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2284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的意义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的意义,在青年时期,很少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感受不深。
  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看见了繁华与落寞,知道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什么是肤浅虚荣的,慢慢有所分辨。
  懂得意义之所在,才能激起余生的兴趣与执着。
  诗与远方,不只是属于青年人的,更是历练之后的顿悟。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0 10:53 | 只看该作者
李嘉诚赌错了?英国突然传来大消息,一场大戏上演!!



双十二,什么日子?

什么,网购节?我就知道你会说这个。

其实,今年的双十二,除了咱自家网上的买买买,更重要的,是英国将举行一次决定自己未来的选举,选出新的执政党和首相。

为什么说这次选举,决定英国未来?

除了这次选举,将决定英国脱欧的方式,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次挑战保守党党魁、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是工党领袖的杰里米·科尔宾。

大部分中国人,估计对科尔宾不是太熟悉,其实,这老兄早已是英国政坛老司机了,在英国政治光谱中,应该属于激进的左派了。



怎么个激进呢?

在经济上,科尔宾主张社会公平,要求将富豪的个人所得税提高到50%,将企业利润税提高到40%,同时大力实施国有化,大幅降低军费预算,在此基础上,大大提高英国人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水平。

在政治上,科尔宾希望阻止英国脱欧的进程,并主张废除国王和王室,彻底废除英国的贵族制度,将英国变成一个没有君主的纯议会制国家,打破阶层固化,推进社会流动和公平。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靠谱?

然而,在现在这个不靠谱的世界,以前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今天凌晨,约翰逊和科尔宾搞了大选前最后一场电视辩论,面对面开撕,然后,民调结果显示,有52%的人认为鲍里斯赢了,而48%的人则认为科尔宾表现的更好。



换句话说,这个被全世界看成激进左派的工党领袖,在接下来的一周,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成了英国首相。

倘若如此,那么英国就要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全世界,最怕科尔宾上台的,估计是两个人。

一个,是英国女王,因为科尔宾公开宣称,要废除王室。

不过,这事科尔宾放放空炮容易,但真做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毕竟,英国老百姓,已经熟悉了一个有国王的国家,国王是一个虚位,留着,可以怀古,没什么太大坏处。

另一个,则是李嘉诚了,这一位现在可能是真的,在瑟瑟发抖。

为什么呢?

因为科尔宾的经济政策,说白了,就是劫富济贫,而劫富有两手,一手是向富人收重税,另一手是国有化。

前几天,科尔宾在参加议会选举竞选活动时就承诺:如果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将会让民众免费上网。

“工党领导的政府将让每个人免费使用宽带……这是21世纪的核心基础设施。我认为它非常重要,因而不能交给企业(运营)。”

什么意思?

很简单啊,科尔宾要把英国电信宽带业务给国有化了。

然后,这次,科尔宾又提出,要将能源基建,包括水务系统,也给国有化了,把英国价值620亿英镑的能源基础设施,重新划归国有。

至于为什么要国有化能源基建,科尔宾说得很有道理:

一方面是要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是要让人人都用得起电力和供暖。

电信,能源基建,包括水务系统,看出点端倪了没?

是的,这几个领域,可都是此前李嘉诚,大量抛售手里的中国资产,大笔砸向英国,收购的最重要标的。



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可不少,这可能是他暮年的收官之战了!据媒体报道,李嘉诚在欧洲投资主要包括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电网、水、管道燃气等领域,其中英国是“主战场”。

目前,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电力分销四分之一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皆由李家控制。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

据统计,李嘉诚总投资累计已经超过了4000亿港元。有网友戏称,李嘉诚“买下半个英国”。

原以为自己买了英国基础设施,是低价抄底英国,没想到,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如果科尔宾真的上台了,大刀阔斧地推进国有化的话,那么,李嘉诚真的是阉猪割耳朵——两头受气了。

什么叫引君入瓮?

或许这就是了。



有人或许会说,英国不是保护私人财产吗?怎么会搞这种国有化,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事?

别逗了,国有化这档事,英国又不是没干过。

二战以来,英国就搞过两次国有化,都是在工党领导下。

第一次,是在1945年,艾德礼打败了丘吉尔,当选首相的时候。

那一次艾德礼工党政府,推行煤矿、铁路等基础产业国有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

第二次,是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执政的时候,同样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

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

这里,我不想去评论英国国有化的家长里短,我要说的是,国有化,英国已经搞过两次了,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英国都是怎么搞国有化的?

科尔宾团队说了:被收归国有的这些公司的现有投资者,将以议会决定的价格,得到政府债券的补偿。

这个也真是挺狠的:

1、议会决定的价格,也就是,议会说多少,就多少。

2、补偿的,不是现金,而是政府债券,某种意义上,有点像是英国政府开的“白条”。。。

如果真的这么搞,精明半生的李嘉诚,在其人生最后的收官之战,可能真的要走麦城的。

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了!



要参君一直认为:战略目光和认知能力,对一个企业家,是最重要的。此外,在战略之上,还有更高的因素:一个人的德行高低,及福报大小!

正如《了凡四训》说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对此,要心存敬畏!

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故土、对自己的同胞,应当怀有感恩之心、回报之行。这样,你才会有更大的福报,来支撑你未来!

反之,对自己的国家采取机会主义态度,当它处在顺境时就一头扎进去牟利,当它面临难关时就弃之不暇,那么,即使你算盘打得再精,一旦福报尽了,早晚逃不脱衰败的命运!

李嘉诚曾公开的说道:“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

他说的,就是真话,如果简单从商人的角度,我们不必苛责于他。

但是,如果从更高道德来衡量,李嘉诚相比起霍英东、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家,其格局和境界的差距,还是有云泥之別。

比如,已经去世的霍英东: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

霍英东早年为了祖国发展,得罪港英政府,中年为了改革开放冲在前方,成了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晚年为了祖国体育事业,费尽心血,更为了家乡的建设倾尽所有。

即使到了风烛残年,霍英东唯一割舍不下的,仍然是心中的家国情怀,心心念念,要为祖国做更多的事。



到今天,霍家资产是30亿美元,仅仅为李家的十分之一,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比李嘉诚,要高大十倍。

比如,华为老板任正非:“我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与员工!”

今天,中国还在遭遇美国的施压,华为还在以一个企业之力,承受美国举国科技战的打压,而华为的战斗力和向心力,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任正非的公正无私和战略眼光。



“我若贪生怕死,何来你们英勇奋战!”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一个替14亿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企业,看到了一个70岁还在战场拼杀,从不享受安逸的中国企业家!

“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这一刻,眼角湿润了。一个再有钱、再强大的人,永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父母。而今天有很多人,父母老了、行动不便了,就开始嫌弃了!

“对不起,我的钱不多,拉了富豪们的后腿”。任正非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自己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华为员工平均约为60万元,你在公司呆的时间越长,对应每年的分红就越高!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任正非出身贫寒,是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底层人民苦难的中国企业家。

所以,他不像其他企业家大谈财富,他讲的是要爱国,爱这个国家,希望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要再让人欺负了,讲的是中国人要团结!

再比如,我们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用实业振兴我大中华!

小时候,曹德旺家穷到吃不起饭,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

长大后,他终于赚得百亿家产,却用来捐款、做慈善、修寺院,累计高达80亿元,但他从不大肆宣扬,因为他觉得,财富只是自己在马路边捡到的东西,应当和大家共享。

曹德旺曾经在1995年的时候,拿过美国人的绿卡。但到2005年他发现,福耀两个字会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曹家移民,中国没有汽车玻璃。

这时候他跟美国人讲:我把绿卡还给你,不要了,三个孩子,老婆全部撤回去。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我必须向历史负责!

他说过: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我觉得一个企业家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种热爱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财富,而且还会成为做事业的动力。

我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享受,是为了中国靠我们共同去努力能够强大起来,这是我真实的话。

这就是曹德旺,福耀玻璃的老板,玻璃大王曹德旺!!和任正非一样,这两位70多岁的老人,闪耀着同样的光芒:几十年里,他们不炒房地产、不进行资本运作,只坚守一件事情:用实业振兴我大中华!



或许多年以后人们会记得,中国真正的脊梁,不是那些所谓在商言商、事事逐利而行的李嘉诚们,而是满腔爱国之情、一生热血难凉的霍英东,是百战不死、雄才大略的任正非,以及千千万万个爱国、睿智的曹德旺!

2019年,正因为有了华为、福耀玻璃等企业,有了任正非、曹德旺等企业家,每一个中华儿女自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从未如此之强!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不再随意被人压制、 任人宰割,而是被敬畏、去引领!

我们也因此看到,伟大的企业家,不应当只成为一个赚钱机器,而要有更高的境界和胸怀:

让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

让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

让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1:36 | 只看该作者
诺奖得主朱棣文哈佛演讲:生命太短暂,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mp.weixin.qq.com


编者语:
朱棣文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前能源部部长,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在这次演讲中,他语带诙谐地表示,相对于之前在哈佛做过毕业演讲的名人,自己名气不如JK罗琳响亮,也没有比尔·盖茨腰缠万贯,但至少自己是一个“书呆子”(a nerd)。

演讲人/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前能源部部长,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1

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同你们一起分享这个美妙的日子。


我不太肯定,自己够得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人这样的殊荣。去年登上这个讲台的是,英国亿万身家的小说家J.K. Rowling女士,她最早是一个古典文学的学生。前年站在这里的是比尔·盖茨先生,他是一个超级富翁、一个慈善家和“电脑痴”(computer nerd)。今年很遗憾,你们的演讲人是我,虽然我不是很有钱,但是至少我是一个“书呆子“(nerd)。


我很感激哈佛大学给我荣誉学位,这对我很重要,也许比你们会想到的还要重要。要知道,在学术上,我是我们家的异类。我的哥哥在麻省理工学院得到医学博士,在哈佛大学得到哲学博士;我的弟弟在哈佛大学得到一个法律学位。

我本人得到诺贝尔奖的时候,我想我的妈妈会高兴。但是,我错了。消息公布的那天早上,我给她打电话,她听了只说:“这是好消息,不过我想知道,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我?”如今在我们兄弟当中,我最终也拿到了哈佛学位,我想这一次,她会感到满意。



2



接下来的第二乐章是送上门的忠告。

这样的忠告很少有价值,几乎注定被忘记,永远不会被实践。但是,就像王尔德说的:“对于忠告,你所能做的,就是把它送给别人,因为它对你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下面就是我的忠告。

第一,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前人。要感谢你的父母和支持你的朋友,要感谢那些启发过你的教授,尤其要感谢那些上不好课的教授,因为他们迫使你自学。从整体看,自学能力是优秀的文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你还要去拥抱你的同学,感谢他们同你进行过的许多次彻夜长谈,这为你的教育带来了无法衡量的价值。当然,你还要感谢哈佛大学。不过即使你忘了这一点,校友会也会来提醒你。

第二,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在任何谈判中,都把最后一点点利益留给对方。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在合作中,不要把荣誉留给自己。成功合作的任何一方,都应获得全部荣誉的90%。


电影《Harvey》中,Jimmy Stewart扮演的角色Elwood P. Dowd,就完全理解这一点。他说:“多年前,母亲曾经对我说,‘Elwood,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要么做一个聪明人,要么做一个好人。’”我做聪明人,已经做了好多年了……但是,我推荐你们做好人。你们可以引用我这句话。

我的第三个忠告是,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是超级的一根筋,我的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

本科毕业后,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待了8年,读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待了9年。在这些年中,我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都来自物理学。


我还有最后一个忠告,就是说兴趣爱好固然重要,但是你不应该只考虑兴趣爱好。当你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物质生活和你实现的占有欲,都不会产生自豪。只有那些受你影响、被你改变过的人和事,才会让你产生自豪。


在贝尔实验室待了9年后,我决定离开这个温暖舒适的象牙塔,走进我眼中的“真实世界”——大学。我对贝尔实验室的看法,可以引用Mary Poppins的话,“实际上十全十美”。但是,我想离开那种仅仅是科学论文的生活。我要去教书,培育我自己在科学上的后代。


我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好友兼杰出同事Ted Geballe。他也是从伯克利分校去了贝尔实验室,几年前又离开贝尔实验室去了斯坦福大学。他对我们的动机做出了最佳描述:


“在大学工作,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他们生机勃勃,充满热情,思想自由,还没被生活的重压改变。虽然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你能找到的最佳受众。如果生命中只有一段时间是思想自由和充满创造力,那么那段时间就是你在读大学。进校时,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一字一句毫不怀疑,渐渐地,他们发现课本和教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于是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从那时起,就是我开始向他们学习了。”


我教过的学生、带过的博士后、合作过的年轻同事,都非常优秀。他们中有30多人,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有不少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使现在,我偶尔还会周末上网,向现在还从事生物物理学研究的学生请教。


我怀着回报社会的想法,开始了教学生涯。我的一生中,得到的多于我付出的,所以我要回报社会。

3


最后,你们是人道主义者,我要求你们为了人道主义说话。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残酷的讽刺之一,就是最受伤害的人,恰恰就是最无辜的人——那些世界上最穷的人们和那些还没有出生的人。
   

这个最后乐章的完结部是引用两个人道主义者的话。

   
第一段引语来自马丁·路德·金。这是1967年他对越南战争结束的评论,但是看上去非常适合用来评论今天的气候危机。

   
“我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团结一心,抛弃种族、肤色、阶级、国籍的隔阂;我呼吁包罗一切、无条件的对全人类的爱。你会因此遭受误解和误读,信奉尼采哲学的世人会认定你是一个软弱和胆怯的懦夫。但是,这是人类存在下去的绝对必需。……我的朋友,眼前的事实就是,明天就是今天。此刻,我们面临最紧急的情况。在变幻莫测的生活和历史之中,有一样东西叫做悔之晚矣。”


第二段引语来自威廉·福克纳。1950年12月10月,他在诺贝尔奖获奖晚宴上发表演说,谈到了世界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人道主义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相信人类不会仅仅存在,他还将胜利。人类是不朽的,这不是因为万物当中仅仅他拥有发言权,而是因为他有一个灵魂,一种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诗人、作家的责任就是书写这种精神。他们有权力升华人类的心灵,使人类回忆起过去曾经使他无比光荣的东西——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


各位同学,你们在我们的未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你们追求个人的志向时,我希望你们也会发扬奉献精神,积极发声,在大大小小各个方面帮助改进这个世界。这会给你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


最后,请接受我最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成功,也希望你们保护和拯救我们这个星球,为了你们的孩子,以及未来所有的孩子。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4:3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节被他刷屏!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卸任后拒绝两百万年薪,做了一个“傻”决定
mp.weixin.qq.com


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要退休了,
作为全国重点高中校长、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在全国教育界都广获认可,
有民办高中开出年薪两百多万挖他,
但这个“名校长”却做了一个决定,
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2016年,
他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当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
这是所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的“差校”,
而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
解决吃住,分文不取。



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
不置一分钱房产,
不炒一分钱股票,
写过16本书,
当过5所中学的校长。
他要在这所“差校”实践平民教育的理想,
在苗族人口占比98%的“天下苗族第一县”,
给这帮苗族孩子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更要影响成千上万户苗族家庭的未来。




全国名校长在小地方遇难题



来台江前,他最放心不下90岁的母亲,
老母亲得知儿子要去支教,非常支持:
“我身体好着呢,不信我跟你打赌。”
而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不知道,
他大胆的邀请,能否得到陈立群的同意。


邀请说出口,龙峰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
况且就算陈立群答应了,
台江这座偏远且贫困的县城,
又能拿什么招待好这位名校长呢?
然而陈校长没开条件,“解决吃住就行”
卸任浙江省的国家重点高中校长,
来到距离杭州1400公里外的贵州山区,
陈立群开启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

名校长做“傻决定”
↓↓↓





校长上任“三把火”
↓↓↓





爱与责任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学生是老师。”
他用“雷霆手段”唤醒老师们的责任心。
显然,一味“雷霆手段”也不是他的初衷,
如何提振教师士气、激发教师潜能,
成了陈校长急需解决的另一道难题。
新学期开学,他收到一封辞职信:
“我是铁了心要走。”
这突如其来的辞职信是刘明老师写的。
陈校长赶到台江县人民医院,
原来刘明的妻子头天晚上生了第二个孩子。



刘明坦言,
3000元要养活家里六口人,难。
不得已才想离开工作了15年的民族中学,
去薪水更高的民办中学。
听了这,陈校长挽留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他何尝不知道教师收入微薄的难处?
他只能说,学生们都很想你,
盼你能回来。
刘明听了眼睛一红“辞职信我收回吧……”
陈校长几乎每个月都要面临这样的挽留。
因为待遇跟不上,
台江民中每年都有十几位教师离职。
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
他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
增设目标考核奖、教学质量奖等,
但当地财力实在有限,
到手的补助杯水车薪。

他把20多万元奖金捐出来,
那是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杰出人才奖,
在台江设立“奖教金”,
每年奖励9名教师,每人5000元。
他拒绝了年薪200多万的高薪,
来到贫困山区,分文不取。
反而资助学生、奖励老师。
陈校长在贵州支教三年期间,
走访过100多名学生的家,
资助学生家庭的累计达10多万元。



他去过最远的一个孩子的家,
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
再坐烧着柴油的小船45分钟,
最后走路半个小时。
更让陈校长焦虑不安的是,
另一座横亘在人心里的“大山”,
台江县至今仍然没有脱贫,
群众依靠外出打工赚取微薄收入,
留守在家的儿童数量居高不下。



当地流行的观念是“读书无用论”、
“早点打工好”: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喝酒、斗牛、打麻将;
等着别人送小康。
陈立群到任后召开家长会,
看到有的班家长还没老师多,
可见教育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
台江民中作为全县唯一的高中,
过去几年,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
一些学生靠着国家和社会的资助,
注重享受而不思进取,
学生对手机的迷恋超乎想象,
早恋、抽烟、沉迷游戏等现象,
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辍学。
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他又能如何?




他打的第一张牌就是严格管理,
宣布进入校园安静环境学习月。
原先像是四处撒欢儿野马驹的学生,
突然被新校长的这根缰绳一拉,
像是有一记无形的教鞭抽在了心上,
一盘散沙式的学习氛围在逐渐改变。
浮躁止于宁静,
惊雷响于无声。



如果说行为习惯可以刻意培养,
那么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引导,
才正是陈校长大显身手的时候。
通过国旗下演讲、成人仪式,
他去激发学生的斗志。
这些学生们从没有听过的活动,
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新大门。
经常有学生给陈校长写信:
“是您的到来,才让我
有了走出贵州这个不平凡的想法。”




他改变的

不只是这群苗族孩子


因为陈校长,
台江民族中学的一大批学生,
改变了生活的选择,
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2017年6月,他带的首届毕业生高考,
全县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唯一的高中,
当揭开榜单看到成绩的那一刻,
从家长到亲友无不感到欣喜。
一本从40多个翻到100多个。



往年,台江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
留在台江民族中学的只有十来个人,
而2018年这数字翻了几倍,到95人,
全县中考状元也第一次留在民中。
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
有561人考取了本科,
本科成绩完成率达到了183%。
老师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尊严感就上来了。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家长,
他都重视“心灵唤醒”、“精神教育”,
通过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改变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
尊师重教的民风慢慢形成。
陈校长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
把社会最底层撬动起来,
让苗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意义:
考出一个孩子,
脱贫一个家庭,
带动一个寨子。
陈校长的微信头像,
是台江县小江小学,
那是一所教室用木板钉起来、
四面通风的老旧小学。
陈校长以此激励自己,
争取给孩子更好的求学机会。
才能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给钱总是要花光的,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世袭。”

——陈立群:《我的教育主张》


他谢绝了省州县一切奖金补贴,
也谢绝了一切宴请饭局,
别人宴请时,
他总以“我是来支教的”来谢绝。
他要为台江培养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
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
关键在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
台江县周边县城的小初高校长,
都是他的徒弟。
不仅仅是台江民中的老师受益,
全县老师都受益。



一批贫困生被扭转的人生


陈校长34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校长,
面对不同的生源和起点,
他都把后进的学校带到拔尖的水平,
成就了响当当的“全国名校长”美誉。
19年前,陈校长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
2001年,正在一个小作坊打工的董永军,
突然接到电话让他回家,他还不知道,
家里来的人,
将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那天下雨,他没想到眼前这位是校长,
而陈校长也没有想到,
这个用泥瓦搭盖、多处漏风的土屋,
竟然就是董永军的家。
因为父亲常年赌博,
董永军家里几乎一贫如洗。
陈校长按捺着内心的诧异,
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了董永军。




央视主播海霞评论:

他们让“放牛班也有春天”,笔芯!


今天联播里有好几条新闻与老师有关。其中,有位叫陈立群的老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原本是浙江一所名牌高中的校长,退休后独自来到贵州一所民族中学支教。要把这里的教学搞上去,太难了,简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陈校长有办法有行动,他具体怎么做的?强烈推荐您看看央视一套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专题节目。

在这里我要点赞的是陈校长的那份信念,他来支教分文不取,还贴进去几十万元,他说:“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他也坚信,只要给孩子一点光亮,孩子就会还你一片天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他读书时老师要求十分严厉,现在想来,终生受益;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遇到像陈校长这样的好老师、好校长,放牛班也有春天。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您辛苦了,笔芯!



2018年10月11日快报记者曾到黔东南采访过陈立群。“出世为人,淡泊明志,宁静修炼心性;入世为事,积极进取 ,知识改变命运。”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学楼上曾在开学时挂着这样的条幅。

陈立群刚接手时,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成绩在全州排名垫底,校风散漫。“苗族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心思没有花在学习上。”陈校长制定了规章制度,并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全校3000多名学生全部住校。现在学校跑操秩序和晚自修纪律都非常好,可以和杭州的学校相比。

去年高考后,陈校长为每一位分数上了二本线的学生准备了证书,证书盖上县委县政府的章,由他亲自送到家门口。寨子里贴着光荣榜,并放鞭炮庆祝,让全寨子的人都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光荣。

“你无法想象这里有多贫困。”陈校长说,自己的包里总是准备着现金,用于接济家里有困难的孩子。

从学军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有不少民办学校开出丰厚薪酬聘请陈立群,但他不为所动。陈立群“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他认为外界的帮扶可以帮助改善但无法消除贫困。“教育是贫困治本之策”。陈校长的支教计划原定一年,期满后他选择了留任。“不少新生和家长都说冲着我来的,我至少要把他们送进大学校园!”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1:06 | 只看该作者
莫言在日本的演讲很震撼: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作者:莫言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演讲题目:《哪些人是有罪的》。有人说,仅凭这篇演讲,莫言就应该获得诺奖。

感谢而且佩服日本朋友们,为论坛选择了这么一个丰满的议题。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经典之言)。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下,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庄子的这则寓言,包含着退让避祸的机心。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酿成了无量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的素材。文学家大多也是爱财富逐名利的,但文学却是批判富人、歌颂穷人的。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为富不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富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也是虽然穷但不失人格尊严的穷人。

我们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想出许许多多的文学中的典型人物,作家在塑造他们的性格时,除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那就是把富贵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了富贵诱惑的自然是真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是帮凶。当然,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让他的主人公,借着金钱的力量,复了仇,雪了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有的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善良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富且贵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又从正面肯定了富贵的价值。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中国的哲学里,其实一直不缺少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依靠道德劝诫和文学的说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佛教就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金钱、名利、权势对人的诱惑之外,另有一最大的也是致命的诱惑就是美色的诱惑。这问题似乎与女性无关,但其实也有关。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因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发生的战争,也曾经因为美女,而让某些统治者丢掉了江山社稷。绝对地否定色欲当然不对,因为没了这欲望,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

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人的性欲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他们多半是口是心非,尽管深宫中妻妾成群,但民间却要存天理灭人欲,男女之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对于人类贪婪的财富欲望和权势欲望,文学与法律、道德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但对于性欲,尤其是升华为爱情的性欲,文学作品却经常地另唱别调,有时甚至扮演吹鼓手的角色。中国有《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外国有《卡特莱夫人的情人》。这也是一个文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男女之间的欲望,没有情与爱,似乎也就没有了文学。

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中国人近年来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大幅度的宽松,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多大的提高。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少数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致富导致的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原因。而那些非法致富的暴发户们的骄奢淫逸、张牙舞爪又引起了下层百姓的仇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仇富心理,而富豪与权-势的勾结又制造出种种的恶政和冤案,这就使老百姓在仇富心理之外又加上一种仇-官心理。仇富与仇-官的心理借助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既使某些人物和阶-层谈网色变,恶行有所收敛,但网络自身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富贵者的病态需求。

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与老百姓比起来,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太空里去瞎折腾。地球四处冒烟,浑身颤抖,大海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

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6:11 | 只看该作者
萧功秦:为什么我们追求的都是庸俗的成功



萧功秦(1946—),湖南衡阳人。1946年9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中国新权威主义、新保守主义的代表学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应邀在德国、瑞士、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与香港等地大学与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



庸俗的“成功”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
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则比较多元化。甚至连日本人也比中国人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得多。
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人生目标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差,我过去也隐约感觉到了。就拿我所接触到的文科研究生与大学生来说,就我多年教学所知而言,其中相当强烈地出于对本专业由衷的热爱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实在并不多。

前不久我见到的一位来上海开会的美国女教授。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与这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留学生成为好朋友。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说,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这样,她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因为她现在上课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她还说,她生活很简朴,只要再积一些钱,提前退休以后的生活不会有问题。
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非少见。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要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当下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用这个例子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用这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另一个例子是,去年有一天,我的一个发了小财的初中同学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吃饭,在开往一家大饭店的出租车上,他突然大发感叹,说我们当中最可怜的就是笔者本人了,他说这是因为笔者现在还在拼命读书。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读历史书又能赚多少钱?对此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对他的想法提出反驳,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而是一个不同的生活价值态度问题。
这个例子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这位朋友在中学时期是全校最杰出的优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语文教师当作全校高中生的范文印出来让大家欣赏。而现在他却非常真切地把金钱与享受,作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的价值来确认,并相当自然地认为,可以以此作为唯一的尺度,对别人幸福与否或可怜与否来进行评价,丝毫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至少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一元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价值观如同潮水一样已经渗透在我们活着的一代人中。以至于这种价值优势已经取得可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权地位了。
再有一个例子是,去年七月我在旧金山硅谷参加了一个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由于我这位刚从国内的老乡的到来,而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价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国大陆来客的存在。也根本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回来的路上,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对于“超越性”追求的漠视
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从古北新区访友返回家后,我通过电话向我当年的一位中学老师谈及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用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里的情节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认为,将来中国人富了以后,一切都会变的。人们的追求会多元化的。
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就拿越来越富有的台湾来说,金钱至上潮流,已经发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就拿香港来说,我在香港作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使我最惊异的一大发现是,号称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拥有六百万高素质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办了一份《二十一世纪》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办的纯人文刊物。这是不是表明,香港的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像是经济动物呢?
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宗教对来世,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佛教并不是中国的国教,本土的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其实也相当功利化,自古以来,包括历史代帝王在内的相当多人们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现世的长生,对来世与彼岸世界并没有兴趣。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务实而少幻想,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如今又处于一个商品世俗化成为潮流的时代,那么,走向全民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价值同质化这种现象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例如与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由于没有宗教作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础,儒家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因而与其他文明相比,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时,却会发现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孔子本人是有强烈的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的。例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贤那里,对形而上的道的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而且强烈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像颜回那样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会生活得相当充实并具有人格力量。孔子从来对超功利的艺术与精神领域的追求看得远比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还意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他看来,贵在自得之乐,一个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动力。他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论语》中,人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许多言论。
另一方面,孔子对“道”的追求又并没有使他成为禁欲主义者,他从来没有单纯地拒绝过物质上的享受。他并没有像后世的佛教徒那样,一般意义上反对“富且贵”。他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无宁说,他主张在现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有节制的世俗物质生活。这是一种相当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质享受的人生图画。一个以原典意义上的儒家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达到的平衡和谐状态。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过世,可以说他属于中国最后一代的受儒家影响的老式读书人。根据家人的回忆与我小时候对他的依稀的记忆,他是一个乐天的老人,自命为“谑翁”,喜欢喝酒,喝得过量也会发酒疯,对人非常善良。读书甚勤,拥有万卷藏书,购书成为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每次发薪水就用来购书,购书之后往往是身无半文。反过来还要向子孙辈“借钱”。吃的则基本上是粗茶淡饭。高兴时会眼泪纵橫。对子女又非常宽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励自己的女儿(即我的姑妈)去读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恋爱,他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见到别人有难总会尽力相助。
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话祖父填写表格时把“宗教信仰”一栏填写为“信仰儒教”,哥哥说,“儒家怎么能算是宗教呢!”现在想来,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于孔子原本意义上的那种儒者了。他对他所理解的“道”的诚挚信仰,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对现世价值的享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达到和谐的地步。他从来没有压抑自己的个性,用“发舒”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谑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这种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他的人生意义的追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就在于,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可以摆脱那种单纯的物质金钱的追求,而对现世人生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我想,这种和谐的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的,达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可惜这一种类型的儒者与我们之间已经出现无法接合的断层。
现在想来,人们从五四反封建的文学作品中见到的近代以来的士绅形象已经脸谱化了:中国的儒家士绅阶层是专制的,不开化的,僵化而封闭的,生于儒家士绅统治家族社会,只有打倒它或者离家出走一途。巴金《家》里的那个士绅老家长的形象实际上是被高度符号化了,自五四以来,几乎就成为中国旧家长制度的象征。
其实,中国士绅阶层本身在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也处于转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士绅中的专制家长当然不在少数,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类型,至少在我们家里,就出现了从传统士绅中转化出来的一种新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儒家文化在与外部文明的融合中未必不能衍化出一种能够容纳超功利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容纳特立独行的人格的、通达发舒的新类型。可惜的是,这种自然的转化由于种种因素而在中国没有实现。二十世纪以来,士绅文化终于彻底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了革命特色的农民文化。而农民不得不为稻梁谋的生活处境,使这种文化注定具有相当实用性与功利性特质。当然,这一点肯定不能解释我们提出的问题的全部,但也许可以解释部分。
传统文化的制约
当然,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儒家主要的历史趋势不是走向发舒,而是走向“律则化”。我们自五四以来批判的,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即把儒家的“道”变成官学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变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变成一种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纲常伦理。其结果就是儒家自身的异化。这种由于政治化而异化的最典型例子是东汉时期的“二十四孝”,一个为了使双亲有饭吃而把儿子活埋的孝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范与英雄,这无疑是一种为了某种被阉割了的“道”而牺牲人性的文化,这是一种失去了人性与道之间的和谐平衡的文化,这种“道”又如何对子孙后代具有吸引力呢?人们又如何会在对这种意识形态化的“道”的精神向往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呢?一旦这种“道”对人们的强制与约束力瓦解了,失去精神追求的人们又怎么可能不走向极端世俗化呢?
一种重发舒的、通达而多少富有人性味的原典儒家,如何在西汉以后演变为“重一道同风”的、以律则化的方式来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官学化的儒家?这可以说自五四以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感兴趣的问题。我想可能有两个关键点。虽然这两点也许都是老生常谈。
首先,在孔子那里,作为社会人伦的“道”,被历朝统治者解释为“上尊下卑”的等级秩序的“道”,从而失去了原典中的道的本性。其次,把人欲追求与对道统的尊顺不是有机地结合,而是完全对立起来。在《礼记》中有一段话最为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对立:“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这种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把忠信、立义视为与世俗欲求完全对立的东西来遵顺,无疑是把儒家变成禁欲主义,而这种禁欲主义并不是为了实现超功利的审美追求,而是要实现一种现世政治目标,即实现统治秩序的机械般的稳定。这种禁欲甚至还及不上西方禁欲主义宗教中的“彼岸世界”对人性的吸引力。很难想象这种官学化的儒家,怎么能使人们获得一种发舒的自由的生活。
于是,中国文化的周期变动就显示出这样的特点,禁欲式的“律则化”对人性的压抑,形成机械式的人格特质。这种格式瓦解后,则呈现为不受精神力量制约与节制的逐利趋势。在乱世时代,这种物质追逐表现为没有章法的不开化的利己主义,在一个商品化的世俗承平时代,则表现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而无论在禁欲主义的格式化约束力有效的时期,还是在其失效的时期,无论在乱世还是承平时期,国民人格的表现都体现为同质化,中国有的是贤臣、烈妇,营利之徒或官学化的儒生,但就是没有特立独行的自由人格。当今中国,是一个可以让人们自由逐利的时代,其人格特征更多地是表现为后一种类型。
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其实,我们现代中国人中并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一些超越性价值的因子。(这些超越性价值未必只有知识分子精英们才能理解,并去身体力行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它们。
我们历史中有过屈原的浩渺无涯的想象力,有过《史记》中的豫让那种充满悲剧性格的俠义英雄,有过竹林七贤的真潇洒,有过李白的真浪漫。只是这些文化因子在宋元以后逐渐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的世俗追求之中了,或者说逐渐处于休眠状态了。
我们当代很多人至少在理论上对价值多元化还是肯定的,但这也许主要还是受惠于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超越性价值”的影响与启发,而不是来源于对自己文化中被我们已经遗忘了的文化基因的回归。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我们应该感谢西方文明在这些超功利的价值方面给予我们的激刺与启迪。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事实上,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乃是创造之母。而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2:02 | 只看该作者
一位特级教师在女儿自杀后上的一堂课,为人父母都应该看看



看到问题,永远比看到成绩更重要;

活着,永远比功成名就更重要!


一天,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有什么重要的课程引来这么多学生和家长?


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


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歔欷不已。


原来,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是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





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是我女儿的一生。今天我就用她的故事告诉在座的孩子们和父母们该如何珍惜生命。”

南京一中黄侃老师用哽咽的声音开始了这堂“生命教育课”。
因为7月3日是她所带的初三(2)班孩子们拿中考分数的日子,无论孩子们考得如何,她都希望孩子和父母能够正确对待。




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主讲人黄侃老师是一位失去爱女的母亲,而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是人们眼中的优秀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歌善舞,爱好广泛。



而就是这样一位堪称完美的学生,却在异国留学时期,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打击对作为母亲、又为人师的黄侃来说,痛彻心扉,又陷入了深度思考。


2009年的2月8日,黄侃收到了一个电话,告诉她远远出事了。



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出事了?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



女儿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



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





“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



但就在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嚎啕大哭。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



“请不要救我”


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黄侃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一位母亲的反思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


“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

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

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想对学生和家长说……”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


“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




反思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

成绩只是孩子这棵树上的一朵花,我们不能仅盯着成绩这朵花,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

如果我们的眼光局限于成绩这朵花,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孩子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优秀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而这将是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醒,唯有孩子的内心枝繁叶茂,才能开出更多的花!花有逢春再开的时候,而树枯再无返青的时候啊!

愿父母们都明白:看到问题,永远比看到成绩更重要!活着,永远比功成名就更重要!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4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4
7#
发表于 2019-11-15 10:1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家长来说学着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犯错、去学习、去成长并不是一件易事,
家长作为过来人,有更多的经验更多的阅历,我们希望用自己一己之力去帮助孩子、鞭策孩子,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但孩子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和消化,过于压迫式地催促有时则物极必反;
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人,也曾幼稚、也曾迷茫,为何不好好品味孩子身上的幼稚,毕竟那是我们身上再也找不到的青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15:35 | 只看该作者
“结婚后,你不再是我的儿子”:这个“刻薄”的婆婆,点醒了无数人

亲爱的儿子:

忽然给你写信,一定很意外吧?
说实话,妈妈突然冒出想给你写信的想法也很惊讶,但是,有些话我只能在书信里面和你说。
前几天,你与儿媳的争吵,妈妈在门外都听见啦。
你也不要怪她,虽然她与你一样,都叫我妈妈,但我毕竟不是她的母亲,你可以在我面前随意一点,她却是不敢的。
昨天我洗衣服的时候,顺便就把你们的脏衣服丢在洗衣机里面了,我在门外听到你媳妇对你说:“你妈又把我的衣服洗了,我看着阳台上的内裤和胸罩,我的尴尬病都要犯了,隐私全部没有了”。
“你妈来了之后,你整个人都懒了,我都不敢喊你做事,怕你妈对我有什么看法,你现在就是一个巨婴,什么事情都不做!”
不好意思,我过来这几天一直谨小慎微,没想到还是做错了一些事情。
儿子,请不要去责怪你的媳妇,请不要怪她不孝顺。
虽然妈妈听到这些话后确实有点不高兴,但是妈妈还是要对你说,你媳妇是对的,因为如果我是她,我也会这样和自己的丈夫抱怨的。
今天是你们结婚的第七天,妈妈过来照顾你们新婚小两口,看看你们的新房,已经来了一周了,明天就准备回去了。
你爸报了重庆三峡游轮的夕阳旅行团,过两天就要发团了,我们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准备拿自己的退休金去这个世界看看。
在旅游前,妈妈有三句话想要对你说:

第一句:结婚之后,我和你不再是一家人
儿子,读到这里,不要惊讶。
妈妈说这句话,并非是要离你而去。你在妈妈心中,永远是那个每晚赖在床边缠着我讲故事的小可爱。
妈妈说的这个家,是指作为一个小小单位的、独立的家,你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你和你妻子就是一家人,我和你爸爸是一家人。
这样说,是挺残酷的,妈妈一开始想到以后不能每天都看到你,心里就空落落的。
还记得你12岁那年,我们一家子去内蒙古旅游,在牧民家里目睹的羊妈妈哺乳小羊吗?你兴奋的想要摸小羊,却被护犊的羊妈妈撞的翻了个跟头。
曾经,我们母子两也像羊妈妈与小羊那样亲密。但你不知道的是,小羊长大后,羊妈妈便会逐渐离开小羊,这样,它才能学会独立觅食,在游牧民族的迁徙中存活下来。
你今年已经28岁,已经是一个很棒的小伙子了,妈妈甚至要踮起脚,才能够到你的头。
但妈妈不得不像羊妈妈离开小羊那样渐渐退出你的生活,因为如果妈妈继续作为一个“家人”插入你们这个小家庭,对你,对你媳妇,对我都不好。
妈妈看过这样一个新闻,儿子结婚后,婆婆半夜依然跑到儿子房间帮他盖被子,媳妇吓得不轻,差点送到了精神病院。
这样的婆婆,就是操太多心了。
你还记得和妈妈玩的很好的张阿姨吗?
你张阿姨是一个精明而强势的女人,离婚后独自一人把小张拉扯长大,吃了不少苦。
在小张结婚后,本应享清福的她却闲不住,依然和从前一样,什么事情都抢着来,夫妻俩有什么事情,都要先过问她。
小张是个孝顺的孩子,并没有感觉哪里不对,但他妻子始终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外人,三天两头地吵了之后,他们离了婚。
母亲要是真正为了孩子好,就一定要学会在孩子的生活里面体面地退出。
不愿意放手的母亲,与其说她们是爱孩子,不如说她们想对孩子的生活继续进行掌控。
儿子,要做到从你的生活中退出真的很难很难,但妈妈已经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会把自己的晚年过得尽量精彩。
如果你想妈妈了,我会来你家串门,小住一段时日,每天给你做你最喜欢的豆腐蒸肉。
但儿子,请你千万要记住,我们已经不是一家人了,我只是过来暂住,你和你的妻子才是一家人。

第二句:结婚之后,爱你的孩子之前,请先爱你的妻子
当年妈妈生下你后,你父亲高兴的几宿睡不着。你刚生下来时很丑,小脸皱巴巴的,眼睛都睁不开。
但看着你,我们就像看见了世界上最漂亮的珍宝。
第一次当妈妈,才知道带孩子有多累。
那时候啊,你爸爸白天要上班,妈妈得给你洗衣服,洗尿布,做饭,洗刷餐具奶瓶,整天忙的就像打仗。但看着你,我就觉得日子无比的充实。
将来你们有了孩子,你媳妇一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带孩子真的很累,必要时,妈妈也会过去帮把手。
但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因为自己上班或者什么就不管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妈妈看过很多微信上面的文章,“诈尸式丈夫”、“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爸爸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是缺席的。
在“丧偶式婚姻”中,妻子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凌驾在丈夫的关系之上。
这里面有妻子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丈夫的原因,如果丈夫当初不当甩手掌柜,情况会好很多。
妈妈希望你和妻子一起去带孩子,哪怕上班再累,能在下班的时候抱抱孩子,和孩子说说话,就已经够了。
有了孩子之后,你们会很容易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孩子身上,但是妈妈还要说,请不要忘记爱你的妻子。
一个被爱着的女人和别的女人是不一样的,她的心情会愉悦,她的笑容会舒爽,她会更爱这个家,更爱自己的家人。
一个好的家庭,一定是爸爸爱妈妈,爸爸和妈妈一起爱孩子,夫妻关系要凌驾在一切关系之上。
妈妈爱孩子超过了丈夫,或者爸爸爱孩子超过了妻子,这样对家庭都是毁灭性的。
对于孩子来说,看到父母相爱,在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长大,没有争吵,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孩子也能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
最近有一句话很好: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妈妈希望你不要忘记,你就是孩子以后的原生家庭。

第三句:结婚之后,妻子才是你最重要的家人

你还记得吗,之前你们小两口在沙发上陪我看电视时,儿媳问你,如果我和她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妈妈想要告诉你,请你先救你的妻子,妈妈掉水里面,你爸爸会救我。
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一所大学里,教授对学生们说,请在黑板上写上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十个人。学生写下了他朋友、亲人与同学的名字。
教授说:“如果你的生命里,只能容下9个人,请你划掉一个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于是,学生划掉了他同学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又划掉了他的朋友......
每划掉一个人,学生都会感觉无比惋惜。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四个人,分别是学生的父母、妻子和孩子。
教授平静的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犹豫再三,有的学生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们最后依依不舍地划掉了自己父亲的名字。
“请留下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人。”学生们最后崩溃大哭,划掉了他的母亲与孩子,只留下了自己的伴侣。
“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孩子是你亲身骨肉,而伴侣可以再找,为什么你留下的反而是你伴侣呢?”教授问道。
“因为我的父母会先我而去,而我的孩子长大了也会离开我,能真正陪伴我走过一生的,只有我的妻子。”
学生的回答,也是妈妈想对你说的话。
人生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最重要的人都会先后离你而去,所以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妈妈已经快60岁了,总有一天,我会老的走不动,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离你先去。
而你的孩子将来也会找到自己的伴侣,过上自己的生活,就像你现在离开妈妈身边一样。
只有你的妻子,才能陪着你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她才是你最重要的那个人。
所以,你一定要比爱妈妈更爱自己的妻子,把她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彼此扶持,相互珍爱。
儿子,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少抽点烟,按时睡觉。
我们母子之间是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不用你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你幸福,快乐,就够了。
虽然从此之后,聚少离多,但妈妈没有走的太远,我会一直在一个你够得着的地方,看着你,祝福你。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5:47 | 只看该作者
  “更好”与“最好”

  对于上进的人来说,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地反省,不断地纠错,不断地努力奋斗,是一种常态。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会陷入“最好”的误区中而不自知。
  人往高处走,追求成功,追求名利,是正当的索求,但不知不觉中陷入到要求“最好”的陷阱中,那是痛苦的,也能毁了自己。
  “更好”,绝不是“最好”。
  “更好”,是向内比,和自己的过去比。每一点进步,都让自己快乐,这也不否定以前的自己优秀。
  “最好”,是向外比,和别人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旦潜意识中想成为“最好”的那个人,那就永远也不满足,也不快乐。不知不觉中陷入“自责”、“纠结”、“怨恨”的负面情绪中,常会觉得老天不公,自己可怜,生活不再有阳光。
  追求上进,让自己一点点变得更好。多和以前的自己比,少一点碾压别人的想法,生活就会多一点宽容,精神会更多一些舒畅。
  幸福,需要经济基础支撑,但很多时候,是自己欲望减少得来的。
  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那个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4:4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个亿万富翁的觉悟

现年87岁的稻盛和夫,以特有的经营哲学,在2011年时让日航迅速转亏为盈。65岁那年,稻盛和夫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经诊断为胃癌。



稻盛和夫


一位日本亿万富翁与老婆婆的故事。


现年87岁的稻盛和夫,以特有的经营哲学,在2011年时让日航迅速转亏为盈。65岁那年,稻盛和夫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经诊断为胃癌。


在日本,稻盛和夫有“经营之神”之称,他亲手创办的两家公司京瓷和KDDI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一直以来,他心中始终有个疑惑。事业上的成就以及亿万的财富,却不能够让他回答这个简单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两个月后,稻盛和夫走出医院大门,来到京都圆福寺,他辞去了公司的一切职务,告别了风尘俗务,剃度出家。


虽然他拥有的金钱可以买下很多个寺院,但他并没有享受特殊的待遇。他住一样的僧舍,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甚至,生病的身体尚未康复,他也要手捧托钵,挨门挨户地去化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天气已经有了冬天般的寒冷。


稻盛和夫光着脚,穿着草鞋,一家一家地托钵化缘。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指头,被划破渗出了血,他也强忍疼痛。黄昏时,他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踏上回程。


返回寺庙的路边,有很多落叶如蝴蝶一样飞舞着飘落下来,隐没在厚厚的一层落叶里,融为枯黄的一片。


眼前晚秋的悲凉,不禁让稻盛和夫想到了人生的境遇,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马路对面一个正在扫地的老婆婆放下手中的扫帚,迳直向他走了过来,伸手从里边的衣袋里,摸出一枚一百日元的硬币,递到了稻盛和夫的手里,说道:“你是修行的出家人吧,你的肚子一定很饿吧,这个你拿去,买点面包填填肚子。”


当一只苍老的手,把一枚硬币塞进手里的瞬间,稻盛和夫就像全身被电击一样,激动得全身颤抖,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感觉自己觉悟了,达到了一直苦苦追求的幸福的境界。


那个看上去生活并不富裕的老婆婆,毫不迟疑、没有丝毫傲慢地流露出的悲悯之心,让亿万富翁稻盛和夫悟到了人生的幸福。


不久,稻盛和夫离开寺院还俗。他现在有了新的使命,他要把幸福和善的理念传扬出去。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对于人生的意义,并不能以多少来衡量,关键是其中含有多少爱意与善念。让别人感受爱,接受别人爱心的馈赠,何尝不是一种存在的价值呢?


我们活在世上,需要温暖别人,也需要别人的温暖,只有相互的心都有温度,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生才不会因绝望而失去意义。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永远不要用钱去衡量别人的价值。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32 , Processed in 0.2262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