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130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资系表现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宁悬崖获救,炸出全国最牛国资系,“国进民进”时代来了?

[color=rgba(0, 0, 0, 0.3)]以下文章来源于旺角黄汉城 ,作者黄汉城

在张近东最疲惫的时刻,深圳国资委骑着白马出现了。

148亿元的纾困资金,宛如黑暗当中的一束光,让这家头顶“一部中国零售史,半部看苏宁”的巨头,看到了希望。
最近这一年,各地国资委汹涌出动。

上海、合肥、珠海、江苏……

在国企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各地国资委实际上也在反向“混改”,入股诸多民营企业,成为商业帝国里的特殊玩家。

有的高歌猛进,成为一众顶级民企背后的大金主。也有的惨痛失败,连底裤都被人揭开。

但总的趋势是,这些地方国资委所掌控的财富不断膨胀,造就了一个个富可敌国的巨无霸。
它们的一举一动,深远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走向。
首钢集团员工10.8万人,一年营收约2019亿元。

华夏人寿员工50万人,一年营收1965亿元。

日本电气(NEC)员工11万人,一年营收1964亿元。
一般来说,世界五百强都是员工动辄十万以上的巨无霸。像富士康这样万亿营收级别的史前巨兽,更是靠着百万员工才能撑得起来。

但是如果我跟你说,世界上有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本部只有一百多名员工,其中还有近一半是35 岁以下的年轻人,你会不会特别惊讶?
它,就是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深投控。一家连本土深圳人都有很多没听说过的企业。
没办法,它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五年前,你在世界五百强的名单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其营业收入大概428亿元,不到苏宁的九分之一。

五年后的今天,它的营收已经翻了近五倍,总资产7000亿元,可以跟万科这种老牌五百强平起平坐了。
深投控就是这样的公司。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你已经需要仰视它了。
不过与伯克希尔公司不同的是,深投控并非是由巴菲特、芒格这样的天才型商业巨子所掌控。作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它背后的顶头上司,其实是深圳国资委的一群技术型官僚。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向来以稳健、保守出名的国有资本,竟然能够缔造这样的商业奇迹。
最近这几年,“深圳国资系”可以说是异常活跃。

这一次为苏宁解围的,便是深投控的子公司深国际,以及参股公司鲲鹏资本。148亿元的巨资换取23%股权,让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免于资金链危机。
深投控已经非常牛逼了。
不过它还不是深圳国资委的全部。在深圳国资委旗下,总共有30家直管企业和30家上市公司。
凭借着这些发达的触角,以及复杂的股权构架,“深圳国资系”在资本江湖上四处出击,远近闻名。

4个月前,华为深陷美国制裁令的围剿,无芯可用的困境火烧眉毛。那个时候,是深圳国资委果断接盘,联合其他代理商全面收购荣耀资产。
这个举动,不仅给进退维谷的华为,带来了宝贵的现金弹药,也让荣耀得以用“寄养”的身份曲线救国。

半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恒大债务风波中,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拿出250亿元驰援,从山东高速手里接过了恒大地产的5.8797%股权。

这笔钱,在恒大1300亿元战投中占了近五分之一。

远的,还有当年的宝万之争,深铁集团动用了几百亿元的天文数字,最终结束了这场腥风血雨般的武林恩怨。
……
但大家还在纠结,这两年到底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时候,深圳国资系用行动证实,国进并非就一定会吞食民间的利益。

深圳国资系在出击的同时,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充当了一个居间调停的角色,为一众顶级民企接盘,帮助华为、苏宁、恒大、万科等储蓄好力量再战。

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似乎示范了一种国进民进的的可能性。
放在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里,“深圳国资系”都堪称大佬级别的存在。

最近几年的中美杯葛,以及神仙打架般的资本厮杀中,深圳国资系都成为故事的核心角色。

它总是在民营巨头危难之际时,雪中送炭,力挽狂澜。

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深圳国资系”某种程度上已经展现出了一种老大哥的色彩。

没办法,深圳是一个GDP超过两万亿、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准全球城市,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行政级别,深圳的实力都远非内陆普通地级市所能相比。

连带着,深圳国资委掌握的资源也会非常多,可以帮助它的商业合伙人整合上下游,打通全产业链。民营企业的大佬们自然愿意成为其座上宾。

像这次参股苏宁之后,苏宁这家零售巨无霸就会把华南总部落在深圳,而不是放在国际枢纽中心的广州。

而且深圳是计划单列市,财政上直属中央,平常有大把财政盈余,不需要把国有资本的收入榨出来反哺基建、医疗教育。

钱多得不要不要的,也就有能力驰援和救火。这个跟深圳市的体量是分不开的。

今天,在一系列投资并购之后,深圳国资委已成为了很多巨头背后的大金主:万科、恒大、平安、中集集团、国货航、怡亚通、天音控股等等等……

这些行业龙头,给了深圳国资委非常丰厚的回报。

举例来说, 2019年深投控有38家主要子公司,一年净利润共179亿元。
而中国平安这一家参股企业,一年归属股东的利润就高达1494亿元。按照5.27%的股份算,你觉得能给深投控带来多少?

躺在资本市场的红利中,深圳国资委的财富快速膨胀。

今天,这家巨擘所掌控的资产总额突破4.1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56亿元,相比五年前整整翻了5倍多。

7956亿元是什么样的概念?

放全世界来看,这个营收体量相当于一个宝马集团,排名世界五百强的第56位左右。

其在深圳本土纳税414亿元,这差不多是济南狭义财政收入(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半壁江山了。

当然,深圳国资委的实力还不是全国最大的。

上海国资系一年的营收高达3.8万亿元,比今天的全球第一大企业沃尔玛还要高。

北京国资系一年的营收为1.6万亿元,相当于华为+BAT的体量了。

过去一年里,上海国资系没有像深圳那样斩获太多热搜。但是平静的水面之下,其实也是暗潮涌动。

2020年8月,东方国际、张江集团等10 家上海国资背景企业战略投资民生证券,使得这家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券商中,国资持股比例超过30%。

之前,民生证券最大的股东是房地产企业泛海控股。但是自史上最严的调控以来,泛海控股作无法为民生证券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民生证券急需换一个“老大哥”。于是,上海国资敞开了怀抱。

作为交换,民生证券做出了券商发展史上甚为罕见的举动——实行总部搬迁,由北京迁入上海。

浦东新区愣是虎口夺食,从高贵的金融决策中心北京那里斩获一子。

这使得注册地为上海的券商机构数量,进一步拉升到28家,远高于深圳23家,北京的17家。

看来,这世间再难的事,也是能用钱来撬动的。如果不行,就再多来一份。

这两年,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极快,为了展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我们放宽了金融领域的股比限制,外资控股券商如星星之火,燃了起来。

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央钦定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资委频频出动:

新设立的摩根大通证券,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新设立的星展证券以及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上海国资委通过旗下公司分别持股49%。

金融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也是系统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央打开国门,欢迎四方来客。上海则主动出击,掌控更多话语权和表决权。

上与下之间,颇为默契。

上海的几大定位之中,国际贸易中心可说是手到擒来,国际航运中心努努力也够得着。但是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却横亘着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纽约和伦敦。

英国正式脱欧之后,数个金融交易平台纷纷撤离到欧洲大陆。

以至于今年1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日均证券交易额从26亿欧元跳涨至92亿欧元,交易量跃至欧洲第一。而伦敦的交易量则由175亿欧元腰斩至86亿欧元,屈居第二。

(英、欧主要城市日均证券交易量(十亿欧元),2020年12月 VS 2021年1月。图片来源:Het Financieele Dagblad)

金融霸主一夜间跌落神坛,引得大英帝国齐声哀叹。

伦敦的失色,正是上海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或许便是上海国资委集中火力猛攻金融的缘故吧。
深圳国资系和上海国资系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跟大佬们做生意。很多情况下,它都是稳赚不赔的。

既交到了朋友,也换回了资源,令其他城市好生羡慕。

很多地方没有这种顶级朋友圈,就只能豪赌了。

西部某市出资6亿领投锤子,最后啪啪打脸。中部某市弘芯千亿项目烂尾,牵出招商史上的一大丑闻。

河南南阳大力引入青年汽车搞水氢车,最后偃旗息鼓,证实了水变油无非是一场闹剧。

江苏徐州等11个城市均布局了非头部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但十几家造车新势力捞了不少钱之后,或者销量惨淡,或者濒临破产,几近“团灭”。

二三线城市前仆后继,无所畏惧,希望能够凭借一掷千金的豪赌,从无到有创造新兴产业,为当地撬动起了庞大的持续税源。

在这种“风投模式”中,合肥是运气最好的那一个,也是魄力最大的那一个。

去年3月份,我写了一篇深度分析合肥风投模式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指出合肥是最敢赌的城市,引起了全网轰动,时任合肥市委主要领导给我打电话,深夜欢谈此事。

之后大量洗稿文出炉,甚至有抄到百万点击率的。由智谷趋势煽起的这一下翅膀,一下子把合肥推向了网红城市。

合肥模式简单点来说,就是在全球产业链当中,中国处于第二梯队,发达国家总是把最先进的技术掌控在自己手里,能卖给中国或者跑来投资开厂的,经常是过时的技术或者是落后了一个世代的生产线。而合肥又非沿海发达地区,更是第二梯队中的第二梯队。

如果循规蹈矩,被动式的承接,合肥永远都不可能站在全球制造业的前沿。

这种天生跛脚的出身,逼得合肥不得不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经常做出“冒险性”的决策:以地方融资平台为桥梁,通过政府出钱主导融资的方式引进行业巨头,再撬动上下游企业落地。

即便这个巨头,正陷入困局或者备受争议。只要看准了,就不惜一切代价。

“2007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元。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元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盈超过1000亿元。2019年,又拿出100亿元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作为中国区域格局最大的搅局者,合肥的故事仍在继续……

今年初,合肥市政府拿出20亿左右投给零跑汽车,换取零跑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厂。霸都在押注新能源汽车的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了,除了合肥,各地国资委对于新能源产业也是虎视眈眈。

2019年,珠海国资委出让格力电器15%股份套现400亿元,然后就开始疯狂出击。

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多来,珠海国资买买买的的上市公司接近20家。“卖掉一个格力,孵化多个格力”。

虽然珠海的经济体量不大,但珠海国资委出手颇为狠辣,一点都不含糊。

今年江湖上就流传,珠海国资将向FF投资20亿元,以支持FF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

贾跃亭到底下周回国与否不知道,但FF确实已在珠海成立了法汽珠海,注册资本25000万美元,并已经开始办公。

珠海新能源汽车装备的决心,恐怕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中国“新能源车第一都”的战争,早已拉开序幕。
转眼,又是一个轮回。

今天各地的国资系,早就摆脱了世纪交接的国企下岗潮中,那个捉襟见肘的尴尬困境。

它们日趋强大。

其举手投足之间,无时无刻不在重塑着中国的商业版图和产业版图。

而且,未来在“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的意志似乎能够借由所掌控的资本,更加深入到中国经济脉络当中,影响到每一个普通人。

这个大趋势,势必会对手握万金的地方官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回报与风险总是对等的。

如何避免当年光伏产业政策的大败局,成为今天每一个地方的必修课。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9:34 | 只看该作者
苏宁是被兄弟们玩坏的


原创:生姜斯基

是兄弟就砍我一刀。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朋友,关键是出门。
出门在外不比自己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
这个时候,如果还想着一切靠别人,很容易就被人家给卖了。
出来混要跟对大哥,这句话也没错,但关键是你能给大哥带来什么。
融创的孙宏斌,二十啷当岁出道,柳传志一手提拔,迅速从一个穷学生变成联想数一数二的人物,甚至敢在柳传志面前大小声,最后被柳传志亲手送进了牢里。
有句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大头兵天天梦想着当将军是什么秉性?
野心很重。
但是一个人就是要有野心,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如果孙宏斌不是个拼命三郎,出狱之后,柳传志不会再给他一笔启动资金。
枭雄首先得像个枭雄,然后才能遇到贵人。
要说从牢里走出来的枭雄,黄光裕也算一位。

2021年3月2日消息,国美港股上市公司国美零售发布公告,宣布已于当日完成45亿港币的溢价配售。
2月18日,黄光裕首次公开发言,霸气放话:

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牢里的医院护理工作,带走了黄光裕的青春,但是没有磨灭他的野心。
那么,国美原有的市场地位是怎样的?
在商务部2007年发布的连锁百强名单中,国美电器上一年销售额超过百联集团,成为百强中的老大。
从2006年一直到2008年上半年,国内电器零售业,国美第一,苏宁第二,狠狠压苏宁一头。
逼得张近东2006年放狠话,如果苏宁做不过国美,就把苏宁送给黄光裕。
2008年9月,两家公司先后披露半年报,国美实现收入248.74亿元,毛利润23.75亿元;苏宁实现营业总收入259.19亿元,毛利润15.08亿元。
但是国美的半年报并没有加上上市资产以外的413家国美门店和61家大中门店的业绩。
如果全部加上,2008年,国美电器门店总数是1362家,而苏宁电器仅为812家,不到国美总数的6成。

苏宁要想追上大哥国美,仍然要多做几个美梦。
然而,2008年11月,黄光裕就进去了。
2008年11月27日,有关部门证实: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张近东过了三年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日子。



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的483亿,涨到了2011年的924亿。



《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中,国美零售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仅占据全市场的5.8%,苏宁易购是22.8%,京东则为14.4%,天猫为8.8%。



国美要想重夺电器零售行业第一的地位,要先超天猫,再超京东,最后超越苏宁易购。



但结果也可能反过来,不用国美一级一级地往上爬,苏宁自己先把自己从行业第一的位置上拽下来。



因为,苏宁已经穷到开始卖自己了。



图片



从2012年开始,苏宁的日子并不好过。



2012年8月14日,刘强东与苏宁发起价格战。



刘强东声称,京东大型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以上,要在全国招聘5000特派员进驻苏宁和国美商场。



图片



为了应战,苏宁开始被迫降价、发展线上商城、加大投入建物流。



2012年8月26日,张近东再次放出狠话:

如果京东的增速比苏宁易购(苏宁线上商城)快,我就把苏宁送给他。
2013年,苏宁还开启了铁索连横战法,线上线下同价。



作为一个拥有1500+家门店的庞然大物,苏宁在成本方面本来就要比京东付出更多,而且京东不怕亏损,因为人家靠融资续命。



而苏宁作为A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值,交易所就有权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头上有盈利目标压着,苏宁价格拼不过京东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曹操在赤壁被烧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一条船都扔不掉,结果只能一起被烧个干净。



此时收缩线下门店,降成本,扩大线上商城宣传,是最正确的出路,苏宁确实也这样做了。



翻开苏宁的财报,2016年的店面比2015年减少了67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也比前一年下降1.03个百分点。



但是2016年之后,苏宁却突然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苏宁的门店数量在2017年和2018年开始以接近300%的增幅往上涨。



图片



而这或许是因为,他交了一个好朋友。



图片



2015年在与京东的竞争压力之下,苏宁选择了和电商老大阿里巴巴歃血为盟。



2015年8月10日,苏宁与阿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苏宁云商以140亿占阿里股份1%,



而阿里巴巴花了283亿元参与苏宁的非公开发行,占苏宁19.9%的股份。



不可否认的是,2016年,苏宁确实从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中获得了流量,线上销量占比突破了40%,而与阿里巴巴的换股合作,也让苏宁在2017年和2018年通过出售阿里股份,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是,到底有几个大哥,真正愿意扶持一个自己的竞争对手出来呢?



2017年是苏宁的第二个转折点。



因为在2016年,一位姓马的首富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新零售。

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对于马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观察。



图片



而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却从中领会了精神,在2017年3月9日就未来零售发展作了题为《大力推动实体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的发言,明确提出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



为了智慧零售,苏宁在两年内开了9554家线下店,是原有线下店数量的好几倍,即使都是小店,也严重消耗了苏宁的资金,却没有给线上带来多少流量。



而苏宁为智慧零售付出的还不止这些。



2019年6月,苏宁击败竞争对手,出资48亿元成功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如果48亿还不算多,那么200亿呢?



2017年11月6日,中国恒大发布的公告显示,苏宁控股集团旗下苏宁电器集团之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将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恒大地产增资扩股完成后,南京润恒将持有其股份。



苏宁之所以敢投恒大,是因为合同里写了前置条件:

如果恒大地产实在无法回A股上市,那它需要兜底保证投资者年均7.79%的投资收益,同时需要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回购战略投资者持有的恒大地产股权。

恒大如果成功回A股上市,那么苏宁就可以用这200亿质押股份融资;恒大如果不能回A股上市,恒大就会把200亿还给苏宁。



看上去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后果是恒大没有回A成功,也没有回购苏宁手里的股份。



这就告诉我们,投资是有风险的,谁也不能例外。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200亿不是一个小数字,苏宁作为靠现金流续命的线下零售老大,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在靠卖卖卖来维持盈利。



而且苏宁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怎么突然把手里的大额现金一口气砸出去?



从当时的公告里,我们可以发现端倪:

在双方进行资本合作的同时,苏宁控股集团与恒大地产集团将在商业物业定制、基建物资的供应链及金融服务、智能家居与智慧物业服务、房产销售的O2O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又是智慧零售,苏宁为了发展智慧零售获得地产资源,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



投资要花钱,开店也需要花钱,从2016年开始,苏宁的成本开始迅猛增长,销售成本加上管理成本从2016年的214亿元,增加到了417亿元。



回头来看,这波从2017年开始的新零售之风,让一大批创业团队蜂拥而至,然后倒闭收场:



GOGO小超、领蛙、七只考拉、哈米科技、鲜生友请……



不仅是创业团队,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线下探索也是停的停,关的关:



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从90家店铺关到只剩20余家。



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从7家门店关到只剩2家。



几十家店可以说关就关,苏宁上万家门店何去何从呢?



这波由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创始人提出的新零售风潮,最终把苏宁拖下了水。阿里还是那个阿里,只不过苏宁不是张近东的苏宁了。



图片



回头来看,与对手的竞争并不是苏宁遇到的最大挫折。



与兄弟的合作可能才是苏宁遇到的最后一根稻草。



线上线下完美结合,线上电商平台的发展不再争夺线下商店的流量,而是流量大家分。让足不出户的家人们,在家里也能逛线下店铺,在线下店铺也能逛网店。



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



但这样的景象会出现一个悖论,那就是到底是线下店铺占便宜,还是线上商城占便宜?



这个很重要,因为苏宁 all in 线下零售,智慧却属于阿里。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遍地都是朋友,但朋友看你满眼都是利益。



在家靠父母是真的,黄光裕入狱十余年,老太太和媳妇儿运筹帷幄,等到他出来,国美还是他的,他还能有自己的野心。



出门靠朋友是假的,张近东到哪都有朋友,拿出真金白银交朋友,却被迫断臂求生。



一旦出了门就要记住,关键时刻,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9:21 | 只看该作者
卖身深国资,苏宁拿命与资本市场赌估值


原创 陆离人  世界观察局  1周前


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复牌公告,深国际与鲲鹏控股与苏宁达成交易,以148亿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23%的股份,虽然张近东家族仍以21.83%的股权为第一表决股东,但苏宁易购的出售,已经标志着苏宁集团规划中的云商帝国梦想,已经完全破碎。



苏宁成为中国电商争霸战中,首个被出局的巨头。



早在去年12月苏宁爆发债务危机后,苏宁就开始多方寻找融资渠道,试图获得生力军的资本,来帮助苏宁度过难关。苏宁的资产负债率为61.55%,负债中,包括流动负债1099.67亿元,以及非流动负债261.7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80.97亿元、应付票据247.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长期借款62.48亿元、应付债券79.95亿元,绝大多数为短债。



当时的苏宁并没有出售超过20%股权,放弃苏宁集团控制权的想法,相反在2020年12月债务危机爆发后,苏宁集团多方筹资的企图,是想保证苏宁商业帝国的完整性,苏宁只想获得一大笔现金流,认为撑过短期债务偿付,等疫情结束,就能度过危机。



为了稳定苏宁在债券市场的信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苏宁依然拿出30亿回购旗下跌跌不休的债券,但这依然无法更改投资人对苏宁模式的不看好,反馈到资本市场上,苏宁旗下多只债券依旧一路下跌。票面价值为100元的18苏宁05最低曾下探至74元,下跌程度达到26%,这在债市中并不常见。



图片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走电商这条路,苏宁线上线下互联网云商的模式难以走通。投资者不会投向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企业,所以从前几年开始,苏宁在融资上一直很艰难,相比同类型电商企业,苏宁在融资上获得的资金少的可怜,这又导致苏宁没有足够的资本扩张,只能通过剥离亏损严重的子公司、出售资产或股权来获得更多的净利润,从而实现资金的苟延残喘。



融资贷款远比苏宁想象中更加艰难。



2020年12月时,苏宁易购在持有人电话会议上曾表示,公司寻求通过盘活物流地产和金融资产的方式,来应对明年4月起将到期的多笔境内债。但直至现在,苏宁的物流地产和非核心金融资产出售,都没有达成。



这些机构要么压价太低,要么不看好苏宁拒绝投资,尤其是苏宁拿出的并不是核心资产,资本对接锅苏宁经营不下去的物流和苏宁金融完全没有兴趣。希望最大的淘宝都没有接盘的意愿,要知道之前苏宁就将门店与阿里线上体系对接,若阿里出手成为第一大股东,未来不难将苏宁收入阿里系。



但也有传闻说,阿里本想继续注资苏宁,成为苏宁的第一大股东,但被张近东阻挠了。因为张近东根本不想失去苏宁的控制权,而阿里一旦扩大在苏宁的话语权,张近东家族就将永远失去苏宁。



包括苏宁易购最后被深圳国资集团买下23%的股份,也是张近东刻意谋划的结果。



在这场收购中,南京国资和深圳都曾竞争成为苏宁第一大股东的机会,外界早有传言南京政府将是苏宁最大的支持者,2020年11月24日,苏宁电器集团所持有的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10%股权质押给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在苏宁债务最危机的12月,南京政府更是现身苏宁集团并发表讲话,要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做好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



这一举动,给传言地方银行催贷将使苏宁资金链断裂的传闻,以有力的回击。



种种迹象更表明了,苏宁若出售股份,南京政府与苏宁的关系,南京国资应该是苏宁最佳选择与最优选择。可出乎意料的是,苏宁云商的出售,苏宁放弃了一直大力支持它的南京政府,最终与深圳达成协议,未来还要将华南总部搬到深圳,而苏宁也从一家江苏企业成为深圳企业。



图片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苏宁与支持它多年的南京政府决裂,成了这笔交易里,众多投资者难以解开的谜团。



外界对此的评价是,苏宁之所以选择深圳而不是南京,是因为深圳在物流零售方面已经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深国际或将与苏宁易购产生多重协同效应,促进自身物流主业发展。一方面提升深国际综合物流港业务的市场份额,本次收购将强化深国际与苏宁易购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既有合作,加速实现综合物流港项目的全国布局。



其次就是深圳国资委远比南京政府有钱,从资本实力来看,2020年,江苏省国资旗下企业委负债率约为62.09%,深圳国资委为65%,在负债率相差无几的的情况下,江苏国资委监管企业营业收入9982.14亿元,深圳市国资委全年营业收入7956亿元,江苏一个省仅比深圳一个市是多了2000亿,差距显而易见。目前,深圳国资总资产在全国位列第四,利润总额、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上海。



另外,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属于AAA评级,融资能力极强,资金成本极低,是中国平安、国泰君安的第二大股东,苏宁想要融资,背靠深圳远比南京更有保证。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融资能力来看,江苏有着苏州这样的工业重镇,大量科技企业扎根于此,企业融资渠道和市场资金都十分充沛,苏宁之前就有多家江苏企业完成了数额巨大的融资,要说深圳能给苏宁更多钱,这个说法并不靠谱,深圳国资给苏宁云商的估值也就打了一折,以市值600多亿的估值计算苏宁易购23%股份价值。



这个价码,绝对不高,它远比不上淘宝投资苏宁时的估值价格。甚至根据一些小道消息,在对苏宁的开价上,南京开出了远比深圳高的价格。



所以苏宁选择深圳绝不是价高者得的问题。



在世界观察局看来,苏宁之所以选择深圳,是因为深圳有证券交易所,深圳政府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远比南京政府高,它可以完成一些南京政府办不到的事情,比如帮苏宁的子公司上市。



苏宁的这盘棋,外人都可以看出来苏宁云商线上线下模式在未来几年仍然难逃亏损的命运,其业务经营,无论是物流,还是体育文化地产等业务,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外界点评苏宁是借债为生,这话一点都不错。



这种情况下,想要打破苏宁的死局,最好的办法绝不是借新债还旧债,指望甩卖资产卖个好价钱获得一大笔资金,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苏宁已经资不抵债。





图片
想要新生,苏宁就得破局,想要解决苏宁上千亿的债务,就得另辟蹊径。一千多亿的债务压力,苏宁想要改善债务结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苏宁的故事能够在资本市场继续讲下去。



云网万店,就是苏宁计划中的速效救心丸。



去年11月,苏宁易购旗下深圳市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便引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投资机构以投前250亿元估值,合计出资60亿元共同增资云网万店。



云网万店的基础是苏宁在原有易购自营平台发展起来,主营线上电商平台+线下的零售云,还是张近东之前的云商模式,与苏宁小店商业模式区别并不大,尤其云网万店成立时间是2020苏宁债务危机的前夜,不得不让人多想,云网万店是苏宁用来上市收割韭菜的马甲。



为了让云网万店获得优异数据吸引融资,苏宁把集团中的极有价值的资产都已经并入云网万店,苏宁声称在过去的2020年内,作为云网万店一线业务的乡镇零售云,总共开出新门店3200多家,而且全部8000多家门店全年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200%,并实现整体盈利。



在苏宁的全力输血下,2020年11月11日成立的云网万店,数据之靓丽,绝对是电商市场崛起的一匹黑马。



并且苏宁还宣布,2021年“云网万店”将加速电商能力输出,其中在线下赋能方面,2021年苏宁易购制定了新增4000家零售云门店的发展计划。



按苏宁的说法,苏宁的云网万店,在2021年就能覆盖中国大多数城市,占据三分之一的零售市场份额,在新零售领域一举超越阿里。



但这可能吗?以苏宁对云网万店的表述与扩张速度,不免让人联想到曾经“亏到一败涂地”的苏宁小店。



或者说,到这个时候,苏宁已经不在乎市场怎么看了,他们要的只是用整个苏宁的资源全力输血云网万店,让这家即将上市的企业数据尽量好看,只有如此,才能获得高估值,张近东家族才能有机会从市场获得大量融资。



爆发过债务危机的恒大就是这么干的,不见恒大汽车上市后,一辆汽车都没有卖出去,但市值已经突破4700亿,恒大地产主营业务市值不过才2100亿。如此高的估值面前,恒大的债务危机几乎迎刃而解。



曾经就有传言,说张抱怨过,中国资本市场不懂苏宁云商的价值,给苏宁易购的估值过低,导致苏宁因为缺钱,错失了烧钱抢占市场的机会,苏宁的商业模式因为规模,因为缺乏流量,始终走不通。张很不服气的表示,阿里京东就一个线上平台,就能达到几千亿市值,苏宁有线下门店,加线上的平台,却只有几百亿估值。



这对苏宁很不公平,所以苏宁决定重头再来,重新在资本市场讲一次苏宁云商的故事。为了配合资本市场,苏宁放弃了以往固执的重资产模式,而是做线上平台轻资产,再用苏宁的物流,供应链,金融,地产做配套,全力辅助云网万店刷数据,拉出一个好的GMV,获得高估值,走常规电商在资本市场的玩法。



信心满满的苏宁在A轮融资中,就给出云网万店260亿的估值,其对云网万店的上市市值期待,至少在2000亿以上。



只是在世界观察局看来,电商在资本市场的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由于逆全球化和疫情推动各国建立各自供应链的影响,电商未来只能在有限的市场内卷。



如果早五年,云网万店未必不能成为电商平台在资本市场吸金的神话,但,时代早就变了。甚至,苏宁去掺和新能源汽车,学学恒大,都比云网万店更容易在资本市场获得成功。

苏宁从来就不懂资本市场,是它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9-1 14:47 | 只看该作者
不顾全国家大局者,那就下去反省吧


原创 镇长本人  大树乡长  4月15日


今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发布消息,以云南昆钢党委书记为首的31人,官宣落马。



整个昆钢高层塌了半壁,人数之多,令人咋舌。



这种企业窝案,明显是逆了时代大势,那就只能下狠手一锅端了。



图片


见小利而忘命,实属不智。在体制内最重要的就是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这帮人逆的就是党中央决定整合做大做强国有资本的大势,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供给侧改革。一个个强大的国资集团,才是如今中国增强国资整体竞争力的主力军。



触动利益总是太难。



在中国央企、国企重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一直是管理层的“不配合”,而这种不配合往往只能通过人事手段来解决。



尤其咱们很长一段时间都大而不强的,钢铁领域。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就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就是要通过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但是可惜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效果一直很不明显,受到了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抵制。



这也跟钢铁行业格局有关。



中国诸多钢铁集团,只有鞍钢、宝钢、武钢直属国务院国资委,其他都分属地方。



当年,中央想推动央企集中,让宝钢和武钢合并,可始终推不下去。直到2015年武钢董事长邓崎琳被打掉,才成功合并为中国宝武。



而这家公司,很快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



图片


比起央企间的合并,央地企业间的重组更显困难重重。



毕竟地方钢铁集团那几百亿几千亿的资产,全是各地经济的核心,带动了太多产业链,盘根错节。谁都不想把控制权上交给中央。



可困难,从不是国家战略止步的理由。



在宝武完成内部梳理后,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对安徽马钢、山西太钢、重庆钢铁、新兴铸管、伊犁钢铁的兼并重组,并托管中钢集团。



今年2月,中国宝武重组昆钢,而山东钢铁也即将并入。



一个高达1.6亿吨钢年产能,覆盖几乎所有钢铁产品、遍布半个中国的巨型钢铁集团即将诞生,而世界第二仅仅只有一半的规模。



这背后的意义就不多说了。



宝钢之所以能成为合并重组的核心,就在于顺应了大势。比如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一直重视技术和革新,又第一个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等。



对于这种明大势的,国家从来不吝啬。



在合并重组上有大功的宝钢原董事长徐乐江在2017年直接晋升正部长级的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成为中央委员;



武钢原董事长马国强也于2018年晋升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成为中央候补委员。之后的事,则非本文重点。



在地方上,比较有名的还有太钢原董事长李晓波,他于2019年升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之后还罕见地兼任了近两年的太原市市长。



如上安排,既为了方便工作协调,也是认可。总之,顺应时代的干部,中央是记在心里的。



可时代大势下,总有人利令智晕,抱着侥幸心理,老想着自己的小九九,破坏国家大战略。比如,昆钢那31位仁兄。



这样的人,国家没那么多时间慢慢做工作。



不珍惜机会的,那就只能请他们去该去的地方反思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35 , Processed in 0.185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