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39665|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摆平印度——印度究竟不可思议到什么程度?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摆平印度——印度究竟不可思议到什么程度?

如果半个世纪前我们能清楚印度人的规律,或许就可以避免和他们打一仗了。当年中国真不想打那一仗,刚刚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都打过了,还有必要和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再打一仗?今天理解了这种规律,中国企业就不会在印度亏那么多钱了。不可思议的印度并非不可以思议,任何事物都一样,只要科学地理解清楚其内在规律,无论多么奇怪的事物都能真正摆平它。


判断是否理解印度的“不可思议标准”


    在中国研究印度的人极少,研究者中能有在印度长期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人更少。当年唐僧要取真经就跋涉千山万水,要了解今天的印度,当然也得在当地有足够的经历,并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以《实验、测量与科学》一书的观点来看,科学的研究需要以测量数据为基础,而不是以臆想的观念为基础。很多没有足够实际测量数据的观点,可能会带有太多主体误差的成份。
作者当年作为中兴印度子公司主席接见班加落尔本地员工
  作者(左二)参加孟买本地员工(右一)姐姐(右三)的婚礼
参加印度本地员工组织的Holy 节庆祝活动。能认出哪个是作者吗?
    要想总结出印度的规律,并且让中国人准确地理解真的很难,所以我需要先找到一些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标准,它们不一定绝对准确,也不一定长期适用,但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本文先谈的是“不可思议标准”,以后还会谈其他的标准:
  • 初识印度:如果对印度的介绍没有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话,那就不会是真正的印度。
  • 深入印度:如果仅仅是停留于初识,那就只是一种猎奇心理的满足罢了。因此要更进一步,如果不能理解这种不可思议,那就不能说对印度有深入的研究。
  • 印度通:最后,如果不能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甚至享受这种不可思议,那就不能称为是印度通。




    2002年,在一位印度商界领导人,德里孟买工业走廊发展有限公司主席Amitabh Kant推动下,由印度旅游部正式发布的宣传广告LOGO,下面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宣传LOGO。

印度宣传视频截图。如果您去了印度没有体验、认知并最终享受到不可思议,那旅游费可就白花了

从各国乞丐的区别开始理解印度的不可思议


    网上有人把印度文化称为是“乞丐文化”,这有一定道理。但以前述的判断标准来说,读者会对这个总结感到“不可思议”吗?好像没有。如果没有,那就说明这种研究还没触及到真正的印度。我在印度生活了很长时间,切身体验了大量可以说是印度的负面情况,可是依然对很多简单蔑视印度的看法和说法有所保留。用“乞丐文化”来形容印度,一方面,那是太低估了印度乞丐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那是对其他国家乞丐人格的极大羞辱???——什......什嘛?脑子是不是有点晕,感到不可思议?对了,如果您有这种感觉,就说明开始触及真正的印度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不同国家乞丐的不同表现来说明这个问题。  欧洲乞丐是这样的:
    穿得西装革履,甚至还喷了点香水,面前放了一个礼帽。一位女士往礼帽里放了一个欧元。
    乞丐用纯正的伦敦音说:“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女士微笑着回答:“it 's my pleasure”(不用客气)    乞丐:“you are so beautiful”。(您太美了)    女士:“Thank you,bye bye”。(谢谢,再见)    —— 让人享受到的是优雅和温馨。美国的乞丐是这样的:
    拿枪顶着你的脑袋,“Money, Money”(钱,钱)。你把钱包掏出来给他,他只把所有现金拿出来,把钱包还给你。别说是ID什么的,连信用卡他都不要,全还给你。要接中国人思维,信用卡虽然说要签字,但在美国随便怎么划几下其实也可以用,根本不会有障碍。但人家美国乞丐认为必须本人签字就是得本人签字,即使商家能接受人家也不会这么干。“Any more?”(还有吗?),“NO”(没有了)。然后乞丐从现金中拿出20美元找给你,让你打车回家。    ——  让人享受的不仅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而且还有丢了340美元居然还能像天上掉馅饼式地找回20美元的快感,最关键的ID什么的都没丢,并且还会觉得这乞丐怎么这么讲道理、有人性、讲人权。中国的乞丐是这样的:
    不仅给您作揖,还口口声声“大哥,大姐,大爷,恭喜发财!”。钱不论多少,如果您给个1块、5块的,马上说“谢谢,谢谢!一看就知道您真是好人哪,菩萨保佑您”。如果您一下给个50,乞丐能跪地上给您磕个响头;如果您要是给个100的,他能不停地把人行道地砖都给磕破了。    —— 让人享受的是施舍者的慈善和高贵。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那想过没有涌泉之恩呢,还不得让人冲毁龙王庙了。别以为只有他人不可思议,中国人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只是我们自己不觉得罢了。印度的乞丐是这样的:
    一旦你多看一眼,他们就会立即跑过来,用手不断喂到嘴边。这是典型的印度乞丐要钱的动作。如果您给了10个卢比结果是什么?一是其他地方的乞丐一看这里有收获一拥而上全跑过来把手伸给你,二是收了10卢比的乞丐把钱放起来瞬间又把手伸向您。设想一下,如果您不忍心,一直不停地10卢比、10卢比地给一个乞丐结果是什么?他会永无止尽地重复收钱再把手伸给您的动作。如果继续设想一下,您把1万卢比都不停地全给一个乞丐,最后发现自己没钱了,想要回5个卢比给自己买一小块面包吃,您猜怎么着?他们瞬间全都撒腿跑掉了。    —— 让人感受到的就是无止尽,而且一去无回被索取的发疯、崩溃。    以上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描述,其他地方乞丐很少了,但印度的乞丐现在真的还很多。    对待印度的乞丐有这样几种处理方式:
  • 一是您根本就别去看他们,无论他们怎么向您示意,就当不存在一样——这需要“空无”的修练境界。
  • 二是一旦他们跑过来,您就立即坚决地表示“No, no, no”。—— 不能做的事情立即坚决拒绝。
  • 三是如果您愿意给他们几个卢比也可以,一旦给完后马上就斩钉截铁地说“Go, go, go.....”—— 底价给出后要立即让对方知道这就是最底价。


    以上就是开始理解印度的不可思议(注意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升级版的理解)。    我在搞清楚印度乞丐的心态之后是这样处理的:给他们每人10个卢比,然后就用和他们一样的动作用手往嘴里喂,“我钱没了、很饿,给我5个卢比”,并马上伸手去抓他们手里的零钱,他们就会惊恐地撒腿跑掉了,然后还不时回头开心地冲我笑。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这就是能享受不可思议。知道为什么吗?给对方合理的利益,但立即让对方知道最底价,深切地体会和享受到他获得了最底价的快乐。同时,又能很轻松地避免对方无止尽地找我要更低价,双方合作很愉快,所以我也很快乐。是不是感觉有点毛病,为什么要、并且能够让对方获得最底价的快乐?如果您有这种感觉那就对了。后面会详谈原因是什么。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您才会明白我为什么可以在印度赚到钱。如果您拿中国人的思维去和印度人打交道,最后都会崩溃的。    我太太第一次去印度是到孟买,晚上我们一起散步看到一个印度妇女坐在树下,手里抱着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旁边站着一个她瘦弱的女儿,全都衣衫褴褛。我们一看她们,那个妇女就用手往嘴里喂的动作乞讨,面露痛苦的饥饿状。我太太看着实在受不了,说“给她们点吃的吧,太可怜了”。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说你时间久了就适应了。如果一定拦着呢,太太会认为我怎么这么狠心,如果给呢,我很清楚后果是什么。最后实在劝不住,她说:“我买点儿面包,我也有点饿了,我吃一个给她们几个好不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好再拦了。她就高高兴兴去买了四个面包,一个自己咬着吃,另外的伸手心满意足地向小姑娘示意。我太太买面包的时候那个女孩眼睛就已经死盯着了,我太太手还没举起来给她,她就已经飞奔过来把递给她的面包接下,但马上把手伸向我太太正在吃的最后一个面包。结果是什么?我太太吓得花容失色、惊恐地撒腿跑掉了。看到她瞬间的如此变化,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也是享受不可思议。
当时没拍照片,用这个看起来还不是太惨的替代下
    当然,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认为所有印度人都这样。我们在孟买经常晚上去海边一个Coffee Day的地方,有一个做卫生的穿白色莎丽的妇人,她给我们坐的地方做过卫生后都会给她一些卢比,每次接到钱她都会非常雅致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不可思议的印度最低价文化


    有网友会感到很奇怪,哪个国家的人不喜欢价格便宜的商品呢?欧美发达国家都受不了低价产品的诱惑大量购买中国产品,印度人又不富裕,追求低价有什么奇怪的?但记住前面的不可思议标准,印度人对低价的追求是其他不了解的人尽最大可能也无法想象到的程度。    前面的现象级文章发表后,我的一位同学在网上对我说,正好他在与印度人谈一笔业务,受益匪浅。我说“如果谈成了别忘了给我一笔咨询费啊”,他说“很可能谈不成”。
  • 我:“价格谈不拢吧?你们价格太高了,哈哈”
  • 同学:“在印度人眼里到底什么才算便宜呢?”
  • 我:“便宜到全世界不可能再低的最低价”
  • 同学:???“......剥得只剩核的洋葱?”
  • 我:“NO,NO,NO,全世界最大最好品质的洋葱,但却是全世界绝对最低的价格(品质最次洋葱的价格)”
  • 同学:啊.....!


    如果您感到这样的低价不可思议,那就实在是太低估印度人对低价的追求极端程度了。    下面的故事我讲过很多次,算是比较正规的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的招标规则。理解完这个招标规则后,就算“刚刚开始”触及什么是“印度价格”了。    BSNL一般可以有4家公司中标,称为L1,L2,L3,L4。数字序号就是接价格的排序,最低的就是L1,第二低的就是L2。为了叙述简单点,就假设有三家公司A、B、C中标,价格分别是100,120,140。按中国的商业逻辑,执行的时候A应该是100,B应该是120,C应该是140。但印度不是这样,B和C全都得以100为基础执行合同。这......这也太不讲理了吧!?别着急,我说的是以100为基础,没说就是这个价格,更狠的永远是还在后面。报价不是一个总体价格,而是会有很多分项价格。印度人会把所有分项价格全部放在一起,一个一个挑三家公司里面最低的那个价格,然后把全部最低价分项合在一起让B和C去执行,结果一定是B和C的价格比A的100还要低。不合理吗?但按印度的道理这很合理啊,谁让你B和C报价比人家A还高的,难道还要让人家报价最低的A吃亏吗?     没天理了,咬牙签合同做吧,能保住本也不错,就算走个量吧。千万别急,事情远远没完。如果关税上涨、汇率变化导致成本上涨了呢,对不起,一切全由厂家自己消化,咬牙吞下去吧。但如果关税下降、汇率变化导致成本下降呢,更对不起了,你必须把所有成本下降的好处全给客户,即使合同已经在执行了也不行。    可要搞明白了,以上这些是正式的招标法律规定,可不是人家印度客户不讲理。    在国内,有些企业为了确保项目核心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核算,可能会将一些次要的产品作为礼物,以零价格送给客户,算是做客户关系了。只待以后扩容,升级什么的把钱赚回来,中国客户也都理解,知道这价格为零的订单都是属于指望以后回报的礼物。收了人家的礼物当然就得记着人家的好对不对。所以我们在新闻中时不时听到智慧城市几百万的招标项目以1元钱中标,然后又有人0.01元中标。但在印度你可千万别这么干。印度绝对不会认为这是礼物,也绝对不会记着你的好,他们会真的认为这东西的价格就是零。有一次印度招标有家国内著名通信供应商也用国内常用的这种办法,在CDMA招标中把200个非核心产品的铁塔以零价格报给客户当礼物,而印度客户认为这家公司的铁塔价格就是零,根据招标法的规定,按照0的价格,把一年内包括其他项目所有计划建设的2000个铁塔订单全下给他们了——这.......这都叫什么事儿?如果不接这个订单呢,这家公司就会被废标,没收投标保函,列入黑名单......    按中国市场的商业思维,今年招标某产品是100元,明年如果原材料上涨等各种原因,你可以把价格调整为120元,客户也都能理解。既然如此,那就吃了这一次亏认了,以后不这么干就行了吧?那不行。如果你报出100元的价格,你永生永世只能比这个价格更低,绝对不能比这个价格更高,与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上不上涨完全没关系。所以,如果你按0的价格执行了2000个铁塔的订单,恭喜您,以后客户所有的铁塔,不仅是CMDA,包括GSM,3G,4G,5G等等2万个、20万个、200万个订单就全是您的了,只是价格永远只能是0。当然了,也不是说价格绝对不能调整,比如说您还是可以调整为每个铁塔-1卢比的,就是每做一个铁塔业务送给客户1个卢比,只要比您原来的价格0更低就行。千万别以为这是讲笑话,这是印度法律,是法律,是人家继承了英国血统的法律,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讲三遍。    现在一些中国公司也在努力学习印度人采购的这种模式,被称为“低靠”,但也就学了点皮毛而已,已经把一些供应商整得能几天时间晚上睡不着觉了。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搞明白印度市场规律就一脚踏进去,最后全傻了吧。    最初在2001年,中兴在印度还没有办事处,印度伙伴跑到孟加拉中兴办事处要了中兴DWDM产品的资料和报价,参加了印度BSNL第一个全国核心DWDM网的招标,居然就这么中标了,成为中国公司第一个在印度的通信设备项目,大家都很高兴,这可是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啊。但在执行过程中就发现越来越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公司内部全传开了,还以为碰上了一个特别古怪的印度代理,实在干不下去了。当时我在中兴深圳研究所任副所长,公司就派我去解决难题。我过去后才发现,这么一个国家级的核心骨干网项目,客户BSNL居然没任何人知道中兴通讯是谁,只凭价格最低就中标了。如果中国运营商建设国家级核心网,竟然采用了一家所有运营商内部人都不知道公司是谁的产品,凭这事儿本身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巡视组请去喝茶了。但在印度这可是最合法的事情,并不是中兴在印度伙伴有任何特别,而是人家印度商人普遍都这样儿,客户也这样儿。当时我就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印度的各种商业文化,甚至印度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近代印度社会历史,给公司写了10万多字的研究报告。中国最早的印度通之一就是这么开始产生的。中兴在这个项目上最终还是赚到钱的,甚至比最初预计的利润还高,不过真的是有点运气。因为当时正好互联网泡沫破灭,而印度项目执行期非常长,最初报价时的光器件价格,到执行时下降了一半以上。因此,虽然在这个项目中出现很多远超出最初预想的成本,但最后还是因为上游成本极大幅度地下降而有效平衡了。如果不了解印度市场,别指望再有这样好的运气了。

不可思议的中印比较——正负电子




     我的《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一文发表后,当年参加DWDM测试的中兴工程师发给我一张那时他拍的照片(左边第二位眼神很无奈的就是我,请将就一下2002年数码相机的清晰度吧)    以上是我们印度伙伴老板婚礼的照片。当时他的公司为做我们这个项目现金流都快没了,一结婚问题马上全解决。为什么?新娘嫁妆那可是相当地丰厚。在此,仅代表我个人对当年伙伴老板丈母娘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她老人家支持,中国公司在印度的第一个通信设备项目不仅可能真的就走不下去,而且前期投进去的几百万美元也可能全打水漂了。    后来有一中兴当地做手机的伙伴Rajiv与他太太一起请我和我夫人吃饭,伙伴的太太很好奇地问我:“听说在中国结婚是男方给女方家钱,这是真的吗?”我说在传统上中国人结婚是男方家要给女方家彩礼,现在中国并不是这么强调了,双方平等。但这个传统风俗还是多少有些影响。她愣了半天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过去总喜欢强调中国与印度相同的地方,都是5千年文明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第三世界,都受过殖民者欺负,二战后都独立建国,都面临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重任——相似到这种程度,那简直就是同门兄弟,英雄与英雄惺惺相惜。这些的确都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千万要注意一点,中国与印度的关系,绝对不是质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的关系,也不是质子与中子的关系,而是正负电子的关系——高度相似与正好相反共存。一旦简单地相撞可不是亲如一家,而很可能是完全湮灭。    中国人为什么会认为结婚男方家应该给女方家彩礼,这是什么逻辑?娘家养了10多年的女儿,以后就要离开父母嫁给你们婆家生儿育女,干家务,总得把之前养女儿的成本和离开父母的精神损失费补偿一下吧。这很有道理是不是?而印度人的逻辑呢,女儿嫁到男方家,以后终身的生活费就要靠男方家负责了,你女方家总得承担吧。如果承担少了,男方家自己人和后代都活不下来,那还不如把新娘烧死了保全男方家里人和后代。这也很有道理对不对?那双方的逻辑要是放一块儿讲呢,真就让人彻底疯了。    印度独立之前的历史上,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一直就是被来自西北角的各种外族入侵者统治。只有公元前321年阿育王建立的孔雀王朝是自已统治自已。而中国历史上除了元朝、清朝等极少数外族统治者外,其他全都是自己内部建立的王朝统治。刘晓波有个奇葩的观点认为中国也应当像印度一样被殖民3百年。那也太小看人家印度了,人家被殖民的历史是3千年好不好。作为对自己悠久历史深为自豪的印度人,很讨厌别人把他们的历史缩短,而且还不可思议缩短一个数量级的程度。3 百年至少在数字上还让中国人有点希望和盼头,如果被殖民完300年后一看,天呐,原来后面还有2700年!你以为人家印度是那么好学习的吗?    印度历史上基本是处于分离状态,今天的印度是独立前的554个土邦国联合起来形成的。因为长期的分离状态,导致印度拥有语言数量达到惊人的1652种,印度卢比上有14种不同语言,连印度政府官员自己都没几个人搞得清这14种语言到底是什么。别说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语言文字不同,一个村子和附近的另一个村子文字都可能不一样。不要简单以为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其实印度教里面到底有多少教派连印度人自己都处于完全糊涂的状态。孟买一个小区和另一个小区的印度教都不一样。晚上在孟买街道上散步,一会儿一队人敲锣打鼓庆祝印度教节日,过几天另一队又用人叠人方式庆祝印度教节日,再过几天一队摩托车打着旗子庆祝印度教节日。而中国历史上主要是统一状态,分离都是暂时的。虽然存在少量的少数民族语言,但汉语一直是全国统一的官方语言。中国货币上的语言有5种:汉、蒙、藏、维吾尔、壮。    印度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砍价的民族,而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降价的民族。所以,这里面简单相撞存在的毁灭性风险是什么就该明白了。

不可思议的印度式砍价


    上面说的印度国有运营商客户是凭法律规定在进行砍价的,如果是私营运营商并不受这些法律的约束,是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的市场行为。他们凭什么砍价的呢?要说印度客户的砍价能力,别忘了我们开始所说的不可思议标准。    比如说,要谈手机的采购价格,客户会把手机200多个原配件所有价格全搞清楚,然后 拿给你,再加上4个美金的加工费为基础和你谈。这些原配件的价格公司内部除了采购人员等清楚外,一般连自己内部市场人员都搞不清楚,属于高度的商业机密信息。等我们拿到这个价格表回去和公司采购人员核实后,所有人都崩溃了。    折磨供应商的招还多着呢。R是印度首富之一的公司,连印度商人也在背后对他们的议价方式颇有微词,并私下传着一个说法——无论你给的价格是什么,R的商务人员都会说“太高、太高了”,如果您说我免费送给R点什么呢?他们的商务人员一定会说:“太少、太少了”。他们会在晚上9点叫你过去说今天就签合同,然后让您焦急地等上2个半小时,最后他们商务人员过来说今天会实在太多了。您只能说没关系,然后谈了2个多小时您产品技术上的问题和价格上的极不合理,最后说今天这样的话合同没法签,如果您们这样高的价格,暗示下有可能被另外厂家把合同拿走了。您们回去把相应的问题修改下,另外再报个价吧。您经过几次、十几次这样的过程,打了一次又一次折扣,终于把血吐完签定合同,以为就算走个量,能打平也不错,噩梦终于结束了的时候,很对不起,其实这只是小小的头餐,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您将再吐多少次血那就得看您的造化了。一般来说与印度人合作的合同都会有一部分钱收不回来,你要是一开始没作坏帐准备,吐完血只能把胃酸再吐出来了。

高到不可思议的价格


    给我留言的网友中很多人提这样一个问题:你说印度人做生意这么精明,那为什么在买俄罗斯航母,美国武器的合同里价格高出正常水平那么多呢?砍价是为自己的利益,你以为自己利益只体现在价格更低上吗?如果能体现在价格更高上,结果会是什么呢?    有些商业中的事情如果没有确切证据就只可意会,也可言传,但就摆不到台面上说了。一摆到台面上说,那又成很严肃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先谈一个有公开证据的案例吧。有一印度运营商 6千万线GSM巨型项目,居然是MOTO价格最低,ZTE,华为其次,但这三家价格最低的公司却都被废标了。中标的公司价格比这三家高很多。丢掉几十亿美元这么大的项目,其实所有人都有心理准备,不过对中标公司的价格比我们高那么多还是多少有些嫉妒和灰头土脸的感觉。过了一段时间,印度政府爆出通信腐败案件,金额居然也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骇人规模。我们回去拿出当时的报价单仔细算了算,哈哈,原来是这样啊,中标的公司真正拿到手的价格与我们差不多,很合情合理嘛!三家当初被废标公司的人见面时谈到这个事情那真是眉飞色舞,当初的嫉妒心终于都释怀了。原来被废标的灰头土脸,也变成自已脱清干系,终于沉冤得雪的扬眉吐气,这个畅快。想象一下中标公司市场人员的有苦难言,那个凉爽。这也是在印度享受不可思议最重要的模式之一,不能做的事情就别勉强去做,你一定可以享受到中标友商最后的痛苦。在印度做市场学会这种享受特别重要,否则你就没有活下去的信心了。    这些事情就不用讲太多了,倒真不是怕影响印度人的形象,而实在是怕中国公众经过中印比较后产生对被双规贪官的同情心理,影响中国的反腐大业。记住前面的不可思议标准,你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美国那些以几倍市场价格卖给印度武器的军火商们真正拿到手的价格有多少呢?难道说普遍都极其善于砍价的印度人,偏偏到了购买军火的部门砍价能力就远低于其他印度人,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真心祝福最后到美国军火商口袋里的钱至少能包住成本。    印度人的胃口其实很小,也就两个字,那就是“没边”。如果非要在后面加上一个限制的话,那只能说是“没边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希拉里可以动员FBI和CIA去查一下嘛,老盯着俄罗斯贿选门干嘛,人家俄罗斯就算真帮忙也很可能是心甘情愿免费地义务帮忙,怎么可能证明是“贿”选呢?那东西又没账可查,你能查出什么结果?军火订单那家伙可都是有账可查的啊。对付特朗普这种商人,你就得靠另外的商人嘛。希拉里要是早点请我去做顾问,何愁不能反败为胜呢?

不可思议的印度时间


    无论对砍价能力如何看待,我们还是把它算成是印度人的优势吧。如果我们只是从上面讨论来看,好像印度人太厉害太精明了。但这样一来有些网友可能会疑惑一个问题:你把印度人说得那么厉害,不说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印度的经济效率怎么感觉还是明显不如中国呢?他们这么精明,这么会砍价,可还是竞争不过中国,这又是为什么?另一方面,人们都说中国人买什么东西就涨,卖什么东西就跌,这么高买低卖的中国人,怎么感觉还是中国人走自己的路让外国人都快无路可走了呢?    中印经济能力的比较可以用三个经济指标来体现:采购成本,运营成本,机会成本。采购成本不说了,就是前面充分讨论的。    运营成本是经营过程中花掉的各种成本,如工资、房租、差旅、水电......运营成本基本是与时间成正比的。房租、工资多一个月,就多一个月的钱。    机会成本体现在不同的时间价值上。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种生产资料开始报价是200元,如果你一定要用尽印度式的一切手段去砍价,最终可以砍到100元。但是,这个生产资料投产之后,1年可以赚取100元。印度人的处理方法是:无论用尽多少手段,花费多少时间,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的价格砍到100元。但中国商人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如果花半年时间去谈判,把价格砍到了150,中国商人在计算过之后就会迅速出手购买,并尽快使其投产,而并不在意是否还能继续砍价。因为提前半年投产,就可以多赚50元,在砍价时,刚开始砍起来容易,越到后面砍价越难。如果你再花半年时间不能从150砍到100,还不如提前半年上马赚到50元更合算。因此,中国商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做出决定,使得时间价值最充分的发挥。    中国人在卖东西时喜欢迅速地降价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只要能尽快成单,1次少赚一点,多走几单,总的赚钱数额就更多。1单赚100,1天做1单,1天赚100。如果1单赚50,1天做3单,1天就可以赚150,多出50。这就是中国人卖东西便宜却又能多赚钱的逻辑。    我们不要只是去谈论印度人不可思议,其实中国商人对时间价值的极端追求,同样让其他国家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人总是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别人一个星期干完的事情,中国人能半天就干完。时间就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中国人公开倡导和宣传的口号。正是中国人把时间价值挖掘到全世界无人可及的极端程度,就算是高买低卖,也同样把全世界的钱赚到让他人发疯的程度。甚至比被印度人砍价砍到发疯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南海种岛之后,西方一片哗然。卫星到南海上拍一照片,飞回来再拍一照片,唉,怎么不一样了。飞回来再拍一照片,怎么又不一样了。你中国这么搞谁受得了。美国说你中国不能再种了,中国说我在自己领土上搞建设有什么不可以?美国说你种得也太快了,国务院发言人振振有词地说:中国建设速度就这么快我有什么办法。美国人受不了的真不是中国在南海种岛,而是种得实在是快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印度人正是在时间价值的理解上,不仅不如中国人,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差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印度时间”。     如果早上10点钟一个印度人说15分钟以后来找你,千万别以为他真的15分钟以后就会过来,而是今天能不能来就说不清楚了。如果说5分钟呢,基本可以肯定他上午不会过来,能下午赶过来就不错了。如果说10秒,1个小时后有可能。要说one second(1秒),那可能离你还有5到10来分钟路程。印度人在时间上的概念之差,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这使他们对运营成本,尤其是时间机会成本几乎完全没概念。精明而不聪明,就最充分地体现在这里。    电信运营商采用运维托管的方式最初是发生在印度Airtel和爱立信之间。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有些诧异,因为以印度人的砍价能力,是可以把任何东西的价格砍到让他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但爱立信获得的运维托管利润难以想象的丰厚。现在运维托管在印度也是一个非常盈利的业务。在我理解了印度对时间价值上能力之弱,以及其他印度客户运营成本管理的薄弱之后终于明白,印度人在运营成本的管理上远远弱于对采购成本的管理。    我的印度商业伙伴都在嘲笑的一个客户超极端案例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哥们就买1台编码器,最开始他在展会上和我讨论,后来我们的伙伴看到后就告诉我你别理他,这哥们寻1台编码器的价格都已经2年多了,每次展会上都会碰到他在寻价,而且就寻编码器的价格。又过了3年后,终于得到消息他已经从1家中国公司那里买到了一台编码器。知道其辉煌的砍价成就是什么吗?他自己很得意地说从5年前最初的2000美元1台,最终砍到了300美元以下购买,价格砍下去1700美元。我和伙伴在一起仔细算了他5年参加那么多展会,花掉的全部差旅费都至少在1万美元以上。为砍掉1700美元,用了5年时间,花掉那么多差旅费。如果他5年前直接用2000美元购买这台编码器,多一个频道的运营收入早赚到几万美元了。这哥们脑子都是怎么想的?    印度人盖一栋自己的别墅花上5、6年时间非常正常。如果是中国人连盖带装修超过1年的很少。有一次我在印度出差时机场候机厅碰上身边一位印度纺织部的政府官员,就坐一起聊天。他问我对印度的印象,与中国的对比等。当然,我先夸奖了一下印度的软件发展等。然后他问我印度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慢,中国很快。在中国我3个月前看到城里的一片旧房子,3个月回去再看可能已经变成一条新道路了。没想到他这么回复:中国做事情是这么没有计划的吗?当时我脑子就一片空白,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吃定印度


     很多人只是在网上喊杀喊打,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该不该打,而在于如何去打。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核心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算打得赢也要用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去打,否则就只是莽夫而已。我们只有明白了以上规律,才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最优战略战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因为对手做了某个事情,就直接开干,那就是致于人。只要根据具体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计策,虽不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至少无关中国大局,却可以让印度军队吐血。    人们可能又会产生另一个方面的疑虑,这样的大计说出来是否会泄密?放心吧,国民党早就知道共产党的战略战术,可还是打不赢。其他国家现在都知道中国人在时间价值的利用上极为充分,但他们能做到像中国人一样吗?做不到。我们就算知道了印度人的砍价能力,我们中国人能学会吗?很可能也学不会。一个创业公司在成长的初期都很弱小,为什么可以最终发展壮大战胜那些原来很大的公司,问题并不是传统的大公司不知道新兴公司的威胁,而是他们即使知道了也无能为力。这就是你所制定的策略,一定要杀到对方最大的软肋中去。既然我们清楚了中印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就应以已之长,攻彼之短。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所以,网友们尽管宽心。    中国人的强项是时间,就应在时间价值上充分做文章,一定要用中国时间去攻印度时间,而不要用中国价格去攻印度价格,后者很可能是自己找死。所以,不要简单地因为印度有很多弱点就在战术上也完全轻视对方,那样是要让中国吃大亏的。如果中国在中印边界上某处突然集结重兵作出攻击的架式,印方就会逐步地调动其部队向同样地点集结,就如洞朗局势发展一样。当印方慢慢腾腾集结了几十万大军到这里后,你猜怎么着?解放军就可以回家睡大觉去了。放心好了,等过个3、5个月再回来,印度几十万大军很可能还在那里干耗着。记住一点,印度人对运营成本根本没概念。所以别听到印度人说增加多少军费就上火,只要在运营成本上充分做文章,别说是2000亿卢比,就是2000亿美元也可以把它全耗光。等印度军队在这里耗得差不多了,再到另一个地方大张旗鼓,印军又得慢慢腾腾地调动过去。解放军最初是怎么胜利的?就是通过运动战,把敌方肥的拖瘦,瘦的拖垮。通过快速地沿边界线大规模建设交通设施,可以使解决军的机动能力不断提升。而印度不仅是建设交通设施极为缓慢,就算他建设得完善了,动作起来同样远远无法与中国军队相提并论。因此,用这种尽可能增加运营成本的打法,就可以吃定印度,使其军力长期处于干耗的状态,最终被拖死,解放军即可不战而胜。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通过这样充分地调动对手,让对手疲于奔命。有网友可能也会疑问,那印度要是因为动作太慢就不动作呢?那我们就在这个薄弱点上适当越过边境线好好地让对方难受难受。就算是要最终真打,也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搞不清哪里是主攻方向,最终可选择一对方最薄弱点长驱直入。正如我在《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一文中分析的,中印边境印度一侧有大量人口、政治、经济密集区,处处都要防守。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而中方一侧全是不毛之地,可守可不守,从而可以最少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在任何由我方选择的最有利于我方的点上向对方施加最有效的重大压力。因此,那些因为别人一点点刺激就愤懑不已,怒而兴兵,愠而致战,只知喊打而不知如何打最有利的人,貌似爱国,其实只是被敌方牵着鼻子走的误国害国者。    仅仅就这样吗?当然不止是这些,请继续关注后续对印度的分析。

为什么这么不可思议?


    说了这么多,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印度价格和印度时间两个极端的风采。但如果再深入问一下,印度人怎么就和我们这么不一样,为什么他们对价格的追求极端到这种程度,而对时间的概念又差到如此极端的程度呢?既然他们历史上都是处于分离状态,语言不同,宗教有异,怎么都这么会砍价,时间概念又都是如此之差呢?请注意前面的不可思议标准可是有三条。如果只是领略印度价格和印度时间的魅力,这只能算是初识印度。要想深入印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且听下回分解。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战略双翼被折断是引发中印对峙的根本原因!

原创 血饮  血饮  今天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5日晚,印方一线边防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中印双方人员伤亡。



中印士兵加勒万河谷事件是目前中印对峙中最激烈的一次,而且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舆论风波。为全面解读本次中印对峙,血饮将从地缘、军事、金融、经贸以及历史等多角度抽丝剥茧地为大家逐一详尽剖析。





【加勒万河谷对峙完整经过】





首先,全面了解一下事发经过。今年5月4号左右,中印双方士兵在同一区域的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印度《克什米尔时报》等多家媒体披露,从5月27日到6月3日,解放军已向西跃进,前出加勒万河谷约四公里,将对峙一线置于加勒万河汇入什约克河的河口地带,即冲突爆发地,也就是中方所说的加勒万河谷现地一带。5月26日,印度权威军事专家舒克拉在接受《商业标准报》采访时还称,“约有三个旅的解放军布置在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的一百多公里的战线”。







上图1中的红点为加勒万河谷,图二为当地涉及到的主要地点



此后,中方在很短时间内派驻了直升机、重型工程机械等设施,在河谷内修建了近百处营房;印军则沿什约克河西岸公路筑垒防御,期间,偶有解放军联络官涉水过河与印方交涉,双方在几周之内维持着隔河相望的和平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该地区也是中印1962年战争后的中方占领线位置。



截止6月4日,印方再次确认解放军前沿部署在加勒万河口一带,印军随即已将阵地西移一公里。双方以1962年军事控制线为界限,保持着面面相觑的状态。随后,中印开始双方军长级会晤,眼看冲突即将结束,双方却突然在6月15号夜间爆发激烈肢体冲突。



从事件发生的地点来看,明显是印方闯入中方控制区内寻衅滋事。从印方军人集中攻击中方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内的中方挖掘机司机来看,印方明显是要阻止中方在该地区修建军事工事。因为,该地区地处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本身机械维护成本就高,修建公路等设施的难度就极大,摧毁设备以后,工程建设就将被中断。在该地区的建设施工设备上方面,印度远远不如中国的。



印方在双边已经达成缓和局势的协议以后突然偷袭,明显投机取巧。其偷袭被发现以后,中方随即开始增援反击。从地图上看,加勒万河谷现地实际上是西流汇入什约克河的时候冲刷出来的一块突出地带,中方位于现地东侧,印度则是从西侧越过什约克河向东进入现地,而印度进入中方现地实际上是背水一战,他们的背后就是汹涌的什约克河。印度这次伤亡明显大于中方是必然的,印度军人被中方逐出现地后,跌入什约克河造成大量溺亡和冻伤。







这方面,印度暴露出自己在前线后勤保障方面的严重不足。在1999年印巴争夺同样位于该地区的锡亚琴冰川战役中,印度大多数伤亡就并非枪炮伤,而是冻伤以及冻亡,20年过去了,印度后勤保障依旧没有进步,令人唏嘘。



相比较而言,中方则明显展示了高效后勤保障,伤员及时通过直升机等运往后方战地医院治疗。另外,解放军快速调集数千人机动部署到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的一百多公里的战线,展示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机动部署能力。现在,解放军后勤和机动部署能力早已经超过了1962年,远非20年停滞不前的印度军队所能比拟。



由于印度在后勤、机动部署能力方面远不如解放军并导致了较大数量伤亡,故而外媒报道这次中印对峙是解放军主动出击,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实际上,本次冲突中主动挑起争端的却是印度。事件发生后,中国方面表示,“印军的这一冒险行径严重违背两国有关边境问题达成的协议,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再次向印方表示强烈抗议”,而印度总理莫迪也在2月19号在印度所有党派会议上公开承认中国没有越界,更没有任何印方哨所被占领。



【谁在挑衅肇事?】





那么,为何印度要冲击加勒万河谷现地呢?解放军同期为什么突然大量增兵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一线呢?



今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但印方反而变本加厉地越线滋事;5月5号,中印就在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5月6日凌晨,就在中印军人班公湖地区大打出手的第二天,印度边防部队乘夜色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很明显,印度是主动挑衅方,这是印度单方面入侵中国控制区引发的摩擦。



结合事件各方面因素,血饮认为,2020年4月印方开始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是此次双方采取对抗措施的直接原因。



如图所示,这条军、民两用公路连接了印度内地到拉达克地区重镇列城,向南可延伸到中印对峙的班公湖地区,向北可延伸到什约克河谷一线,经过一座桥梁即可通往斗拉特别里奥地(简称DBO)印度军事军事基地,该基地甚至可以部署大型运输机,是印度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战略军事支撑点。







一旦这条公路修通,那么印度内地补给就可以通过这条战略公路快速北上高原,向西北可以方便抢夺巴基斯坦控制的锡亚琴冰川西部,向东和向东北可以改善在阿克塞钦和班公湖地区面对中国军队的不利局面。也就是说,斗拉特别里奥地印度军事基地强化以后,印度就可以完全控制锡亚琴冰川。



在之前的边界谈判中,巴基斯坦将喀喇昆仑走廊让给了中国,从地图上看,锡亚琴冰川横亘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军事控制区之间,只要打通这里,中巴军事控制区就可以直接连通。反言之,一旦印度寻衅巴基斯坦并完全控制锡亚琴冰川,那么只要印度单方面夺取整个克什米尔,中国将不能及时增援巴基斯坦。



印度已于去年8月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其军队已经实际控制该地区。锡亚琴冰川又位于中巴印三国分别控制的克什米尔控制区的中心位置。如果印度拿下整个锡亚琴冰川地区,那么,中巴联合在克什米尔的优势地位将骤然消失。



印军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和锡亚琴冰川所在地,这里正好是中巴印三国控制克什米尔地区中心位置,也是海拔最高地。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常驻印度空军从美国购买的战略运输机和苏系重型空优战斗机。借助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控制锡亚琴冰川,就可以控制整个克什米尔,打造印度对中巴单方面军事优势。所以,这条公路一旦联通,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影响力将骤增,印度在该地区的劣势将会得到极大改变。一条公路就盘活了整个地区,这条公路就好比是一把三叉戟,三个叉分别刺向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中国。



印度做法是从战略上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中国当然不能允许,所以中国才会大量增兵加勒万河谷到班公湖一线,从地图上看,这一线紧靠印军规划修建的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战略公路。









对中国而言,这条公路主要沿着什约克河谷修建,而这条河的东面就是中国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从1950年代到现在,阿克塞钦一直是悬在印度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阿克塞钦是青藏高原与印度西北部新德里平原的地理分界点,中国控制阿克塞钦地区就可以从这里快速南下,而加勒万河谷就是中国从阿克塞钦威慑新德里为数不多的隘口,冲过加勒万河谷,中方顺着沿什约克河谷快速南下攻克列城,冲过斯利那加就将直逼其首都新德里。发过来,对印度来说,一旦堵住这里,印度首都防卫压力将大大缓解。所以,什约克河谷是中印西段边界对峙争夺的关键所在。



而不巧的是,加勒万河流入什约克的加勒万河谷现地正好位于这条战略公路的必经之地。鉴于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公路修建都是沿着河谷边缘的平坦地区修建,而从列城修建到DBO军事基地最方便的路径就是通过加勒万河谷向北修建。从地图上看,什约克河从锡亚琴冰川发源直达印度河,什约克河谷是该地区通往DBO地区的唯一修路路径。这条公路向北修建就必然经过中方控制的加勒万河谷现地地区。







印度要顺着什约克河谷这条唯一通道才能修通到达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的公路,其他地方是绕不过去的。




河谷地形易攻难守,中方控制这里,向西渡过什约克河,就可以随时切断这条公路,让印度前功尽弃。印度如果强行绕道,最短的路径都要向西凿穿雪山,这个难度将比中国修建青藏公路难度更高,考虑到印度军方后勤补给都如此寒酸,要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军用公路,按照印度速度,没有20年那是想都别想,更别说高原反应下为修建这条路印方至少会搭上十几万人的性命。



地理上绕不过去+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战略公路下盘活整个地区的丰厚地缘利益,这促使印度开始在今年4月大雪封山刚刚结束、气候依旧严寒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单方面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抵边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



印度修建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单方面改变现状,妄图打造己方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单方面优势,这违背了两国关于处理边界协议的原则、立场,在外交上属于背信弃义,而根据前几次对峙经验,一旦被发现,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也是印度从开始就比较心虚的原因所在。




6月15号,印方之所以在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明显认为自己修路无望,但是秉持“我修不成,我也不让你在当地修建营房工事”的理念,印度从4月份偷偷在加勒万河谷修路,到5月6号公开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再到6月15号偷袭中方,妄图捣毁中方重型工程机械,印度是在心虚气短地明知得不到便宜的情况下还要制造摩擦,印度已经从入室的窃贼变成了倒地碰瓷的泼皮无赖。





反观中方,从洞朗对峙到现在,因印度不断撕毁双方约定,单方面改变现状,中国战略也随之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要求印度遵守不单方面改变争议地区现状的约定,而是将目前的控制强化到1962年的中方实际控制线,而加勒万河谷现地就是1962年中方实际控制线所在地。该地区,要比中方之前的控制线前出4公里左右。该地区,中印边防军人的接触也将从过去不直接接触到现在的虎视眈眈、毫不退让。



左右不了别人,那就决定自己做点什么。中印协议既然不能约束印度,那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中印对峙的深层次原因】






既然修建这条公路是印度单方面改变现状,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单方面改变现状呢?加勒万河谷出事前,中国并未实控这里,既然中国并未主动攻击印度,为什么印度还要主动挑衅呢?这就牵扯出印度为什么频繁越界制造中印对峙冲突的深层次问题。



在解答中印对峙的深层次问题上,很多人认为根本原因是印度与中国摩擦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缓解疫情带来的失业等经济问题,毕竟印度失业人口已经发高达1.2亿。这种观点看上去似乎是对的,但实际上根本经不住推敲。




对外制造军事摩擦确实的确可以转移国内矛盾,比如,1914年奥匈帝国主动挑起与塞尔维亚战争,目的就在于转移国内矛盾。但是,有效转移国内矛盾的前提是,能够在军事挑衅上获得成功才可以,打赢了可以,输了怎么转移国内矛盾?比如,纳粹德国1938年占领奥地利苏台德地区就成功转移国内矛盾。一旦在军事摩擦中失败,反而会彻底激化国内矛盾,比如,1919年主动挑起战争的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德国在战败后立刻推翻,1885年在中法战争的镇南关大捷中被中国击败以后,法国茹菲利内阁直接倒台。



印度从1962年、1988年、2013年、2017年、2020年多次挑起中印边界对峙,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就这样的成绩,如何转移国内矛盾?而且,如果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现在印度军人伤亡众多,在明显吃亏的情况下,印度总理为什么不乘机拱火,反而在其主持的2月19号的印度所有党派会议上打脸自己的外交部,强调中方没有越境呢?印度挑起中印对峙,这次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导致国内某些政治势力借机攻击莫迪,请问这转移了什么矛盾?



另外,这次对峙并非2020年5月份首次爆发的,早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发生过至少四次了,印度哪次打得过中国了?如果说奥匈帝国挑起一战转移矛盾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可以击败英法俄。但这种所谓的实力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检验过,但是印度却在战场上反复检验了4次,而且没有一次成功,这种情况下,印度打赢概率极低,转移矛盾也不是对准中国呀,2019年8月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以后,支持率大增,依葫芦画瓢,再次对准巴基斯坦、尼泊尔这种国家岂不是更好转移国内矛盾吗?



中印对峙甚至战争发生过5次了,解释中印对峙根本原因就必须能同时解释5次对峙。请问那个时候印度就预测到印度国内经济逐步恶化?前四次对峙发生的时候,印度的大神们就预测到了2020年会爆发疫情?砖家就是这样,总喜欢用表像解释本质,用近期发生的事件解释长期问题的手法,因果倒置,蒙蔽幼稚。







那么,印度不断制造中印对峙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控制青藏高原地区展开战略双翼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



从战略上看,失去对青藏高原控制的印度,其战略位置其实非常尴尬。印度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其北部和西北部地区高山与印度平原接壤的孔道是印度安全的命门。这些命门都掌握在敌人手里,就是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如:如果不控制阿克塞钦和加勒万河谷,中国可以从西北部长驱直入拿下印度新德里,同时,中国控制洞朗地区就可以随时切断印度中央与东北邦的联系;中亚地区强权也可以随时从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高原地区突破开伯尔山口突入印度平原,当年突厥人和莫卧儿王朝就是从开伯尔山口突入印度地区,灭亡了佛教传承和印度众邦国。



从地图上看,一旦这三个地方落入敌手,则印平原就是一马平川。从国土防御看,如果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印度就没有任何国防安全可言。印度一直与巴基斯坦、中国冲突就是要建立印度自己的国防安全。而西北方向巩固的核心就是控制克什米尔,控制克什米尔的核心就是控制锡亚琴冰川所在克什米尔中心点。三个方向,任何一个大规模突破印度都是灭国之祸,三个山口就好比是三把定在印度胸口上的尖刀。







反过来,如果印度控制喜马拉雅山脉封住这三个口子,向西北控制克什米尔——阿巴地区高原,向东染指缅甸所在的中南半岛。这样,印度左右战略双翼将全面张开。对印度来说,这将带来巨大的战略收益。





印度本身就是一个楔入欧亚大陆的巨型岛屿,印度正好位于欧亚大陆向英美控制海权线进攻的垂直方向,印度左右战略双翼一旦张开,那么欧亚大陆上的陆权强国中国和俄罗斯要想截断英美海权,最方便的路径就是从印度方向突破。

英美海权连接部就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间的印度,控制这里等于直接斩断英美海权线连接。中俄(苏)任何一方,如果单独发展陆权,都可以不用考虑印度,但如果要考虑切断英美控制的海权线,就必须将印度拉入己方阵营。二战期间,从缅印方面的驼峰航线输送的物资,成为中国被日军包围以后唯一的战略物资通道,就显示了缅甸和印度在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一旦这里印度控制这里展开右翼,那么中国将被美苏任何一个敌人全包围。反过来,英美海权要分别包围苏联和中国,同样离不开印度战略双翼的配合。英美拉拢印度就可以将俄罗斯缩在欧亚大陆腹地,美国拉拢印度,与东线日韩、岛链配合就能够全面包围中国。





正因印度有此潜力,二战结束后刚刚独立的印度就成为了三方共同拉拢的目标,中国、苏联、美国都在发展与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中国,建国初期到1960年年间,就与印度积极合作,帮助推动不结盟运动,直接提升印度国际地位,一时间两国关系热络得不行。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同样在不断拉拢印度,印度左右逢源。冷战结束以后,印度并没有因为是苏联盟友而受到打击,反而再次受到英美礼遇,原因就在这里,这无关意识形态。印度依靠自己战略位置左右逢源,斩获无数利益。




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一头奶牛的话,那么控制战略双翼的印度就是挤奶工,英美苏不断送来的利益就是挤出的牛奶。



正是因为印度认识到自己卓越的地缘位置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战略利益,所以印度一直寻求控制西北和东北方向的战略双翼。一旦印度控制两翼,那么无论世界局势如何转变,争夺双方或者多方都必须不断向自己输送利益,才能够赢得地缘斗争胜利。所以,从1947年开始的印巴战争到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再到今年5月中印边界对峙,这些都是印度寻求控制战略双翼,将国家利益进一步全面扩大巩固的具体战略动作。我们不要总是认为只有中美这些大国有自己的战略,其他地区大国甚至小国也同样有自己的战略的。





二、中国战略举措客观上这段印度战略双翼引发其严重焦虑。



印度有自己的战略,必然有自己的行动。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就是印度为盘活该地区走出的一步棋,这将帮助解决印度巩固在克什米尔、以及与巴基斯坦和中国交界地区赢得优势。这条战略公路的最西边的是斗拉特别里奥地军事基地,2013年4月中旬中印在该地区发生了著名的帐篷对峙。这次事件起因是印度违规在距斗拉特别里奥地250公里处的楚木惹地区修建永久性军事要塞,也就是说印度改变中印边界优势的举动在2013年就开始了。



印度有自己的战略举措,中国也没闲着。2013年5月中印帐篷对峙和平解决以后,中国领导人于当月访问巴基斯坦正式提出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中巴经济走廊直接通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引发了印度对中巴联合控制该地区的忧虑,因为印度主张整个克什米尔都属于自己,而一旦该走廊建成,那么,开伯尔山口控制权也将落入中巴之手。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陆地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贯通印度将更难染指巴基斯坦以西以北地区,等于砍掉了印度战略左翼。随后印度开始扩充斗拉特别里奥地地区军事基地,并将大型军用运输机部署到该军事基地,以对冲中巴合作带来冲击。







2017年6月18号,中印再次在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中国于当年5月在洞朗地区修建公路,一旦修建完成,那么将随时可以切断西里古里走廊,将印度中央与东北邦的联系切断。同时,中国在南海地区造岛基本完成,在岛上部署战机和红旗9以后,中国军力辐射整个南海以及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中缅石油管线也取得重要进展。印度战略双翼中的右翼将被折断。



2017年6月18号当天,中国海军与伊朗海军在波斯湾举行联合军演,在中国帮助下,伊朗战略导弹部队发射多枚中程弹道导弹,打击代尔祖尔到迈亚丁之间的11000名ISIS恐怖分子主力。中国联手俄罗斯、伊朗在中东取得重大战略胜利,对接中巴经济走廊的一带一路中东段全面打通,伊朗、土耳其、沙特随后都宣布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印度战略左翼再次受到冲击。中国的战略举措再次引发了印度的焦虑。



2020年4月,中国与越南在万安滩附近发生冲突,中国未来将在万安滩地区地区填海造岛,一旦完成中国将控制整个南海,同时整个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包括缅甸都将全部纳入中国战略轰炸机和航母海军航空兵作战半径,印度战略右翼再次受到冲击。随后,印度开始加快修筑达布克-什约克-斗拉特别里奥地公路,进而引发中印对峙。6月9号双方军级会谈取得突破,但中国控制加勒万河谷已经是既定事实,印度已经失去对开伯尔山口、洞朗的控制权,如果再失去加勒万河谷控制权,三把尖刀都将顶在印度的胸口。考虑到中巴铁盟,实际上三把尖刀全部捏在了中国手里。醒过神来的印度,才会连夜偷袭中方,就是想再扳回一局。使用武器打不过,就采用了"非开枪不合作"的肢体冲突。





从地图上看,中国规划的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一带一路规划,实际上是将印度包围在了中间。中国在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系列进展,在印度看来就是要斩断其左右双翼,这将直接削弱印度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左右逢源的优势地位,这是印度焦虑的根源。







【中印对峙烈度不断升高】





从2013年到2017年再到2020年,印度在三次对峙中都没有占到便宜,印度的焦虑不断上升,对峙烈度也在不断上升。从对峙人数上就能够看出,2013年楚木惹帐篷对峙是排级士兵对峙,2017年洞朗对峙上升到了连级对峙,2020年6月15号的冲突中印度方面有上校团长阵亡,冲突规模已经发上升到营团级冲突,而解放军在5月份向加勒万—班公湖地区快速机动部署数千人,已经达到了旅级。很显然,中国成功应对和印度的失败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不断取得胜利,赢得更多盟友比如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的支持,而印度在该地区不仅陷入一带一路的四面包围,盟友也在不断减少。



东不成,西不就。印度的应对就是强化对冲突地区的控制,这其实只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显然,印度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当前困局,印度的这种应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益于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在1962年中印冲突中,中国虽然后撤,但却控制了中印边界重要的关隘和孔道,对印度形成居高临下的战略威慑。因为海拔落差过大,中国在境内放个中程预警雷达,就等于新德里的天空上多了一架永不降落的空中预警机。印度对此无可奈何。



战略上,冷战时期,印度之所以能够左右逢源,就在于其左右战略双翼涉及的地区分别掌握在西部的苏联和东部的美国手里,比如南海、东南亚和中南半岛当时掌握在美国手里,而现在中国开拓一带一路,已经得以控制南海和东南亚,现在更辐射中南半岛。中国开始取代美国在该地区位置。这种取代对印度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传统左翼上的俄罗斯已经跟中国穿一条裤子,中俄联手下,印度左翼不保,左右双翼即将被全部折断。



如此一来,印度在冷战时期左右逢源的优势地位已经遭到严重削弱,中俄联手控制了欧亚陆权,这种情况表现在中俄美印等国的外交上就显得非常地矛盾,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精神分裂。



如何分裂的呢?比如,印度在2017年6月10号加入上合组织,但是8天以后就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印度在今年的5月初的中印对峙中没有占到便宜,但却果断拒绝美国总统特朗普调停,声称印度会独立解决中印矛盾。为什么呢?




中国取代美国并与俄罗斯结盟以后,对印度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同时印度又对中国持有不信任的怀疑态度,中俄控制印度战略双翼的情况下,中国又手握随时可以插进印度胸口的三把尖刀。中国会对印度采取敌对行为呢?印方认为这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试探。这就解释了印度为什么会在刚加入上合组织后不到10天的2017年6月18号,就与中国在洞朗发生对峙,以及本来中印双方6月9号已经在军长级会晤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突然在6天之后的15号偷袭中方在加勒万谷口设施。


在刚刚缓和、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出手翻脸不认账,吃饱了以后放下碗就骂娘,这其实是印度对中国进行的极限压力测试,测试的是中国在形势大好和大坏之间会不会违反自己睦邻友好的一贯政治承诺,印度做法虽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也是印度测试中方立场的试金石。如果中方信守承诺,则印度的焦虑将得到缓解。而随着中国战略举措不断提高,印度焦虑不断上升。越焦虑越要试探,参与对峙人数越来越多,烈度就会不断提高。从2013年到现在,中印每隔三四年就要对峙一次,原因就在这里。







印度制造对峙测试中方立场试探中方底线,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一、中国捏住了印度能源命脉。



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特别巨大。印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要解决能源问题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打通中巴走廊,直接铺设前往伊朗和中东的石油管线。很显然,中巴友    好、印巴敌对情况下,得到土耳其、伊朗、沙特等石油和地区大国支持的中巴经济走廊直接切断了印度取得能源的路径。虽然印度未能修通通往伊朗的石油管线是美国阻挠,但取代美国的中国是否也跟美国一样会阻挠印度修建这条能源管线呢?毕竟,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沙特都与中国关系良好,中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没有中国同意是不可能修通的。



印度在2017年6月10号加入上合就是向中国展示合作诚意,同时在8天以后,也就是中国支持伊朗导弹打击ISIS,将美国分割包围在中东核心区的时候,印度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就是向中国传达信息,表达对中国掐住印度能源管线的忧虑。



石油管线之外,还有贸易路线。印度对外贸易主要就是东西两个方向,向西经过阿拉伯海和曼德海峡,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中俄伊又是铁三角,中国控制南海威慑马六甲,那么印度的贸易通道也部分捏在了中国手里。2017年中国正在南海进行岛礁建设,印度借洞朗对峙也表达对中国掐住印度贸易路线的忧虑和关切,希望中国能够切实看到印度关切。







二、印度金融离不开美国。



2017年6月18号洞朗对峙发生当天,也是英美以支持的11000名ISIS恐怖分子主力被中俄伊反恐铁三角消灭在迈亚丁城下的当天,ISIS覆灭直接导致美国中东核心区被一分为二。在伊朗导弹呼啸之下,英美以只敢瞎嚷嚷却不能把中俄伊怎么样,而印度却抢先跳出来扎刺。印度在英美以遭重创的当天与中国对峙,明显有讨好英美,再玩左右逢源战略的意味。



印度这个时候扎刺,力挺英美以,除了地缘以外,还有金融上的原因。这个问题在血饮以前的印度文章中说过,印度目前债务规模已经超过GDP的三分之二,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外汇储备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足以支付短期到期债务和利息。印度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而长期以来,向印度提供大量美元信贷就是英美两国和以色列犹太控制的华尔街。印度债务不断增加,印度联邦制下地方政府举债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债务不断扩大无法逆转。疫情爆发后印度失业人口1.2亿,要解决就业只能开启印度版本的新四万亿,大规模基建解决就业。莫迪在2019年提出了1.14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印度传统上一直向英美融资传统,莫迪显然是想让华尔街帮助解决1.14万亿美元融资问题。




对外有求于英美财团,离不开华尔街融资,这就是印度现状。所以,中国在中东和南海的胜利重创英美以为首的犹太资本财团利益,印度适时出面摩擦,显示己方存在,增加向华尔街资本融资上的筹码。





【解决中印对峙的应对建议】



在上面论述中,血饮全面阐述了中印对峙再次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也解释了多次中印对峙印方的战略心态。下面血饮就来说下,对付这样的印度中国应该如何做。



一、领土问题决不让步。



历次边界冲突都是印度首先挑衅,这次同样是印方越界进入中方境内。对峙发生后印度国内有人表示印度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但中国同样不是1962年的中国。无论印度如何挑衅试探,中方决不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让步。印度想通过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施压中国在边境化解上让步,那是痴心妄想。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未来也还将反复证明。



长期看,中印边界问题必须解决,这是中国唯一没有解决的陆地边界划分。解决问题不外乎意愿和能力,印度有能力解决而不愿意解决,不是能力做不到,而这次中国就要亮明态度,是中国的中国就决不会让步,其他方面印度也别想得寸进尺。只有断了印度的念想,他自然有“能力”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只要解决了中印边界问题,那么印度伸张左右战略双翼的战略图谋也将告一段落。没有了冲突,没有了印度左右逢源的战略基础,南亚局势才会稳定,美国插进来碰瓷的脚才会被碾碎。印度解开了心结,民族自尊心得到维护,后面中印之间的经济战略合作才能够不断展开。







二、中国不能将印度定义为敌人。中国发展一带一路,并不针对印度,但客观上对印度形成了包围。但是中国绝不能因此就将印度定义为敌人。



战术上,中国目前最大的对手是犹太资本集团而不是印度。中印打起来最高兴的是它们。



战略上,前面说过,印度其实是个楔入欧亚大陆的岛屿,长期吃苏联和美国的陆权和海权利益,靠的就是印度的地缘优势。目前中俄联盟已经完全控制欧亚大陆大部分陆权,未来中俄与美国争夺将集中在陆权和海权分界线上。印度在英美海权连接部的中心,也是中俄陆权突入印度洋斩断英美海权线的最近的突破点。印度不能成为横亘在中国陆权打破英美海权路上的喜马拉雅山,应该铲平,这样才能够打通制约中国西部前出中东欧洲的屏障,有了印度的加入,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也能够打通。控制中巴走廊和中孟印缅经济走廊,将印度纳入中国一带一路规划,那么中国主导的欧亚陆权将完全打破英美海权。中国将赢得全球战略胜利。



印度心怀大国梦,他的心结不会很快解开,所以未来还会爆发对峙冲突,只要中国坚守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与不将印度定性为敌人的原则,印度最终一定会接受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中国坚持政治和外交谈判和平化解矛盾,一次次有效降低了印度的焦虑,这是完全正确的做法。







三、中国可以抄底印度。印度最大的敌人是国内问题,而不是中国。这点印度总理莫迪看得很清楚。印度目前失业激增,疫情暴露了印度在卫生基础设施领域巨大漏洞。从建国到现在,印度的基础设施很多都没有更新。没有更新的原因除了贪腐就是印度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印度人口众多本应该是低端产品出口强国,但很明显印度并不是。中印贸易中,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占到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包括这次在内的历次中印对峙中,印度人号召抵制中国产品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印度根本找不到替代中国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供应地,他们是可以选择欧美的商品作为替代,但那不是收入只有1000不到的印度人能够负担得起的。



与印度不同,中国快速发展经济。1988年的时候中印GDP不相上下,现在中国已经是印度的5倍。印度要想摆脱目前经济困境,必须全面改革。摆脱失业就必须大规模基建,莫迪的1.4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不错,但是,印度融资不能完全依赖犹太华尔街,且不说美国当年布设债务陷阱让拉美和东南亚陷入大萧条,就是融资成本上,这么做也相当不合算。中国的国际融资的成本大概在3.9%,而印度从华尔街拿钱的成本在8.9%,这还不算贪污腐败导致的流失。



所以,就印度融资而言,不能选择华尔街,但是可以选择中国。中国是基建狂魔,金融上中国也能够帮到印度。6月17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批准了印度政府申请的7.5亿美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贷款。中国拥有亚投行贷款决定权,中国释放对印贷款无疑是向印度示好。这对中国也是利好,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准备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将逐渐将为零。中国必须为投资寻找新标的,而直接投资印度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印度借的是美元,中国有。别说8.9%的利息,印度就是给中国一半的利息也远比购买美债收益更高。如果印度觉得直接接受中国贷款很敏感,那么中国可以扩大注资亚投行,通过亚投行共同贷款给印度,毕竟印度也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另外一方面,中国也可以扩大印度仿制药进口,用这个作为与犹太医药公司谈判的筹码,犹太医药公司专利保护和不允许仿制的政策每年从中国赚取巨额暴利,这种情况该转变了。进口印度仿制药,还可以平衡中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问题,对双方都是利好。中印相向而行,对两国民众都是巨大的福祉。




6月26号下午2点,中印两军军长级代表团再次在中国一侧的莫尔多会晤点再次开始谈判,重点讨论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对峙问题。希望中印能够全面解决这次对峙问题。







四、印度人的命捏在中国手里。



大国斗争必须刚柔并济。刚缺柔是白费力气,柔缺刚是攻而不克,两者缺一不可。这方面,印度人的命捏在中国手里,中国要好好利用这点。目前,新冠疫情在印度境内肆虐,而印度统计数据黑洞化,政府无力应对。随着太阳直射点在9月23号到达赤道以后南移,印度疫情二次爆发、死亡率大幅上升也是迟早的事情,而目前只有中国政府有能力、有意愿救治印度。



为什么呢?而中印都是人口超过13亿的人口大国,印度仿制药生产商已经得罪了犹太医药集团,他们就是研制出来也不会免费给印度,更别说印度13亿人口比整个英美澳加等国人口加起来还多,给印度供应的话,这些国家的人怎么办?印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国,就是因为买不起犹太医药的天价药。也就是说,就是他们愿意卖给印度,以犹太医药资本的嗜血,印度也根本就买不起。



相比而言,中国拥有目前临床试验最安全的新冠疫苗,目前已经在伊拉克、中国、巴西境内展开最后的临床注射试验,一旦确认安全,中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疫苗生产将全面启动,全力生产疫苗以供应全世界,中国领导人也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安全产品,目前菲律宾已经请求中国首先供应菲律宾。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在印度境内肆虐,时间拖越久印度死亡就越多。中国拥有最大疫苗生产能力和最便宜的价格,这无疑是印度最好的选择。中国可以给印度疫苗,挽救其国民生命,这是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不想与印度为敌,但印度不能将这种给予当成理所应当,中国释放善意,则印度必须有所回应。







文章的最后,血饮将视角拉远。目前中美已经开始在夏威夷会谈,蓬佩奥突然来华谈判并非发善心。6月9号朝鲜切断朝韩通信联络线,6月16号,中印军人大打出手的第二天,朝鲜炸毁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



中东方面,6月15号中印大打出手当天,土耳其国防部宣布,土耳其空军在伊拉克北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空中行动,摧毁了81个库工党目标;6月16号,伊朗外长证实,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同意在网上进行阿斯坦纳峰会,讨论叙利亚问题;6月16号上午,也门胡赛武装再次向沙特发射弹道导弹。这说明被疫情冻结的中东战场上,俄土伊再次开始联手打击英美以。



这些同样预示着中国的耐心即将用尽,经历从2017年到现在的3年谈判,中国主导的新一轮全球反击即将开始。本篇文章重点在分析印度,上面这些热点将在血饮下篇文章中分析。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6-24 19:29 | 只看该作者
中印边境对峙——洋葱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原创 纯科学  纯科学  今天


《让印度通告诉您中印对峙背后的惊天秘密》一文就预测到:此次中印对峙最后的结果将是,洋葱剥完了,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现在只剩最后一个洋葱瓣了。知道为什么最后什么东西也不会有吗?背后的深奥哲理和原因是什么?看完本文即知晓惊世答案。




不可思议的自我陶醉想象力



    一次带数码视讯的研发领导去印度出差,他孩子很喜欢汽车,所以就很关注印度的各种奇怪的汽车。我特别提示他看印度电视上正在播放的TATA汽车广告,那个广告创意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地自我陶醉。
    一群显然是日本汽车厂家的人,围着一辆TATA的汽车。看起来像日本汽车厂的一位领导很严肃地问:
    我们能生产出制冷效果这么好的空调吗?
    日本汽车工程师极为羞愧地低头回答:不能。
    问:我们能生产出动力这么强劲却如此静音的发动机吗?
    日本工程师:不能。
    问:我们能生产出这么美观的外形吗?
    日本工程师:不能。
    问:我们能生产出声音这么好的音响吗?
    日本工程师:不能。
    日本领导暴跳如雷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日本工程师眉开眼笑地大声回答:赶紧买一辆TATA!
    我的同事看完广告后笑得实在是喘不过气来了:日本汽车再怎么的也不能这么不客观地被印度汽车糟蹋吧?中国网友顶多发几张日本汽车不经撞的照片,攻击一下日本汽车碰撞“吸能”技术效果的差劲。尽管很多中国人不喜欢日本,尽管今天中国汽车工艺水平的确已经相当高,真的可以与任何其他欧美和日本汽车一比高下了,但如果有中国汽车厂家这么全方位地糟蹋日本汽车,早被所有中国人包括那些最不喜欢日本的中国人嘲笑得翻天了。但人家印度人就能心安理得地这么干,塔塔已经是我们认为印度公司中最理性、最儒雅、形象最好的公司都这样,可想而知其他公司是什么样了。
    所以,印度人这次认为洞朗对峙是他们最后赢了,甚至有印度的教科书认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印度打赢了,也有印度媒体认为班公湖被解放军一脚踹翻天的印度士兵“成功阻击了中国军队”,你还能有什么意见?你还能说什么?居然还有人对印度媒体这些说法很认真地对待,在此善意地提醒一下其他网友们千万不要笑岔气了。

    曾经给我的同事们出过一个题目:猜猜印度的摩托车标准设计(提请特别注意是“标准设计”)最多能载多少人?最终答案是24个(Incredible!)而且是不加司机!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前面文章中,我已经分析了印度人不可思议的特性。其实这些特性有很多印度人自己也知道。Sanjay是我做数码视讯国际市场时在印度的伙伴,我们也常在一起讨论印度人对低价的极端追求,甚至当成笑料谈。
    大约2010年时,有一次和他一起吃饭,再次谈到此事时我突然想起问他一个问题:“印度人为什么会对低价追求到如此程度,为什么会普遍地有这种特性呢?”,  
    Sanjay的回答真得让我震惊不已: “不知道”。
    我:“什嘛!你们印度人把那么多供应商砍价砍到吐血,你们自己竟然不知道是为什么?”
    Sanjay:“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在印度做生意对此也很苦恼啊”
    我:“印度学者里难道就没有人研究过印度人为什么是这种特性吗?”
    Sanjay:“真没见到过”。
    这太不可思议了,但我知道Sanjay说得是认真的,他们都知道印度人有这个特性,但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说起来也是,当年中国人见面都说“你吃了没?”,就算在厕所里见面也是这么问候,当年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外国人过来后发现这太奇妙和不可思议了,整天把这当成自己对中国人很了解的特点吹嘘,中国人发现自己有这么个特点后,真觉得不妥,现在就没人这么说了。但如果要问中国人过去见面为什么要说“你吃了没”,你还真说不出确切的原因是什么。
    过去我只知道自己很了解印度人的商业文化,但从那次与Sanjay谈话后,我就开始琢磨起这个关于其原因的问题了——印度人为什么会对低价追求到这种程度?
    理解这一点还真没费太长时间,我很快回忆起另一件事情。在德里附近的Noida还有一个做数字电视的当地伙伴,老板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给了我相当多的产品和市场启发,我真的特别想和他合作。但我们已经有一个伙伴了,他说也很想和我合作,不过必须是独家。这样如果我要和他合作的话,就不能和Sanjay合作了,而我们和Sanjay合作得还不错,没理由放弃。谈过很多次想尽一切办法说服他都失败以后,我真的有点感到非常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独家,他解释到:如果不是独家的话,印度客户买了产品以后肯定还会向其他我们的代理寻价。如果他做成功了一个客户,其他代理又报给客户一个更低的价格,客户就会极为愤怒。他说到“极为愤怒”时的语气是非常非常重的,这使我理解到印度人对发现自己买到的产品不是最低价时,会产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人的极度负面情绪。并且很快回忆起与印度人打交道过程中很多类似的情景。
    怎么来理解这个呢?中国人传统上认为最大的羞辱和不能忍受的是什么事情:“杀父夺妻”,这能让中国人豁出命去。印度人如果买到的东西不是最低价,他们产生的负面情绪的程度居然就会如同遭受中国人杀父夺妻一般的羞辱、愤怒和恨不能要豁出命去的仇恨。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最低价的追求达到那样让人不可思议的极端程度,以避免受到这种程度的极端羞辱感受。其他国家的人对买到的东西更贵也可能会不爽,但怎么的也不至于达到像印度人那样的极端地步。甚至有中国人反过来,把在高档商场里买到的东西更贵当作一种显摆和炫耀。
    这个解释我相信是较为合理的,至少可以说服我自己。很显然,一个民族如此普遍地具有某种特性,要么就是特别喜欢,要么就是如果不这样就特别羞辱和愤怒。印度人善于砍价原因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因为通过喜欢而做某种事情一般总是部分人所具有的特性,如果所有人都这样,一般就会是极大的负面因素强逼的结果。在网友给我文章的留言中,有人说从心理学上来讲,印度人这是强迫症的症状,这是有道理的。毫无疑问,对价格问题达到这种程度的情绪化并不是一种理性的状态,会产生其他很多问题。印度人其实也意识到存在相应的问题。TATA公司甚至公开在报纸上声称自己在采购时并不一定强调最低价,这也有些要与自己国民的劣根性作战的意味。
    可是,作为一个对科学研究有严谨要求的人来说,找到以上解释与其说是解决了问题,不如说提出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更进一步,印度人为什么会对没有买到最低价产生如此极端程度的负面情绪呢?问题一旦这样提出来,难度就相当地大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年,才算有些结果。


研究人类特性产生原因的难度



    我曾经想学习下时尚界对流行色的预测,但却一直没搞懂。人类的喜好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多的,怎么能够理解人们喜欢什么款式的衣服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呢?尤其是它们还是非常多变的,这就使得对相应规律的研究极为艰难。最后的结果是我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只能认为那些时尚界的人真的是有很高的直觉。
    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了,自从现代智人约7万年前走出非洲,一步步普及到全球之后,其他人种都已经灭绝,现代全球的人类都属于同一个物种。生物学上对是否属于同一物种有一个很简单的判别标准,就是他们交合以后生育的后代是否有正常的繁育能力。现代全球任何地方的人相互之间结合都会产生正常可繁育的后代,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人种的差异。基因上细微的差别并没有太大区别性的意义,因为就算父子之间的基因也是有细微差别的。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之间会产生那么大的性格差别呢?那就不能从基因上找原因,而是要从长期的生活环境上找原因了。
    可以有效支持以上判断的证据还来自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印度人并不是纯粹的单一来源,事实上在印度的历史上有很多不同地区的人通过征服来到印度。因此,“印度人”这个概念其实是高度混杂的,印度人也被称为是人类基因库。
    最初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终结了最初的哈拉巴文化,并带来了现代印度文化的主流内容。此后来自印度西北口的入侵者就源源不断。甚至于有两个大的朝代统治者是源自中国地区的。其中一是贵霜王朝(来自月氏国后裔,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找的那个月氏国),另一个是莫卧儿王朝(成吉思汉的后裔。可能有网友对此较真:成吉思汉算不算中国人,这与我此处的讨论基本没关系,所以这个责难也别提了,不在此讨论)。希腊人,塞种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到后来的英国人都统治过印度。处于印度北部和西部附近历史上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成功入侵甚至统治过印度。因此,印度人其实是极为复杂的构成。但为什么无论什么人,来到印度一定时间之后,就具有类似的性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自然会让人想到是印度这地方的特定环境会造就印度这地方长期生活的人相应的性格。


研究历史的一贯标准



    当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一贯坚持一个标准:不能去就事论事地讨论问题。遇到一个历史问题,就给出一个观点。遇到另一个问题,又给出另一个原因,这样的讨论不是科学。
    科学研究的理论和规律一定得有普遍性,而不只是为解释单一历史现象。以上我们的结论如果仅仅是为解释印度人,就难以保证其具有普遍性。因此,我认为不同历史之间的比较(比较历史学)不能当成一种边缘性的方法,而应成为科学历史学的最基础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要研究印度人的以上规律,就得比较一下中国人等其他地方的人是否也是如此的规律——基本性格的形成受当地环境深刻影响。并且,也不能对每一个印度人不同性格找太多不同的原因,而是原因的来源越简单,数量越少,就具有越强的解释力。


环境影响的中印对比



    将中国人与印度人进行对比研究是极为有趣的,因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极为显著,而越是显著的差异,越是更容易找到差异的原因所在。
    前面文章中我们提到,中国人历史上时间观念一直就特别强。最终我找到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人发现的24节气。
    现代科学对24节气可以从地球天体运行角度给出精确的解释。但是,如果单纯看下图的话,很可能让人产生一个巨大的误会:既然24节气是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相对运动的位置造成的,那么全世界都应该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但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受的影响是差异极大的。24节气是中国人在秦代就已经基本总结清楚的。如果读者仔细琢磨一下这个事情就会感到震惊不已:1年是12个月,1年24个节气就意味着每一个节气时间长度居然短到只有2个星期!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对1年之内气候的变化感受精确到如此程度!这当然可以解释为中国古人的聪明,作为中国人很多比较喜欢这种解释。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必须得有一个测量学的基本前提条件:中国地理环境四季气候变化显著程度,的确是达到让人可明显感知的程度,因为2000年前中国没有现代的温度计等气象测量设备。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天体运动的关系

    如果在印度、非洲或其他地区生活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现,这些地方的一年内气候变化远远没有中国这样显著和精细。在雨季就是雨一直不停地下,几个月之内几乎就感受不到气候有什么区别,时间就像完全停滞了一样。有一个特定的英文词叫“Monsoon”,它直接意思是指印度洋的季风,这个季风对印度的气候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理解了中国人时间观念为什么那么强,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印度人时间观念那么差了。
    在农业社会,农作物的耕种是收成的关键。在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因为四季的变化是如此地分明,各种农作物的播种、特定阶段农作物管理、收成等时机都是极短暂的。如果在该播种的时间点上没有把种子播到地里,来年就得挨饿。相比而言,在印度、非洲、菲律宾等地区,很多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点是很长的一段区域。甚至可四季任何时间点播种,不停地生长,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点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人做事拖沓一些也无所谓,甚至因农作物的稀缺性而得到鼓励。因为如果在他人没有种植的时间点你种了,等别人的作物都收获完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没了你的作物才成熟,因物以稀为贵而更显价高,尤其是不可储藏的蔬菜等作物更是如此。但中国人不同,在高度精准的自然气候时钟作用下,造就了大量特有的性格。
时间观念极强
    特别勤奋,到了时间点你不干该干的活就没吃的,就可能得饿死,能不勤奋吗?
较少受其他规矩的束缚
    如果总是存在一个绝对压倒性的时间点目标,其他一切规矩就不成为绝对的规矩了。到了该播种、该收获的时候,你就得干这个事情,其他一切规矩你都得放下,得让开。
工作效率和速度特别高
     时间管理在今天也是企业管理中提升效率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这种以时间点作为工作目标点坐标会导致非常高的工作效率。以上很好地解释了中国速度为什么如此之高,在全世界都无人可及的长期历史原因。以后我们还会谈到短期原因。
    印度气候变化的不清晰,在夏季的高温酷热,要么就是持续不断的雨季。在过去没有空调的时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你只能坐在那儿不动,动多了就得被热死。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重要的地理气候特点
中国不仅四季分明,南北和不同地区气候等条件差异也非常巨大。中国是世界农业史学界公认的全球三大起源中心(中东、中国、美洲)之一,在内部又可分出南部水稻和北部黍稷旱作等两个农业起源中心,更细的农业起源中心甚至还可以区分出来。例如,北京农业大学王在德,陈庆辉在论文《再论中国农业起源与传播》中,将中国农业细分出8个不同的起源中心。
西南古羌族块根稻作农牧起源地
西北古羌族黍稷油菜旱作农牧起源地
中原华夏族粟芥旱作农牧起源地
东北辽河流域黄帝族黍粟豆旱作农牧起源地
黄淮流域少昊族粟稻鱼农牧起源地
长江中游古三苗族(古越族)稻鱼农牧起源地
长江三角洲古越族稻鱼农牧起源地
珠江流域古越族块根庭园农牧起源地
    从一般性的人口与极限变动规律来说,当人口较少时,食物丰沛,人口会增长。但当达到人口极限点位置时,就可能会因冰期或其他因素导致社会大动荡。
     在中国历史上每隔几百年就会有一次大的社会改朝换代,导致人口剧降。但在这类天灾人祸时期,中国人往往会采取逃荒方式避灾。但逃荒也得有个前提:一个地方没吃的了,其他地方因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很可能还有吃的。你总不能逃到一个同样荒甚至更荒的地方去是不是?因此,中国历史上因逃避灾荒、战争灾乱、相互征服进行迁徙的史事大量存在。虽然过去农业社会被学者们描述成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事实上一到迁徙的时候,中国人就会经历一次不同地区社会的相互混合。整个中国地区之所以很少民族文化的区分性,而出现单一的“汉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老是隔一段时间就像和面一样混在一起搅合,然后就搅合成差不多一样的了。“湖广填四川”“广东客家人来自河南”“苗族最早定居在山东”......研究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大量这类大迁徙的证据。
    历史上中国统治者往往采取类似今天户口的制度去限制中国人口流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性是何等之强烈。
    人口的高度流动性,使得中国人不同农业起源地区的不同食物习惯经常进行混合。这就是为什么中餐的品种来源如此之丰富的原因所在。即使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直接见证这种混合的过程。在北京、深圳或上海去所谓的四川餐馆吃饭,刚开始可能还比较正宗,过一段时间里面湖南菜、东北菜、粤菜......全有了,而且慢慢地就会出现一些再也说不清算是属于什么地方的菜品。
    中国历史上人口总量的波动性,使得其在人口总量远低于极限点时,生活会处于相当富裕的水平,这使越来越多的人以浪费点食物的饮食方式以展示自己的富足。而到了灾荒年份,什么都得吃,不同地区就不断开发出新的可以吃的东西。这又强化了食物来源的丰富。
    但印度却非常不同,其历史上虽然不断遭受来自西北角的外族入侵,但一直存在所谓的“村舍”制度。就是人们基本上是完全不动的,印度人历史上极少在不同地区间进行迁徙的行为。他们的房子要新建的话,就是把原来的房子拆了,原地新建一个房子。这种长期行为导致印度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文物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印度人自己很彻底地从地基上给挖光了。他们能形成大量不同语言的土邦国,也说明了其人口流动性非常低。
    印度历史上也同样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那为什么印度人面对任何天灾人祸处理方式都是坐那儿不动呢?原因只能是动了也没用,你想去逃荒只能逃到一个更荒的地方。因为印度次大陆是一个大平原,一处遭灾,处处遭灾。坐那儿不动的话,活的时间还长点儿,别处一样遭灾,你去了照样没吃的,动多了只能是饿死得更快。有人曾以印度没有户口来攻击中国人户口制度,如果理解了印度文化的特性就会明白,这种观点实在是外行到极点,户口制度本身是非曲直先放一边不说,在村舍制度下的印度根本就没任何流动性,哪里需要目的只是限制人口流动的户口这种东西?


本来无一物



    以这种完全不动的方式应对自然,你还能怎样呢?这就会使印度在各个地方的人口数量长期处于接近极限点的位置,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长期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这就是印度人对外界任何能得到的资源总是采取吃干榨尽的方式。一旦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揭开几乎一切印度人特有性格形成的奥秘,包括为什么总是追求最低的价格,为什么会对多一个新娘就索要一生的生活费,否则就会以烧死的令人恐怖方式来处理等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特性。
    那些因追求时尚和快乐而形成的特性,往往都浮华多变,而来自于生存极限点的长期逼迫形成的特性,就会显得非常地深远,厚重,甚至达到自己虽然都会按此方式行为,但却完全不知晓其原因的程度。因此就会理解,为什么印度人对静坐从文化的最深处会有那么厚重的情感。
    长期面对极端的资源稀缺,甚至干等着饿死的状态,只能更多以冥想来应对一切苦难,将一切恶劣环境视若无物。因为你要是没有这种本事的话,只能苦死了。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四句佛谒: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被我们当作很高深玄妙的佛学奥义去参悟。但如果一直是生活在中国,无论你怎么修炼也无法真正具备将世间视若无物这种功夫的,况且,如果是美好的树木花草,干嘛要对它们视若无物而不是去欣赏呢?
    2005到2006年,我曾在中兴孟买办事处工作过近2年时间。当时的办事处位置与孟买股票交易所只隔一条像墨汁一样黑、味道也相当浓厚的马希姆河,这里已经算是高档金融区,但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贫民窟。这个贫民窟现在虽然有少量变化,但总体上还在。当年每天只能穿过它旁边的一条小路Sant Dnyaneshwar Marg去租的一个公寓做的食堂吃午饭。这条路上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贫民窟孩子们提着小水桶过来方便,路上就像长了一片特殊的庄稼一样地密集。从国内出差到孟买办事处的中兴员工走到这里都会大为惊讶——怎么会是这样?这也太壮观了。走路即得小心别踩上“地雷”,同时还得回避一下视线,否则实在受不了。所以,中兴国内同事如果是短期出差来这里,我们一般不带他们到食堂去吃饭。但长年在这里工作的中兴同事早已经视若无物,否则怎么在这里生活下去?
从GOOGLE地图上拷贝的金融区旁边的贫民窟图片。照片上的河流是马希姆河的一条支流Vakola Nala。真实河流里河水的颜色比上图还要黑地更加纯粹。


印度贫民窟的细节景象
食堂本无楼
街上亦无路
本来无一物
何处味道臭
    长年工作在这里的中兴员工,早已经个个都进入这种“本来无一物”的大师级境界,何需修炼?
    惠能之所以写出那个四句佛谒,是因为禅宗五祖弘忍法师要选接班人,就让每个弟子写一段佛谒,大弟子神秀写道:
身为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这段话意识也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直接意识也就是“天天大扫除,保持环境清洁”。惠能认为神秀还是没能领悟到真谛,于是写出了前述的四句佛谒,这意思就是“扫什么扫,你看看印度这地方能扫干净嘛?全当它不存在不就得了嘛”。
    真正的对峙真的在洞朗吗?根本就不是。对峙都不在这里,何来对峙结束的结果?能有的结果也不在洞朗。洞朗一无什么对峙,更无什么结果,何来结果的输赢呢?很没有智慧嘛!
    那些想通过这个表面的对峙折腾中国的人,被中国人给折腾回去了。讨论对峙的输赢,本身就不过是想借此最后折腾中国一把,最后一个洋葱瓣。从原来的大洋葱瓣里都没找出什么东西,从这最后一个最小的洋葱瓣里又能找出什么?
    如何确定谁输谁赢呢?看起来好像很明显,如果中国还在修路就认为中国赢了,如果中国没修路了,就认为中国做出了让步,中国就输了。所以就有记者追问中方是否停止了在洞朗地区修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是这么回答的:
  答:“中方已经表明,印方越界人员和设备已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为了守边需要和改善当地军民生产生活条件,中方长期以来在洞朗地区进行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综合考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建设规划。”
    这问题一提出来,其实想都想得到会是一个云天雾地但却清清楚楚的回答。
    关键问题是:如何去判断中国还有没有在修路呢?
    说在修就在修,没修也在修
    说没修就没修,修也没在修
    既然你根本就没法去区分,讨论这个问题干嘛?何用之有?况且中国需要立即、马上、一定得展示出正在修路吗?华春莹回答的是“长期以来”就一直在修,而且特别注意是“综合考虑”....然后做好“规划”,你还能说什么?
    还有传言说中国作为条件给了印度200亿美元贷款。很快也有网友出来辟谣这是一个显然的谎言。其实,就算我们认可真的有200亿美元贷款,那按惯例肯定是购买中国厂家设备才能用的。我十年前在中兴做印度市场时,中印贸易总额才刚过100亿美元。仅仅中兴一个企业从口行获得的给印度通信设备贷款就有几个亿美元。2016年,单是印度从中国进口额就达到594.3亿美元,对中国逆差为476.8亿美元,银行贷款又不是赔款,中国银行是赚利息的,现在区区200亿美元银行贷款能算得上个什么数吗?是1年用掉还是3年、5年用掉?大惊小怪的。通过这种谣言能折腾到中国吗?可以坦率地说,在正常贸易条件下,中方给印度的贷款本来就只会比这个多,绝不可能比这个少,如果算上中国银行支持的信用证等那就更多了。这只是那些根本就没做过国际贸易的人编出来让人笑掉大牙的谎言。
    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输赢的话,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只是中印最后没打起来,那些花了巨额代价极力想让中印打起来的人肯定是彻彻底底地输了,而且输得痛彻心扉。对那些还在追究中印对峙最后结果输赢的人只想说一句:嘿,哥们,最后一个洋葱瓣都剥完了,还在里面找啥呢?
    洋葱里面什么东西都不会有,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结果,知道原因何在吗?
    因为洋葱能消费的只有皮儿。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1:41 | 只看该作者
绝不留情,一把扯掉印吹的底裤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个坏土豆 ,作者坏土豆


欢迎关注“国际局势锐评”

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偶尔做了一件坏事,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一定是那一件坏事。
犹如中国在70年时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定有很多问题可以被攻讦,这不奇怪。
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坏事,终于良心发现做了一件好事,让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一定是那一件好事。
如同英国到处杀人放火,贩毒贩奴,挑起战争,贻害地球400年,现在实力实在是不允许了,只能在边上休息以待时机,结果就洗白成了英国绅士。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会记住那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会记住那一得;
但是这句话不适用于印度,拿着放大镜找了3天,确实找不出来。
印度真是要感谢英国,印度今天的铁路里程6.6万公里,其中英国人给他们修了5.5万公里,要不是英国,印度现在就1.1万公里铁路......
有英国人在,印度还能搞点基础建设,没有英国人在,印度只能是一盘散沙。
还有说印度是软件大国的,没错印度是软件大国,你是越南人、斯里兰卡人、缅甸人、孟加拉人,你都可以这么说。

你让我带入缅甸人的视角去仰望印度,实在是做不到啊.......
印度有什么软件?有什么互联网公司?有什么手机?4G/5G上有什么专利?做下软件代工,最基础的搬砖,有些人也要帮印度吹下,这印吹是有多强大的内心?
除了给他的美国大大输送了些人才,还干了啥?那德国还给美国输送了特朗普「德裔」,德国不是要上天了?
我们都知道3个解放军战士灭了印度一个营,说:敌人不仅不投降,还敢反抗。但其实他们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一个人灭了一个国,那个时候的印度,叫天竺。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代表唐朝出使天竺。正巧戒日王死了,印度国内发生政变。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王玄策想办法逃走了,到了吐蕃,开始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7000尼婆罗骑兵。然后王玄策势如破竹,就把印度灭了。当然,这对印度来说,不算个啥事,印度被16个民族征服过,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这就是一人灭一国的故事。
历史上是这样记载战斗的:
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天竺震惊、害怕。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干渴的印度

我在兰州大约呆了2年时间,很多人想起兰州,头脑中浮现的是干涸荒芜的戈壁滩,兰州,一定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的确有所感受,每天天上挂的都是大太阳,一年下两场雨,一场雨下10分钟,全年几乎都是晴天。
但是,我从来没有「缺水」这个概念,就是从来不会考虑没水喝,打开自来水管,永远都不会让我们失望。「干渴」这个词汇,离我们中国人太过于遥远了,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没有说关于「干渴」的真正概念,即使有,也只是可能连续1-2个月不下雨,农村庄稼地干涸,但是绝对不会说没水喝。

但是,没有水喝,对印度,却是常态。2019年6亿印度人陷入缺水的危机,每年有大约20万印度人因为水的问题而死亡。
我打保票,如果今天不是印度共和国,而是英属印度,一定不会有这个悲剧。
印度,水资源充沛,但是却是一个干渴的国家。

2019年,CNN等多个媒体报导,印度第6大城市钦奈,已经彻底没水了,这个没水是什么概念:
在经历近200天没有下雨的干旱后,为钦奈提供城市供水的4个水库在6月份都彻底干涸,465万人失去了主要水源,混乱不可避免,当局只能靠海水淡化、火车、卡车运水,来湿润焦渴冒火的咽喉,水价猛涨,弱势人群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
自来水管打开,一滴水都流不出来,当然,印度大部分家庭还没有接入自来水管,这不是平民窟,很多印度的公寓也是如此;

普通百姓,尤其是贫民,只能拿起家中的盆盆罐罐,顶着炎炎夏日排长队在还有水的地方打水;厕所都不给用了,没水冲,洗澡不能洗,可能长达1个星期甚至1个月……
水危机还令建筑行业不得不停工。不少酒店因严重缺水已经处在濒临关闭的状态;
很多西方媒体曾经炒作富士康会将中国的产能转移到印度的工厂,而这个工厂恰恰也位于此次水危机严重的钦奈。当然,富士康之后很快辟谣说他们会扎根中国……

这是在城市,这个景象,在印度,每年都会爆发,印度政府智库NITI Aayog在2018年6月发布报告指出,印度正在经历史上最严重的水危机,全国有近6亿人用水紧张,每年约有20万人因饮水问题而丧命。
注:这里水的问题并不仅仅指缺水,还有严重的水质污染等问题,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恒河水百毒不侵。
很多学者预测,到2020年,包括新德里、班加罗尔、金奈、海德拉巴在内的21座城市都将耗尽地下水。
印度为什么缺水?这个问题早就出现了,但是年复一年,依然如此。
印度没有水吗?不,无论是河流还是降雨量,印度水资源是最充沛的国家之一,全球的雨极就在印度的乞拉朋齐。

且不谈印度境内的恒河、印度河等多条河流,是孕育印度古代文明的基础,印度一年的降水量年在1000-2000 毫米之间,全区平均年降水量约1140 毫米左右。刚才我们谈到的钦奈,年降水量超过中国的武汉,武汉缺水吗?
中国是多少呢,中国是年降水量约600毫米左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论水资源,印度是中国的两倍。
但是中国从来不「缺水」,印度年年「缺水」。如果,说中国有因为发生因干旱而死人的事情,必上头条,但是在印度,这个事情稀松平常,每年都会发生;
印度的自然环境,比中国好太多太多了,但光想靠老天爷赏饭吃,是不够的,自己的努力才是关键;



什么是水利工程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一个国家,光有降雨和河流是没用的,因为印度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集中在恒河边上或者天天下雨。即使河水通过城市,大家也不可能想喝水了全部拿盆子罐子到河边去舀水。

一个城市的用水,如我们每天打开自来水管都有水,是因为有水库,有水利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如果没有水利工程,如钦奈,旱季的时候是这样的:


到了雨季的时候是这样的



对于水利工程,中国人和印度人是完全不同的态度,我们先谈民族性,从古代开始,中国就积极修建水利工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民族,从大禹治水开始,就积极的改变环境,而不是靠天吃饭,无论是都江堰还是郑国渠、六辅渠、白渠、龙首芍陂我们的先辈们就留下了一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新中国建国后,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更是国家的重要关注点,从1952年的荆江分洪工程开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湖南江垭水利枢纽工程.....伟大的中国基建所完成的水利工程,根本数都数不过来。
我们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但是,我相信每个中国人几乎对这个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里面的人民两个字,从来不是白给的,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是生活在为人民谋福利的国家。

更不用说中国的南水北调的大工程。毛泽东最早提出想法,从2002年开始动工,超过30万建设者参与其中,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投资总额超过2500亿元,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是全球最伟大的工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14年,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完成,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已使沿线至少1亿人口受益。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我们不要谈南水北调工程,这样的工程,除了中国,全球几乎不会有国家能够完成,我们就随便谈一个类似100亿投资的水渠,印度也干不来。
那好,为什么印度干不来?



得过且过的印度思想
水利工程,是一个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功业。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印度不会干,要干也干不好。
1、投资大,但短期不会有收益;
2、政府需要有中长期的规划能力;
3、需要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并有坚定的决心,稳定的推进政策的前进;
以上3点,印度都不具备;
我没去过非洲,但是很多朋友告诉我:有些本地非洲人,没钱了就去打工,打一天工,赚到钱了就去休息去玩,躺树荫下面睡觉,饿了爬树上去摘猴面包也懒得干活,到实在需要钱了再去打工,身上的钱永远只够活1-2天;

他们的规划不会超过3天;非洲人懒也就懒了,苦也就苦他一个人,但是整个印度,都是这种心态。
印度,只会干投机取巧的事情。如同骚扰中国边境,打,是不敢打的,这辈子都不敢打,除非政治家实在逼急了想拿这个捞选票。
印度只做今天做了马上有好处的事情。印度为什么缺水,多数印度的政策,规划不会超过1个月,印度就是集合了那些非洲人的特点,长期规划基本不会去干。


中国古代是修渠,印度古代是挖井。
因为修渠,可能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水喝;
挖井,挖出来马上就有水喝。

水利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印度人,连自己都不关心,就关心来世,还会去关心子孙后代?
所以中国有渠,印度有井。
英国到来之前,印度几乎没有像样的水利工程,但是也有历史沉淀的文化,蓄水池或者井。如1000年历史的月亮井。


但是这个世界往往很公平,你想走捷径,必然就有所失去。挖井,是对生态对严重的破坏方式之一,地下水越挖越少。印度没水,全靠挖井,挖着挖着,井越挖越深,后面挖得再深都挖不出水来了。
最后就成了这样。


再说一次,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印度是不会干的,这个自由皿煮的国家,永远活在今天,或者根据印度教的指令去修来世。
人类历史过去了几千年,印度,依然没有任何进步,还在靠天吃饭。
没水了挖井,被水淹没了爬树上去。印度的水井越打越深,2019年,钦莱的打井公司说至少要打300英尺到1000英尺,才能挖出水来。
1000英尺,是300米深,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就是埃菲尔铁塔的高度。

伟大的印度民族,宁愿打这么深的井,也不愿意去修水利工程。
为啥?因为打井打到水了,我马上就可以喝,修水利工程,至少10年,10年以后我才能用,我等不及。
印度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自来水用,农村自来水接入率为18%,
现在,印度全境91家水库中,有65家水库蓄水量低于容量的20%,马哈拉施特拉邦的17座水库中,仅有2座蓄水量超过25%,另外还有7座已经没有一滴水。







印度、皿煮的神器
今天,中国三峡水库超过印度前5大水库的总和,干渴的印度,不能解决水利问题,除了心态的问题,还有制度的问题,因为印度的制度,实在不允许印度搞大的工程。
英国在离开印度之前,将自由皿煮甩给了印度,但是不会告诉印度,英国的财富和自由皿煮毫无关系,英国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是赤裸裸的充满血腥暴力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依靠内部积攒了带血的资本,然后将毒品、黑奴与战争带到全球继续发财。
这些印度都做不到,对外,打中国打不赢,打巴基斯坦人家也有核武器,卖黑奴现在国际制度不允许,200年前,帮英国人制鸦片卖到中国,现在再这么干直接判死刑,原来帮英国打野,八国联军开了眼,杀到了大清时代的北京,现在这么干,直接一巴掌就会被拍地上。「英国打侵略战争,印度从来是重要的兵源地」



对内,土地全部集中在各个宗族之手,印度,拥有全球10%的可耕地,比中国的耕地多出1/5,但这些土地印度都用不起来,有31%的家庭没有耕地,80%的家庭拥有1公顷以下的耕地,另外20%的家庭却拥有78%的土地,他们盘根错节,不会把地给政府。因为水利工程周期长,触动利益阶层多,政府也越来越不愿意干。
修建水利工程需要征地和移民搬迁,那么安置工作是在所难免的。印度传承的是英式皿煮,在制度中需要中央政府先和地方政府协商,之后地方政府再一个个地找土地所有人去谈判,那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首先地方政府就不会同意,凭啥用我省的土地去解决全国问题?二个是土地的所有者不会同意,他们作为有钱人不会没水喝,渴也渴不到他们。
按照印度政府规定,公共建设项目的用地审批,需要土地所有者七成以上的人表决同意,这在实际工作是非常难的。很多土地是属于一个大地主的,一个村子里几千张选票都是由地主一个人说了算。就这样一层一层谈下去,等都谈好了,这届政府的任期就快过了。等到下届政府上台,也许这些都是白折腾了。印度,搞什么大项目都搞不成。
到目前为止,印度是全球最难征地的国家之一。外资到印度投资设厂,不把外资拖到快死,基本没有搞成的。这些,基本上已经在70年前已经决定了。

中国是暴力革命获取的胜利,印度没有经历过革命,是妥协的方式和英国的退让,虽然有很多征地立法,但这些立法的执行力往往被封建官僚和地主采取变通的方式层层折损,到了各个土邦根本执行不下去。
印度建国之后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体系,没有现代社会的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和行政机构,没有行政的治理功能。这就是昨天说的皇权不下县,和70年前的印度一样没有变化,在征地问题上,政府想干也干不好,最简单的谁去办?谁去落实?

而且,印度哪个政府真的如果想干点事,不仅落不到好,还要被一堆人攻击,印度的政党数量庞大,各种政治势力都想借此机会打击对手,壮大自己。反对党常常利用农民的力量和社会上的力量来抵御执政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土地法规和政策,一旦有大的工程项目计划,反对党以维护个人皿煮自由为武器,对政府进行全力批判。




什么都干不成的印度
到了今天,印度的皿煮已经向民粹前进,政府更不愿意干这些基础工作了。况且,让印度政府去解决民生问题,他怎么可能有动力,如同我在很多文中写的
美国可以在2个月的时间彻底消灭新冠疫情,他绝对有这个能力与实力;
美国可以在3年之内,彻底解决毒品问题,每年至少挽救30万人的生命,并解决中南美洲的危险状态,缓解移民压力,他绝对有这个能力与实力;
美国可以在6个月的时间,彻底解决持枪问题,将全国的安全状态全面提升,从一部分根源问题上解决枪击事件和虐杀黑人事件,他绝对有这个能力与实力;
美国完全有能力在3年之内全面提升自己的医疗状况和人民的医疗水平,将全美国的平均寿命提升至少5年以上,他绝对有这个能力与实力;

但是这一切美国都不会干,美国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就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把新冠放到养老院,甩掉社会负担。
让疯王去解决这些问题?他去解决他才真的疯了,解决了他有什么好处?
让拜登去解决这些问题?更加不可能,拜登可以给人下跪,甚至叫黑人叫爸爸,但是你让他拿资产阶级的钱去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一个美元他都不会干。
那好,短期就能出成效的事情美国都不愿意去干,那印度更加是如此,你让印度总理拿资本家的钱,用10年20年的时间去解决民生问题,他莫不是疯了。

资本主义社会,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才能接触这个冰冷的词汇。这是大原则,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印度的水利工程都干一干,就干不下去,或者不想干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皿煮的印度,人民不答应政府这么干。
你会说疯了吧,这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不答应?那你想想为啥香港政府要降房价,搞居屋工程,香港人要跟政府拼命。
这就是英美皿煮神器的强悍所在!
现在假设你是干旱的金奈的市民,有3个政客竞选市长,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坏土豆提出的方案是只要我当选,每个人发300块钱的福利
懒葡萄提出的方案是只要我当选,每年干旱季节,我会从中国大量的购买矿泉水,每个人每天发4瓶,一定不让大家渴;
烂苹果提出的方案是,福利维持上一届政府的政策,我要修水利工程,工期15年,15年之后,钦奈将永远不再是缺水的城市。

好吧,现在开始投票,谁会当市长?
可能是坏土豆,可能是蓝葡萄,但是真正想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烂苹果一票都拿不到,不仅拿不到,还要挨骂。
「你烂苹果太黑了,不仅不给我们好处,还要剥削我们的钱去修什么劳什子工程,你说,你打算修这个工程黑多少钱」。
我们不要说印度,美式皿煮本身的作用就是削弱政府的长期战略,如果可以的话,美国恨不得全球的政府都和南美一样,政府官员吃好喝好,管好今天的事就行了,千万不要有追求,就踏踏实实当我美国的原料基地。今天有钱就今天发,搞啥子基建嘛。
我们且不要谈人民,你去竞选市长,你会拿修水利的方案出来吗?你任期只有5年,你劳心劳力,把大坝修好了,这个东西和你没关系了,你愿意不?

印度所有做的一切决策,几乎都是短期的,偶尔在军工等领域下定决心有大投入,几乎没有成功过,美国为什么喜欢印度,印度大把大把的花钱找美国买军火,印度号称「全球第三大军事强国」,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是买的,印度没有什么军事自研能力,是万国牌军队,所有的先进武器都是全球各地拼凑的。
印度研发的光辉战机,花了16年,还没开发完,没到服役就已经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了;维克兰特号是印度开发的航母,从2005年开始研发,到现在2020年15年过去了,还没有开发出来。



印度的工业梦想
印度永远实现不了工业化。
因为今天的印度,和70年前的印度没有什么区别。
依然是一个个分散的土邦拼接成的一盘散沙的印度,印度为什么要扩张?因为只有依靠扩张来增加中央政府的权威,推动改革。
但是62年被中国一顿揍回解放前,65年打巴基斯坦,被中国警告后怂了退了回去,印度现在想控制尼泊尔,结果还有两年中尼铁路就要通车了,斯里兰卡有中国承包的99年码头。

印度宣布有了核武器,3个月后巴基斯坦就有了,印度搞了5次核爆,巴基斯坦也搞了5次核爆。
问题来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我们也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印度无路可走,看看中国,恐惧是对的,因为中国打到新德里,只需要两个小时,印度到北京?算了吧,看能不能翻过喜马拉雅山吧。
莫迪想占中国的便宜也许是对的吧,莫迪:中国我求你了,让我占你点便宜,我好对国内有些交代,我也想推动印度改革。
事实上,中国已经给印度做了巨大的贡献了,印度政府要凝聚人心,2000个民族,121种语言,还是全球宗教的博物馆,还有种姓制度,不把中国做假想敌,怎么团结人心,怎么凝聚民众?
但是没办法,莫迪怪谁呢?要怪就怪他命不好,谁让他家祖上出的甘地,我们祖上出的毛泽东。

最后敲黑板,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伟大的战略家,但是今天中国的富强和繁荣,一切来自毛泽东和100年间为民族独立与自强牺牲的英雄们,有了他们中国的工业化蓝图才可以落地。
中国的工业化无人可以复制,因为伟大的中国革命也没有人可以复制。
印度,今天依然是长期封建主义小农经济和英国统治时期的土邦统制政策,土邦的独立性对当地人民可以生杀予夺,还可以有自己隶属的军队。

贫民窟是政客们最稳定的票仓,多数人不识字,因为印度2000多个民族上百种语言,你让他们识字真的是难为他们了,选举的时候用图案来代表选举人。
......
印度只有宗教和种姓,这点比中国强,可以给自己最好的安慰剂,但是中国有阿Q啊.....
迪莫,真的不好意思,你要中央集权,俺们帮不了你,你去想别的折吧,要不你去打打澳大利亚?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2:05 | 只看该作者
中印对峙之殇:昔日惜失锡金,今天不可不争不丹!

操风琴  华山穹剑  昨天
最近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冲突造成至少20名印度军人丧生。印度朝野上下对军人的死“无法接受”、“难以置信”,反华情绪强烈。

中印边界问题错综纠缠数百年。维护主权、保卫国土,中国有成功,也有失误,有胜利,也有悲情与伤痛。



中印边境的中段尽管不长,却是两国边境问题的微缩版,是解剖中印国土争端来龙去脉的“麻雀”。



一、中国痛失锡金,百身莫赎



2017年中印在中段边境对峙时,锡金和不丹的名字,屡屡被中印双方提及。

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和印度之间,原本横亘着三个小国家,从西向东分别是:尼泊尔、锡金和不丹。这三国,原本可以联手抵制印度对它的“想法”,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带。如下图。







而南边的印度,对待周边邻国,总是摆不正自己的心态,孜孜以求建立“大印度联邦”。



印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却把英国的傲慢、狡猾和顽固,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心想做大不列颠帝国第二。



三个小国中,尼泊尔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是南亚最古老的主权国家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即佛祖如来)就出生在这里,尼泊尔人对自己的悠久历史是非常自豪的。



尽管印度视尼泊尔为“印度锁”,想做尼泊尔的“老大哥”,但尼泊尔对印度的挤压一直心怀警惕。印度想吞并这个“大块头”,难。



它就瞄上三个国家中最小的锡金。



其实锡金与中国的关系更为亲近。就好比:锡金姑娘喜欢北村一个叫龙的小伙子,两家的渊源很深,是没出五服的表兄妹,而南村一个叫象的莽汉对这姑娘也单相思,有心染指。



姑娘一再向龙送秋波,暗示快来迎娶我啊。龙却因为家境贫寒、家人内部不团结,狠心装着没看见姑娘的暗示,转过了身。



而象那个家伙,就趁这个机会,用暴力强行把锡金姑娘弄回了家,做了二房。

龙,默认了。



锡金古时叫哲孟雄,17世纪时锡金国王获西藏达赖喇嘛的封赠和赐福,成为西藏的受保护国。



锡金向清朝请封图  18世纪,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锡金国王逃到西藏。乾隆先后两次发动廓尔喀之战,将廓尔喀人逐出西藏。锡金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19世纪中叶,清王朝衰败,无力顾及,锡金沦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清政府与英国签署《中英藏印条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锡金离中国的怀抱远了一步。



1947年印度从英国独立。当年印度就趁着中国国共内战、无力顾及遥远的西南边境,迫不及待地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印度人俨然代替了英国人。



1950年,两国又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印度将锡金变为“保护国”,攫取了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大权。



此时新中国虽已成立,但朝鲜战争随即爆发,中国政府精力集中在美国和东北边境,对西南部边陲依然无力顾及。



但弱小的锡金并不肯束手就缚于印度。锡金民族党和国王顿珠南嘉在政治上都亲近中国,以中国为“信仰的母国”,极力想摆脱印度人的控制,一直在谋划反抗。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这场运动,国王暗中在支持。印度从国内派去了大批军警镇压,锡金人死伤无数,锡金血流成河。



印度军队进入锡金实施镇压



1973年,印度强行军事接管锡金。印度操控的锡金国大党在议会强行通过宪法修正案,宣布锡金“自愿”成为印度的“联系邦”。



1968到1975年,这是印度吞并锡金最关键的几年,而中国此时正处于狂风骤雨的文革中,中国连印巴战争中的铁兄弟巴基斯坦都无力给予太多支持,更谈不上顾及锡金了。



1974年,锡金民族党为阻止印度的吞并阴谋,两个多月里,向中国驻南亚各国外交机构以及联合国发出紧急求援电报149份,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与安理会,揭露印度吞并锡金的阴谋,要求中国出面“政治调停”或“武装干预”。







1974年6月20日,锡金民族党在自己的党部大楼悬挂起五星红旗,成立“中国锡金行政区”,宣布锡金一切外交事务“自当日起交付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



中国正忙着搞“批林批孔”,除了发表声明表示谴责印度,没有对锡金亲华力量提供任何实质性支持和帮助。没有武器的锡金民族党人迅速被印度军警血腥镇压,亲华“顽固派”被处死300余人。



印度,用枪杆子维护了锡金的“稳定”。



印度软禁锡金国王顿珠南嘉,强迫他签署锡金王国并入印度的协议。左二为顿珠南嘉

对亲中国的锡金国王,印度也是必欲除之而后快。消灭了锡金民族党后,又操控锡金议会宣布废黜国王。



再举行印度军警监控下的“全民投票”,向全世界宣告,“锡金人民要求并入印度”。印度议会再宣布接受锡金纳入印度的国土,成为印度的锡金邦(邦相当于省)。



自始至终,印度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场闹剧。   



国王顿珠南嘉被迫流亡美国,但坚称自己仍是锡金国王,四处为锡金摆脱印度而奔走。



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手拿哈达者)与锡金王室。戴丝巾者为顿珠南嘉妻子桑颇·桑吉德西



顿珠南嘉与中国渊源深厚,他的原配妻子桑颇·桑吉德西(后因病去世)出身于西藏贵族,桑顿的父亲才旺仁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桑颇的姐姐曾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桑颇·才旺仁增(1904年-1973年),西藏和平解放前,为西藏地方政府高官兼藏军司令。1958年增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被授予少将军衔。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4年锡金国王(左一)访问伦敦,照片上的两个孩子是他与原配妻子桑颇所生,即才旺仁增少将的两个外孙

但中国当时没有利用这条血缘天然纽带。印度策划吞并锡金之际,红卫兵却抄了才旺仁增少将的家。



1973年,被批倒批臭、被撤销一切职务的才旺仁增少将在拉萨落寞离世,就在他去世之前两个月,印度军事接管了锡金。



锡金失去了和西藏融合的绝佳机会。中国痛失锡金,百身莫赎。



电影《大话西游》里,男主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有段虐心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



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前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与紫霞姑娘

中国痛失锡金,国内国际的原因都有——



国际上,中国同时与“苏修”“美帝”对抗,战线拉得太长,精力分散;国内,文革时期政治动荡不止,国家主席都能一夜之间被打倒,外交部、中联部连机构都被解散,外交人员大多被遣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朝不保夕,人人自危,何谈在锡金问题上应对有方?



锡金是蕞尔小国,面积只有7千平方公里,人口仅60多万,却成为中国对峙印度的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张。



锡金国王顿珠南嘉流亡美国7年后,带着未能恢复国家独立的遗憾,于1982年在纽约病逝,死不瞑目。





老年顿珠南嘉

印度吞并了锡金,一箭三雕:



一、瓦解了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这三个小国的联手。尼泊尔和不丹被迫隔着锡金相望,三国地理上不再连为一体,不再唇齿相依,对付印度的合力消失。



二、中印边界凭空多出了个中段(以前是中锡边界,现在变成了中印边界)。中国不得在西段、东段和中段同时应对印度,三个点面上开花,力量受牵制。



三、吞并了锡金,印度拓宽了自己通向东北部七个邦的战略要道:西里古里走廊(形似鸡脖子,最窄处只有20多公里,极易被“拧断”)。



示意图再发一次



西里古里走廊被拓宽后,首都新德里与印度东北部七个邦被切断的战略风险大为降低。这七个邦,就包括中国的藏南地区,一直被印度实际控制,印度将其改名为阿鲁纳恰尔邦。



中国意识到了锡金被印度吞并的严重后果。



开始顽强守住底线,坚决不承认锡金并入印度,坚决认为锡金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支持锡金流亡政府。



中国不承认?印度不急,它发扬乌龟精神:先在外围做工作。



从1975年吞并锡金开始,印度用了28年时间,让国际社会几乎全部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吞并。理由是这是锡金人民“全体公投”的意愿。



28年后,到了2003年,全世界只剩下中国坚守“锡金是主权国家”的立场。



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两国终于达成一致:中国承认锡金属于印度,换取的是印度承认西藏属于中国、约束在印度活动的藏独分子。



印度用了28年,终于和中国坐在一起喝咖啡。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上,不再有锡金这个国家;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不再有锡金这个国家。



锡金国王顿珠南嘉在美国去世后,其子宣布继承王位,继续为锡金的独立奔走。但已完全无力回天。



锡金,无声无息消失在地缘政治博弈的大棋盘上。



二、不丹:中印战略定位迎头相撞



吞并锡金后,印度士气大振,故伎重演,想一鼓作气再下一城:吞并不丹。



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回过神。中国不再是以前的中国——昔日惜战惜失锡金,今天不可不争不丹!



普通中国人对不丹的印象大体是:那是个幸福指数超高的世外桃源,是隐身于喜马拉雅群山里的人间净土(如下图),前些年香港影星刘嘉玲和梁朝伟的婚礼,就是在不丹举办的。







但在地缘政治版图中,在大国力量的角逐中,不丹,并非人间仙境。



不丹,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万,但它至今未与中国建交。



作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不丹甚至不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国建交!



它是山村里一个沉默寡言的姑娘,不与村里人来往,村里的事务也不闻不问,任凭谁来敲门,都不理睬。



为什么这姑娘的行为这么怪异?——因为,她身不由已,也被强娶了锡金的那个叫象的莽汉控制了。



不丹,清朝史籍称布鲁克巴,是西藏文化的最南端。17世纪,西藏的夏宗阿旺朗杰统一不丹,十八世纪,不丹也像锡金一样,成为清朝的附庸国。



随后英国入侵不丹,不丹和锡金一样,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二战后,英帝国从南亚次大陆撤退。又是印度出来搅局:趁着中国内战无力他顾,瞅准机会下手,迅速与不丹签署《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在对外事务上接受印度指导”。注意:是“永久”条约,没有到期之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对不丹的野心越来越大:不但外交上要“指导”不丹,到后来,连国防也和经济命脉也完全掌握在印度手里。



不丹,从英国的“奴隶”,沦为“翻身奴隶”的“奴隶”。



但印度并不止于让不丹做“外室”,最终目标是夺去不丹的主权,让它像锡金一样,完全成为印度国土的组成部分,纳为“三房”。



印度这个国家,无论国内多少天灾人祸,无论新冠肺炎疫情多么严重,无论强奸案件怎么骇人听闻,无论政党执政怎么走马灯地换,但历届政府在领土问题上却是齐心协力,一棒接一棒,咬定青山不放松,眼观六路,脚踢四方。



在外交问题上,印度顽强、执拗、傲慢。



印度传统定位是做南亚霸主,进入新世纪,又意欲成为印度洋霸主,这与中国决心成为海洋大国的战略目标,迎头相撞。



而不丹,就是中印迎头相撞的一个点。



如果印度成功吞并不丹,它将和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的藏南地区)连为一体,中印边境的中段和东段被打通,印度对峙中国的筹码将大大增加,战略主动态势更明显。如下图。







中国,痛失锡金的悲剧决不能再演。但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



尽管目前不丹还是独立主权国家,但印度已完全控制了不丹的外交、国防和经济命脉。



印度在不丹派有教官团,有工兵,不丹的边境有印度军队参与“巡逻”。不丹军人的工资、津贴由印度提供。不丹军官若获提升,必须先接受印度的军事培训。



不丹王后(左)与印度国大党领导人索尼娅。索尼娅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外孙媳妇、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儿媳、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遗孀。婆婆英迪拉执政期间,印度吞并了锡金。

在印度的把控下,不丹只与印度做生意,它唯一的经济支柱是水电,除了自给,其余全部卖给印度,印度则独家向不丹提供石油天然气。



印度已全方位渗透到不丹——中国大陆一位女士到不丹旅游,在咖啡馆里碰到一名印度中年男子,这名印度男子问她住在哪家五星酒店,特别骄傲地说,这家酒店肯定是印度人盖的。



中国女士说是新加坡人经营的,印度男子连连表示,不丹不可能有不是印度人盖的五星酒店!可见印度人对不丹的自信是多么爆棚!



2017年夏天,中印在中部边境洞朗地区长达两个多月的对峙,事起也正是因为不丹——



中国在毗邻不丹的中国一方修路,印度军人赶来阻挠,称此地是中国和不丹之间有争议的地区,称中国破坏了“维持现状”的约定,称印度与不丹签订有“互助”条约,自己是为不丹“出头”。



在印度的威风下,真正的当事国不丹对此事一言不敢发。



这场长达两个多月的对峙僵局,不仅是中印对战略要地的争夺,更反映出中国想撼动印度和不丹的传统紧密关系。



多年来,中国一直想撇开印度,单独与不丹解决有争议地区的划界。



2016年,王毅外长会见来华举行中不第24轮边界会谈的不丹外交大臣,表达了中国与不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愿望  新华社照片

从1984年开始,中国同不丹断断续续进行了二十多轮边界谈判。每当谈判接近于成功时,印度就竖着耳朵“偷听”,就出面阻挠不丹,二十多轮边界谈判,均无成果。



印度打的主意是:不丹与中国的边境谈判,要与印度与中国的边境谈判,一揽子解决。而中国的立场是:一码归一码,中印边界和中不边界要分开谈判。



印度,死死把不丹扼在手心,生怕她跟人“私奔”跑路了。



2017年不丹国王旺楚克夫妇带着一岁的儿子出访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其乐融融

中国如何应对不丹这个中印冲撞点?



军事上,派兵直接打到不丹去?



法理上,不丹与印度签署有互助友好条约,不丹被进攻,印度会立马出兵迎战。何况军事进攻别国,道义上先输,国际社会将绝对一边倒。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顾一切地打,战术上,天气和地形对中国也很不利,(山高、路远、缺氧、季节性强),中国地处喜马拉雅山的北侧,可以居高临下、迅速冲下雪山打到南侧的不丹,问题是,冲下山之后怎么办?



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在东线和西线都打了胜仗,但很快主动宣布全线停火、主动后撤,很大一个原因是当时交通设施落后,后勤补给跟不上,喜马拉雅冰峰雪山连绵千里,极易被印军包抄断了后路。



政治上,做不丹上层的工作、培养亲中力量?



不丹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人家闭门谢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不曾为君开。徒奈其何?







何况不丹政府不敢“反水”,想脱离印度?也许第二天就重蹈锡金民族党和锡金国王的命运,因为军队被印度牢牢控制在手中。



经济上,让不丹成为“中国制造”的消费国?



不丹不追求经济发展,连电视也只是前几年才引入。做化外之地是它的理想,就连很多国家视为摇钱树的旅游业,不丹也是实行配额制:每年只允许多少人来,指标用完了,对不起,你明年再来吧!



通过宗教推动融合?



不丹的国教确实也是藏传佛教,但是藏传佛教里的白教,不是西藏主流派“黄教”,何况不丹已是政教分离、君主立宪制。



在这个棋局上,让人想起曾高居中国票房排行榜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摔跤,是印度体育的强项,也是印度外交和军事的隐喻。这部电影,印度人的顽固和顽强跃然而出:两个印度女孩,不屈不挠,把五大三粗的外国摔跤手打得躺在地上起不来。



近代中国积贫羸弱,备受屈辱;新中国成立后,闭关锁国,对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知之不多,运用不自如,在一些对外问题上有失误、吃了亏,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清醒面对,并不丢人。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中国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中国一定不会被印度摔跤手再打翻在地。



外交的基础是内政。中国内政不折腾,人民安居乐业,才有更多精力和实力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才会在多方博弈中运用外交智慧和军事威慑,破解难局,尽最大限度争取和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中国国力在发展,原本难于上青天的苦寒之地青藏高原,现在耗巨资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和青藏铁路如条条长龙,逶迤壮观,这既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最好的战备设施。中国既追求和平,也保持警惕。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相信这一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不再是唏嘘和遗憾。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1:45 | 只看该作者
中印边境对峙这事儿,如果用军事手段很快解决完,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原创 纯科学  纯科学  今天


这个系列文章是上次中印洞朗事件的时候写的。文中所提出的策略对今天中印边境冲突事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所以再次重发。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后美国时代即将来临,这一点其实已经不用再讨论了,剩下的问题仅仅是谁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者?21世纪将是谁的世纪?候选者其实地球人也都已经知道,只有中国和印度,并且现在就是见分晓的时刻。历史将证明:中印边境对峙会成为奠定未来百年格局的关键性事件。它起到的是一个21世纪主导者竞选宣言的作用。


候选者之一的印度



    在此事件中充分体现出的还是殖民者思维。暂据100米,将使印度结结实实丢掉21世纪。一个连中国都敢欺负的国家,还有谁是它不敢欺负的?印度有3千年被殖民的历史这很值得同情,但印度不能把殖民者的思维带给21世纪的全人类。在老牌的殖民者全都已经放弃殖民思维和行为的今天,作为全球唯一殖民思想继承者的印度,怎么可能奢望主导未来的人类社会?这才是此次对峙最关键、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却被所有讨论该问题的人忽视了。
    从纯粹军事上来讲,印度军队真不是解放军一个手指头的对手,但如果此事用军事手段很快解决完,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是非常难得的将印度殖民者思维体现到淋漓尽致的事件,怎能不充分地利用它?设立一个洞朗论坛,咱就好好地来辩论一番。印度一日不撤咱辩一日,一月不撤咱辩一月。要么把印度军队辩回自已的领土去,要么你印度就永远把“全球唯一殖民思想继承者”的帽子结结实实地戴在自己头上。
    只要印度戴上这个高帽子,我不理解它还能干成什么事儿?你还想做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那能负什么责任,能干出什么好事情?不仅这个位置你100年也别想,就是其他重大国际事务,你印度也很可能别想干成几件了。这个对峙最重要的价值和结果就是这样。用战争打断不了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实话说中国的合理目标也不是要阻止任何他国的现代化进程,凭印度人做事情的效率让它自己慢慢走就可以了,关键是21世纪主导者的位置你印度100年也别再想来与中国竞争了。
    日本和印度在当今全球一个是军国主义继承者,一个是殖民主义继承者。所以就该理解当年二战结束后东京审判上全世界都认定日本有罪,最多只是各人具体罪行细节确认和量刑大小的问题,唯独有个奇葩的印度法官拉达宾诺德·帕尔居然认为日本压根儿就没罪。当然,帕尔真正的意思并不是否认日本人在亚洲做的任何暴行不是事实,而是说欧洲人以前在亚洲也是这么干的啊,那为什么日本人不能这么干?它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帕尔律师个人的思想,而是有其深刻背景的。如果同意他的思想,那接下来的逻辑就是:既然欧洲殖民者可以这么干,为什么日本人不能这么干?既然日本人可以这么干,为什么印度人不能这么干?这个历史的账都得借此机会好好算一算是不是?不把历史认识清楚,怎么能去主导未来的人类社会?
    在中印边境对峙这个事情上,全世界媒体空前一致地保持中立或支持中国,这已经充分说明问题。就是前几天日本蠢蠢欲动想支持一下印度,结果媒体一传出来,日本吓得马上自己收回去。日本想跳出来这也很好理解。这个理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问题是得由中国人把它最充分地阐释出来。所以,中国人先别急着只顾简单地发火和喊杀喊打,咱得先把这个中国显然占着的理好好说清楚是不是?要打也得出师有名。咱自己的理都没先讲清楚,一上来就先喊打,那岂不是把自己本来充分占着的理给亏了。
    看看美国是怎么做的,要打人也得先给人安个帽子,自己高举一个普世的人权、反恐等大旗。不仅要用超视距攻击打得你还不了手,还要用这个大帽子打得你还不了嘴。
     如果中国仅仅为捍卫自己领土,这是合理的,但把印度打过边境线就到头了,那不就只能打100米吗?但如果说是反对和惩罚殖民主义,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殖民主义继承者,打过边境还可以继续打嘛,一直打到把殖民者思想打干净为止,这才叫出师有名,而且要打到印度没有还嘴的余地。
    所以,中印边境对峙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领土问题,而是21世纪的人类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秩序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容忍殖民主义思想和行为方式在21世纪继续存在,还是要坚决肃清两个时代之前的时代殖民主义余毒的问题。


另一个候选者中国



    在此事件中体现出未来世界秩序创建者的胸怀。暂忍100米,已使中国实实在在赢取寰球人心。中国近代受到殖民主义的长期侵害,但我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理性地认清了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地理解了21世纪是什么样的世纪,全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和秩序。中国不会因为欧洲殖民者的做法、日本军国主义的做法、美国霸权的做法给中国人民带来过痛苦,就把这种痛苦再转嫁给其他任何国家的人民。中国永远不称霸,更不会去殖民,世界也不再需要一个霸权者,更是绝对不能容忍在今天居然还有殖民主义和军国主义存在。但这并不排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迫切地在召唤一个能够顺应客观发展规律的新主导者出现。中印边境对峙已经清晰地给出了答案——舍我其谁也?


中印边境对峙已经清楚的真相



    此次事件的真相已经再清楚不过。
中国的法理依据是:

中国与印度在此处的边界双方都不存在争议,依据是1890年3月17日,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该条约划定了中国西藏地方和锡金之间的边界,相关各方都认可,对峙的印度军队现在所在的位置不是印度领土,中印双方也都完全认可。

中方修路之前两次通知过印度,印度并未提出反对意见。



上图是外交部公布的照片之一,这个照片是有讲究的。因为根据条约规定边界线是以分水岭为界。所谓分水岭简单说就是这地方下了雨会往山两边流。印军进入的地方显然是雨水只会往一边流的中方领土。
印方给自己找的理由是:

印度与不丹之间签有条约,印度一是根据条约对不丹提供保护,二是对不丹外交有“指导”的权力。1910年不丹被迫和英印签署了《卡普那条约》,就是不丹国家防务受英印保护,外交受英印指导。这种不平等关系在1949年8月通过《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得以继承,印度在不丹有驻军。
中国知道印度和不丹之间条约的存在。


问题是:

印度没有明确它进入这个对峙区域是否受到不丹邀请。
不丹也没有明确它邀请过印度来保护,并且表示不清楚印度为什么要到那里。


    这个局面已经很清楚,如果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条约,以及印度的行为的前提本身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那么印度就没有任何法理的基础。问题就在于,印度与不丹之间的条约本身就是一种继承殖民主义性质的东西,是应当被废除的、完全不合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时宜的殖民主义性质的条约。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实在是讽刺,它怎么能与不丹之间直到今天还有这种军事保护和指导他国外交的条约呢?中国与印度都一起倡导的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条一个字不用多,但一个字也不能少。不仅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而且一定注意要“完整”。你印度都去指导不丹的外交了,这怎么算是完整地尊重别人的主权呢?至于主权是不是绝对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也是得在联合国框架下去介入,而不是一个第三方国家随便就跑去军事介入的。印度不仅历史上以武力吞并主权国家锡金,而且这一次的行为充分暴露了它想最终吞并不丹的殖民主义野心。
    如果说1949年签订的条约继承殖民者遗产还有那个时代历史原因情有可原,可是在2007年2月,印度外交部长穆克吉与来访的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2007印度—不丹友好条约》,虽然该条约是57年前两国签订的《印度—不丹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的“升级版”,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没有尊重不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殖民主义性质的东西。都已经进入21世纪了,你印度新签订的条约还是在继续搞殖民主义,并且新条约签订10年后就用行动来充分地体现这种殖民主义思维,太过分了吧!这才叫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这一次的行为也证明了2007年的印不条约本质上依然是个殖民主义性质的东西。
    现在的老大美国经常以人权大于主权为借口随意用武力介入他国的事务,地球人都已经烦透了。你印度怎么能连个貌似合理的借口都不找,就以对自己有威胁为说词,以殖民主义思想和理念为思维方式,以第三方的身份去武力介入他国事务,而且还是介入到中国领土上来?将来要是全世界都按你印度人的这种方式去处理问题,那还不瞬间就天下大乱了?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退回去好几个大的时代,连美国都不如。既然如此那要你来主导什么?不如暂时受美国的气还好过点。


此事依然存在的最大蹊跷之处揭秘



    此事还有一个不明点大家可能一直在疑惑:中国通知过印度两次,第一次是5月18号,第二次是6月8号。怎么印度一直没有任何反馈呢?印度外交部长给媒体的回答是他不能肯定,但也不否认这个事情。中方也没说具体两次是如何通知的。这媒体刨根问底刨得不够深,我们现在就给大家刨到底。因为双方都没具体说,所以我们也就只能猜测。但只要符合双方做事情的一贯规律,基本上也应该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方为何要通知对方两次?可以合理地假设这两次通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样内容干嘛要重复通知呢?那不是多余吗?所以,第一次通知的内容基本可以判定是知会一下印度中国要修路了,这个大家其实都应该想得到。那印度为什么近1个月都没回复呢?这就要从不可思议的印度时间和效率说起了。以印度人的思维方式来说,你要修路,那起码得花了1年半载地先讨论讨论,规划规划。再花个1年、2年的申请项目计划,走流程;然后再花个2年、3年的建设。所以印度这边呢,我得先写报告提交总理府、国会什么的汇报一下这事儿,然后他们花几个月讨论一下这事儿该怎么办,然后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再由外交部确定具体回复方式,再然后回复一下中方。这得走流程、走程序、走计划啊是不是?
    可是印度哪里会想到,中国工程队就像用拖拉机拖着一条路一样,直接就往吉姆珍山开过来,不到1个月就修得差不多了。那第2次通知印度方面是什么内容就很容易想到了。中国人家里建了房子什么的,总得邀请街坊邻居来家里吃一顿庆祝一下吧。所以,第2次通知的内容,那应该就是邀请印度方面来家里做客,敲锣打鼓地参加这条路的开通仪式,说不定还有内容是盛情邀请印度领导作为嘉宾和中方领导一起剪彩呢!再一起商讨一下以后怎么把这条路一直修到印度境内,成为中印通商,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又一条纽带什么的。这可是有讲究的,一是充分表达中方对印度的友好,这第二点嘛,印度领导这饭也吃了,酒也喝了,剪裁仪式也参加了,以后啥事儿就好说了是不是?印度人接到通知一看,什嘛!收到第一次通知印度方面这内部流程都还没开始走呢?怎么中国这路就已经快建完啦?!
    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印度一侧修建设施。用了40年时间也就修了40个暗堡,平均1年才修1个暗堡。这要是不马上阻止,中国人用4个月时间修上80个堡垒岂不是小菜一碟?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就印度这速度,为什么我前面说根本就不是解放军一个手指头的对手,根本原因何在了吧?

    从外交部公布的上图可见,自洞朗中方境内北部地界到对峙地点的距离,是到三方交汇点吉姆马珍山距离的80%左右,也就是说从洞朗地界道路开工至吉姆马珍山中印边界这一段路完工,工程量应当已经完成了80%,哈哈!
    所以印度人为啥什么都不管不顾地派几百人跑过来,死活不说有没有接到通知,更不敢公布详细通知内容是什么了吧?实在说不出口啊。能说接到中方通知邀请作为嘉宾参加道路开通典礼宴会,然后印度居然就派几百军队过来对峙吧?这一是赶上穆迪去美国访问真真儿地受他人挑唆,同时穆迪又真真儿地想从特朗普那里多捞点什么;二是他人能挑唆成功,印度人自己对中国速度实在惊慌那也是有的。
    这样说是否有依据呢?中方是坚绝拒绝与印度就此事进行外交磋商的,但不排除民间学者进行交流辩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8月14日播出的World Insight(世界观察)节目《边境》中,中印双方各有两位嘉宾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方人员是: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中心主任周波大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所所长胡仕胜。印方人员是: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亚洲中心主任和历史学Tansen Sen(沈丹森)教授;印度教徒报驻华记者Atul Aneja先生。
我们也感到不可思议啊!

    辩论中,美女主持人也说很困惑地问Atul Aneja先生,中方两次通知印方,印方怎么会没有任何回复呢?然后Atul Aneja这哥们真的是很认真地作出以下回答。

通知不就是商议的一种形式吗?知道印度人何等善辩吗?

得走程序、走流程......然后再走程序、再走流程......然后......再然后......这样才对啊!

很奇怪中国这路修得实在是快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可无论印方怎么回答,有任何道理,关键问题就在于,中方通知你印度了,你为什么不回复呢?不管你有任何意见,有任何主张,你也要及时回复啊?你100年不回复,难道让我中国等你100年不成?难道要我中国去照顾你内部流程的印度节奏吗?你没提意见我怎么知道你有意见,你没提意见就证明你没意见,你没意见干嘛又事先不协商就派几百军人跑过来跟我对峙呢?知道这次中国这么恼火是为什么吗?我好心请邻居来吃饭,你居然闷声不吭地派几百名军人跑过来跟我对峙,有这种道理的吗?也难怪,印度方面怎么能说得出口他们接到第一次通知的汇报材料还没写完呢!
    为什么我能肯定地这么推测呢?因为事实上没回复,要么就是不用回复,那就是完全认可中方的做法。要么就是准备回复,但事实上又没回复,那就是回复还没准备好,无论什么具体原因内部流程没走完嘛。除了这两个情况,还能是其他什么可能性?以我与印度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第一个流程走完的可能性好像不是太大哦!能把汇报材料写完递交上去,在印度那已经属于是比较神速的了。
    当然,这毕竟只是根据以往规律的分析猜测,要是真与事实有任何雷同之处,有可能纯属巧合,当然也可能不一定纯属巧合。
    中国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印度生生把自称最大的民主国家搞成了有印度特色的民主计划经济。如果说只有中国可以救社会主义,那也就只有印度可以救计划经济了。
    想主导别人你就得自己跑得快点跑在前面。你印度这种办事效率还幻想21世纪是印度世纪,那准备要带领地球人跟着你干什么?都一起坐在那里冥想和练瑜伽吗?所以,印度不仅思想理念上不具备主导世界的基础,这办事效率上也实在是不具备这个素养和能力。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6: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与印度特性对比——两个方向的极端 | 汪涛

以下文章来源于纯科学 ,作者汪涛      



本文发表于中印洞朗对峙期间,文中所述的中印特性差异,今天依然有效。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中印特性的差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印历史上没有任何世仇,但在今天却闹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即使打一仗把某一个地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认清中印之间关系的长远实质,矛盾同样会永无止尽。



中国必须要学会如何与印度这个邻居打交道





   2017年8月28日下午,洞朗对峙的印军撤了。来得不可思议,走得也不可思议,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印度。看来特朗普能给的鱼饵是被榨干了。
    此次在洞朗中印对峙时间之长,性质之严重已经达到近30年之最。此次印度穿过中印两国间很难得没有争议的边界进入中国,的确已经越过底线。现在的问题是:未来中印间问题解决了吗?以后还会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中印间的大量边界至今没有解决。因此,问题事实上是被挂起来了。要想长久地解决问题,必须借此机会对印度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了解。
    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1962年当年毛泽东的目标是通过对印度的一战,获得30年的和平,现在远远超过了当时毛泽东的预料。这个说法的确可以讲算是成立的,但我们也不要忽略了此战之后所有的事实细节。
    距离1962年仅5年之后,1967年中印在乃堆拉山口打了一仗,20年后的1987年在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发生了一次冲突,再30年后的2017年,双方又发生洞朗军事对峙。其间,双方军队对峙的烦人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4、5月间,在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奇特的“帐篷对峙”持续了20多天才结束。
    中国已经与周边国家都划定了边界,唯独与印度和不丹的边界没有划定。而与不丹边界没有划定也与印度有直接的关系。与印度的边界不仅是没有划定,而且是绝大多数中印边界都没有划定。
    问题就在于:印度不是一个你把他打趴下就会老实的民族,无论你把他打到什么程度,他很快又会爬起来和你进行很烦人的纠缠。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当年英国人居然是因为受不了印度人的静坐而离开,就无法理解印度人不可思议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地研究印度,是难以理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也无法摆脱印度让人烦透顶的死缠烂打。中国必须要学会如何与这个邻居打交道,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一次战争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对中印相反特性的认知



    中国与印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5千年文明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第三世界,都受过殖民者欺负,二战后都独立建国,都面临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重任——总之,的确有很高的相似程度。而另一方面,印度民族有非常奇特,不可思议的特性,尤其他们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人正好相反,这使中国人很难理解印度人。另外,中印之间虽是邻居,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其实极少战争,相比中东阿以,欧洲与俄罗斯等之间百年千年世仇,甚至中国内地与北方游牧民族间无尽的袭扰战乱,关系可以说算是好到世间罕见的程度了。因此,从中国角度来说,建国后与印度真有点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感觉,真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很希望与印度友好。
    但是,历史上中印间极少战争并不是两个民族天生就可以友好,而是青藏高原天然屏障的阻隔,使两个民族几乎没机会打起来。当现代工业文明使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极大消除之后,才是真正考验中印两个民族如何相处的时候。此时我们才有机会看清楚,中印两个民族之间在表面上如此相似的背后,有那么多正好相反的民族特性,相反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如果不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这种奇特的关系,是无法把握中印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如何处理与这个邻居怎样长期相处的。中印间的正好相反的特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中国传统上婚姻是男方给女方家送彩礼。印度是女方给男方家送嫁妆。
中国历史上主要是统一的国家。印度历史上主要是分裂状态。
中国历史上除元、清等极少数外族统治外,主要是自己建立的王朝内部统治。印度历史上除孔雀王朝,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主要就是外族殖民统治。
与上述相对应,中国的语言一直是统一的汉语。印度因长期的分裂出现1652种不同的语言。如果不是英国殖民者提供了通行的英语,印度至今恐怕连个全国统一的官方语言都没有。
中国是世俗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宗教,主要的宗教佛教还是从印度传来的,但传过来上千年也没有成为主流。印度是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数量之多、泛神化的程度堪称奇观。即使表面上看似占主导的印度教自身,也存在连印度人自己都数不清的不同流派。按印度人自己的说法是3000亿个不同的神。不仅有人类化的神,无数的动物也是神,如牛、老鼠等。
中国人极早就有平权观念,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就有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思想。印度人在独立后虽然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至今在文化上它的影响依然强烈存在。
中国人时间观念极强,各种历史记载极为丰富。如果不是战乱遗失,皇帝每天在干什么,什么时辰说的什么话,哪天与哪个妃子同房等都有详尽记录。印度历史在时间上完全是一笔糊涂账,没有自己的编年史。某些历史能够还原出时间点,主要是通过与中国之间的交往为参照获得的。如玄奘印度取经的历史等成为印度历史的重要时间参照坐标。直到今天,很多印度历史在时间上前后3、5百年的误差是常有的事。
中国人比较大方,在请客时生怕客人吃少了自己没有面子。正是在这一点上,印度人与中国完全相反,是占尽一切便宜,尤其体现在购买产品上,对最低价格的追求达到远远超出中国人想象的不可思议程度。
    中印不仅在以上这么多方面完全相反,而且可说是世界上两个不同方向的极端。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以上差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印历史上没有任何世仇,但在今天却闹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即使打一仗把某一个地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认清中印之间关系的长远实质,矛盾同样会永无止尽。
    不仅如此,中印之间的相反特性还有很多,尤其政权建立上的相反,影响深远。


中印政权建立的相反过程



    但凡建国的领导者们,往往都是对本国的国民本质有极其深刻认知的人,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和圣雄·甘地都是如此。
中国近百年深受列强侵害,中国的反抗也非常猛烈。因此,毛泽东带领中国人一路打过来,建立了新中国。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打,加入国民党一起北伐。
蒋介石反对和屠杀共产党,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发动工农搞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国民党围剿井冈山等根据地,打,失败了就长征,2万5千里一路打到延安。
日本入侵中国,打,14年抗战伤亡3500万把日本人打跑了。
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谈不拢,打,3年时间不到几个大的战役就把国民党长江以北全部解决。
苏联、美国都想让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但谈不拢,打,宜将剩勇追穷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刚建国百废待新,真心希望安心建设,但是朝鲜战争爆发,面对推进到鸭绿江边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上武器装备最现代化的联合国军,打,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38线以南。
真心希望西藏和平建设,但是达赖在国外挑唆下叛乱,打,把达赖打到了国外去。
珍宝岛与苏联矛盾不好解决,打,打得苏联一堆将军被撤职。
法国殖民者赖在越南不走,打,中国只是派过去一个以陈赓为首的军事代表团,就把即将在越南得逞的法国殖民者打得一败涂地,将其彻底打回老家。
美国不甘心朝鲜的失败,支持南越与北越对抗威胁中国南方,打,中国支持越南一直与美国进行丛林游击战,直打到最后美国实在撑不下去撤出南越。
越南刚把美国赶走,自己就想称霸东南亚,入侵柬埔寨,打,1979年自卫反击战把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把美国人最终赶走的越南北部瞬间打成一片焦土。
    ......
    中国特别希望和平,真的是特别特别地希望和平,因为打得实在太多、太多了,才会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是多么地珍贵和来之不易。毛泽东等创立者建立的人民解放军并不是一个以军事胜利为终极荣耀的军队,他们深知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而才能有理、有利,最关键的是“有节”。因此,中国特别能忍,能忍到令全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但凡能不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的,就尽可能忍到底用和平手段去解决。但是,如果忍到不能再忍的时候,一旦打起来就会把任何对手打得鸡飞狗跳、伤筋动骨。
    如果印度能理解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不会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去招惹中国了。一个靠不抵抗建立起来的国家,怎么能指望用战争手段去对抗一个一路打过来建立的国家?
    中国人可能会难以想象,印度是靠坐着不动获得国家独立主权的。圣雄·甘地领导印度获得独立的形式被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个抽象的学术名词可能使人们很难理解,它怎么可能让印度这么大一个国家获得独立资格。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呢?那就是:
英国殖民者统治不合理,那就不抵抗、不合作、坐哪儿不动。
英国殖民者对不抵抗运动进行血腥屠杀,还是不抵抗、不合作、坐那儿不动。
圣雄甘地三次被捕入监,更是不抵抗、不合作、坐那儿不动。
圣雄甘地最伟大的行动是一生十几次绝食静坐。
    英国人最后实在受不了这种坐功,只能让印度独立,独立后,印度教和穆斯林内部却相互打起来了,70多万人在逃难途中被相互杀死。圣雄甘地的解决办法居然还是坐那儿不动,进行了一生最后一次绝食。双方的暴民真的还就停止相互仇杀了。
    我们该理解印度人为啥莫名其妙地老喜欢和解放军搞对峙了 —— 他们坐那儿不动可是有传统的。解放军和中国人哪里能搞得明白他们这是练得哪路功夫!
    问题是,中印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如此截然相反的国民性质差异?原因何在?未来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留待后续分解。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15: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与西方严重低估印度战略目标


原标题:吴启讷:中印边界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相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强硬动作,中国方面则显得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中国面临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印度则否。



印度军队前往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从人口稠密区上来,调动容易,资源丰沛;但中国对于边境的经营和印度相比向来较为弱势。


印度的战略目标相当明显,即希望在面对未来国家成长中最大的对手中国时,能展现出主控的姿态。



对于中国而言,它必须体认到将来在世界上面临的最大战略对手虽然仍是美国,但第二大战略对手就是印度,而非国力正在衰退的日本。



印度的战略目标包括要控制南亚次大陆的制高点──中国的青藏高原。面对印度的领土威胁,中国必须警惕,可是中国自身好像有点轻忽。



中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印度相当友善。但是印度却一直很鄙视中国,后来则把中国视为竞争者。



一、中印边界的人文与历史生态



历史与大自然和我们的想像有巨大落差。例如“中华民国颂”歌词说“青海的草原,一眼望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喜马拉雅山是不是一个“峰峰相连到天边”的山脉呢?实际上不是。



喜马拉雅山的山峰并不相连,数道到数十道山体,被由青藏高原流向南亚次大陆的河流切割形成山口,可做为交通孔道,其切割过程以地质数字来计算都在千万年以上。



这些河谷才是喜马拉雅山区人类生活的核心地区,透过自然流动的河流,所有藏人皆可沿着河谷穿过喜马拉雅山,上游的人可通往中游,这就是今天藏文化分布区含括整个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关键原因。



历史上一个事件亦可为此佐证。清朝将领福康安曾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打到了今天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反击当时尼泊尔对西藏日喀则的进攻,一般人会以为福康安需要翻越圣母峰(珠穆朗玛峰)等重重阻碍才能过去,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实际上只需沿着河谷行走即可抵达。



藏印边界是“盐线”不是山脉棱线



因此,要真正理解中印边境的自然生态,必须从河谷看起;人类生态亦然,理解政治与军事的关键即在人类所居住的喜马拉雅山的河谷、山谷之中,不是山脉的棱线。



传统西藏和印度间界线的形成与当地人类生态的形成直接相关,人类的生活圈不同,所划分的政治圈自然也不同。



西藏与印度的生活圈主要根据“盐”的取得方法来区隔:印度次大陆的盐来自印度洋,西藏的盐则是从青藏高原上的众多盐湖中提炼而出,以盐湖做为盐巴来源的藏民生活范围广及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盐线”才真正构成了西藏和印度之间的“传统习惯边界线”,而它并非是一个抽象的界线,不但具体,且在现实中有过数百年的实践经验。



印度不管在蒙兀儿王朝(1526至1858年,大陆译为“莫卧儿王朝”)或是后来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时期(1858至1947年),政治势力都无法触及藏文化区。



同一时期,西藏地方当局与清朝政府的管辖范围却是含括整个西藏的“盐线”,而且向在当地半农半牧的藏人、门巴人、珞巴人收税。



西藏在元朝之后即纳入传统中国的管辖范围,并被后来的中华民国政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继承。这是中印传统边界线的形成始末。



阿克赛钦:“中国的白石滩”



最近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的阿克赛钦地区,网路上广泛地把它错认为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它完全是从当今印度的政治观点出发而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阿克赛钦”这个词的语源就可以破除这谬论。“阿克赛钦”源自突厥语族中的维吾尔语,在维吾尔语里“阿克”是“白”、“赛”是“河滩”、“钦”是“中国”,“阿克赛钦”也就是“中国的白石滩”。



阿克赛钦”名字本身就标明了它与新疆的关系,今天阿克赛钦的主要部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阗市管辖区域之内,虽与和阗市区之间隔了昆仑山,却与前述的喜马拉雅山情形类似,并非无法翻越。



阿克赛钦一直是新疆到西藏的传统通道。自成吉思汗征服了包括今天的新疆在内的内亚区域以后,西部蒙古人便是沿着阿克赛钦走向西藏的阿里。



明末清初时,西部蒙古人在新疆建立“准噶尔汗国”,与西藏之间透过宗教活动“熬茶”建立起特殊的政治关系,与准噶尔具备某种竞争关系的清政府也用“熬茶”的方式建立和维系与西藏的关系。



从准噶尔到西藏,也必须从阿克赛钦通过。同时期的印度势力根本没有涉足至此。



1950年代中期修建的“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开始到西藏的拉孜,途中也是从阿克赛钦通过的。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点击图片看大图)



阿克赛钦是新疆南部、西藏西部和克什米尔的连接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中印实控线位于喀喇昆仑主脊线以东,大致沿什约克河和喀拉喀什河、叶尔羌河的分水岭展开。



拉达克首府又称“小拉萨”



从地理上来看,阿克赛钦与今天印度声称的“克什米尔”区域东北部的“拉达克”相连,而拉达克被强行认定为克什米尔的一部分。



但事实上,拉达克是一个藏语文化区,过去至今一直使用藏语,虽与拉萨的方言有口音上的差异,但可以互相听懂。



此外,拉达克的首府“列城”与西藏首府拉萨颇为神似,又被称为“小拉萨”,当地也有个类似布达拉宫的宫殿,虽不属于黄教(即格鲁派,藏传佛教四大派之一),但也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支派。



拉达克的这种形态,正说明它与西藏间密切的文化、政治关系。拉达克不是由西藏政府直接管辖,它有自己的贵族,西藏对它采取间接统治。



这种情形在西藏并不特殊,历史上西藏唯一的统一,即由著名、伟大的吐蕃君主“松赞干布”所建立的“吐蕃王朝”所整合,王朝的统治范围曾经相当辽阔,从帕米尔到喜马拉雅山两侧,向东则到藏彝走廊,包括今天中国境内的四川、甘肃、青海、新疆与云南一角,全都是吐蕃王朝的一部分。



可是吐蕃王朝到9世纪就解体了,解体之后的9至13世纪,在宗教上是所谓“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政治上传统西藏则分裂成数十个小政权,这些小政权不由贵族统治,而是政教合一的宗教统治。



西藏受益于和元明清的政治关系



西藏在9至13世纪一直保持着分裂的状态,假若西藏想要统一,就必须连结一个更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



他们一直都是往东看,也就是中国。到了13世纪,这些小政权终于找到了一个契机──元朝。



蒙古帝国建立、转变成元朝并统一了中国,西藏萨迦派的首领萨迦班智达与元世祖的代表阔端在今天的甘肃会谈结成了联盟,西藏在政治上将自己纳入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如此,西藏的核心地区才完成统一。



同样的,西藏后来透过与明、清朝廷建立政治关系,来维系西藏的统一并巩固当地的地方统治。



在西藏和元、明、清的这段关系里,受益较多的不是元、明、清,反而是西藏本身,因为如果不依靠元、明、清,西藏就无法统一。



即便如此,西藏仍有些地方无法统一,即今天的不丹、锡金、尼泊尔、拉达克以及附近的木斯塘。



拉萨要管辖这些地区,必须穿过喜马拉雅山南麓,在技术上存在困难,因此还维持着原来吐蕃王朝解体后的状态。



但因为同属藏传佛教的关系,这些地区和西藏还是维持政治上的联结,即最高政治决策、对外关系与军事行动皆听命于拉萨。



当然他们内部有时也发生政治变化或叛乱,大方向则总体不变。到了清朝时期,喜马拉雅山南麓像牙齿一样排列的这些小国家,便同时成了西藏与清朝的双层藩属。



二、英国殖民改变了中印关系



传统中印关系自19世纪的30年代开始发生改变,这与印度次大陆的伊斯兰化有关。



印度次大陆的最后一个王朝“蒙兀儿王朝”(1526至1858年),是“伊斯兰化”的统治集团,其统治的部分目的在于推展伊斯兰的影响力,今天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形成便与蒙兀儿王朝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



从拉达克往西南边山脚下走,到半山腰的地方就是“克什米尔”,它是较早被伊斯兰化的区域。



1834至1839年,伊斯兰化的克什米尔进攻信仰藏传佛教的拉达克,拉达克的土邦主曾向拉萨与清朝驻藏办事大臣求援,但碍于西藏军力不足,清朝在当地的驻军也十分有限,拉达克最终还是受到克什米尔土邦主的控制,幸而当地贵族尚在,并未完全灭国。



1846年,英国人取代克什米尔的土邦主直接控制拉达克,并迳自宣称在拉达克东北的阿克赛钦(与拉达克并无关系)也属拉达克。



1865年,英国军官William Johnson(大陆译为约翰逊,台湾译为詹森)到今日的新疆和阗旅行后,拿起笔来片面在地图上画定疆界,将和阗南部的阿克赛钦划到拉达克的范围内,此即为印度主张位于中印边境西段詹森线(Johnson Line)的来源。



然而,詹森线在历史上从未被实现,英国人也没到过阿克赛钦。何况1899年(庚子事变前1年),英国驻清朝公使窦讷乐给清朝的照会里清楚承认“中国的领土包括阿克赛钦”,但此声称却被后来继承英国殖民遗产的印度所否认。



詹森线与中印边境东段的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情形不同,中印边境东段,曾在1950年代中国涉入韩战之际被印度趁机向北推进了9万平方公里,到达或进一步越过麦克马洪线;



西段则除了地势较低的河谷区曾被印度推进后控制,至今仍被部分占领外,面积大约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仍在中国的统治下。



我们再来看中印边境的东段部分。印度坚持依照麦克马洪线来划分疆界,但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此线,并于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将军队推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恢复中国的传统边界。



但中国军队在获胜之后却自动退回战前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甚至进一步再向后退20公里,以致印度现在实质控制的东段范围较1962年还要更向北推进,中国在东线领土损失严重。



至于西线,中国在1962年战争里则夺回一部分被印度抢占的领土,所以实际控制线没发生太大变化,直到2017年,印度人改采“前进策略”。它的后果下面再讲。



三、中国和印度领土的性质有别



做为现代国家,中国是一个传统领土遗产的继承者,也就是对传统国家的统治遗产做法律上以及政治上的确认。



这个确认过程,包含了不断向后收缩,收缩后确认、继承的“收缩—确认”为模式,因此,过程中不仅没有超过、而且主动缩减了自己的传统统治范围。



印度曾经是一个传统文明体,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今天印度的领土遗产是从英国继承来的。



做为曾经拥有独特传统文明与传统国家的印度,在转化为现代国家之后,却把自己界定为应当“全面继承英国殖民遗产”的国家,因为他们发觉“没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印度就根本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因此,印度在1947年成立时,很快就变成以民粹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他们在国际的各个方向都要求继承英国的殖民遗产,不仅和中国,也和其他邻邦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发生冲突(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最严重),而印度内部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也时有族群冲突。



这些冲突形成的原因,必须回归印度国家的性质──英国殖民遗产的继承者。



英国人统治各殖民地的一贯手段是“分而治之”,如向北把西藏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将西藏管辖的部分土地划归给印度,至于印度能否实际控制则是另一回事。



今天印度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有大片的领土即属于原来缅甸的雍笈牙王朝(同样的手法亦见于二战之后,苏联人将德国东部领土划归波兰,又把波兰东部领土划给自己)。



西方列强长期玩弄这种帝国主义的游戏,导致各殖民地,包括印度内部出现非常强烈的族群冲突。



此即印度做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成和中国有巨大差异之处,印度内部的族群关系很大程度上由政治利益强行组成,迥异于中国内部族群由2,000年以上长期互动所形成的关系。



四、印度的战略目标及中印关系前景



最近媒体上很多文章,都在讨论有关印度的战略目标。西方倾向低估印度的战略目标,反而特别夸大、强调中国的战略目标,认为“中国为了自己的商业与政治利益要控制东南亚以及南亚”、“中国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印度好像一直在防守”等根本的误判。



中文媒体同样也有误判,认为“印度采取守势,没有多大的侵略性”,在边境冲突里“基本上是中国人占了便宜,印度人占不了什么便宜”,并且“将来没有什么便宜好占的时候,印度大概就会退出去,有所收敛”。这是严重低估了印度。



中印边境问题示意图



中国与西方严重低估印度战略目标



在战略上,印度从建国开始就有很强烈的目标,不仅要主宰南亚次大陆,而且要主宰印度洋,甚至将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曾受印度影响的阿拉伯区域、东非以及东南亚(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东南亚曾泛称“印度支那”,缅甸、泰国、寮国、越南、柬埔寨、马来半岛、印尼等地都是同时受到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



1980年代以后,印度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它要成为世界经济强权。尽管印度的经济进展比中国慢,但仍比许多开发中国家要快得多。



假若把中国放在一边,印度的经济成长是很惊人的,已超越了原来的殖民宗主国英国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的增长虽使印度增加了国民自信,但国民自信的背后还有几个潜在危机。



比如印度人口已接近中国,名义上排在世界第二,实际上可能已超过中国(因为印度的统计不足),而印度的耕地面积虽比中国大,但印度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为低落,仍存在严重的饥荒问题。



印度认为在实现农业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扩张势力范围与战略安全范围。



印度的思维完全继承英国,所以不只是前面所提的区域,连西藏、阿克赛钦、新疆管辖的一些地方都被它视为势力范围。



印度在这些地方采取非常强烈的作为,远从1947年建国以来,它就积极维护英国人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影响力。殖民时期的英国官员被留下来当顾问,由他们帮忙控制喜马拉雅山南麓。



从1950年开始,又进一步向北扩张,在最东段占领中国的藏南,即印度后来所建立的、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同时还将不丹与锡金都变成印度的保护国,并且渗透至尼泊尔的王室政治里。



尼泊尔王室最后的衰微与消灭都与印度有直接关系;往西,则继承了英国的殖民遗产──克什米尔与拉达克,蚕食了一些中国领土,并和新成立的邻邦巴基斯坦发生战略冲突。



印度掌控中印边界各小国



喜马拉雅山南麓、被称作“喜马拉雅山的牙齿”的这些小国家中,第一个被拔下来的牙齿,是锡金。印度在1950年把锡金变成保护国,签订所谓的“印度锡金友谊条约”,全面控制锡金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然而锡金的整个国民组成和宗教皆与西藏相同,他们对印度的作为非常不满,遂于1968年发动反印度游行示威,却遭到印度的强力镇压与大量屠杀,并于1973年进一步驻军、军事接管锡金。



军事接管使锡金异常焦虑,曾在1974年的一年中,发了一百六、七十封信件予世界各国,要求各国关注锡金的独立主权及领土完整,可是无人理会。



事实上,因为锡金和西藏、清朝的传统关系,当时锡金对中国抱持最大期待,希望中国可以干预、保护锡金的独立,然而当时中国正值文革期间,经济和政治都比较混乱,自顾不暇。



在1974到1975年期间,锡金曾在所有的政府大楼升起五星红旗,单方面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锡金特别行政区,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除了对印度做口头抗议之外没有任何动作,印度则以军事强力镇压,将维护锡金独立的人士(包括一些亲中人士)全部杀害。



甚至到了21世纪,中国为了强化与印度的关系,干脆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印度吞并锡金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要扩大本土到东部阿萨姆邦之间的“西里古里走廊”战略通道的宽度。西里古里走廊靠近锡金,印度将锡金灭掉以后,走廊的宽度自然扩大许多。



这件行动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印度实现战略目标的取向,它的下一个目标是不丹。不丹的领土比锡金大得多,并且在世界上拥有较大影响力,有类似于“亚洲瑞士”的形象。印度这些动作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讯。



壮大印度必先压制中国?



印度近年来在新形成的中印边境的中段及东段大规模修路,东段修筑了更多高品质的道路,可供包括俄制的T90坦克(比解放军在青藏高原的15坦克重得多)行进。



印度在中印边境的西段阿克赛钦地区也修路,因当地本是无人区,原本双方驻兵稀少,2017年以后印度的驻军开始大增,从一个团增加到一个旅、一个师、一个军,现在又专门成立了14军(取代原来负责控制克什米尔的15军),专门对付驻守在阿克赛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强硬动作,中国方面则显得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中国面临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印度则否。



印度军队前往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从人口稠密区上来,调动容易,资源丰沛;但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从新疆还是从西藏过来,都要经过很长时间,中间都是人口稀少(今天新疆总人口约两千万,西藏则为一百多万)、资源稀缺的区域,道路条件并不好,中国对于边境的经营和印度相比向来较为弱势。



另外的关键则在于河谷,中印边境间的河谷大约只有半数有中国驻军及哨所,剩余没有任何哨所的河谷,在印度实际控制的那侧已被印军使用人海战术全都填满。



这里额外补充一点,1962年中印冲突发生时,当时台北《联合报》的报导写道“匪军(人民解放军)用的是人海战术击败印军”,这是非常荒谬的描述,不仅无知还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



当时解放军的人数大约只有印军的1/10,完全不占人数优势,靠的是战力而非人海。



印度的战略目标早已呈现得相当明显,即希望在面对未来国家成长中最大的对手中国时,能展现出主控的姿态。



对于中国而言,它必须体认到将来在世界上面临的最大战略对手虽然仍是美国,但第二大战略对手就是印度;印度也是中国在亚洲最大的战略对手,而非国力正在衰退的日本。



日本和中国今天真正的冲突点已然不多,尽管日本在政治上不得不服从美国,但在经济上中日的互补远远大于竞争,经济上乃至政治上的共同利益亦多于冲突,这是今天中日关系的实质。







中国须认清第二大战略对手是印度



中国的战略目标不在于扩张,在面对印度扩张性战略目标时,会有很大危机。



印度的战略目标包括要控制南亚次大陆的制高点──中国的青藏高原。面对印度的领土威胁,中国必须警惕,可是中国自身好像有点轻忽。



全球观察家看到的可能也都跟事实相反,他们觉得“中国威胁了印度”。



以1962年印度陆军全面溃败为例,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若从青藏高原向下推进到南亚次大陆,印度是完全没有抵抗之力的,印军将在一个多星期之内全军覆没,印度会被占领。



可是,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政治局开会表明“我们不能打下去”,“因为我们会背上(当时)6亿印度人口的大包袱”、“背了以后可能自己都会亡国”。



现在的想法和那时仍然相同,中国对印度没有任何政治上、领土上的野心,亦不想影响印度的战略利益,基本承认印度在南亚是一个大国,以及做为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国家的地位。中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印度相当友善。



但是印度却一直很鄙视中国,后来则把中国视为竞争者。印度鄙视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人的“后殖民情结”,他们觉得自己从殖民者那里接受了英文教育、他们的“英文比中国人好太多”,“制度和设施比中国好太多”等等。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而且还保留“后殖民文化”的国家,对此台湾读者应比大陆读者更容易理解。



“后殖民情节”使印度人看不起中国人,从1962年一直到今(2020)年和中国人发生冲突之前,印军都是用非常蔑视的心态去看待解放军,直到动手之后才发现和他们想像的不太一样。由于每一次上来的都是新兵,所以每个印度兵都经历过一次心理幻灭的过程。



对于印度的战略目标,观察家以及中国都有严重低估的现象。未来印度的人口还在高速成长,印度的经济增长在疫情之后向上的趋势应当也不会停,虽然它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那些认为印度会为了中印共同利益而搁置争议的想法,恐怕是“天真的期待”。



冲突将是中印关系态势的主流,中国只能尽早做好准备。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0:37 | 只看该作者
1亿人确诊、多名高层身亡!莫迪对外求助遭无视:国家已失去希望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感染累计确诊超过3830万,其中死亡病例接近110万,近段时间疫情又出现大规模反弹,连日来的全球新增病例都维持在30万以上,防疫形势十分严峻。



美国仍然是最大疫情国,累计确诊超过800万,但在新增病例排名上,印度已经高居榜首,印度国内累计确诊已经超过720万,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急剧缩小。

当前世卫组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疫情并不是格外担忧,反而更害怕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疫情失去控制,因为这里的医疗卫生环境恶劣,有限的医疗资源掌控在少部分人手中,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如果被感染只能听天由命。

性生活几分钟?女性最喜爱!

点击这里看看!!

然而最近传来的一则噩耗却震惊印度民众,印度铁道部长安加迪因为新冠病毒去世,这是首位因为疫情去世的印度高层,莫迪对此深表哀悼,新德里更是在深夜降半旗致哀。

然而紧随其后,印度知名核物理学家、首艘国产核潜艇的总设计师巴苏也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许多印度民众在深夜痛哭,难道国家已经失去了希望,身居高位的精英阶层都如此,普通民众的遭遇可想而知。



医学专家更是表达出悲观情绪,认为印度真实的情况可能远比官方数据严重,这里有超过1亿民众居住在拥挤的贫民窟,这里人口密度超高,卫生环境恶劣,数千人公用一个露天厕所,一旦有人被确诊,根本无法实施隔离措施,是病毒传播的最大温床。

美国科研机构的预测模型显示,印度目前至少有1亿人确诊,至于为何没有被曝光,只是因为印度的检测能力有限,这一说法得到外界的认同,按照欧美国家的感染比例,这一数据很符合印度国情。

疫情爆发后印度政府并没有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而是坚持将经济放在首位,在疫情还未结束就提开放经济活动,结果导致疫情彻底失去控制,经济也是一路下滑。

印度政府已经无力承担大规模的抗疫支出,莫迪多次公开向国际社会求助,甚至表示可以提供疫苗生产服务,但遭到欧美国家无视。

印度目前的境况与其频频在边境挑起冲突密切相关,印军遭遇失利后,莫迪政府不仅大规模增兵前线,还接连向国际社会抛出军购大单,这确实迅速提升印军的实力,同时也让外界盯紧印度的钱袋子。



甚至有媒体指责,莫迪政府将亚投行的抗疫贷款挪用,拿去购买武器装备,这引发印度民众强烈不满,认为政府根本不顾人民死活,抗疫已经完全看不到希望。接连出现高层被感染去世,已经给莫迪敲响警钟,他迫不得已提前结束今年召开的印度议会,因为有部分议员病毒检测呈阳性。

如果印度的精英阶层也出现大面积感染,这些人的年龄普遍偏高,很难抵御病毒的侵袭,一旦政府高层遭到团面,或将引发大规模动荡,到时候不需要对手行动,印度自己就先乱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1 16:05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农民运动暴动背后的中央与地方博弈 | 世界观察局


原创 陆离人  世界观察局  今天


导致印度爆发农民抗议的主要因素,在外界看来是莫迪对印度实行的农业市场化改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印度金融系统的风险,促使莫迪进行了这场火山爆发一般的改革。



(世界观察局的二条也是我的原创,只是发在小号全天候财经了,第三条文章则是每日最新咨询信息,相信绝对会对各位读者有帮助)



作者| 陆离人

出处| 公众号世界观察局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

















进入12月印度的农民抗议浪潮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凶猛,仅12月8日一天,印度就有20000多个地点同时举行农民抗议活动和电话会议,至少25个政党及工会、零售和运输协会等行业组织声援农民抗议活动;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旁遮普、奥迪沙以及南部的特兰加那、安得拉等邦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一些邦的抗议人数超过50万。



抗议运动的爆发地旁遮普邦,大部分商业活动都已暂停,铁路公路运输线挤满了静坐的农民、贸易机构和政府雇员协会人员,运输完全中断,导致印度一些地方基本商品供应都已中断。





导致印度爆发农民抗议的主要因素,在外界看来是莫迪对印度实行的农业市场化改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印度金融系统的风险,促使莫迪进行了这场火山爆发一般的改革。



众所周知的是,随着疫情使印度国内经济衰退,第二季度印度国内GDP暴跌24%,第三季度继续暴跌8%,一年时间印度GDP衰退30%以上,经济的衰退,出口的不利,这使得印度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2020财年印度政府在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约升至90%。



并且经济的衰退引发了印度金融系统动荡,印度公共部门金融机构,掌控着该国大约70%的银行资产,但是他们已经暴露在多达1500亿美元的不良债务的风险之下,整个印度金融系统充满债务违约的风险。而现在印度银行的财政资源已经很有限,可能只能出售一些规模较小的国有银行了。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政治上阻力太大而难以进行,相当长的时间内国有银行部门的信贷问题很难得到资金上的解决。



到了2020年,印度的四大私有银行都出现了问题,早在年初疫情刚开始的时候,3月份印度Yes Bank Ltd银行因为债务违约面临破产被印度央行接管,并对其业务设置了严格的限制。只允许每个储户最高提取5万卢比(合682美元),并下令该行不得发放新贷款,以保护印度金融体系免受该银行陷入困境带来的影响。



这是印度13年来首个出现债务违约被央行接管的大银行,因为yes bank的风波,连华尔街银行股都受到了影响,拯救Yes银行的行动表明,印度银行危机造成的损害正在扩大,而该行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





图片


印度当局一直在努力控制印度金融贷款机构之间的危机,用印度当地官员的表述,如果“这件事”做不好,那么全面金融危机爆发下,印度经济或将倒退25年。



为了防范可能爆发的债务危机,印度政府不得不做以下几件事,首先他们向美国,欧洲等市场进行了债务融资,并为了应付金融动荡,对印度政府债务进行了财政政策调整。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基础货币的数量由外汇净资产和国内净资产组成,外汇净资产通过国际收支情况来决定,而国内净资产,则是央行对于社会的债权,简单来说,就是央行放出去的贷款数额。



央行的债权,除了一部分以再贴现的形式出现在商业银行外,其他大部分债务人的主体都是政府。这就意味着,如果想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话,那么对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要严格控制,而控制基础货币数量,就意味着对政府的债务进行监督。



换句话说,虽然想通过对外债务融资来缓解国内的债务危机,但这个计划能否顺利实行下去,还要依赖于印度政府的配合。而这个配合的程度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重大的政策——财政政策。



为应对风险,减少政府的开支,控制债务规模。印度政府必须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就会对一些非必要的政府项目进行削减,而印度政府要消减其中的一个大头,就是印度政府对农业的补贴。



据统计印度有约6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靠农业谋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印度国民享受来自化肥,种子和粮食溢价采购以及农民免息贷款方面的补贴就成了必然。



如果没有来自印度政府的密集补贴,印度农民根本无法在平均亩产没有提高,化肥种子等原材料疯涨的情况下,还能种的起田。要知道根据1975—1976年至2001—2002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种植成本增加了7 倍、棉花增加了8倍,水稻则增加了11倍,但印度农民种地的生产效率却从来没有提升,印度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只够农民获得基本的温饱。



从投资角度来说,印度政府在农业领域的补贴,甚至不如直接采购粮食送给农民更加划算。



往届政府明知农业补贴是个血亏行为,但根本不敢对农业领域的补贴进行修改,他们知道这样会激起整个印度社会的怒气。但现在,在印度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爆发的情况下,为了对外获得债务融资,印度中央政府不得不按下这个开关。



财政收入减少,如果财政支出不相应变动的话,则意味着财政赤字会进一步扩大。虽然有政府信用作为担保,但是谁也不确定政府是否会违约,而且印度政府的信用等级早就被定在了“危险”上,想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募集资金显然已经不大可能了。



如果不对财政支出做出调整,印度难以度过眼前的难关。





图片
要知道虽然印度农业仅占 GDP 的 17% ,但它对印度经济的影响远高于这个比例。印度农业的波动之所以能够波及整个印度经济,除了它自身就是产出的一部分外,最主要的是它还可以通过两种传导机制影响到整个印度经济。



第一种是农业歉收—高通胀—高利率(储备银行抑制通胀的手段)—总需求减少—低增长率。食品在城市产业工人CPI 中的权重为46%,在农村劳动力CPI中高达69% ,因此它是印度CPI 上涨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种传导机制则表现为农业歉收—农村人口消费能力下降—总需求减少—低增长率。农业的就业人口占整个劳动力 的48%,而完全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又占总人口的60%。



这导致印度国内市场有时无法发挥对影响印度cpi粮食物价的削峰填谷的调节作用,不得不靠央行升息来抑制通胀,而这与印度控制债务,接下来要实行的金融政策相互违背,所以为了维护整个印度经济系统的安全,这个时候的印度政府不得不对农业补贴下手。



今年6月以来,莫迪政府提出了《农民(赋权和保护)价格保障和农业服务法案》、《农民生产贸易与商业(促进和便利)法案》以及《基本商品(修正)》三项法案改革法案,并强行推进。这些法案的改革核心是取消印度全国农产品市场委员会监管下的MSP体系及政府授权的农产品收购中间商的独家经销权,实际上全面放开印度农民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渠道和方式,允许农民在多种“场外交易区”开展农产品交易,包括允许在农场门口、工厂厂房、仓库和冷库等地点直接出售,甚至允许外国大型连锁超市到印度农庄和农民手中采购农产品,且价格不再受制于全国农产品市场委员会的定价。



一言以蔽之,莫迪政府要让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全面市场化,搞活印度经济,降低系统性风险。印度总理莫迪削减的,不是外界认为的印度农会和原先由政府指定或授权的农产品统一收购等中间商们的蛋糕,而是印度农民的生路。



印度政府原本实行的公务员的减薪和裁员,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对于这个贪腐又冗员的政权来说,少一点吃饷的人绝对不是坏事。再者公务员完全是体制内的得益者,现在他们落了个没饭碗的下场,社会上的叫好声简直就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但很快,这些落井下石的人就叫不出好来了,因为接下来政府所要做的切实伤害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了。取消政府补贴,取消低息贷款,粮食贸易市场化,这些政策刚一出,就刺激了整个印度社会的神经。



对于占便宜已经占到习惯的人来说,阻止他们继续占便宜不仅不会使得他们感恩,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怨恨。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这个道理。原本享受购种子补贴、低息贷款,印度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粮食的印度人民并没有对政府感恩戴德,反而因为突兀的利益失去而感到格外的愤怒。



政策一出,印度各地爆发大规模抗议行动,矛头直指莫迪政府。





图片












在农业改革政策实行前,莫迪政府就清醒的认识到,即将推动的农业改革将在印度国内引发怎么样的轩然大波。可即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推进这项政策。



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触怒了imf等美国救援金融机构方面。后果绝对比触怒这些不知所谓的百姓严重千百倍。他们随时可以停掉印度的援助。虽然至今没有爆发货币危机,也没有大规模的外资流失现象,但如果印度不顺从imf的意思,这些情况会立刻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到时候整个印度就将万劫不复。



在这场和美国援助印度的交易中,印度完全放开类似农业和土地这样的国内市场,本就是双方继续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美国扩大对印度援助的根本阻碍。



在美国的印太战略规划里,将中低端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让印度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可以说是整个印太战略的核心计划。



能否在印度实现经济利益,将是决定美国在去中国化,在印太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但在美国实行印太化之后,来自印度本身的问题却成了这份计划的阻碍。与中国相比,虽然印度的人口结构更为健康,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但印度至今有五分之一的男性为文盲,二分之一的女性不识字,让印度无法像中国一样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



并且在印度国内,因为掌握土地的地方势力阻碍,使印度无法实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每当印度提出新道路交通建设计划,最终却因为高昂的土地成本和地方阻挠失败。



无法像中国一样获得廉价土地拆迁成本,也是导致印度公共设施糟糕的根本原因。





图片
可以说,印度的大多国内问题都是因为土地,比如众所诟病的教育和种姓制,就是宗族和地主通过土地牢固掌控人口,新兴的义务教育会让地方贵族失去这种特权,因此在印度中央政府实行大规模义务教育时,屡次遭到地方的反对。



甚至可以说,联邦制的印度地方政府,已经对中央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比如早在2012年9月,印度与孟加拉国因为水资源分配关系不和,屡次爆发矛盾。当年9月印度总理访问孟加拉,试图与孟加拉达成重要的分水协定,并试图借此拉拢孟加拉,稳定南亚局势。但就在印度总理出访前夕,与孟加拉国接壤的印度西孟加拉联邦公开指责印度总理,声称西孟加拉水资源属于当地政府事务,印度中央无权做主,导致印度与孟加拉谈判失败,印度失去稳定孟加拉的重要机会。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2020年10月,印度两个邦政府因为领土争端爆发了冲突,双方分别派出了各自的安全部队进入对方管辖境内,在印度中央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印度爆发了内战。



这种情况下,不解决控制土地的地方利益集团,印度的经济改革注定没有未来。



并且在经济层面,印度中央政府想要控制债务规模,就绕不开地方政府。前,印度地方政府(主要是邦政府)支出占了央地政府总支出的60%以上,且是中央政府支出的1.87倍。而且,实际上自2012财年以来,邦政府支出增速都快于中央政府。



2018财年,邦政府财政赤字达GDP的2.9%,超过了预算的2.6%,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央政府削减赤字的努力。同时,根据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委员会(FRBM)的要求,若要在2025财年前使印度公共部门债务占GDP之比控制在60%以内,邦财政赤字必须得到进一步控制。



为了填补财政赤字,近10余年来,邦政府越来越依靠债务进行融资,相应地,印度地方债的发行量也在过去5年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猛增长。一方面,这引发了对印度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另一方面,地方债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亦使地方债收益率的变化对印度金融体系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图片
土地改革,就成了印度中央政府在危机下必须的选项。



而且对美国来说,来自印度地方利益集体的阻挠,始终是美国无法在印度扩大经济利益的首要因素。比如之前印度中央政府欲开放零售市场,就遭地方政府强烈反对。除了零售业,在电力,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行业,来自地方利益集体的反对,也造成美国资本屡次失败。



印度中央政府每次实行市场开放,都会被在野党用来抨击执政党的主要武器,即印度民族企业正在消亡。



但大众根本不知道的是,印度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县城,都有不同的电力,自来水,和其他基础设施公司,甚至是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分布着三家电力公司的电网,电网搭建的一团糟,自来水和其他基础设施也是同样的情况,这项由当地利益集体掌控的基础设施公司,垄断着不同地域的经济利益。



而在印度地方利益集体的保护主义之下,其他公司的服务和产品根本难以进入当地。地方保护主义成了印度经济振兴的最大阻碍。



按照美国和印度签署的协议,印度将完全放开国内市场,准许美国开设独资公司经营。而印度也乐于和美国合作,因为印度不可能依靠自己来完成工业现代化,要想超越中国,实现印度经济发展,就得建立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帮助印度的,只有美国。



也正是在利益的撮合下,印度地方利益集体成了印度中央政府和美国共同对付的目标,莫迪如今掀起的土地市场化改革,仅仅是开始。





图片
















印度这次的农民抗议运动注定暴烈而持久,但世界观察局认为,这并不会造成印度大规模的动荡,也不会酿成印度的内乱。



因为面对地方利益集体的抗议,印度有太多办法转移矛盾。



比如在越来越激烈的对抗下,印度政府可能寻找一个莫须有的由头,将矛盾的主体变成一直被印度排斥的中国资本,本身就因为和中国有边境冲突的印度民众自然不疑有他,在不知不觉间将愤怒的目标发泄到中国企业身上。



需要说明的是,转移矛盾的做法在各国政府间都是屡试不鲜的招数。在印度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之前中国一旦社会出现矛盾,日本政府就会“光荣”地承担这个角色。



也许在印度经商的中国企业将很快面临倒中浪潮,而这会使得在印度经商的华资苦不堪言,被迫大量逃离这个地方。



印度政府从6月29日开始,分四次封禁了来自中国的267款手机应用,几乎将中国在印互联网公司一网打尽。一些在疫情中咬牙坚持的创业者更觉唇亡齿寒,对印度市场的长期预期转向消极,萌生退意。



到目前为止,几大互联网公司都暂停了在印度的市场业务,各大公司疫情期间坚守在印度的员工也陆续回国,由于两国直航仍未恢复,他们只得购买高价票从欧洲转机。



但这只是反华高潮前的小插曲,虽然互联网企业大多退回,可中国资本还在印度拥有大量的实体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印度政府转移矛盾的做法,在印度的中资机构甚至将全面撤出,中印贸易额很可能跌破难以想象的冰点。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9:57 , Processed in 0.2731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