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1240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育率的问题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改革养老制度,生孩子问题无解
[color=rgba(0, 0, 0, 0.3)]原创一棵青木   远方青木

任泽平团队提出,让央行多印2万亿,专门用来奖励群众生孩子,引发了全网的群嘲。
看似2万亿很多,但分到每个孩子头上才4万块。
你会为了4万块/人的奖励就生育很多孩子? 只是生,也许有极个别人做,还要育,那就真的算了。
连生带育,40万都未必有人愿意做。但按40万算,国家要拿出20万亿,只是为了奖励生孩子。中国虽然比以前富多了,但真没那么多钱拿出来干这事,拿2万亿都够呛。虽然很多人都在以很多角度去群嘲任泽平,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确实有鼓励生育的必要,只不过觉得任泽平这个办法不靠谱而已。 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上不去?有没有什么办法挽救?我的观点是,除非改革养老制度,否则生孩子问题无解。但没有几个国家敢动养老制度,所以导致全球所有国家在生孩子问题上束手无策。为什么养老制度这么关键?人类为什么要生孩子,是为了基因传承吗?基因是这么认为的,只遵循本能的动物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人类不这么认为。人类的生育决策,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按理性来进行决定了。先看现代人。如果单纯为了增加自己的后代数量,男性可以捐精,女性可以捐卵,医疗机构会自动让你拥有生物学上的后代,还不用你自己费心养育。如果人类一门心思追求自己的生物学后代,那么捐精和捐卵的活应该大量的人挤破头去做,大家都想捐精捐卵,养孩子的任务让那些白痴去做。僧多粥少,那就付费来决定,出钱最多的人有资格捐精捐卵,凭空获得后代。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是完全相反,愿意捐精捐卵的人稀少无比,以至于医疗机构需要出钱来吸引别人来捐精捐卵。捐卵是有钱可以拿的,捐精也有钱可以拿,就这都没人愿意去。这个证据足以说明,现代人类无论是男是女,都对单纯的拥有生物学后代没有任何兴趣。而在古代,溺婴现象贯穿所有朝代,收养现象也贯穿所有朝代。溺婴杀的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收养是把宝贵的养育资源给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这两者同时存在,说明人类需要的是社会学后代,而不是生物学后代。社会学后代和生物学后代的区别在哪里?八个字,传宗接代,养老送终。人类养孩子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这八个字,而不是为了要孩子而要孩子。为什么溺婴和收养现象同时存在,为什么捐精捐卵反而可以拿钱,核心原因都是这八个字。而如今全世界所有国家生育率的崩塌,也是因为这八个字。为什么现代人类不生孩子?有人说是房价太高,只要房价下去了生育率马上好转。有人说的教育费用太贵,只要教育费用下去了生育率马上好转。有人说的福利待遇太低,要是能给欧美那样的好福利,生育率马上就会好转。以上统统全部错误。先说房价太高会压制生育率。很明显,你看看房价低的地方生育率如何不就行了。中国鹤岗的房价很低,几百块钱一平米,结果总和生育率仅0.7%,远低于1.1%的全国均值。再说教育费用太贵会压制生育率。你知道古代的教育费用有多贵吗?贵到全国只有1%的人读得起书,结果全国大生特生。而现在基本全民识字,教育费用低到了古代的零头,结果没人愿意生孩子了。难道恢复到古代那种昂贵的教育费用,你的生育率就能恢复到古代了?现代教育费用太低导致没人愿意生孩子,这个当结论还差不多。所以,教育费用太贵会压制生育率,这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至于认为提升福利待遇就能提高生育率,那更是扯淡了。都说欧美好福利好,直接看欧美的实际情况不就行了。欧美是全球第一个生育率下滑的,把福利待遇提到顶,提到发达国家都快承受不了的地步,依然无法刺激生育率。北欧地区福利最好,生育率全都相当差。芬兰这种福利待遇好到可以当样板间的国家,把国民保障做到了从摇篮到坟墓,生育率只有1.4,和日本相差无几。中国做不到芬兰那种福利待遇,就算做到了也就1.4的生育率。有用吗?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为解决人口问题,开始的时候怀疑是房价太高,于是启动组屋计划,给每一个新加坡家庭分房子,结果蛋用没有。后来李光耀怀疑是福利不够,派人去北欧国家学习先进经验,结果发现北欧那边的人比新加坡人还不想生孩子,于是就作罢。最后李光耀没办法了,引入移民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结果李光耀发现,第一代移民来了新加坡之后还老老实实大量生孩子,第二代移民也直接不生了。因此,房价问题,教育问题,福利问题,哪怕解决到世界最完美的样板国家地步,也无法解决生孩子问题,这都是有实际案例来证明的。为什么都不想生孩子?因为生物繁衍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相当巨大。有些螳螂为了生孩子,公螳螂交配完就一动不动的让母螳螂活活吃掉。有些蜘蛛为了生孩子,母蜘蛛产完卵就把自己弄死了当孩子未来的食物。人类的繁衍代价虽然没有那么恐怖,但一样非常高昂。在任何年代,无论以任何手法去生养孩子,生育孩子的行为都会严重影响父母的生活质量,这是不可避免,也不可解决的事情。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直接掉一个长大的孩子,万事万物都是有代价的。当养孩子的收益大于这个代价的时候,人们就倾向于多生孩子。当养孩子的收益小于这个代价的时候,人们就倾向于少生孩子。当人类超脱了繁衍本能之后,这是一个理性且必然的选择。古人生孩子的代价大不大?有人说古代生育孩子容易,给口吃的就行了,比现代人养孩子容易多了。你觉得给口吃的容易,那是因为你是不愁物资的现代人。在古代,粮食是极其珍贵的,是保命的东西,给口吃的很多时候就代表把自己的命给出去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就是说一个青春期男孩的饭量,能直接把他爹给吃穷了。古人啥都没有,财产就那点粮食,让孩子吃饱的消耗比你今天让孩子上私立幼儿园的代价还要大。就这,他们都要不停的生,生到家里实在揭不开锅,饿到养不起孩子了为止。为什么要消耗宝贵的粮食去这么拼命的生孩子?因为古人相信存粮不如存人,孩子才是自己的依仗,粮食不是。到了饥荒的时候,谁家孩子多谁牛逼。你家有粮但没孩子,我家没粮但一堆孩子。等到了饥荒的时候,你觉得谁能活下去?难道你指望官府派人来保护你的粮食吗?别逗了。太平年间,谁家孩子多谁家能赚钱的劳动力多。动乱年间,谁家孩子多谁家保护/抢夺财产的能力高。等到了自己老了,那就更仰仗孩子了。在以前的农村,你要是老了,还没孩子。被人一耳光扇地上都没人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段子还是事实,农村来的朋友们心里有数。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传宗接代的作用。传宗接代不是为了清明的时候有人给你上坟,而是说你这辈子积累的财富和事业,有了一个继承人,让你可以死的瞑目。总之,孩子多,你就什么都有了。没有孩子,哪怕你现在什么都有,等你老了也会凄惨无比。总结下来,那就是多子多福。在政府力量缺失的古代基层,多子多福是客观事实,不是为了忽悠老百姓生孩子编造出来的。在古代,人人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老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家破人亡,大将军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家破人亡,就连皇帝都天天担心自己哪天就被人弄死了。以无视人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压迫性阶级社会,带来的不安全感会笼罩所有人。你贵为一省巡抚,压迫无数人,结果看到隔壁省的巡抚因为不小心惹怒了皇帝而被满门抄斩,14岁的女儿被打入教坊司,从巡抚之女变成玩物,再在不断的凌辱中变成尸体,你能有安全感?赶紧开枝散叶,赶快分散风险,多嫁多娶多生孩子,让自己好歹能留点东西,这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否则你再努力也可能到头一场空。古人生育孩子代价巨大,但这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的办法。现代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了?因为现代社会的政府把民众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让民众觉得生孩子没有用了。有人说,不生孩子是工业化的原因,只要一个国家踏入工业化,这个国家的民众就会减少生育。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所有踏入工业化的国家生孩子的数量确实就变少了。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英国早就踏入工业化了,但踏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生育数量一点都没降低。很多女工一边去纺织厂打工,一边还要拼命生孩子。因为生孩子才是自己的核心依仗,打工只是为了赚钱而已。整个欧洲区第一个出现生育率下降的地方是法国,原因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颠覆了君主制,打碎了统治欧洲数千年的贵族特权。法国国王被处死后,引发了全欧洲所有君王的恐慌,英奥普俄利比时等几大强国联手打法国,试图扑灭法国革命,结果被拿破仑一个人给全部收拾了。拿破仑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欧洲,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证明了民主革命后一个国家可以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最终,虽然欧洲所有君王联手把拿破仑灭了,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保留了下来,并最终在100年后的一战后期,引发了全欧洲所有君王的倒台。法国第一个瓦解了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第一个促进了人人平等,第一个让老百姓从国家那里感受到了安全感。因此,法国的生育率第一个滑坡。欧洲其他国家都是在二战后又过了几十年才开始鼓励生育,二战期间德国执行种族灭绝政策的最大理由就是地球上人太多了,生存空间不够,德意志民族必须对外拓展,劣等民族必须被消灭。但法国不一样,法国在1900年就开始鼓励生育,执行对少子家庭加税的政策了,谁不生孩子就收谁的税。在鼓励生育领域,法国领先欧洲至少70年。这显然不是工业化的原因,而是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而对于如今的中国,生孩子到底有什么用呢?如果中国公民不再依靠原始的暴力,而依靠政府的武力来获得安全感。如果中国公民不再依靠养儿防老,而是依靠政府来养老。那养孩子有啥用?中国进入现代化之后,传宗接代这个观念已经被彻底粉碎了,没有宗族可以接了,人们也不稀罕清明有人去给自己上坟。只有养儿防老,还算有点吸引力。但在实践操作中,却是养儿啃老。现在还有谁指望养儿防老啊,不被孩子啃掉养老的棺材本就不错了。养个孩子,要掏空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而不养孩子自己的生活质量会明显幸福很多。自家的孩子不停啃老,丢人吗?不丢人,因为所有人的孩子都在啃老。。。自己对孩子倾尽一切,给他们置办婚房婚车,严重降低自己生活质量,会导致自己的孩子婚后赶快给自己抱个孙子吗?当然不会。因为这特么是现身说法啊,活生生的亲身教学。90后看到自己爸爸妈妈为自己花钱后的那凄惨的样子,只会暗下决心。我特么绝对不生一个像我这样的孩子来啃我自己。我特么绝对不生一个像我这样的孩子来啃我自己。我特么绝对不生一个像我这样的孩子来啃我自己。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不像自己这样啃老呢?最保险的方案,当然是不生。只要不生,就肯定不会生出啃老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的爸妈因为生了自己而过的非常幸福,那这个人一定会倾向于多生孩子。如果一个人的爸妈因为生了自己而过的非常凄惨,那这个人一定会倾向于少生孩子。现在所谓的婚恋专家和媒体宣传为了促进结婚率都是这么说的,结婚后夫妻第一,孩子第二,父母第三,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幸福,家庭才会和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但你觉得这样宣传就会促进结婚率了是吧。
你可真的是小聪明呢,这样宣传确实可以提升结婚率。但,会严重降低生育率。结婚前,我是这个图里说的的夫妻,排第一。生育后,我特么是这个图里说的父母啊,排最后。你可以让我把父母当最不重要的人,但不代表我愿意生个孩子把我自己当最不重要的人。而国家要的是婚姻吗?国家要的是生孩子。一个不愿意生孩子的婚姻,国家要来何用,就为了离婚案时增大法官的工作量吗?要想促进夫妻生孩子的欲望,国家必须大幅度提高老人的地位和权力,也就是把孝道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古代政府那么重视孝道,甚至父为子纲,不是为了让老年人过的多好,而是做给那些年轻夫妻看的,让他们知道生孩子后的未来是啥样子。但现在,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养老制度,把公民养老后的责任直接背在了自己的头上。这么做让公民都安心了,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前什么都指望宗族,现在指望政府就够了。养老金的存在,是文明社会的体现,老年人福利待遇越好,一个国家公民越安心,也越幸福。但,对孩子的需求,也越低。与其说是工业化社会降低了孩子的数量,不如说是完善的养老体系降低了民众对孩子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可以依靠养老金和自己的积蓄安度晚年,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由政府的武力来提供保障,那孩子有什么用?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可以靠自己养老,那所有人都不会想生孩子。考虑到老年做手术的时候需要家属签字,可以考虑生一个孩子,但最多一个。这个孩子的作用不是每个月给自己赡养费的,而是自己花钱住院,完全动不了的时候,他能来签个字。既然只是为了签字,那自然生一个孩子就够了,生那么多干嘛呢。孩子赚的钱再多,我又不指望他们的钱,只要个签字而已。如果生了两个,那也只是怕一个孩子出意外,没熬到自己老的时候来签字就死了而已,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老的时候能有至少一个人来签字。所以,全球所有发达国家,生育率都极难突破2,根本达不到人口不萎缩要求的2.1生育率,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需要数量,是最多2个,而不是最少2个。。。为什么很多人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生孩子本来对穷人而言是刚需,是和茶米油盐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国家保障对穷人的全覆盖,生孩子成了一种奢侈品,和宠物消费一样的奢侈品。在有人签字的时候,养孩子提供的情绪价值,还真不如养宠物,代价也小得多。不指望孩子给自己赚养老费,还有被孩子啃老的可能性,那没钱自然不要去生孩子。为什么现在中国很多男女在结婚方面吵的一塌糊涂?因为当男男女女们都认为孩子只要生一个能签字的就行了,养老靠自己的时候,对孩子的需求会大幅降低。而结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同生育孩子,都需要大量的孩子才是夫妻双方可以靠婚姻共赢的最大支撑点。如果对孩子的需求大幅降低,婚姻的意义也会大幅降低。既然不想要孩子,那我为什么要在婚姻上面进行妥协。不需要孩子的话,那我进婚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好。都需要孩子的时候,婚姻是个双赢游戏,因为单靠男女一方生不了孩子。不需要孩子的时候,婚姻就是个零和游戏,女的生活变好就代表男的生活变差,男的生活变好就代表女的生活变差,那自然是矛盾重重了。现在很多男性还受到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的束缚,还有一点结婚的热情。女性早就彻底解放了。我不需要传宗接代,我也不需要孩子养老,这辈子1个小孩就行了,那我为什么要为了婚姻妥协呢?而当传宗接代和多子多福的观念被慢慢证伪后,男性也会慢慢觉醒并解放,毕竟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不生孩子甚至于不结婚,都会成为以后的常规选择。女的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日子会很快乐。男的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其实日子也会很快乐。所以就成现在这样了。想让如今的中国人拼命生育,其实很简单,只要让所有国民都失去对政府的信任,重新笼罩在不安全感里就可以了。如果夫妻最大的依仗不是政府,而是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多日子越稳妥,那现在所有所谓的生育障碍,都不再是障碍。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所以不能生?我租房子生,睡帐篷生,回老家生,甚至钻山林里都要生。以前的超生游击队,夫妻合力到处躲躲藏藏都要生,不就是因为他们夫妻双方都认为生孩子是自己未来幸福的指望吗?上不起私立幼儿园?不上就是了,随便找个公立上也比当初的超生游击队强吧。至于其他的理由,那就更不是理由了。只要夫妻把孩子当自己的人生指望,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如果夫妻把自己的人生指望寄托在自己和政府,而不是孩子身上,那生育方面任何鸡毛蒜皮的问题,都会成为天大的问题。越有安全感,对未来,或者说对老年的生活越有信心的人,越不希望生育。越没安全感的人,越希望生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美都爆发过一股婴儿潮,男男女女都拼命生孩子,就是因为战争带来的乱世激发了他们的生育本能。目前全世界生育率最高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战乱不休。政府旦夕之间就会覆灭,那自然只有孩子才靠得住。关于养老问题,还有个不好听但却是事实的真相。养老院虐待老人的新闻,可以极大刺激年轻人的生育欲望。无后老人凄惨死去的新闻,也可以极大刺激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大家可以思索一下。因此,一个国家越文明,对国民的保障程度越高,国民的生育意愿越低。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代移民拼命生孩子,第二代移民直接也跟着不生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只有工业化的国家才能提供这么强力的安全保障,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工业化导致了全民绝育。但这么做,可以让民众和国家牢牢的绑定在一起,可以让一个国家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武力和财富都吊打那些民众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国家。代价,就是全民都不想生孩子了。政府给的生育补贴再多,都不可能抵消生育的代价,所以补贴政策在全球来看都效果寥寥,除非你补贴了一个天文数字。。。政府把一切都管起来了,所以民众就不生孩子了,那直接人造子宫+社会化养育行不行,政府把一切给包干了。行倒是行,但首先你没有人造子宫技术,而社会化养育的成本之高,也高到政府无法负担。生孩子其实代价不大,大的是养育。你夫妻俩都承受不起自己亲生子女的养育代价,你交的那点税难道够政府把你孩子给养大?因此,想提升生育率,只能降低民众在养老方面对政府的依赖。越依靠孩子养老,生育意愿越强,民众会自发解决一切关于生育的问题。但这样做,和文明社会,现代化政府的原则相违背。所以,此事无解。把目前所有人的养老金取消,全部转为补贴新生儿,可以大幅增加中国的生育率,我保证立竿见影,绝对有效。但,全球哪个政府敢这么做?现在虽然生育率下滑,但局势还真没急迫到可以进行如此制度改革以提升生育率的地步。不过,提升生育率的方法是有的,副作用挺大但肯定有效。当中华民族的人口降低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时,这服药肯定会吃,甚至更猛的药都可以吃。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现在治不了生育率下滑的顽疾,但这并不会导致中华民族灭亡。再过几十年,中国就是几个老年人对应一个年轻人了,养老金入不敷出是个定局。再过几十年,中国每年死去的老年人口将会远远超过新生人口,中国总人口开始不断萎缩。不管从减轻养老负担还是从激励生育的角度,几十年后中国收缩养老政策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像今天的老年人那样可以单靠养老金轻松养老,我觉得真的不太可能,因为这是建立在目前几个年轻人对应一个老年人才勉强做到的好福利。到时候,国家一定会让有孩子的老人过的更幸福,做给年轻人看,以此来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没孩子或者只有一个孩子的人,如果过的比有两三个孩子的老年人更幸福,这绝对是和那时候激励生育的政策大方针相违背的。几十年后?算算时间,刚好轮到你退休了呢。。。以上,只是我的一个分析和推理,有没有道理,你可以自行思考。如果到时候改革了养老制度,你打算咋办?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5#
发表于 2024-11-29 14:32 | 只看该作者
韩国生育率破新低,农业国生娃能赚钱


远方青木 2024年11月29日 00:00 湖北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中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要维持种群人口不增不减,人类的生育率要达到2.1,也就是平均一对夫妻生育2.1个孩子。

如果人人都只生一个,那生育率会变成1,这几乎是理论上人类生育的最低值了。

日本的生育率低到了1.3,带来了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但日本并不是最低的,韩国才是,这些年来人类国家最低生育率的记录一直由韩国刷新,每年都会冒出一个更低的值,更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

2021年韩国的最新生育率出来了,数值只有0.81,再度刷新人类生育率最低记录,这是一个即便全民独生子女都达不到的数字,说明有相当大比例韩国人压根就终生不育。

韩国是一个很像中国的国家,不仅仅是文化背景类似,连国情都有点类似。

韩国是儒家文化,曾经实行过计划生育,曾经因计划生育产生过巨大的男女失衡,国内也有剧烈的男女拳思想冲突,打拳力度为亚洲之最。

总的来说,韩国可以视为中国的一个政策试验田,其目前的现状具备对我们具备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韩国已经从计划生育阶段过渡到了补贴生育阶段,但生育率反而继续下滑,丝毫没有反弹的意思。
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工业国人类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研究将来对我们会很有用。
这个研究其实很多人已经做过了,然后我这几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国的人那么喜欢生孩子。
传宗接代等封建思想虽然国内已经打掉了,但日韩等国家都保留了下来,在如今的港澳台地区更是非常浓厚,但这些地方统统还是不愿意生孩子,生育率和农业时代相比简直低的离谱。
对比后发现,最大的区别可能不是传统封建思想,而是生孩子能不能赚钱。
在现代工业国,生孩子是一个稳亏不赚的买卖,而且会亏大了,基本上生的越多家里就越穷,父母的生活水平就越差。
老祖宗曾告诫过我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很多人也深信不疑。
但最近几十年很多人的实际经历表明,老祖宗说的完全错误,防老不能靠儿子,养儿越多自己亏的越惨。
生女儿会好一点,但同样是净亏损,只是亏的比生儿子少而已。
网上很多人算过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需要花多少钱,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按普通中产的水平去估算,这20多年养育最低也要花个四五十万,前提是不上太多的补习班,也不交过多的择校费等,只给孩子提供平均水平的保障。
图片
花那么多钱,辛辛苦苦把儿女养大,千辛万苦终于培养成才,能把第一个月工资拿回来孝敬给爸妈的就算好孩子了,剩下的就别想了。
然后你要掏空积蓄给买房、买车,给补贴生活。
付出这么大,收获是多少?
每年春节能回家看看,拎一点点不值钱的礼品的,那就算孝顺的好孩子。
其他,啥都没有,全是负担和义务。
图片
指望靠孩子反哺提升自己生活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万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这个概率之低,生娃越多自己生活费越少才是常态。
所以生娃到底有什么用?
算来算去,好像唯一的用处就是自己老到不行的时候娃给自己签字,而这样的功能只需要一个娃就可以了。
有些人要个二胎图保险,但很多人算了下账,觉得这个保险费太贵太贵,性价比还不到普通养老保险的零头,自己付不起,于是就不买这个保险了。
从目前的种种实际经验来看,唯一能具备提振刺激群众生育欲望效果的就只有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了,其他所有的口号和宣传效果都微乎其微。
因为工业国的孩子,就只有养老院给你签字撑腰这一个用了。
而农业国就不一样了,生孩子是真的能赚钱,是真的可以多子多福。
而且根本不用等到自己老了才享福,把孩子养到五六岁就可以享福了。
古代小孩不上学,到了五六岁这个上学的年龄他们会干嘛?
会干的那可太多了。
能放羊,能放牛,能割猪草,能给地里拔杂草,能生火能做饭能洗碗,能帮忙照顾弟弟妹妹,能守门能看东西,农忙的时候还可以给家里出力气。
在农村,一个孩子到了五六岁就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之一了,只是力气小点而已,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劳动给家里创造财富。
而父母开出去的“工资”是什么?
一分钱不用花,让孩子吃饱就行了,家里多双筷子即可,给买的衣服可能还要好几个孩子轮着穿。
收益很高,成本不高。
养孩子,只有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这个阶段属于净支出,只要到了五六岁以上就开始给家里挣钱,年龄越大挣钱越多,老板就是自己爸妈。
等孩子十五六岁结婚了怎么办?还能继续给家里挣钱吗,他们要用物资照顾自己后代了啊?
这个不是很重要,因为古代平均寿命才30~35岁,孩子结婚没几年基本父母就无了,不用操心这个。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对于有地的农民来说,孩子越多自己越富。
你与其花钱雇佣长工,不如自己多生几个孩子。
不仅干活不要钱,还对你忠心耿耿。
世界上最好的十佳员工都没那么好。
等他们长大了还能成为保护你的武力,这几个壮汉会绝对执行你的命令,并不会容忍村里任何人欺负你。
除此之外,还有给你养老送终,光宗耀祖,延续香火等一系列附带好处。
请问干嘛不生,谁不生谁傻。
而对于没地的农民来说,生个小孩养到五六岁,那也能送过去给地主家放羊,还是可以给家里赚钱。
这种模式会无尽延续,直到最终人口超过土地承载极限,整个王朝原地爆炸。
因此在农业国所有人都会疯狂生孩子,生孩子这个行为不仅对丈夫有利,也对妻子有利,孩子确实是他们的指望,是夫妻两人未来生活富裕的保障。
因为生孩子能让夫妻两人都变富,生越多生活越好,那两个人自然会为了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并容忍彼此的一系列小缺点。
所有的农业国离婚率都奇低无比,这不止是礼法的约束,也是自己实际利益的考虑,生娃能赚钱模式下的夫妻双方确实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而到了工业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
孩子到了六岁,那就要送去小学,九年义务制教育直接到初中毕业,也就是十五六岁,给家里无条件干活的黄金时间就过去了,这都没考虑后面的高中和大学。
穷困山区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曾经坚决不想让孩子上学,哪怕国家免费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九年义务制,而不是九年权力制,义务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这并不是福利,而是你必须要上,不让孩子上学属于违法。
就这,很多农村的学校在农忙时间也会选择停课,让孩子回家帮父母干活,否则阻力太大。
很多农民进了城后依然保持这个让孩子帮父母干活的习惯,而孩子也在一些领域可以帮父母赚钱。
比如说曾经火爆网络的杀鱼弟,从小就帮爸妈干活,那杀鱼的技术可6了,熟练工都比不上他。
图片
招个人干活一个月几千块,养杀鱼弟只要多一双筷子。
还有些爸妈在城里开卤菜摊,小孩从4岁就开始帮爸妈卖卤菜,技巧娴熟什么都会,同样不需要工资,只要家里多一双筷子即可。
图片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养孩子就是会让父母的生活变好,是赚钱行为,等于家里凭空多了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不要钱还听话。
如果身边处处都是这样的案例,家里四五个孩子的父母免费劳动力一大把,每个月靠这些免费劳动力能额外赚上万,而自己苦哈哈的上班一个月才四五千,那生育率绝对不可能低,大家都会踊跃生孩子。
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样的案例太少,极度罕见。
为什么工业国都不生孩子,为什么说城市是天然的避孕药?
因为只要你进了城,那你就没有土地这一生产资料,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你就没法弄,只能通过参与工业生产模式来赚钱。
而城市里的工业生产模式,大多数六七岁的孩子都干不了。
别说高难度职位没办法参与,低难度职位也没办法参与。
妈妈是收银员,孩子哪怕养到10岁也没办法喊过来干收银,无法让孩子贡献劳动力,通过孩子一分钱赚不到。
爸爸是外卖员,孩子哪怕养到10岁也没办法喊过来送外卖,无法让孩子贡献劳动力,通过孩子一分钱赚不到。
至于那些高强度脑力劳动岗位更是想都别想,孩子们连技术图都看不懂,这些岗位都需要大学毕业才具备最低从业门槛。
就算进工厂打工,也最低要求孩子识字,不识字很多活你都做不了,想卖苦力都没办法。
即便偶尔有零星工作可以让孩子做,工业国也会立法禁止这一行为,禁用童工和九年义务制教育并行实施是所有工业国的通用规则,强制本国儿童接受教育。
工业时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太高,这种门槛会要求工业国的人口必须接受长时间的教育,而这会导致父母生孩子的回报期缩短,甚至被消灭为零,导致生孩子成为纯纯的负收益。
这才是城市变成天然避孕药的本质原因。
对于那些送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家长来说,孩子能给自己的回报期已经变成只有第一个月的工资了,甚至连这个都没有,而自己的付出却远远大于农业时代的父母。
太不划算了,所以就不想生了。
如果生孩子能赚钱,能让父母从中获取正收益,比如说生娃能让自己躺着获取努力工作还多一倍的收益。
什么生娃伤身养娃苦,这些确实是困难,但如果生娃能赚够钱,那这些困难立马就都不再是困难。
即便毕业晚,结婚晚,生育时间短,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哪怕26岁生孩子,到36岁那生三四个也没问题的,虽然远不如古代16岁就开始生,生到30多怀个十几胎,但也足够多了。
之所以不这样生,只生一个就好甚至一个都不想要,而且是男女都不想要孩子,这里面完全就是经济因素,生娃不仅不赚钱,还让自己亏钱。
自己上班已经够累了,生娃不仅损耗自己精力,还能让自己的收入直线下滑,以后也看不到任何回报,甚至不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物质条件还会被人说,被孩子埋怨。
那何必呢,我不生不就完了。
于是所有工业国的城市人口全都不生了,农村地区会好一点,生孩子还有点用,但九年义务教育会导致生娃收益降低,所以生育率也不高,填补不了城市里生育率的巨大窟窿。
农业时代,生娃是投资行为。
工业时代,生娃是消费行为。
而且算奢侈消费行为,生个娃等于买辆法拉利,然后分30年付款。
很多人消费不起,就只能不生娃,先攒钱,而不生娃就失去了结婚的意义,所以就出现了结婚率下降的情况。
中日韩乃至于全世界所有的工业国,均是如此。
不婚不育思潮诞生的最大原因,就是生娃亏钱。
这里有个问题,工业国生娃亏钱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和禁用童工导致父母生娃的回报期被严重压缩。
但是九年义务教育和禁用童工这个政策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教育能兴国,教育能强国,给全民普及教育能显著增强国力,还能让百姓变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在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不允许打童工,这也是匹配政策之一,同时符合人性。
这里面是不是哪里有点不对?
全民接受教育能让国家总财富增长,让所有人变富,而让自家孩子接受教育却会让自己生娃的行为从赚钱变成亏钱。
这里面的财富到底去哪了?为什么让所有人变富的行为会导致自己变穷?
全力以赴培养孩子读书,幸福了孩子,幸福了国家,苦了自己。
不让孩子读书成为高素质劳动力,六七岁就让孩子干活,苦了孩子,苦了国家,幸福了自己。
很明显,这是财富的分配制度出现了问题,让孩子读书本身并没有问题。
不让孩子读书,六七岁就让孩子给家里干活赚钱,这样长大的低素质劳动力是国家的负担,并不能给国家创造财富,农业国一般很穷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不让孩子读书,本质上是损公肥私的行为。
而让孩子读书,供孩子读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工业国合格的劳动力,这其实是给国家创造财富,这样的孩子是国家的财富而不是负担,工业国一般很富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让孩子读书,本质上是损私肥公的行为。
所有工业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只要你生孩子就必须让孩子接受教育,否则违法,因为不接受教育的孩子对工业国而言实在是没什么用,纯粹的负担。
而不愿意损私肥公的老百姓,也不想违法,索性就不生了,因为只要不生就不会违法,可以合法的让自己生活水平不受损伤。
所以网上有人指责不生孩子属于自私行为,这句话其实没有错,事实确实如此。
这样搞的人少的时候其实也没什么,以前人口压力还是很大的,资源有限,承载的人口有限,有人自愿选择不生工业国也乐观其成。
但后来城市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国越来越多的人口进了城,只要进了城下代人就自动绝育,就算是南美洲特别穷的穷人到了美国第二代也不生了。
只有进城的第一代还按传统思维生,自愿损私肥公,但这样的进城第一代数量有限,越来越少。
当不生的人比例大到一定程度,人类从来没遇到过的新问题就出现了。
你们全都不生了,国家怎么办?民族怎么办?
中国和日本生育率低可以说是人口密集,资源不足,而那些资源充分,地广人稀的欧美工业国生育率也低的离谱,比日本高一点那完全是因为生娃补贴高。
这个现状说明一个问题,工业国不生孩子是系统性问题,只要不改分配方式,人口会无穷缩减,并不会因为后续人口平均资源多而停止不育行为。
中国人口确实多,有专家说中国人口控制在6~8亿左右比较合适,这个结论我也不反对,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人口要降到3亿、1亿,甚至更低。
而且人口下降的过程不能过于剧烈,要缓慢下降,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5,已经非常接近1了,每一代缩减一半人口这个速度太快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且从韩国弄出来的这个0.81的生育率来看,中国的生育率还能继续下降,且下降空间还很大。。。
如果没有韩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口学家会相信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能降到只有0.81,这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想提振生育率其实只有一个办法,把那个财富窟窿堵住,让生孩子成为赚钱,至少是能少亏钱的行为。
全民教育给工业国带来的财富,需要通过税收进行转移,转移给生孩子的那些人。
通过补钱激励生育是欧美走的路,这条路其实是对的,但哪怕是欧美也没有完全堵住这个窟窿,只是通过补贴让生孩子的行为变的少亏一点。
因为这个窟窿有点大,要完全堵住等于把工业国从全民教育里获取的收益几乎全部转移给生娃的父母,这个代价太大,每个月的补偿金都是个天文数字,国家实在补不起,真这么补了国家也就没什么财富做其他事了。
中国刚进行城市化,甚至城市化还没结束,现在城里的很多人都是城一代,城二代很多还没进入婚配年龄呢,未来的生育率走向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人口已经不需要向下控制了,只需要向上控制。
未来的计划生育是真的计划生育,等于国家花钱买孩子,补贴的钱越多生育率就越高,正比关系,这导致全国年平均人口出生量是完全可以计划和预期出来的。
现在生育率低一点无所谓,但早晚生育率是要达到2.1的,否则国家的短期富强是没有意义的,后继无人。
三四十年后,我觉得全球各国都要这么做。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能不花钱鼓励生育率的政策都会被重新捡起来,比如古代的孝道概念,比如说传宗接代概念,比如说宗族概念等等,西方那边还可能启用宗教概念。
哪怕这些概念只能增加0.2的生育率,那也等于补贴生育的政策在同等效果下可以让国家少花很多钱。
另外以后也可能出现全新的概念取代古代的这些老传统,但核心作用应该都是让民众觉得生孩子值,生孩子赚。
当然人都不傻,这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香火等概念就算有用,用处也很小,只能增加一点点生育率,最重要的力量还是经济效益,也就是钱的补贴。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也都是猜测。
现阶段,中国在2021年的生育率已经只有1.15了,这个数有点低,即便是要缩减人口,即便是想把中国的人口缩减至6~8亿,只有1.15的生育率也太低了,用1.5~1.6左右的生育率去让人口缓慢降低才是最合适的。
而想让出生率从1.15拉到1.5~1.6,从欧美日韩的经验来看,很难,因为生个娃要亏得钱确实太多了,而且是可以明确预期的亏,绝无可能赚,所以一个就够,而且是最多一个。。。
如果中国将来继续变富变强,继续城市化,继续让大量农民进城,那要达到这一出生率目标,那会更难。。。
中国是肯定要继续变富变强的,也是肯定要继续推进城市化的,但人口出生率也应该保持在一个1.5左右的数据让总人口可以缓慢降低,1.15太低了,一代减一半人,要是未来变成韩国那样的0.81就更离谱了。
未雨绸缪,提前点下刹车,总归是有点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4#
发表于 2024-11-25 12:4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鼓励不婚不育性别错乱,就是为了吃绝户
文/周伯
美国扛着自由主义的大旗,确实能蒙骗不少年轻人,大伙儿觉得在美国生活很有松弛感,想做男的就做男的,想做女的就做女的,男女之间打拳,跨性别之间打拳,忙得不亦乐乎,家庭关系被彻底摧毁了,有人就说,不对,美国和欧洲他们也有结婚的,只是不领结婚证而已。这不算结婚,只能叫同居,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家庭。
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即使不是单身的,那也仅仅是搭伙过日子,这种家庭关系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为什么西方国家要鼓吹人与人之间过这样的日子呢,那正中资本的下怀,他们就是为了吃绝户。如果你有家庭,啥玩意都传给下一代,虽然说富不过三代,那也要等到三代才能把你吃干抹净,那时间也实在是太长了。
那有人又有疑问了,等我老了,那我领养一个孩子,最后把钱都给他不就行了,对不起,按照美国的法律,单身是不允许领养孩子的,有人说美国原则上单身可以领养孩子的啊,那你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法律条款,看那个长达十几页的细则,不就是相当于拒绝单身者领养孩子嘛!
全世界对单身领养孩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比较宽松一点,只是强调了一下,收养异性养子女需要有四十岁的年龄差,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苛刻条件,不过现在中国也没有孩子领养了,据新闻报道,全国近70%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不到10人。儿童福利机构出现资源闲置。到2025年前,县级儿童福利院全部转型,变成未成年人救助中心。
有人说,他怎么可能吃到我的绝户,我吃光用光,还欠一屁股债,他岂能占我的便宜?恭喜你,这正是资本家想要的,你是他们的十分合格的牛马,至于你死了还欠债,在养老院里你就得按手印,同意遗体捐赠,死了也要给你卖出钱来,你还想占资本家的便宜,简直是白日做梦。
还有人讲,我有钱,我老了只要有钱,我日子过的潇洒的很,有钱能让犹太人推磨。你这个想法是太天真了,指望钱多买服务?一般来说,富有的孤寡老人更危险。没有钱的老人,顶多是穷死了,没有人会提前结束你的生命,如果你要是有钱的单身老人,那完蛋了,很多人盯着你,希望你早点死,不死也得给你弄死。
美国的养老丑闻非常多,发生了多起对老人下黑手的谋杀案,美国的媒体都是淡化处理,而中国这边呢,君子作风太浓烈了,只说西方的好,讲的跟天堂一样,很少深度报道西方那些骇人听闻的黑暗,有的黑暗真的是深不见底的,还是官方参与其中的。
比如美国一个老兵在养老院死亡了,后来被人发现的是非正常死亡,老兵死前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血糖”都突然下降了许多,他被人为地注射了胰岛素,胰岛素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但如果没有糖尿病而注射,就会造成血糖下降以致丧命。
这不是个案,而是群案,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美国的养老机构都是私人的,这就和饭店里那样,要讲究翻台率的,他们称之为“翻床率”,一个人占一个床位占几十年不死,他们还怎么赚钱?私人养老院通常的做法是,要求老人一次性预付一年甚至数年的费用,从而将经营风险转嫁到老人身上‌,在他们看来,老人的生命不过是盈利工具,预付的费用才是真金白银‌。
还有一种,对待非常有钱的老人,他们有100种吃绝户的方式,随便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些机构宣传提供豪华游轮环球旅行,但实际上在收到巨额费用后,要么拖延开船时间,要么直接跑路,美国的有个单身女人珍妮就是受害者之一,珍妮是一位68岁的佛罗里达州离异单亲妈妈,她为了实现环球旅行的梦想,变卖了自己的生意和房子,筹集了35万美元的旅行基金。她预订了“奥德赛号”游轮的环球旅行,但最终因游轮公司却跑路了,让她彻彻底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还有一种美国的方式是怎么吃绝户的呢,就是利用正常的法律程序,他们和医生窜通,利用法律程序成为这些孤寡老人的法定监护人,然后变卖这些老人的房产和资产。在美国,如果一个老人无儿无女,如果老人出现痴呆或者不能照顾自己,美国政府就会给老人委任一个法定监护人,这个时候,养老机构就开始运作了,指定一个人成为这个老人的法律监护人,一旦政府认可了,这个老人的生命也就快要到终点了。
这说的都是私人机构,但是官方也不例外,每次美国大选,很多单身老人的钱也会被骗光,政治筹款诈骗是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和认知障碍,诱导他们进行政治捐款。一些老年人因为痴呆或其他认知障碍,容易被误导捐出大量资金。例如,一位80岁的德克萨斯州老人因痴呆症失去了推理能力,却在网上频繁进行政治捐款,最终捐赠了近50万美元,几乎耗尽了他的退休储蓄‌。
西方人吃绝户,不仅仅是针对本国人,忽悠本国人很容易,无非就是让你断子绝孙,这美其名曰叫自由主义,很多人都很认可这样的说法,认为生下一代都是累赘,高质量的生活就是没有后代,谁要说要有家庭,那就是陈腐落后的思想,必然被很多人谩骂,还给人一个外号叫“繁殖癌!”
西方列强吃绝户最狠的就是伴随着战争而来的,他们对国外的人说,现在国际局势动荡,你把钱存在我这儿,能确保万无一失,结果仗一打起来,西方银行里出现了大量的无主财产,尤其是瑞士这样的国家,完全是靠战争吃绝户发展起来的。
在非犹太国家主体民族推广反婚反育,让人口绝户化,接着就宣传让他们带着全部家产移民,去刨这个国家的绝户坟,也就是系统性吃绝户。像中国的富豪,已经前赴后继的过去了,上了当都不好意思去说,当然这个吃绝户比较高级,往往是以家族信托的方式,然而你带着子女过去了,你只要一死,你的子女必然会成为光棍,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吃绝户了。
绝大部分美国无儿无女的老人害怕住进养老院,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为什么呢,因为等待你的就是吃绝户,你没钱,就吃你的尸体,你特别有钱,一定要给你指定个监护人,然后给你弄死,我们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人,一是凶残,二是卑劣,你只有想清楚了这些,才能彻底明白西方鼓励不婚不育,然后搞乱性别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3#
发表于 2024-10-31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最强生育新政来了!八大省钱措施出台,国家又喊你生娃了


原创 波士糖 波哥看楼市 2024年10月29日 16:43 湖南

生娃新政来了,你会动心吗?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该政策主要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界定和宣贯。

图片


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该内容因引发网友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百度热搜榜第一名。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本次的新政策中,国家对生育类的支持政策,应该是第一次将促进生育和增加人口摆在“政治站位”的高度了,可见国家对生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又再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内的人口数量和生育率已经连续拉响了警报,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养育孩子压力大,导致人口骤减,这已经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也严重制约了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的发展。

因此,为了破解这种局面,国家也是一直在殚精竭虑为大家释放新的动力。

这不,本次政策又重磅袭来,全文经仔细读下来,其核心归纳起来,就是8个字:

为你减负,强力加持!

——点滴之中,尽是关爱。

另外,波哥注意到,上述新政策内容中,许多说法如今显得更加接地气了,不再全篇都是高大上的原则型条款了,而且还是由“国办”直接印发,力度那是杠杠的。

比如,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比如,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等等

因为,在以前,在国办这么高规格的政策性文件中,基本不会或很少涉及到这么多细节性的描述和罗列。

毕竟,这样一写,相当于给地方政府做出了非常具体性的指示,会相对束缚地方政府的手脚。

过去,应该大致是这样的想法在里面,一般很难在国家级顶层类文件中出现这样的言语。

但是,为什么现在要如此去强调和强化呢?

其实,还是人口警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响鼓重锤了,实际上就是国家真的着急了,直接列明相关要重点攻克的具体问题,以便推动生育新政的扎实落地,这样地方政府就不要再去打什么折扣,有清晰的路径和问题的指引,如果还做不到,可能就要被领导们打小PP了。

不然,政策还是政策,问题还是问题,就达不到政策破局解困的预计功效。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这也是本次生育新政内容中表达出来的一些新的变化。

毕竟,隔山打牛,终难力透纸背;一剑洞穿,自可干净利落。

因为,问题如山,不破不行了。

那么,生育新政,对大家又有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呢?

由于,过去一些政策基本都是高举高打,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基本都是随便看看的心态,也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

可是,现在的环境,又如此难堪,如果依然是雪花空中飘,其最后效果可想而知。

下面就来重点说一下本次政策,对大家的实在价值,不玩虚的。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总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  1、强化生育保险,并推及到更多群体

“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

价值:

主打参保女职工的生育保障,并合理关照灵活就业和未就业群体,城市和群体上有一定的分化。

●  2、生育带薪假期扩大,不必担心工资的问题

“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价值:

从原来的传统产假,又推出了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项目,并且要求带薪,鼓励和支持生育。

●  3、减免个人所得税,多子多金多福

“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价值:

生养孩子,直接影响你每月工资的到手数量,看你还喊不喊养不起孩子了。

谁说生孩子是负担,被打脸了:)

●  4、减轻女性生产时的身体和经济上的“疼痛”

“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价值:

为众多妈妈们,在生产时,有效提供保障,在肉体、精神和经济层面减轻疼痛。

俗语说,自己的生日,就是妈妈的苦难日,大家一定要记得。

政策此举,回归本质,关照母亲,值得点赞。

图片


●  5、降低托育成本,减少费用的支出

“各地要落实好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等政策。”

价值:

主要从托育机构的日常运营的成本上设计的,因为这些机构租赁的基本都是商业门面,成本较高,自然会转嫁到家长身上,现在从机构层面来降低成本,亦可策动机构降低托育费用,从一定层面,也是给家长减轻负担。

●  6、同校就读,节省家长时间和精力

“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价值:

对多孩子家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校就读后,不再四处奔波,价值大大的,很多家长必会感同身受。

●  7、夫妻有其屋,方可安心生娃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可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

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价值:

分不同情况,分别提额公积金或借助保障房来强力支持,可有效减弱许多育龄父母在住房和育儿空间等方面的相关焦虑,对很多人也是一大支持。

●  8、提升相亲和结婚的概率,从源头解决问题

“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

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文明简约婚礼等特色服务。

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价值:

恋爱、相亲和结婚,是生娃的源头,其中重点提出要搭建婚恋交友平台,给年轻人创造求偶机会、破除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为年轻人在婚嫁层面的资源和成本上,打通相关堵点,让水从源头活泛起来。

其中,没想到的是,本政策中,首次针对高价彩礼等开炮了,这确实令人惊讶。

小结:

上述8大价值强力加持,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整体生育的链条上的各大重要环节,已经实打实地推出了各个击破的政策,这个力度非常大,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最强的举措,大家有福了。

至于该政策中的其他方面,就不去费舌了。

图片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生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更是民族血脉传承之大事!

种族有效繁衍,才能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涉及根本性的问题,有鉴于此,国家如此重磅推出最新的生育类激励政策,拳拳到肉,并在体系的设计上进行了巨大的优化和调整,主打的就是一个有效性、落地性和可见性。

因此,波哥看楼市认为:

昨日的生育新政,为史上最强动作,没有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12#
发表于 2024-10-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各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支持生育,意味着什么?


  在总结三孩政策实施后,各地探索支持生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再次出台措施以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标志着中国在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文件与2021年7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相比,体现了中国在生育政策方面的深化与拓展。

  《决定》的公布标志着三孩政策的正式出台,并授权地方探索具体支持措施。过去3年,各地在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方面出台了多种生育支持措施。不过,这些政策分散在多个层级的政府决定中,政策内容也较为碎片化。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指出,《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是基于中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调整,促进适度生育水平,从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原新表示,自2021年中央出台“三孩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以来,各级政府在政策保障、经济激励、时间支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众多措施,但由于缺乏统筹,导致措施分散、执行力度不一等问题。《若干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与协同创新,从生育保险、生育休假、生育津贴、生殖健康等方面完善生育服务支持和激励机制,从而克服了之前存在的碎片化问题。


  国家卫健委随后发布的《问答》(下称《问答》)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国内做法,广泛听取意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共分6个部分。第二至第五部分为文稿主要内容,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这是今后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任务。第六部分对组织实施提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问答》指出,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生,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若干措施》充分考虑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形成系列综合性支持政策。

  此外,《若干措施》着眼于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生育补贴、普惠托育服务、生育保险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等。

  《若干措施》对文件的组织实施提出专门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要深入把握人口流动特点,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强化工作调度,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地,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做好前瞻性生育支持政策研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发力,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强化政策储备;完善人口监测体系和预测预警制度,加强政策成效评估;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原新还强调,《若干措施》关注到了发展观念的转变,协调了“人口—家庭”发展需求。传统观念中,家庭的发展被视为核心,而如今家庭的功能和形态已经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因此,《若干措施》强调要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和支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强化职工权益保障等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强化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若干措施》倡导积极的生育观念,构建生育友好社会。针对当前某些观念对生育行为的消极影响,《若干措施》提出要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活动,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及本专科教育,营造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1:53 | 只看该作者
破防!结婚人数,创新低了!


起点财经 2024年08月14日 15:32 河北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结婚人数,创新低了

8月2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披露了一组关键数据:
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343万对,离婚登记对数127.4万对。
图片
来源:国家民政部

343万对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结婚人数不断攀高,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去年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104.5万对,但仍是过去23年来第三低。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
去年结婚人数略有增加,主要是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
然而,从2024上半年的结婚对数来看,这个补偿性结婚潮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烟消云散。
今年是农历龙年,大家预测,今年可能会有一波生育潮,都想集中生个龙宝宝,但从结婚对数下滑情况来看,可能还是想当然了。
结婚人数直接影响新生儿人数,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新生儿人数会进一步创新低?概率很大。
02
结婚人数创新低背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这意味着,人口通缩速度正在加快。2022年,全国人口首次转向,减少了85万人。去年又减少了208万人。
人口二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新生儿人数继续创新低,继续低于死亡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02万人,相较于2016年1785万的高点,下降了49.5%。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且出生人口继续低于死亡人口,去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两者的差值208万刚好是去年人口减少的规模。
新生儿人数下降的原因,则是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直接造成的。对比新生儿出生数据图和结婚对数图,后者2013年见顶一路向下,前者2016年见顶一路向下,相差不过三年。
关键问题来了,是什么造成了结婚人数不断下降,以及即便结婚了生育意愿也不强?答案是,新的三座大山。
对于日本、欧洲、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富裕地区来说,不愿生结婚、不愿生娃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然而,对于我们这个尚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上流阶层的生育低欲望,理由与富裕地区雷同,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根由是新的三座大山,也即住房、教育、医疗。
这三个压力不减轻,人口形势不会改变。
育娲人口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平均养娃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养娃成本可能不是最大,但压力绝对是全球前列,毕竟韩国虽然成本最大,但收入比我们高很多。
图片
分省市来看,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养大一个娃到17岁,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2年收入,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三座大山,让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是导致结婚率与出生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过去几年,各省市也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措施,如生育补贴、生育假之类,但都是隔靴搔痒。
图片
这些不是依靠一些补贴甜头,就能够四两拨千斤。
所以说,人口形势很难扭转,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下滑。想要延缓趋势,必须从三座大山出手。
03
会带来什么影响

结婚人数创新低,带来的必定是新生儿人数进一步下降,而新生儿人数进一步下降,会带来诸多影响。
我多次强调过,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综合问题,它牵涉到经济、就业、生育、教育乃至产业结构与制度设计。
它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各种顶层设计的制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世界格局之变、发展机遇之变、思维方式之变,还有人口之变。
见证这一历史节点的我们,未来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第一,养老压力问题。
2023年年末,60岁以上人口规模2.97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1.1%,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
65岁以上人口规模达到216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4%,较2021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图片

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老龄化加重,老年人抚养比压力越来越大。
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2020年底出版发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预测,养老保险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
面对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官方已经采取了多条措施。
这些年不断出台的鼓励生育措施,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延迟退休也在路上,官方多次明确提到: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今年7月份发布的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明确写着: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此外,还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我们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第二,城市与乡村大洗牌。
人口减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城市与乡村的大洗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见顶于1995年,当年农村人口85947万人。到2023年,农村人口只剩下47700万人。这4.77亿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批在外打工,并未待在农村。
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农村人口大举进城,很多人在城里安家落户,没能落户的,也都在城市讨生活,或者在县城安家落户。
别看过年期间农村一片热闹景象,平时大多数农村都是一片阒静。农田荒芜,从前的万家灯火已经变成了只听蛙声不见人语。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农村合并模式,将两个乃至几个人数越来越少的村合并为一个村。
早在2017年,新华网等多家官方媒体就披露过一组数据,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
如今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这种消失速度必然会加快。而且,还会有不少小县城消失。
2020年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
图片
在人口减少叠加机关单位编制精简的大背景下,袖珍型的小县城难免被合并重组。
第三,学校关停方面。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2023年减少了1.48万所。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国家教育局还公布:

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这一数据,相比于2022年,减少了534.55万人。

图片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小学数量的影响,东北已经开始,下一波会是中部、西部和东部。

后续影响会进入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图片
来源:财新网

第四,学区房价格调整。

人口红利消失,对楼市的冲击已经显现。

过去三年,在人口红利消失、教师轮岗制度威慑以及大环境因素三重叠加下,中心城市曾经不可一世的、泡沫巨大的学区房,正在疯狂挤泡沫。

过去五年,深圳重点学区楼盘整体成交价格从高点时期的9.35万/平方米跌至如今的6.85万/平方米,跌幅26.7%。

图片

深圳六大名校片区楼盘成交均价,从132490元/平方米,跌至100741元/平方米,下跌了24%。而且跌势依旧,很快会整体跌破10万+。

图片

上海价格下跌最夸张的,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仁恒河滨城二期,高点时期成交价2520万元,今年5月份的成交价1465万元,这意味着高位接盘的人,跌没了一千万。

图片

北京方面。

今年年初,第一财经发布了一篇针对北京学区房的文章《顶级学区房价格大滑坡,20万/平的“老破小”已成过去式》。

与北京排名前三的小学中关村三小对口的万柳书院小区,曾经拍出单价36万元/平方米的纪录,震惊全国。

如今中关村三小对应的另一个小区蜂鸟家园,2023年年末,一套52平方米的开间成交总价回落至617万元,单价11.9万元/平方米,对比价格高点时的22.4万元/平方米,大约降了10万元每平方米。

与中关村二小对口的五道口小区华清嘉园,高点时期挂牌价突破了16万元/平方米,成交价最高达到了14.5万元,如今成交价跌至11万至12万元/平方米。

京沪深尚且如此,其他二线三四线就更不用说了。

当孩子数量不断减少,对学区的需求不断下滑,顶级学区房的支撑力量晃动,高价便难以坚守。

而且,这种影响会长期持续下去。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10:46 | 只看该作者
人口又少了208万!


原创 老船长 米筐投资 2024-01-18 06:59 发表于河南

1

雪球一旦从山顶开始滑落,趋势就很难停止。

2023年的经济数据一一公布:

GDP增长5.2%;
工业增加值增长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
进出口总额增长0.2%;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1%。

有喜有忧,总体还在恢复之中。

但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人口数据:

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亿人,比2022年减少了208万人!

这已经是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了!

尽管人口增速下滑是全球趋势,但中国的速度还是快了些。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速年均降幅0.02个百分点,而我国年均降幅0.05个点,下跌速度是全球的2.1倍,明显更快。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口曾经历过几次起伏。

1957年之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经济也开始正常发展,人们的生育情况逐渐稳定。1949-1957年这8年,中国的总人口就净增了1.05亿人。

但情况没有稳定几年,几年的动荡时期和三年自然灾害让人口增长直接中断。1960、1961年,中国人口出现第一次负增长。

此后,社会经济状况趋于稳定。1962-1970年这8年,中国人口净增1.57亿,第二波生育高峰到来。

1981-1990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但由于第二波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这十年,中国人口净增1.43亿,出现第三波生育高峰。

此后,中国的人口增量就开始缓慢下滑。

1999年之前的人口增量都维持在千万以上,这之后便是900万、800万、700万、500万。

就像是雪球开始滚落,停不下来。

这中间唯一一次反弹,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二胎政策放开,新出生人口短暂上升,也让人口增量比2015年增加了129万。

2016年之后,人口增量开始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2021年跌破百万,2022年出现首次负增长,2023年,又减少了208万。

可以想见,此后每一年的人口状况,也大抵如此了。

2022年,中国31个省份中,已经有13个省市人口负增长。

图片

其中,黑龙江、广东、吉林、河北、辽宁的总人口都减少了20万以上。

2023年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恐怕又要多上几个。


2




人口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生率的下降。

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比2022年又下降了54万。

唯一有点欣慰的是,这比去年疯狂流传的“低于800万”要乐观一点。

但真的乐观不了太多。

202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6.39‰,创下了历史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来到-1.48‰。

图片

由于死亡率相对稳定,出生率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人口增长的状况。

而在2022年,自然增长率转负早已出现在众多省市。

图片

31个省市中,已经有20个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转为负值。

尤其是东北三省,人口的出生率已经在5‰以下,黑龙江更是只有3.34‰。

拐点,在有些地方已经提前到来。

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官方曾给了三个原因:

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育龄妇女人口减少。

但其实可以再深究一步,生育观念的变化、生育成本的推升,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图片

根据育娲人口的研究,全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已经到了48万的水平。

图片

即便在农村,这一成本也接近30万。

48万的平均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这个倍数排在全球第二。排在第一的,是卷王韩国。

而越是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养育成本越高。

图片

高居第一的上海已经超过100万,排在第二的北京也近在咫尺。

这还是仅仅计算到17岁,成年后的大学教育、买房、结婚等社会成本,更令人担忧。

这也是为什么一众城市都推行了生育补贴、奖励政策,但效果微乎其微的原因。

如此高的养育成本,只发放3年的生育补贴,实在杯水车薪。

催生娃,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甚至必须要动某些行业的奶酪。

如若不然,出生人口还会继续下降。

图片

官方的预测,未来每十年出生人口会下一个百万台阶,也有点乐观不起来。

生还是不生,成了当下年轻人的致命问题。


3




少子化之外,老龄化也越来越深。

2023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比2022年又提升了1.3个百分点。

这其中,65岁以上人口就达到了2.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比2022年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占比超过20%时,就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中国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如果把视角转移到各个地区,老龄化的程度更加可怕。

图片

七普数据中,31个省市中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有10个省份超过20%:

辽宁、上海、黑龙江、吉林、重庆、江苏、四川、天津、山东、湖北

其中,辽宁的60岁人口占比甚至超过25%,排在第一位,情况已经不太乐观。

老龄化的加深,势必带来明显的两个变化:

养老金压力加大,以及延迟退休进程加快。

由于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支”,当下年轻人交的养老金,会被用来支付当下老年人的退休金。

新出生人口的减少,老年人的增长,养老金入不敷出肯定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

一个解决办法是,增加养老金的渠道,也就是多支柱养老体系,个人养老金也已经上线。

另一个办法是延迟退休,给老年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减轻养老金的压力。

早在2018年,日本就提出了“终身不退休”的说法,2021年更是把退休年龄从65岁再次推迟到70岁。

主打一个,老年人也是生产力的倔强态度。

“一老一少”的问题,影响的都是未来。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1:17 | 只看该作者
生育率降低这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啥?


原创 小庄楼主 八角楼上 2023-07-27 19:52 发表于贵州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聊起生育率这个话题,大家对于生育率降低这事背后的原因都很感兴趣。别看这事与大多数人都息息相关,但是对于背后原因的解释却往往大相径庭,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也聊聊我的观点,当然这也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就是现在生孩子这事成本实在太高了,不仅仅是经济上直接支出的成本,时间上、关爱上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成本。还别说什么回报不回报的,现在年轻人没谁还指望什么养儿防老,能成功把孩子从出生带到大学毕业,孩子毕业以后可以自食其力,那就算谢天谢地了。要是将来还得再支付孩子的结婚成本,真是想想就头疼。

但是对于这种直观的感受,大家的解释却完全不同。

有的人觉得,都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好了,吃饱了反而变得自私了。个个只想着自己生活得好一点,舒服一点,自由一点,全然不管什么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说生活成本,老一辈生活质量和物质条件比我们这辈差得多了去了,怎么他们那辈又愿意生?

而很多不想生孩子的年轻人的想法其实恰恰相反,他们会觉得自己过得本就一塌糊涂了,如果生个孩子仅仅是重复自己的生活,甚至比自己过得更难,那生孩子这事反而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要说自私,老一辈生孩子的那个年代,养儿防老的思想还非常普遍,今天的年轻人哪个还会想着生个孩子来获取点经济回报?所以能简单说他们自私吗?

很显然,这事如果只是从什么自私,责任的角度去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我们还得从生孩子的成本这个最直观的现象出发去找原因。从个人家庭去看,生孩子和养孩子的成本,是这个家庭需要支出的一系列生育、养育、教育的各种支出,包括金钱、时间、家庭陪伴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去看,那它就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需要支出的社会成本。

一个社会要维持再生产,就需要劳动力。这一辈的劳动者老了,就需要下一辈的劳动者补充进来。因此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定的生育率,保证这个社会的持续再生产能继续下去。

可是,维持劳动力的成本是什么?很多人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

在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社会里,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的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论第一卷》

啥意思?很简单,一个劳动者,作为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在失去了生产资料以后,唯一的生活途径就是把自己的劳动力拿到劳动市场上去卖。能卖多少钱呢?这个卖的钱就是你的工资。

很多人以为这个工资是你能力的等价交换,其实不然,能力的等价交换只是表象,它的实质是维持你的再生产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倘若真是什么能力的等价交换,那这个社会早就实现全员按劳分配了,哪里还会搞出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其实大家只要想想自己工资到底能买些什么,就很清楚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必要生活资料这句话的含义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标准线,并不是衡量好的一个绝对的量。它会随着社会再生产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这里面维持劳动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我们说的工资,它包括哪些部分呢?

有这样三个部分:

首先,是维持劳动者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比如你找了家公司上班,那么工资起码要能维持你自己的基本生存,否则这个生产活动就开展不了。

其次,还要包括劳动者养活他的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继续,而不至于这一代劳动者死完了就没有劳动者了,就必须要有新的劳动者不断出现在市场上。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生育率,因此这个必要生活资料也就包括子女所需要的那一部分生活资料,以及养家的成本。

第三,劳动力的教育费用。要从事某项劳动,劳动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不管是技术上的,人格上的都需要支付成本。随着社会生产的技术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个劳动力的教育,也就是保证能适应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培育费用,往往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一个劳动者,不但自己要学习,你的孩子也需要各种教育成本,否则将来长大了就会被劳动力市场淘汰。

所以生孩子的成本是啥?实际上就是后两项,一个是生养的成本,一个是教育的成本。

明白了一个社会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三项支出,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辈,甚至包括一些上年纪的父母辈,为啥他们的物质条件那样贫瘠,但是在生孩子这事上绝不含糊了。那一辈的年代,小农经济是占据着绝对的社会生产比例的,那样的经济生产下,不仅孩子的生养成本低,孩子的教育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小农经济时代,对于占绝对生育主力军的农民来说,教育成本就是带着孩子干农活的成本,这是教育支出吗?这妥妥的增加家庭劳动生产力。一个孩子稍微长大些就可以干农活了,不但可以干农活,大的孩子还可以帮忙带小的孩子,这又节省了带孩子的成本。很多我们父母辈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才十岁出头,不但要帮着干家里的活,还得帮着带弟弟妹妹。那个年代很多孩子不是父亲母亲带大的,而是哥哥姐姐带大的。这一点现在农村大一点的父母辈感受非常深刻,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就经常和我说,她说自己小时候去读书,还得背着我小舅去,身上还带着一个饭盒,里面是为我小舅专门准备的一点白米饭,自己只能吃玉米饭或粗糠饭。

那一辈生孩子的时候,不会去想着孩子将来要干什么工程师,医生,律师,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生孩子就是增添一个家庭劳动力,孩子将来也还是继续当农民,一个家庭劳动力越多,尤其是男劳动力越多,还不容易被其他家欺负。如果一个家庭男劳动力缺乏,不但家庭生活会更困难,而且还容易因为人丁单薄被欺负,更不要说还要考虑将来养老送终的问题了。

但是随着社会小农生产的解体,社会化大生产时代来临,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变了,于是生养和教育的成本就大大改变了。

一个社会的劳动力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成本,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比如与落后的农业国家相比,一个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自来水、电、交通工具等等费用的支出,就是这个国家劳动者维持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但是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就不是这样。而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提高以后,它的生活文化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劳动力需要的必要生活资料的水平也就会提高。所以为啥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常常会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反而降低?而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却反而很高。

其实这不是工业化的问题,本来工业越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越高,表示生产力越发达,物资越丰富,生育率本应该提高才对。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分配秩序,决定了发展的成果不会落到无产阶级劳动者手里,所以随着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但是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工资却越来越低,以至于无法再支出必要生活资料的后两项,即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费用,于是生育率就降低了。

生育率降低了,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社会上劳动力的再生产被阻断了。从家庭个人层面来说,就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即他们所赚取的必要生活资料的费用,已经无法维系新劳动者的再生产。换句话说,不能维持当下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里,孩子的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

那么有人会说了?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那么好的教育条件,成长条件?我们小时候那点生活成本,不一样把我们这批人养大了?不一样加入到了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大军吗?

有这个想法的人,是因为不明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创造出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规律。

在资本主义刚发展的阶段,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这个时候往往大家都有工作,搬砖的,打螺丝的,技术员,会计等等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去发展,没有劳动力,资本主义无法获取剩余价值,是发展不起来的。

但是,资本的发展伴随着的是资本的积累和集中,而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伴随着的就是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不着急,我们来认真聊一聊。

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增殖就成为了它唯一的使命,如果它不能实现增值,那么这个资本的代言人,也就是资本家就会在资本竞争中被淘汰掉,然后立刻换上一个新的可以使它增值的资本家。比如,一个公司开一个新项目,如果这个项目不能赚钱,那么它毫无疑问会被立刻砍掉。当然有的项目暂时不赚钱,或者那个项目是用来为其他赚钱的项目服务的,比如引流之类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赚钱,否则必然要被砍掉。一个公司也是这样,如果不赚钱,也同样会被淘汰掉,这一点倒不用多解释。

而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值,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我们就会发现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是因为大资本远远比小资本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小资本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被挤压和淘汰,最后总是要逐渐走向集中,即使你反对垄断,但是依然也仅仅是延缓了集中的时间,使得竞争更活跃,使得大资本的产品质量、服务更好,但是改变不了大资本消灭小资本,逐渐走向集中的规律。这个规律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在资本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大企业因为更加容易采用新技术,甚至更加有实力创造新技术,这也进一步加速了集中优势和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以前一百个人干的活现在一台机器就可以干了,以前一百个门店干的活,现在一个淘宝店就可以干了。你以为劳动者的春天就来了?错,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是就业,而是失业。

那些小生产者,小实体店主会迅速被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集中而卷入失业大军,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当然,这个过程中,会诞生新兴的产业、商业和服务业,来吸纳这些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进步性的一面。但是同时,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事实,一个不可撼动的规律,那就是新诞生出来的产业,商业,服务业,它们依然是遵循着资本逐渐集中的规律的,大量的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工人白领,依然是处于被资产阶级剥削的位置,不管你新诞生什么行业,都依然遵循着这个行业的资本逐渐积累和集中的规律。

也就是说,当什么新兴产业、商业、服务业领域的资本都不断地积累和集中的时候,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甚至绝对的过剩人口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相对过剩人口和绝对过剩人口不同,绝对过剩人口是根本没有工作。相对过剩人口,指的是那些时而就业,时而失业,流动性很强,收入极其低廉的人;也包括一些一边还继续维持小农生产,比如一边还种点地,但一边又打点工的潜在过剩人口,这些人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非常大的成为绝对过剩人口的风险;以及还包括一些因为过度劳动而早衰,或者是缺少资本家所需要的文化技术,往往经过多次失业以后,很难再找到工作,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依靠从事家庭劳动和打零工等勉强维持生活。

总之,是一些时而就业,时而失业,具有强烈的潜在失业风险,甚至只能打点临工维持生活的人。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使得劳动力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劳动后备军,必然就要卷起来。这种卷从社会层面看是被动的,但是从劳动者个人去看,又是主动的。这是因为从社会面看,是因为劳动后备军的产生不可避免的卷了起来,但从劳动者个人去看,他们为了不沦为相对过剩人口,甚至绝对过剩人口,只能拼命的去卷。这一点大多数上班族应该感同身受,大家都不想卷,但是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卷,最后实在卷不动了,发现卷了半天反而越来越穷的时候,他们才会想着去躺。同样的,对工厂工人有过接触的就很清楚,你以为有哪个老板会拿着皮鞭去逼你加班?根本不会的,没哪个老板那么蠢,他根本不需要这样去做,当一个工人不加班就只能拿基本工资,只有通过加班拿加班费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老板不给他班加,他反而不愿意去干,吵着闹着要加班。

大家这么一卷,那时候原本还能勉强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工资,就会因为工人白领自己的竞争,而被压低到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条件以下。于是伴随着财富在资本家一极的积累,贫困就同时在工人白领这些无产者一极积累。贫困越积累,消费就越发不足,生产也更萧条,那时相对过剩人口就会更多,社会危机可不就来了嘛。

扯了一堆,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如果你生一个孩子,还是按照小农经济时代和资本主义初期发展时对劳动力的要求去养,那么这个孩子将来大概率要变成相对过剩人口。要想这个孩子不在将来变成相对过剩人口。要么你是富一代,孩子不用放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要么,你就要为其支付足够的生养成本和教育成本。也就是说,你得花空心思,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卷王之王,将来他才可以通过卷掉其他对手,在资本家的碗里讨口饭吃。

这还是对于有这个实力去卷的人来说的,再认真想想,如果你本人就是一个相对过剩人口,你连最基本的必要生活资料的工资都拿不到,这就等于你连孩子加入卷王之争的门票都没有,你还愿意生吗?更进一步,如果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那点工资已经无法经营好婚姻的时候,连婚都结不起,结了可能也要离,那就是你想生,你又咋生?

所以,大家明白为啥生育率那么低了吧?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7:2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生孩子,未来省上百万,刺激生育就是最大的刺激政策


原创 荆棘阿甘 荆棘阿甘 2023-05-31 10:10 发表于广东

前些天,和一个年轻人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都躺平了,我忽然觉得年轻人挺悲哀的。

在我上学那个年代,其实同学们还没有分层,在我小学和中学同学中还是有牛人的。但是现在呢,被房价分层了,厉害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同学其实也是厉害家庭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被区别对待了,更别说小学和中学了。

如果一个年轻人和你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躺平了,你千万不要理解成真的都躺平了,而应该认为只是他的同学都躺平,那些和他不在一个学校读书的同学很多还是勤奋努力的,只是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没有接触到这类同学而已。

年轻人和我说不生育,没钱生育,我直接说他们是笨蛋。

为什么?

因为他们现在不想生孩子,会耽误了自己小孩子的一生!


我出生的那年,大概是全国新生儿数量的高峰,太小的事情记不得了,但是从我上小学开始,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两个字:内卷。

我上小学一年级,教室都坐不下,老师觉得我年龄稍微小几个月,就想让我再去读一个学前班。

到了初中,学生太多了,卷。到了高中,还是太多了,继续卷,我记得高三那年,我们班有99个人,坐到最后一排的人都不太听得清老师讲的什么,我那可不是复读班。大学毕业找工作,继续卷。

为什么我会那么卷?

还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同龄人太多了。如果我晚生10年,效果都完全不一样,我有个堂妹小我十几岁,竞争压力就小很多。


现在,有一个能省百万的机会摆在年轻人面前,看他们怎么选择。

今年新生儿数量大概率低于900万,这么少的数量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两年出生的孩子未来一生都体会不到什么叫“内卷”。

▶去医院生孩子,有专职医生,因为医院没多少孩子。
▶上学的时候不用看积分了,学校都招不满。
▶毕业了以后成绩差也没关系,用人单位抢着要。
▶买房子的时候,售楼处都没几个人。
▶升职的时候好像也没多少选择,同龄人这么少,还怎么选。

把这些花费算算,节省上百万是不是比较正常?


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把躺平挂在嘴边,感觉现在生活不如意,就不敢生。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不愿生。不管是不敢,还是不愿,都是笨蛋。

就算是现在没有经济实力,找父母借一点,先把孩子生了,等度过这个艰苦期,日子就好过了。如果年轻人和父母说要生孩子借钱,大部分父母都会非常支持。

父母的人生阅历可比年轻人的丰富。

看看这个新生儿数量,会想到什么呢?

图片

有的年轻人会幸灾乐祸,感觉自己的想法和大部分年轻人的想法一样,但是卫计委看到这个数字,难道会无动于衷?

还有的年轻人会非常聪明,他们会预判到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其实现在确实是出台一个刺激生育的国家级大政策的前夜。

刺激生育既是有生育率骤降这个现实原因,也可以当成是刺激内需的最好手段。

2008年的经济危机,我们用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基建饱和了。

现在要想一个能全国实施,惠及大部分家庭,比较公平,没有副作用的刺激内需的办法,没有比刺激生育更好的。

我们可以算几笔账:

▶假设新生儿数量能提高300万,三年提高900万,每个孩子从怀上开始算,每年花费2万用于衣食住行,4年就是7200亿,这个数字很直接,而且不好省。

▶伴随这些小孩成长的各种酒席,护理,培训,抚育等费用,金额更大。

▶三年900万个新生儿,就意味着900万女性要休产假,请保姆,会导致多出几百万的临时岗位,这又解决了部分失业的问题。

▶人口增长又会带来更多的好处,比如说换房子。

所以说刺激生育,可以很好的刺激内需,既是短平快,又能持久,比较容易有效果,关键是没有副作用。不像搞基建刺激,容易搞出一堆的面子工程出来。


有人说,好处这么多,可是到了个人头上,就一个现实问题:钱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我感觉可以用两个办法:

▶第一,直接补贴,一孩500每月,二孩每月1000,三孩每月1500,补贴到三岁。

我知道这个金额对很多人来说不屑一顾,但是,北上广深的人看不上,不代表中西部人民看不上。一线城市出生的是中国人,其他中国领土出生的也都是中国人,有人觉得少,当然也会有人觉得可以。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促进了区域发展均衡,让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增加。

▶第二,按照教育贷款的方式进行低息贷款,比如说从出生开始办理,年化利率3%,每年贷款1万。可以一直申请到义务教育结束为止。等20岁或者大学毕业再还。

有人说,每年1万能干嘛?

还是那个道理,每个月的补贴加上这个1万的低息贷款,只是为了贴补孩子,并不是说让你去搞很多其他的事情,也不是说父母只管生,养育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

这个利率和金额可以半年调整一次,如果生育率上来了,就降低政策力度。如果新生儿数量没变化,那就继续刺激。


这个方案是不是印钱呢?

不是。

印钱是增加货币的总量,就相当于灌水,是货币手段。但是刚说的这个是一个财政手段加上行政手段。

还可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比如说全国性不分地域差异,同等规模的补贴政策,会让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增速超过东部。这个钱完全可以先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后面用个人所得税分成来补贴,也就是让不生育的人去补贴愿意生育的人。

低息贷款是商业行为,这个其实也是一个行政手段,所有国有银行都要参与。


其实就算是没有各种补贴,就冲着现在这么低的新生儿数量,年轻人都应该赶紧生。

晴买伞,雨买鞋,逆周期而行,这难道不是正确的思维吗?如此简单的道理,但凡读了一点国学经典,都应该理解才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被快餐文化冲坏了头。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16:35 | 只看该作者
深入理解了年轻人在想啥,才能明白生育率为啥那么差


原创 九边 九边 2023-01-27 10:20 发表于山东

首先是高房价这个被谈烂了的问题。房价和生育率的关系比较复杂,高房价的地方生育率肯定不行,低房价的地方也不一定行。整体而言,低房价的地区生育率要强那么一丢丢。

那房价具体怎么影响到生育呢?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债务。

你想想啊,你月薪5000,你们城市房价1万,你把父母的钱花光,然后背上贷款,每个月还完贷款之后还剩两三千,这咋过日子?

等到有了孩子,自然想给他相对好一些的生活,不然别人上补习班,他在玩沙子,将来再继续给有钱人当牛马?

对投入不足的恐惧,让大家进而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了恐惧。

尤其是此起彼伏鸡娃事迹,让太多人毛骨悚然。

你想想,你自己英语不咋地,有个四级基础,可是毕业这么多年,也基本上忘光了,复杂点的词汇只记住一个“abandon”。一听人家海淀孩子十来岁就上万词汇量,可以正常英语交流。因为人家从小学就有英语环境,父母都熟练掌握英语,平时教一个汉语词汇,就学一个英语。而自己的英语不如人家小孩,是不是觉得起跑线上就输了?是不是有种将来自己孩子要给人家当司机的感觉?

懂了这个,就懂了为啥张爱玲那句话在年轻人里疯传,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大意是“你生个孩子只是为了把自己贫穷传播下去,那简直是犯罪”。

深吸一口气,再想想,如果你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这七千的收入去掉房租,或者将来买个二三十平的小房子,把自己的游戏机,投影仪,电脑,懒人沙发都搬进去,上班,玩游戏,年底旅游,如果能碰上一个志同道合的妹子一起玩感觉也不错。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因为什么爱情,也没想生孩子重复自己没啥意思的人生,就是能玩得到一起。两个人说好不要孩子,就是要一直玩下去,两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医院有人陪,过年回老家封住亲戚的嘴。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句,很多人说到“不婚主义”,就以为是女权,这几年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男的越来越不追女孩”,不少女孩被剩下,真的不是因为坚持不婚,真的是没人追。他们不追女孩平时都忙些啥呢?大家仔细体会下下边这些话:“不谈恋爱的男生有多爽,攒钱买设备玩到天荒地老”,“只有坚持不交女朋友,你才知道自己多省钱”。

此外还有一种思潮越来越明显,“那个狗一样的中年人”,说的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被领导各种为难却不敢反抗也不敢辞职,天天唯唯诺诺。很多年轻人进公司第一天,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来可别成那样”。

很多老员工在公司对年轻人好像有种优越感,其实私下里年轻人把你当狗和反面教材。出于对年龄大了之后的恐惧,自然也会延伸到生育决策上。

更危险的是,一种解构主义思潮正在崛起,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在问自己,结婚有啥意义,生孩子又有啥意义,越想越没啥意义。

这些问题其实传统也没答案,老一辈只需要让孩子记住“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像说教一样传播下去,别问为什么,只需要记住结论。有些地方的人近乎病态地对儿子有所执迷,并不是他们有啥缜密的逻辑支持这个想法,而是纯粹被植入到了大脑里,从没想过为啥。

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崛起,这些“传统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这也是为啥越是大城市,传统观念越弱,反倒是老少边穷地区比较强,因为大城市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

那问题来了,现代教育和传统观念有仇吗?

并没有,只是教育天然解构传统。

我们现在花十几年教育孩子,并不是教会他们将来什么工作技能,那是技校干的事,事实上技校现在教的东西大部分现实里也没啥用。现代教育主要教的是让孩子学会处理“还没出现的问题”。这咋教呢?没啥办法,只能是传授给大家如何分解问题,归纳问题,定量分析,前置条件。最关键的,就是刨根问底。

没有刨根问底的思想,就没法处理那些复杂的问题,比如最近最喜欢聊的火箭、飞机、编程问题,碰到问题你不刨到根上,迟早出大事。

所以说科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整套思维方式,质疑一切,解构一切,没啥事情是天然成立的,这种矛头自然会对准传统思想。

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人口去搞工业搞建设,但是高质量就意味着教育,教育最大的产品就是“刨根问底”。

刨根问题是解构主义的一部分,一旦开始了思考,自然会思考“婚姻是什么”,一种无关爱情的财产制度,是私有制崛起的产物,为了财产继承出现的东西;生孩子又为了啥?不为啥,你的基因本质就是一串病毒,生命的意义就是复制,没有其他的意义。三四代之后,你会彻底被这个世界遗忘,你所做的一切对于世界并没有什么改变。

一旦意识到都没啥意义,下一步就会觉得“对自己好一些才是关键”,“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快乐地过完这一生”,以这个为出发点,大家就知道为啥现在的小孩们普遍自私,不想承担责任,贪图眼前欢愉,不为长远打算。要是搁以前,我可能会义正词严批评他们,现在经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好太多。

也就是说,一旦接受了现代教育,就开始刨根问底,一问就发现大部分问题跟个洋葱似的,剥到最后啥也没。既然所有的都是假的,那只有眼前的快乐才是真的,享受眼前的快乐,才不会辜负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农业社会里,肌肉是唯一力量来源,人多势力就大,可以形成对其他家族的压倒势力,“多子”就可以种出更多粮食,可不是多“多福”?中国传统思维其实是“农业文明下集体主义利他文化”,也就是倡导你多做一些牺牲和奉献,照顾老人和小孩,将来等你老了,别人也多做一些,这样社会不就和谐了嘛。

但是这么做经常会导致你频繁受委屈,所以又得提倡“吃亏是福”。大家也能感觉到,80后的父母普遍是这种,一辈子忙忙碌碌,年龄大了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孙子辈。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年龄大了,你们行吗?

你不一定行,你孩子更不一定行。很多年轻人说我不行,也不想,所以提前不生了,既避免了父母照顾孩子太辛苦,又避免了自己照顾两代人太崩溃。

至于很多人痛心疾首这种传统观念的缺失,可是他自己也是喊得凶,行为上也不想奉献,只是想让别人奉献。就好像有些人为制造业骄傲,同时骂人的时候口头禅也是“找个厂上班去吧”。

所以这些年传统观念在大城市里加速解体,什么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越来越不被年轻人认可。

之前抖音上有个“废物”博主,他就说为啥自己不指望养儿防老呢?因为他很有经验,自己是个24K纯废物,赚得还不够自己花,父母都别想指望自己,他怎么会指望将来孩子养自己呢?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说博主你有啥解决方案?

没有。

基本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是,生育率下跌的本质就是现代化。

上文也说清楚了,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还意味着大家越来越解构传统,越来越只关注眼前的快乐和当下的幸福。这也是为啥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没有高的。而我们中国,又叠加了一系列独特的问题,类似高房价,35岁问题等等。

而且你没法要求一个得到了高等教育的女性啥也不干使劲在家生,叠加现在抚养成本实在是太高。你几乎只有两个选择,花大价钱使劲去军备竞争,或者放养,将来让他给那些得到了良好资源的孩子当牛马。

现实里当然不一定,可能花了大量精力的孩子反而比较废物,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说不定放养的孩子发展的到挺好。但是绝大部分人不这么想,他们的观念就是军备竞赛思维,觉得投入少就产出少,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自然导致少子化。

以前大家生孩子的思路是先把孩子生出来,再看看哪个比较成气,然后再决定怎么教育。现在肯定不行了嘛,现在大家是先算算自己的收入能“精养”几个,再决定生几个。按照未来精英的成本来核算,绝大部分人一个都生不起。

这些观念在接下来很长时间里都一直影响着我们。

那这种“孩子投入不足会变螺丝”的恐惧将会继续很久,那啥时候是个头呢?

整个社会下限比较高的时候,就算没有高学历,就算去做体力劳动者,收入也还凑合,慢慢大家就没那么害怕了。

这种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提高生产力,社会上拥有多元化的工作岗位,毕业卷大厂或者公务员不再是唯一出路,到时候“螺丝钉恐惧才会降低”。

比如你觉得就算没读过大学,人生也不再那么灰暗的时候,这种思潮自然也就结束了。

现在其实已经有了苗头,微博上很多专科小年轻通过画画成了高手收入也不错,还有剪辑高手,或者有人靠骑车溜达发视频到B站也成了超级大V,还有高薪的理发小哥和纹身师等等。

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些高薪岗位共同特点就是存在于服务业,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让学历很差的人翻身的。但是这类岗位依旧不够多,绝大部分学历不高的小年轻只能进厂或者送外卖。

也就是说,未来等到生产力大发展,制造业这个基座大发展,随后服务业大爆发后,穷人的孩子,没有高级学历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技能取得社会地位,那时候普通人出人头地的概率反而会更高。

生育意愿是一点点降下去的,降到底自然会慢慢反弹,只是这两件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比如养儿防老这事是个千年传统,可是到了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当初通过高考进城,如今和父母一年见不了几次。把双方父母接到自己不到一百平的房子里住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太多的余力去照顾父母。

也就是说,自己的父母基本别想指望自己防老了。进一步推断出自己生娃也没法防,或者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也比较废,不好意思让他太累太疲劳,传统观念可能也就失效了。

但是可能再过一些年,完成城市化之后,父母和孩子都住在城里,相互可以有个照应,父母的退休金还可以补贴孩子。我就知道好几个小伙伴,他们最稳定的收入,就是父母加起来那几千块的退休金,他们父母的收入比他们高,跟父母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

不过从其他国家,包括东亚这几个的情况来看,父母和孩子各过各的是大趋势,其实这一点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了。

此外现在很多事大家一看就知道有问题,比如使劲喊着要求企业给孕妇保障,还有专家建议生一个孩子休一年,孩子爹也休半年去照顾小孩。

那问题来了,这成本谁承担?企业?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女员工到了一定年龄,几乎别想找到工作。事实上现在刚结婚的女性找工作非常非常难,为啥?因为谁知道你是不是接下来连续生三个娃?大家碰上这种事,不要义愤填膺,思考下你是一个企业主,你怎么办?

这玩意没有奇妙的解决方案,成本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问题,必须有人担,不是你就是别人。要不缩短假期,就跟美国似的;要不延长或者保持,但是国家出一部分成本,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就跟欧洲似的,降低社会对怀孕女性的“事实歧视”,也就是大家都不歧视你,可是就是不给你工作。

文末还是想说一句,人口下降最大的问题主要挤压的是消费端,但是大家不花钱,主要原因难道不是没钱吗?大家有钱还用担心不花钱?

至于生产端,大家思考下为啥美国投入那么大的资源搞AI,未来十年这方面肯定会有大突破。现在为啥跨国资本满世界跑找廉价劳动力,不就是因为劳动力比那根机械臂还便宜吗?今后的趋势很明显,机械臂和工业机器人每年都在降价,到时候会锁死很多国家想通过廉价人口弯道超车的梦想。

所以也别想着继续通过廉价劳动力保持工厂优势了,那也是一种刻舟求剑,还是考虑怎么塑造公平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最聪明最优秀的大脑留下来给我们搞创新,除此之外没有比得更好的办法,头脑才是唯一用之不竭的矿。

毕竟一台挖掘机可以顶几千人,一个码农交的社保顶的上20个流水线工人交的社保,一条火车线路一年赶得上明清600年漕运的运输量,一个顶级天才的技术创新顶得上几万几十万工人农民对社保的贡献。没必要疯狂追求之前的数量优势了,那条路已经死了,就不活了。

在生产力层面上发力,长期看来,这可能是唯一出路。

对于这一点,我相对来说是很乐观的,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个说法,认为我们和当初日本不一样,日本“昭和男儿”们老去之后,换上了食草族。而中国现在老去的那一代,整体是接受教育比较少的,而新成长起来的,比前辈接受的教育多得多,这种新陈代谢,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并不是坏事。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11 , Processed in 0.2201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