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海人寿野蛮持股格力、控股万科,看它的结局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4:45 | 只看该作者
新版股权管理办法:险企一股独大走入穷途


 12月29日,保监会就《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监管层酝酿已久的新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步入尾声。

  本报记者对比新旧版本发现,围绕当前险企股东结构存在的问题,新版呈现多处修订。尤其是《征求意见稿》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有效发挥制衡作用,防范不正当利益输送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办法修订蕴含了从严监管的思路,具体举措符合“保险姓保”的核心理念,分类股东监管股东有利于投资保险公司明确投资目标,防止民营资本和中小公司控股险企造成的股权过度集中,回归保险保障职能。

  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降至1/3防止“一股独大”

  2016年以来,保监会对现有股权监管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股权结构、资金来源、穿透式监管等重点问题,对原有《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事实上,业内对这一修订并不意外,监管层此前已经释放了信号。在本月13日的专项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明确表示,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并将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

  201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20%。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可以超过20%,但不得超过51%。

  此次办法修订强化股权结构监管,《征求意见稿》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有效发挥制衡作用,防范不正当利益输送风险。

  其实,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监管层已经有所“吹风”。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本月15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为了防范“一股独大”,保监会将审慎研究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如考虑从51%进一步降低至1/3以下。

  纵观目前保险公司股东结构,不少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符合原标准,但持股比例明显高于本次修订后的三分之一,执行修订后的股权管理办法,将对既有险企股权格局带来多大调整,牵动着每家保险公司的神经。

  对此,南开大学保险系教授朱铭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监管目的是为了防止民营资本和中小公司控股险企造成的股权过度集中,而现有国有企业控股或银行系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将如何界定文件尚未明确。目前已经成立保险公司的股东结构如何界定尚不明朗,可以确定的是,今后成立的保险公司将按照新办法执行。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新增“外资保险公司境内股东的资质条件,参照适用本办法有关规定”条款。

  股东分类监管从源头抓起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严格股东准入标准。针对财务类、战略类、控制类股东,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设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投资入股行为。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股东将按照保险公司持股比例分类。按照《征求意见稿》划定,财务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不足百分之十,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无重大影响的股东。战略类股东是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百分之十以上但不足百分之二十的股东;或者持有的股权虽不足百分之十,但足以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控制类股东指持有保险公司股权百分之二十以上,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有控制性影响的股东;或者持有的股权虽不足百分之二十,但足以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控制性影响的股东。

  一位中小险企副总经理也表示,监管旨在真实了解股东的真实出资意图,分清股东究竟是真实投资保险业还是通过资本合作达到“圈钱”目的,严格市场准入后,有利于监管进一步核查资金运用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陈文辉此前在公开场合提及的险企“虚假出资、虚假增资”问题,此次监管已经有所举措。本次办法修订还将“加强资本真实性核查”纳入新的监管高度。为规范股东出资行为,防范用保险资金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征求意见稿》以负面清单的方式,明确了不得入股的资金类型,同时进一步明确审查标准。

  朱铭来还强调,从严监管是本次办法修订整套体系设计的背后监管思路。涉及到险资资金运用,需要证监会、银监会密切合作配合,三会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促进平台交流,通过跨部门协同监管核查险企注册资金和资金运用情况。

  此外,强化股东监管也是本次办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一个新增维度。《办法》加强对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和真实股东的穿透式监管,在注重股东资本实力、持续出资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行业背景、个人素质、管理团队、既往投资情况等方面的考察评估,以确保其具备符合保险行业特点的理性投资心态和稳健经营理念。

  在朱铭来看来,强化股东监管背后的核心理念还是“保险姓保”,如果团队资历多来自基金、证券公司,其专长可能是擅长投资,缺乏保险专业能力,在核保、市场营销等领域缺乏经验,保险经营管理者能力较弱,该条款旨在强调人员具有保险经验和专业能力,防止保险公司出现准投资公司的情况。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13:43 | 只看该作者
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再续前缘 200亿互购协议年内践约



 如果说格力电器(28.330, 0.09, 0.32%)(000651.SZ)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珠海银隆”)之间的故事是一段姻缘,那这一年以来,二者之间的“情路”走的却颇为坎坷。

  2月2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珠海银隆签署《合作协议》,将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周期,相互购买对方产品和服务,涉及总金额不超过200亿元。

  这是自去年11月,格力电器拟以130亿元全资收购珠海银隆计划被股东大会否决后,二者首次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实际上,在收购珠海银隆计划失败一个月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便以个人名义联手王健林、刘强东等人旗下企业,对珠海银隆进行了投资。且截至目前,董明珠持有珠海银隆的股权比例已升至10%。

  同时,进入2017年后,董明珠已不止一次对外宣布,格力电器将在年内通过与珠海银隆的合作,正式进入汽车空调领域,这一计划不仅印证其此前“收购珠海银隆不为造车”的观点,亦或代表其“钟情”珠海银隆,二者“前缘再续”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述计划亦被深交所关注。在2月21日对格力电器下发的问询函中,深交所即要求其公司披露与珠海银隆可能发生的关联交易具体情况,并说明此次合作是否与主业有协同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董明珠的执着

  董明珠一直坚持与珠海银隆的合作,终于随着格力电器的一纸公告而将告落地,且金额高达200亿元。

  根据格力电器2月20日晚间的公告,此次其将与珠海银隆签署一份合作协议,二者将利用各自产业优势,在智能装备、汽车空调、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而在同等条件下,一方将优先购买对方产品与服务。

  这并非是格力电器的“一时兴起”。早在去年一季度,格力电器即对外披露了拟增发股份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并在2016年8月发布了有关130亿元全资收购的草案,一切似乎进行得有条不紊。

  然而,变数出现在去年11月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中小股东群起抱团,将上述收购案否决,令董明珠收购珠海银隆的计划“破产”。

  不过,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执着”并未因此而有所消减。在收购珠海银隆方案被股东大会否决的一个月后,董明珠即在珠海银隆的增资扩股中,以个人身份并联合王健林的大连万达集团、刘强东的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集集团(17.470, 0.24, 1.39%)以及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珠海银隆30亿元,获得后者22.388%的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尽管彼时董明珠个人持股珠海银隆的比例和投资金额并未被公布,但随后众业达(13.150, -0.06, -0.45%)(002441.SZ)于去年12月30日的一份公告,却无意中透露了这一消息。根据该公告,董明珠持有珠海银隆的股权比例为7.4627%,出资份额为8233.85万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格力电器最新的公告中显示,董明珠目前持有珠海银隆的股权比例已经达到10%。

  一位格力电器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投资属于其个人行为,此前联合万达集团等对珠海银隆的投资,其具体的持股比例并未对外界披露,因此相关信息无法保证准确性。

  同时,该位格力电器内部人士还表示,目前公司对与珠海银隆的合作知悉程度,亦仅限于目前已经对外发布的公告,有关是否仍将有下一步动作等事项,他表态并不知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于2月21日多次联系珠海银隆负责媒体业务的谢先生,但其一直未有回应。

  涉足新能源电池

  随着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再续前缘”般地拟签署200亿元互购产品协议,有关前者对后者的“念念不忘”又再次回到聚光灯下。

  在2月20日晚间的公告中,格力电器表示,此次选择与珠海银隆签署合作协议,原因在于公司“为了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储能以及电池制造装备领域,打造公司新的产业增长点”。

  而根据珠海银隆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营收为78.98亿元,净利润达8.36亿元,资产总额则为191.31亿元。相应的,格力电器去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收达824.29亿元,净利润112.29亿元。

  以此计算,按照上述合作协议中一年最高200亿的采购金额估算,对于珠海银隆而言,来自格力电器的订单支持将对其营收带来可观影响。

  “不过格力电器无论是此前收购珠海银隆,还是这次与其签署合作协议,目的都不是为了造车,而是为了新能源电池,打造整个格力电器的生态系统。”东北某券商一位长期跟踪格力电器的家电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此前董明珠的多次对外发言,亦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在本月初的格力电器调研座谈会上,董明珠即表态将通过和珠海银隆的合作,让格力电器正式进入汽车空调领域。

  有消息称,董明珠在座谈会中表示,“如果今年(珠海)银隆实现销售300亿元,生产3万台汽车,那就意味着我们卖3万部汽车空调。”还在此后表态,“格力电器是做空调起家,我们在三四年前就研究汽车空调,可以说我们对于这一产品的技术已经完全掌握,对于格力电器来说进入汽车空调领域非常容易。”

  上述家电分析师还表示,随着家电产业在国内快速发展时代的过去,行业企业实现多元化将是必然途径,格力电器选择珠海银隆的根本原因亦与此有关。

  实际上,与格力电器直接形成竞争关系的美的集团(33.000, 0.55, 1.69%)(000333.SZ),在近两年来,已经通过对德国机器人(20.850, -0.12, -0.57%)企业库卡集团的要约收购等多笔外延式并购,深度涉足机器人产业中,力图实现主业多元化。

  “珠海银隆的产品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劣势,也即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低这一先天缺陷,这是根深蒂固的,也很难短时间获得突破。”上述分析师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银隆一直饱受新能源汽车市场质疑的一个原因,亦同样与其主要采用的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低有关。

  不过尽管如此,从董明珠历次表现出的坚决态度而言,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之间的“联姻”,或将长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而此次二者涉及200亿元的采购合作,究竟能否如合作双方所愿成行,3月8日下午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将见分晓。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姚老板又要哭了!匿名邮件爆料前海人寿600亿退保


5月15日,一封来自”news111111@outlook.com“的匿名邮件在网络传播,一共7份文件,其中5份附件为盖有保监系统公章的内部文件,文件是关于前海人寿的,里面称:
前海人寿没有收入,资金链就要断裂,公司频临破产,又遭到同行挖墙脚,今年还有600亿的集中退保,求求保监会高抬贵手,恢复万能险业务和新产品申报。前海也会全力配合,做好万科董事会的换届工作。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回首去年6月,宝能系还提案罢免所有万科董事、监事,让王石、郁亮滚蛋,信心满满要入主万科;去年12月,宝能还血洗了南玻A,逼得南玻A管理层集体辞职。

没想到不到不到一年时间,自己就到了破产边缘了,哀哀求告,恳求放他一条生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前海人寿的资金链

前海人寿“大跃进”式扩张的背后,万能险是其王牌。前海人寿成立第二年,保费规模便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43.1亿元,并在随后两年保持了100%的增幅。2016年前10月,前海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721.43亿元。其中,万能险占比80%以上。

然而,前海人寿现在正在经历生死关头。在保监会暂停万能险业务、禁止新产品申报的触发下,前海人寿被掐准了生命线。

引起轩然大波的匿名邮件是:

《深圳保监局关于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相关问题整改情况的核查报告》(1月3号)、

《关于前海人寿流动性情况及请求支持事项的报告》(3月6号)、
《深圳保监局关于前海人寿深分风险情况的报告》(3月16号)、
《关于请求支持前海人寿正常经营及相关事项请示的报告》(4月23号)、《深圳保监局建议关注前海人寿现金流风险》(4月30号)
前海人寿《前海人寿2017年一季度现金流量表》、《前海人寿保险资金运用与收益情况表》。
其中,《深圳保监局建议关注前海人寿现金流风险》称,

截至 2017 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寿总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135.33 亿元, 同比减少 69.74%。

总退保金额 188.48 亿元,同比增长 145.97%,退保率 9.13%,远高于 5.04%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还有进一步快速增长势头。

保监局认为前海人寿经营情况急转直下,面临较大困难。一是公司业务大幅下降。二是退保金额大幅增长。



以深圳分公司为例,该公司近三年的退保金额分别为4.46亿元、39.17亿和66.44亿元。2017年,公司预计退保99.75亿元,同比增长近50%,占深圳人身险市场的32.21%。截至一季度末,前海深分累计退保24.93亿元,约占预计退保金额的四分之一。


一边是退保人数激增,另一边更是保费收入骤降。深圳分公司2017年的保费目标是61.64亿元,同比下降了50.62%。可就算如此,截至第一季度末,深圳分公司的保费收入仅为8.45亿元,同比下降87.9%,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3.71%,预计全年无法完成保费目标。


现金流面临巨大风险



截至2016年12月底,前海人寿资产规模达到2441.06亿元,同比增长56.54%;恒大人寿资产规模达731.38亿元,同比增长263.87%。其中,前海人寿资产近七成来自万能险;恒大资产靠八成来自于万能险。万能险被禁止销售,前海人寿少了半壁江山。


而因为入不敷出,前海人寿现金流也面临着巨大风险。现在前海人寿的现金流由前期净流入转为大幅净现金流出(今年一季度,净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 365.54 亿元转为净流出 90.14 亿元,并且现金流缺口还在持续扩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的风险。


种种压力下,前海人寿的业务转型也很不顺利,新产品不适应市场、银邮代理渠道已受到较大影响,不少银行已暂停与其合作,而同业却趁机挖角,团队人员正在大量流失。


前海人寿向保监会提交的《关于请求支持前海人寿正常经营及相关事项请示的报告》称:


首先,万能险占比在80%左右,2017年面临600亿元的集中退保;其次,万能险全面暂停后,业务现金流持续为负,公司面临的现金流风险呈上升趋势;第三,受暂停万能险新业务和检查影响,同业趁机挖角,存在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风险;最后,受新产品暂停申报影响,目前已无新产品出售,渠道合作和现金流水平面临巨大压力。


鉴于上述情况,前海人寿向保监会申请尽快恢复新产品的申报,以及在一定销售额度范围内恢复万能险新业务的销售。此时,距离前海人寿被罚已近半年。


姚老板何去何从?


宝万股权之争从2015年发酵至今,在1月份华润将其所持有的全部15.31%万科股份溢价7.8%转让给深圳地铁集团之后,万科目前前几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是宝能(25.4%)、深圳地铁(15.31%)、恒大(14.07%)、万科管理层(8.41%)、安邦(6.18%)。


此外,去年11月下旬以来,宝能系的前海人寿开始大举购入格力电器的股票。根据11月30日格力电器的公告,前海人寿在格力的持股比例达到4.13%,成为第三大股东。


去年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痛批“野蛮收购”,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他表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有的人拿着金融牌照,进入金融市场,用大众的资金从事所谓的杠杆收购,实际上最终承受风险的是广大投资者。”


刘士余还警告:“陌生人变成了野蛮人,野蛮人变成了强盗。当你挑战刑法的时候,等待你的就是开启的牢狱大门。”


去年12月5日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新业务后,保监会派出两个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检查。此前有保监会人士透露,保监会进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将由发改部牵头,进驻恒大人寿的工作组将由资金部牵头。



同年12月9日晚间,前海人寿发布声明,承诺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并会在未来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


2017年2月,许家印还曾在恒大集团2017年工作会议上表示,恒大人寿必须坚持“保险姓保”。


2017年2月24日,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被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保监会官网通报了对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前海人寿)有关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保监会在检查中发现前海人寿主要存在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5:51 | 只看该作者
万科停牌:深圳地铁筹划受让股份 大概率是恒大


 万科A(20.870, 0.00, 0.00%)(000002)一则语焉不详的公告,打破了沉寂已久的股权之争。

  据公告,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铁集团”)正筹划受让万科A股份的重大事项,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且最终需按程序批准。万科A自6月7日开市起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卖家是谁?有市场人士猜测,此次股权转让的卖家或是恒大。

  猜想一:恒大

  今年年初,深铁集团已经从华润手中接过万科16.9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5.31%,为第二大股东。

  3月16日,作为万科股权之争中重要力量,恒大将合计持有万科14.07%股份的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深铁集团。由此,深铁集团可行使万科共计29.38%的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

  恒大加入万科股权之争的战局,要从去年7月份算起。当时,“宝万之争”这出资本大战已持续一年有余,宝能、华润相继沉默,后来者恒大却高唱“独角戏”。

  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内,恒大旗下恒大地产借壳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深房回归A股的消息不胫而走,直到去年10月份,恒大和深深房同时宣布双方地产业务重组的可能。

  与这一连串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有,万科宣布终止向深铁集团增发股份购买资产方案。而在此前,这一方案被视为深铁集团扮演“白衣骑士”,解围万科股权之争棋局的关键一步,然而在万科董事会表决阶段就充满坎坷,华润方面董事投下了反对票,并宣称将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反对,宝能也宣布将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反对增发方案。

  此后,华润方面将所持万科股份悉数出让给了深铁集团,紧随其后,恒大也将持有万科股份所代表的股东“发言权”转让给了深铁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近期又披露了第二轮增资公告,第一轮及第二轮投资者共向恒大地产投入700亿元资本金,而两轮增资事项的敲定,也意味着恒大地产回归A股可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由此一来,恒大以万科股权“换取”深深房股权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了。有市场人士猜测,此次股权转让的卖家大概率是恒大。

  猜想二:宝能

  作为昔日“宝万之争”主角,宝能自增持万科股份比例至25%以上之后,就戛然而止。此后,万科股权之争棋局发展成为“五军之战”(即宝能、华润、恒大、安邦和万科管理层五方面)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恒大持续增持,推高了万科股价,使得宝能继续增持万科股票的成本飙升。另一方面,经历了宝能罢免万科全体董事、监事事件之后,万科向监管部门举报宝能九大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

  此后不久,保监会更是重拳整顿保险行业乱象,要求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恒大旗下的恒大人寿等部分保险公司进行整改,并且叫停前海人寿销售万能险。

  至此,宝能已经无暇顾及万科股权之争。在华润宣布转让股权之时,宝能方面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欢迎深圳地铁集团投资万科。

  目前,宝能通过保险资金及资管计划等持股万科25.4%,粗略估算,对应总成本约453亿元,平均每股成本约16.16元,但由于宝能通过资管计划增持的万科部分股份位于股价相对高位,随着万科股价波动,存在一定的平仓风险。

  那么,宝能有没有可能主动退出万科股权之争“战局”,将股份转予深铁集团呢?

  作为持股超过25%的重要股东,宝能最后一次增持万科是去年7月份,减持或转让万科股份受到限制。

  猜想三:安邦

  安邦在2015年底首次出现在万科股权之争“战局”中。2015年底,安邦持续增持万科到占公司总股本的6.18%,此后万科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在此期间,安邦与万科管理层“结盟”,此后,再无动作。

  万科股权之争剧情中从此少了安邦的身影,即便后来华润转让股权,安邦也没有发声。此次万科股权转让事项中,安邦是否也是卖家之一暂无定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4:53 | 只看该作者
万科停牌:深圳地铁应是受让恒大所持股份



 曾引发万千关注的万科股权之争,局面已渐明朗:随着恒大的定向减持“撤退”,深圳地铁集团的进一步集权,这场围绕万科展开的、迄今为止最精彩的、由多方资本参演的A股商战大片,终临落幕时刻。

  恒大掐点减持助“盟友”

  沉寂数月后,万科昨日的一纸公告再度引发外界关注。据披露,公司股东深圳地铁集团于6月6日晚通知万科,其正筹划受让万科股份的重大事项,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基于此,万科A(20.870, 0.00, 0.00%)股特申请于6月7日起停牌。

  该则公告甫一发出便引来各种猜测,即在万科当前的股东格局下,选择向深圳地铁集团出售股权的究竟是宝能、恒大还是安邦?据记者获悉,深圳地铁集团此番应是受让恒大所持有的万科股权。

  事实上,深圳地铁集团早在今年3月份便已与恒大确定了“盟友”关系。彼时,深圳地铁集团与中国恒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与恒大下属企业签署了《委托协议》,约定在《框架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恒大下属企业将持有的万科股份(占总股本的14.07%)的表决权、提案权及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深圳地铁集团,由后者自行决定前述特定股东权利的行使。基于这一背景,双方此次再度筹谋(更为直接的)股权交易亦在情理之中。

  进一步来看,恒大当时并未转让持股,实际上是受法律法规所限。由于恒大最后一次增持万科是在2016年11月29日,故为规避短线交易,其在此后半年内不能反向交易卖出持股。如今,6个月的“禁售”期限刚过,恒大便“掐点”与深圳地铁集团敲定了本次交易。

  而本次交易如何定价同样值得关注。在市场人士看来,不同于民企,深圳地铁集团本次交易还需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且为避免国资高价接盘的嫌疑,其应会以市场价格为参照标准来实施交易。

  记者也注意到,在今年1月收购华润所持万科股份时,深圳地铁集团给出的价格是22元/股,接近于万科当时停牌前26个交易日的加权均价,较停牌前一日(20.40元/股)略有溢价。目前,万科最新股价则为20.87元/股,由此来判断,本次交易价格较上次应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不过,恒大早前对万科股权的一系列收购总计耗资高达362.73亿元,对应股份15.5321亿股,由此折算投资成本高达23.354元/股。显然,若以万科近期的市场价格做标准,恒大本次很可能是做了一笔表面上“亏本”的买卖。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即考虑到恒大与深圳国资旗下的多方面合作(如恒大筹划借壳深深房A(11.170, 0.00, 0.00%)),以市场价格为标准认亏卖股也不意外。“更何况,万科目前股价也仅有20元出头,如果上述股份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套现,很可能还卖不上理想的价格。”

  深铁再“集权”铺路后续运作?

  从今年1月份斥资371.7亿元收购华润持股,到如今再度受让恒大所持万科股权,深圳地铁集团对于万科的控股权可谓势在必得。此番深圳地铁集团若收购恒大全部持股,那么其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9.38%,精确止步于要约收购线,并超越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尽管恒大早前已将持股的相关权利委托给深圳地铁集团,但外界看来这仅是一个过渡措施。而对于深圳地铁集团来说,其一直谋求登上万科的大股东之位,从早前拟向万科注入前海国际100%股权的运作中便有体现(若顺利实施,其持股将超过宝能系)。而在该方案未能成行后,深圳地铁集团最终选择连番受让其他股东股权的方式来实现集权的构想。

  从另一角度来看,万科董事会目前迟迟不进行换届选举而处于“超期服役”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或是在“等待”深圳地铁集团。根据万科公司章程,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名单由上届董事会或连续一百八十个交易日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百分之三以上的股东提出。由于深圳地铁集团今年1月方才接手万科15.31%股权,由此推断,至7月份,其才有提名董事的资格。

  另需指出的是,万科公司章程还规定,股东大会在选举董事、监事时,实行累积投票制,即股东间颇具博弈成分。而对于志在主掌万科的深圳地铁集团,其先后“吃下”华润、恒大持股后,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了宝能系,使之在日后换届选举中能够占据主动,最大程度避免不确定因素。

  不得不提的是,深圳地铁集团最初计划是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入主万科,但该方案遭到华润、宝能系反对最终未成行。如今经过两次受让,其上位万科第一大股东的目标已经达到,不过由于持股比例已接近30%,故其未来通过资产注入方式(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进一步增持的空间已很小,那么其旗下资产如何注入万科来实现资产证券化呢?

  对此,一位长期关注万科股权之争的人士告诉记者,早前华润、宝能系之所以反对深圳地铁集团旗下资产注入,主因即是担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将大幅摊薄现有股东权益和上市公司收益,华润方面当时甚至提出,万科其实可通过债权融资支付全部交易对价,无需发行大量股票。可见,未来待深圳地铁集团坐稳大股东之位并主导上市公司董事会后,万科则可采取现金收购方式购入深圳地铁集团旗下资产,深圳地铁集团借此可回笼资产,而其他股东也打消了权益被摊薄的担忧,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可见,随着深圳地铁集团的介入、运作,当初各路资本“混战”其中的万科股权之争,前景已愈发清晰。而相较于恒大等“匆匆过客”,外界所憧憬的是,“送走了华润、迎来了深铁”的万科,是否也将走进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09:28 | 只看该作者
万科股权大战即将结束:至今宝能无任何回应


 2016年3月1日,万科与深圳地铁集团合作红树湾项目 视觉中国(16.180, 0.00, 0.00%)图

  6月11日,万科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再度宣布深圳地铁的增持,同时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告知恒大的退出。

  靴子落下掷地有声。早在三天前的6月9日傍晚,恒大(03333.HK)已通过公告宣布出售所持有的15.53亿股万科A(21.480, 0.61, 2.92%) 给深圳地铁。约30分钟后,万科A 亦宣布此事,并表示将于6月12日开市复牌。

  一系列公告中,关键的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恒大转让15.53亿股万科A 给深圳地铁的总对价是292亿元,较恒大买入万科股份总成本362.7亿折价70.7亿。恒大表示,此次出售股份所得来的款项将用作偿还集团债务。

  这并非简单的讯息,它意味着万科股权大战从最喧嚣时,以万科管理层、华润、宝能、安邦、恒大、深圳地铁六角为主的多人团战变成单点战斗——如何搞定宝能,尽快结束万科的动荡和金融维稳背景下万科事件带给市场的负面影响。

  此时,万科股权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第一大股东由持股25.4%的宝能变成持股29.38%的深圳地铁。深圳地铁距离要约收购红线仅一步之遥,而以万科A停牌前的股价20.87元计算,宝能持股市值距离深圳地铁91.4亿元。换言之,如果宝能恋战,至少需再投入91.4亿元增持万科A。

  但这场世纪商战逻辑已变,参战各方心态亦变。万科管理层从最初被资本闯入时的惊惶过渡到底气十足,宝能却因金融管制和惩处而显得愿意妥协。

  华润恒大先后退出

  先简单复盘下万科股权大战。2015年7月10日,资本猎手宝能打破了万科自1994年君万之争以来21年的平静,进行了第一次举牌。此后,万科董事长王石公开指责宝能为恶意收购的“野蛮人”,万科、宝能双方之间一度剑拔弩张。

  在2015年7月10日之后,宝能继续增持万科,分别在2015年7月24日、2015年8月26日、2015年12月4日和2016年7月6日完成了对万科的四次举牌。此后,在2016年7月7日~7月19日期间,宝能小量增持万科股票,比例是0.4%。

  宝能通过在二级市场吸纳增持,还通过保险资金及资管计划持有万科股票,股权总比例为25.40%,若忽略杠杆成本,光是股票资金便已达到450亿元左右。

  在宝能不断增持万科的过程中,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在万科管理层多次请求增持万科的情况下,先后两次出手,共耗资约4.97亿元增持万科0.4%股份。但无疑是杯水车薪,华润还是失去了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

  2015年12月8日,万科宣布安邦已经完成对万科的第一次举牌。此后,安邦小步增持万科股票至6.18%,并在2015年底公开表态支持万科管理层。此后在万科一事上,安邦再无公开的买进或卖出的行动。

  2016年3月12日,万科宣布引入深圳地铁集团,拟主要以新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深圳地铁集团所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预计交易规模介于人民币400亿元至600亿元之间。但由于遭到了华润和宝能的反对,万科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一直未能落地。

  在受让华润股份之前,深圳地铁尴尬地夹在万科事件当中。深圳地铁代表着深圳市政府的意志,是万科的白武士。在万科股权大战中,华润的结局是在2017年1月12日宣布以每股22元、总代价371.7亿元的价格把持有的万科股票悉数转让给深圳地铁。

  恒大入场是在2016年8月,经过公开多次增持后,恒大对万科的持股比例止步于14.07%。这个持股比例的最后更新日期是2016年11月29日。

  今年1月华润出局,日前,恒大又宣布主动退出,万科股权大战已到尾声。这是长期固守的利益壁垒解构后,万科股权大战的主线,但其中种种细节并不足为外人道。

  股权大战逻辑被改写

  一切皆有端倪,这场资本混战在去年12月时已经奠定结局,此后的大小纷争,不过是如何结束得更体面的问题而已。

  万科股权漏洞早在君万之争前已存在。资本入侵后上市公司本身的股权结构漏洞、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央企在资本市场中的决策摇摆效率低下等问题暴露无遗。

  若把万科股权大战带回起点,问题的关键仍在于:法律法规范围内险资能否举牌上市公司。但对于宝能的举牌,监管层至今仍未定性。

  资本是燥热的,但规则冷性。万科最终依赖行政力量促成股权事件的解决,这场商战的逻辑已被重写。在公司的发展史上,有老牌的企业,但没有亘古的控制权。在金融维稳、严防风险的背景下,监管机构如何对待宝能和万科事件的发展,关系着公众和投资者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股权大战的角度。

  如今万科股权大战将结束而未结束。董事会换届,是万科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深圳地铁、宝能和万科管理层三方力量的博弈、最终确定的席位及其所代表的利益意志,将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

  万科管理层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董事会换届方案正在酝酿中,一旦条件成熟,将立即启动换届。万科管理层始终未定义何谓“条件成熟”,但舆论普遍认为,解决好宝能是否将退出万科、确定宝能不退出万科将谋求多少个董事会席位的问题,是万科董事会换届方案落地的前置条件。

  截至第一财经发稿前,宝能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而深圳地铁表示,公司通过此次股份受让,持有万科股份比例将达29.38%,将支持万科管理团队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运营和管理,依法依规推动万科董事会换届工作。

  根据6月11日,万科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深圳地铁受让万科股份的资金来自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此外,深圳地铁表示,如果万科董事会换届改选,则按规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向万科推荐合格的董事及监事候选人。

  深圳地铁也表示支持万科深化“轨道+物业”发展模式。2016年6月深圳地铁、重庆交开投和万科三方,深圳地铁、东实和万科三方,以及深圳地铁、万科和中轨三方,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拿地越来越难的行业下半场,“轨道+物业”模式听上去是个美好的故事。

  至于恒大,已经属于另一个故事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0:05 | 只看该作者
深铁购入万科股权获火速批复 深铁一天浮盈逾45亿


 6月12日晚,万科发布公告称,深圳地铁集团(以下简称“深铁”)受让恒大所持万科股份有关事项已获得深圳国资委批复同意。

  根据公告显示,6月12日,公司收到深铁的《关于协议受让股份获得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管管理委员会批复的通知函》,通知函显示“2017年6月12日,深铁收到《深圳市国资委关于地铁集团协议受让恒大所持万科股份有关事项的批复》(深国资委函【2017】485号),批复同意深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以协议受让方式受让恒大下属企业持有的万科1553210974股A股股份(占万科总股本的14.07%)”。

  此前的6月9日,中国恒大集团表示,已将持有的15.53亿股万科A(22.270, 0.57, 2.63%)股出售给深铁,出售对价为每股18.80元,总对价约为292亿元。

  深铁在万科的持股比例也升至29.38%,超过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而受万科股权之争趋于结束的利好消息影响,6月12日万科复牌后,股价一度大涨9.2%,达22.8元/股,创下今年以来万科股价的新高。万科最终收盘报21.7元/股,上涨3.98%,全天成交额20.8亿元,为今年万科第三高的单日成交量。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出售给深铁的价格为18.8元/股,以万科复牌第一天的收盘价计算,深铁在完成与恒大的交易后,仅一天时间便浮盈超过45亿元。

  据悉,在深铁292亿元的收购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剩余部分为通过银行贷款方式筹集,贷款规模175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利率为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仅这一天的浮盈,便可覆盖深铁本次交易所需的全部财务成本。

  此外,当天有消息称,万科有意收购乐视控股旗下的世茂广场·工三商业项目,总金额达40亿元。

  据悉,上述消息为乐视CFO张巍在与乐视债权人沟通中透露,其称,如若项目成功出让,银行挤兑和供应商欠款会解决,部分银行可继续给乐视续贷,只要乐视业务稳步发展,乐视资金问题可以解决。

  2016年5月份,乐视控股以29.72亿元获得了这个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项目的全部股权。随着乐视资金陷入紧张,该项目多次传出出售的消息。

  实际上,此前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也表示,自己与乐视最初的接触,便是源自世茂广场·工三项目的出售。

  而对于本次万科有意世茂广场·工三项目的传闻,万科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不太清楚相关情况。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安邦保险集团: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2017年4月26日,市场传出吴小晖涉及民生银行千亿贷款案被调查。该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之时,安邦集团一方面发布澄清声明,另一方面吴小晖罕见地接受媒体采访,大谈安邦2.0战略,同时他直接在一些金融界要人群聚的微信群里直接辟谣。
2017年6月9日,吴小晖被有关部门带走。次日,保监会相关人士赴安邦集团开会,小范围宣布了吴小晖被带走的消息,但对于具体原因,并未详细解释。[1]
2017年6月13日,安邦保险集团声明: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先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集团经营状况一切正常。


安邦起诉财新及胡舒立:捏造吴小晖有过三次婚姻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30日电 据安邦保险集团官网30日消息,财新传媒及其旗下《财新周刊》、财新网等媒体多次对公司董事长吴小晖进行人身攻击,捏造其“有过三次婚姻”的不实报道,炮制其“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谣言,安邦保险决定对财新传媒及胡舒立提起诉讼。




安邦保险集团声明截图

  安邦保险在声明中称,财新传媒曾多次要求安邦保险给予广告和赞助,给安邦保险盖有财新传媒单方公章的合同,由于未能满足其要求,此后,财新传媒及其旗下《财新周刊》、财新网等媒体多次对其董事长吴小晖进行人身攻击,捏造其“有过三次婚姻”的不实报道,炮制其“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谣言。

  安邦保险称,财新传媒对其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抹黑和污蔑,误导舆论、干扰市场,严重侵犯自身权益及吴小晖的名誉权。安邦保险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决定对财新传媒及胡舒立提起诉讼,以维护安邦保险及吴小晖的合法权益。

  据公开资料,胡舒立2009年12月创立财新传媒,现任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期关于吴小晖的传言较多,除上述安邦保险提及的“有过三次婚姻”、“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外,吴小晖还因民生银行理财产品造假案被传“因涉千亿贷款案被抓”。不过,安邦保险随后发表声明对此否认,称在民生银行没有一分钱的贷款,根本不存在向民生银行“贷款千亿”的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5:03 | 只看该作者
姚振华是万科股权事件的“输家”?


一个半月前,万科发布召开股东大会的公告。13天前,第一大股东深铁提出临时提案。11天前,深铁再次发出临时股东大会补充公告,公布提名董事候选人名单。

一切紧锣密鼓又颇见“功力”。按照万科《公司章程》,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单独或合计持有本公司发行在外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总额3%以上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前10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临时提案并提交召集人。

深铁的提案,卡在了最关键的时间点。长达一年之久的宝万之争,充斥着各种突发状况,但令大多数人都没想到的是,最为关键的董事会席位争夺战,竟在短短10日内,走上了正轨,并迅速落定。

在深铁提名的新一届万科董事会名单里,董事会组成延续了此前的11人格局。除了4名独立董事候选人之外,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3人为万科管理层,3人来自深圳地铁,另有1 人为深圳赛格集团董事长。

作为第二大股东,宝能系在这届万科董事会提名中“缺席”了。业内多认为是深铁与万科现有董事会巧妙地利用时间空隙,玩出了“封杀”宝能提名权的绝技。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没有悬念了。6月30日,2016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第十八届提名董事及监事候选人获股东高票通过。同日晚间,万科新一届董事会宣布聘请万科创始人王石为董事会名誉主席,选举郁亮为董事会主席、林茂德为董事会副主席,聘任郁亮为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有股东当面质疑, 为何董事提名没有宝能系?是否曾与宝能系沟通?

万科董秘朱旭抢先一步,以法理为名做了官方回复:“股东都有提名权,但股东怎么行使是个人自由,万科只接到这一份提名。”

倒是深铁董事长林茂德的回答颇有几分意味。他先是肯定和称颂了宝能一番,“宝能是深圳改革开放热土成长起来的企业,为深圳发展做了贡献”,继而非常“大方”地承认,此次换届深铁有与宝能沟通,宝能方面也书面回复支持深铁的提案。

亦有媒体透露,宝能在会议中场表示,从大局出发,支持万科换届方案,支持万科持续发展。

就像盛夏暴雨后的那湾彩虹,给人以惊喜,又多在意料之中。从前海人寿被曝为求监管层“松绑”表决心,称“配合董事会换届”那刻开始,宝能系或许已经做出了这个阶段最重大的决定。

王石离开 万科管理层能算赢家吗?
“这轮针对议案提问,下一轮提问再回答。”6月30日万科第十八届股东会现场,王石多次婉拒了股东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表示,“在总结发言时我会回答。”

可以说,这场股东会,王石有些令人“失望”。一年前,在“狙击”宝能系的关键时刻,王石不仅在股东会上向股东鞠躬致歉,并且一再打断董秘要结束交流的提示,“宽容”地表示,今天想聊多久就聊多久。但是今次,他明显表现出克制与隐忍,不知是因为宝万之争结局已明朗,还是因为此刻台上,已经坐着新任“主人”。

“触动你作出最终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你的本愿?”股东会现场的这个提问,成了当日最大的亮点,因为王石仅仅在停顿了一秒后,便俏皮地回答,“我不告诉你。”

大家都翘首以待,以为这真的只是一句玩笑,接下来王石会认认真真地说一番“场面话”。但王石没有,他又停顿了几秒钟,似乎在组织语言,但他最终说出口的,依然是耐人寻味的一句,“你们问的很好,我回答也很好。”

事实的真相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知道了,但有王石这一句,我们至少知道的,不会是假象。“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季羡林先生生前留下来的这句话,在这里有了另一番意义。

王石是感伤的。就在股东会即将召开的6月30日早晨,他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天若有情....。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既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事后,王石女友田朴珺一条微博,更是将他的这份“感伤”推上顶峰:“三十三年,我不知道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但相信你,只要决定,就有一步步走向珠峰的勇气。一辈子能活出几种人生?这份洒脱有几人能做到……”

可以说,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始终态度强硬。他公开表态称,不欢迎宝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并从宝能信用、举牌万科资金来源等方面历数宝能的“不是”,即使一度为自己的言论向姚振华“隔空”道歉,但在2016年底云南大理媒体会上,身在漩涡当中的王石依然非常强势地表态,相信万科文化能抵御资本的力量。

王石的感伤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一天很早之前就已经想过,并且在心中无数次排练演习,但直到这刻,他才从心里接受这个事实。

如果不历经宝万之争,他的退休时间会更晚一些吗?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或许多年后,我们只记得王石“谢幕”的那场股东会上,接班的郁亮哽咽之态。

由宝能引起的这场股权争夺战,以引入深铁为基石股东告终。大家都说,万科管理层最终捍卫了万科的“主权”。然而,看似是赢面的万科,实则“基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此以后,万科第一大股东不再是华润,而是深铁。

虽然仍是倚靠国资,但很多人担心的是,深铁不会像此前的华润那样,扮演一个“宽容”的“父亲”。针对这一质疑,深铁似乎早有准备。林茂德在股东会上表示:“深铁会做好基石股东的本分,作为战略投资者,肩负着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深铁不会干预万科的经营业务,也不会参与,只是发挥股东的作用。”

他甚至急于澄清:万科薪酬奖金降级一事,如果说是深铁的责任,那真是背了黑锅了。“我们希望万科更有竞争力,发展更快;我们尊重万科文化和团队契约精神;支持万科混合所有制,国有只是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支持万科城市配套商和事业合伙人的机制,支持万科团队制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深铁是全方位和万科合作,对万科未来是充满信心。”

这番话,几乎让人以为林茂德就是当年华润的宁高宁。

台面平静,真相到底如何?从董事会席位、公司架构和各方的表态来看,万科似乎还将一如既往地成为房企中制度最为公开透明、决策更为市场化的标杆,但为何迄今为止,法律界、经济界仍然认为,万科已不再是从前的万科了?

北大法学院教授、北大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席邓峰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说,以王石、郁亮为首的万科管理层,系这场控制权争夺战中的最大输家,不仅是因为王石被迫离场,还在于他们将在财务制度、高管薪酬等各个方面,接受新股东深铁的控制。

面临这一新挑战的,是从王石手中接过“权杖”的郁亮。他亦在股东会上坦言,成为新一届董事会主席之后,自己压力不小。第一是在万科规模已登顶世界500强基础上,再带领万科向前走,难度非常大。其次,过去一年的股权之争或多或少对万科造成了影响,市场也在调整转型当中,要解决转型发展的问题挑战极大。再者,在王石的耀眼的光环下,“希望大家也给我点鼓励”。

郁亮没有说出来的是,未来以他为首的万科管理层,在国企绝对控股大背景下,如何摆脱国企“通病”,维持万科原有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如何继续在市场化运作规则下,用市场化手段引领万科向前。

这个行业太需要“标杆”了,万科此前承受了太多公众期待,此后,郁亮也不得不带着这种情怀“包袱”,继续走下去。

姚振华输了?
从第一次举牌,到一度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并对万科引入深铁方案投反对票,再到提案罢免万科原有董事会成员,姚振华的做法,将潮汕商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过去一年的宝万之争中,关心王石的投资者都曾为王石捏把汗,因为舆论一度认为,宝能成功掌控万科董事会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放眼全球,抵御“恶意收购”,失败者众。但这是在中国,这是万科。我们看到,从一开始的彪悍举牌者,到后来的发声成为万科战略股东,再到缺席万科董事会,宝能在万科股权之争中的能动性逐步减弱。

我们再来回放一次剧情:11天前,深铁公布提名董事候选人名单时,有媒体曾援引宝能方消息称,深圳地铁在提名前征求万科主要股东意见,“宝能系”对上述提案持反对态度。而在6月30日股东会上,股东从深铁董事长林茂德口中得到了截然相反的意见,“深铁与宝能有过书面来往,宝能表态支持万科的发展”。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姚振华的想法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外人无从知晓。

这场轰轰烈烈的股权之争,最大的悬念依然是宝能的去留。而这,也是影响万科股价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宝能的缺席,股东获得的信息量依旧有限。股东会上,王石为数不多的一次提及宝能,就是股东询问其宝能未来将如何退出。王石回答得非常干脆,“这个问题应该问宝能方面”。

明明是万科第二大股东,却没有获得董事席位,从这一点来看,姚振华着实输了。但说到投资回报,姚振华却有不小的收获。

有数据显示,加上H股部分,按历次买入价格区间测算,宝能系买入万科股票,总计投入资金约440亿元。按宝能系第5次举牌时,所持有的万科27.59亿股股票计算,目前宝能系持有万科股份账面市值约690亿元,浮盈约250亿元。只不过,目前看来,宝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持有万科股份浮盈的钱稳妥地装入自己的口袋。

虽然于6月30日的股东会上,万科新一届独立董事刘姝威再次强调,从维护上市公司利益角度出发,同意接受成为万科新一届独立董事。但从表态来看,其依旧不喜欢宝能举牌万科的方式。

但不得不说的是,从买入万科开始,到一度成为万科大股东,宝能是在遵循市场化规则之下进行的。增持之后,万科股价从最初的十几元,一路上涨至如今的24.9元每股。不管是华润,还是其他股东,都坐享“渔翁之利”。

很多人关心,宝能未来在万科当中的角色会是什么?邓峰用“一个强大的、在野的反对党”来形容宝能,“它随时随地可以来监督你”。

“第一是提出议案的权利,甚至是随时提出议案的权利;第二是发动派生诉讼的权利,即追究董事和高管人员的责任,追究控股股东滥用权利的权利;第三,它有发声的权利,虽然现在宝能不说话,但不代表未来不会发声;第四,它还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当然我认为它短期内不会行使。”

看来,大幕远未落下。这场万科股东会,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回忆起那一天所有人的信誓旦旦,那一天无法掩饰的眉眼情绪。

来源:见地

原标题:姚振华是万科股权事件的“输家”?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11:02 | 只看该作者
斗王石战董明珠后 资本野蛮人姚振华想和贾跃亭竞争?



 海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贾跃亭正忙着为他的FF(前乐视汽车)A轮融资。而在中国杭州,宝能集团姚振华计划投资140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并没任何关联的两个人,却都在经历着事业从巅峰滑落至低谷,并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一路奔跑,演绎着各自的传奇故事。

  这其中,宝能集团姚振华PK万科王石的资本大戏落幕虽然已有时日,但由此而引发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依然不减。

  这不,先是2017年7月,宝能集团宣布在陕西西咸新区投资800亿,打造4大综合体项目。接着,10月份宝能集团又计划在杭州富阳区投资140亿,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不言而喻,在资本市场折翼后的的姚振华正大手笔转战实体产业。

  姚振华这是要借实体经济之名洗白?还是在践行着自己的反包围策略呢?

  iAsk

  复盘“宝万之争”

  姚振华的三大败笔?

  一纸10年禁令,暂停了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姚振华,也为“宝万之争”画上了句号。由此“野蛮人”的称号深深的烙印在了姚振华的身上。

  其实,姚振华投资万科和格力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行为。

  时值2015年,保监会将万能险产品利率市场化,而且放宽了险资投资蓝筹股票的监管比例。从政策角度,姚振华的资本运作并没违反政策红线。从市场角度,2015年股市大跳水,姚振华反而承担了一定程度的股市接盘侠责任。

  然而,随着事态发展,杠杠太高,野心太大,从而违规伪造材料,成为了姚振华的最大败笔。

  话说当时,宝万之战余波未了,姚振华又潜入格力,触怒董明珠并遭遇强烈回击。并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担忧,与国家对实体行业复苏的初衷相悖。令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中国证监会坐不住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更是祭出了资本市场出现“妖精”“吸血鬼”的严厉措辞。

  资本市场的博弈本无对错,如果资本市场都是“善良的投资人”,那举牌又有何意义?但是在面对舆论“一边倒”的窘迫境况下,姚振华本可以与社会良好沟通,阐明立场,他却保持沉默。显然,姚振华的公关能力也是不敢恭维。

  iAsk

  乐视之鉴

  姚振华“跨界造车”胜算几何?

  被资本市场出局的姚振华并未停歇脚步,经历了与实体经济的大博弈后,姚振华重拾敏锐的商业嗅觉,扛起了“新能源汽车”的大旗。

  2017年10月,宝能集团与杭州富阳区政府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40亿,在杭州建设占地3000亩、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项目。

  国家大力扶持下的新能源汽车的确是个大风口。据相关政策了解,中国已在对传统燃油车做出限产限售规划,并对新能源汽车实行积分制。未来传统汽车企业在中国每生产一辆燃油车,将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购买新能源积分。而生产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卖车获利,还能通过向传统车企“卖积分”产生额外收入。

  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之诱人,姚振华不想错过实属正常。

  当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早已是百家争雄的局面。抛开传统车企的深厚积累不说,以贾跃亭、董明珠等为代表的跨界造车企业家,更是不惜重金杀入。腾讯、百度、华为、富士康等也是屡屡传出要造车的新闻。

  而对于汽车制造,不仅需要技术积累,更是个“烧钱”的行当。乐视电动车(乐视FF)就是因为贾跃亭融不到钱,把乐视推到了如今的“惨境”。

  而财大气粗、又善于资本运作的宝能能否后来居上呢?

  我们发现,姚振华对汽车工业也是梦想已久,早在十年前,就在深圳修建了宝能汽车大厦,开展了汽车交易中心、新车二手车销售、物流运输等业务。并且,宝能集团已于2017年3月成立了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另外,外界传言,宝能集团计划出资65亿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权,从而切入汽车制造领域。

  布局新能源汽车,姚振华不仅可以改变“野蛮人”的形象,更是圆了自己的“汽车梦”。

  iAsk

  从资本运营到实干兴邦

  姚振华会沉下来吗?

  更能凸现“姚氏野心”的是2017年7月宝能集团与陕西西咸新区的合作。宝能集团计划在陕西投资800亿,布局航空产业、高端制造、科技产业、总部经济等四大业务板块。这何尝不是姚振华在构建宝能强大的“实体生态圈”的雏形呢?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宝能净资产已达1200亿元人民币,市场价值超5000亿元人民币。10多年来,姚振华挥动着资本大棒,运营和涉足了房地产、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业运营等10几个行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基础。

  试看当年姚振华挣取第一桶金,并可探微到他的商业嗅觉和资本运筹?

  20年前,姚振华创业当时,正值深圳市政府大力举旗“为民办实事”的菜篮子工程,姚振华成立了新宝康蔬菜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贩菜生意”。随后他发现机会,并以菜篮子工程用地名义拿下福田中港城小区和南山区宝能太古城两大地块。姚振华迅速转型,将公司更名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公司,踏入房地产市场大门,并用170余万元撬动了一个几亿元的地产项目,姚振华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在当时就已展露无遗。

  当年以“菜篮子”工程为跳板,切人房地产行业,从而向资本运营强势挺进。如今在“实体经济复苏”的契机下,姚振华重磅布局“高端制造与科技”领域,相信这不仅是宝能集团的重大策略突围,也会是姚氏资本“脱虚向实”的重要落脚点。

  而真正深耕实体经济,姚振华是否真能沉的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9:58 , Processed in 0.2582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