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97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俊杰:方舱医院医患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医改端倪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患关系的本质应该是被资本绑架后造成的。
  当没有了经济利益的牵扯,医患之间会融洽很多。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5:39 | 只看该作者

陈俊杰:方舱医院医患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医改端倪
2020-03-0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年来医患矛盾的激化主要是当前的医改体制造成的:将病人分出三六九等,高等病人住高级病房,吃喝药费全报销;九等人看病难又没钱,病重了家属或本人就把气煞在医生身上了。方舱医院里医患关系越来越好,自医改体制启动以来甚至从来没这么好过,主要原因是医治免费,患者无须再担心医院高价收费,医生也能理直气壮了,坦坦荡荡地治病,不再被医治责任压抑得畏畏缩缩!事实胜于雄辩,国家有关部门也无须再调查论证其社会主义优越性了。如果有一天全民医疗免费了,养老体系健全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也就不远了。

一、公益性是方舱医院医患良性互动的医改秘诀

方舱医院投入运营以来,武汉每天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不断下降,证明其在抗疫方面是相当有效的。但方舱医院无疑也构成了一个小社会,甚至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乌托邦”所在,其社会主义医改之端倪更是不容忽视。
由于抗击疫情的特殊需求,方舱内部实行的原则与“舱外世界”迥异,正是这些原则决定了方舱内部的气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在访问了方舱医院后欣慰地说:“有医生感慨,感觉二十年前那样的医患关系又回来了。”他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方舱内部的医患关系的确不同于舱外的医患关系;不对的是,这种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少应是三十年前的,也就是医疗改革全面铺开以前的,而不是“二十年前”,二十年前是九十年代末,那时的医患关系甚至比今天还紧张。方舱医院是公益性的,这是决定舱内医患关系的基础性原因。从病人的角度上看,由于不再担心医生会利用自己的疾病赚钱,所以对医生的信任感大大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猜疑消失了;同时,病人还会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尽量自己克服困难,努力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从医护人员的角度上看,病人的信任、尊重与友好,使自己的职业自豪感与荣誉感大大增强,所以会更加友善、耐心地对待病人。由此,医患关系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这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严厉打击并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公益性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这个实验也证明,医患矛盾仅仅是现象,本质是资本把医生与患者都当成了自身增殖的工具。而一旦医生与患者双双摆脱被资本奴役的状态,医患关系就回到其最初的起点:帮助与被帮助,拯救与被拯救。此外,方舱医院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主义。这里没有特需病房,也没有高干病房,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的床位,吃一样的伙食,食品、药品与医疗服务的分配原则,则是按需分配,身份、财富的差距,在方舱内部被暂时弭平了。概括来说,尽管是无心插柳,但方舱医院形成了几个小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试验区”,相对于舱外高度竞争的、沙化的市场社会,这些“试验区”默默地提示我们,社会主义是可能的。人们现在希望的是,有关方面不仅要关注方舱医院抗击疫情的效果,也要关注方舱医院实验的社会主义效果,后者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许能提供更有益的启示。方舱医院带来的启示:恢复全民公费医疗,根除权贵医疗特殊化保障机制,提倡官民贫富一致。方舱医院现象足以代表民心所向的“世外桃源”。归根结底,社会主义医疗体制就是好。
从病人的角度上看,由于不再担心医生会利用自己的疾病赚钱,所以对医生的信任感大大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猜疑消失了;同时,病人还会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尽量自己克服困难,努力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从医护人员的角度上看,病人的信任、尊重与友好,使自己的职业自豪感与荣誉感大大增强,所以会更加友善、耐心地对待病人。由此,医患关系进入了良性互动的过程。
“方舱医院”这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严厉打击并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公益性才是医患矛盾的答案。这个实验也证明,医患矛盾仅仅是现象,本质是资本把医生与患者都当成了自身增殖的工具。而一旦医生与患者双双摆脱被资本奴役的状态,医患关系就回到其最初的起点:帮助与被帮助,拯救与被拯救。此外,方舱医院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主义。这里没有特需病房,也没有高干病房,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的床位,吃一样的伙食,食品、药品与医疗服务的分配原则,则是按需分配,身份、财富的差距,在方舱内部被暂时弭平了。总而言之,尽管完全是无心插柳,但方舱医院形成了几个小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二、方舱医院医患关系“样板戏”可期全社会进一步发扬

跳广场舞、唱歌、自拍……王辰院士介绍,武汉方舱医院里大部分是新冠肺炎轻症病人,在这里,医护人员组织人文活动,对舒缓病人紧张情绪,对病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方舱医院,患者之间互相帮助,医患之间高度协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幕令人动容,但也不意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毅然选择了逆行,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不断在朋友圈刷屏,绝大多数公众通过网络与报纸、电视等媒体了解到他们的英勇事迹,尚且敬佩礼赞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何况是那些罹患疾病,身处其间亲身感受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关怀的患者呢。不过,也有人担忧说,这种场面可能只是一个插曲。理由也有若干,比如,在方舱医院这种密闭环境下,目睹身感医护人员的辛苦奔波与照顾,患者对医护的依赖关系更加深厚,患者之间的互动互帮更容易形成共情,何况他们还是轻症患者,相对来说,情绪较为放松。还有人指出,新冠肺炎治疗免费,大家的目标就是把病治好,涉及的利益冲突不大,若是患者承担部分甚至全部费用的话,医患关系就未必那么和谐了。
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我仍希望通过此次疫情,医患关系能带来更大的改善,形成最大的全民共识,认识到医患是命运共同体,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说:“我是一个医生,我想背着每一个病人过河。”“背着病人过河”,正是广大医生共同守望的价值坐标,最了解患者病情与安危的是医生,希望患者病情好转治愈的同样是医生,因为每一位医生都希望治病救人,想有好医术。而公众也必须认识到,医生是人不是神,再现代发达的医学也有局限,“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每位医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障碍。而在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战斗在抗疫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对这种精神必须讴歌赞赏,但也请记得这是非常时期的状态,公众不应奢望在平时医护人员也会如此玩命,疫情结束后,应降低预期。医生是这个世界平凡的英雄,但医护人员毕竟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不能以抗疫时期的标准,对医护人员强制介入道德绑架。
守护生命是医患和谐的“最大公约数”,也必须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对暴力伤医零容忍。疫情期间仍有不法分子对医护人员实施不法行为,严重威胁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安全,也给医疗救治工作开展带来极大阻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没有共识不行,有了共识还需各方都努力维系守护。
三、患者“赖”在方舱医院不想走的民心所向

事实证明,方舱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有效率的主力军,自建立伊始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最近,有国外媒体公然抹黑方舱医院是纳粹“集中营”式万人坑,似乎就是要一心看到这种中国特色医疗体制新事物的大笑话。
谁也不曾料到,方舱医院里不但没有上演集体大逃亡或是成为“人间地狱”,反而隔三岔五的爆出一幕幕“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外面的广场舞不让跳了,方舱医院里医生与患者跳起来!外面美食店关门了,方舱医院的大厨们做起来!更有一批批住进方舱医院的主播们分享医护人员的生活而爆红网络。随着救治的有效开展,一批批患者陆续康复出院,却偏偏有5名患者“赖”在方舱医院里不出来了!说方舱医院环境不错,非要多住几天与家人一起出院。这让我突然联想到方舱内外医院迥然不同的医患景象。外面的医患现状大家众所周知,但医生还是这些医生,病人还是这些病人,为何里面的医护对病人和蔼可亲,病人对医生理解体谅?方舱医院怎么就突然成了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世外桃源”?
也许有的医生会问,“什么时候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复制到全中国?”医患关系这种课题太大、太深。若只谈“方舱医院”,可能就因为它回归了公立医院最纯粹的公益性质。这里的病人只要带上贴身物品,不用算计哪种药品是不是自费,哪项检查是不是过度医疗,再也不用担心医生算计着自己的住院费大开检查单了。患者只要做到安安心心地听医生话病就好了。这里的医生没有了绩效指标,没有了除治病以外的任何杂念,面对的更是一群相信自己、尊敬自己、体谅自己的患者。工作也有劲了,理想也重新清晰了,视患者如亲人便不再是一句墙上的标语。医生只管看病,患者只需配合,除此以外没有一丁点的商业纠葛,就算说这里的医生与患者享受着近年来最好的医患关系怕是也不为过吧。
听一个在方舱医院当过志愿者的小伙子说,方舱医院里的志愿者帮着医护们分发生活用品与物资,虽然也少不了一些人多吃多占,但大家基本都会秉着“吃多少拿多少,用多少取多少”的原则。这可能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吧。更有意思的是,方舱医院里大家都是互称床号,比如322大哥,566小弟,任凭方舱之外你是什么老板、领导,这里大家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床。食物用品不会短缺,医疗资源不会紧张,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三六九等,方舱医院果真了不起!
随着全国疫情整体好转,众多病人康复出院,不少方舱医院注定要关闭或并舱,但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实验启蒙。医改回归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方舱医院至少能提供缓解医患矛盾的宝贵经验。尽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力潜能还没释放到底,但方舱医院式社会主义医疗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毕竟已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方舱医院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焐热了多少民心

2020年2月3日,武汉及全国各方救援力量连夜行动,开始改造公共场馆,建设方舱医院。截至2月23日,武汉已建成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万余人,大大减轻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压力。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疫情中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内部保障如何,患者的生活与治疗效果怎么样?
方舱医院是目前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尽管医疗条件比不上大医院,但可解决床位不足的问题。“没有方舱医院,现在我可能还在家里独自与病魔战斗”,说这句话的张女士是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第一批治愈出院患者,2月6日因确诊新冠肺炎被送入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所以是这一方舱医院建成后第一批进入治疗的患者。张女士曾在家发烧咳嗽了13天,“我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很好,感冒最多一周也就好了。这一次长时间不见好,我很担心。后来又做了核酸检查,结果为阳性,我彻底慌了。可医院都说满了,住不进去。”在方舱医院,张女士得到了精心的治疗,病情很快好转。入院第五天,她的两次核酸检验结果都为阴性。第六天下午,她顺利出院,与她一同出院的还有27名病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武汉市确诊与疑似病例不断增多,远远超过了原先定点医院的收治容量。虽然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陆续开建,但依然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医疗需求。许多患者被迫只能在家里自我隔离,独自面对疫病。“方舱医院是目前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也是朝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方向努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认为,借用一些大型场馆收治患者,尽管医疗条件比不上大医院,但容量大,可解决床位不足的问题。此外,大量收治患者,既能让他们得到救治,还能起到隔离作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2月3日,在中央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及全国各方救援力量连夜行动,紧急抽调20个省的医疗救援队,将武汉的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以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为例,其主场馆与附场馆共铺设了800张床位,床上配备医用电热毯,供患者取暖。主场馆的一侧修建了简易隔间,供医护人员诊疗患者与存放药品、医用器械。这一方舱医院建成不超过24小时,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迎接患者。方舱医院收治哪些患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专门制定了《方舱医院管理规则》,规定方舱医院原则上收治已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这些患者临床分型为轻型或普通型患者,有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无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及精神病。“这些轻症患者通常不需求太多、太高端的抢救设备,在方舱医院能满足救治需求。”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刘丁说,方舱医院还可对患者看护、观察,一旦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可及时转到大医院重症监护室更好的救治。“患者进入方舱医院后,以口服药物与吸氧治疗为主。”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A病区,救治患者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肖奎介绍,医护人员也会对患者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增强他们战胜疫病的信心。此外,方舱医院配备较为先进的医学检查检验设备,可随时对患者检查检验。方舱医院实行分区管理,舱内设有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等,各区之间有门隔开并安排专人负责,既能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又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正常施救。
方舱医院堪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种缩影,随着更多患者入住,其生活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完善。“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入住武汉客厅方舱医院8天的患者向女士说,“一开始进来时有些担心,但住了两天后发现很有安全感。医护人员每天测量3次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如果有病友病情加重,会被及时转院,肯定比在家隔离要有保障。”“里面伙食也越来越好了。”向女士时常还会在朋友圈晒住院的一日三餐:炖牛肉、花菜炒肉、胡萝卜炖红烧肉、虾、菜薹……不少好友纷纷点赞。武汉方舱医院收治这么多患者,救治力量如何配备?目前,武汉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主要由本地医院抽调的医护人员与援鄂医疗队队员组成。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刘中民认为,方舱医院患者症状较轻,生活可自理,无需占用过多的医护人员,每一百名患者配备20至25名医生、20名护士。目前已有72支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方舱医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医疗队进驻,基本可满足方舱医院统一排班需求。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3亿元,支持武汉方舱医院完善设施、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据介绍,方舱医院在扩容的同时也会加强医疗设备配置,做到每个方舱医院CT设备全覆盖,增加供氧设备,确保氧气储备充足,增加心电监测仪等设施设备,使方舱医院更好发挥作用。方舱医院不仅是医院,也是患者的“家”。随着更多患者入住,方舱医院的生活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完善。武汉方舱医院都划定了病区,安装了WiFi,配备了卫生间、洗漱间、开水间,并为患者提供了水盆、洗漱用品、水杯、卫生纸、棉拖鞋等十几件生活用品。所有方舱医院实行配餐制,患者一人一餐,菜品由餐饮企业统一制作、按时配送,每餐菜谱不重样,还配有水果,做到营养合理搭配。有患者反映,每天用餐的标准是120元,在元宵节早上还吃上了汤圆。不少方舱医院还设置了图书驿站,患者可借阅,打发住院时光。武汉方舱医院都是临时改建的,需求大量的柴油发电,供医生与患者取暖、烘干衣物与消毒用,这就要靠充足的柴油等能源供应了。武汉黄陂中学体育馆方舱医院一天要靠2000升的柴油用于维持正常运行。如此大的能源消耗,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刘红表示,油气行业企业,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骨干企业保障武汉供应,库存很充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舱医院的医生护士带领患者唱歌、朗诵、跳广场舞、做健美操,医患关系轻松友善,不少患者还主动协助医生护士工作。2月17日中午12点,在武汉塔子湖方舱医院内一群人站在摆放着4个大蛋糕的桌子四周,一场特殊的生日聚会正在隆重举行。医生与患者相互鞠躬,相互鼓励,不少患者与医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天津援鄂医疗队策划了这场聚会,全舱在2月份过生日的患者都参与其中。“此次生日聚会就像一次感情的破冰之举,拉近了我们与医生护士的距离。”一位患者激动地说。类似的场景在武汉其他方舱医院也经常发生,医生护士带领患者唱歌、朗诵、跳广场舞、做健美操……在方舱医院内,不少患者还主动协助医生护士工作。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张女士担任过A病区的“区长”。张女士症状较轻,看到医生护士每天那么忙,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工作。看到湘雅二医院的医疗团队正在招募志愿者,她主动报名。医生看她状态较好,又很热心,就让她当了“区长”。当上了“区长”的张女士很积极,看到由于地面有电线导致护士推治疗车受阻,她就过去帮忙抬一下;看到行动不便的患者想找医生,她便主动过去叫医生;看到护士发餐,她就过去帮忙分发到患者手上;看到大厅里有水,她就帮忙拖一下。“张女士确实让我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看到她忙碌的背影,我们非常感动。”肖奎说。2月11日张女士出院后很快就被肖奎发了一条微信:“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湘鄂情,一家亲!”武汉绝大多数方舱医院都成立了由患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帮助医生护士发放物资,组织患者跳舞,向患者宣传防疫知识等。在塔子湖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组织患者当中的党员与机关工作人员成立了志愿者“先锋队”,协助医生护士工作。在江汉区方舱医院内,患者自发成立“病患党支部”,由社区书记带头,充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帮助发放物资、维护秩序、文明劝导等。在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方舱医院的气氛越来越轻松活跃,患者也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一开始我们非常紧张,把方舱医院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阵以待,但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情况好得多。”一位负责方舱医院治安的民警说。在融洽、平静的方舱医院中,许多患者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在方舱医院躺着也没啥事儿,不如抓紧时间多看点书。”大学毕业不久的小王是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患者,对刚找的工作不理想,正在准备考研。“我在平板电脑上打牌,牌技大涨,现在一般人都不是我的对手。”年近六旬的老赵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患者,盼望着早出院与牌友再过招。“对面床上的小伙子爱看书,沉得住气,脾气也好,出去后可介绍给我侄女。”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老刘直言,他出院后就安排两人见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护士正在给备战高考的高三女生黄玉婷测量体温和血氧。】

五、方舱医院改善医患关系全靠社会主义医改

武汉方舱医院刚刚开始收治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时有不少想象力丰富者联想到“难民营”甚至“集中营”,但随着方舱医院的患者一批批地治愈出院,大家看到了越来越多令人暖心的消息,美好但又久违的社会主义医改回来了!
有病愈出院的女患者在接受采访时一脸留恋地说:“很好,我都不想走了。”毫无疑问,让她感到留恋的,当然不是新冠病毒在体内肆虐时的痛苦,而是方舱内那种美好的、可遇不可求的、新型的人际关系。方舱医院内的氛围,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征:医患关系变得轻松、友善。这一点从医护人员与患者合演小品、一起跳广场舞中就能看得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而不是相互竞争的;方舱医院的整体气氛是乐观的,医患双方都是充满信心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方舱医院投入运营以来,武汉每天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不断下降,证明其在抗疫方面是相当有效的。但方舱医院无疑也构成了一个小社会,甚至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乌托邦”所在,其社会主义意义也不容忽视。由于抗击疫情的特殊需求,方舱内部实行的原则与“舱外世界”迥异,正是这些原则决定了方舱内部的气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在访问了方舱医院后欣慰地说:“有医生感慨,感觉二十年前那样的医患关系又回来了。”他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方舱内部的医患关系的确不同于舱外的医患关系;不对的是,这种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少应是三十年前的,也就是医疗改革全面铺开以前的,而不是“二十年前”,二十年前是九十年代末,那时的医患关系其实甚至比今天还要紧张。
前些年中国出现了一个众说纷纭而让上上下下都头疼不已的社会顽疾:医患矛盾,正如所有的顽疾并非一天养成一样,医患矛盾也是经过几十年的放纵,而导致的社会顽疾。当这个顽疾症状在社会中大幅显现时,人人揪心,个个自危,因为这个顽疾导致了本应是彰显社会爱心与道德的医患关系,变成了彰显社会堕落与混乱的痛点。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糟糕的医患关系, 一群群社会专家,法律学者,甚至包括医护人员等痛心疾首,纷纷呐喊呼吁,奔走呼号,力图改善这种与和谐社会严重背离的不和谐关系,那些学者专家名医们洋洋洒洒落笔千言,有的提出要加强医院的安保,于是医院开始配备警卫与保安,有的提出要出台法律,加大对医护人员不敬人士的惩处力度,还有的医院则改进诊疗制度,严格限制患者家属参与医生的诊疗过程,各种手段,从经济到法律以及医院制度上的改进不一而足,但医患关系还是日趋紧张,成了令众生扼叹的痼疾。
力图改善医患关系的论文与规章说明,很多是在说废话,比如,某学者论证法律层面123、医生保护方面123、医保制度方面123、社会管控方面123,很多人叫好。但几十年前的毛泽东时代完全没有医患矛盾的问题,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医疗卫生榜样被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这说明那时的医疗制度,对内安民对外榜样,这已是足以令国人骄傲的制度,你只要论述一下那时的医疗制度是怎么丢掉的,呼吁恢复那时的医疗制度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新中国多数的医护工作者视患者为亲人,现在的年轻人已想象不出那种医患和睦的景象了。
历史不可能被永久掩盖,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刻再次发散耀眼的光芒,让已被历史的尘埃蒙住心灵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暖,也会让被历史的尘埃迷住双目的人重新获得光明。中国此次遭遇到如此重大疫情,虽然我们从经济上遭受了巨量的损失,但却让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了虽掷万金亦难得的改善,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再次成了国人心中的天使,再次加入到了国人心中最可爱的人这一无比光荣的行列,他们当之无愧,因为,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的医护人员表现出来的医者大爱将被历史永远铭记,今后每个投入抗疫情中的医护人员提起这段历史就会成为国人心中荣誉殿堂的通行证。但对于国人以及那些可敬的医护工作者来说,请别忘记重要的一点,因为这个群体中,占据绝大多数的都是我们公立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付出了热情,承担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也收获了当属他们骄傲一生的赞誉,这种骄傲是很多人一生难求的,他们的骄傲只能靠金钱支撑。
在方舱医院里能看到很多久违的令人感动亦感慨的画面,那就是医者与患者其乐融融的画面,那就是医者视患者为亲人的画面,那就是患者与医者依依不舍的画面,这种感情与当年不舍得离开医院的护士阿姨们一样,那就是患者把医生视为亲人的画面……这种彰显人间真爱的画面,怎能不让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为之长久感动?怎不令人心中期待中国未来的医患关系都是如此的和睦?
社会上的医患两大群体,从令人忧虑的紧张,跨步到了令人感动的和美,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差别呢?差别就在于,为公,还是为私。当患者没有经济上的负担,他不会去担忧医生把他作为盈利的对象,那么也就没有了猜忌,而是释放出了信任。同样,当医者不再为“经济效益”而去治病,而是承担起拯救国民健康的重任,小我也就升华成了大我,那么作为医者的社会荣誉感与历史赋予的荣誉感,也就让他们感受到了被人需求的人生价值与受人尊敬的生命意义。严格地说,这其实是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想追求的东西,而这种真实而崇高的生命意义,被刻意强调与夸大的金钱意义所取代了,导致了很多人对生命意义停止了思考与追求!而这种为公的制度及其衍生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时代医患关系和谐的根本所在,有人总是说,现在不能实行公有制医疗,国家负担不起,这种思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次疫情,一方面体现出公有制强大的号召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公有制对于社会未来发展长效宽阔的视野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此次新冠肺炎我们中国要为国人免费医疗?就是为了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以最大的力度来实现患者的尽早就医与避免扩散,假如要是治疗需求支付昂贵的费用,那么有的患者因为负担吃力而逃避医疗的话,那么如何能尽快的遏制扩散灭绝病毒呢?假如收费的话,短期看,国家财政遭受的损失减低,但却造成了国家与民族的长期隐患,更可能导致更多的损失,这就是只看眼前不看未来大局的短视思维,同样,毛泽东时代为人民建立的公费医疗制度,也是基于大局与长远的思考,这一点,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工人或农民,生了病能尽快的治好,不会因为他们贫穷而导致治不了病,那么他们的生产劳动就会很快的恢复,又能为社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们为社会创造出来的价值,一定是会超过自己治疗所花费的费用的,想一想也是,如果一个人劳动了大半辈子,还不够自己生病治疗的费用,那么一定是我们社会出了问题,所以,把医疗作为盈利的手段,这是极端错误与短视的思想,他富了少数人,增加了多数人的负担,同时,割裂了社会群体,造成社会关系紧张,又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稳定成本,并会导致社会道德滑坡,这一切,难道不是已印证了吗?从长远的角度上看,这也是极大的耽误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呀!
这是一种站在社会长期发展上的思维,自私的短视的只想自己此生发财而不管社会积贫积弱的功利小人是当然是要反对的,这就要看医改部门是站在个人角度去看未来,还是站在社会角度看未来了!但愿此次在方舱医院中呈现的和谐医患关系,能为重建医患关系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制度美好因素发扬光大!
任何人都不会不期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生病不惧医而人人互帮扶的社会吧,就像我们遭受了疫情,我们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令所有中国骄傲与感动的大爱那样,难道你不希望我们将来的社会,人人都能努力的发散出自己的善良,人人都能时刻感受到这种互爱吗?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抗疫斗争已上升为我们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斗争中,我们因斗争而更加深刻正确的认知社会主义制度乃是中国的根本保障。我们常常把社会主义比作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扎根于人民之中,从四万万同胞的浴血奋斗中生根发芽,一路成长;这棵大树历经风雨,有过叶黄枝枯的艰难阶段,那时外部苏东剧变、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内部那些隐藏的敌人企图里应外合,诱导我们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
那时的我们有过动摇、有过迷惑,甚至怀疑是不是毛爷爷真的做错了。当疫情危机突然降临,我们猛然发现,树高千尺离不了根,我们的根是社会主义、我们的路必须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疫情面前,老百姓想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当八一军旗屹立在长江边上:人民看到了那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英雄部队!人民看到了那支共产党建立、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员为核心战斗力的部队!人民看到了那支毛爷爷创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决定人民军队性质的部队!这支部队——除夕夜的一声战斗号角,党旗、党徽、党员闪耀的是共产党的信仰。社会主义这棵大树,能历经狂风暴雨而不倒,那人民军队无疑是这棵大树的主根,是他深深的扎在了人民群众的沃土中,任凭风吹雨打,社会主义才能岿然不动。那些最美的白衣天使,那些最英勇的逆行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公立医院的人民卫生工作者。在疫情来临时,那些市场经济的宠儿们唯恐伤害自己的丝毫利益,他们躲避了起来;在疫情来临时,我们公立医院的人民卫士脱掉了市场的外衣,展现社会主义人民卫生卫士的真实身份,他们冲锋在抗疫斗争的最前线!这是一个地方正在让全国人民深深地感动:辽宁!他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为共和国扛起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旗帜,在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曾嘲笑他不思进取、不懂得与时俱进、不会变资源为资本,嘲笑他落后,嘲笑他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遗弃……在危难来临时,辽宁却显出了社会主义长子的风范,一批批的医务工作者,一车车的抗疫物资。我们猛然发现,不是这个共和国的长子思想落伍了,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走的太快了,忘记了我们的新中国来自何方。
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生与患者间那默契的一笑,让我们看到了曾经那亲人般的医患关系,这情景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温暖,但又是那样的陌生与不敢想象。跳广场舞、唱歌、自拍……方舱医院医生感慨:二十年前那样的医患关系又回来了。在我们即将习惯于医生配保安进医院要安检时,是疫情让我们猛然发现:社会主义的医生是白衣战士!社会主义的病人是我们的亲人!社会主义的医疗是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社会主义的医药卫生工作必须保持人民性与公益性!
习惯了网购生活的我们,一直坚信给我一台电脑宅在家里半月no problem,有京东、顺丰、四通一达,世界任我采购。什么邮政包裹,开什么国际玩笑,不是早死掉了吗?但一旦疫情来临,四通一达不通了也不达了,顺丰、京东咱这北京的十八环城市也照顾不过来了。可我们的邮政竟然还能活着,竟然还可发快递。这不是新世纪了吗?怎么这个社会主义的老古董还活着,没有被淘汰?我们有过抱怨邮政的拖沓、邮政的非经济性思维,在那些偏僻落后的地区还保留服务点。此次疫情告诉我们,真的是我们错了!那些看似没有效益的东西,其实是社会主义服务的一个基础工作,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确不能用效益去衡量啊!当然,我们还是要鼓励邮政改进学习,不是改掉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属性,而是改掉那些不适应为人民服务的短板,把“为人民币服务”的医改再矫正回去。
村里的大喇叭沉睡了多年,终于又响起了“社员们注意了——”熟悉的称呼,父母说大队广播难得播放国家通知了。社员们,一个神奇的称呼,那是父母他们那代人特定而骄傲的称呼。人民公社的社员,一个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称呼,在疫情来临的时刻,再一次提醒人们,你们是社员。人民公社已成了历史名词,但有些称呼可能是深入骨髓的,不会因时因地而改变,他的再次重生可能只缺了一个契机。大队广播,大队部:这个现在准确的称呼应是村委会,但熟悉的人民习惯称它为大队,就是那时人民公社下的生产大队。我有一次与一个大叔聊天,大叔猛然来一句“我们公社时”,这个称呼太有社会主义时代的典型意义了。
社会主义是什么?党章宪法里有具体的描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里的人民也有他们朴素的讲述。在疫情中,人民看到社会主义就是人民子弟兵的除夕夜逆行之旅,这是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这棵参天大树的主根,他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屹立不倒的支柱。在疫情中,人民看到了公有制的医院、公有制的邮政、公有制的医疗保障行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这棵参天大树的主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行。在疫情中,人民看到社会主义就是方舱医院里亲人般的医患关系,人民卫生工作者是他们的真实身份,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参天大树的营养补给线。那是主干与枝叶的生命联系,没有了人民的健康,枝叶会枯黄,主干会因为营养缺乏而干枯。在疫情中,社员、大队这些亲切的称呼,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这棵参天大树植根的土壤是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
只要不离开这样的土壤,我们就不会失去力量与生命的源泉。只要我们的根还在努力扎入这样的沃野,我们在寒冬过后就会迎来春风的召唤。只要主干还在,我们就能抵御一切风浪,我们就不会随风漂泊。只要枝叶茂盛,就可为我们树下的土壤提供一方生命的希望。此次疫情让全国人民都看明白了,社会主义就在脚下!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更坚定地沿着这一方向全力走下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里有必要加上“方舱精神”

据2月24日《中新经纬》报道,最近武汉方舱医院成了“网红”,病房里有声有色的“小品”、“广场舞”与入住患者积极乐观的态度感动了不少人。对护士徐丹来说,方舱医院不仅充斥着正能量,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这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为病房里一幕幕真挚感人的场景而“泪目”,“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最好的医患关系。”。坊间有句老话叫“患难之时见真情”。坦率地说,在疫情发生前的不少年里,医患关系很不让人乐观,不只是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由医患之间互不信任所引发的矛盾摩擦更是家常便饭,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受到伤害,很多医院不仅有警察长期驻守,医院本身的安保也是防护森严。但即便是如此,也没有完全杜绝伤医事件的发生,医患关系更未因此而得到些许改善。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疫情面前,许多的“白衣战士”一夜之间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迎战“疫魔”,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不仅感染了国人,深刻体会到医者的伟大,也让陷入干涸的医患关系。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灾难得到透彻的雨露滋润,没人再怀疑广大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也没人再抹黑白衣战士们的博爱与顽强。医患彼此信任抱团抗疫,也让真正的社会主义医疗体制下融洽的医患关系得到迅速回归,老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给资本主义医改扇了一记耳光。
带着崇高的责任使命与对疫情患者的一片关爱,祖国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来到湖北的各个定点医院,尤其是不嫌弃来到临时改建的简陋“方舱”,不仅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与健康守护,更是用最温暖的关爱去医治每个患者内心的孤独与彷徨。方舱里医患之间偶尔的一句歉意与感激表达,既让患者动容,也让医者泪花护目镜。疫情下的方舱医院之所以成为“网红”,因为它已不是单纯医治轻症疫情患者的临时医院,还是一方充满互信、彼此珍爱的社会主义温馨家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灾难,既让我们看到了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尚的责任使命与医德仁心,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广大患者对医护工作者们久违的高度理解与信任,更能从方舱医院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体会到医患彼此尊重与相互鼓励关爱的必胜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说,方舱医院最终能战胜“疫魔”,让更多患者走出“舱门”,也是医患关系的共赢。
平心而论,医改后的医患关系之所以越来越紧张,主要责任既不在医护人员,同样也不能全怪患者。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等复杂原因导致了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尤其是在长期经济繁荣稳定又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环境下,出于不同的利益衡量,患者一方往往认为医护人员在医改压力下只愿“为人民币服务”而重利忘义,而医院与医务人员往往又出于本能的戒备“有苦难言”,加上一些个案被网络等媒体的无端放大渲染,医患关系逐渐陷入紧张的泥潭。
一目了然,恰恰是这场全民抗击疫情战争给了方舱医院大放异彩的时机,既让全国医院、医疗机构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仁爱得到集中迸发,更让广大疫情患者看到与真切感受到广大医务工作的无私奉献与医者的高尚情怀。方舱医院终将被拆除,驰援方舱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也注定都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但方舱医院的精神不被丢,由“方舱精神”打开的“和谐医患”更不因方舱的拆除而消失。相反,所有医护人员更应将方舱医院收获的这份靓丽成绩单带回全国各地,让“方舱精神”与和谐医患,在每一个病房乃至整个全社会开花结果。
七、小结:方舱医院临危受命昭示社会主义医改新曙光

方舱医院与所想的人人自危的难民营大不相同,在这里医患关系变得轻松、友善、人与人变得友爱互助,不再互相竞争或猜忌,最根本的秘诀是其公益管理体制。这里不会再发生或很少医患矛盾,因为这里的病人无须为过度检查的超额付费而担忧,这里也没有因病致贫的治疗负担。这里的医生们也没有必要为完成什么赚钱指标而忧虑,没有必要思考用哪个厂家的药,利润怎样计算。近年来我们的医疗改革是不是掺进了太多资本的因素而严重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公益的巨大优越性?方舱医院的“方舱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医改的新希望。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7:20 | 只看该作者
央视人民日报等盛赞中医!中医黑慌忙掏出了三板斧


伴随疫情形势好转,很多地区卡点相继取消,人们逐渐开始了正常的上下班生活。

最近新闻报道中,疫情的消息也是全面见好。可以说虽然抗疫还未彻底结束,但全面胜利已然在望。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医药当居首功。



光明日报头版:中医药抗疫作用不可替代


人民日报:治疗新冠肺炎,中医为啥有作用

国内主要媒体全渠道通报,新闻联播的滚动播放,让全国人基本都知道了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表现。

2月25日,为了让很多人了解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和湖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杨毅,来谈中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2月24日,因为封城日记而再次爆红网络的武汉作家方方,也在她的日记中,记载了武汉中医药治疗的情况:


但中医药的伟大成就和战疫成果,也开始让中医黑们恐慌不已。

在武汉疫情即将结束之时,中医黑们又开始蠢蠢欲动,祭出自己已然黔驴技穷的“三板斧”,开始抹黑中医、抢夺功劳。

为什么说他们是三板斧呢?大家都知道《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就有三板斧:劈脑袋、掏耳朵、剔牙齿。

中医黑的三板斧,和程咬金的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招:劈脑袋
通过科学性和随机双盲实验来给大众洗脑,让大家认为中医缺乏科学性,没有经过随机双盲实验,因此中医站不住脚。
从认知上,让大众对中医产生误解。



第二招:掏耳朵
大肆宣传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只要支持治疗就能自愈。中医只是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其实没有太大效果。
从舆论上,让大众认为中医药无效。



第三招:剔牙齿
通过宣传并放大中医药的毒性,让大家认为中草药未经过现代医学技术提取,毒性大,会损伤肝肾,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从服用上,让大众认为中医药有毒。



真情留不住,套路得人心。这三招曾经风靡一时,在近现代让中医文化,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但现在这老旧的套路,已经越来越不顶用了。

今天就带大家一一破解这三招。


三板斧之劈脑袋

中医没有病毒、细菌、感染,没有随机双盲实验,是一种经验主义学派,没有科学的标准化。治病得讲究科学,中医药不科学,因此它不能治病。

西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着眼于疾病,病毒、细菌和感染都属于西医概念,因此它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繁殖、用抗生素杀死细菌、用激素控抑制炎症感染。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着眼于病人,中医有经络脏腑、阴阳五行、卫气营血等概念,因此中医通过中药、针灸、养生功法来调和阴阳五行、疏通经络、补气益血、提升正气等,从而解决疾病。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疗方式,为何要用西医的理论要求中医的治疗呢?


让中医削足适履,不是蠢就是坏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被称作西药研制的金标准,是为了检测一种新开发的药品是否有效。

随机,是指从患有同种疾病的人中,随机挑选实验对象并分组。
双盲,是指给分组的患者,分别使用新药物和安慰剂,但医生和患者都不清楚用的是什么药。
对照,是指对分组的病人,分别使用新药物、安慰剂(没有成分的假药)或其他有效药物,最后通过组间的有效性对比,排除混杂因素,判断新药物疗效。

西药属于化学新合成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所以要通过动物实验、三期临床等判断药物是否有效,及副作用大小。

其次,由于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差异,一种西药往往针对单一病症,只要患者出现这个病症,就可以给予相同的药物。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就是根据西药的研发流程和机制,而开发的验证方法。对于西药而言,这是必要的。但这套看似完整、严密的程序,实际情况执行远不是那么严格。这些年来被发现无效甚至有巨大伤害而撤出市场的西药,可都是经过了美国FDA 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


中药并不是未知的、新开发的药物,而是经历了几千年无数次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有效,才能流传下来的。

其次,中医药对人不对病,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医生需要望闻问切,辩证开药,往往相似的病症,由于个人基础情况不同,用药也不同。

双盲对照实验默认一病对一药,而中医药讲究一人对一方。这决定了针对西药研发的随机双盲实验,对于中医药并不适用。让中药削足适履,做随机、双盲实验,要么是对中医药一窍不通者的跟风盲从,要么就是利益集团和中医黑们的别有用心。

再拿对照来说,本次疫情中张伯礼院士团队、黄璐琦院士团队,都分别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提升治愈率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针对这一点,中医黑又该怎么说呢?



注:P value代表差异的显著性,P<0.05代表差异性明显




三板斧之掏耳朵

新冠肺炎是病毒性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感染者能自愈的。中医只是起到了安慰作用,并没有太大功劳,只是恰好用药时间和新冠肺炎的病程发展出现重合。

能自愈并不等于不需要治疗。如果新冠肺炎能完全自愈,为何还会出现大批患者死亡呢?


通过网上的案例,并不否认轻症感染的患者有自愈的可能;但病情一旦转为重症、危重症,感染者会时刻面临生命危险。高呼新冠肺炎自愈的人,对得起已经逝去的患者,对得起在一线拼搏奋斗的医护人员吗?





实际上中医药不仅能在轻症患者中发挥作用,防止病情加重或直接治愈;且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也有很大的作用。

2月14日,湖北省召开了第24场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中,黄璐琦、仝小林、张忠德三位中医大家,就详细讲述过中医药在湖北抗疫中发挥的作用。

从社区和隔离点的发放中药汤剂提升正气、预防感染,轻症患者改善症状和防止病情转重,到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康复后对肺、脾胃后遗问题的调理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一旦发展到重症、危重症后,病人死亡率非常高。不仅是普通病人,就算是医学知识丰富的被感染医护人员也是如此。

而在这种时候,宣扬新冠肺炎完全可以自愈,难道一线辛勤工作的医护人员是在斗地主吗?




三板斧之剔牙齿

中医药大多有毒性,有肝肾损伤,使用中医药很可能造成后遗症。推广中医药,提倡中医疗法,是危害人民的健康。

药物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中医药采用的,是和我们一样的、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等。

中医药讲究辩证论治,针对患者身体的问题,用药物的偏性,去调节病人身体的偏性,从而提升正气,治疗疾病。

巴豆是泻药,但适量应用对于便秘者就是良方;砒霜是大众认知里的剧毒物质,但用好了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有好的治疗作用…这些都说明,不讲究辩证论治和剂量就谈毒性,是耍流氓。



图为砒霜治疗白血病奠基人张亭栋

其次,中药在中国实践了几千年,常用的药材大都是公认安全的、毒副作用低的;并且中医药讲究“君臣佐使”,通过药物的配伍彼此调和,以达到最安全、最有效的目的。

中药致肝肾损伤主要原因,无非4点:
一是不合理使用,包括在不懂中医辩证论治、不懂中药君臣配伍的情况下,就随意使用;
二是超量使用,药物的偏性如果在纠正人体偏性后,还继续使用自然会损伤人体,就好比白血病治愈还继续吃砒霜;
三是生药使用,很多中药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独有的方法炮制,以去除毒性、提升效果,如果由外行人直接使用或使用不当,自然会有肝肾损伤;
四是环境因素,例如农药、重金属污染等。
只要是对中医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以上四个锅,中医药不能背。

再退一步说,就算是将中药的滥用、乱用,加上和中药无关的其他因素,对比于合理使用的处方西药,致肝损肝衰,中药还是远低于西药。

孰优孰劣,难道不是一目了然?



西药和西医疗法同样有很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很多西药,尤其是抗生素也会损伤肝肾功能;部分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还会导致严重骨质疏松;激素大量使用,导致股骨头坏死等更是众所周知。

为何中医黑们却对西药的副作用和危害视而不见呢?
对于他们而言,立场才是重点,事实与科学只是它们的旗号,是可以随意扭曲和装扮的。
花式分割线



中医黑的三板斧,看似气势凶猛,其实也不过如此。中医黑看似气焰嚣张,实际上大多只是玩弄数据,逻辑不通。无极君今天将它们一一揭穿,希望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上当。

最后,对于中医黑们的争论和抹黑,无极君觉得张伯礼院士和白岩松的新闻节目中这段话最能说明问题:
争论抹黑是没有意义的,治好病是真的。

各自医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中国人民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有两套医学保证健康。

这种争论背后,有些是无知,有些在某种意义上,背后还有利益集团在操纵!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07 , Processed in 0.1919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