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董明珠及格力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格力是董明珠的 董明珠是格力的都没错


  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个人联合大连万达集团等4家国内知名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出资,入股这家新能源企业。这本是一次普通的企业行为,但因为董明珠的个人参与,变得沸沸扬扬。不管对这次收购的市场评价如何,今年以来一直热点不断的董明珠,又一次给自身的热度加了把火。
  董明珠与珠海银隆,并不是第一次成为热点。11月16日,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确认宣告失败,媒体评论,董明珠造车梦碎。而在此之后的没几天,格力集团的主管部门珠海市国资委,发出了一则人事任免通知,通告显示,董明珠已于今年10 月下旬被免除了在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职务,此后仅担任格力集团的子公司,也是其主力业务之一“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及法人代表。就是这次任免,引起了业内及媒体的大量猜测。
  记者:外界有很多猜测,珠海市国资委对格力集团,当时下发的这个通知,任免通知,用的是免去这两个字,但是格力电器对外的回应,是您主动申请辞去,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您觉得这里面,表述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董明珠:当然你如果从两个字面来表述,好像是会有问题,但对我的理解是一样的,因为总之,你是辞也好,免也好,你都不再任那个职务,所以我并不在乎它。
  就在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总裁以及格力电器投资珠海银隆被股东大会否决之后不久,作为子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又做出一项几乎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决定:格力电器员工每人每月统一加薪1000元,安装工每安装一台空调多加100元。这项决定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记者:有人说你是在赌气,因为免了我了,所以我就加薪。
  董明珠:如果赌气,我的利润就会下滑,我加工资,我的利润,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他是站在他的角度,因为这1000块钱加了,对他们确实压力很大,其他企业必须加。
  记者:您是想给行业立一个标杆,说这就是应该员工体现出来的价值?
  董明珠:对,像我们国家,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我这次加1000块钱人民币,我认为我是提高了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我一定让格力的人走出去,他觉得我是格力人,他有一种自豪。
  记者:不仅我这样做,别人也这样做。
  董明珠:对。
  记者:您希望别人也这样做?
  董明珠:对,我希望他们这样做。
  记者:如果别人不这样做?
  董明珠:不这样做,我也没办法。但是我一直在这个行业里,我觉得一定要树立一个标杆,包括前期给安装工加100块钱,大家也觉得,你为什么给安装工加100块钱。你看看国外,国外安装一台空调的价格,跟买一台设备的价格是一样的,我们才多少钱,而且是高空作业,多困难,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人去做了,他宁可在互联网上,在所谓的网吧,开一个店,躺在家里,一个月挣个1000块钱,也不要遭这个罪,什么叫劳动者光荣,我觉得就是缩小差距,就是应该用这种方法,来逐步缩小差距。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她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儿子2岁时,丈夫病逝。1990年,董明珠辞去以前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珠海,并且加入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调器厂,成为了一名业务销售员,那一年,董明珠36岁。
  记者:当年36岁,孩子才那么一点,能走出来,为什么?
  董明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到珠海,觉得珠海太美了,天然的那种美,我本来想歇脚,在那歇下了,结果到了海利,当时格力前身是海利,当时海利选择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愿意安逸,我觉得是一次挑战的机会,太安逸惯了,所以我当时选择了销售。
  记者:但是孩子才8岁?
  
  记者:那得做取舍,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孩子是最需要陪伴的?
  董明珠:因为我孩子在5岁之前,是在我手上长大的,无论是出差也好,到哪里也好,几乎没有离开过我。
  记者:越是这样越舍不得?
  董明珠:是,但是我后来来了以后,因为选择这个职业,当时很简单,我当时在海利上班的时候每个月工资,大概200块钱左右,但是销售是提成的,所以当时那些后勤人员,一年大概也就是三四千块钱,但是我当年就可以拿十几万。
  记者:是为了钱还是为了?
  董明珠:不是纯粹为了钱,就是觉得那里环境好,但是后来因为选择的职业,它的收入又更高,你为什么不去挑战?
  记者:可是以前并没有做销售的经历,你怎么知道,自己是行还是不行?
  董明珠: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我可以去尝试。
  记者:这就是你的性格?
  董明珠:对,我就去尝试。
  1990年,整个沿海城市都激荡在市场经济萌发出的勃勃生机之中。36岁,许多人开始筹谋下半生的安逸,但对于董明珠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董明珠:其实我是一个不爱挑刺的人,因为我从来没跟我妈妈,反过一句嘴,即使我妈妈说错了,我也不会对我妈妈高声。
  记者:顺从,温顺。
  董明珠:非常顺从我妈,其实我是一个不爱挑刺的人,好像你说董明珠讲的话,都觉得跟你的行为不相似,我觉得我挑刺,是因为我的责任,在这个位置上没办法。
  一开始害怕、不知道怎么做的董明珠,在真正成为一名基层业务销售员后,显示出了巨大的能量。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 随后,她被调往几乎没有一丝市场裂缝的南京,很快就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单子。不仅如此,一年内她个人销售额上蹿至3650万元,创造了当时的销售神话。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在销售上有一手?
  董明珠:其实我觉得有一手没有一手,真的是别人对营销的一个错误的理解,实际上一个你还是要真诚,第二个我觉得还是要勤奋,第三个要去思考。
  记者:真诚,勤奋,思考。
  
  记者:也就是说这三点,不仅仅在营销上面,你把这三点用在任何行业上,都会成功。
  董明珠:我们当时所有人,都可以把货拿走不给钱,我是唯一一个业务员,钱到才发货的。
  记者:为什么你可以做到?
  董明珠:我觉得那是个责任,我对这个企业负责任,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如果给了经销商,经销商拖我的钱,我就完蛋了。
  1994年,格力内部出现一次严重危机,部分骨干业务员突然“集体辞职”,董明珠不为所动,坚持留在格力。不仅如此,她还屡屡打破自己曾创造的销售纪录,最终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记者:当你从一个人,要对一个团队负责的时候,自己的责任目标,有变化没有?
  董明珠:彻底不同了,这时候挑战的,真的是一个人性的抉择,比如我做个好人,当你去对别人指责的时候,他是不认同你的。
  记者:管人一定要得罪人了?
  董明珠:一定要得罪人,不得罪人你是做不好的,因为过去我们的业务人员跟经销商是一伙的,因为没有钱就可以发货,所以我回去当部长的时候,我就一定要他们,首先第一个解决,款要到账,才能发货。
  记者:见钱发货?
  董明珠:对,没钱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发货,第二个,我做了一件事情,把对总经理带来的人的要求,要比一般的员工要求更高。
  记者:你这不是公然跟领导对着干吗?
  董明珠:对,后来我跟领导讲,我说其实我这样做,其实我才是对你最尊重,因为他们是拿着你的虎皮当大旗,他蒙骗了一批人,更多的人会错觉是这个人是领导的人,第一会以他的行为为标准,第二他做错了大家不敢讲,这样的一个环境蔓延下来,你认为这个企业能不能有战斗力,根本不可能。
  记者:您在做经营部的部长的时候,这个企业不是您的?
  
  记者:为什么要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去树立一个制度,中国人老说一句话,叫和气生财。
  董明珠:其实当时我当部长的时候,别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当业务员时,特别好讲话,回来跟大家都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大家都是觉得董姐特别好讲话。
  记者:当官变了?
  董明珠:我当官以后,当了部长,还不叫官,当个小部长,我的业务员竟然跟我讲说,董姐我们每个业务员给你5万一年,你把我们这个返利提高,提成提高一点,这就是交易。
  记者:在一个位置上,让人彼此之间润滑剂多一点,舒服一点,谁都舒服,如果你设立了一套制度,企业又不是你的,你又得罪人。
  董明珠:就想把这个企业,我在这个岗位上,尽职尽力做好。
  树立制度就要得罪人,董明珠得罪的不仅有下属、领导和经销商,还包括自己的亲哥哥。2015年3月,董明珠在接受《面对面》记者专访的时候,曾经有这样的描述。
  董明珠:当时是1995年5月份,天气正热的时候,武汉的一个央企老总,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找到我哥哥的,然后我哥哥很高兴,因为发财机会来了,他说你只要帮我拿100万的空调,我就给你两三万块钱,所以他就打电话跟我说,希望我能到这来拿空调。
  记者:这是合乎规定的吗?卖给谁都是卖,卖给自己的亲人,怎么就不可以?
  董明珠:从经济来说,我们企业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因为卖给谁都是一个价,而且卖给他,经销商也赚钱,我的哥哥也能得钱。
  记者:没有输家?
  董明珠:没有输家,三赢。
  记者:你做了没有?
  董明珠:我这样做了以后,所有我的下级,我的下属,我们的经销商,都会用另外一个思维,来和格力合作,第一我的员工就讲,你的部长都可以做,我们也给我们关系好的经销商,大家合伙,大家都发财,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效应,第二个经销商来讲,说到格力只要找关系就行了,它就没有制度了,变成了一个关系学,第三个,我要是这样做了以后,我怎么再去让我的员工遵守纪律,可能最终是所有的商家,无论是他用什么样的手段,拿到你的货,但是他从内心里面,他不认可你企业,他对你企业没有信心,我们最大的损失,是没有信心没有诚信,所以当时把我哥哥拒绝了。
  记者:经销商得罪了也就得罪了,还有其他经销商,但是哥哥只有一个,哥哥是不可替代的,怎么跟他说?
  董明珠:当时打电话我很急,我跟他讲,说你不用来,我就把电话给甩了。我哥哥本来就很郁闷很生气,结果这个经销商,反过来还打电话问他,说这是你亲妹妹吗,我哥哥当时就写了一封绝交信,我没有你这个妹妹。
  记者:后来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董明珠:我哥哥是真的不理解,十几年都不来往,因为他一封绝交信已经给我,是不来往。他在去年病的时候,我去看他,他后来讲了一句话,我觉得也是蛮感动的,他说我今天终于理解你了,你付出那么多,你当时能给我方便不给我方便,他说我也能够理解,如果我们都去拖你的后腿,可能格力电器没有今天。
  就在董明珠担任经营部长的时候,一个关于她的说法不胫而走。“董明珠走过的路,连草都不长”。
  记者:董明珠走过的路,连草都不长,这句话是褒义还是贬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董明珠: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说,我认为是褒义,从对立面来讲,这个人没办法跟她打交道,我记得在1996年,当时来了一个人,要让我做广告,拿了一个合同来,就说某某领导让我来的,找你做策划,合同上写了好像400多万,就叫我签,我说我凭什么跟你签这个,你策划方案都没有,你能帮我做什么,我说你回去把方案拿来再说,他走的时候,路上骂了我,说你走过的路,寸草不生。
  记者:你觉得这是别人在夸你,还是?
  董明珠:是恨我,从他发出这句话是恨我,但是我从这句话,突出了我更要坚持,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只在乎我做了什么,你为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妥协,你是对于别人的不负责任,对你权力不负责任,我还是不会去改变我的性格,因为我的性格里面,更多的是坚持对和错,放弃工作以外,我是不会有这样的性格,只有在工作当中,我觉得只有两个字,原则,没有交易。
  董明珠升任经营部长一年之后,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7倍,从4亿元增长到28亿元。1996年,中国迎来一个凉爽的夏天,空调业一片萧条,但董明珠带领公司23名营销业务员,让格力的销售额当年增长17% ,首次成为国内空调行业的排头兵。从那之后,格力连续10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2001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的总经理。
  董明珠:我2001年当总经理,就整顿干部作风,那一年抓了几个人,别人说董明珠你怎么这样,把人家抓了,我说不是我抓他,是他自己把自己抓了,我也很可惜。
  记者:在您从业务员到部长到总裁,公司总经理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自己也是渐渐发现,自己的性格里面,有以前并不熟悉,连自己都不觉得?
  董明珠:没有挖掘的东西,挖掘出来了。
  记者:你的乐趣是什么,有人觉得你很累?
  董明珠:我觉得真的是人要有价值,还是要有梦想的,所以当时我很高兴的就是,我整顿以后,公司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2001年开始,后面10年,再没有发生过员工罢工的现象。
  董明珠喜欢用数据说话,1994年底,她开始担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时,公司实际年销售4亿左右,但到2012年,格力已经实现1000亿的销售额。连续8年空调销量排名世界第一,也就是这一年,董明珠除了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之外,还正式出任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格力集团的董事长。格力正式开启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董明珠时代”。
  记者:您怎么看您和格力集团之间的关系,怎么去定位?
  董明珠:格力集团,它原来是珠海工业发展总公司,因为格力电器做得好,这个名字他们拿去冠用了,所以有了这样的一个历史渊源,如果格力集团不叫格力的话,我相信没有任何人去关注它,那么格力集团,同样有几十个企业,今天不复存在了,你认为是出资人重要,还是经理人重要,从某种程度来说,经理人比出资人更重要,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去打理的话,你认为你一个再有能力,在外面挣钱的人,这个家能过得好吗,同样一个集团下面那么多企业,为什么格力电器能活下来,而那二十多家企业,一个个都破产了,倒闭了,问题是人重要还是资本重要,我相信是人重要,绝对不是资本起作用。
  董明珠在家电业被称作“拼命三郎”、“中国阿信”。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10年领跑全球,用户超过3亿。正因为此,她数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董明珠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格力品牌的代言人。
  记者:对于很多光看新闻,从新闻上了解您的人来说,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
  董明珠:当然,我觉得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是格力的都没错。
  记者:产权上不是。
  董明珠:产权是公众的,因为它是个上市公司,永远不会是我的。我个人认为企业是不是你的,真的不重要,很多人说董明珠你应该到哪里任职,你应该怎么样,后来我想我这一辈子,只把一个空调做成极致,我真的是梦想全世界人,他只选择格力,但是我相信,这个梦想永远做不到。
  记者:为什么?
  董明珠:因为七十亿人全部用,别的品牌就全死完了。
  记者:你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梦想?
  董明珠:因为我觉得,有梦想才有动力。
  记者:你明明知道这个梦想是做不到的?
  董明珠:但是我可以做到50%,60%,70%。
  记者:你的身价是怎么算,怎么体现?
  董明珠:我身价就是年薪。
  记者:年薪多少,可以说吗?
  董明珠:可以说。
  记者:我看到有报道说是税前500万,税后200多万,现在还是这个没变?
  董明珠:应该在五六百万之间,我都得交税,我觉得纳税光荣,五六百万,我不会说搞一个发票去填补,然后钱到自己口袋。
  董明珠直来直去的性格,让她成为传说中的“易招黑”体质。特别是在当下一些媒体习惯单一语境和爆炸标题的舆论环境下,她往往被描述为偏执、好斗、不近人情、霸道女总裁等等的形象在很多清一色男性企业家为主的场合,董明珠的女性标签显得独特而另类。而如何平衡好事业与很多家庭生活的关系,是每个女性企业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记者:您为了公司,所有的时间都搭在上面,包括您有一个儿子,母子之间的这种交流,会不会因为工作上投入太多,会减少?
  董明珠:当然,这是肯定的,有得有失,我曾经讲过,让世界美好,你不能让所有人做牺牲,大部分人是享受这个成果,但是一定有极少一部分人,他必须付出。
  记者:你算极少一部分吗?
  董明珠:在空调领域算吧。
  记者:您付出什么了?
  董明珠:我付出了我所有的个人乐趣,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不能有朋友,比如说我一个同学就找过我,他说董明珠,你当老总了,我们给你搞点配套,当然他也许配套产品质量也会不错,但是他破坏了我的企业文化,会让我们所有的底下员工认为,这人是跟董总的关系,可能就是他的质量不达标也不敢去。
  记者:就是您主动不去交朋友?
  
  记者:那又没有朋友,又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小家庭的这种家人的陪伴。
  董明珠:这就是孤独。
  记者:习惯了吗?
  董明珠:习惯了。
  记者:喜欢吗?
  董明珠:不能说喜欢,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欢,这个和谐实现不了。
  在董明珠看来,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是丈夫的去世。她说,“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来珠海。丈夫1984年去世之后,董明珠再没有选择婚姻。
  记者:作为女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家庭小核心家庭,比如说婚姻带给一个女性的这种满足感,幸福感,你没有去主动选择?
  董明珠:因为一开始我就觉得我儿子,我不愿意,其实对儿子的心灵,你看很多那种重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记者:是为了儿子,还是说为了工作不去选择婚姻?
  董明珠:开始是为了儿子,因为我带孩子的时候,那时候还非常年轻,如果你想选择一个家庭的话,还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这个人骨子里面可能就有一种,不依赖别人的那种,只是长期没有被爆发出来,后来拥有了这个权力的时候,可能彻底暴露了。我儿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到研究生毕业,我没有到他学校去过一次。
  记者:的确作为一个女性的企业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所有人都看见了,但是作为一个女性,你觉得这一辈子算不算幸福?
  董明珠:幸福和梦想是不一样的,有人说我天天打麻将好幸福,有些人我天天去旅游,周游列国很幸福,但是我每天在看到我的数据变化,我也很幸福。
  从数据业绩来看,目前,格力空调占据国内份额高达40%左右,在行业内具有绝对的统治力,而且在全球空调份额占比超过22%,这些数据足以让董明珠感到幸福。但是,有了今年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事,不少人开始担心,董明珠在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上,还能坐多久。
  记者:您对2018年能够续任,董事长总经理是有把握的。
  董明珠:我认为是不用担心的。
  记者:您有没有想到最糟糕的结果,就是您没有选上?
  董明珠:我觉得选上不选上,股民会有正确选择,如果真的有比我优秀的人,如果他们说选上了这样的一个人,我又为什么不高兴呢?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4:04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回应收购珠海银隆:基于人类健康


 昨天,董明珠、郎咸平、李国庆和樊登四位业界大腕齐聚江城,参加“F4遇见未来武汉品牌分享会”。当天吸引了数千热心观众冒雨赶到武汉国际网球中心听这些大腕分享他们如何打造企业品牌的心得体会。

  其中,压轴出场的董明珠无疑是当天最抢眼的演讲嘉宾,从她一进入会场,场上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将会场气氛一下带到高潮。目前,格力电器(24.450, 0.36, 1.49%)已经涉猎空调、冰箱、生活电器、手机、机器人(21.260, -0.27, -1.25%)、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诸多领域。在谈到这些新增业务时,董明珠不断强调格力电器将会坚持专业化的管理、专业化的研发、专业化的生产,还希望新增业务也可以像格力空调一样,不仅做到中国第一,而且要朝着世界级的目标努力。这种专业化的理念,以及争做第一的态度,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世界最好的空调在中国

  因为有格力

  “好空调格力造”。昨天,当主持人喊出“好空调”时,现场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创业者和大学生同时喊出“格力造”,武汉用这样“亲切”的方式欢迎董明珠在武汉国际网球中心的演讲。

  “中国制造崛起需要挑战精神。我敢说世界最好的空调在中国,因为有格力”。董明珠在演讲之前,请在场观众观看了一段有关格力新生产线广告。画面中的机器人如同舞者一样,随着韵律挥动机械臂,一个工业强国的画面呼之欲出。这是董明珠当天演讲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制造业才是中国崛起的基石。

  她说,现在中国实体经济不太好,与一些资本类经济火热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她指出,除了国家和社会要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外,企业家无论大小,此时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

  从业务员、销售部长,到总经理、董事长;从中国制造崛起、掌握核心科技,到投资智能制造产业园、入股银隆新能源,董明珠的演讲道出了“铁娘子”是如何炼成的,更让现场听众感受到了“董姐”浓浓的中国制造情结。

  1991年,董明珠进入格力时营业额不到一个亿。1995年,董明珠执掌销售部,当年实现营业额28亿,一举扭亏为盈。2001年担任总经理时56亿,2005年营业额突破100亿。2015年,董明珠担任格力董事长,营业额突破1000亿,利润率从6%增长到13%。

  格力之所以能够成功,与董明珠的自我挑战精神有关。中国是出口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在世界上,中国制造通常被贴上“低质低价”的标签。为了建立管理制度,董明珠敢于扣老总从广西带出来的开票人员的工资。

  企业家的担当决定企业未来

  演讲中,董明珠不避讳网上针对她的一些敏感话题,如有关格力收购珠海银隆一事。董明珠直言企业家一定要有胸怀和担当。她说,从企业角度讲,格力收购珠海银隆首先解决了格力缺少车用空调板块的问题,另外,汽车配套业需要模具,这就给企业带来新的成长空间,这一年会给格力带来50亿到100亿的利润。

  从社会角度讲,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所担当,敢于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新能源一定会是中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无论从生态、经济结构、社会责任方面讲,都要向这方面转型。”

  董明珠说,中国制造要强,新能源是必然的一个板块,所以她个人联合一些企业收购了珠海银隆。她说自己是从人类健康角度要投这个项目。“所以我想,一个人要想成功,心胸多大,步子就多大,事业就多大。我们的新能源,不仅解决了动力,还解决了储能问题。”演讲最后,她用自己的一个梦想作结尾,“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这就是我的梦想。”

  有核心技术

  才能造出受人尊重的好产品

  “我们当时在中国做得很好,但是国际上不认同。谁认你?你没有技术。”在昨天的演讲上,董明珠花了很长篇幅介绍格力的技术创新。她说,依附型企业没人会喜欢。在2005年以前,格力空调跟所有的品牌空调一样,当时中国的家电业没有一个是技术企业。“我们买别人的压缩机,买别人的电机,甚至控制系统都是买别人的,你无非就是一个组装产品。你能告诉我,你先进在哪里?你有什么理由让别人爱上你?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实力来改变它,永远是一个依附型的企业,你怎么能让别人喜欢你。”

  2005年,格力开始在空调压缩机核心科技取得突破,一举打破“组装厂”的市场地位。格力也开始出口海外,输出技术、品质与管理。现在格力用的铜管密度达到99.99%,而产品品质差的空调差不多每年要换氟利昂,到现在,格力空调已经可以做到没有风和噪音,这些都是技术创新才可能实现。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1:36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称格力错过银隆是一大遗憾 个人坚定继续造车


 “目前机器人(21.990, 1.44, 7.01%)减速器、驱动器还是依赖于别人的,大部分是靠买别人的核心部件组装而成的,如果中国进入这样的智能装备时代,我认为会是被社会,甚至被世界淘汰的。”近日,格力电器(28.100, 0.80, 2.93%)董事长董明珠携格力电器的六轴机器人在智能装备论坛上登台亮相,她依旧不吝言词地表达着她的看法:“我不评价别人几百亿收购的产权。一个企业是小偷,永远都是小偷,不可能当领导,逐利而行,这不是中国制造业。我们必须走自主创造的道路。”

  格力和美的位居中国白电产业的两大巨头,在空调产业一直被外界视为是“冤家”,双方曾多次被曝出因知识产权、挖角等事件对簿公堂。在进入智能制造产业领域时,两家巨头也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式。

  美的在过去一年以连续收购方式,吸纳了大量国际资源和渠道。去年,美的集团(32.800, 1.08, 3.40%)以292亿元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库卡是全球著名的机器人公司。而格力则宣称要靠自主研发,进入这一领域。

  格力电器十四年前就开始对生产车间进行“机器换人”改造。也是在董明珠掌舵时期,格力电器正式宣布进军智能装备,并制定出了“3年至5年实现无人车间”的自动化发展规划。两年前,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也正式独立。此后格力宣布大规模兴建智能装备产业圈。

  2017年,是格力向智能制造跨越的关键一年。董明珠表示:“格力走入自动化装备领域已经4年了,我们在机器人、工业化的自动化、检测等每个领域都深入探索。我们也引来了巨大的挑战,手下人曾经跟我讲,我们快一点,快速实现智能装备的大。如果我们加快速度,唯一的选择就是买别人核心部件。我说我们宁可慢,也要实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她透露,格力电器到目前为止有8000多个技术开发人员。到2016年底,格力外销设备产值超过了10亿元。我们现在缺的是技术,现在我们推广和流行的是走出国外“买买买”,我相信没有人说你买来的是先进的技术。“我们输出的是中国的人才,世界上到中国买我们的技术,输出的将是中国的技术。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而格力对银隆的收购及董明珠对银隆的入股,无疑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次董明珠也正式回应了对银隆的收购。她认为,格力没收购成功,是一大遗憾。“银隆的技术是中国制造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没有收购成功是格力的损失。但我未来依然会支持银隆。”

  “新能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我们自豪地说,新能源的发展在国际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没有哪个国家的技术,现在已经领先,这恰恰是我们供给侧改革需要的。”董明珠说。

  对于喜欢“弯道超车”的人,董明珠认为,今天的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应该有这个胆量和信心,与全世界的竞争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更应该以自己的实力服务中国的同时服务世界。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0:45 | 只看该作者
教主董明珠:与格力生死相依 称自己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


  早上8点15分。

  一群身着统一蓝色制服的男男女女,潮水一般从马路对面匆匆而来,涌入珠海格力电器(28.260, 0.11, 0.39%)总部,一会儿的工夫,身影就消失在高楼厂房中,这个足有150个足球场大的家电制造王国,每天“吞吐”近3万名员工,百余辆大巴车早晚十几次穿梭往返,将他们送到珠海的各个角落。

  《中国企业家》记者2月19日来到格力总部当天,董明珠正在长沙参加《天天向上》的录制,她之前并不知道这档节目,“原来是个脱口秀,站到台上我都是蒙的。”结束的时候,已是凌晨三点,之后她飞往北京,另一档央视的节目组也在等她。

  成了网红之后,董明珠的社会角色更加多元,企业家+网红+中国实体经济代言人+城市大使,也使她更具眼球效应和争议性,而这一切正是她在为未来而战。

  “只能五分钟。”董明珠对等在酒店门口要求采访的《中国企业家》记者表示。将近20分钟的时候,一直跟随左右的北京格力总经理周天宇打断了采访,董明珠起身,半开玩笑地说,“我看给你50分钟也不一定采访完。”

  对比春节前的那次采访,董明珠整个人更加放松了。

  那个时候,格力对银隆的收购以失败收尾,她转而以个人名义进行投资,但这并没有打消盘旋在她身上的那些质疑:做手机、又做新能源汽车的董明珠是不是过于激进了?跨界幅度是不是太大了?曾经的“单打冠军”格力是不是已经落入了多元化的“陷阱”?

  这样的问题总让她很抵触。

  “格力手机什么时候大规模量产?”

  董明珠:“我说2017年你也不信吧?”

  “银隆什么时候推出新能源乘用车?”

  董明珠:“我现在告诉你时间,到时候出不来怎么办?

  与2012年喊出“5年再造一个格力”,和动辄就要与雷军“对赌10亿”相比,董明珠出语依然犀利,但又有了一些不同,那就是很少再去昭告什么“大目标”,尤其避谈数字。

  也许,在高调展示了格力的野心之后,现在董明珠最需要的,是外界对格力的信心和耐心。

  突围

  “这些地方都是要扩建的,今年压力山大。”

  顺着技术员陈庞手指的方向,新厂房用地已经用围栏围起,但尚未破土动工,约有上百个大货箱占据了道路两侧,里面是精度最高的数控机床,用来加工格力机器人(22.820, 0.21, 0.93%)所需要的核心零部件。

  最近,格力将原来的智能装备业务分拆成为三个部分,南水的工厂主要生产机器人,北岭的机械所主攻自动化的生产线,而目前这个坐落在暨南大学的旧厂房则主要进行上游技术的研发。

  董明珠说这称不上什么“大动作”。相对千亿级的空调业务,智能装备还只是格力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单元。2013年,它只是自动化设备制作部,2015年有了2000台机器手的产出,也成立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之前都是内部消化,今年开始对外销售了。”

  按照董明珠一贯的思路,格力的产品从内到外都必须实现自主研发,比如计划推出洗衣机,那么就要先生产出内部滚筒模具,而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样依赖外部采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国外进口的需要300美元一个。”

  格力的模具厂2016年正式对外营业,好多订单都是此前并未涉及的领域。最难的一个任务来自于某欧洲顶级汽车品牌,模具厂的技术员周阳指着那个进风口部位的模具说,这上面很多孔洞,难度是最大的,很多国内的模具厂都不敢接。据说,当时的协议非常严格,如果不能按期交付,生产线出现每一分钟的延误,就有可能赔偿几千美元的损失。

  这个活儿也是董明珠给揽回来的。像其他的部门一样,模具厂会接到老板很多“奇思妙想”的要求。在北京开两会的时候遇到雾霾,董明珠回来就想做一个不耗电的空调,工程师最开始都表示不可能,可是在她的高压下,两年之后格力推出了光伏空调。

  “一个新技术的研发,在研制过程中失败多少次,损失了1个亿,2个亿,只要研究的方向没有错,我都是允许的,”董明珠说,“没有理由说一研究就要成功,但是最后一定要成功。”

  这样的压力让周阳经常晚上都睡不着觉。

  “有最后出不来的吗?”

  “董总说的那些,还真没有完不成的。”

  在董明珠看来,“当一个人说没有压力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再进步的。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不破不立的。”

  智能装备业务也是在三年的漫长推进中,才终于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机器人。最初,第一代基本上就是组装产品,到了第二代有了一些零部件的自我研发,但是核心产品依然是从德国、日本进口。到了第三代才有了一个大的突破,机器人里面的减速机、控制器、电机三大核心元件都可以内部生成了,借此砍去了1/3的成本。“否则投放市场,是没有价格上的竞争力的。”陈庞说。

  同样的事情,放在另一国内家电巨头美的身上,可能是不同的故事版本。

  2016年,美的斥资百亿欧元,一举获得了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95%的股权,2017年美的或许在机器人领域再次出击,最近有消息称,此次其目标为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以色列机器人公司。对格力的多元化业务一直颇有微词的家电专家刘步尘认为收购的方式能够更快地使企业切入这一市场。

  “中国企业除了并购,难道就不会别的了?”对于这个问题,董明珠毫不掩饰她的反感,“现在很多企业经常讲,我们创新了,跟别人合作了,买了哪个技术了,但我认为买的只是人家的过去,如果它有未来,它不会卖给你,是吧?”

  在董明珠看来,技术就像一个生命体,是动态进化的,买入技术,没有跟着技术一起成长的团队,那么很难实现技术的再升级,“你买的东西越深奥,你越搞不懂。”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购都是一条占领新兴机会的捷径,当然,最直接的效果是扩充企业规模,在美的合并东芝业务、海尔合并GE家电之后,2016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都超越了格力,三者分别为1164亿元、843亿元和824亿元。按照刘步尘的分析,库卡的并表将为美的增加几百亿的收入,而反观格力,目前还缺少这种大幅增值的业务来源。

  作为空调业无可争议的“老大”,格力在国内空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是否已经碰到增长的“天花板”呢?格力电器的董秘望靖东对《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记者说,2016年清库存的效果很好,格力历史包袱基本上甩得差不多了,与此同时,格力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利润率。中央空调和海外市场都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比于内销市场,格力的海外市场一直都进展平缓,如今格力的产品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巴西和巴基斯坦也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是外销业务的收入占比一直不到20%。

  “现在占比不大,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未来才有一个更大的增长空间。”望靖东将格力的海外布局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即首先在中东、非洲、东南亚,下一步再深度开拓欧美市场。

  品牌和渠道是两个最大的阻力,这是海尔以55.8亿美元的高价竞得GE家电的逻辑,也是美的买入东芝家电的逻辑,可以同时获得现成的品牌影响力和分销渠道。但格力却依然坚持自己的逻辑。

  “这些品牌和部门现在自身盈利能力都比较低,中国企业拿过来能不能改造它的利润?不能说只是拿过来一个品牌,利用中国的一个成本优势去扩张,这不是格力国际化的目标。”望靖东说。格力宁愿起步更慢、更艰难,但要更扎实。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格力和美的的不同选择,表面上是经营策略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制造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两种路线分歧。“是迅速做大,还是稳扎稳打?”

  “速度增长的意义在哪里?”董明珠反问。

  冒险?

  格力需要速度吗?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格力仍然以每年200亿的加速度增长的话,那么董明珠所遭受的非议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转折点在2015年。2012年,格力电器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董明珠提出了“2018年2000亿”的目标,此后两年,格力顺利实现了每年200亿的增长任务,直到2015年,全行业都陷入整顿和萧条中,格力也未能幸免。

  做了格力20年经销商的袁亮(化名)见证了最艰难的一年,“多年的库存压力都集聚到2015年,一下子爆发了。”

  在这一年,格力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那些对格力和董明珠的质疑也因此开始放大,有人说董明珠的两千亿目标是“大跃进”,有的则将格力的业绩下滑归咎于董明珠的一意孤行和多元化策略的失误,格力做手机也成为批评她“冒进”的一个靶子。

  刘步尘就很坚持这一点,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的时候依然表示,“在朱董联手掌管格力的时代,他们两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董明珠是油门,而朱江洪是刹车,现在缺少了后者,格力成了疯狂的赛车了。”

  最早在2015年1月初,董明珠放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之后的3月份,她公开表示格力手机很快将会上市;而在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还强调未来目标5000万台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格力手机依然仅限于内部采购,不仅作为员工的年终奖,而且也作为对经销商的奖励。

  “自己的产品自己没信心,别人怎么有信心?”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董明珠都坚持格力手机是最好的,甚至在跟上级领导见面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推销手机。

  一直以来,董明珠都是一个对自己的判断很笃定的人。

  客观上来说,格力做手机并没有先天优势。从技术层面来说,格力授权的专利高达15862项,但其中没有几个跟手机业务相关,从生产角度也存在短板,按照董明珠的说法,格力手机没有量产的原因就是产能跟不上;再说到渠道,目前,格力二代已经在京东商城开始销售,但线下却尚无布局,空调和小家电的传统渠道优势或许难以借力,“我们这个渠道卖手机不太可能。”不折不扣的格力“粉丝”袁亮认为。

  “手机坦率来讲不是我们的强项,确实挑战还是挺大的。”望靖东说,“不过我觉得追求极致、追求用户体验的这种理念运用到手机研发里面,就是格力手机的竞争力。”

  董明珠的内心就没有一丝怀疑吗?

  “为什么要怀疑自己,我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手机也是一样。”董明珠说,“并不是说我今天生产手机,就意味着马上实现几千万台,是有一个时间沉淀的。”

  2015年年底,格力成立了通信技术研究院,目前,在格力电器珠海总部,已经建有两条手机生产线,但处于“绝对保密”状态。董明珠2017年的“目标”之一就是手机的大规模开售。“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供不应求。”

  同样坚决的,还有对银隆的收购。

  一位格力员工曾经评价董明珠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毕竟,当格力电器对银隆的收购搁浅之后,很多人都判断董明珠会就此收手,抛弃“造车”这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谁又能想到她会以个人投资者的名义,以全部身家去做一件大家都不看好的事情呢?而这也是董明珠认为“在2016年最得意的事情”。

  格力电器2月21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董明珠个人在银隆的持股比例已经占到10%,据之前银隆股东众业达(13.210, -0.05, -0.38%)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12月底的公告,董明珠当时还只是排名第五大股东,占比7.4627%。这也意味着近两个月内,董明珠又进行了为数不少的追加投资。

  “错过珠海银隆,格力将错过一个时代。”董明珠没能阻止格力与银隆的“失之交臂”,不过,她以自己的力量又将两者拉回到谈判桌前。

  刚刚,两者签订了未来一年的相互采购协议,总额不超过200亿人民币。其中,格力向银隆采购新能源车辆及储能设备,预计10亿元,最主要的是银隆作为买家,预计向格力采购80亿元的智能装备,还有110亿元的工业制品,其中包括电机、电容、模具、汽车空调等。格力电器的公告中提到,珠海银隆在2017年目标为实现30000辆左右的新能源车辆销售。

  “汽车领域对空调的效率、效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会更高,这也是格力的优势,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望靖东说格力之前的收购计划也是对此作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所以未来两者的业务共振应该会更多。

  而从董明珠的角度,对银隆的并购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短期内的业务协同,更重要的是未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已经能让我们和其他国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了,它是创造性的改变,不是模仿性的改变。”董明珠说,“产品本身就应该是环保的,否则都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再去搞环保,不是废话?”

  2014年,董明珠获聘为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这也是她诸多公共角色的其中之一,2017年2月16日,她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TCL集团(3.630, 0.01, 0.28%)董事长李东生、中国长安汽车(16.140, 0.05, 0.31%)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一起,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代言人;而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人大代表的董明珠也将提交与实业相关的议案。

  “我觉得供给侧改革提出来以后,政府做的一件最大的事,就是要用倒逼机制,要求企业必须严控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不能流通到市场中。”董明珠经常提起一些检测机构与企业之间“互行方便”的案例,前者不是“把关”产品质量优劣,而是看关系深浅。

  “有些企业死掉就死掉,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很正常。劣质的东西淘汰就很正常,为什么要把他们保护下来呢?”在她看来,中国制造整体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企业家需要从观念上去转变,“潜心修炼,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

  原则

  直到聊起王健林的时候,僵持的采访气氛才终于被打破。

  尝了两口面前的小点心,董明珠说太甜了,连同桌上刚刚剥下来的橘子皮,用纸包起来,起身扔到了垃圾桶。

  跟董明珠稍有接触都会发现,她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一位格力的员工对记者说,董姐几乎能叫出每一个采访过她的人的名字,甚至记得当初提的问题。只要在格力总部,她几乎每天都会在车间巡视,对格力的产品性能、厂里的技术和设备都很熟悉,格力刚刚推出的蒸汽洗车机,就是她给起的名字——杯水车新,很好地概括了产品“1升水就能洗净一台车”的功能。

  “领导把小事管好了,企业就没有大事了。”董明珠说,而她管理小事的方式,就在于“挑错”。所有格力产品的外观都要经过董明珠的审核,如果觉得不漂亮就要打回重做;即使在偌大的车间,空调温度有一两度的变化,她也一进便知。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董明珠在企业坐镇,整个厂区的神经紧张度都会陡然增加。

  “要求高、标准高,这一点确实让大家的压力很大。”望靖东从2002年就进入格力,是和董明珠共事十多年的老员工,“要求一个事,就要马上做。上午布置的,下午就要出结果,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她会经常发脾气吗?”

  “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啊。她的容忍度比较低嘛,所以发脾气的门槛也是比较低的。”望靖东说。

  董明珠也毫不掩饰自己火爆的脾气,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中,由于员工没有准时安排好车,董明珠马上就发怒了,“不把你们撤了才叫怪!”即使已经下班了,在车里看到员工边走边用手机,她也会嘟囔一句“这样对眼睛不好”。

  “重复的错误,低级的错误,她是很难容忍的;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她会发很大的脾气。”望靖东说。

  董明珠曾把自己的管理概括为一个“狠”字,对员工狠,对自己更狠,提到对自己的要求,她说,“管理,不允许犯错,战略,不允许犯错。”

  2001年,董明珠刚刚上任格力的总经理,淮地分公司就出现了高管内乱事件,地方负责人欺上瞒下,将公司利益暗自输送给自己和部分股东,远在珠海的董明珠开始并没有觉察此地的异常,直到事态进一步恶化。在《行棋无悔》一书中,这位公认的“铁娘子”回忆了那个时候纷乱的局势,彼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格力的经销体系形成重创。

  那个时候的格力,只有6000名员工,而今,格力的员工已经超过了7万人。在一次采访中,董明珠曾经提到一件小事,以前格力园区有垃圾桶,可是垃圾还是随处可见,后来干脆把垃圾桶都撤掉,颁布一条规定,谁扔垃圾开除谁,结果100多万平方米的公司里反倒彻底清洁了。因此,她觉得一定要强调制度,“100个人,如果各自乱走的话,那肯定不成队伍,就要像军人一样统一步调。”

  “制度建设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董明珠:“领导者也要融入其中。”

  “怎么理解?”

  董明珠:“你自己首先要遵守这个制度,如果作为领导者破坏了这个制度,你再训斥也没有用,只有身先立行,之后怎么训斥他,他都觉得应该的。”

  有人把董明珠称为家电女皇,这不仅仅是因为格力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董明珠的“大权在握”,如今,卸任集团董事长的她依然在格力电器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双职,连她自己也不避谈“集权”,“在决策上一定是集权的,但在执行上,是分权的。”

  这套机制如何来发挥作用呢?望靖东在采访中谈及一个故事,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把1/3的兵力都分给了格里希元帅,派他去堵截普鲁士。后来,即便滑铁卢的炮声都传过来了,格里希手下的将军都不断劝说要调转马头回去增援,但是他却坚持执行拿破仑的命令。而如果他能够随机应变的话,胜负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负责人也要根据战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如果事事全部去请示,去汇报,其实也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望靖东说,“有些事情,董总也在了解、学习、提升的过程中,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去解释,去说明。如果解释充分,她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则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年轻人都很有激情,都急于成功,所以往往做出的决定,都有点急功近利,这一点我不是太认同,我宁可输,也不愿意那样去做。”在谈到最近她参加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中与搜狗CEO王小川的分歧时,董明珠说“依靠破坏规则的方式去赚取暴利是一种错误的商业观,节目应该避免这样的价值导向”。

  “坚持原则的情况下,结果不好也没关系吗?”

  董明珠:“可以这么说。”

  博弈

  每天五点半,格力厂区的广播如时响起,员工稀稀疏疏地走出公司,这是最早离开的一班人,更多的人会留在这里直到深夜,格力的大巴车间隔半个小时一趟,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会送走最后一批。

  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二十多岁的格力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就像一台系统精密、流程严谨的机器一样可以自如运转。董明珠说即便她出差在外,格力的监督机制和实行制度也能够保证这家企业正常运行。但如今格力需要的是突破。

  “循规蹈矩地运转肯定可以,但是,现在其实要做的是能发现问题,我的角色如今不是再去讲怎么做,而是尽可能去找问题了。”

  而且,这个企业或许也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我保护的地步。2016年的险资举牌,就让格力电器经受了一场虚惊。

  “没什么好惊的,格力又不是万科。”董明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个时候她并没有丝毫的担心。

  但是格力其他的员工却没有这样的淡定,望靖东谈起当时的情形,就表示公司很多人还是挺担忧的,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资本进入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万科、南玻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格力会不会也重蹈覆辙?

  “我觉得这个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肯定是有压力的。如果董事长和掌舵人,也去谈焦虑的话,那么这种情绪在下面就会更放大了。”望靖东说,那个时候,董明珠就告诉他们,天塌下来,首先是她顶着。

  1月1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董明珠在1月16日增持格力电器13万股,这已经是其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增持;格力其他三位高管也分别在2016年底进行数目不等的增持,四人相加总计近4000万。这会是一种有意识地增强管理层控制权的集体举动吗?

  望靖东否认了这个解释,“还是出于对企业前景的看好,数目也不是很大,还上升不到强化控制权的高度。”

  在很多场合,董明珠都谈到自己与格力的那种“生死相依”的关系,对她而言,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但实际上,董明珠在格力仅占0.74%的股份,珠海国资委100%持有的格力集团占据18.22%的控股地位;对比方洪波,其在美的的持股比例达到了2.12%。

  一直以来,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父子”矛盾更是不断升级,2016年11月,董明珠辞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这也让一些人猜测,这是否也会是董离开格力电器的序幕呢?

  博弈局势在不断变化,随着双方筹码的变换,平衡也会被打破和重建。一位离职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出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骂董明珠,但是要选择谁来主持格力大局,还是会选她。“除了她,还有谁呢?”

  这也是2018年格力董事会换届的时候,股东所要考虑的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13:57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增持珠海银隆 持股达17.46%成“二当家”



 4月6日,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银隆)的最新股权结构被曝光。根据珠海市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格力电器(32.010, 0.01, 0.03%)(000651,SZ)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出资份额已经增至1.93亿元,持股份额达17.46%,成为了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今年2月24日,格力电器就与珠海银隆签订一年200亿元关联交易合同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董明珠对珠海银隆持股比例为10%。

  这意味着,在过去1个多月内,董明珠再次悄然增持了珠海银隆的股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以去年12月珠海银隆增资扩股后的估值134亿元计算,董明珠获得17.46%股权需23.40亿元。

  持股比例上升至17.46%

  记者通过珠海市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了解到,珠海银隆的注册资金为11.03亿元,董明珠在珠海银隆的出资份额已经增至1.93亿元,持股比例达17.46%,成为了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广东银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2月24日格力电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当时董明珠持有珠海银隆10%股权。

  2016年12月份宣布个人斥资入股珠海银隆后,董明珠多次增加对珠海银隆的投资。不过,行事一向高调的董明珠在投资珠海银隆这件事上选择了低调,没有对外过多透露相关的信息。

  2016年12月15日,万达集团等4家企业以及董明珠个人共同向珠海银隆增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增资扩股后,珠海银隆的整体估值达到134亿元。当时董明珠及格力电器等方面均未透露董明珠的出资额及持股比例。随后12月31日众业达(13.000, 0.25, 1.96%)的一份转让珠海银隆部分股权公告首次对外透露了董明珠的持股比例,截至12月31日,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出资份额为8233.85万元,持股比例为7.46%,是珠海银隆第五大股东。

  今年2月21日,格力电器宣布与珠海银隆签订1年不超过200亿元的合作计划,该合作随即遭到深交所问询。格力电器2月24日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持股比例升至10%。

  如今,董明珠对珠海银隆完成了新一轮增持,4月6日曝光的珠海银隆工商资料显示,董明珠在珠海银隆的个人持股比例在过去一个多月内再增加了7.46个百分点,为17.46%,一跃成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

  耗资约23亿元?

  从第五大股东跃至第二大股东,董明珠似乎是在用行动向外界表明“做新能源”的决心。不过,董明珠及格力电器方面从未对外披露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投资额。记者以12月份珠海银隆134亿元的估值估计,董明珠获得珠海银隆17.46%股权对应的投资额应为23.4亿元。

  不过,这23.4亿元从何而来尚未可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格力电器近两年年报,2014年和2015年,董明珠从上市公司获得的年薪分别为720万元(税前)和698万元;其在格力电器的分红中获利6000万元和6573万元。

  董明珠目前持有格力电器4429.85万股,以4月6日格力电器32元/股的收盘价计算,董明珠持股市值为14亿元。不过,根据格力电器公告,董明珠近期并没有减持或质押格力电器的股票。相反地,董明珠在2016年还增持了格力电器股票。

  工商资料显示,董明珠目前在珠海银隆担任董事一职。根据2月21日格力电器方面披露的关联交易合同,根据约定,格力2017年预计向珠海银隆销售产品190亿元,珠海银隆预计向格力销售新能源车辆及储能系统10亿元,如果上述关联交易按约定完成,珠海银隆将是格力电器第一大客户。目前该关联交易议案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8:17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格力手机比华为好用


 走向木兰年会会场的时候,董明珠一把挽住国美控股CEO杜鹃的胳膊,两位同样入围2017年福布斯杰出女性榜单的掌门人之前共同设立了一个“小目标”——2017年200亿元的战略合作。
  不过,外界对董明珠的关注焦点显然并不在此,对于格力电器来说,空调业务就像一个已经长大而无需多虑的孩子,外界的猜测和质疑更多指向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尚待成行的计划:短期内大举增持银隆股份的董明珠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银隆未来的新能源车要如何商业化?经历诸多“绯闻”的格力手机又有何进展?对这些问题,董明珠接受了《中国企业家》记者的采访。
  银隆电动车未来要切入细分市场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董明珠在珠海银隆的占股从10%升至17.46%,位列广东银通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增持就是想占更多的股份,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董明珠直言,此举对格力电器的模具、电机、汽车空调和智能装备等业务都会是一种助推——根据格力公告显示,2017年格力与银隆签订了200亿元的采购订单。
  “现在双重身份,是不是需要避嫌?”
  “有什么嫌不嫌,不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不要替个人牟利就行了是吧?”
  珠海市工商资料显示,董明珠现已出资1.9亿元,如果以2016年12月份银隆110亿元的估值来看,董明珠当前持有银隆的股份价值大约为19亿元。
  “很多人笑我在豪赌,每个人有自己的权利,只能说我这个赌的大一点,不惜借债来投入。我投入的不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产业。”在此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董明珠曾经提到,银隆存在资金和管理上的短板,而上一次的注资之后,银隆在管理和品控技术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不过她也坦陈,未来的技术路线确实还不明确,需要通过市场去检验,她对银隆的要求是要守住底线,步步为营。
  “我提三个条件要素,然后再提进军到哪个领域,第一环保,第二安全,第三就是消费者运营成本。”董明珠说,如今银隆在珠海的新能源公交车,每一辆一年可以节约19万;大巴的问题解决之后,会再进行技术升级,解决乘用车所要求的里程问题,而未来银隆在这方面也会针对细分市场来做:上下班车,每天就四、五十公里;还有长途车需要几百公里——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来更加科学地设计产品;这样也能降低成本。
  不过,目前新能源汽车除了技术瓶颈之外,还面临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以上市公司宇通客车为例,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收入中,政府补贴占到一半。
  在董明珠看来,新能源车的持续盈利不可能依靠政府补贴来获得。“我觉得政府只要把电桩做好,把公共服务做好就够了,企业靠市场去竞争。另一方面,既然传统车有污染,国家就该对这类车进行限量销售,这才是对新能源车最大的支持,而不是简单的政策补贴。”
  格力手机三代即将上市
  “下次你们照相,都要用我们的格力手机。”董明珠随时随地都不忘给格力手机代言,在木兰年会演讲的开始,她同样又用了两分钟的时间给手机做起了宣传。“有个独立董事发信息给我,说与华为P9比较之后,还是选择了格力二代手机。”
  此前,格力二代手机在京东推出之后,大多数评价也都表示产品质量不错,但是3599元的价格却让很多人望而止步了。
  “我们对手机的理解长期以来和很多人不同,觉得这不是一个快消品,所以我们致力打造一个可以随时升级的智能手机,后台可以不断输入新的技术,新的功能。这样不需要频繁换手机,对环境还有好的作用。而且,我觉得格力手机的质量是最好的,是物有所值的。”董明珠说,格力三代5.5寸的手机将会在5月初上市,而产品线也在扩建中。
  不过,相对于空调20多年的积累,手机对格力电器来说毕竟还是新兴业务,不管团队和渠道都需要从基础做起。
  这一点,董明珠没有否认,她坦言手机和空调是不同的,团队要慢慢建立,但却不能假手于人。因为在她的想象中,手机在格力电器未来的商业全景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个智能家居的入口联通厨房电器,进行远程监控,甚至未来会与新能源汽车结合。“如果我们追求短期的市场快消品,马上收购一个企业,兼并一个企业或者买一个技术,可能马上就会有市场反应,但后劲在哪里?其实我们要更多考虑一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她也笑称,如果长期持有格力,这家持续增长的企业肯定是最好的投资项目。
  “那接下来你的资金投向是会更多增持格力,还是银隆?”
  “银隆现在不是上市公司,股份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短期内不会再投入了。”董明珠说,“下一步要挣钱还债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4:03 | 只看该作者
格力电器加码智能装备 参与洛阳轴承混改



对于珠海格力电器(37.530, -0.41, -1.08%)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000651.SZ)来说,不甘心只做“家电巨头”,智能装备成为其加码的新方向。

  近日,格力电器与河南省工信委、洛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包括中原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和公共服务平台,并在三至五年内形成包括机器人(21.520, 0.05, 0.23%)、智能机床、精密模具、小家电在内的自主品牌。

  该项目用地约5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建成后的年产值预计将逾300亿元。

  此外,格力电器还将参与河南省属企业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下称洛阳轴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洛阳轴承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洛阳轴承厂。该公司目前是国内轴承行业生产规模最大、配套服务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至今仍保持着轴承精度最高、结构最复杂、外形尺寸最大等多项中国轴承行业纪录。

  9月1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确实参与了洛阳轴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事目前只是意向。格力电器在该智能制造项目中所起的只是牵头作用,全部投资并非仅由格力电器一家完成,目前该项目正处于规划阶段。

  这是今年洛阳市第二次接到董明珠的“大单”。

  8月8日,洛阳市与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珠海银隆)签订框架协议,联合建造总投资为150亿元的产城融合产业园。产业园计划实现年产1万辆纯电动商用车、年产5000辆纯电动特种专用车、年产5000辆新能源环卫车,以及新能源皮卡车、纯电动农机具等多个新能源车型。

  去年底,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提案被股东会否决后,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以个人身份增资了这家新能源公司。

  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主业以锂电池材料供应、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并延伸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目前,董明珠以17.46%的持股份额居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之位,且担任该公司董事兼名誉董事长。

  格力电器这两个同在洛阳的智能装备项目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之间能否会产生协同效应,还有待观望。

  近年来,格力电器围绕智能装备领域布局的动作频繁。董明珠此前曾透露,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从2013年起步至今,已经累计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台套,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该公司先后在珠海和武汉设立了四个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已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691.85亿元,同比增加40.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4.52亿元,同比增加47.64%。虽然格力电器业绩表现不俗,但美的集团(42.110, 0.08, 0.19%)空调业务的同比涨幅相对较高,业界有观点认为格力“空调老大地位不保”。

  同时,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业务的期内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逾27倍,成为仅次于空调业务、生活电器业务的第三大业务。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稳固空调霸主地位再图造车梦 格力举牌海立一箭双雕



 格力电器(39.140, 1.15, 3.03%)(000651,SZ)举牌海立股份(14.790, 0.00, 0.00%)(600619,SH),消息一出,立刻在空调行业引发巨震。

  一家是中国空调行业的老大,一家是空调上游压缩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格力“强势”举牌海立,加上此前海立股份控股股东上海电气(7.930, -0.05, -0.63%)(集团)总公司有意转让公司20.22%的股份(共计1.75亿股)。这也让外界猜测:格力电器是不是有意染指海立股份的控制权。

  格力电器2016年年报显示,格力家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2.73%;商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6.2%,连续5年保持第一。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9月2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格力空调的江湖地位无人可及,此番格力进入海立,因为海立股份不仅空调压缩机市场份额最大,而且新能源车用压缩机份额也很大,具有话语权。

  “联系到格力最近的动作,转战新能源,再图造车梦,应该是格力眼下最想做的事。”洪仕斌说。

  捍卫空调江湖霸主地位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冷年(注: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国空调整体内销零售市场规模达到5622万台,同比增长28.5%;销售额同比增长30.5%,创下历史最高销售纪录。

  格力电器2016年年报显示,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6年格力家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2.73%;根据《暖通空调资讯》数据,格力商用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6.2%,连续5年保持第一。

  在诸多空调品牌中,格力空调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来自中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在线下品牌结构方面,位于第一阵营的格力、美的、海尔略有分化趋势,在2015年以27.1%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格力,2016年市场份额有小幅提升,达到29.2%,第二、三名的美的和海尔同期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4.2%和10.4%。

  格力电器2016年年报显示,格力电器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长沙、巴西、巴基斯坦10大生产基地,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生产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行业最完整的产业链,有效确保了空调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生产和供应。

  格力电器拥有上游的配套空调压缩机生产线,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为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年生产空调压缩机近千万台。尽管如此,以格力电器的空调年产量,仍然需要向外界大量采购空调压缩机。

  空调销售的井喷,也促使上游压缩机供货紧张,成为企业抢夺的稀缺资源。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旋转压缩机行业生产1737.6万台,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1.8%,再度刷新生产纪录;6月旋转压缩机总销量高达1822.2万台,同比增长41.4%,环比增长3.1%。

  根据产业在线统计及海立股份调查综合分析数据,2016年中国转子式压缩机行业销量为13577万台,较2015年同比增长12.1%,但总量规模仍低于2014年水平。其中,自配套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上升到61.1%(2015年为60.1%);非自配套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下降到38.9%(2015年为39.9%)。在非自配套市场,海立股份压缩机以30.2%的份额保持第一。

  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前者是空调行业的老大,后者是压缩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结合,绝对可以更加稳固格力的空调霸主地位。

  不过,在洪仕斌看来,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虽然有助于巩固格力空调行业老大的地位,但改变不了家电业的大格局。“海尔走的是国际化路线,美的专注于科技进步,整个家电行业,美的和海尔的地位依然无人可以撼动。”

  格力战略转向新能源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格力举牌海立,从战略上要点赞,因为海立股份不仅空调压缩机市场份额最大,而且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市场份额也是最大的。

  海立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新能源车用压缩机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全球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商超过30家,但仅日本三电、电装、中国海立、奥特佳(5.080, -0.08, -1.55%)等少数几家制造商具备新能源车用压缩机技术能力及批量供应能力。2016年,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市场份额约为20%,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约为16%,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洪仕斌认为,这二者正是格力最为看重的。空调是格力的核心,格力电器在其他家电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已经遇到了障碍,后来转战新能源。“进入新能源领域,需要夯实基础,不管是资金链,还是技术链,应该要把整个价值链打通,建立生态链,才可能有赢的胜算。”

  值得注意的是,海立股份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车用驱动一体化电动涡旋压缩机为世界领先的驱动、泵体、电机一体化产品,在节能环保、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而其子公司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公司注册资本1.34亿元,期末总资产3.16亿元,净资产1.4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2万元,营业利润1119万元,净利润838万元。

  在此之前,格力电器曾被媒体曝出或将入股天津一汽夏利(5.780, 0.00, 0.00%),联手制造新能源车等新闻,虽然格力方面已经出面澄清并未有此打算,但其董事长董明珠不断对外界表示要实现其“造车梦”,不由得使人对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的动机浮想联翩。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10:41 | 只看该作者
格力发布5项“国际领先”新技术

今年发力冲刺2000亿元营收目标

本报珠海5月17日电 记者庞彩霞 李茹萍报道:“新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2018再启航”梦想盛典日前在广东珠海市举行。活动现场,格力正式对外发布了5项刚刚获评“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及其应用成果。“今年要为我们的2000亿元而奋斗。”格力电器(47.560, -0.19, -0.40%)董事长董明珠在讲话中提出了格力2018年的营收目标。

历经27个年头,格力已从一家年产量不到2万台的空调小厂,发展成为一家覆盖暖通空调、家用电器、工业机器人(19.780, 0.11, 0.56%)、高端数控机床、新能源科技、精密模具等多元化业务的全球型工业集团,同时也成为中国制造的标杆品牌、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明星代表。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格力“中国造”舰队得以“极速”前进。2012年至2017年,格力实现营业总收入7208.55亿元,是过去21年总和的1.9倍;实现净利润827.48亿元,是过去21年总和的4.2倍;实现纳税741.78亿元,是过去21年总和的3.3倍。“格力的成长历程是珠海实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珠海经济特区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缩影。”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说。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是格力发展的根基与底气。2012年至2017年,格力累计申请专利32178项。是过去21年总和的6.7倍。截至2017年末,格力已掌握19项“国际领先”技术。

现场,格力再次对外发布了5项自主研发的最新技术。包括“基于G—PLC无通讯线缆的多联机系统”“空调光储直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全工况自适应高效螺杆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地铁车站用高效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此,格力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技术已达24项。

在这5项技术中,“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尤为引人瞩目。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竞相争夺的制高点。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也是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之一。

伺服系统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针对国产伺服系统产品体积大、运行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格力从功率密度、齿槽转矩、电流环设计三方面入手,独创伺服电机高功率密度设计技术、低齿槽转矩设计及工艺保障技术、伺服系统高性能电流环优化设计技术三大核心科技,极大提升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

“真正的核心科技必须是自主研发的,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项目成果是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提升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东南大学教授程明于相关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表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0:07 | 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做芯片不惜重金 格力冲击目标已与富士康合作



“话题女王”董明珠说,格力人是有挑战精神的,挑战是格力的动力。如今,董明珠再次带领格力电器(下称格力)冲击挑战。

  近日,董明珠对外宣布,今年格力营收目标为2000亿元。然而,这一目标,对格力而言并非易事。

  《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格力去年营收约为1483亿元。要在今年实现这一目标,其需要在完成去年业绩的基本之上,再增加517亿元的收入,而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格力总营收的三分之一,比董明珠此前提出的“每年增长200亿元”的目标足足翻了一倍。也就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内,格力需要将自身的营收再提升35%。如若今年格力在空调上的业绩不能持续实现高增长,这一目标对格力而言,将是不小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去年的过度透支等因素,2018年空调市场增速放缓,空调企业业绩的高增长很难具备持续性,而格力的多元化产业虽已经产生收益,但目前在业绩上尚未有较大体现。格力的业绩增长和规模扩张,还需依赖对空调之外的产业拓展。”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目前格力及其旗下子公司已与一汽大众、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

  比200亿元既定目标翻一倍 一年再增500亿元如何实现?

  2013年,董明珠许下两个心愿:一个是众所周知的“10亿元豪赌”——如果5年后小米营收超不过格力,雷军要赔董明珠10亿元;另一个是格力每年增长200亿元,5年后实现营收2000亿元。

  如今,董明珠正在试图将这些心愿一一兑现。

  对于与雷军的10亿元赌约,董明珠称,自己不可能输,“我预备了50个亿投进去。”

  而在营收上,董明珠更是高调宣布,今年格力将冲击2000亿元。在抛出这一目标的同时,董明珠也对格力员工进行了激励,并放话,“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

  铁娘子,从来不食言。

  然而,2000亿元,对于去年营收为1483亿元的格力来说,压力并不小。517亿元的增长如何来,这让外界对格力打了一个问号。

  目前格力的业绩发展态势较为理想,其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近400亿元,较去年增长33%。而一般来说,二季度空调销售会进入旺季。

  不过,从去年年报可见,格力空调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3%。虽然格力方面表示,智能装备已经成为格力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从其产品收入构成来看,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分别占总营收的1.55%和1.43%,对业绩贡献仍然有限。

  家电业专家刘步尘认为:“由于去年市场透支、房地产调控等多方因素影响,今年空调市场很难延续去年高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发生极端炎热天气的情况下,2018下半年空调市场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若真是如此,那么对于格力而言,其要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就要依赖于空调之外的产业。

  在汽车、芯片领域广泛牵手 格力进入高速扩张

  为了在空调以外的领域扩展营收规模,格力在多元化上进行了多次尝试。

  目前,格力的多元化正沿着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发展。从横向上看,格力从家用空调延伸至冰箱、厨房电器等白色家电和小家电,涵盖格力、晶弘、大松三个品牌;同时从家用空调,延伸到商用和中央空调,包括光伏空调、能源互联网;并提供智慧家庭的服务方案和技术方案,格力手机也是其中的一环。

  从纵向上看,格力向制造业上游的智能装备、工业制品和模具领域拓展。其中,仅智能装备就涵盖了工业机器人(20.340, 0.44, 2.21%)、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等;模具包括了汽车模具、家电模具、高冲模具。




广告


  董明珠曾表示,智能装备将成长为格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而模具是格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格力旗下的精密模具等公司已与一汽大众、比亚迪(54.490, 0.49, 0.91%)、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格力可为他们提供定制加工等业务。同时,格力的模具和智能装备已经进入了汽车、食品、医疗等众多领域。而目前格力在汽车、手机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还在拓展之中。

  今年,格力也宣布了2017年不分红,把资金投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上。

  很快,董明珠就向外界透露了格力新瞄准的产业——芯片。其甚至对外放话,即使花500亿元,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按照董明珠的规划,格力是要自己做芯片的,实现自主制造。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芯片需要企业打好专利牌,但不是一家企业闭门就能造出来的,如果真正进入这一领域,格力势必会与其它企业建立合作,甚至展开一轮收购。”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07 , Processed in 0.2265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