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1188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2021:中国的转折之年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2021:中国的转折之年
[url=]远方青木[/url] [color=rgba(0, 0, 0, 0.3)]昨天


①中国的两大循环:公平与效率


这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都是相关的,从蚂蚁上市失败到吴签被抓,再到最近开始敲打游戏产业,其中始终隐含了两条大主线,把握住这两点,才能深刻理解未来的趋势。

在新中国之前,中国是一个极度苦难的国家,一方面是被外部殖民压迫,一方面是被国民党反动派压迫,与很多人认识相反的情况,是那时候中国基本没有资本家。

关于什么是资本家,1972年毛主席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

“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懂什么是资本主义?最多倒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而积累资产的,他们敢侵略谁呀?不被侵略就阿弥陀佛喽。”

“他们只能剥削本民族的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私欲。”

准确的来说,任正非、曹德旺这些有自主研发技术,对外能硬刚,这些才有能力成为资本家。而那些玩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的,怎么能叫资本家?这完全是侮辱资本家,他们的能力最多也就只能当一个中介,买办。

因为新中国之前,中国人都是被各种势力压迫的状态,所以新中国建国以后,早期一直都是“公平导向”的政策,甚至出现过部分矫枉过正,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人被压迫的太久了,需要这样一次矫正。

解放农奴、男女平等、横扫地主、批斗封建反动势力、清算殖民势力、以举国体制建立完善的国防工业基础,这就是建国时期的大方向。

但是一直过于强调公平,很快就遇见了问题。那就是穷,家里只有两个馒头,却有五口嘴,无论分的多么公平,都是在挨饿。而且那时候也没有馒头吃,白面这种稀罕食材,普通人平时是没机会吃的。

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转化为效率第一,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按照不变价计算,到了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了175倍。

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了是事实,效率有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公平层面,却开始严重出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遇见的问题,和建国时候反过来了,现在是馒头有不少,但是很多人的馒头,被资本给分走了。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天平的两头:

极端的公平会导致人的欲望被压抑,从而无法释放生产力。

极端的效率则会让整个社会严重分化,最终走向动荡。

二者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个循环关系,类似于你白天精力充沛工作,晚上则需要好好休息,如果休息不好,白天也没有精力工作。

兼顾效率,但是更为偏向公平,很明显将成为未来中国政策的大趋势。

6月8日,没有任何前提、征兆的情况下,两篇感人至深、意味深长的文章再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刊登。

第一篇叫《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第二篇叫《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两篇文章,全程高燃,内容核心就是:“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篇文章的视频版在B站登顶当日全站第一。

今天的中国富起来了,我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很明显,没有先富起来的巨头会自愿帮助后来人一起富。

一般来说,类似美国一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就卡在这个阶段,然后因为资本垄断,社会失去活力,逐步开始走国运下坡路,乃至灭亡,中国古代的王朝兴替亦是如此。

正常情况都是这样,你看现在的美国、欧盟、日本,这些西方老牌发达国家,哪一个不是在下坡路上狂飙?原因真不复杂,就是资本垄断了一切,普通人没机会了,如果努力就能致富,以勤劳著称的日本人,他们的年轻人又怎么会躺平?


②美国:成于实体、败于虚拟


拜登上台时候,说要和中国该合作的合作,该竞争的竞争,这句话如果让二战时期的美国人听见,美国先辈估计是气的要大口吐血。

今天的中国是“全产业链工业国”与“基建狂魔”的双封号斗罗,但是这些封号曾经都是美国的啊。

1929年美国只有一亿人,汽车销量就突破了500万辆;400多米纽约帝国大厦只要410天就建成,平均每周完成4层半;1942年美日开战,美国一年就生产了4.7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为了诺曼底登陆成功,直接出动1万架飞机;在1942-1945,三年一口气造了147艘航母...

如果是这个状态的美国,是不需要和中国谈什么合作的,如有不服,他会直接杀进来。当然更令人震惊的是,1950年他确实在这个状态下杀到中国家门口过,居然还是被中国打跑了。

反正归根到底就一句话,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工业能力很牛?其实完全比不上当年巅峰时期的美国。但是问题就是,美国当初这么牛,怎么就变成今天这个鬼样子了?

就是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

什么叫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当家做主。

二战的时候,还没有彻底全球化,所以美国制造业还都留在美国本土,二战、冷战(苏联解体落败)以后美国独霸天下,天下无敌,全世界他都尽在掌握。

这时候美国资本就发现,这全球经济一体化,那为什么我要把制造业放在美国国内?难道中国、东南亚的低人工成本他不香吗?

所以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纷纷崛起。

这些国家经济一时崛起没什么不同,都是美国产业转移的结果,这些国家有两个特点,一是被美国拿捏的死死,二是年轻人口多、人力成本都很低。

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什么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就死了一半了,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国家发展起来以后,人力成本就上升了,然后产业自然就继续往更低成本的中国转移,而中国体量巨大,基本把能吸的低端产业全部榨干了。

当然这倒不是我们害了这些地区和国家,而是如果一个国家缺乏产业规划,在全球化经济中只搞没有任何优势的代工厂,最终被吸走是很正常的,中国后面也会遇见这个问题。

台湾、香港曾经都是制造业很多的地区,但是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台湾、香港商人为了赚快钱,把制造业全部往大陆转移,香港就专心搞金融了,台湾比香港强点,好歹电子产业还在,其他什么啥也木有了,产业空心化严重。

而产业空心化,就势必导致严重的失业,而失业就会产生社会动荡,香港为什么前几年暴乱这么厉害?一方面是政治、文化、历史、房价原因,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很关键,那就是今天香港制造业比例占地区GDP的1%左右,而1970年香港经济巅峰时期,制造业占地区GDP的30.9%。

60-80年代的美国梦是什么样子?那就是一个高中毕业的美国人去工厂打工,就可以养活全家,同时住上别墅、开上小轿车。这是美国制造业、实体经济强大时候的模样。

而美国制造业转移以后,美国本土就产业空心化了,大量的蓝领工人失业,体面的生活消失了,沦为要靠政府食品券救济的无业游民。

其实美国的这个下场没什么意外的,而是资本主义的宿命,让我们回顾历史就清楚了:

全世界最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那时候也是“全产业链工业国”与“基建狂魔”,然后英国觉得做实体赚钱太笨了,搞金融、搞投资赚钱多轻松?于是20世纪初,英国把制造业开始往美国转移,最终英国产业逐渐空心化,美国成为制造业强国,这就是第一次制造业转移。

20世纪50年代,欧洲要对抗苏联,亚洲要打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为了遏制全球共产主义的发展,美国重新开始工业化德国、日本,把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往这些国家转移,成为了德国、日本现代工业重新起步的关键开始,这就是第二次制造业转移。

日本、德国吃了美国转移的部分产业链以后,也开始慢慢富起来了,过于低端的制造业他们也不愿意干了,感觉太累,就开始往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不过日本、德国因为自己有工业底子,所以到也没有产业空心化,而是专心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去了,比如汽车业、电器。这就是第三次制造业转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了,吞金巨兽来了,于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他们所有的低端制造业,全部被中国吸干,这就是第四次制造业转移。

在2019年左右,印度本来是准备来吸纳第五波的,准备把中国的制造业逐步吸走。而中国因为人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加上国内部分声音也开始呼吁说什么制造业赚钱太辛苦,早就应该转移出去,理论上来说,确实有可能第五波制造业转移就要发生了。

对于制造业要不要转移出去,当时国内也是有争论的,支持反对的五五开。

结果疫情爆发了,具有海量廉价劳动力的印度,直接被疫情干趴了,印度国内疫情、毛霉菌、加上农民闹事,一片混乱,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荡然无存。印度国内的混乱,抵消了印度对中国具备的一切成本优势。

本来中国制造业成本已经不是全球洼地,但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都深陷疫情失控,导致中国被动成为了全世界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因为其他地方已经不仅仅是资金成本了,而是人命成本问题,现在谁还敢去印度开工厂?别说新冠肺炎,就是印度毛霉菌都可以把你收拾的明明白白。

更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是,中国竟在疫情中加速完成了一系列史诗级的蜕变。


③疫情大逆转


2020年,正值中美贸易战火热之时,天灾来了,疫情爆发。当然目前来看,与其说是天灾,更可能是美国人祸,最近共青团中央都发文了,疫情很可能就是美国不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之前,中国制度一直饱受公知攻击,但是现实会证明一切。最先被病毒袭击的武汉,中国倾全国之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很快就彻底扭转了武汉局势,同时最快速度控制住了全国疫情局势。

但是号称民主的西方国家,却一个个沦陷,硬是没几个能打的,本来想看中国笑话的美国,瞬间攻守易势,小丑竟是我自己?

疫情战役阶段性大获全胜后,至少确定了三件事:

1、彻底粉碎了公知的美式神话。美国灯塔人设崩塌,中国制度自信全面回血成功,民族自信心大振。

2、终结了关于中国制造业地位的争论。疫情期间,中国之所以可以渡过难关,就是因为我们是全产业链工业国,自己需要什么都可以造,不求任何人。

3、坚定了中国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决心。

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国内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中国制造业虽然依旧强大,但是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是互联网企业受宠,中国制造业长期被冷落,占比总体是走下坡路的。

而因为互联网企业的过热,部分声音开始轻视制造业。出现了类似曾经的英国、美国一样的声音,说这是辛苦钱,没意思,应该转移和淘汰。

但是疫情爆发以后,全世界开始陷入需求端危机,如果不是中国自己需要的东西,全部自己都可以生产,如果不是长期中国制造业企业家和工人的坚守,哪有这关键时刻的高光?

如果当时我们已经开始去工业化,开始学美国搞金融、服务业立国的话,可能就是我们要对外求物资了,西方国家绝对会趁机搞死我们的。

结果现在情况是什么?

中国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同比增长34.6%,与东盟和欧盟的贸易额分别增长27.8%和26.7%。

从去年疫情爆发开始到现在,中国外贸已经处于爆单状态。甚至有做外贸的网友评论表示:现在真的是没办法了!钱不赚都不行了!

全世界目前只剩中国可以生产全套工业物资,注水的美元都不好使了,甚至夸张点说就是“废纸”一张,中国物资才是硬通货。

如果要给打赢疫情战役分功劳的话,中国制造业起码应该拿50%的功劳!这是当之无愧的。

同时华为因为始终有鸿蒙备份意识,让华为在被美国制裁损失惨重以后,没有被美国彻底搞死。

反过来看中国经济也是一样,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可以说对中国展开无耻的全面绞杀,就马上开始,说明如果经济只有一个循环,这是不稳定的,我们的经济也需要一个类似鸿蒙一样的备份计划。

所以我们必须搞内循环,如果外循环出问题,中国国内几十亿的人口,就可以自己形成一个小世界,来渡过外循环的乱纪元。

以上就构成了今天国内政策的两个大方向:

1、调整政策,增加公平导向,实现共同富裕,开启经济内循环。

2、疫情证明了,制造业才是中国经济的核心,虚拟经济立国不可取。


④“开战”时刻


2020年10月8日,拼多多开启所谓的“全员硬核奋斗模式”,每13天休1天,且硬性要求每个月的工作时长不低于300小时,全月无休。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点30分,拼多多一位女员工在下班途中突然晕倒,周围的同事将其送入乌鲁木齐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
这个女孩死的时候年仅22岁,事后拼多多官方的回应更是令人不适: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随即舆论哗然。

还有个去年的新闻也值得重点关注,那就是一个家长退出班级群的视频火爆全网,他的一番苦水说出了多少现在家长的辛酸: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收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同时还有一个视频也大火,就是一个男子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大哭,原因居然是他工作太忙,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信息,被老师提醒后,突然就失控了,边哭边说自己加班、开会又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同时去年各大互联网app,集体开始力推类似花呗的贷款业务,各种奇葩土味贷款广告在各个短视频平台刷屏,其中京东金融的一个贷款引发了广泛的批判,内容如下:

视频中,一位农民工打扮的人士因母亲晕机向空姐提出能否打开窗户或更换座位,空姐则向其推销升舱服务,价格千元。该农民工打扮人士因余额不足放弃升舱,而后排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随即帮他在“京东金融”申请了15万元的“备用金”,称“如果你以后急用钱,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虽然看起来内容很奇葩,实际上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精准收割,随即引发全网不适,京东随后道歉。但是这个事引发的舆论,大家讨论的并不是京东广告,而是大家发现,现在几乎所有大型APP都在力推贷款功能。

去年12月,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如果这个趋势不被遏制,未来中国年生育率可能跌破一千万。

就业被资本疯狂压榨,内卷严重。

教育被资本疯狂炒作,内卷严重。

高房价、教育产业化、员工的合法权益被漠视、巨头企业不搞创新,开始集体搞放贷,这些多重因素叠加下,以多子多福著称的中华民族居然开始生育率不足了。

也是去年,那时候互联网上开始流行打工人、躺平、内卷这些词汇,普通年轻人的情绪散发着一种看不见希望的低迷。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看看美国的铁锈带工人、日本的平成废青、香港的乱港废青,其实谁又是天生愿意当废青的?还不是因为资本垄断,普通人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所以开始自称打工人,自我戏谑,自暴自弃了。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中国以后可能就是下一个美国、日本了?

谁也没想到,今年180度的逆转即将开始。

因为资本忘记了一件事,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⑤2021大变局

两条主线来了:共同富裕+回归制造业立国,以下是政策时间线顺序全面复盘,你会看的非常清楚。
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而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
2020年11月,据中国工信部副部长透露,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正处于下降状态,且降幅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快,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峰值达到32.45%,随后出现趋势性下降,2019年降至27.17%。守护中国渡过疫情的制造业发展,并不乐观!
2020年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第48条、49条作出处罚决定,对阿里巴巴、某文小说集团、丰巢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当时法律还没有变化,50万元不多,但是是属于顶格罚款,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表态。
2020年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商家二选一的行为,展开立案调查。
2021年3月27日,“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相关领导表示,当下中国应该阻止制造业比重继续下降。
2021年2月1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CCTV1播出,随后在互联网爆火,该剧就讲了一件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成立?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刻讲这个事?值得思考。
2021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要求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什么意思?就是读高中的和读职校的,以后要对半开左右比例。
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处以其2019年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刷新了中国反垄断行政处罚纪录。
2021年4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集34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充分发挥阿里案的警示作用,各平台限期一个月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严打:强迫实施“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掐尖并购”、“烧钱”抢占社区团购市场、实施“大数据杀熟”、漠视假冒伪劣、信息泄露以及实施涉税违法行为等问题。
2021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 》,文章表示,重视理工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2021年4月26日,总局再次对互联网巨头出手,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准备在浙江试点共同富裕模式探索。

2021年6月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姊妹文:《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有高赞评论这样说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不会辜负人民,也许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含义。

2021年6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21年7月23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自然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八部委直接立下军令状,明确三年之内解决房地产问题。
原话是:通知显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可能有人会说,三年之后又三年,我还要等你多少年?过去也调控了很多次啊,没什么大效果啊。先说说为什么过去调控效果不大,你才能知道今天为什么不一样。
过去是中央出台调控大政策方向,然后各个地方官员来落实,而地方官员的升迁主要是靠政绩、靠GDP指标,虽然中央的政策很重要,但是和官员的升迁并没有挂钩。
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政转移给了中央,所以土地财政就成为了地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搞GDP、搞政绩,土地财政都是贡献很大的。
所以只要明白了这些,你就懂了,为什么过去中央说住房不炒,地方总是一阵风就没了,因为地方没有动力。
这次的区别就在于中央部委直接出手,开启了问责模式。哪个地方房价持续上涨,就马上约谈地方管事的,如果多次约谈无果,那就要问责。
举例:今年上半年惠州挂牌出让的39宗土地中“地王”频出,个别地块楼面价高达9161元/平方米,这意味着惠州地价已经逼近实际房价,上涨速度过快。
结果马上黄牌警告就来了。
随后,因房价地价增长过快,惠州与银川、徐州、金华、泉州等城市,全部被住建部约谈,武汉现在都被逼的开始搞房票了。
2021年7月24日,两个权威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彻底消灭了教培行业,教育军备竞赛熄火。随后又开始整顿学区房,深圳已经开始准备搞教师交流制度和大学区了,学区房以后没什么大用了。
2021年8月1日,人社部正式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并提出“十四五”目标是,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
2021年8月1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双减政策”落地后,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力度之高,史无前例。我预测房地产行业也可能即将如此,展开高频率问责,违规马上就约谈。

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趋势一:全面打击让老百姓生不起、养不起、住不起的产业,禁止相关产业资本化,靠房子收租躺赢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式。

趋势二:全面重视制造业,整顿、规范金融与互联网行业。以后人才培养将往制造业倾斜,绝大多数人将读职校、成为掌握一门或多门技术的人才。

⑥解读总结

大家不要觉得读技校就很差,其实这就和校外培训是一个原理。
如果一件事所有人都一样,大众也就接受了。

在校外培训被国家出手消灭之前,多少家长是一边反对补课,一边又拼命给自己孩子补课的?这就是一个军备竞赛,但是义务教育的课程,其实对就业没什么太大的帮助,就是一个选拔的方式。
如果这样持续军备竞赛下去,迟早是孩子被学习压力压垮,同时教育彻底产业化、资本化,谁有钱请的起更牛的老师,谁就更容易上名校。而国家直接灭了教培的目的就是让选拔重新回归选拔意义。
如果要个人主动停止军备竞赛,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国家层面出手,画一道线,禁止再卷了,那么内卷就会停止。最终大家也就会接受不补习、不开挂,就正常发挥即可,这是孩子也轻松,家长也省钱。

技校也一样,大家都不愿意读技校的时候,谁主动读技校就感觉自己吃亏了。但是如果国家直接中考分流1:1了,百分之50的人口全部去自动去读了技校,就没人再会鄙视技校了。
所有人都穿高跟鞋,就等于所有人都没穿高跟鞋。

全国都禁止补习,就等于全国人都补习了。

如果全国都瞧不起技校,等大家都是技校毕业以后,就没人瞧不起了。

而且很多传统对技工的刻板印象,其实早就过时了,搞无人机是技工、修港珠澳大桥的也是技工、做电脑程序编程的还是技工。一说技工马上就脑补和工地搬砖挂钩,实在是一个过时的想法。
芯片是谁造的?不就是技工(技术工人)造的吗?专家的本质其实就是技术人员,说是技工也没毛病。
现在每年有接近一千万的大学生毕业,但是根据中国青年网的调查8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毕业就失业,或者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不明。

这就得说说大学的意义了,传统大学是用来培养社会顶尖人才的,但是在大学扩招以后,进入大学的人太多了,导致大学学历严重通货膨胀。而大量的大学生本身,都没有掌握什么实际技能,只是有一个大学学历。
而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
一边近千万的就业人口感觉找工作难,一边是制造业缺口3000万人,甚至更多,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匹配需要改革。也再次说明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可以提供海量的就业岗位。
国家现在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这些原本应该去学技术的人,回去学技术,同时现在很多学院也正在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大学,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既是职业教育,但是也和本科同级。
而传统的大学本身会逐渐回归其原本的市场份额比例,成为真正天赋异禀的聚集地,培育国家精英,而不是负责大众就业前途这块了。
只要读了技校、学的一门技术,就业就不是问题。大家也不用太担心以后职业技术毕业没有社会地位,中国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国家说你有份,你就有份,国家说你没戏,你就没戏。

过去大家觉得大学比技校强,也是因为过去几十年中国大学生太少,社会管理各方面都缺大学生,国家把资源都给了大学生。以后国家把资源转移给技校,职校应届生的地位自然就有了,不要低估了国家的动员能力。
就好像曾经的学区房和教培上市公司,不都是香饽饽?结果国家说锤爆,就马上锤爆。反过来也一样,我们只要明确了国家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你就不用担心这个赛道以后不是趋势。
同时最近官方媒体持续给游戏产业上紧箍咒,先是8月3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批判游戏,骂完以后又撤稿了,但是影响巨大。
港股开盘后,游戏股全线暴跌,腾讯控股一度暴跌超10%,网易盘中最大跌幅近15%、中手游跌幅超20%,心动公司大跌17%……

截至收盘,X讯跌幅仍超6%、网易收跌7.8%,心动公司跌超8%、中手游大跌13%,另外A股的三七互娱、中青宝、完美世界跌幅均超5%……粗略估算,当日网游上市公司整体市值合计蒸发接近3000亿元。

然后没完,8月11日知乎热搜问题是《中国之声》继续对游戏产业的批判报道。

其实很多分析都错了,这不是要搞游戏产业的意思,个人分析是给中国互联网巨头们敲警钟,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营收大块都是游戏,给游戏敲警钟,就是给互联网巨头警告。

其实就是一个信号,虚拟产业不再受宠。

以后没有技术含量的虚拟产业,将不再受到热捧,而以下领域,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航天发动机、芯片、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这些前沿领域。

都需要大量的技工人才,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原因。

高端科技、高精尖制造业、领先实体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越长远的产业,在未来越受支持,越赚绝户钱的产业,大家越要小心了,类似于教培上市公司那种一天之内被锤爆到消失的惨痛案例,已经表明了国家的决心。

挣快钱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3:49 | 只看该作者
学区房再遭致命一击!北京宣布:教师、校长实行大面积轮岗,6年一次



北京市教育“双减”发布会:新的学期 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
  学区房真的要凉了?

  目前,北京市在推动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上,正使出25年来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

  教师轮岗,已是教育界的一大热词。年初,上海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的对象和条件;不久前,深圳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实行大学区招生,并施行教师轮岗制度。教师轮岗为何轮、如何轮、何时开始、会带来哪些影响,诸多问题激起热烈讨论。

  北京将大面积推行

  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据新华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25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新学期北京将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

  据悉,新学期的干部教师轮岗包括校长、教师两个方面。

  其中,校长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

  在教师方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在交流的形式上,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等。具体做法包括过去以单一学校为孩子提供服务的方式,调整为以学区集团为供给单位;在校际、集团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等。

  据介绍,北京校长教师轮岗第一批试点区为东城区、密云区。其中,东城区本学期轮岗干部教师约2000人。密云区2021年已安排正、副校级干部轮岗50人,占符合轮岗交流条件人数的55%,通过干部交流促使城内优秀干部向农村学校、城内薄弱学校流动。

  据介绍,在2021年底之前,北京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试点,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

  已推行多年,此前效果并不理想

  实际上,早在1996年,我国就推出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996年4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

  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具体规定了每年交流轮岗的教师比例,即“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然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行25年来,效果并不理想。核心在于谁会是被选中交流轮岗的那10%和20%的教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一所公办学校管理人员表示,现实中,流出校实际掌握了派谁去交流轮岗的权力。有时候,校长为了保护学校的利益,不愿让优质教师外流,而是让青年教师、与校领导关系不好的教师等边缘教师出去交流。

  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这是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主要激励机制,大大促进了教师参与的意愿,但实施起来也有不足。

  “首先,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缺少交流轮岗的动力;其次,由于评聘职称的标准近两年变动较多,导致参评教师只剩这一条没有达到时才申请交流轮岗。”上述管理人员说。

  有的地方规定,城镇教师轮岗到农村学校可以享受农村教师补助,作为激励优秀教师进农村的激励。但一份2017年至2018年对北京某区的调研显示了意外的副作用,该区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高达每月3000元,加上职业年金、公积金等福利,该区农村教师的月收入是城镇教师的两倍。

  城乡教师待遇的显著差距竟成了当地教师交流轮岗的主要阻力,由于该区的教师交流方式是学校之间的顶岗交流,农村教师宁愿放弃职称晋升,也不愿意去城区学校交流,因此城区教师也没有机会去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学。

  教师交流轮岗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政策效果。“实践中,希望交流时间为1年的老师超过一半,但对于流入校来说,1年时间太短,流动过于频繁,不利于保持学校教育的连续性。”上述管理人员说。

  据第一财经,北京市某小学校长张黎回忆,在北京,干部、教师轮岗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从推行至今,已超过10年。

  张黎表示,早前,教师轮岗以自愿为原则,往往出于个人发展、职住平衡等因素,通过内部交流竞聘等形式实现,所以选择轮岗的师资有限,鲜有骨干力量流动,且往往难以覆盖到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

  “新规出台,意味着教育轮岗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张黎说。

  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表示,此次北京推行的“教师轮岗”力度空前,并摸索出了一套新理念和新模式。从深入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这个角度来看,有利于提升完善校际间、学区间、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回应北京“双减”文件中提升校内教学质量的要求。

  北京、深圳学区房已大幅降温

  多年来,学区房都是房产交易中的抢手货,价格也随着家长们潮涌般的热情而水涨船高。但是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和入学政策的出台,学区房开始迅速降温,有些城市畸高的房价也有所松动。

  此前,深圳一套顶级学区房在某拍卖平台出现流拍,而起拍价相比市价已经便宜了500万元以上。


  某拍卖平台显示,8月20日,这套学区房二拍时,起拍价已经降低到867万元,最终有5人报名参与竞拍,最终以1035万元的价格被人拍走了。以总价1035万元和104.7平方米的面积计算,这套学区房的成交单价约为9.89万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同一片区的学位房拍出了17.2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现在的价格较3个月前的价格相比,降幅超40%。

  而今年1月,同片区的国城花园一个44平方米房源以1420万元成交,单价高达32.27万元/平米,被人称为学区房中的“爱马仕”。

  据时代周报,北京中关村学区和西城月坛学区,月坛学区某中介业务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一个月来,月坛的成交量有了明显下滑,至少下滑50%,而在成交价格方面,部分房源出现了3%-5%的下调。

  中关村片区专做学区房生意的中介业务员也表示,“甚至有房源跌了100万。”

  如此大的跌幅,与两个月前西城德胜学区和金融街学区严格执行多校划片息息相关,而在记者问到教师轮岗是否会进一步打击学区房时,多个中介均表示,教师轮岗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暂时不会受到影响。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8-29 20:33 | 只看该作者
996的时代,结束了

[color=rgba(0, 0, 0, 0.3)]以下文章来源于远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8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和人社部联手明确指出,996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上限的规定。
996是互联网界的普遍现象,而这是第一次以这么高的规格指出996违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多人纳闷了,996违反劳动法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还用得着最高法专门出来指明?你说的没错,996是肯定违反劳动法的,但现在那些执行996的企业却不违法,所以需要最高法出来专门点名。你不是说996肯定违反劳动法么,为什么执行996的企业能不违法?因为那些执行996的企业没有996啊。996是一种企业文化,从来都不是一种企业制度。哪个执行996的企业要是敢把996写在合同上,或者说写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里,你随便去告,一告一个准,阿里腾讯的法务一起上也得输。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企业没有把996写在制度里,甚至没有留下任何要求你每天必须上班到几点几点的文字痕迹。996是一种企业文化,这句话是的意思就是公司上上下下都是默认996的,包括理论上和你同一阵线的普通员工。你上班的第一天,就会看到所有的同事和领导都在加班,上午9点上班,下午9点所有人都还在,甚至夜里10点都能全员开会,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有任何问题。如果你想在下午8点回家,在这种氛围下会感觉自己好像是在主动旷工。理论上你今天上班8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在公司没有要求你加班,领导也没有要求你加班的情况下,你自己主动996了。很显然,996是一种潜规则而不是明规则,那如果有愣头青非要8小时下班该怎么办?互联网企业规模那么大,总会碰到这样的愣头青的。这样的人一旦出现,领导很快就会给这个人打很低的绩效,发很低的奖金,然后将其劝退,理由就是这个人破坏公司氛围。而你身边的其他普通员工不仅不会支持你,反而会趁机多加班,拼命的表现自己,试图多拿点奖金,另外获取升职机会。因此,在明面上,中国那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全部都没有实行996。不服你可以随便去查,带上劳动局的人和律师去挖个底朝天,要是能查到半点违法的证据就算我输。公司没有要求员工和管理层加班,至于为什么上上下下所有人到了晚上9点还不回家。也许是他们觉得公司氛围好,在培养感情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就是所谓的996企业文化。
很明显,这种实际违法但明面上怎么查都不违法的行为,是企业利用自己的特殊优势地位对劳动者实行的潜移默化的威逼,钻了劳动法的空子。所以以前没有处罚,因为按照法律企业无罪。那为什么现在开始处罚了?因为996的存在已经开始慢慢的违反了劳动法的立法原则。要探讨996现象,你不能单纯的去看纸面上的劳动法,必须要理解劳动法的立法原则。中国的劳动法非常的奇怪,从纸面上看异常的严格。2012年新劳动法颁布时,全世界的资本家都震惊了。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劳动法都是约束劳资双方的,对资本家有约束,对劳动者也有约束。但是中国2012年的这个新劳动法,是单方面约束资本家,各种惩罚条款清晰无比,但对劳动者几乎没有约束。我举个例子,2012年之后,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劳动局会单方面惩罚公司。签了合同之后,如果公司违约,劳动局会惩罚公司,怎么处罚劳动法规定的很详细且易于执行。但如果劳动者违反了合同,那几乎就是没有处罚,劳动法规定的很不详细且难以执行,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没有惩罚。再说细点,如果企业想开除一个员工,结束劳动合同,那按照劳动法是必须要给N+1赔偿的。但如果员工想结束劳动合同,只要说自己想辞职就行了,不批就消极怠工,白领工资,按照目前劳动法企业完全拿他无可奈何,只能批准。因此,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是单方面保护,对于企业来说几乎就是废纸一张,唯一用途是应付劳动局检查。为什么会实行这样单方面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因为当时中国的劳动现状太糟糕了,劳动者维权意识非常弱,大企业利用自己的特殊优势地位肆无忌惮的侵害普通劳动者的权利。不签劳动合同不交社保,肆无忌惮扣工资,上班半个月一毛钱拿不到的现状比比皆是,劳动者上诉无门,甚至连证明自己和企业有劳动关系都很难,因为没有劳动合同。在这种背景下,号称全球最严厉的劳动法出台了。出台这种单方面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唯一目的就是修复当时的劳动关系,让劳资双方能够在一个公平自由的条件下去雇佣和工作。保证劳资双方的公平自由,这就是劳动法的立法原则。之所以在纸面上单方面保护劳动者,那是因为2012年之前的劳动者地位过于低下,需要特殊保护。也因为这个原则,你会看到,虽然劳动法从纸面上是单方面保护劳动者的,但如果有个别劳动者利用特殊优势的法律地位去恶意投诉企业,劳动局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裁决的判定标准其实很简单,这家企业是善意对待劳动者的,还是恶意对待劳动者的。如果这家企业是善意对待劳动者,按照常规人的理解是公平自由的和劳动者进行薪资谈判的,那劳动局会倾向于不处罚,让双方自行调解,如果企业确实因为规模小,无知,无话可说的违反了劳动法的某一条红线,比如没有劳动合同等,那就从轻处罚。但如果劳动局依据现有证据判定企业是恶意对待劳动者,按照常规人的理解会非常生气愤怒那种,那劳动局会倾向于从重处罚,按照法律上限去罚,让这个企业长长记性。严立法,是为了能够在执行的时候有法可依,保护弱势善良的劳动者,打击恶意的企业,并不是为了故意坑死善良的企业。按照目前劳动法的纸面规则,假设劳动者和企业能量一致,法律意识一致的话,双方都故意利用法律条文坑对方,那企业早就被彻底玩死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劳资双方都平稳的进行雇佣和工作,双方携手创造财富,社会总体稳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故意利用法律条文坑害另一方的情况。企业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不敢,法律对企业制裁很严厉。劳动者没有这么做,是因为绝大多数劳动者都是善良的,且法律能力不足,个别异数由劳动局单独处理,一事一议。这就是中国式的执政智慧,用一个看起来偏颇劳动者的法律条文,外加劳动局的精细评判,实现了现实社会中劳资双方的平衡,促进了社会财富最大化的发展,消解了劳动者的怨气,也让企业能够在一个安定的社会里发展。然后,996出现了,恰好钻了新劳动法的立法盲区。996这个词最开始出现,是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叫“996ICU”的项目在程序员惯用的GitHub上传开。“工作996,生病ICU”,这句话瞬间火爆网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针对996工作制发表了文章《强制加班不应成为企业文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4月12日,阿里巴巴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上发布了马云的观点,针对性的反驳,支持99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里面经典语录很多,引发的民怨之大,瞬间让马云的民间形象彻底反转。摘录几段给大家看一看: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 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所以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你去想想下一个季度公司的Revenue在哪里都还不知道的人,你去想想你做了很多努力的程序根本没有人用的人……跟他们比,直到今天,我依然这么觉得,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x12,我从没有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这里面最出名的那句话就是修来的福报,这句话后来几乎成了马云的代名词。仅仅几个小时,舆论狂潮就出现了,全网一边倒的批判马云,而就在一天之前,马云的形象还是相当正面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天晚上,看到形势不对,马云紧急出来灭火,否认996,但依然暗戳戳的说自己向奋斗者致敬。
你们说996不对,那就不对喽,但我依然认为那些996的人是奋斗者,应该被致敬。再翻译过来,就是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我们不改,那些不想996的人都是混日子的失败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小聪明自然不可能瞒过人民群众,于是马云又被猛批了。
4月14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直接给了定性:
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没有人不懂“不劳无获”的道理,但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
为什么996的争议一出来,人民日报就单方面站人民群众,是为了打压马云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那会,马云的形象还没那么差,官方也没有打压马云的意思,不然2020年蚂蚁金服也不可能走到上市那一步。
在996争议中单方面站人民群众,那是因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就是人民群众。在劳资争议中,如果占据优势比例的人民群众一致认为某件事是错的,那它就是错的。如果现有法律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有冲突,那应该改正的不是人民,而是法律。权利属于人民是宪法上的原话,你以为是说着玩的?所以,人民日报想都不用去想,肯定是无脑单方面站人民的,其他政治力量的选择也是如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既然官方最高媒体都出来批判996了,那为什么996现状还在继续?
因为996这个事不好处理。从明面上,企业完全没有违法的证据,实际调查中,企业的薪酬结构也是善意的,并没有通过欺诈和威胁等手段,利用996去恶意剥削压榨员工,实行996的企业薪水都相当之高,甚至有加班一天费用6000元的新闻被爆出来。如此之高的薪酬,导致996的呼声虽大,但是在人民群众里的意见并不是铁板一块,相当多低薪劳动者并没有完全站在码农那边,不少人甚至颇为眼红码农的收入,一天加班费顶别人一个月工资,这确实很难让人共情,只不过这些人日常从事辛苦的劳动,不能天天待在电脑前,很难在互联网上发声而已。以上两条,导致了劳动部门很难下定决心,把实行996的企业列为恶意企业去严厉打击,这和劳动法的初衷也是违背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选择了效率优先,当时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很多,但没有人觉得这些单位是好单位。穷怕了的中国人,认为发高工资的单位才是好单位,辛苦一点没什么。这种思维导致了沿海的很多工厂里007横行,每月只休息两天,一天工作14个小时,比996还要过分的多,但只要钱给够,劳动者没有怨言。劳动者厌恶的是那种恶意扣薪,恶意欺压劳动者的企业。因此,过去40年里,中国一直在向着这方面努力,打压黑心企业。工作时长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给的钱是不是超过社会平均值。因此,沿海工厂的007制度,互联网企业的996制度,在过去40年里是在社会容忍范围内的,也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符合效率优先的导向。那为什么现在要开始反对996了?因为2021年,是中国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的政策导向从效率优先,转为效率和公平兼顾,开始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如果效率优先不是第一导向,需要兼顾公平,那哪怕996的公司是善意和劳动者商量薪酬的,也有问题。以前确实问题不大,但现在有问题了。除此之外,2021年还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政策转折,就是人口政策,迅速下滑的人口出生数据导致中国政策转向,开始全方位的鼓励人口生育。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发现,996成了刺激人口增长的重要拦路虎。生孩子很难,养孩子更难,不是单纯有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还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不管你赚了多少钱,你一天的时间都只有24个小时,而带娃是需要时间的,要培养和孩子的感情更是需要每天都投入一定的时间。996的人,夫妻双方都996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生几个孩子,一个都会累得够呛。这和每个月赚多少钱没关系,纯粹是因为时间不够用。内卷的996文化,让大量城市中产阶层不敢生娃,甚至不敢结婚。这么搞,这么去奋斗,赚的钱是多了,社会财富也增加了,但社会人口没了。城市中产抚养出来的孩子,是国家最需要的人口,教育质量高,人口基数大,这群人少生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以前,996有避孕的天然效果,符合计划生育的导向,但现在导向已经反过来了。这两个因素在2021年同时出现,且互相共振,就导致996的问题又重新被拿回了台面。如果取消码农的996,那么原本3个人干的活现在可能需要4个人干。每个人的收入理论上应该都会少一点,但依然很高,足够养育孩子用了,也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值,依然是中产。而本来只有3个码农的岗位现在需要4个,这就凭空把社会中产的数量给扩大了。正好,国家在提倡橄榄型社会,要增加社会中产的数量。而每个码农多出来的时间,可以放松,可以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生活的幸福感也大幅增加。社会矛盾大幅缓和了,内需消费也促进了。这简直是完美啊,消灭996没看到什么坏处,好处到是一大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还有比这更顺手推舟的改革么?中国赚取的财富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量级,这个时候一味的追求财富增长速度是不可取的,考虑社会矛盾问题,考虑贫富分化问题,考虑人口结构问题,追求长期发展的稳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赚钱是为了生活的,而不是为了赚钱牺牲掉生活的一切,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穷了,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因此,996在2021年被重拳打压。不出意外,这个词很快就会成为历史名词。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9-4 15:44 | 只看该作者
突然宣布!大洗牌开始!!


要参君  每日财经精读  昨天


最近,教育界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
今天,又迎来了一个重磅!
刚刚,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小学生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废话不多说,按照惯例,我直接将重点挑出来给你们看看。
我理解,主要有三点:
1、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一方面,中小学生到校后,倡导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
另一方面,要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换句话说,学生一天至少要运动2小时!
2、学生课间不能坐着不动,要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这不是光说说而已,而是要切切实实做到。
怎么做到呢?
教育部用了四个字:督促指导!
怎么督促指导?
不换思想换位子,不排除下一步会抓几个不作为的典型,通报批评。
3、中高考体育成绩的分值,将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说了,要指导各地进一步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你们不是重视升学考试吗?
那我就在升学考试里,加入体育课成绩,看你以后还重不重视?
4、不仅如此,教育部还表示,今后要实现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评价挂钩等。
是的,你没看错,重视学生体育,这次国家是动真格了。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一下,体育老师的作用和社会地位,将大大提高,估计将来很多家长会抢着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了。
这个举措,不管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情。。肯定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国家,会这么重视体育。
这个原因,其实100年前,毛爷爷就告诉我们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就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为什么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也说得很明白: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毛泽东自己就是一个运动爱好者。1936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起自己青年时期体育锻炼的情形时说:
寒假里,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喊,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


在已经下霜的日子里,我们露天睡觉,甚至于到11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
一直到了80岁,他老人家在仍能跳舞、游泳,江河湖海都是他的游泳場地,多厉害!
不仅是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其实大家如果看看,大多数西方政界商界的领袖,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他们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
比如,美国前任财长亨利 · 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图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曾为法国花样游泳国家队队员
图片
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即使不提这些顶尖精英,就说在华尔街运动会里,那群高级金领脱掉西装露出一身肌肉,秃顶40岁加拿大皇家银行北美股票交易部老大40码跑进5.2秒时,你也许就能能理解这种充满运动荷尔蒙的社会现象了。
图片图片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热爱运动的人,一般更容易成功?
1、敢竞争。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
2、善合作。运动员要懂得团队合作,即使是单人项目,也同样需要团队配合,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3、强意志。优秀运动员必须具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特别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定力,而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像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乃至常青藤联盟,都非常重视体育,特别青睐有运动背景的学生。
反观中国,此前,我们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钢琴等等。
其实,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不能够有强大的意志力,是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的。
想想,一个病恹恹的人,能谈得上什么意志品格,能谈得上什么自信自强,能谈得上什么团队合作?
恐怕难!
这也就是当前,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小学体育运动的原因!
说到底,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合作竞争的一群人,最适宜的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培养方式,就是运动!
我们就是要培养这样一批,在全球化竞争中,懂得良性竞争与合作、保持强大意志力和定力的一代青年!

感谢国家,紧急出手。
一个又一个大招,整顿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属性!
首先,精准打击学区房!
就连北京,这个全国学区房含金量最高的地方,都对自己的学区房下猛手了:
在北京,现在买了学区房,不仅不能就近读名校,连上名校的可能性都被堵死了!
这简直把无数想走捷径的家长,直接干懵!
其次,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国家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而且,还要求校外培训坚持公益属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教育部还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严禁课外培训这个行业“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第三,实行“教师轮岗制度!
现在,北京已经宣布,即将实行“ 教师轮岗制度 ”,公办学校的在编在岗教师,凡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老师,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轮岗。
北京东城区、密云区作为试点,第一个开始进行教师轮岗,.随后,全市一个一个逐步扩大试点,在今年年底之前,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
教师轮岗的力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受影响的人群,太多太多,几乎所有了解这项政策的朋友,都被震撼到。
而今天,国家又宣布:中小学生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不再光是盯着学生的分数,更重视培育学生的体育锻炼、思想情感、创新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等等方向。
一环接一环!一招接一招!!
真的就是,一个接一个重拳下来,全都是瞄准家长减负!养育减负!教育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成本,养娃成本的降低问题!
这是对整个中国的培训行业,房产,教育,教师,等等一系列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彻底颠覆!
接下来,估计还会有很多很多重大的巨变,要接踵而来。
基本上大的方针就是:
一切为了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朝着公平,均衡,高质量,且相对轻松的教育方向,改革,
前进!!!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19:38 | 只看该作者
2022年,中国文化输出的 分水岭



[color=rgba(0, 0, 0, 0.3)]原创 茶狐看世界    发表于浙江

这几天,看到一则推文,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我查了一下,发文的人,叫「张平」,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系终身教授,犹太与中国传统对话学者。他还是山东大学博士生联合导师,目前已经移居以色列。他的微博粉丝有50万,现在已经清空,只在推特发言。

简言之,张平认为,「中国根本没能力输出文化!有钱赚的文化输出,才是真的输出。」在2022年,一个身处以色列的中国学者,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令人错愕。但以他的成长背景和年纪,又不太让人意外。

中国变化太快,别说外国人对中国有刻板印象,连中国人也一样,一不留神,你熟悉的中国已经变得陌生。

他的说法,放在哪怕5年前,都没什么问题。

在物质层面,中国早就成了出口大国,从美国的超市,到突尼斯的跳蚤市场,再到德国的商店,几乎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发现 made in china 。

而在文化层面,我们的「软实力」对这个世界有多少影响力呢?

以前,我们所谓软实力输出,一般都是以国家队的形式推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孔子学院,让老外学中文,所谓中华文化,还是那一套,书法、折扇、包饺子……

这种手法不是不好,但在这个手机网络时代,有点过时了,效率很低,性价比也很低。去欧美街头随机问100个路人,有一个知道「孔子学院」都算运气。

前些年,我们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就像「一瓶酱油倒进太平洋」。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真的远不如「中国制造」的硬实力。让我举几个例子。

语言

疫情前,中国人出国消费已经全世界第一,在很多热门城市,比如巴黎、伦敦、米兰、纽约,到处可以看到中文标志,一进免税店,中国人仿佛就是一个个行走的钱包,一张张标准化的笑脸,像秃鹫看到尸体一样,扑面而来。

但是,到了小地方,比如土耳其小城市,法国乡下,奥地利偏僻小镇,你会经常听到有老外对你说「空泥起哇」,会说「你好」的人,真的不多。对他们来说,中国人、日本人,傻傻分不清楚。

这个细节也说明,虽然现在出国旅游的日本人数量,不如中国,但日本在过去三四十年,维持了强大的国际旅游购买力,而中国人出国旅游,只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量变还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

目前,中国人出国虽然很多,花钱不少,但影响力仅限于部分大城市,和少数打卡景点。

世界范围内,最大宗的外语,当然就是英语,压倒性优势,尤其在很多北欧国家,英文基本就是母语水平。其次就是西班牙语,然后才是第三集团,中文、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各国中的学习中文比例最高的也仅占外语学习总人数的1%左右,如法国和瑞典。

总而言之,中文依然是非常非常小众的语言。

美食

7年前的2015年,我在美国中美艾奥瓦州Davenport特意去尝试了美国人眼里的中餐。我点了一个Chop Suey,在美国最有名的中国菜,其实就是粤语「炒杂碎」的意思。

美式经典中餐——炒杂碎 Chop Suey

如今的Chop Suey,其实就是把一堆廉价蔬菜、鸡肉,冰冻虾仁,水煮过后,用一种酱油味的黏糊糊的暗黑「酱汁」,经过一顿乱炒,就端给顾客。我吃过一次,就不想吃第二次。但在美国人的眼里,这就是中餐,和西餐味道不同,便宜,份量大。至于好不好吃, 就凭他们的舌头,根本无法体会。

类似莫名其妙的中餐还有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s)、左宗棠鸡General Tso's chicken。在中国闻所未闻,在美国却大行其道。

以我欧美已经的旅行经历,很多地方,中国菜是以亚洲菜的形式出现,什么寿司、越南米粉、宫保鸡丁,一起出现。亚洲菜本身就不是主流,如果一定要细分,那么按照价格和档次,最高的是日本菜,然后韩国菜,最后才是中国菜。

为什么「日本菜」「韩国菜」高端?不是食物本身的问题,而是日本韩国的文化输出,无形中就让他们显得比「中国菜」B格高。就像好莱坞大片,让很多没去过美国的外国人,对美国无比向往,想象出一个完美的天堂,无形中就抬高了美国商品的B格。

总之,这样的美食传播,其实对中国形象的改善帮助不大,反而把我们固定在「低端」的位置。

=============

很多中国人总是骄傲于:
京剧变脸征服澳大利亚!
一个煎饼果子横扫意大利!
舞狮表演让伦敦人叹为观止!
我在美国穿汉服,老外都傻眼了!
我请丹麦人吃火锅,老外都惊呆了!

没错,这些都算优秀的中国文化,但这些东西,不具备由点及面的影响力,既没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也没有人数上的传播度!相当于看一眼,图一乐,过段时间就忘。直白地说,这不是文化输出,这是自嗨!

有一点张平教授说的没错,能赚钱的文化输出,才是真输出!在市场经济下,有钱赚,才能吸引人才,人才聚集才能形成产业,最终创造出文化输出的良性循环。

不过,在2022年,中国文化输出,已经量变升华为质变。

我们看到很多可喜的成绩。2022年,中国各家游戏厂商的全球收入,陆续公布。可以说,他们的战绩足以让我们热血沸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前三名手游都是来自中国。《PUBG Mobile》和《王者荣耀》2021年全球收入均超过28亿美元,位于全球手游畅销榜第1和第2名,同比增长为9%和15%。《原神》以18亿美元收入位列第3名。(注意:这还不包括中国市场和第三方平台。)

排名前三的中国游戏,海外总收入高达54亿美元,疫情前的2019年,好莱坞在美国的总票房也就113亿美元。

而2022年中国游戏的战绩更加辉煌。根据《福布斯》报导,2022年1月份,共34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22.6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近39%。

我们的游戏厂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文化产业。让老外心甘情愿花钱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其中尤其以《原神》出品方的「米哈游」最为耀眼,这家不起眼的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70%!

2022年中国《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海公司米哈游占据4席。其中,87年出生的,创始人之一的蔡浩宇排名73位,以553亿身价逼近李彦宏,由此成为济南新首富。

这家公司多有钱?外部人士估算,米哈游2021年营收为328.54亿元,净利润约为185.4亿元,已接近网易的整体净利润。米哈游现在的估值大概在4500亿左右。但如果他真的在科创板上市,那可能就不是4500亿了,IPO当日来个暴涨,也是有可能的。

据Sensor Tower最新报告显示,《原神》是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玩家支出最高的游戏,同时活跃用户数也非常惊人。今年一季度,《原神》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了44%。

============

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没钱,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巨额收入,不仅仅赚来了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人才体系,和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第一,人才体系。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漫画界,如今已经人心思变,很多优秀的画师,已经跳槽来中国发展。比如说日本画师「西村大树」,最近他在推特上表示,想去中国发展,推文一发出,立即引发业界大讨论。他曾参与制作过《destiny》《电波教师》《无畏魔女》等动画作品。照理说像他这样有一定经验的动画演出,工资应该还不错。但他最近却在网上吐槽说自己的月收入都不到15万日元(约合9284元人民币),生活上一点都不宽裕。而在中国,他这样资格的画师,收入是日本的好几倍。

一旦有作品成功,企业就变得财力雄厚,然后就可以招收最好的人才,再然后,又可以创作更好的作品,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二次元这个领域,中老年人很少关注,但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喜欢。在未来,他们很可能就是玩着中国的游戏,看着中国的漫画长大。这样的熏陶作用,比1万家孔子学院都强大。

第二,文化输出。

《原神》背景音乐中的璃月音乐专辑在西方管弦乐的基础上,融入了笛子、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中国乐器;《原神》中的“华光林”、“狄花洲”、“绿华池”等山水画面场景与中国的“张家界”、“桂林山水”、“九寨沟”的地形地貌极为相似。

由于原神里的“璃月人”都设计得很好看、很吸引人,让很多玩家都见识到了来游戏角色身上的国风之美,特别是“岩王爷”钟离令国内外的玩家都无不动心。

而喜欢一个角色,人们自然就要先念对角色的名字,这才是对角色喜爱的最基本表达。为了可以读对一个中国游戏角色的名字,许多老外愿意提起兴趣去学习一门这么难的外语,这就是一种文化输出上的逆袭。

zhongli、ganyu、xiao等热门角色的汉语拼音名,曾多次登上推特的热搜榜单,成为外网粉丝热议话题。这一点,作为不玩游戏的人,真的很难体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油管上就有一位小姐姐专门拍视频,教外国人如何去念对璃月角色名字的汉语发音,她一个的视频的播放量就超过257万。根据第三方平台测算,她单单从这一个视频,就赚了4700美元,她真应该庆幸自己能说地球是最重要的两种语言——中文和英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查了一下,这位叫「莺」的油管up主,本来不温不火,但这几年,中国游戏让她点击率暴增,粉丝21.7万,每月广告收入就有2.2万人民币,单个视频合作就可以赚9000元。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知道,游戏产业的规模有多么惊人,影响力有多么巨大,拍视频介绍中国游戏,就可以成为一份很体面的职业。


总结

什么是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最简洁的定义是,所谓文化就是,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的不同方式。比如说,都是吃饭,中国人用筷子,欧洲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抓。

那么所谓文化输出,就是输出(生活)方式。在2022年之前,中国已经开始输出生活方式,但主要集中在「硬件」和「平台」上。这两年,才突然在「内容」上发力。

硬件

比如大疆,如今欧美年轻人出门旅游,如果不带一个大疆无人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潮人。没有航拍镜头,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旅游视频。

2021年,大疆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形成“大疆和其他”的格局。消费级航拍市场的“马太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大疆成为行业的主导者,其它厂商只能含泪转型。一旦其它厂商转型,大疆的垄断地位就更加稳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iktok海外下载量
平台

最典型的就是海外版抖音TikTok。

根据 Sensor Tower 发布的商店情报数据,2022 年 1 月抖音及其海外版 TikTok 以将近 6700 万下载量,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下载榜冠军。

虽然,Tiktok在海外也是服从当地的监管,我们不可能利用TikTok把国小朋友都教育成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至少TikTok可以「枪口抬高一寸」,可以不作恶。用过twitter的人应该很清楚,初次登录的时候,Twitter算法会默认给简体字使用者推送很多「反华」内容。而Tiktok就不会这样。

内容

其实,中国「内容」大量输出,也是从Tiktok这个平台开始的。经常看海外TikTok的人,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Tiktok上,成都的存在感,远超过什么巴黎、纽约、东京。

原因就是,我们春熙路的街拍,在外海tiktok非常流行。在中国,由于我们市场大,竞争激烈,看似简单的短视频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从演员、化妆、灯光、摄影、后期制作,一条龙服务。而在国外,市场形成比我们晚,规模也没我们大,网红一般都是单打独斗。

通过我们专业流水线生产的短视频,模特个个肤白貌美大长腿,每一个眼神、动作、微笑,都非常到位。在海外tiktok屌丝们的眼里,宇宙时尚的中心,不是巴黎、米兰,而是成都春熙路。

虽然我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根据我们本人的感受,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长期看Tiktok的国外年轻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远超过那些看Twitter的中老年人。

而到了2022年,以游戏为代表的「内容」开始发力,我们的文化输出开始从量变形成了质变。从手游产业开始,中国的文化输出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甚至可以媲美好莱坞。

《原神》最大的功劳就是,证明了,中国我们可以输出「内容」文化!只要《原神》这样的作品不断积累,十年之后,西方年轻人对中国的认知,就会和那些上一辈的「老顽固」完全不同。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11 , Processed in 0.2033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