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为又有大动作:投资芯片光刻机公司 鸿蒙系统新动作也来了

[复制链接]

450

主题

8911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357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3:40 | 只看该作者
首次超越苹果IOS,纯血鸿蒙拉开了国产操作系统的新时代!


原创 牲产队长 牲产队 2024-06-24 16:16 广东

首次超越IOS系统,华为研发的鸿蒙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仅次于安卓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可以说,鸿蒙已经拉开了国产替代的新时代。已经加入鸿蒙生态的有360、京东、淘宝、WPS等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腾讯旗下的微信、QQ等软件,也开始研发鸿蒙版,即将上线。

这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生态,一个完全不受制于美国的互联网生态,也让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摆脱美国操作系统的国家。以前,很多媒体都有一个担忧:“如果美国把操作系统断供了,我们怎么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怎么办?”我们的微信、支付宝、百度、京东等APP,全部都运营在美国的操作系统上。美国提供了最底层的技术支持,才有了中国互联网的繁荣。

可是,华为很倒霉,它成为第一个被美国断供谷歌服务的中国公司。这种倒霉也是因为华为过于优秀,第一个登顶了全球通信市场,还在手机领域反超了苹果。当时,华为距离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只差一步之遥了。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美国的制裁大棒来了。可以说,华为是被美国制裁最狠的一家科技公司,没有之一。被赶出美国市场,华为5G还被五眼联盟、印度等排挤,可华为没有死掉。紧接着,美国的芯片断供大棒来了。

这不只是要求美国高通不许对华为出售5G芯片,还要求台积电不许为华为代工,禁止华为使用美国的芯片设计软件,不许荷兰阿斯麦对中国出口光刻机,是全方位,无死角地堵死中国高端芯片的发展之路。操作系统没了,5G芯片没了,英美澳加新印的市场没了,EDA设计工具也没了,华为几乎丢掉了整个海外市场,只能靠国内市场勉强活下来。

可美国的大棒,也让华为第一个跳出了坑。进口不了5G芯片,那就找国产芯片厂代工,没有极紫外光刻机,就提高工艺,通过工艺进步,来解决7纳米5G芯片的良品率问题。没有操作系统,只能自己搞,先从安卓过渡,再全面替代。

在3年的过渡期,“鸿蒙”是饱受非议的,因为它采用了大量的安卓源代码,也被一部分人戏称为“哄蒙”。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完全替代安卓,绝非一日之功。华为早期版本的鸿蒙,基本上是从安卓修改过来的,主要是修改它的内核,逐步摆脱对谷歌技术路径的依赖。经历3年,当纯血版鸿蒙出来时,鸿蒙也终于宣告自成一体了。

用余承东的话来说就是,删除所有的安卓源代码。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在队长看来,纯血版鸿蒙带来的巨大改变是,不再兼容安卓,而是市场上的主流APP,都要专门开发鸿蒙版,而不再局限于安卓版、IOS版。纯血版鸿蒙的诞生,在队长看来,主要有两大跨越性意义:

一是,它的应用内支付抽成,只有20%。而苹果的抽成比例是30%,安卓抽得最狠,游戏收入抽成50%。对这个抽成比例,腾讯一直都不太满意,跟苹果多次谈判,但都以失败告终。唯一成功的一次就是,对公众号作者的打赏收入,苹果放弃抽成,全部归作者。这也腾讯为公众号作者争取的一个重大权益了。

鸿蒙为了拉微信入场,也给予了腾讯一个额外的特权,微信内支付零抽成。这个零抽成,主要不是抽腾讯的钱,而是你在微信平台上,购买虚拟服务,不需要额外被华为抽成。一个具体案例就是,你在微信视频号搞直播,大哥给你打赏1000块钱。如果是IOS渠道支付,苹果就要抽走300块,你拿到的只有700块。这个700块,公会还要拿走350,再扣税,主播实际到手可能就300块都不到了。

少了这个抽成,很多公司都可以在微信体系中,赚到更多的钱。

另外就是,整个抽成比例下降了,对比安卓、IOS,鸿蒙是抽成最低的。中国所有的游戏公司、互联网服务公司,在鸿蒙渠道上获得的收益,都只要被抽佣20%,而不是30%,甚至50%。

图片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要缴纳的“安卓税”、“苹果税”,将大幅下滑,有利于创业型中小公司获得更多的收入。

二是,解决操作系统被卡脖子的问题。鸿蒙因为起步晚,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像windows,主攻电脑桌面操作系统,安卓、IOS主攻手机操作系统。其中,安卓也被延伸到了车机操作系统。可鸿蒙凭借后发优势,把这些应用场景全覆盖了。

也就是说,即便哪天美国对中国切断了windows、IOS、安卓三大操作系统,鸿蒙也可以扮演备胎的角色。有了这个备胎的存在,美国反而不敢随意断供微软服务、谷歌服务了。一旦断供,那就等于把市场拱手让给华为鸿蒙,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相比于美国一家独大,鸿蒙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全球手机、车机操作系统也从IOS、安卓两强并立,迈入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668

帖子

206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3
22#
发表于 2024-12-5 10:30 | 只看该作者
惊动世界,国外媒体认为华为发布Mate70是在告诉美国不再缺芯


原创 生产队的刘 生产队的刘 2024年12月03日 16:30 浙江

听说99%的同学都来这里充电吖
华为Mate70的发布,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新品发布会。

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部手机本身。

国外媒体的评价更是直接到位:华为用这款新机告诉美国,我们已经不再缺芯。

这句话,掷地有声。

还记得Mate60 Pro发布时的情景吗?跑分软件甚至无法识别麒麟芯片的架构。

当时的轰动不亚于一次技术地震。

而这一次,Mate70搭载的麒麟9020芯片再次成为焦点。

虽然跑分上稍逊于骁龙8 Elite,但这颗芯片真正的亮点并不是数字,而是它背后突破西方封锁的自主创新。

这种技术路径,已经让国外媒体感到不安。

图片

跑分不是唯一答案,体验才是王道

国外某科技评论员这样形容:“华为不是在和美国芯片公司竞争,而是在重新定义技术规则。”

没错,麒麟9020的单核频率只有2.5GHz,和台积电3纳米相比还有差距。

但问题在于,大部分用户并不需要天天满负载运行手机。

日常使用,比如刷视频、打游戏、看新闻,Mate70和其他旗舰机并没有差别。

图片
你说跑分低就不行?这就像用跑车标准去评判一台家用轿车,完全没意义啊。

更重要的是,华为不仅仅是硬件强,它还有鸿蒙NEXT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不再是基于安卓的“换皮”,而是从内核到框架完全自主研发。

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芯”,这无疑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最有力回应。

一颗强大的芯片加上一套自主系统,这才是软硬件一体化的真正实力。


图片

从跑分到生态,华为野心不止于此

国外媒体对Mate70的紧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硬件,而是它背后的生态系统。

鸿蒙NEXT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彻底摆脱了对安卓的依赖。

这一步,意义非凡。

图片
目前,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已经突破10亿台,开发者数量超过675万。

这些数字听起来很大,但相比安卓和iOS的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华为的思路很清晰:它不只是要造出一部好手机,而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闭环。

就像两个国家的较量,武器只是基础,关键是能否实现自给自足。

图片

华为的逆袭,是技术更是哲学

国外媒体的报道中,有一个观点特别有意思:“华为的Mate70不是在挑战苹果或高通,而是在挑战整个行业的思维方式。”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过去,手机行业的规则几乎是由西方企业主导的。

而华为不仅要打破这些规则,还要重新建立一套自己的逻辑。

比如鸿蒙NEXT,它的流畅度和隐私保护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更重要的是,它针对中国用户进行了深度优化。

从多设备互联到智能家居控制,鸿蒙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领先,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哲学,正在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

图片

Mate70:华为科技哲学的集大成者

从硬件到软件,从芯片到系统,Mate70是华为科技能力的全面展示。

尤其是徕卡影像系统的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影像领域的领先地位。

Mate70 Pro还支持“华为4D影像引擎”,不仅能拍超清人像,还能实现专业级的视频拍摄。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个功能简直是“真香”级别的存在。

价格方面,Mate70系列依旧保持了华为一贯的高端定位。

起售价4999元,顶配版6499元。

虽然不算白菜价,但考虑到它的技术含量和生态优势,性价比还是相当可观的。


图片

未来已来,Mate70能否撼动行业格局?

华为的逆袭之路充满了艰辛。

从芯片断供到系统封锁,外界几乎以为华为会被彻底压垮。

但它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更精彩。

Mate70的发布,已经让全球科技圈炸开了锅。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秀,而是中国科技崛起的一个缩影。

未来,鸿蒙NEXT能否挑战安卓和iOS的地位?Mate70能否成为高端市场的新王者?这一切还有待时间检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技术封锁无法阻挡创新的脚步。

这场由Mate70引发的科技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5-4-5 00:07 , Processed in 0.1867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