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经济的博弈观察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6 16: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一记耳光,这是这是当头一棒!


原创 龙牙 龙牙的一座山 2022-10-15 12:03 发表于陕西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近日,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表示,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几年内从比亚迪购买约10万辆电动汽车。德国《焦点》周刊在10月7日的报道中称,“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只能说干得漂亮!

2008年“3.14“事件的时候我在拉萨执勤,住在拉萨啤酒厂里面,每天得扛着防爆器材上街巡逻去,挺累人的。有一天厂方突然跑过来跟我们说让我们走侧门,这一天不要从正门走,走存储青稞的仓库旁边一个小门进出。他们头两天跟我们关系还挺不错的,态度为啥突然会这样?

厂方解释是,德国合作方代表第二天要来厂里视察。

当时拉萨啤酒厂跟好几个外国啤酒牌子在合作,住在人家的厂房里这个还是知道的,以前的拉萨啤酒口味咋说呢,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建议你尝试,引进外方投资或者给技术提升工艺也是好事一桩,我们当然也理解。但是,第一,侧门离我们的巡逻区非常远,第二,多多少少有一点委屈。

厂方说法是怕德国人看见厂区里有驻军会有想法,或者说觉得唐突,影响合作。那个年头跟现在不一样,欧洲白左风气已经起来了,看中国哪儿哪儿都是毛病,咱们也弱不得不仰人鼻息,何况民族地区比较敏感,毕竟是西藏。我们当然没法说什么,毕竟住着人家的房子呢,执行任务要紧,绕路就绕路吧,委屈就委屈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维护良好军民关系嘛。

但是说实话我心里非常非常的不服气,出来执行任务维持治安,在自己的国土上,保护自己的人民,却必须要给几个外国人让路,这个放在谁的心里也是不舒服的。

那天我远远的看到一个个头挺高的德国人,带着他十多岁的儿子,身边围着一大群中国人点头哈腰前簇后拥着,像视察自己庄园的领主。那个十多岁的小屁孩到处指手画脚问着,面前一堆中国人小心伺候,活像领主家少爷准备继承领地。

战士们当然也有想法,走侧门?什么人需要走侧门?有个脾气比较冲的小伙子就嚷嚷,“妈了个巴子的,有部队驻着不是更安全吗?凭什么不让看见?我们难道多见不得人?”

说老实话我没法回答他的问题。

我只能动用自己平时老大哥的脾性:

“妈了个巴子少废话!你好好做事情,总有一天不用受这窝囊气!”

那天晚上我梦见我们的技术代表和工程师跑到欧洲趾高气昂指手画脚。

图片
想不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15年不到,15年!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机动车保有量4.15亿台,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5亿,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到4.99亿人,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大单一汽车市场并且增长势头十分迅猛。整个欧洲总人口7亿,汽车保有量仅有2.8亿台,新车销售还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滑和萎缩趋势。

估计过不了几年你就能看到比亚迪的代表和工程师去德国指手画脚趾高气昂,不过无论如何都没有领主视察自己家庄园的气质,最多最多也就像个老农民视察自己家自留地吧,毕竟咱没有人家那个“贵族范儿”对不对?

中国这么庞大的汽车市场与相对更高的自主权、更完整的产业链,让中国汽车企业早晚都必然会诞生出一个或者很多个汽车业巨头,这是唯物主义的,是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有任何转移的。不是B亚迪,那也是C亚迪、D亚迪,是长城长安吉利奇瑞广汽东风蔚小理。

比亚迪只是第一个“卷”出来的而已,后面还有一大群等着卷出来的,当然也有一群卷死在沙滩上的不过那个不重要,肉烂了在锅里,卷出来那就是大杀四方。

这不是一记耳光,这是一个当头一棒。

目前看比亚迪在电动和混动技术上已经对传统车企形成了降维打击,就奔驰宝马大众做电动出的那些工业垃圾完全没有过招的必要性,躺倒等死还能“投降输一半”,真要发扬骑士精神正面硬刚估计死得更快,早点布局去零配件市场为中国车企做上游供应商估计还能苟得久一点,也能让国内的德吹们能够找到切入点,比如说像吹“日本螺丝拯救中国高铁”那种。

专心去做电动车行走部分零配件,也符合欧洲未来的发展趋势,做整车做内燃发动机都不大合适了。欧洲汽车市场沦为中国车企的产品倾销地已经不远了,这事儿在家电行业里面已经发生过一次,下一次不就习惯了么?
离巴伐利亚机器制造厂从“别摸我”沦为“别买我”的日子不远了。

欧洲车现在很明显呈现两个特征:

1、油车销量在中国依旧坚挺;

2、新能源车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工业垃圾,质次价高。

图片



就这,同样价位,你拿头去跟人打?同样价位人家升档,同样档次人家价格低,你唯一的优势就是那个车标,人唯一的劣势只有交车时间。

法国车基本上已经放弃治疗了,你在街上看见过一台标致、雪铁龙的绿牌车?德国车里面只有大众id系列勉强算是及格线附近徘徊,奔驰宝马新能源难兄难弟一样拉垮。

反而是油车方面,大众奔驰宝马标致雪铁龙也都还凑合,暂时天下无敌算不上,算个独霸一方吧。不趁着还有一口气的机会,赶紧去做油车电车通用的那一部分,难道等着新能源车全面取代油车那一天一头撞死在南墙上吗?

现在去做电车油车都要用到的部件,比如液压系统,刹车,避震,底盘调教,车灯照明,主动给自己降个档次,现在老虎还没有来就还有活路,等中国这些产业也跟上来了就晚了,到时候大罗金仙难救你。

欧洲的沉沦大势所趋,为什么不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呢?

图片
现在还在争论油车电车已经毫无意义了,就这三五年的时间,大街上跑的电车都那么多了,车主也不是傻子,人家能够不知道哪个用着好?我自己一台电车一台油车都跑挺多的,两年4万公里的样子,油车进5次4儿子店,没有一次少了1000块能出门的;电车比亚迪的总共保养了两次,一次200块一次500块。油车购置税一两万,电车是0。油车600公里300块,电车600公里50块。油车已经过保了,电车不好意思,电池终身质保坏了就换去。

祝我的电车早日自燃,磷酸铁锂只冒烟不冒火,烧了免费换新车,美滋滋。

新能源这个赛道挤死油车已是定局,真正的降维打击绝不是抽过来一巴掌抽死你,而是走自己的路,让你无路可走。

德国汽车工业最欣欣向荣的时候、最有希望的时候、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是德国国防军最猛的时候,可惜那玩意儿姓纳粹。

图片

现在你连国防自主权都没有,给你一口吃的那是情分,不给你那是本分。大户人家吃得饱的时候赏你一口饭吃你就有饭吃,大户人家自己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快到人口三分之一了,眼瞅着没米下锅,不给你饭吃不是很正常么?所以,要怪你只能怪大户人家去。当年大户人家能够空运拯救柏林,如今却能炸了你的天然气管道,北溪天然气管道可是德国资产,你还连个屁都不敢放,你说你该怪谁?

中国只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造汽车的而已,你怪不着。

全球高端产业链就那么多,爬上去一个就必然会掉下来一个,躺在白左温柔乡里做梦是没用的,是改变不了现实的。既然要掉下来,不如早作打算,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去,不过我估计老欧洲贵族范儿拉不下这个脸。

不过也说不定,还真有拉的下脸的,我大清果不也有王爷跑去拉黄包车的么?

为了看欧洲老王爷拉黄包车,我不介意再等个15年。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9:48 | 只看该作者
急了,美国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以下文章来源于玉渊谭天 ,作者谭主

美国,仍在给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加担子”。
几天前,美国最新公布的两大通胀指标稳步上升,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大概率不会停下加息的步伐。
加息,对美联储来说是无奈中的主动选择,而对于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却是被动选择的无奈。
最近,西方媒体就以“世界开始憎恶美联储”为题,抨击美联储引发的“加息潮”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的境地。
美联储加息冲击全球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有些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剧烈。美国知名经济学家、《金融帝国》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一直在追踪这种影响,他告诉谭主,英国和日本的情况不容乐观。
作为美国意图控制亚欧大陆两个最重要的支点,日本与英国在美国暴力加息的重压下,左支右绌。
面对美国加息,尽管两国做出了不同的应对,但结果,是各有各的危机:
英国选择加息。但紧缩的货币政策让英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风险,英国经济学家已经发出警告,预计从今年10月到明年6月,英国经济每个季度将萎缩0.2%左右。
日本选择不加息。但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利差会让投资者大举抛售日本国债,日债市场的波动又会引发各国对日本债务问题的担忧。
加息与不加息,都是难题,这就是所谓“美元霸权”的影响力。
而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相较于新兴经济体,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经济的破坏力更大。
这些国家中,不少都是美国所谓的盟友、伙伴。
为了保全自己,美元,开始收割“自己人”了。
迈克尔·赫德森曾在自己的著作《金融帝国》中深度剖析了美元霸权的形成与发展。
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美国,推高美元指数,这就导致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美元流出国资产价格暴跌。为了防止资本外流、稳定汇率,其他国家被迫加息。
这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带来的“溢出效应”。
据统计,到上个月,对美元跌幅排名前十的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榜上有名”。面对美联储加息,这三家央行对加息似乎都“畏首畏尾”。
过去,常常困扰新兴经济体的债务问题,这次成为发达国家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到今年6月,日本的债务余额已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告诉谭主,日债被称为“全球三大坚硬的泡沫之一”,日本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话,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会很大。
美联储加息,日本如果跟着加息,那会令日本财政遭受巨大冲击。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日本政府仅支付国债利息每年就需花费近10万亿日元。如果加息1个百分点,政府每年要多支付约10万亿日元的利息。
但如果日本完全不加息,日元就会对美元贬值,投资者也会大举抛售日本国债。
两害相权取其轻,日本央行选择在不加息的同时,加大对国债的购买力度,这就相当于在全球货币紧缩时代,日本却开启了“印钞机”模式。
结果,只能是引发投资者更大规模的抛售。美联储如果再加息,就是把日债这个“炸弹”,放在火上烤。
欧洲央行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前不久,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第一季度末,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的95.6%。
这个数据,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欧元区是一个整体,有些国家的债务,是“被平均”的:
||希腊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189.3%;
||意大利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152.6%;
||葡萄牙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127.0%。
要知道,根据欧盟的规定,成员国债务不应超过GDP的60%。
管涛告诉谭主,此前,欧元区一直是负利率,这也降低了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一旦加息,这些国家的借贷成本和融资成本都会上升,到时候债务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引发债务危机。
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时,被市场视为欧洲债务的红线——在高于4%利率的发债成本下,意大利的财政负担不可持续。不可持续,也就意味着意大利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大增。
而近期,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蹿升到4.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给谭主算了笔账:
意大利公共债务规模大约为2.29万亿欧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国债收益率上升一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意大利政府要多支付229亿欧元的利息。
更让欧洲央行担心的是,国际资本市场,已经盯上了意大利。8月,投资者做空意大利债券总规模超过390亿美元,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意大利的经济体量占到了欧元区经济总量的15%左右,意大利发生债务危机,会迅速蔓延到整个欧元区。
欧洲央行的考量,就是最好的案例:
在债务危机面前,发达经济体面对加息都很谨慎,这也导致其在应对美联储加息时没有太好的手段,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国货币汇率不断下跌。面对美联储加息,发达国家眼下的局促在其他经济体中显得格外扎眼。
发达经济体迈不过去的第二道坎,同样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格格不入的地方:这两年采取的超常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埋下的隐患。
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部分发达经济体采取“躺平”的应对措施,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后,这些发达经济体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空前的财政政策,二者共同推升了总需求。另一方面,疫情阻断了产业链供应链,对总供给造成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破100万
这其中,包括美国。为了应对通胀,美国可以激进加息,结果是让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凸显。
其实,此前的美元加息周期,买单的多是新兴经济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联储共有6轮显著的加息周期,几乎每一轮,都让新兴经济体受损尤甚。
尤其是第一轮(1983年3月-1984年8月)和第三轮(1994年2月-1995年2月),前者推涨拉美债务危机,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遭受冲击,后者让多个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波动剧烈。
这一次,轮到了发达经济体,这种转变的源头,还要再往前追溯——时间要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在经济政策上的调整,是它们迈不过去的第三道坎。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后,纽约金融区的一名会计坐在长凳上
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这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开始下降。
也就是从那之后,新兴经济体开始降低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
经济结构性改革,这样的词,发达经济体也提过。
孙杰告诉谭主,2007年,欧盟成员国签署的《里斯本条约》中就有相关的表述,但这些年来进展不大。
一方面,有客观原因:
发达经济体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高,潜在的挖掘空间有限。
但也有主观因素:
一些发达经济体对财政政策刺激与货币政策刺激形成了“依赖症”。
英国经济学家、《极端不确定性》的作者约翰·凯在和谭主交流时表示,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没有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做出合理的反应。具体来说,如果从长期来看,西方经济体的金融服务业增长过快,它变得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这就导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西方国家还未准备好面对它们。
当债务问题叠加常年以来的经济问题,再加上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发达经济体无法承受多重危机的重压,也在这轮美元加息中,显得格外“脆弱”。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天然气短缺让其不得不停产
这轮美元加息对发达经济体的伤害,还不止眼前高企的通胀与不断刷新的能源价格。
几天前,欧洲央行决定跟随美联储加息的脚步,加息7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
加息给欧洲经济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的预测显示,2023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仅为0.5%,欧洲会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中增长最为缓慢的。
事实上,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已经有了信号:
最新的数据显示,10月,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初值录得46.6,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这也意味着,欧洲制造业活动进一步走弱。
实体经济如果进一步萎靡,最终作用到欧元身上,就是欧元对美元的“跌跌不休”。
更糟糕的是,美联储仍没有停下加息脚步的意思,这势必会给全球经济增长再蒙上一层阴影,已经被推到悬崖边上的发达经济体,势必更加左右为难。
美国通过“牺牲”盟友的方式,再一次解决了自身的问题。
美元霸权,先是收割新兴经济体,现在又开始收割“自己人”,这就是美国解决经济问题的方式。
而这样的做法,只会加快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
迈克尔·赫德森告诉谭主,全球的“去美元化”已经开始了,各国现在需要设计一个新的体系。未来的规则不会像现行规则一样让各国成为美国“金融卫星国”。在未来规则之下,各国可以独立成为互利共赢体系的一部分,而非将经济盈余交由美国。
每个国家的决策,影响的不仅仅是当下,而是为未来埋下了伏笔。没有谁可以一直让别人替自己买单,也没有谁可以永远逃避为自己曾经的决定负责任。
发达经济体,已经尝到了此前政策带来的苦果。
该来的总会来,美国,也不会例外。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4:48 | 只看该作者
预测:明年一季度美国结束紧缩周期,转向宽松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2-12-11 20:57 发表于广东

下周又是美联储例行的叨逼叨时间,给点模棱两可货币政策讯息,各种让全世界玩我猜猜猜的游戏。

偏偏世界主流的经济学家们都被美联储驯化得连脑子都不带长的,都在那里争着帮美联储圆谎。

这世界从来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承认经济学猹们说的对,美元要重新夺回世界对它的信心,必须维持一个长期,高利率的货币环境,4%的利率不够,加到5%以上,再维持个一年半载的,只要能把全世界的流动性给干枯竭了,说不定美元就赢了。

这是丰满的理想,但美元保持在高利率水平,美债怎么办?

现在美债长短期倒挂非常严重,意思是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2年期国债收益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

你在国内存定期,都是2年期利率低于10年期利率,7天利率又低于1月利率。

记得2013年的那次钱荒吗?6月20日当天隔夜利率最高飙到13.44%,当天一年期利率才4.4%,市场慌得一比,所有的人都疯狂的找头寸,解决眼下问题,倘若央妈置气,再多教训市场一两天,后果就可能有点不堪设想。

很多人年纪轻,没经历过,或者是记性不好,经历了也一片混沌,又或者太太真,以为中国发生的事,搁美国身上不叫个事。

后来2019年9月美国也发生了一次钱荒,9月17日美国隔夜一般抵押回购利率(Overnight GCRepo)最高触及10%,搞得美联储紧缩政策直接掉头,开启了一波大放水,一个月之内,美联储用各种名目向市场紧急放水超过4万亿(人民币计)。

你以为美联储大放水是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呵呵,太天真了,在2019年9月,因为美国国债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让美联储提前大放水了,所以为啥美国国债出现流动性危机?当时市场传言中东王爷们抛售千亿美元级别的美国国债,市场没有足够的接盘侠,导致美元流动性枯竭,在搞出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赶紧下场救命了。

现在美国国债流动性又出问题了,从10月份开始,美国财政部长就开始对市场公开喊话了,但市场又不是吃素的,没有好处,凭什么来给你国债抬轿子?

联邦隔夜逆回购账户上长期趴着2万亿美元的闲置资金,但人家情愿躺平了,也不来淌你国债的浑水,这说明什么?

市场的资金不傻,知道你美债流动性出了问题,今天它来接盘了,明天未必有人接它的盘,再说了,这波美元汇率靠着强拉利率上去的,实际上美元购买力在下滑,用高利率来发起货币战争,试图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来解决美元 货币危机。

假如真的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那样,说不定美债又会开始吃香了,大家买了避险。

但这回连阿根廷、巴西这样最容易第一波中招的国家,到现在都没有爆发金融危机,倒是之前英国有暴雷的倾向,但英美本质上是货币利益共同体,英国崩盘必将带着美国一起落水,所以英国养老金暴雷以后,英国央行第一时间选择躺平放水,并且事实上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支持,这一把倒是没有出现重大违危机,只是让李超人之流的外围混子们,一起帮帝国主义殖民者买单。

现在整个欧洲的日子不好过,德国傻叉外长居然说出富有的77国集团这种无厘头的话,7国是富国,77国集团如果有,那也是受过了帝国主义欺凌苦的第三世界国家抱团取暖罢了。

政客们的语无伦次恰恰说明以美国为首的G7已经开始慌神了,按照惯例,他们在老美带头下,联合起来玩紧缩,搞货币的战争,那么国内的货币危机应该可以转嫁到所谓的77国集团身上,等到咱们都中招了,那么他们再来带头玩货币政策转向,既能豪爽的印钞大放水,还能用这些印出来的钱来收购廉价的他国资产,割一把羊毛。

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就像当年殖民体系大获成功,后来这一套把戏玩不动了,帝国主义该咋办?

其实毫无办法,假如继续霸蛮的玩殖民把戏,那么在殖民地的投入远远大于收获,就轮到宗主国陷入到全面债务危机,于是只好假惺惺的支持殖民地搞独立了。

道理是一样的,当G7联合起来玩紧缩,非但不能收割全世界,还把自己给绕到衰退期里了,非但外界不吃老美那一套,连美国本土资金都不看好美联储的把戏,资金都在观望,随时准备跑路。

就像我在之前一直说的那样,为啥这回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跑赢指数?因为美国注定衰退,美国上市公司谁能逃得过?

中概股们扎根中国,中国经济只要保持原状,就比衰退中的美国来得好,G7们的衰退,收缩,这会给谁让出了市场份额?除了中国还有谁呢?

所以聪明的美国钱很快就叛变了自己的祖国,做空美国资产,做多中国资产,就这么简单。

有意思的是,越是经济不行,越不能减少要命的军费。

2023年,美国的军费预算将达到创纪录的8580亿美元,猜猜看,在经济整体衰退的情况下,美国的财政收入还能增加吗?

开支增加而收入极有可能下滑,这就说明明年美国财政赤字又要变大了,只能借更多的国债,来应对开支。

想想就要脑壳子疼,外部投资者都忙着抛售美国国债,国内经济衰退也没有足够的接盘侠,聪明的有钱人把钱放在银行里吃美联储的大户,随时准备跑路,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那么谁来买美国国债?

你猜中阿峰会以后,给了3-5年期来实现人民币能源交易,狗大户们是忙着处理手中的美元资产,还是傻乎乎的继续买美债支持美军回归中东?

你以为美元无力维持住高利率水平仅仅是面子上过不去吗?

还有里子,强势的美元是靠高利率撑着的,假如撑不住了,马上就要转向变成弱势美元。

之前美元指数靠着疯狂加息,攀上了20年新高,接下来会不会很快就奔向20年新低,超70狂砸?这就有超过30%的货币贬值空间。

假如你是财富管理者,知道本币有可能暴跌30%,你会怎么做?躺平?傻等?在高位接盘国内资产?还是想方设法赶紧兑现,找个好去处避险?

之前美国有很牛逼的纳斯达克,所谓科技巨头们,汇率跌30%无所谓,巨头们的股票能涨100%,大家还能大赚。

现在你再看科技巨头们还能靠谱吗?

一个衰退的美国,还能用霸权来帮着巨头们在全球圈地割韭菜吗?

看看今年PDD到美国横扫亚马逊的战绩,再看看Tik Tok打得FB自动变身Meta,到现在连Meta都不敢元宇宙了。

最近微软和推特争着抄袭微信,想趁微信出海之前占个好位置。

特斯拉已经开始出现库存压力了,订单被比亚迪反超。

放在几年前,你敢信?

所以鲍威尔尽可以在12月份继续吹牛逼,犟嘴,维持自己可怜的自尊心,但他终究还是要活在现实中,解决世界问题。

如果美元加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把美国经济提前给搞崩溃了,那么还能继续加息吗?

一旦加息停止了,就是美国货币政策投降了,大批资金立刻就看出来了,美元要跌,资金会加速出逃,这就会导致美债的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

美联储可以不管世界经济,但不能不管美债流动性危机,一旦美债卖不动,国库没钱开支,美联储敢面直各方的怒火吗?

所以问题就简单了,美联储只要停止加息,马上就会捂不住美债流动性危机,美联储只能用各种方式换个名字到市场里给美债兜底。

所以叫不叫QE有区别吗?反正是自己印钱借给自己,因为市场上没有人能给你钱了。

之前有人问我,为啥美联储玩紧缩,立刻外贸数据不好看了。

你妈减少你的零花钱,你还能出去买买买吗?

别忘了,美联储到现在还是全球实际上的央行,它玩紧缩,全球的需求必然被遏制,不是大家不想消费,实在是拿不出钱来消费。

去美元化是个漫长的系统工具,不是说不干就不干,想停就停,你能停,跟你做生意的不能停,那这事怎么说?你还要不要做生意?不做都停了,吃啥喝啥?

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需要的不仅是一腔热血,更需要时间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都不能理解的,只能呵呵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9 15:51 | 只看该作者
周末聊聊美股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2-12-16 21:06 发表于广东

即便是鲍威尔发出鹰派的嚎叫,美元指数也没能涨回高点,反倒是美股最近不停的被花式砸盘。

周三美股被马斯克不顾一切的砸盘给带下来了。

之前我一直建议大家远离中美新能源板块,特别是特拉斯。想想看,马斯克的持股成本才1.7美元,行权拿了那么多的股票,明知道自己的票被高估了,企业现在是个啥情况,他作为CEO难道不清楚?

特斯拉的股票从400跌到157,有人说这个价格太低了,马斯克没理由抛售,呵呵,190的价格可以卖,157又怎么会舍不得卖呢?

你看马斯克负债几百亿买下了个推特,盈利遥遥无期,但凡有点危机意识,肯定是大肆抛售特斯拉的股票,设法填补自己的债务窟窿。

无穷无尽的抛单,无穷无尽的抛售动力,理由就是涨太多了,先弄点来落袋为安。

昨天美股是被苹果砸盘带下来的。

我写过好多次苹果和那位著名的大股东巴菲特。巴菲特看到了垄断的苹果正在变成一只不用创新,就能不断的从顾客身上吸血的本事。

苹果已经变成了一家类金融的企业,这样的商业模式巴菲特可太懂了,于是动用钞能力,成为大股东。

前段时间马斯克跟苹果之间发生了亿点小小摩擦,马斯克对苹果税不满,苹果转而威胁老马,要从应用商店撤下推特,这可惹毛了马斯克,立刻表示,苹果只要敢封杀推特,他就立刻做手机。

于是厨子很快就举手投降了,双方聊了很久,误会都被解除了,苹果承诺在推特上投放大量广告。

本来8美元的推特蓝V用苹果手机买则要11美元,多给的3美元那叫苹果税。

我记得在很久以前,自己买的电子产品就归自己所有,不需要再为使用某种功能额外交钱,后来苹果圈地自萌,玩起了多重收割,于是各路厂商纷纷效仿。

但谁也干不过苹果税。

这摆明了是个靠垄断攫取超额利润的鬼东西,信不信,但凡有家不是美国企业的玩家也敢这么干,肯定要被正义的美国法律长臂管辖了。

所以苹果能收苹果税,这里有帝国主义力量加持,这就不难解释,为啥明明条件不允许,苹果依旧会根据政治要求,把产业链从中国往外迁。

但一个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终究会走上一条不可抗拒的衰败之路。

当苹果决定要跟中国供应链进行切割,那么它必将失去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会面临生产上的许多不确定性。

其实特斯拉也好,苹果也好,甚至整个美国的跨国企业们,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当年他们享受了太多帝国主义红利,现在到了要支付成本的时候了。

当川宝第一个跳出来,把中美对抗赤裸裸的摆出来,接下来拜登只好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这就让后来的政客们,整个美西方世界的政治圈里变得有点没法选了。

只能不停的加码,否则就要犯了政治错误的毛病,那么企业们怎么办?

要知道在之前所谓自由化世界里,美国跨国资本们拥有巨大的优势,左手帝国霸权,右手金融霸权,竞争对手真的很难扛住。

但现在呢,他们等于是强行去切割世界,那么谁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里获利最大,谁的未来承担的损失就越大。

特斯拉靠着中国厂的产能才摆脱了破产倒闭的命运。

苹果靠着中国代工,完美的规避了库存风险,把自己从一个卖电子产品的企业变成了类金融的产业。

受惠于中国的美国企业到底有多少?

抛开这些再看这些年引领美国经济发展的那些互联网巨头们,美国非要搞意识形态的切割,这就让自家的互联网巨头们丧失了增量市场。本来一个美国牛逼哄哄的局面,也因为他们自己挑起的争斗,变成了可以两个体系,这就是给自己的存量市场做减法。

没了帝国主义保护的美国互联网巨头们,其实战斗力很差。

推特和微软争先想抄袭微信,做一款新的应用,既然微信这么好,硅谷的大佬们都这么喜欢,为啥美国人不能用微信呢?

看看简陋的FB,推特,INS之流的,又是谁在保护他们不受中国竞争对手的冲击?

占了那么大便宜的,谁也不是傻子,为了保住这点好处,当然要政治正确至上,以致于搞出许多昏聩的操作。

资金又不傻,这些年躺在纳斯达克暴涨里数钱数到手抽筋,但只要脑子不糊涂,心里都该清楚,这个彼此抬轿子,靠借钱回购,抱团坐庄拔到这么高的美国股市到底有没有高估?

最鸡贼的马斯克天天花式跑路。

最坚强的苹果到现在也开始遭遇到投资者抢跑了。

这跟鲍威尔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当然了,如果鲍威尔维持一个继续疯狂放水的货币环境,马斯克要跑的更丝滑,苹果说不定还能涨点。

但美国企业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平庸的现状,他能改变吗?

如果这些美国企业能做到这么高的市值,那么凭什么竞争对手们不跟着涨起来呢?

在市场很无聊的去等着听鲍威尔讲话,判断是鹰是鸽的之前,我就已经很笃定的预测过,明年一季度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美股,美国资产迎来一波大跌,除非鲍威尔在大跌之前疯狂放水。

那就是美元迎来一波大跌了。

这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不是什么阴谋论能改变的了的。

正如白宫现在处心积虑让高端制造业去美国,企业家们留在原地,可能马上就要干不下去了,搬到美国,无非是能拖一段时间再破产,当然了,这个过程刚好够金融资本甩卖跑路。

没必要关注鲍威尔说什么,假如他靠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世界,那怕是要被钉在十字架上变成活体标本来展示变现。

各种叨逼叨,各种吹风无非是给大家一点念想,就像魔术师表演中那些用来掩盖真实目的的花活。

现在美联储最最想做的就是让热钱都高位接盘美国资产,不管是债券、股市还是楼市,只要你们接哪个,哪个就会迎来史诗级的暴跌,如果都骗不来人,那么就只好三样一起跌,跌到国内金融资本扛不住,嗷嗷叫求救市了。

美联储的设计显然是落空了,直到现在,美国的热钱还在跟美联储玩对手盘,趴在隔夜逆回购上不动弹,随时有可能暴雷的美国垃圾债们瑟瑟发抖。

这些年,美国玩金融玩杠杆玩得太过火了,鲍威尔想学沃克尔,但现在跟1980年完全是两个世界,40年前哪里会有百万亿美元级别的金融衍生品?哪里会有那么高的国债余额?老百姓和企业哪里有那么高的负债率?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刻舟求剑是件非常愚蠢的事,没想到美联储集体在那里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市场给予的反馈就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美国资产,坚定不移的卖了再说。

前几天有读者私信说搞美股崩溃论是愚蠢的,这些年唱空美股的都死的很惨。

我在2020年,美股经历创纪录的4次熔断时,坚持看多美股,因为美联储可以QE。

我也从来不认为现代社会债务危机是个多大的事,反正印钞机在,无非是从债务危机转变为货币危机罢了。

搞清楚,美元是一切美国资产定价的基础,美元如果爆发信任危机,美股再怎么大涨有意义吗?

就好像委内瑞拉的货币崩了,你跟我讨论股市大涨,有意义吗?

总要崩一个,就看是谁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自杀式袭击成功,日元陡然暴涨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2-12-21 20:07 发表于广东

昨天日元兑美元大涨3.79%,发生了什么?是日本央行宣布退出超级量化宽松吗?

并没有!

日本继续维持短期负利率-0.1%,并且还加大了购债规模,不但最近加大放水,明年一季度购债规模会增加到9万亿日元/月。

想想怂的一比的欧洲又是喊着要更加鹰派的加息,又是喊着要缩表,不但停止QE,还要把手头上的持债向外抛售,即便如此,也没能让萎靡的汇率飙升一把。

小日子何德何能,竟然可以打破金融规律?

日本央行就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允许国债长期利率上升至0.5%左右。之前日本长期国债利率上限维持在0.25%左右。但喊口号归喊口号,今年相当长时间里,日本国债基本丧失了流动性,10月份更是连续四个交易日零成交,创了新记录。

所以为什么零成交?没有买盘了,为啥没有资金爆砸,兑现跑路呢?

估计那边还有日本央行印钞机加大马力开着,对于杀破底价想出货的那些卖家,有VIP贴心服务吧,反正他们会接盘,于是惶恐盘也就消停了,并不会出现崩盘的惨状。

所以为啥美联储废掉金本位的策略被全球的央行默默的支持了呢?因为有黄金枷锁在,像小日子这种“先进”的金融玩法,不就马上穿帮了?

我一直都在说,信用货币时代,债务危机都不叫个事,真正爆发债务危机的,都是被更强大的存在给挤兑出来的。

全球的鹦鹉式经济学渣们一起出来说,日本允许日债收益率增长这就是要加息的前奏,日本要扛不住了,什么自由主义最后的堡垒要被攻破了!

日本到底加不加息,日本央行自己说的清清楚楚,一点都不带含糊的,连明年扩大购债都给你安排清楚了,再说了,即便是加息25个基点,至于让汇率暴涨那么多吗?

欧元加息50个基点,汇率怎么没动静?

图片

其实扛不住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帝。

10月份,日元兑美元一度突破了150关口,创了32年新低,然后日本一帮财务官僚都跳出来了,各种指天盟誓,说要保卫日元汇率。

怎么保卫汇率呢?当然是在市场上用美元买日元,但日本手上没那么多美元现金啊,咋办呢?咱拿了好多的美债,那就赶紧卖美债,换美元,挽救可怜的日元汇率。

图片

上面这张图是长期日元汇率走势,之前日元被称为避险货币,固然是他甘当美元的傀儡,其中也有汇率相对稳定的缘故。

日本在汇率120以下吃进的大量美债,到汇率突破140大肆抛出,一来一去之间,这是赚了还是亏了?

再说了作为一个有美国驻军的国家,日本啥时候有自己绝对的金融主权啊,但凡没有借口,他敢忤逆美国爸爸的心意,随便抛售美债吗?

根据美国财政部12月15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该数据延后两个月惯例),日本10月抛售了42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降至1.0782 万亿美元,为2019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日本7-10月连续四个月抛售美债,累计抛售美债高达1581亿美元。累计抛售比例为12.7%。
抛售肯定不会在10月停止的,最近少不得还要找着机会多卖点。

这一卖不要紧,直接把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给急傻了,喊出了小日本偷袭珍珠港。

日本国债虽然量大的吓人,但人家有本事连续四个交易日没成交都不出事,你就问问耶伦,美债敢吗?

美债只要有一天玩成了零成交,立刻美元就得死,一切基于美元的资产会跌成渣,这就等于直接核平大扭腰了。

因为日债是日本将赤字金融化,自己背着大项了,而且早就做好了不要脸的准备,这就是你永远不可能以信用违约谴责一个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讲信用的人,何况日本的信用,也就搭着美帝的顺风车,一起出去忽悠那些真信了躬匠精神的人。

真捅娄子了,大不了派上几个央行的官员表演集体鞠躬,再不行找个财政部的小官僚给你来个以死谢罪,别的,就甭想了。

认错可以很积极,悔改那是不可能的。

而美国是将国债锚定了信用,信用货币的时代,美元能成为全世界货币的锚,美债借旧还新的把戏从来没有穿帮过,这就可以吹所谓美债是一切资产定价的锚,你无论何时在市场上抛售美债,都能找到源源不断的接盘侠。

假如有一天市场上没有接盘侠了,一切就像封死跌停板,无法成交的股票,你说市场慌不慌?

最近椰奶都快急傻了,也不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商量,就打算自己来访华,先别管她来不来的成,啥时候来,但目的肯定就一个,求大国救美债的流动性。

但丫毕竟是个老美家的政客,求人帮忙不忘恶心人,还抱着这种不诚恳,想咋呼人的心态,无论来不来的了,结果都不可能成功的。

美国人一向都喜欢叨逼叨,凡是都有代价的,所以救美债的流动性也不是不可以,美国得支付成本,换谁来谈,都会讲条件的。

大概椰奶也想明白了,相比之下,还是跟本子谈条件更容易点。

最近日元兑美元引发了一波大涨,在一个到处都是操控者的金融世界里,老美其实手中资源真不少,谁是日元最大的空头,老美的小本本上肯定都记着有,做金融衍生交易的人,天生就有原罪,美国最牛逼的就是有长臂原则辖制,反正随你是谁,只要美帝认为你妨着它了,你就倒了大霉。

你小本子不是说要保卫汇率,不得不抛售美债吗?

很好,我把日元的大空头都找来,挨个打招呼,就问谁敢继续做空?

好了,既然做空的基础没有了,日元汇率能涨回来,那么你是不是得老老实实的再把抛售掉的美债买回来?

至于怎么放消息让市场接受,那就来个含含糊糊的国债收益率上限加一码,但到底怎么执行,且还两说呢。

日本也乘机狮子大开口,不但要汇率涨,还要在负利率,加大放水的情况下汇率大涨,老美能不同意吗?它敢不同意吗?

就好像今年10月份,英国养老金暴雷,英国豁出去了搞无限QE救养老金,反倒是把英镑汇率给救得暴涨,这好像不符合金融规律,但很符合人性规律。

真要把人逼急了,大家也就不去维护美联储的美元霸权了,这时候老美就会慌了神,自动帮你搞定空头,说白了,这些索罗斯们,都是美联储豢养的狗,不听话的狗会被送去安乐死的,顺便借狗头一用来安抚仇恨金融寡头的底层民众。

但美国可能有点不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本子的菊与刀是同时并列的,你牛逼强大,他就美滋滋的过来舔菊,一旦看到你丫有点三病两灾,那小刀就要掏出来划拉屁股了。

日本未必有那么容易被搞定,人家靠着无限印钞维持了国家运行,胃口只有越来越大的,你美元自己演苦情戏,又是加息又是缩表的,为毛此时还要跑去咬牙跟坚决放水到底的日元去做信用背书?人家坚持加码,你咋办?

现在主动权在本子手上了,也由不得老美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12:41 | 只看该作者
全面瘫痪!英国的报应终于来了!


坏土豆 作品

第一部分:英国瘫痪,整体停摆;
第二部分:怂恿俄乌战争,火烧到了自己头上。
第三部分:疯狂作死,三条贸易之路,全部被自己堵死。
第四部分:想割韭菜,没想到自己才是韭菜。
第五部分:英国就要狗急跳墙了!

第一部分:英国瘫痪,整体停摆;

盛况空前的大罢工,从上个月开始到现在,几乎席卷了英国的所有行业,不分高低贵贱,统统都在罢工!
到目前,英国已经有超过10万公务员将加入罢工行列,整个公共服务系统全面停摆!
英国社会已经开始全面瘫痪。

这场大罢工的导火索是从英国的医护人员开始。
英国,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就开始躺平,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到现在已经挤压了600万患者排队就医,也就是说每10个英国人就有一个等着看病,但是医院根本忙不过来。
而英国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高强度工作,还始终处于病毒的感染危险中,于是,在2021年,几乎每周都有至少400个医护人员离开HNS,也就是英国全民医疗系统。

一年时间,英国医护人员减少了10%以上。
走的人越多,剩下的人工作强度就越大;
工作强度越大,就越多人不想干;
于是,医院病患就积压得更厉害......

英国医疗资源紧张到什么程度?
如果病患运气好,从预约到成功见到医生最快需要13天,但通常需要2个月以上成为了常态,等患者见到医生时,其实要么已经装盒子里了,要么已经病好了.....
而2022年的数据,英国已经计划的手术,还取消了3万多台;
恶性循环层层加码;

而剩下的医护工作者情绪崩溃了,纷纷开始罢工,要求集体要求涨薪12%。
看到医护工作者这样的态度,英国首相苏纳克很不满意,说你们不知道我现在多忙吗?不知道我已经为乌克兰操碎了心吗?天天帮泽连斯基出谋划策已经殚精竭虑,你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别闹,乖乖回去上班。
英国医护人员说我可去你的吧,现在的工作强度,对比3年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而根据购买力和目前的通胀,我们的工资事实上下降了20%,涨薪12%,那是我们应得的。
要我们回去看病可以,得加钱!

看到医护人员不识抬举,苏纳克继续强硬拒绝,并威胁要召开内阁会议,准备立法禁止医护人员罢工,说你们要么辞职,要么继续工作。
这下子英国的医生护士都炸锅了,超过10万名的英国医护人员开始串联,制定了计划,即将开始全国大罢工。
一看这阵势,苏纳克慌了,现在的英国医疗体系虽然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好歹还没崩,只要预约排队排的时间够长,最多等个大半年,总能看上病,要是医护人员大罢工,那可就真崩了。
于是,经过协商,好说歹说,苏纳克同意商量涨薪,把大范围的医护人员的罢工按了下来。

但是其它行业一看,哦豁,那我们难道不幸苦?我们的工资多少年没变过了?不行,我们也要罢工。
于是,英国教育系统的7万名老师接过了罢工的旗帜,决定不上课了,走上街头,开始了行动,而英国的大学和学院联盟UCU表示,第一期计划先罢个18天,给英国政府一点颜色看看。

在教育系统的带动下,接着就是交通系统开始了。
首先是公交司机,巴士服务的工会成员开始全员罢工,伦敦公交瘫痪了70%以上,大部分的路线无法运营,开始停摆。
没了公交,做地铁行不行?
地铁系统说你想得美!
上周,号称欧洲最大的基建项目,英国长达100公里的伦敦地铁伊丽莎白线因为没有工人,彻底停运,这条路线刚启动3个月,运送了超过1000万的乘客,就开始休息了......
随后,伦敦个地铁路线接二连三开始停摆。
接着是铁路系统。
到今天,英国铁路系统超过了80%以上的路线停止了运营!
于是,英国人出行基本靠走,英国交通系统只能英国民众非必要不出行。

接着,机场的工作人员都开始不干了,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出入境的旅客。
抵达英国机场的乘客会首先收到提醒,要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他们会在入境大厅等待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机场工作人员基本上已经都罢工了。
入境还好点,而搭乘航班离开英国的旅客呢,更是倒了血霉,因为连做安检和行李托运的人都没了,飞机延误航班4个小时以上或直接取消航班成为了常态。
到现在就这么几天,整个英国已经有8910个入境航班受到影响,涉及超过180万名乘客。

机场瘫痪了,那不是还可以坐船到英国吗?
码头工人说你看不起谁呢?
从英国最大的克斯托港口开始,纷纷躺平,英国的码头运力削减了一半以上!

这下子苏纳克真慌了,如果仅仅是老师不上课,一时半会对大英帝国还真没啥影响,但是如果交通和货运停了,那就真的迟早要完了,于是,英国政府紧急调动了军队,让有技术基础的军人充当临时司机、工人和边境人员填补罢工的空缺。
这样一来,好歹续上了命,缓了一缓......

但是他太天真了,这才哪到哪,才刚开始呢。
下一个行动的,是英国的邮政系统。
英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皇家邮政的11.5万工人热烈的加入罢工的行列中,接着,整个英国的邮政系统统统的都不干了.......
英国媒体警告说国内民众近期无法按时收到快递包裹,部分快递甚至可能要数个月后才能收到。

前面不是说医疗系统的要罢工被苏纳克好说歹说按下来了吗,现在看到大罢工此起彼伏,急救系统又不干了,说你凭啥给医生护士加工资,不给我们加?
于是,这下子倒了血霉了,现在英国打急救电话,要么急救成慢救,下周才到,要么干脆不到......
苏纳克急火攻心,马上又抽调了750名军人,火线培训,让他们去充当救护车司机。
但是,接下来,更多行业,更多欢乐,几乎无一例外的加入到了罢工的行业中!

按下葫芦起了瓢,苏纳克心力交瘁,对政府工作人员说你们赶紧去劝劝他们,让他们干活啊!
政府工作人员笑了:拜拜了您呐,我早不想干了!
英国公务员公会表示,将从2月份开始,遍布124个部门的,超过10万名公务员开始全国性大罢工。

这下子苏纳克真傻眼了,彻底没人干活了,他要援助乌克兰都没办法了,难道他自己把导弹扛到俄乌战场的前线去?
是的,到现在为止,英国的大罢工浪潮席卷全国,所有的公共服务行业,无一幸免!
英国陷入停摆,整体大瘫痪!

第二部分:英国是怎么作死自己的?
1.怂恿俄乌战争,结果火烧到自己头上

英国为啥会爆发席卷全国的大罢工呢?
英国全国铁路、海路与公路运输工会代表说到:物价涨破天际,为了生活大家疲于奔命。过去三年疫情那么紧张,工人们维持了铁路的正常运行,给他们涨工资是应该的!
这3年来,英国普通民众的工资没有变化,但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持续上涨,整体上涨了11.2%,这个数字看着还不夸张,但和普通民众生活相关的牛奶、黄油、奶酪和肉类等主食的价格最高暴涨42%。
而在水电天然气能源上,上涨的尤为离谱,平均涨幅为76%。

而英国为啥物价飙升的那么厉害。
地球人都知道,第一个就是因为俄乌战争。

但是从俄乌战争开始以来,英国是全球煽风点火,最积极支持乌克兰的国家,甚至还超过了美国。
如果俄乌停火恢复和平,英国会比谁都急。

在俄乌战争刚爆发的时候,英国就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公开表示,希望乌克兰不要与俄罗斯谈判,要坚决打击俄罗斯的进攻,英国将成为乌克兰的坚强后盾。
而就在上个月,华莱士有说到,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俄军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而乌军在训练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反而已经超出了俄军,所以他认为,即便冬季到来了,乌军也应该一步都不要停,要继续对俄军发起能猛烈攻击。
而华莱士强调,他每周都会和乌克兰军方打电话,每次他都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

英国舍不得给工人涨工资,但是在援助乌克兰军火上毫不含糊。
先后提供了5000多枚NLAW 反坦克导弹、1000多枚防空导弹和125门高射炮,120辆装甲车,而在海上提供了硫磺海军导弹和自主水下搜索雷车,如果说德国援助乌克兰的军火是清库存,而英国是毫不含糊,只要自己有的全给了过去。
而苏纳克上台之后,更是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重型坦克,即自己的主战坦克挑战者二号。

英国的几个首相,根本没啥心事放在英国上,却真正正正为俄乌战争操碎了心,俄乌战争之后,鲍里斯几次访问乌克兰,而特拉斯和苏纳克,更是刚坐上首相的位置就急不可耐的给泽连斯基电话,表达对战争的关切。
最近,苏纳克表示已经做好了计划,2023年将至少支持乌克兰23亿英镑的军火........

为什么英国那么积极的支持乌克兰,生怕俄乌战争打得不够激烈。
应为英国作为欧洲的孤岛,几百年来的国策,就是希望欧洲大陆分崩离析,战火纷飞,而自己隔着英吉利海峡可以独享太平。
欧洲越分裂,英国越高兴;
欧洲越团结,英国越失落。
只要俄乌战争炮声隆隆,英国就兴奋得直哆嗦;
只要两边流露出和谈的意思,英国就唉声叹气;
在这点上,英国可以说和美国的利益高度一致。

英国何止是仅仅希望俄罗斯打乌克兰,他恨不得俄罗斯打到德国和法国去,只要欧洲乱成一锅粥,欧洲的资本不就不安全吗,不就要外逃吗?
那如果资本要离开欧洲大陆,美国是一个选择,近在咫尺的英伦孤岛不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英国,可以说是每天眼巴巴的盼着看欧洲的笑话,可是没想到,最后自己却成了笑话。
欧洲还没崩,英国自己却瘫痪了......
欧洲的资本是都逃走了,但是2022年英国的外国投资额一点都么有增长,根本没有资本选择英国,要么跑到了美国,要么跑到了中国,和他英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英国完全是枉做小人,空欢喜一场!
欧洲的产业为什么不选择英国?
这就是这次英国瘫痪的第二个原因,因为英国愚蠢的选择了脱离欧盟,导致经济环境极度恶化。

第三部分:英国是怎么作死自己的?
2.想脱欧入美,付出沉重代价!

在几年前,英国人进行公投最终选择了脱欧,但是在这次席卷全国的大罢工中,各行各业都表示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希望尽快重新加入欧盟。
在今天,全球各国都希望多加入几个自由贸易组织,只有英国愚蠢的选择了逆全球化,认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不好,就是受到了欧盟的拖累,准备离开欧盟过好日子。

原来在欧盟,英国的商品可以顺畅的销往欧洲大陆,结果离开之后,高昂的关税马上就给了英国一记响亮的耳光,所有行业的产品在欧洲瞬间失去竞争力,贸易遭受了沉重打击。
因为脱欧,导致英国 GDP 下降 5.5%,投资减少 11%,与欧洲的贸易额直降17%,伦敦金融中心风光不在,超过440家银行将他们的全部业务或其中部分业务与人员搬迁到了欧盟.......
仅仅是在脱欧之后,英国银行业就转移走了超过9000亿英镑,而保险业转移资金超过了1000亿英镑。
英国,时时刻刻想让欧洲的产业跑自己这边来,没想到,自己的产业还跑欧洲去了。

现在的英国经济,一塌糊涂,如果要扭转,只有三条路要走。
第一条,就是厚着脸回欧盟,但是欧盟都让它滚远点;
第二条,就是和中国谈自贸协议,但是美国说你要敢谈我就弄死你;
第三条,就是英国时刻想到的救命稻草,和美国签署英美自贸协议,脱离欧洲,以后和美国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但是万没想到,这协议谈了3年多,到现在都遥遥无期,看不到谈成的可能。
因为英国想搭美国的便车,美国说你想得美,我们应该聊聊我怎么收割你才是对的。
英美贸易协议中,美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要英国全面放开金融服务,采用美国的金融监管规则,这不仅会影响英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打击英镑的国际信用,更是美国赤裸裸的暗示自己要随时收割英国金融体系了。
美国还希望英国放开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市场准入,让美国公司进入英国药品市场,这会对英国的本土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而在农业方面,美国一直在寻求彻底消除或降低美国农产品面临的壁垒,而对英国来说,放开农产品市场意味着接受美国标准,更是直接让自己的农业遭受美国的巨大冲击,搞不好,自己就成为了下一个阿根廷........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美国的意思很清楚。
就是英国有优势的产业,要进入美国,美国就要增加关税,不能便宜英国人。
而美国有优势的产业,美国就要毫无障碍的进入英国,对英国市场进行收割。
就这形势,英国要签订这个贸易协议,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但美国说你想做我的狗?那有那么简单?不表示忠心我凭啥做你的主人?

总之,英国剩下的三条路,一条都走不通,硬生生的把自己变成了贸易孤岛。

第四部分:英国是怎么作死自己的?
3.疯狂作死,终于走上不归路

而这次罢工的深层次原因,除了俄乌战争和英国脱欧,剩下的导火线,就是美国的加息。
在过去的几十年,英国是美国最忠心的冲锋犬,在经济政策上完全追随美国。
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就开始了加息对全球经济的收割。

而这个时候的英国,也只能跟着加息,从2022年年初开始,英国连续9次加息,将银行利率提升到3.5%,导致了整个经济的进一步萧条。
但是英国能有什么办法呢,如果敢不加息,资本就会更快的逃离英国,跑到美国去吃利息。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去年的关键时刻,鲍里斯下台,来了个更加废物的首相特拉斯,一顿骚操作猛如虎,最后一看是二百五,导演了一出英国的股债汇三杀,最后连养老保险都崩了。
这一系列的重拳猛砸下来,英国经济已经是奄奄一息,出气多,进气少了.....

美国,是随时可以加息的,因为加息,本来就是美国收割世界的武器。
但是英国能怎么办?
今天的英国,还能去收割谁?

英国本来想跟着美国去收割世界的,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天上传来一个声音:
你想去割韭菜?你自己才是韭菜!
今天的英国,已经彻底瘫痪了,连政府公务员都开始大范围的罢工,而苏纳克一点招都没有!
怎么办?

第五部分:英国就要狗急跳墙了!

可以想想得到,英国,完全搞不定内部的问题,而美联储会在2023年进一步加息,让英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以后的英国可以预料到的,只会内部问题外部化,继续疯狗一样的支持乌克兰。
其实吧,到了今天,最埋怨俄罗斯打得不好的,就是英国。

英国最想说的心里话是:
普京啊普京,没想到你这么不中用,我们能有今天,全怪你。
你要是把乌克兰给灭了,继续前进,一直退到德国,让整个欧洲永无宁日,德国法国的资本们,不就都跑到英国来了吗。
你到时加把劲,快点干啊,要不是美国看着,我都想秘密给你提供武器和资金了!

而英国的另外一条路,就是在反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帮盎撒的政客们,没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就只能拼命的在外部找问题,一来转移矛盾,二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苏纳克从上台之后,就开始疯狗一样的撕咬中国,在他的第一次外交演讲中,就开始信口开河,说中国对英国的价值观和利益构成了系统性的挑战和威胁,但是英国的很多政客们还不满意,认为苏纳克对中国放的话不够硬,不够狠。
于是,就在上周,苏纳克开始胡扯了,公开表示,英国有权介入香港事务。

而就在最近,苏纳克终于取得了一个外交成就,与日本签署了相互驻军协议。
英国政府对此高调表示,将在日本驻军,加强两国的国防和安全合作,巩固英国对印太安全的承诺,以应对未来的威胁与挑战。
威胁与挑战是什么?岸田文雄在签署协议时已经说了,防止某国想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

2023年,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5%;
而受美联储的影响,全球经济都开始大幅度衰退,英国会怎样的,预测的增长速度是-1%,不增反降!

看到中国,英国充满了愤怒嫉妒恨,这条疯狗,经济越不好的时候,就会越到外部煽风点火,希望全世界都在打仗。
现在,英国已经失去了战斗的能力,英国舰队就那几条可怜的破船,根本就不值得看,英国海军的总吨位只有区区的43万吨,而我们每年新服役的海军吨位,就已经接近2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不到3年,就可以造出一个英国海军出来!

英国不敢和中国打仗,可以预料的是,在2023年英国就会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疯狂的煽风点火,到处抹黑中国,希望中国和美国赶紧干起来。
第二件,各种恐吓利诱,拼命的怂恿日本,让日本快点去做美国的炮灰。

到日本驻军后,想必英国会对日本说:
中国要是复兴了,还能有你的好,你还犹豫什么啊,快点上去和他们打啊!

其实吧,我倒是希望英国多派几条破船到日本去,因为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往事。
1949年4月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期间,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军舰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迎接他们的,是呼啸而来的解放军的火炮。
紫石英事件,整个西方世界都明白了: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一幕,正是中国崛起的序曲!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12:24 | 只看该作者
风浪越大,鱼越贵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3-03-12 21:47 发表于辽宁

最近硅谷银行的关门,引发了很多朋友的恐慌,开始正视2023年的全球冲击,相关的咨询也络绎不绝。

跟朋友们聊完风险之后,我往往会再补上一句,每一次的危机,也都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2008年是爆发了次贷危机,但也是在这一年,很多被禁锢的技术得到了大爆发。

美国爆发了页岩油的技术革命,开启了全球石化能源充裕的时代。

马斯克交付了第一款量产车Roadster,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

乔布斯发布了iPhone 3G和AppStore,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图片

这就像澳大利亚的一场森林大火,对旧物种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也给予了很多新物种生长与发育的机会。

这场08次贷危机的科技爆发,仿佛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所定制。

往后的15年里,持续的廉价能源,让中国制造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以及发展绿色能源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基础。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手机,两个全新赛道的出现,也让原本在手机和汽车领域遥遥无望的中国,建立起了全球最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成为了出口的第一强国。

这是因为危机虽然带来了灾难,也同样会倒逼改革。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各国不得不解除行政管制,开放科技储备,联手互助,以求平稳的渡过。

正如这一轮的危机,让欧洲舍弃了俄罗斯油气,重建能源供应体系,让中东王爷们舍弃能源战争,引入中国搞绿色能源建设,让中国舍弃燃油汽车,全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转型。

让囤积技术已久的美国,在过去四个月的时间内,先后释放出OPEN AI、核聚变净能量增益、室温超导等一系列的科技大杀器。

图片

甚至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将逐步解除无人驾驶、商用无人机配货等的行政限制,美国也可能会给予脑机接口、数字货币等领域的行政审批。

新的领域,高效的生产力,解禁的管制,将带来一个个新的风口,缔造一个个新的“风口猪”。

同时,在中国,给数据和行为动作打标签,对信息进行筛查与勘误,将缔造海量的基础就业岗位,逐步取代富士康流水线上高强度拧螺丝的工人。

只不过,新的产业会取代旧的产业,新的工人会取代旧的工人,新的风口会取代旧的风口,让还没起飞的旧猪,一个接一个的坠落。

而这也是为什么硅谷会出现持续性的大裁员,以及硅谷银行关闭的原因之一。

每一次的危机,对于守旧的保守派来说都是重创,对于那些敢于抛弃旧时代,主动迎接新技术的群体来说,却是一次混乱的阶梯。

就像高启强说的那句,“风浪越大,鱼越贵”。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7:01 | 只看该作者
瑞士神操作,涉及利益巨大,中国和新加坡都高兴坏了!


原创 占豪 占豪 2023-03-21 21:13 发表于湖北

西方赖账的功夫,那真的是无人能敌!传说中的西方国家的契约精神呢?

刚刚,瑞士政府以救助瑞士信贷为名,直接赖掉了瑞士信贷银行投资人的172亿美元的债务。请注意,这个债务可不是瑞士信贷银行暂缓支付,而是直接归零了!意思就是,瑞士信贷银行的客户,从瑞士信贷银行购买的172亿美元的债券,被瑞士政府大笔一挥给直接一笔勾销了,不存在了,债权人将因此血本无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战友们点赞转发,听占豪深度解析。

根据3月19日晚瑞士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消息,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士银行以30亿瑞郎(约合3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是继几天前瑞士央行向瑞士信贷紧急提供最高500亿瑞郎(约合54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之后,瑞士政府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图片


为啥瑞士联邦政府这么快就采取了新的措施,要求瑞士银行把瑞士信贷收购掉?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如果瑞士信贷不被收购,那么瑞士央行的500亿瑞郎很快会被耗尽,更大的危机会再次爆发。瑞士联邦政府的如意算盘是,找个更大的银行给瑞士信贷“托底”。

为了给瑞士信贷托底以缓冲瑞士的冲击全球金融风暴,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作为其合并的一部分,瑞士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可能要给瑞士信贷和瑞银集团提供超过 2600 亿瑞士法郎(2800 亿美元)的信用资金支持,这个额度占该国GDP的三分之一,另外瑞士政府还承诺吸收高达 90 亿瑞士法郎的收购潜在损失。至于瑞银集团,除了承担32亿美元的对价之外,还将承担平仓衍生品和其他风险资产造成的首批 54 亿美元损失。

然而,在占豪看来,瑞士联邦政府的这个所谓“托底”,恐怕不但救不了瑞士信贷,最终也会把瑞士银行拖垮!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硅谷银行倒闭4天后,瑞士信贷就在发布其2022年的年报时对外披露了一个爆炸性消息,称内部控制发现了“重大缺陷”。这个所谓重大缺陷,占豪之前解析过,其实就俩字——缺钱!

为啥缺钱?是因为瑞士信贷的储户把钱从瑞士信贷取走了,而且是持续取走,一去不回头。根据瑞士信贷披露,2022年四季度的“现金存款提款、到期定期存款不再续期和净资产流出水平大大高于同年第三季度的水平。”仅仅2022年的第四季度,瑞士信贷的客户就提走了超过1100亿瑞郎(约合8303亿元人民币)的存款。

大家想想,在没有暴雷的时候3个月就提走了1100亿瑞郎,现在暴雷了,瑞士央行的500亿瑞郎恐怕连半个月都撑不到,这就是为什么瑞士联邦政府在宣布救助后不到一周就要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收购,瑞士信贷将会迎来更大的挤兑潮,瑞士联邦政府并不想拿税收来兜这个底,而且这个兜底将是数以千亿美元,还有可能引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一点,在3月19的瑞士联邦政府的发布会上也得到了证实。瑞士联邦政府明确表示,最近的流动性外流和市场波动表明,恢复必要的信心已不再可能,采取迅速且能稳定局势的解决方法是“绝对有必要的”,“这个方案就是瑞士信贷银行被瑞银集团收购”。

图片


瑞士联邦政府想在第二张骨牌倒下前,赶紧用瑞士银行的信用和瑞士的国家信用给瑞士信贷来托底。在发布会上瑞士联邦政府表示,面对目前困难形势,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最近缺乏的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管理瑞士及其公民面临风险的最佳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瑞士联邦政府已经意识到,资金从瑞士向外流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止了,所以瑞士政府不想接盘,于是交给瑞士银行,用瑞士银行的信用顶一顶,也许能救回来。

然而,问题在于,瑞士联邦政府做出的重大决定——赖掉债券投资人的172亿美元,同时仅卖30亿瑞郎这种做法,最终还是会让瑞士的银行在全球失去信用。因为,瑞士联邦政府主动去赖掉了投资者的172亿美元债券。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啊?作为银行,难道不是应该先赔投资人的钱吗?首先是储户的钱,其次是债权人的钱,最后才是股东的利益。然而,瑞士联邦政府玩了一个好把戏,储户的钱想用瑞士银行的信用给顶住,瑞士信贷股东的钱折价30亿瑞郎低价卖给瑞士银行,至于债权人的172亿美元直接给抹了!


图片


当然,作为投资人其实也亏惨了。以沙特为例,2022年10月沙特国家银行才以14亿瑞郎的价格收购了瑞信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这过去还没半年,14亿瑞郎变3亿瑞郎了。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就明白了,沙特国家银行为啥早早就明确表示坚决不会再给瑞士信贷追加投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撤走的资金很可能就是包括沙特等国的中东富豪。

然而,无论是瑞士联邦政府还是瑞士银行,这次都犯了一个更加致命的错误。因为,直接从瑞士政府嘴里说出来赖掉172亿美元投资者的债券投资,这本质上就是洗劫。债券不可能瞬间归零,这是常识,这相当于瑞士信贷把用户的债券直接归自己了。一个国家的政府和银行,竟然联手洗劫投资者的钱,这个国家的政府和银行还会有什么信用?

事实上,瑞士信贷之所以被储户挤兑,出现一个季度净流出超过1100亿瑞郎的情况,根本原因就是瑞士信贷银行对储户失信了。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和西方不但冻结了俄罗斯外汇资产和俄罗斯富豪在西方的资产,甚至直接把俄罗斯富豪的资产都没收了,瑞士信贷银行就是其中参与者之一。

作为一直宣称中立国的瑞士,其政府和银行不但放弃了所谓的“中立立场”,甚至直接冻结了俄罗斯的资产。据瑞士《周日报》当时报道,瑞士信贷先后冻结了俄罗斯约176亿瑞士法郎的资产,约占俄罗斯自然人和法人在瑞士所有资产的33%。这还是阶段性报道,后来是不是有更多资产被冻结没收都很难讲。

那么,瑞士政府和银行的这种做法,对任何储户而言都必然会心头一震,并会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试想,如果连普京都不能保住俄罗斯人的资产,那么请问哪个小国能保住他们国家的资产呢?这个时候,只要是在瑞士信贷投资或储蓄的人,无论他的政治立场如何,他的选择都必然是撤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信贷一个季度净流出了1200亿美元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瑞士信贷的信用怎么可能回来?其资金必然是持续净流出状态,不可能有第二个结果!



然而,令人觉得无法理解的是,瑞士联邦政府和瑞士银行集团,在瑞士政府和银行已经开始丧失国际信用的情况下,为了救助瑞士信贷,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是更加不讲信用。这一次,直接是把非俄罗斯的债券资产给吞掉了,试问瑞士这个国家、瑞士的银行谁还敢信任?还哪有国家信用可言?



瑞士联邦制政府的解释是,这个符合法律规定。所谓符合法律规定,理由是AT1是一种次级债券,相对利率比较高,说白了就是银行把自己的风险用高一点的利率把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但是,正常情况下,债券直接归零这种极端的事情普通投资者怎么能想到呢?关键是,你银行没有破产还出售了,但债券直接归零了,这逻辑上都不通。所以,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的官员称,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坚持了该国“大而不能倒”的银行框架,但看现在的架势,瑞士银行的基本框架最基础的信用没有了。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瑞士联邦政府和瑞士银行的这次神操作,最终的结果是把瑞士银行的信用也折进去了。其实,连瑞士联邦政府都没有信用了,其银行又哪里有信用可言?所以,接下来,必然是汹涌的资金从瑞士的银行中向其他国家流动!



这些资金向哪里流?在占豪看来,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新加坡。所以,这次事件发生后,中国香港的银行和新加坡的银行会很忙!中国的国际银行也会比较忙,他们大概接业务要接得手软了!



想想西方能不败落吗?这都是西方最精英层做的决定,全部都是强盗逻辑和强盗思维。这种决定能这么做出来,像瑞士这样的国家还能守住他们的财富吗?不可能的!信用没有了,一切就都没有了!但是,强调的信用就是强权,他们认为他们可以用强权来维系信用。但是,今天有中国来主持正义!人类世界的大重组正在加速推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推进!接下来,必然是中国领导的世界!因为,只有中国才能带给世界公平!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3:09 | 只看该作者
大通胀、大罢工,欧洲到了最需要中国的时候


原创 九边 九边 2023-04-04 08:26 发表于北京

3月27日,德国交通行业搞起了大罢工,号称“3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德国一共7个州的地方短途交通基本停摆,罢工总人数也超过了30多万。

再看旁边的法国,革命老区也不消停,马克龙最近不是在搞养老金改革嘛,要把62岁的退休年龄,给延迟到64岁,结果呢,法国从3月3日开始,也搞起了全国大罢工,一直到今天,巴黎到处都是垃圾焚烧的火堆。

咱们知道,德国和法国,一直是欧洲的经济发动机,整个欧洲的经济全靠它俩给带起来,可惜目前来看,到了发动机本身不给力的时候。

有朋友很疑惑,在德国、法国,罢工不是很常见吗?这回有啥不一样吗?从外在来看,首先是规模确实很大,德国都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从内在来看,有些专家说得不错,法国这次罢工非常大,堪比1968年那一次。

咱们多说几句1968年那次大罢工,可能看明白了那次,对现在也有帮助。

那次大罢工我们现在叫“五月风暴”,算起因的话很复杂,不过主要问题依旧是经济放缓,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没工作情绪就容易出问题,在西方国家就容易上街。

那当时的经济为啥增长缓慢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美苏在冷战高峰,苏联还没开始向西欧提供廉价能源,亚洲也没崛起,亚洲的廉价劳动力没有涌入市场,欧洲自己的发展遭遇了瓶颈。

或者说,1968年虽然有全球化,但都是非常初级的,没有后来大家产业互相嵌套、分工非常明确的深度全球化。

我们再看欧共体,也就是欧盟前身的建立,是1967年。拿今天的话说,那时候连欧洲本土的“统一大市场”都还看不到,何谈全世界级别的链接、全球化呢?

所以,没有统一大市场,没有超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对于欧洲、美国来说,就是一个个经济体单打独斗、甚至互相恶性竞争的状态。

而且那时候跟现在一样,也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我们经常说“欧美”,感觉欧洲和美国穿一条裤子,其实绝大部分时候矛盾重重。

在戴高乐主政时期的法国,“二战”跟美国还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可到了60年代,那简直就是不死不休的对头,直接拒绝美国的金融体系接入,拒绝美金来结算法国的贸易,甚至拿着手里美元去换黄金,差点把美国国库给搬空。

同时公开对中国示好,早在1964年,法国竟然就跟中国正式建交了;到了1966年,戴高乐干脆退出了美国主导的北约。

从政治上看,可以说戴高乐比较头铁,但从经济上看,其实就是经济体之间过渡内卷,大家市场不统一、生产不协调,最后没办法,就是贸易保护互相斗,斗的结果,就是当时欧美本国的经济也逐渐停滞,找不到增长点。

当时又在冷战中,整个一代人对苏联和美国的印象都非常差,感觉现实和理想都破灭了,这种情绪爆发出来,就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大罢工。

这场大罢工后来是怎么消停的呢?老实说,在法国戴高乐政府的时代,他们自己是没想出啥办法,和现在的马克龙一样,只能是一直强硬。

现在马克龙也是没办法,不仅他没办法,全世界都没办法,全世界都得延迟退休,从法国到美国,从美国到中国。

后来这场大罢工之所以慢慢消停下来,有两大原因,第一个,是年轻人自己分裂了,消耗了能量,同时也搞出了一大波文艺作品大爆发,比如很多人就去搞摇滚乐、先锋电影去了。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经济慢慢好起来了,欧共体和后来欧盟的出现,解决了市场的问题。

在那之前,欧洲那些国家互相给彼此征高关税,导致谁也别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到邻国,相互伤害,谁也过不好。

欧盟出现后大家开始降关税,有了统一大市场,日子逐步好了起来。尤其后来苏联开始向欧洲输送廉价能源,西欧成本也降了下来。当然了,苏联卖能源也不是想当雷锋,它是想换美元买粮食和技术。只是贸易这种行为客观上让大家都过得更好。

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用了10多年,因为还伴随着后续的石油危机、滞胀问题,但是经济确实拐了一个大弯,慢慢走向了咱们现在熟悉的这个样子。

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两年这个世界正在倒退,又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俄乌战争引发的麻烦,并不仅仅是在欧洲,所有人都得承担后果。最明显的,欧洲通胀导致老百姓消费力下降,购买我们外贸也少了,我们这边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麻烦。中美脱钩让很多资本家预期不明,不知道该怎么投资,投资少了,大家的工资也就上不去,甚至很多行业出现了普遍降薪的现象,这让工资涨了几十年的中国人很不适应。

当然了,欧洲的压力更大一些。俄乌战争打了一年了,它们要制裁俄罗斯,只能买高价的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这样的原料价格高,相当于面粉贵了,面包能便宜有了鬼了。

如今哪怕欧盟已经采用了很多手段去降低通胀,但效果依然是比较差的。德国的一些老牌制造业企业,比如巴斯夫,它们去年都把工厂转移到了中国这边,比如湛江。如果你认识一些在广东、江苏搞招商引资的朋友,他们会告诉你,去年的一大任务,就是接待外资。我们知道去年的经济状况是比较差的,但其实去年中国招商引资还增长了8%。

所以回顾五月风暴,从经济上来看,今天的欧洲和当年的欧洲是非常类似的。也都是链接不足,那时候全球化还没开始,现在是全球化的倒退。

比如被制裁的俄罗斯,以及交战中的乌克兰,就和当年被隔绝在世界市场之外的苏联差不多,粮食、原料,都没法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进入世界市场,那么自然就会推高全球、特别是欧洲地区的生产成本。

成本降不下去,那么欧洲的通胀也很难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欧洲的企业,比如巴斯夫这种,只能转移到中国来生产。

多说一句,很多人觉得欧洲把那么多工业转移到中国,他们一定是越来越倒霉,其实不一定。

转移到中国,利润还是他们自己的,欧洲的福利,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这边的外企工厂给创造的。比如巴斯夫把厂子搬到中国,成本下降,利润上升,这些钱回到德国后,给政府缴税,政府可以拿去养老百姓。但是代价是一些低级的工作岗位持续流出。

这属于“甘蔗没有两头甜”的事,我国现在也在发生这种事,低端制造业也在持续迁出,大量企业去海外建厂,尤其汽车行业,将来想出海,肯定会去国外建厂,比亚迪现在就在印度建厂,大量中国企业正在前往墨西哥建厂,也是这个道理,具体的我将来再开一篇。

而且大家知道,中美之间的冲突很大,但如果大家多看看新闻还会发现,现在欧盟和美国之间,也围绕着新能源补贴、芯片补贴、互联网企业监管等等问题,打着一系列的贸易战。

再看中东,沙特和美国之间,本来很好的关系,现在也出现了裂缝。

还有印度和中东,因为穆斯林在印度被排挤嘛,巴基斯坦跟中东诸国的关系又不错,两边也有各种劳工、贸易冲突;最后看我们旁边,因为各种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的时候,日韩之间也打起了以芯片、材料行业为战场的贸易战。

我们都说英国和美国是同根同源,关系很好,但其实美国和英国,围绕ARM,也有很多矛盾。英国有一家主流的报刊,叫《旁观者》,1828年就建立的老牌杂志,前段时间就发文,说我们英国一定要把自己的半导体行业搞起来,不然未来也会被卡脖子,那么问题来了:被谁卡脖子呢?除了他的美国侄子,还能是谁?

所以,当咱们看到中国在主动撮合伊朗、沙特,以及为打了一年的俄乌战争谋求一个和平的出路时,欧洲那边整体还是挺欢迎的,不管结果如何,确实是只有中国想要把世界重新链接起来,想要真心实意地把经济搞起来。贸易会让所有人受益。

此外中东那一块,之所以这么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和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之间,或者说是沙特这样的阿拉伯民族,和伊朗这样的波斯民族之间的大矛盾——两边都有自己的利益,也都有自己的高傲心气,这么多年下来,谁能想到它们能和谈呢?

结果中国来了,本着和气生财、大家有钱一起赚的心态,还真把这两家给说服了。

另外我们看俄乌,现在俄罗斯占着乌克兰的一片地方,乌克兰又说绝不放弃土地,双方顶在那了。

这么僵持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所以我前段时间估计,双方再发动几次进攻后,打不动,可能会重演朝鲜战争后期的情况。

“三八线”两边都付出巨大代价后发现战线基本纹丝不动,于是宣布停火,先不打了,将来再打(一直往后拖,慢慢就再也不提了),跟朝韩似的。不过这个过程中显然需要一个“调停人”,最后俄乌双方不能承认是自己打不动了,只能说“给调停人一个面子”,俄罗斯肯定不可能给美国这个面子嘛。大概率还是中国。

中国现在来促和平,就像我标题说的那样,真的是欧洲到了最需要中国的时候了,不然通胀是怎么都压不下去,而且未来一片惨淡。当然了,中国也需要他们,客观地说,欧洲通胀上街,中国大学生前所未有找工作难,本质都是一回事,都是衰退惹的祸。

现在中国是唯一一个能放下意识形态,能沟通欧美,俄罗斯,还有中东的国家,就应该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重新让世界回到正常状态的责任。国际地位就是这样一点点通过帮别人摆平事,慢慢就上去了。

可能你会问:这个过程要多久呢?我们的生产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链接、全球化再次被唤醒,经济重归正常的轨道?

我们回看1968年,可以说,慢不了,也快不了。

慢不了,是因为我们跟当年从头建立全球化不一样,我们是在修复全球化,并且还有历史经验,肯定是比较快的。

但是也快不了,就是因为这个过程变数还是太多了,比如说俄乌双方内部的仇恨程度,以及美国是不是可能会插一脚,毕竟美国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贸易,而是他的地位。

至于美国主导的中美脱钩的事,科技大概率真的要脱了,但是市场不大可能,尤其不可能让欧美一起行动。大家知道那个例子吧,经常有人说工人联合起来要求资本家涨工资。这个是很难的,因为总有人会趁机去当工贼。

脱钩这事也一样,真脱对于欧美老百姓太疼了,总有国家会跑出来加大贸易量赚钱。这也是为啥20世纪没困住苏联的能源输出,因为大家能从中获益,肯定拦不住。只是苏联太菜了,除了能源再啥也没。

你说为啥芯片问题上可以让日本荷兰一起行动呢?其实美国主要就一句话,今天你们卖给中国设备,明天你们都别卖了。今后咱们购买高科技设备肯定是越来越难,但是芯片和电子元件什么的问题不大。

只要市场在,技术只是迟早的事,慢慢熬吧。如果市场和贸易没了,技术也100%完犊子了,或者说就算研发出来技术也卖不出去,并不能改善生活。

至于很多人说得欧美要成为一个阵营,中俄会成一个,相互对抗,我觉得几乎不可能。如果真那样,欧洲会面临漫长的通胀折磨。中国没了欧美市场,巨大的工业产能根本卖不出去,都会出大麻烦,客观上相互有需求继续做生意。不出意外,全球化经过一些年倒退后,会重新走上扩张之路。

文章最后总结两句:

一切都是周期,世界经济就是好一些年,坏一些年,不好不坏又一些年。

经济好的时候没人珍惜瞎折腾,折腾坏了大家又开始放下前嫌一起搞发展,重新达成共识,慢慢又能好起来。历史就是这样反复轮回。战争也是这么个道理,和平一些年,大家忘了战争伤痛,开始积极筹划战争,等开打之后,发现代价全得普通老百姓承担,又后悔了,承担巨大伤亡和代价后,战后一代人再也不闹了。

经济的关键是科技,更深的内核是链接。1500年之后的大航海时代,促成了后来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贸易革命,本质还是东西方越来越深地链接在了一起,链接产生新财富,贸易创造一切,科技也是贸易的副产品。

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就跟当初英国和美国崛起前一样,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把我们庞大的市场和史无前例的工业能力利用起来,做世界的WIFI热点,让各方放下前嫌好好做生意赚钱改善老百姓生活,这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出路,也是世界最好的出路。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22: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开始反过来割美国的韭菜了


原创 云石 云石 2023-04-06 06:10 发表于青海

这几天,国际形势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巴西与中国开启本币结算,中法完成收单LNG天然气用人民币结算的交易,东盟国家开始商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使用本地区货币结算,印度和马来西亚也宣布同意用印度卢比结算。与此同时,opec+也搞了一出灵性的自愿减产,给号称要打压通货膨胀的美国狠狠捅了一刀子。

图片


这一系列行为,其实都指向的是美国霸权。而背后逻辑,则是长期以来被美元霸权反复收割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终于开始揭竿而起,要反割美国的韭菜了!

为什么这么说?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说,美国这些年是怎么割发展中国家韭菜的。

美国这些年放了太多的水,市面上增发的美元远远超过了现实中的财富增量,这就导致美元实际价值疯狂贬值。由于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货币,也是国际贸易的主流一般等价物。由于大家都必须用美元来进行国际贸易,所以必须储备大量的美元。同时,美元也作为全球通用的财富凭证,也被大家普遍把美元当做财富来储存。这种情况下,美元的增发,就意味着所有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和财富凭证储存的国家和个人,都被美国疯狂收取铸币税。

而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通过美国通过操纵美元潮汐,收割海外优质资产——在降息周期,通过放水推动美元贬值的同时,制造经济繁荣,促使各国增大投资。待时机成熟,开始收水加息,人为制造经济危机,抬高利率加剧市场流动性。前期那些繁荣周期内扩大的投资,就会面临需求萎缩,流动性紧缩、利率增加的重重压迫,最终导致破产爆雷,等火候差不多了,美国再重启放水降息,最先从美联储接到廉价水的华尔街,便冲出去,抄底这些被打到骨折的廉价优质资产,完成对韭菜收割。

这就是金融收割——常规性的美元贬值,和周期性的美元潮汐,导致全世界都沦为美国的韭菜。美国也趴在全球人民的身上疯狂嗜血,铸就了自己的灯塔辉煌。

但这一切也是有代价的。金融收割全球是通过美元来完成。那么前提就是要别的国家都用美元也有美元可用。为了满足这个条件,美国就必须去工业化,将自己曾经独步全球的庞大工业体系转移出去——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让产业承接国获得美元。几十年转移下来,中国凭借自己庞大的体量和最佳的生产效率,最终占据了全球工业的半壁江山。

工业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中国获得了工业,也就因此得以积蓄财富。而这个过程中,中国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美元贬值的收割,但却通过维护金融独立性,避开了美元潮汐的收割。最终通过工业,把实力积攒到了足以跟美国媲美的程度。

到这个地步,美国再想全球收割,就会面临韭菜不敷所需的困境——财富都跑中国那去了,自己又割不动中国,那不就是韭菜不够割了?可几十年下来,美国产业早已空心化,经济乃至国家实力高度依赖全球收割,现在割不够,那美国吃什么?

这就导致两个结果:第一,美国要拼命打击中国。但美国这种打击,反而加剧了中美对抗——在不能击败中国并将其收割的情况下,这种打击既消耗的实力,又进一步降低了美国从中国收割的成果。甚至,中国为了制衡美国收割,还拼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挺过帮助其他国家摆脱收割,将他们纳入自己的经济圈。

第二,就是加大对其他的收割力度。美国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且这种需求必须满足。中国割不够,那这个缺口就只能向其他国家摊派——这也是这一轮收割中欧日韩等美系盟国被坑惨了的逻辑所在。但这样做,首先依然不敷所需,其次,其他国家也不堪承受,与美国脱钩的欲望也不断加大。

韭菜不够了——这意味着靠全球收割维持的美国国力持续下降;其他国家离心力持续增加——这意味着美国霸权基础动摇。但美国收割的镰刀却不能停——停了自己内部矛盾就要激化。所以美国就只能硬着头皮去割——而且是一边自身国力衰落,一边更疯狂的对外收割。

这就搞出了经济危机。割韭菜这个东西,你想割的越多,那你的动作就得越大。所以美国这两年放水时放的超级疯狂,收水加息时动作又超级猛。

但问题是,这种玩法,不光打击别人,其实对自家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体系,也同样构成打击。如果韭菜还没死,或者死的还不够,你自家就先爆雷,那收割就成了日本人了。

08年金融海啸,其实就是美国自己把自己玩脱了。不过当时美国底子还厚,而且中国出手相救,所以把危机给缓解了。但到了2023,现在美国底子比当年更虚,而且中美已经闹掰,所以不仅没人救,中国反而还有针对性的帮一帮小韭菜抗收割。结果就是新兴国家还没割倒几个,美国自己的硅谷银行先爆了。

硅谷银行这一爆,就彻底拔下了美国的底裤——虽然美联储通过一边加息一边定向放水的流氓操作,暂时稳定住的局面。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美国已经黔驴技穷,加息基本到头了。

这些年美国放了天量的水,如果这次加息割不到足够的韭菜,那这些滥发的美元就没有足够的实物资产支撑,接下来美债、美元的信用就将疯狂坍塌,美国国力也将遭遇史诗级的重创。所以这一次的加息,肩负着挽救美元信用乃至美国国运的重任。

结果美联储一顿操作,新兴国家都还没怎么爆,美国自己就已经到了自爆的边缘。这样一来,大家便都看明白了——美国这次真不行了。美元信用也将遭遇史诗级滑坡。

图片


天下苦美久矣,以前是美国太狠太强,大家没办法。现在美国不行了,美元不行了,那大家无论是出于避免自己手上的美元接下来疯狂贬值,还是出于逃脱美元潮汐的收割魔咒,都要开始抛弃美元。

这就有了全球去美元化的风潮的骤然加速。

这对美国来说是雪上加霜——美国必须靠美元潮汐的收割来赚取财富维持国力。但如果大家都不用美元了,你美元潮汐还怎么用?最要命的是,美国这些年印了太多的美元——哪怕是全球分摊,通胀都已经有点压不住。如果接下来大家都不用美元了,这些滞留海外的美元就只能回流美国——这会把美国的通胀逼上天际!

如果美国要想压国内通胀,就只能通过加息收水,把这些超发的美元从市场上回收。可总量大到全球分摊都摊不动了的天量超发美元,你想把他们重新收回来,这得多高的利率?多强的缩表力度?这么搞,美国经济体系不崩溃才怪!

所以,形势发展到现在,美国的这一轮美元潮汐,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反噬迹象——本想是想收割别人,但看这架势,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收割自己!

而opec+的这次增产,更是把美国往自爆反噬的鬼门关上,又送了一程!

大家都知道,随着硅谷银行这一系列雷的引爆,现在美国已经不怎么敢加息了,甚至连放狠话引导市场预期都必须谨慎。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再加25个基点,完成之前的规划后就高位横盘,能撑多久撑多久,力争在自己最后实在受不了之前,多引爆一些其他国家。

但opec+这一手,算是把美国乃至整个美系工业国又坑了个稀里哗啦。石油是工业之母,油价只要挺住甚至上涨,那全球通胀就肯定下不来。

这对不同国家,反应是不一样的。

对美国来说,加息的直接理由是压通胀。油价这么玩,直接对美联储又形成倒逼——如果美联储加息,那经济体系直接就会自爆;如果不加,国内通胀就会继续上升——一个本国通胀不断上升,本币实际购买力不断贬值的货币,其信用自然是不断缩水的;至于美国经济,也自然会因通胀加剧而更加危险,社会矛盾也会因此增加。而如果美联储放水——加息都打不下油价,一旦放水,那美国经济和美元信用将叠加双重伤害,通胀更是会飙到天际。

而欧日韩这帮美系工业国更惨——他们已经被美国割疯了,现在opec+限产,能源价格上涨,它们又要被产油国割一刀,结果就是很可能先于美国自爆。

至于中国——按理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是opec+限产挺油价的受害者。但实际上,且不说中国有俄罗斯的廉价油气,有长协供应,也有一定的能源自住能力,最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担心的不是通胀而是通缩,所以油价上涨对中国造成的伤害远不如通胀飙升的美系国家严重。甚至,中国还可以趁此机会,利用通胀和能源价格方面的相对优势,抢欧日韩这些美系中高端工业国的饭碗。

所以,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能源国对美系工业国的反收割。而最关键的是,这种反收割,还不局限在一时的油价涨跌。对能源国乃至所有资源国,甚至中国这种工业国来说,他们本身就是美元霸权的长期受害者:

美国既要超发美元,又要维持美元的信用,不激起美元世界的恶性通胀。为了实现这种既要又要,就必须长期压制大宗商品和大众工业消费品价格——这实际上是损害了资源国和工业国的利益。这一次opec+在美元乃至美国经济摇摇欲坠的当口捅上一刀,这等于是让美元霸权雪上加霜。只要美元霸权动摇,那压制商品的力量也会随之削弱,美元垮多少,对实物商品的压制力就会减弱多少;而无论是资源国,还是工业国,都将迎来商品价格向真正价值的正向回归。而作为消费国的美国及其发达国家盟友,就将迎来资源国和工业生产国的联合反攻倒算,从而喜提长期性的高通胀,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过程中赚取的超额财富,一点一点的吐出来,还给新兴发展中国家!

图片

这就是新兴国家对美国的反向割韭菜!美国金融收割全球数十年,赚取了惊人的财富,但也在这个过程中掏空了自己的身子。这一次,当纵欲过度的美国,决定来一把大的,填补自己亏空时,虚弱的身子却已经不足以支撑其挥舞那把重重的镰刀。既然如此,受够了美国欺凌盘剥的新兴国家,也自然要联合起来,在中国这个硬实力已不弱于美国的大哥带领下,反戈一击,将这把美国预设的定向割韭菜,变成对其之反向收割!

这便是所谓的攻守之势异也!未来回过头来看,硅谷银行的爆雷,可以说是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出点,确认了美国与中国、霸权势力与反霸势力之间的趋势逆转。既然这个转折点已经明确,那么无论是之前处于守势的中国,还是有所保留的opec+,乃至于骑墙观望的巴西、东南亚甚至印度等其他国家,都会逐渐站出来,或者直接转守为攻,或者加入反霸阵营——至至不济,也要趁着这股势,与美国和美元拉开距离。而这种大势的逆转,也势必一步步挤压美国、挤压美联储本就所剩无几的转圜空间,将它最后的弹药加速耗尽。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博弈第一历史阶段,霸权与反霸联盟斗争的第一历史阶段,离最后的胜负节点,已经为时不远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27 , Processed in 0.2881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