的格局和市场竞争力要比毛坯房小区凭空上升不止一档,仅仅那个持续10年的施工噪音,就能让业主直接抛弃毛坯房。
拼质量的地产年代里,毛坯房必然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因为毛坯房不配谈质量。
所以,精装房的市场渗透率必然不断的提升。
这本来就是历史趋势,政策也支持,也符合房住不炒的精神,所以必然会是市场未来的主流。
精装房的市场,会被房地产开发商把控,只有大型设计院和大型施工队能分到一杯羹。
那些面向个人的小型家装公司,未来会一年比一年难过。
2021年的破产潮,只是个开始。
不是他们这些装修公司的创始人不够拼搏,只不过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进程面前实在是太微弱了。
精装房政策是2017年制定的,具体发威要等到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才开始。
这几乎是一个明摆着的市场趋势,为什么2018年装修公司注册数量暴增,2019年还能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增长317%?
2019年,已经是装修公司黑暗元年的前夕了,是撤退关门的最后机会,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涌进这一行来创业。
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装修公司在2018~2019年,赚了太多太多的钱。
老人不愿意撒手,新人眼红要继续闯进来。
2020年精装房要开始大规模入市了,那又怎样?
每个人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是能活到最后的那个天选之子,要破产也是别人破产。
最终,一地鸡毛,血流成河。
这些装修公司,和那些自信心爆棚的炒房客,何其的相似。
2018年之后,中国的总体房屋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差距,已经连续累积了3年,商品房库存持续增加。
图片
我知道很多炒房客自信心爆炸,觉得自己永远赢,房价永远涨,房住不炒一定是吓唬人的空调。
2019年入行的装修公司老板,也都是这么想的。
祝你们好运。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4:53 | 只看该作者
恒大告急!切记,未来半年,保命第一!


以下文章来源于功夫财经 ,作者关不羽


恒大最大的可能性是资产逐步分割出售,窟窿能补多少补多少,最后由国资来收摊。

回顾今年的大A股,可谓内卷式震荡。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赛道反复切换,热闹的光景中,几个散户赚到了?股神少有,韭菜神一大把。

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当然是很乐观的。但是,未来半年、一年内至少要高度谨慎,中国经济面临四大风险。

1

恒大告急,难有利好
恒大的现金流危机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去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8700亿元债务的恒大首当其冲。虽然打折促销、积极融资等自救猛药都用下去了,但是效果还是不行。
7月19日,广发银行向法院紧急申请冻结恒大集团1.32亿元的民事裁定书在网上出现,从恒大集团事后发布的通告来看,这笔1.3亿元贷款到期日是2022年3月27日。
先不说两家的争议孰是孰非,单就广发银行不惜撕破脸地对恒大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早几年如果有这种消息传出来,直接当假新闻了。但是,事情摆在这儿了,恒大面临的困境大致可以想到。
8月10日,恒大发公告称,正在接触潜在第三方投资者可能会出售部分旗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其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汽车”)及恒大物业公司的部分权益。
该重磅消息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图片
其实,前一天就有消息称有大型国有企业会“驰援”恒大,应该指的就是8月10日公告所说的。恒大造车一度被视为恒大的未来,去年火过一阵子,但是高潮已过,产品基本上是“见光死”,迟迟没有量产化,造了个寂寞,所以接恒大汽车可以算是“驰援”。
至于物业公司的部分权益,还有待观察。如果恒大到了要靠出售资产来挽救现金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初的泰禾。其实,去年的骨折式打折,已经有点“泰味”了。
恒大的结果无非有几种,一种是全崩,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另一种是出售部分资产再加“贵人相助”,现金流压力得到缓。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不太可能出现,因为恒大的坑太大了,万亿规模应该跑不了。全崩的后果太严重,但是这样大力出奇迹的“贵人”哪儿去找呢?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资产逐步分割出售,窟窿能补多少补多少,最后由国资来收摊。这个结果有多好肯定是谈不上的,充其量算是不那么坏。而这个过程无疑会非常痛苦。
可是,恒大系在港股大涨三天,搞得和过年一样的。这市场的心态、判断,着实让人有点诧异。这也就罢了,港股毕竟环境复杂,一惊一乍也算寻常。这不,昨天又开始跌了。
图片
更搞笑的是,A股地产板块也突然升温了。据说,恒大的“利好”是外部影响之一,此外还有政策“利好”的大红包。这些真的能够支撑起地产板块的春天吗?
2

“政策市”形势复杂,不利于散户
所谓政策利好是网传的一份调整土地出让政策的文件,该文件规定: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15%,不得通过提高起拍价方式调整溢价率,在达到上限后可通过竞一次性合理报价、摇号、竞更高更优建筑品质方式确定竞得人。
这项政策据称是自然资源部当日所召开闭门会议中所提及的,也就是所谓的“内部文件”。这意味着,这一政策能不能正式出台、规定针对哪些城市,目前还不清楚,更不用执行的细则很模糊。
即使限制溢价率的政策推出,结果也很难预测——对土拍流程、溢价的政策调整在近十年里频繁出现,效果怎么样,有目共睹。
限制一手房房价,不限制土拍价,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消失,是房地产板块持续受挫的原因。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土拍政策改来改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背后深层次的因素岂是一项“内部政策”能改变的?此前的土地集中供应,也没有起到预想的抑制土拍溢价作用,这次就灵了吗?
恒大这样的行业巨头分分钟出事的危机还在发酵,房地产板块就因为那么点雾里看花的“政策利好”打鸡血,怎么看都是个局嘛。可是,被局被套被割多少年的散户们能抵御住吗?很不乐观。中国股市的散户真的是做韭菜上瘾。
回顾今年的大A股,可谓内卷式震荡。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赛道反复切换,茅系盛极而衰,宁系又来一波过山车,各种概念漫天飞。热闹的光景中,几个散户赚到了?股神少有,韭神一大把。
图片
可以说,今年以来A股就是个“政策市”,频繁出台的政策主导了股市的故事。这种政策市,对韭菜是最为不利的。韭菜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和镰刀们是没法比的。
这是一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的对抗,韭菜们哪有胜算?对韭菜们而言,更致命的是,目前频繁的政策调整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被政策限制的行业一数一大串,基本上能赚钱的行业都被政策拿捏了。而扶持产业的政策却是虚多实少,芯片概念、碳中和概念、电动车概念都是要政府大量资金补贴的。
疫情冲击下,政府财政很紧,壕不起来。更难的是,技术瓶颈并不是政策扶持一定能突破的。造芯造得挺寂寞,造车造不过特斯拉,这不是政策想要就能有的。所以说,政策强势且多变的“政策市”,客观上对散户不利的。
你以为你是抄底,下一个政策就告诉你是抄在半山腰上。政策没有底,你能抄到什么底?你以为你搭上了产业政策的便车,可是走着走着就成了翻车。这是韭菜们面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困境。
图片
所以说,各路韭神再也不要听风就是雨地追逐政策了,回归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躺平更好。
3

未来半年,切勿激进


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当然是很乐观的。但是,在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里边,我们有必要要高度谨慎,因为至少有四大风险正在逼近:
01

投资信心不足

政策动作频繁、动作幅度大,国内外资本市场投资者转而观望。其中海外的影响更为直接。日本软银最近宣布暂停对华投资,此前美国证监会已经对中概股的入市门槛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都表达了观望和审慎的态度。
中国企业利用国际金融资源的难度无疑会增加,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压力。
02

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全球疫情出现反复,德尔塔及后续的变种导致疫情长期化,这对全球经济会造成负面影响。国内来看,主要是防控的经济代价还要持续付出,政府财政压力和企业经营状况都不容乐观。
03

消费拉动难以持久

通胀导致物价上涨、疫情持续导致消费滑坡,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今年上半年的消费复苏情况并未达到预期,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也不太乐观。
04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政策压力之下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均受到抑制,就业压力增大。我国3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3.6%。上半年我国青年失业率更是上升到15.4%的高位。
图片
年轻人失业率已经到较高水平,如果这一较高失业率长期化,对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很重要的。
此外,外贸出口的前景不明朗。这两年“疫情经济”主力的出口业务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消费市场强劲,有利于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另一方面,随着欧美等国的复工,进口依赖会逐步降低。到底何种因素起作用,有待观察。
不过,以目前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环保、碳中和等政策背景看,制造业出口不太可能长期支撑中国经济。
至于互联网、房地产等曾经的支柱产业,经政策冲击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无法指望他们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引擎,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总之,长期看好不等于忽视眼前的风险。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投资者要有“凛冬将至”的心理准备,切勿激进。宏观风险系数大、经济下行压力大、政策不确定性明显,摆在眼前,别把不靠谱的利好当真了。韭菜们那点血汗钱,还是优先考虑回避风险,而不是火中取栗。
韭菜再努力也成不了股神,而是成了韭神。有钱撸个串也行,何苦为难自己?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20:33 | 只看该作者
知情人士:许家印正与越秀洽谈出售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事宜



【知情人士:许家印正与越秀洽谈出售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事宜】8月23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广州市属国企越秀集团正与恒大集团洽谈收购恒大香港总部大厦事宜。(经济观察网)


  
  8月23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广州市属国企越秀集团正与恒大集团洽谈收购恒大香港总部大厦事宜。

  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双方确实有接触,在谈,但目前还没有谈定。”该人士还补充,该笔交易是许家印亲自参与洽谈。

  据港媒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恒大计划以105亿元将其香港总部大楼出售予越秀地产。据报,恒大此前曾提出156亿元的意向价。

  该消息还指出,越秀希望在香港觅得全幢商厦自用,以配合业务发展。

  对此,越秀地产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回应:“越秀地产上市公司层面不清楚有关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位于湾仔,是中国恒大在2015年以125亿港元(16亿美元)购入。

  据越秀地产近期发布的中期业绩数据,截至6月底,越秀地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监控户存款总额约为400亿元。

  8月20日凌晨,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接受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约谈,称将“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保持公司经营稳定,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5:08 | 只看该作者
碧桂园挨了无影脚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3-08-09 21:17 发表于辽宁

昨天晚间,两张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催促碧桂园两家子公司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提醒函在网上流传。

无影脚式的文件瞬间点爆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了中国最大放弃的股债双杀。

佛山顺德区是一个处级单位,其下属的自然资源局不过是个科级单位,为啥一个科级单位,就能引发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震荡呢?

因为佛山就是碧桂园的总部所在地,也是碧桂园纳税的大本营。

搞过政府事务的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佛山政府没有道理不去呵护勤勤恳恳为自家下了十几年金鸡蛋的母鸡。

一旦公事儿公办,说明在撇清关系了。

想象一下,这大概就相当于是号称“本山台”的辽台,突然切掉了循环播放的赵本山小品,或者号称“阿里店小二”的杭州,突然对阿里开始表情严肃的开启公事公办,亦或者想象一下,号称“南山必胜客”的腾讯,突然在深圳南山法院接连打输了志在必得的官司。

而且,根据提醒函所示,碧桂园子公司是23年6月1号拍到的土地,但约定的开工时间是24年6月15日。

对于行业内以高周转著称,1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的碧桂园,承担着巨额的资金成本,拿约定一年后开工的低周转地块,显然是在帮佛山政府拍地,解决当地解决土地出让,维护市场价格。

已经风雨飘摇的碧桂园,还替地方政府擦屁股,这么好的企业,佛山上下没道理不亲近的。

但令人惊诧的是,碧桂园的钱仅仅才晚了几周,自然资源局就“不顾大局”下文追款,措辞还极其严厉。

因此政事堂看来,这次这事儿远远不是佛山层面的事儿了。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20天,碧桂园都做了什么,能让原本应该庇护杨家的佛山突然翻脸。

7月19日,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分两笔,清仓式减持碧桂园服务322万股,套现2824万元。

7月30日,碧桂园服务主席杨惠妍将名下持有的20%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

7月31日,碧桂园对外公告,公司23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寻求政府和监管的指导和支持。

总裁把股票都卖了,老板把资产都往香港转移了,然后开始公开发文,向政府寻求债务层面的支持,估计佛山上下已经开始骂娘了。

佛山政府担着信用帮着你筹钱,结果杨家父女不讲武德,卷着钱先溜了,衙门自然就要翻脸了。

毕竟,隔壁的广州,在恒大的问题上,可是吃过哑巴亏的。

两年前,先是恒大总裁夏海钧清仓式减持,后是许家印试图将恒大物业卖给合生创展,广州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并没有干涉,由上级机关紧急喊停,才中断了许家印的逃废债之路。

如今,杨家学习许家,也开始琢磨转移资产,把当地政府往火上烤,各位佛山领导不踹无影脚才怪。

图片

而接下来的走势,还是很有趣的。

由于碧桂园是离岸公司,有个制度上的bug,破产就可以直接逃废债,因此监管绝不会允许碧桂园破产。而碧桂园只要不在近期破产,杨家父女通过捐赠方式向香港转移财产就合理合法,且无法被追索。

所以,现在进入到了监管与杨家父女相互施压的赛点。

监管是通过施压动作,希望杨家把逃到香港的钱拿回来,政府配套资金,一起把碧桂园给救活,解决全国三五线众多楼盘的保交房问题。

而转移了财产的杨家父女则索性躺平,放弃碧桂园的控制权,主动触发美元债违约,把事情搞大,威胁政府提供信贷支持,解决碧桂园的流动性危机。

双方都在试图把事情搞大,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碧桂园的股债连续多日的连杀。

但是,考虑30天后,是美债到期偿还利息的deadline,监管和杨家一个月内,大概率要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以避免触发美元违约。

因此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在一轮压力测试后,杨家放弃向香港转移财产,监管向碧桂园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让杨家以及他们所持有的中国最大房企,完成平稳的退出和落幕。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4:44 | 只看该作者
黔驴技穷!许家印离婚了?


原创 尚本谷主 尚本谷 2023-08-18 08:05 发表于江苏

想想两年前许老板还曾义薄云天地宣称,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们不能一无所有。

结果现在一转脸,就把孩子他妈安全送上岸,来了一个技术性离婚。

为什么大家会关心许老板的婚姻?当然不是关心他翻了谁的牌子,而是关心他的牌子被谁翻了。这时候离婚恐怕不是感情破裂,而是金蝉脱壳吧?

别人离婚连个吃瓜观众都懒得搭理,毕竟见多了,早习惯了。可老许不一样啊,曾经的地产巨头、现在的爆雷巨头,掌门人一举一动都得吸引无数关注,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债主们的关注。

怀疑老许离婚,起因是恒大,恒大8月14号发的一系列公告,眼尖的选手发现公告中,丁玉梅女士被定义为“独立于本公司极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并不是像以前一样被列为老许的配偶。

这还真不是小事情!

别的不说,上市公司老板离婚案,动辄就导致巨额财产分割和股价暴跌,而老许如果提前离婚了,许太太变成第三方,那债务和资产是不是被隔离了?

不构成一致行动人,是不是资产也有了防火墙,就好像碧桂园把部分股权捐给自家开在香港的慈善基金一样?

资本市场,捞到的钱被转移、即使人出了事家人也能衣食无忧,类似案例太多,皮带哥这事不得不令人深思,也不得不让人怀疑。

之前公开信息显示,丁玉梅,许家印的妻子,2019年胡润女企业家榜,其以170亿元财富排名第26名。

按道理,如果没离婚,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是绝不能披露成“独立于本公司极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的,律师那一关就过不了,极大可能就是俩人已经离婚了。

但问题在于,之前并没有看到公开发布,颇有点闷声发财、神不知鬼不觉。

到底离没离婚,上证报向恒大求证,被“不清楚、不知道、没消息”搪塞,而第一财经则查到,之前有知情人士称,前年9月恒大内部就传言许家印夫妇已经离婚,包括恒大多个高管、地区公司法人也已离婚。

其实看到这里已经很明朗了,已经离婚的可能非常大,而且还不止许家印一个。

老许这操作,谷主只能说,六六六啊!正儿八经的漂亮话说的一套一套的,真到跟前了,首先想的就是隔离债务、保全资产,连到底离没离婚这么大的事都能秘而不宣。

曾经,老许曾深情对妻子丁玉梅说,我欠你太多。但危机袭来,他第一反应就是离婚切割保全资产,然后把包袱甩给社会。



事实上他哪里是欠他妻子中,欠的是无数盼着保交房的恒大业主啊。

真是想不到,一世英名的皮带哥,当年是何曾的风光。而叱咤风云的碧桂园,也到了慈善避债的地步,还有深陷危机的融创、万达,一地鸡毛。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无数人一生的噩梦。

坑了天下人,富了老许家,这就是许家印的所谓担当,就是他表面信誓旦旦,背后实际干出的龌龊勾当。

有人把恒大之败归咎于房地产,归咎于杠杆率太高,固然有这方面因素,但是哪家公司像他这般无可救药,一败涂地。

恒大并不是死在高杠杆上,而是死在瞎胡闹乱折腾上,死在土财主心理挥霍无度上,死在哗众取宠投机取巧上。

自从资金链断裂暴雷后,让人们更加看透恒大内部各种不堪的肮脏混乱。



管理层拿着天价高薪、极度豪奢浪费不说,关键是除了分红牟利,干正事的本领没有多少,反倒养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坏毛病,牛皮吹得震天响,到处撒钱搞投资,从足球到扶贫,再到组建歌舞团,恒大不知道做了多少本不该自己做或者远远超出本分、能力的事情?



对民营企业来说,投机就是在作死。



对企业家来说,成天不自量力地博取彩头,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偏偏许家印做到了,他欺骗了太多人,绑架了太多人。



曾经有主流媒体豪情万丈地说,一鲸落万物生,没有什么大而不倒。



然而事实呢,恒大落败能生出什么万物?

属于许老板的时代结束了,他欠下的钱注定永远还不上,但是最后的吃相让人不耻。

如果没有天才和傻瓜通力合作,岂能能做出2万亿的骗局?

一个荒唐的时代就此结束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5:01 | 只看该作者
别让许家印老婆跑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子

今天最爆的消息,恒大老板娘要离婚了?
     
恒大回应耐人寻味:“不清楚,没有消息”。并没有直接否认离婚。

许老板离婚传闻甚嚣尘上,让人不能不怀疑是不是要金蝉脱壳。

毕竟许老板老婆在提前套现这事上,是有前科的。
2021年9月,许家印信誓旦旦地宣告,“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们不能一无所有”。

结果一转头,老婆丁玉梅超2300万的理财就已提前兑付,留下一众投资者在风中凌乱。

在背负2.4万亿巨额债务,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被港交所摘牌的节骨眼上,这则离婚传闻实在令人浮想联翩。

         许老板到底在想什么?想做顶天立地大英雄,一人背下所有骂名?还是保留火种,他日东山再起?
  
     
许家印疑似婚变的消息,正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发酵。
      
起因是8月14日晚间,恒大在一系列公告中,将丁玉梅女士定义为“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

这波操作,所有人都懵了,因为在此之前,丁玉梅女士都是一直被列为“许家印教授配偶”或“许太太”的。

        不叫太太叫独立第三方?怪不得外界纷纷猜测,许家印,离婚了?

         也有人质疑,许老板这个骚操作可能会是“技术性离婚”。

         所谓技术性离婚,就是一个人可以借此机会在财务上与原配偶进行分割,进而规避掉债务。

         

因此有网友就调侃说:我以为恒大将倒,许老板妻离子散,实际上人家早已留下火种和后路?



还有的说,“财富全归前妻,债务全归前夫,他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图片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入戏呢?



因为成为独立第三方,意味着部分交易,存在无需披露,或者部分披露的操作空间。



比如,此前丁玉梅和她全资控股的好邦有限公司,借给了恒大汽车22亿港元。

         

但后者经营始终没啥起色,还这22亿是不可能了。

         

可如今集团流动性吃紧,能不能想办法把这22亿收一点回来?

         

于是,恒大集团内部来了一波骚操作——把恒大汽车这22亿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这样一来,丁玉梅和好邦,就变成了持有恒大汽车5.73亿股。

         

若以恒大汽车8月16日收盘价1.45港元粗略计算,这笔股权价值8.3亿港元。

         

而以恒大汽车近期巅峰时刻的股价,也就是在收到中东土豪战投之后的2.48港元计算,这部分股权值14.21亿元。



8亿多和14亿多,对恒大的债务来说杯水车薪,但对许老板而言,也许是后路之一。



不过,借离婚分割债务的路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恐怕是走不通的。
有媒体援引权威法律人士,即便离婚,在婚内产生的共同债务仍需共同偿还,离婚无法达到将个人和夫妻共同债务隔离的目的。



所以,技术性离婚只是属于众多猜想中的一种。想知道许家印夫妇究竟想干嘛,可能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



图片

               

总的来说,各种猜疑中,很少人相信许老板夫妇会因为单纯的感情破裂而分开。

         

因为许家印曾表示:“我们夫妻的感情,一直是恒大人学习的榜样”,“我欠她太多”。

         

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许家印被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在那里认识了丁玉梅。

         

许老板对丁玉梅一见钟情,但出生于工人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丁玉梅,看不上眼前这个青涩的穷小子。

         

许家印经过一番艰难追求之后,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他们曾同吃苦、共患难。

         

1992年,许家印南下深圳创业时,与人合租了两室两厅,合租的人住一间,许家印、太太、两个儿子、还有岳母、父亲、朋友,七口人挤在剩下的厅室。

         

因为只有合租人那间卧室有空调,许家印的儿子夏天就躺在合租人门口的地上“沾沾冷气”,连电风扇都舍不得开。

         

终于,许家印在广州迎来了职业生涯真正的转折点。丁玉梅也一直无条件地支持着他。

         

两人结伴走来,不知不觉间已40余年。

         

年轻时亏欠的一切,喜欢爱马仕的许老板也以物质的方式补偿了自己的妻子。

         

彼时,60岁的许老板初登中国首富之位,意气风发。丁玉梅也以205亿身家,位列《2018胡润女企业家榜》第16名。

         

40多年资本沉浮过后,许家印和丁玉梅早已是深度绑定的利益共同体。

         

图片
         

恒大2.4万亿人民币天量债务,堪比48艘国产航母造价。相比起每天一点一点地还债,准备一条新的出路看上去才是“更优的选择”。

         

首先,不能真的躺平,起码得表现出努力还债的态度。

         

7月份,恒大系高调补发了三份财报,在当中相当完整地公布了自己的家底,就被外界视为自救的信号。

         

2022年底,恒大账面的开发中物业11360.84亿元,已竣工拟销售物业1028.94亿元,现金及等价物(含受限制现金)总额143.05亿元。另外,公司名下还有630.62亿投资物业,及以权益法入账之投资258.93亿元。所有合计的资产总额为1.84万亿。

         

此外,恒大还公告了境外债务重组进展。未来一个星期,债权人将对恒大的债务重组方案进行投票,这将成为恒大命运的关键时期。

         

恒大的境外债权人既可以选择保留全部债权,也可以选择股权和债权组合等。如果最后多数债权人选择债转股,对恒大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可以实现降杠杆,变相削减债务。与此同时,长达10年期的置换新票据,也算是一种变相削减债务。

         

所以,恒大选择主动赶在这个关键的投票节点前补发财报,就有点“逼宫”的味道,让这些借钱给恒大的境外主体届时做出有益于双方的选择。

         

其次,不能默默还债,得大声哭出来才能吃到“奶”。

         

其实早在广东指导组进驻恒大的那一天起,这笔令人咋舌的债务就已经社会化了。

         

恒大房地产链条错综复杂,排队的不只是业主,还有数不清的供应商。

         

把债务放在阳光下,使其变成一场微妙的博弈。

         

不救,没人敢担起这个链条断裂的风险;真救了,又必然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配合。

         

舍小家顾大家,恒大债务除自家人外大家一起担。

         

这虽然离谱到家了,但却是如今的现实。

         

最后,真的要把1.84万亿家底都拿去还债吗?万一柳暗花明,是不是得提前留下东山再起的火种?

         

许老板的离婚传闻,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呢?

         

想着留后路,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半个月前,碧桂园在面临几笔大额债券濒临到期的时候,竟然出人意料地将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作慈善公益用途,大概是64亿元。

         

按理说,出现流动性危机,等着救命钱的时候,肯定节衣缩食,资产变现,花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人和企业都一样。结果碧桂园突然拿出几十个亿来做慈善,把所有人都整懵了。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碧桂园以前做慈善的时候,钱都是捐给广东省民政厅下属的社会组织团体国强公益基金会的,结果这次却把钱打到了香港的主体。

         

坊间认为,杨老板也许是想留点筹码。

         

与此同时,龙湖地产却罕见地提前把债务还了。8月14日,市场有消息称,龙湖企业拓展已将17亿元款项拨入18龙湖04债券对兑付专户,目前,龙湖已于7月偿还共计41.9亿元人民币公司债,8月偿还共计41.8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其年内境内到期公司债仅余11月到期的1.19亿元。

   

这让我想起了默默还债的日本企业。经济学家辜朝明提到,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表现在日本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变成了负债最小化。

         

说人话就是,日本企业并不是真的经营不下去了,而是把新赚到的利润都优先拿去还清债务了,并没有拿去更新设备或者增加投资,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缺少了原有的借款人,钱印再多也没有用。

         

日本人从小就受到“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文化教育,在公共场合比如地铁上,不会跟朋友大声聊天;尽量不用电话,挂掉下车再打或者捂着嘴小声回复,看报纸都要折成小块以免妨碍别人……

         

这些日本老板也许就是怕欠债影响到别人,又伤害到自己的名节,只好默不作声地把债一笔一笔全还掉!真的太老实了呀!

         

日本企业家把公司债务个人化,为了自己的名声不顾一切,用剩余的人生为公司的错误买单;

         

中国企业家把公司债务社会化,祸水外引,相信大伙的力量!

         

图片
         

许老板离婚传闻闹得沸沸扬扬,除了因为大家实在太操心恒大的天量债务以外,还因为上市公司的离婚大戏实在是太常见了。

         

就像几个月前,两个离婚大瓜喂饱了多少吃瓜群众呀。

        

360大佬周鸿祎官宣离婚,90亿元股权套现引发猜疑,董秘小作文更是把这个猜疑摆到了台面上。

        

私募一哥徐翔离婚案,法院不予承认,应莹认为法官在糊弄她,要求上诉。

         

当时周鸿祎就被网友们称为“离婚式减持”,毕竟90亿分手费呢,也怪不得许多人说是为了套现。

         

这可吓坏了当时股民,一个劲儿地跑,不管周老板你到底是打小算盘,还是真的爱情破灭,反正直接用脚投票了。

         

要不是恒大被停牌了,估计今天这个离婚大瓜也能让股价急泻。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有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有关大股东离婚分割股份、离婚配偶减持股份等市场公告。

         

这甚至引发了市场以及监管层的关注。7月2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上市公司股东离婚分割公司股份有关事宜答记者问。证监会明确指出,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爱情破裂,可以有一万种理由,但不变的是,对离婚减持的质疑往往伴随着股价的下跌,最终受伤的还是股民。

         

图片
         

大多数人的爱情,也许早在戴上戒指的那一刻起,就标好了价码。

        

只是到了必须分开的时候,有些人是因为价码过于出众而被众人围观,有些人则是因为手段而被唾弃。

        

互联网时代口出狂言的“红衣教主”,相识胡欢的时候却是无比羞涩。但BBS拯救了他,在网络上他可以成为那个自信、浪漫、有抱负的周鸿祎。

        

徐翔和应莹没有度蜜月。不过有一场盛大的婚礼,江浙游资界不少知名大佬在座,有人送上刻有“东方索罗斯”的小铜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喜悦在一对新人脸上洋溢。

         

清华落榜生许家印,也是个青涩的穷小子,却在舞阳钢铁厂一同迎来了爱情和事业的转折点。他们躺在深圳逼仄的地板上时,也许想的都是同一个安稳的未来。

         

人生,应只如初见般美好。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5:06 | 只看该作者
哎呀,许家印离婚了?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3-08-17 21:30 发表于广西

关注老赖有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以360度全方位来围观一个人的节操下限能到哪里。

2022年,全网盛传许老板要跳楼,有鼻子有眼的视频都出来了,各种群聊热火朝天。

假如许老板真的不堪重负想死,有的是办法,一个真想求死的人有的是办法安安静静的去死。但在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之下玩寻思,这是几个意思?要知道他可是负债2.4万亿的牛人,他想死,那些债权人还不乐意呢,但凡当众露出一点要死的姿态,立刻就有无数人出来阻拦,不是舍不得许皮带,那是为自己的债权挽尊呢。

所谓一哭二闹三上吊,无非就是放大的撒泼行径,摆出一副滚刀肉的混球态度,当然不是想引来雷霆震怒,把他给抓起来宰了,他那是用死来吓唬人,推卸责任罢了,撒泼打滚无非就是想要来好处,但凡你真给好处了,说不定人家还要保留许主席的高贵头衔呢。

我有个朋友,公司跟许老板做了十几年的生意,2020年,我还总劝她,赶紧把跟恒大的商务往来的应收账款给请了,以后大概率恒大会出事的。

她那时候还很傻很天真的跟我说许老板的人品,什么热心公益之类的彩虹屁,什么豪爽大气不会坑朋友。

当时我冷笑。

2020年全网流传恒大的那份满含威胁意味的上市报告,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第一,恒大没钱了,资金周转出现了很明显的问题,否则,不会如此急着在资本市场上套现。第二,恒大开始耍流氓了,要挟政府部门用股民的钱帮他解决问题,好大一张碧莲。第三,心怀叵测,试图发动舆论攻势来倒逼国家政策。

否则你告诉我,像这样的报告怎么可能会全网流传?许家印那可是舆情控制大师,当初几十万的员工人人都有刷舆情的责任,动不动就给你搞个律师信警告。

正式暴雷之前写恒大的文章好多连审核都过不了,有些过了还很快404了。

许皮带明知道自己债务缠身,非但不老老实实的沉下来解决问题,反而各种变本加厉的发高薪,勾结普华永道出具弄虚作假的财务报告,从本来就缺钱的企业里挤出大量资金来高额分红。

有问题,第一时间勒紧裤腰带,各种不要脸3000元一平方欺诈式售房,调集资金还美元债。

图片

所以为什么着急还海外的美元债?呵呵,美元债的作用多着呢,既可以拿来做杠杆来撬动内地资金,又能充当资金外逃的好工具。

许皮带是个控制欲,权利欲特强的人,恒大的内刊动辄首页称为许主席会见谁,许主席接见谁,诸如此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哪里来大领导。

但就是这种人,却突然在2021年8月份变更了企业法人代表,卸任董事长,呵呵,暴雷之前,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只可惜,最后一次大额分红被广发行的诉讼保全给搅合黄了。

什么叫脸皮厚如城墙?

都已经暴大雷了,恒大还搞起了全员大销售,各种脑残无节操的以大幅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甩卖楼花,你以为能弄到按揭吗?呵呵,都是无网签的全款房,这几乎等于公开诈骗,偏偏好多人还被超低价给迷了心智,冲进去抢购。

许老板果然还是有江湖豪气的,赶在全面暴雷之前,各种帮忙亲朋好友抛售恒大资产,比如说江湖人称大刘的刘銮雄,人家就神奇的赶在了恒大全面暴雷之前从恒大股东名单上消失了。

在恒大财富暴雷之前,更是开设了特殊通道,让自家的高管亲友以及亲爱的老婆提前撤回了投资款。

恒大历年来单单是公开分红就让许老板拿走700多亿港币。

假如各位对地产企业经营有点了解,应该知道,老板从公司弄走钱,未必非要走公开的分红途径,且多的是办法呢,比如什么工程啊,诸如此类的。

现在全国人都知道恒大负债2.4万亿,但许老板家族到底富有到怎样的程度,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果然是公私分的非常分明的霸总本总!

留下了许多私人财富,那么就得好好的切割干净。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所谓文明社会的一切内涵,建立在保卫私有财产基础上的一系列商法,核心内容就是一点,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遇到问题了,各种喊文明社会不株连,但是分钱开心的时候请问你亲朋好友能讲文明不参与分配吗?

这就有空子可钻了,又是搞离岸信托,又是搞各种买卖赠与,留下一个顶罪的,剩下的都能继续享受富豪生活,所以脸皮厚点,破产就破产了,赶在彻底完犊子之前把婚离了,分割财产的事做了,有人负重前行,躺倒耍赖,有人岁月静好,海外富婆。

折腾一阵子,毕竟几十年的夫妻感情,离婚不离家,分手还是朋友呗,朋友之间,可以苟富贵勿相忘的。

2023年4月份,本来涨得好好的360突然遭遇周鸿祎离婚打击,倒不是众多股民对维护家庭有执念,只不过这年头玩花活的人玩得让人不得不服,动辄就给你来个离婚式减持,咔咔一顿骚操作,几十个亿就要股民买单,股民不忿,用脚投票,于是第一波大A的AI热,就被这两口子给干趴下了。

许老板从前是不稀罕带夫人出席各种活动的,我记得N年前参加恒大某楼盘的活动,来了某位肤白貌美爱穿恨天高的女星,后来在很多次都是那位女星,只可惜因为偷税漏税,美丽女星进去了一段时间,出来以后,虽然不交税款,但最终还是被封杀了,蹦跶了好久都没解封。

有段时间,江湖上都传一句“XX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唉,感情这玩意,果然是奢侈品,只有在豪气可以一掷千金无顾忌的时候可以随便演《长恨歌》,到了真触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无非感慨几声,该干嘛干嘛。

然后,一直在幕后寂寂无闻的许太太突然就高调起来,各种许主席忆往昔峥嵘岁月,与原配的伉俪情深小作文开始刷屏了,又不是戏子,怎么那么爱演,爱立人设呢?

许太太抑或是前许太太丁玉梅女士在2021年恒大财富暴雷案中很是上了几天热搜,因为她手快,抢着在暴雷前赶紧把自己投进去的2600万给取出来了,看看,亿万富豪为什么那么富裕,人家真是爱惜财产啊,挖那么大窟窿,这么点小钱都不肯放弃。

丁玉梅女士自己控制的公司还给恒大汽车借款了22多亿,闹成那样,再怎么操作许老板也没办法直接把这笔钱从账上转出来,于是果断债转股,坚决一点亏都不肯吃。

丁女士真是个理财小能手。

2023年8月14日,恒大发公告,丁玉梅女士已经从许家印教授配偶变成了独立第三人,欧耶,真闹婚变了?

于是好事网友们纷纷各种找线索,却原来2021年恒大年报中,许太太的称呼早已经消失了。

所以你看,这时间,2021年,不早也不晚,早一点恒大还能继续骗骗,扛几天,晚一点,债务暴雷,夫妻是要共同承担债务的,抢在暴雷之前就把婚给离了,多好,这技术,谁看了不得啐一脸。

其实我觉得中国古代对犯罪分子动辄族诛,是有道理的,有了好处,鸡犬升天,出事了就仅限于罪犯自己,这合理吗?奖惩完全不对等。

台湾省还跑去假惺惺叽歪歪拍了个《我们和恶之间的距离》,主打就是对犯罪分子家属的无脑原谅,原谅到恨不得自责,一下子戳中圣母党们的小心肝,各种彩虹屁吹上了天。

许老板对多少人犯了毁掉人家整个家族的罪恶?让那么多人掏空六个口袋以后,流离失所,还要背上债务,偏偏他又能各种钻空子,让亲朋好友们提前得到了消息,保住了富贵。

这合理吗?

丁玉梅带着子女家人们吃着带血的富贵,如果法律无解,那应该是法律出了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4:49 | 只看该作者
十年磨一剑,一剑开天门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3-10-17 22:52 发表于辽宁

今天,是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峰会。

为了庆祝盛会,言简意赅的聊一聊本轮峰会之后,我们将迎来了的一些重大改变。

宏观层面,2023年之前的15年,我们是中央通过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的“挥霍”,创造了就业市场与强劲的需求。

而一带一路峰会之后,新的格局,将是中央通过新的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全球新的“地方政府”,通过这些新的“地方政府”挥霍,创造新的就业与需求。

我们对于投资驱动经济的依赖难以戒掉,庞大的产业就业也需要维持,所以,当存量的地方政府都开发完毕后,我们需要在全球寻找新的标的。

接下来,这些新的“地方政府”将接过旧的地方政府的接力棒,借钱开启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工程师们的倾囊相授之下,复制中国过去15年的成功之路。

产业层面,前15年,是西电东送、是西气东输、是北粮南运、是北煤南运。

我们将西部的资源运到东部,将北方的资源运到南方,再将东南地区将商品和产业链向西北地区转移,形成国内经济的循环。

而一带一路峰会之后,新的产业格局,将是俄气东送,将是沙油东输,将是智锂北运,将是巴铁北炼。

我们将西伯利亚、中亚、中东、南美的资源运到中国,中国将商品和产业链向这些地方转移,形成一带一路的经济大循环。

沙特仿佛新疆,用油气资源交换沙漠之中的光伏板,俄罗斯寡头仿佛山西煤老板,挥舞着资源换来的钞票在北京买买买。

智利仿佛青海,用丰富的锂矿铺开新能源的产业链,巴西仿佛东三省,源源不断的向关内输送煤铁大豆木材。

随着产业链从旧的地方政府向新的“地方政府”迁移,随着信贷从旧的地方政府向新的“地方政府”投放,会使得人口与资本从旧时代撤离,涌入新时代。

我们也会以一个个“大国大城”的“中央形象”,建立与全球各地新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循环和“裙带”。

因此,今天的这一场盛会,颇似15年前吹响的“四万亿”,一连串来访的国家都仿佛当年的地方政府,都在向中央“要政策”,都在“跑部钱进”。

图片

经济模式的底层逻辑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虽然这一轮“跑部”的肤色语言乃至习惯各异,但他们需要的都是中央借给他们发展所需的人民币。

所以,对于今年的种种冲击,没有必要过度恐慌,我们不过是再次迎来了2008年的经济周期,对此,我们也会祭出传统的刺激手段来烫平这个周期。

我们通过投资驱动经济与就业恢复的祖传手艺并没有变,只是这一轮我们规模量产从传统能源,逐步变成了绿色新能源的产业链,只是这一轮的中央投资不再重复搞全国的大基建,而是转向了一带一路上更为广阔的率土之滨。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9:50 | 只看该作者
房票安置时代到来,这回广州又抢跑了!


原创 拓海 大碗楼市 2023-11-06 08:02 发表于浙江

几年前,有这么个新鲜事儿曾在大伙儿的微博、朋友圈刷屏——

说广州珠江新城有一创业公司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眼瞅就要倒闭;

就在生死存亡之际,公司的保洁阿姨挺身而出,掏出1000个w现金帮公司度过了难关。

保洁阿姨给出的理由相当豪横,说是非常喜欢公司的气氛,怕公司黄了。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老嫂子是天河区猎德村的村民,十来年前赶上拆迁,分到8套广州市中心的房子以及上千万现金。

厌倦了打麻将和游山玩水之后,她决定回归“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主旋律,于是拿起扫把成为了一名清洁工。

图片

其实,家在猎德的豪横打工人哪止这一个?

开保时捷上班的客服、戴大金劳写PPT的加班狗…也曾以各种鬼畜方式引起过围观。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以后再想遇到“房子一扒,帕拉梅拉”、“拆字一喷,喜提大奔”这种开挂大爷,铁定是越来越难咯!



图片

近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

两份重磅文件中,有关“优化成本核算与征迁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等表述,马上引起了全网关注。

图片

早在2022年,就有许多城市出台了类似的“房票安置”制度,最有名的要数郑州、南京、无锡、厦门,但大多是临时性、小规模的开展,基本上都算小打小闹。

一线城市明确“将探索房票安置”的,广州还是头一个!

很久以前,咱们听说过布票、肉票、粮票,你这冷不丁整出个“房票”,我寻思以后房子也按需分配了。

后来一打听,不是!

房票,说白了,就是将拆迁给村民的货币补偿,折算成补偿金额的定向支票,用于再次购房时抵扣房款。

由于广州的“房票安置”政策,目前仅仅处于“探索阶段”,至于具体操作细则还没出台。

不过,根据之前流传的文件,咱们可以梳理出以下这么几个关键点:

-房票面值由基础补偿金额和奖励金额两部分组成;

-使用期限2年,到期未使用的,可有条件折现;

-只能购买参与安置工作的房企提供的房源;

-优先购买本区域内指定开发商项目;

-买房不限购,不占限购套数名额;

-采取实名制管理,转让有门槛,禁止随意倒买倒卖。

简单来说,以前拆迁,要么是给安置房+部分货币补偿,要么是纯货币补偿;

现在,直接给等额面值的购房支票,鼓励购买指定区域、指定项目的房子。

最大的区别就是需求端和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端之间都看不到现金往来。

你别嫌我抠门,我也不嫌你磨叽,大家看破不说破,要的就是那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

毕竟,现在全国各地的限购门槛都放开了,你要拿着钱上别的地方消化库存去,那我本地库存咋办呢?

拉倒吧!我还是闭环操作吧!

把这些个不确定性扼杀在摇篮里都不赶趟了,我得直接给你拍墙上。

图片​
主要吧,也是预算实在不宽裕——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广州新一轮旧改的几大特征:

一来是国央企主导代替民营企业,成为主导旧改的市场主体;

二来是混合改造代替了过去单一商品房改造;

三来是公共属性增强,从而取代单一的市场属性。

简单来说,旧城改造的经济效益回报周期必然被拉长,再考虑下地方债务和当前的房地产去库存形势——

所以这就要求在未来的资金流向方面,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图片

广州很可能是所有核心城市当中,最适合立刻、马上推房票安置政策的一个。

凭借一线城市的城市能级足以给其它超大、特大城市打个样,又能解决它自己的燃眉之急。

打样儿好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老给人打样儿了,燃眉之急是几个意思?

首先,广州旧改,时间紧、任务重。

按照当前规划,至2035年,广州市拟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291个。

12年,155平方公里的改造规模,这目标不可谓不宏伟。

图片

老铁们,咱奔理儿合计这个事,要还按照过去那么个玩法,先拆后盖或者拆拆盖盖,周期老长了。

房票安置可倒好,有开发商现成的房子,直接去买就完事儿了!

这么一来,征迁土地可以专心致志去搞附加值更高的规划,商业、产业、公建配套放心大胆去干;

之前征迁的村民还能买到开发商做的商品房,那可比回迁房的品质高了不是一点半点,即便就是倒倒手想卖,它也比回迁房更能卖得上价。

城市、房企和个人都合适。

其次,加速新房去库存、实现置换过程的闭环操作。

当说不说,目前广州市的新房去库存压力,在四大一线城市里其实是最大的那个。

9月份,也就是新政出台的那个月,广州市新房成交63.1万㎡,连续4个月下降后环比转增43.2%,但同比去化规模仍然下降17.2%。

截至9月末,广州新房库存量1223.7万㎡,全市去化周期需要19.2个月;

其中,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四区均超过20个月。

换句话说,新政边际效益明显,但仍未达预期调控目标。

除此之外,广州楼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仍在继续下降——

尽管1-9月份二手房累计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7%,但9月当月成交量环比却出现了14.5%左右的下滑。

二手房卖不动,市场上的置换链条就打不开,对于新房去库存来说,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广州土地市场表现仍然较为低迷——

以9、10两月为例,广州商品住宅用地成交14宗,除3宗地价触顶成交外,其余11宗底价成交。

目前,广州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保持在120%上下,远远高于其它三座一线城市。

这就意味着,广州无法再容忍卖地卖得这么不温不火。

结合新房库存压力、土地财政压力以及存量房市场现状来看,广州解决问题的迫切度,在一线城市里确实最高。

而房票安置,本质上是消灭供给、创造需求的举措,刚好对症下药。

此外,需求端碰不到货币,而是手持定向购房支票,即便是全国各地核心城市大多都已抹平了购房门槛,也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广州旧改广州花”。

此外,可以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常规的旧改成本,主要包含临时安置开支与建安开支。

由于地价基数全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越是核心城市,旧改成本也就越高。

但从接下来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形势来看,旧改重点一定会放在超大、特大城市。

这就意味着此轮旧改,如果还按过去那么个玩法,想压缩整体开支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部分钱,的确可以走“高层补助+地方专项债+公积金放开”的模式。

但高层早有发话:一切增加地方隐形负债的都不行!

那怎么办呢?

将集中去化节点前置,将支票兑现节点后移——

刚好对冲了“效益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现实压力。



图片

广州历来是一座“改为天下先”的城市。

广州发生的事,对全国其它一二线城市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这一次,其房票政策,相当于已经明牌了城中村改造和安置工作发力的导向——

热点城市城中村改造正在加速,但采用房票安置注定会是大势所趋。

对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有两个:

其一,拆迁的整体收益正在收窄。

旧改的本质是为需求端充值,用超常规手段批量制造购买力。

这是本轮旧改的由来。

旧城改造、去库存、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地方债务,将在接下来不短的时间里保持“四位一体”。

房票安置,最不同于以往拆迁工作的一点在于资金的“闭环操作”。

可即便就是35座热点一二线城市,基本面的内在差异同样也很大。

这就意味着每座城市市民的“房票安置”意愿会存在较大差异!

基本面越好、自身能级越高的城市,房票安置的效果就会学好,反之同理。

如何激发不同城市内,市民响应“房票安置”的积极性,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此外,即便不考虑跨城购买,也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必须解决——

以广州为例,当前库存压力最大的区域几乎全部集中在外围。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房票”持有者需求与去库存核心指标适配性的问题。

定向去化上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拉动作用,确实需要市场真正检验后,才能最后见分晓。

同样的问题,我相信在其它二线城市也必然存在,且大概率还要更严重。

对于调控端来讲,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智慧。

但对于个人而言,“非核心区域板块去库存任务重”这一现实,无疑消减了旧改拆迁的整体收益。

其二,以前不支持大家去博拆迁,以后更不支持大家去博拆迁。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拆迁户一夜暴富”的神话,真的已经成了过去时。

抛开“资金闭环管理”、“非核心区域板块去库存”这些东西不谈——

从国家那么卖力气推动保障房建设,就不难看出:

未来要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优化人口结构,就不得不尽最大努力消除中低收入的工薪群体“买不起房”的焦虑。

单是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就不允许“拆迁暴富”这样的都市传说再一次呈规模上演。

否则,那些原本十分努力、但只是“没投好胎”的年轻人只会躺得更平。

简单来说,未来的“大势”并不在拆迁户这一边。

拆迁户也好,旁观者也罢——

心态放平,理性乐观,足矣。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3:01 , Processed in 0.304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