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成电路跟踪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3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3 17:00 | 只看该作者
半导体受难日:全面封锁,从物到人


星辰大海的边界 A区9号 2022-10-13 00:00 发表于贵州

2022年10月10日,一个吉祥的日子,却成为了半导体板块的受难日。


已经阴跌了一整年后,板块出现了大规模的跌停,龙头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也不能幸免,甚至本次股灾中优质公司的跌幅更大。

不止芯片,所有硬科技行业的同胞们,都应该记住这一天,屈辱的一天。

在3天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公布了出口管制新声明,对中国芯片行业进行了全面封锁。

狼来了的故事,终于从童话变成了现实。

大家知道,美国针对我们的芯片出口管制已经很久了,从2018年华为事件开始手段频频,为何这次不一样,可以用“全面”两个字呢?

我总结了三点新变化:

1)实体清单扩大化:

大家知道,实体清单是最严格的封锁手段,2018年华为被列入后,被迫断臂求生,从头打造自己的全套上游供应体系——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多少华为的高端手机,因为芯片库存用完了。

未核实名单,之前是一个比较轻的手段,代表说美国无法核实你的用途是不是合规,比如之前药明生物就被纳入过。

但本次声明,打通了“未核实名单”(UVL)与实体清单的界限,大大增加了实体清单的震慑力。

“当外国政府持续缺乏合作,阻止 BIS 核实“未核实名单”(UVL)上公司的真实性,如果最终用途检查没有及时安排和完成(60天内),可能导致这些当事实体被直接移至实体清单。”

本次美帝新增了31家公司到UVL,意味着这些企业一旦沟通不畅,过了60天,美国人就能找个理由把你直接升级到实体清单,从此之后买啥包含美国技术的东西,都要拿许可证才行。

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此悬在了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北方华创们的头上,这只是开始。

2)先进技术点对点封杀:

有三大领域——先进计算芯片、超算和半导体生产设备,本次被添加到了商业控制清单(CCL)中,不允许向中国出口。

就像三体文明通过经典物理学卡死人类,美帝认定这三块是技术的制高点,只要封锁住了,中国芯片生态就成不了大气候。

先进计算芯片:满足输入输出(I/O)双向传输速度高于600GB/s,同时每次操作的比特长度乘以 TOPS 计算出的处理性能合计为 4800 或更多算力的产品。(差不多刚好是英伟达A100的算力)

超算:在 41,600 立方英尺或者更小的体积内, FP64(双精度) 理论计算能力是在 100 petaFLOPS 以上浮点算力的超级计算机。

半导体设备:可以被用于 16nm 或 14nm 或以下非平面晶体管结构的逻辑芯片、18nm 半间距或更小的 DRAM 内存芯片、128 层或以上 NAND 闪存芯片制造的半导体设备

3)管控范围扩大到人:

美国原来的原则是基于物品来进行管控,现在还加入了美国人。

只要你跟美国沾边,有美国国籍,或者是在美国的外国人,在已知的情况下, 参与支持中国的先进计算芯片和超算的制造和开发的工作,都会被 BIS 所禁止。

这里有个bug,在于我国的半导体企业存在大量外籍员工,甚至很多高管都是美国国籍。

图片
如果事业和国籍只能保一个,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这件事情对于芯片行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有人说我们自己造就行,全面脱钩。

但一个客观现状是,芯片工程浩大,产业链长,技术协同要求广,哪一个环节被卡都不行。

一旦贸然全面国产化,良率就会出问题,产品可能要历经漫长的客户认证和市场摸索期,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这是我们需要突围的又一次长征。

过去几年,国家已经通过科创板、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等多重手段,营造了芯片行业的良好融资氛围,这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大批芯片上市公司账上都躺着几十甚至几百亿现金。

但时间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墙,下一步,可能需要从客户认证方面寻找加速的突破口,如果国家能出台采购国产化设备及芯片的对口补贴政策,那么这会是对冲行业危机的一线曙光。

还有一个机会窗口,在于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两国的政治博弈。

从佩洛西访台,到芯片法案,再到今天的全面封锁,最近3个月针对中国的阴招损招层出不穷。

大概率是因为拜登急了,面对历史最低的选票,他只能奋力一搏,争取民心。

而在海的那边,渲染中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绝对政治正确的竞选策略。

所以一旦11月的中期选举结束,无论是哪一党取得上峰,都会有一个时间窗口,去把竞选作秀搁置一旁,完成长期的政治目标。

全面封锁中国芯片事业,对美国本身也是自损八百,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芯片消费国,纳斯达克的CEO们不会甘心丢掉这一块市场。

更何况,通胀还猛于虎,需要中国低成本的供应链来降低成本。

所以这里,有着谈判博弈的空间,也许,今天的狠劲也只是一场嘴炮。

接下来的2个月,可能会决定未来5年的全球格局和趋势,我们要有耐心,静观其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7 19:17 | 只看该作者
史上最强芯片制裁降临,中国怎么破?


原创 云石 云石 2022-10-15 17:58 发表于青海

10月7日,美帝关于芯片的禁令又升级了:
1、禁止向中国运送用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机的芯片,以及可用于制造此类半导体的设备。
2、禁止向中国输送用于生产“逻辑”和“内存”芯片的制造设备,包括“16纳米或更先进技术制造的逻辑芯片使用的非平面晶体管”、“18纳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128层以上Nand型闪存芯片”等。
3、禁止向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或企业出口美国的设计和技术。
这一次的制裁是非常狠的。消息一出,当时A股芯片概念立马暴跌,而且在当前中国芯片相关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美国技术人员(主要是美籍华人)也立马辞职。
对于这次制裁的舆论反应,也分化为两极:有的认为这是一次超级重创,会让本就一路坎坷的中国半导体跌入深渊;也有的人从上一波制裁,引爆中国芯片这几年的大发展着眼,认为这反而是给了中国半导体发展腾出了市场,并会进一步吸引国家资本注入,从而创造出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那么,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现在各路消息繁杂,短期内还没发做出一个评估。但大致来看,应该真实情况介于两者之间:肯定不可能因此一蹶不振——这也太小瞧中国的工业实力、资金的支撑和半导体产业链这些年打下的基础,但要说是反向利好,那也不至于——也许对从业人员和相关制裁领域企业来说是利好——他们的上位机会多了,但就整个行业来说,受挫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图片

当然,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些都不让人意外。毕竟谁都知道,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的枷锁是肯定会收紧的。所以这一天肯定会到——无非早晚而已。关键是,当这类情况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
其实应对的原则一直就有,就是科技自主和产业创新。由此衍生出的路线和方向就是国产化——既芯片制造的所有关键领域,必须全部自主可控。
不过现实中,在坚持国产化方向的同时,我们也在走着另一条路,就是去美化。毕竟芯片行业美国掌握的核心技术并不多,其他的大多是第三国,尤其是美系盟国所掌握。所谓的去美化,就是在美国掌握的核心技术方面必须突破,至于其他方面,可以通过第三方引进。
去美化在当前舆论认知中并不是主流——毕竟现在美国玩的就是二选一操作,比如光刻机,美国的核心技术和构件只是少数,但在它的强令下,所有只要采用美系技术和构件的,都不能进入中国——这样第三方引进也就无从说起。就算没有美系技术和构件的,考虑到这些掌握高科技的第三方基本上都是美系国家,美国也随时可以通过政治施压,逼他们对话断供。
所以,去美化,似乎是行不通的。中国半导体崛起,只有完全自主可控一条路可走。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自主可控,能走得通吗?
当然,从长期来看,自主可控当然是走得通的——虽然半导体是当下人类工业科技的皇冠,技术之复杂无出其右,但东西毕竟是人造的,中国有产业有资本有人有钱也有决心,所以只要持之以恒,突破肯定是可以的。
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如果这个突破拖的时间太长,资源投入过多,肯定会对中国产业升级造成巨大的拖累——要知道,美国也在积极进行产业整合,尤其是半导体行业回流——虽然美国的再工业化面临巨大的现实困境,但毕竟决心摆在那儿,钱也不缺,所以它同样也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这就形成了竞争。鉴于半导体对工业智能化的重要意义,这个行业将在未来对工业制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回流速度和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速度,谁快谁慢,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美经济博弈的成败。中国这边如果拖的太久,被美国抢了先机,那随着其半导体产业的逐渐成熟,它就可以加快摆脱对中国半导体制造的依赖。随着这种脱钩完成,美国就可以挟技术优势,另起炉灶,将工业智能化进程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中国摒弃在这个新的经济循环体系之外。如此一来,中国的凭优质产业集群建立起的工业制造优势就将被消解——而没了工业支撑,中国也就会被美国踩砸脚下,不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至少重回血汗工厂是逃不掉的。
所以,不光要突破,更要抢时间。必须赶在美国半导体产业回流完成之前完成突破,这样才能掌握博弈的主动权。
但问题是,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回流速度是不可控的——虽然它那边同样困难重重,但考虑到中国这边的突破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谁也不能保证它不会抢在中国之前完成布局。
既然如此,光一味追求国产化就是不够的了。国产化之外,去美化其实也是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去美化就是放弃国产化。实际上这是很狭隘的认识。去美化并不代表我们就放弃国产化。相反,它的好处在于,可以给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毕竟国产化短期内难度太大,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经验的累积、需要人才的培养。而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人才,都需要市场的支撑才行。在国产化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通过难度相对较小的去美化,先摆脱美国的桎梏,把市场撑起来,这样才能让这个行业良性发展下去,这样才能为国产化提供更好的基础。
同时,由于去美化还可以给我们遏制对手。毕竟半导体的市场需求就这么大,通过去美化,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我们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相应的美国的市场份额就会减少。美国的市场份额少了,它的市场反哺能力就会减弱,其半导体产业回流的速度就会放慢。半导体产业回流拖的越久,它摆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依赖方面的时间就越长,自然在加紧封锁制裁方面的效率和力度就越低。
所以,去美化和国产化,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的最高理想当然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明显现在的社会生产力,离实现共产主义还相距甚远,所以从现实出发,还是以实现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为目标。
当然,相较于国产化,去美化依然面临着不可控的问题——考虑到非美国掌握的半导体技术,也基本掌握在美国盟友——也就是欧日韩以及台湾地区手中,所以美国依然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对它们施压。何况就这些国家(地区)本身而言,他们也担心中国半导体发展起来以后,又凭着产业集群优势反过来把他们吃干抹净——这种事儿过去在很多领域已经发生。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既如何让这些非美国家和地区,抗拒美国的压力,并参与中国的半导体去美化进程?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如果搁在过去,那还真的无解。但搁在现在以及将来,其实还是有办法——至少有可能解决的:
首先,美国正在挖盟友的根。这一次美元加息,受害最深的其实就是美系盟友——基本上不出意外,美国肯定是要割他们的韭菜的。而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推动的半导体回流,实际上也是在抢夺他们的科技和产业根基——要它们把产业迁到美国。
欧日韩台虽然是美国盟友,但人家毕竟也要吃饭。所以对这种打家劫舍吃干抹净似的搞法,肯定会遭到他们的反抗。
当然,鉴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盟友们本身的反抗,并不足以抵御美国的意志。所以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它们最终还是要屈服的——无非是时间早晚问题。
而中国大陆要做的,就是提供帮他们抗拒美国的外力介入。
这个外力介入,并不是指直接的政治或者经济施压——这只能是适得其反。真正要做的,就是提供市场空间。
这个市场空间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性的,也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总体消费市场。
美国之所以敢对盟友予取予求,所仗无非就是霸权,以及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随着中国国力提升,美国全球控制力下降,这时候中美之外的第三国,其重要性就大为凸显。当美国打压中国的欲望越来越强,能力却又越来越不够时,它为了实现打压中国的目标,就会更加需要盟友的助力。这时候盟友就有了与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就像美苏争霸时,美苏之外的第三世界是活的最爽的,双方都要拉拢他们,都不敢对他们逼的太狠。
而经济方面,美国能这么霸蛮,无非仗着的就是自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不管你是半导体还是其他,想变现都得卖出去才行。美国的庞大市场摆在这里,你不听话我就不让你进入我家市场,你没了销路自然就活不下去。
但如果中国未来的总体消费市场能够超过美国,甚至超过许多,那么这个庞大的吸引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掉美国消费市场的优势——中国市场同样可以让第三国的相关产业活的很舒服。而有了这个替代品,美国耍流氓时也会投鼠忌器。
总而言之,中国的发展,是可以在相当程度,增强第三国政治经济独立性,增加他们抗拒美国强权霸凌的资本的。
而具体到半导体细分领域,则是开放市场竞争空间。去美化不等于放弃国产化,这个道理中国人懂,欧日韩台自然也懂。不过国产化并不等于时机成熟后排挤外国技术,即便中国半导体发展起来,大家依然可以在开放的市场空间里公平竞争。
这种做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去除第三方对中国卸磨杀驴的顾虑。毕竟半导体属于技术特别密集的行业,领先者的先发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只要不故意卸磨杀驴,即便充分市场竞争,外来先发者依然能吃到不小的市场份额。
当然,这和现在的独吃独占肯定是有差距。不过问题是,全球半导体市场也就中美两家,美国已经要吃干抹净,中国还能保持开放,这条件已经比美国丰厚的多。何况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也确实从来没干什么卸磨杀驴的买卖——基本上外资在中国的正常经营绝不会受政治因素干扰,培育国产的思路,也都是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走,而非政治上的扶植和打压。
有美国的抢劫在前,只要中国保持开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那对没有太多选择的欧日韩台半导体来说,中国市场还是相对靠谱的。如果接下来中国还能把国力发展上去,把消费市场份额扩大下去,它们抗拒美国回流的决心和力量都会增强。
而全球经济大环境,也间接有利于中国。毕竟现在全球正在步步走入经济危机,接下来就是长期滞胀甚至萧条——这已经是明摆着看得见的趋势了。而经济危机过后,全球消费市场将进一步萎缩,能看得见的还有可能维系的庞大市场,一个就是大肆收割的美国,一个就是稳扎稳打的中国。这其中中国的市场潜力又比美国大的多——毕竟美国不仅现在面临收割能否达到预期的问题,完了还面临市场美元地位保不保得住,会不会陷入超级滞胀的问题;而中国只要根基不乱,危机过后随着储备的政策放出,以及经济圈扩大、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等等因素,市场潜力很可能要比美国大的多。
这对其他国家会产生两个效应——第一,自家经济更加窘迫,所以更加需要依赖海外市场;第二,海外市场中,中国的吸引力更加诱人,更加无法抗拒。这种情况下,他们放下部分戒心,抗拒美国压力,参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意愿就会更加强烈。
总而言之,无论是国产化、去美化,本质上就是在全球打造中美两套不同的产业体系。国产化就相当于封闭的IOS系统,去美化就是打造开放的安卓系统。IOS系统当然更加安全更加稳定,但代价就是难度太大,时间太长,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最重要的是,现在美国正在通过强势推动半导体产业回流,打造自己的IOS系统——跟美国相比,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认同等综合实力方面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封闭式的全国产产业链,最终很可能会被美国甩下,进而输掉这场战争。既然如此,我们就只有开放、开源,打造安卓系统——自己出平台,用利益来诱引各方力量一起参与,这样才有可能与美国的IOS系统竞争——而现在的国际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支持我们安卓系统的构建。
这就是我们现在应对美国半导体的方向和思路——国产化为终极目标,去美化为现实路径。
方向和思路定了,接下来无非就是行动。虽然我们把中美半导体竞争比作IOS和安卓,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异的——在手机平台方面,IOS和安卓各有利弊,彼此是良性竞争关系,可以长期共存。但在半导体产业链方面,两套全球系统,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资源内耗,所以跟之前的全球化供应链相比,并不是一套最优的经济循环,而是人类内部利益分配矛盾激化而衍伸出的一种后退。这样的格局,可以中短期内维持,但长期看,终究还是要分出个胜负,以实现天下归一。
所以,斗争是残酷的,半导体产业链,中美之间只会有一个最终的赢家。这种残酷性,决定了我们输不起,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而从现在来看,要想打赢这场战争,除了行业本身的努力突破外,外部的大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必须要趁这个百年未有之变故,趁这场经济危机,获得更大的整体经济发展空间;通过整体的产业升级,获得更多的财富增长,做大我们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给欧日韩台等第三方技术掌握着更多抗拒美国产业逼迁的底气,才能给它们更多融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才能在开放过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此消彼长,击败美国一家独占、吃干抹净的包圆图谋,实现这场博弈的最终胜利。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16 21:17 | 只看该作者
聊聊芯片股暴雷这件事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3-01-15 20:17 发表于广东

芯片出了不少牛股,一说起高科技,大家总想到芯片,仿佛一喊科技兴国,必炒芯片股。

各位韭菜,我劝你们不必有此执念,否则会亏得很惨!

2021年我就劝大家一定要远离苹果产业链的票,道理很简单,全世界的手机出货量都在下降,手机行业创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再也没有什么黑科技刺激得大家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想去冲新款了。

现在是手机,以前是电脑,谁能想到10多年前,我这个电子发烧友,基本每年换一台笔记本电脑呢?

现在并非是消费习惯改变了,只是没有什么新的电子产品能从性能上远超前代产品,除非有损坏,否则有换新款的必要吗?

其实特斯拉那种一款车型平A好几年的打法是最符合资本的口味的,不进行产品升级,就不用大规模的投入资本开支,然后在软件和服务上各种升级割韭菜,只可惜,特斯拉遇到了中国卷王,慢慢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企已经卷得特斯拉有点无路可退了。

过去美国所谓高新尖端企业的发展,其实是占了中国相当大的便宜。

你就去看看果链企业们,一个个资本支出在销售额里的占比。

如果这些都是苹果自己投入的,那它的财务报表还能有那么好看吗?

生产线你投入了,这就意味着维持生产需要投入的各种物料,包括生产出来产品形成的存货,都有可能伪装成虚假的盈利。

坏消息中唯一一点好消息是,随着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频次下滑,存货方面的损失会比从前好上许多。

想想看,为啥白酒行业没那么害怕存货压力呢?因为配方都是千年不变的,市场认可越陈越香。

所以欧美所谓的转移产业链和供应链到中国来,本身也没太安好心,如果中国制造缺少自己的品牌,最后走不出去,那么我们就成了白白为欧美承担资本开支的冤大头。

但凡事都有两方面,以美国苹果为例,库克当年由于算盘打得贼拉精,解决了困扰乔布斯很多年的库存问题,甚至能一度做到负库存,订单量远大于产能,当然库存就是负数了,那么产品更新迭代造成的损失不就没有了?

但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都得付出点代价。

苹果现在生产是极度依赖中国,十月份郑州富士康爆发疫情,导致今年苹果14交付不及预期。

据说富士康打算跑路到印度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来规避所谓的过于依赖中国的风险。

但库克到死也不敢说,富士康方面也不好意思说,到底印度方面需要投入多少资产开支才能撑住一个稍微完整的苹果产业链呢?

我们还得想想,苹果无法掌控的,拉胯的制造,能不能扛上供应全球的产能,你说中国疫情影响了供应,想想看2021年德尔塔之下的印度,谁敢保证不停摆?

还有一个,当所谓的设计端距离生产一线距离越远,产品创新能力就越差,最终,推动大家去争先购买一样电子消费品,更多的是人家的产品创新能力。

苹果最近五六年里,除了换了换外壳,还有什么了不起的科技创新呢?甚至傲慢得连通讯信号很差的问题都坚持不去改善,为啥?因为要控制成本。

美国人这种极致追求财务报表,资本回报率的玩法,其实是非常伤害自身整体实力的。

半个世纪前,美国人可以送宇航员上月球,为什么到现在,连个登月火箭都没法发射成功呢?不是科技退步了,而是这种极致的外包玩法,彻底摧毁了美国整个工业化社会结构!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问,你说了这些,跟芯片产业有个der关系?

大家不妨想想,你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你需要芯片吗?芯片只有变成了电子消费品,对你才有意义,否则给你一堆1NM的芯片,你也用不上啊!

今天全世界工业品谁是全球最大的供应者?中国!

中国消费了全球60%以上的芯片产能,这些芯片变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被卖到了全世界。

前几年为什么到处缺芯片?

第一是全球疫情导致的远程联络需求大增,对应的是消费电子类的需求爆发,资本市场就这样,只要需求稍微大于供应,立刻就有许多投机资金参与到炒作中,把有点紧缺变成严重的供应不足,从而获取暴利。

动辄你能看到一款芯片价格暴涨几倍,十几倍的。

于是终端就开始紧张了,大量囤货,避免因为缺芯导致生产停滞。

第二个是美国玩长臂原则,对全球芯片供应链产生了负面影响。华为的遭遇让很多中国企业心生警惕,开始囤积超额的芯片。

但市场才是最终的话事人,突然爆发的需求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真实的需求最终还会回到一个均衡点。

芯片企业在疫情期间或者过高的估计了全球的需求,并重金扩张产能,大家可以看看台积电这几年的资本支出变化。

过度扩张的产能对上回归到正常值的消耗额,自然就会产生天量的库存,在库存压力之下,所有的芯片企业都会有一段相当难熬的日子。

但中国的芯片产业跟全球的芯片产业是两回事!

大家可以看一个彭博社的数据: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从2021年的6356亿个下降15%至5384亿个,这是至少自2004年彭博社开始跟踪数据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2021年集成电路进口增长17%,2020年增长22%,2019 年增长6.6%。

从2018年制裁中兴通讯以来,这几年美国一直在花样升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各种供应和生产的限制。

来自美国的制裁和限制,恰恰才是中国芯片产业进步的最大催化剂。

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减少,当然你可以说是有消费电子全球出货量下滑,中国疫情各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中国自主制造的芯片产能在爬坡。

如果这5384亿个进口芯片八成以上能被国产替代,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

想想看,一个非洲的消费者买手机,买家电,他会在乎你用哪里生产的芯片吗?人家只在乎最终产品能否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庞大的市场,才是催生企业发展的最好动力!

本来美国跟欧洲合作,还能在制造业上给中国使点绊子,很可惜,美国人的胃口太大了,第一时间先抢劫了盟友们的生产力,能源问题直接把欧洲制造给弄废一大半,而美国制造的实际问题摆在那里,一个已经被资本彻底金融化的社会,是不可能发生再工业化这件事,除非把美联储幕后的大佬们集体挂上华尔街的电线杆上,真要发生了这一切,那跟彻底资本的命又有什么两样呢?

特斯拉为什么能在中国卖得那么便宜?难道真的是它慈悲?

无非是中国综合成本最便宜,能扛得起价格战,而且中国竞争对手太厉害了,比亚迪杀得马老板没有半点办法。

要知道比亚迪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背靠的就是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的全产业链。

但凡一个做生意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做TO C生意永远比TO B容易,芯片本质上就是一个TO B的生意,之前为什么我们能在这方面被欧美拿捏?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太信任全球化的供应链了,站在整合产业链的角度搞聪明的生产,像小米那样,创业相对更容易,于是资本当然就不愿意去干吃力不讨好的芯片产业了。

当你落后了,一步错步步错,玩整合的下游厂家们都要追求效率,谁会给你一个后发者机会,让你来试错?

但这个恶行循环被川建国同志给打破了,他率先出手打断了所有人的幻想,因此国内下游厂商们哪怕是为了供应链的安全,也会更愿意跟芯片制造企业合作,联手起来解决替代问题。

TO B的生意,规模和需求才是王道,而不是什么你高新尖端。

现在全球芯片产业都在萎缩,2023年,美国想不衰退都不行了,美国衰退了,欧洲日本能不跟一把吗?

与之对应的,就是外部需求在下滑。

别忘了,我们汇率涨了,还能对外再输出点通胀,给他们的衰退加一把火。

好多人由此又嘀咕了,这么一看,全球需求下滑,是不是又要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制造业?

欧美人是人,东南亚、非洲人难道不是人,想过好日子的心,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

这么多年以来,欧美日联合起来,炒高自己的货币,打压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导致全球需求过度集中到这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以后这种事是不是得改改了?

全世界有80亿人,为什么只盯着那10亿人的消费呢?

其实我看好2023年全球发展中国家们的消费复苏,当美元神话被破解了一点以后,大家货币贬值没那么厉害了,消费不就自然回来了?再加上大宗商品涨一涨,卖掉了不就有消费能力了?

当然了,高端消费市场必然会萎缩一点,因为高大上的欧美日都要出来还债了。

这对中国芯片制造行业来说,恰恰是个好事,我们难道真的缺中低端的产能吗?

高端产能现在不能突破,卡脖子,但其实能用到的地方并没那么多。

最新型号的苹果手机并非是刚需,刚需是有手机,能通讯。

中国芯片产业的两个逻辑,第一是复苏逻辑,欧美死而发展中国家兴,第二是替代逻辑,进口份额被国产替代吃掉,这是个4万亿级别的增量市场。

当然了,还有人会说新能源车发展带来的新的芯片产能需求。

其实韦尔股份暴雷是件好事,把芯片行业估值的泡沫再挤点,年后给大家一个更好的价格进去。

利空出尽也是一种利好。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24 , Processed in 0.2147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