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1265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性的本质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清醒的头脑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几千年过去,世界依然是一样的,群众依然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当一个人仰望天空,注定会有十个人一起仰望天空。当一个人指鹿为马,注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指鹿为马的队伍,当一个人置身于黑夜,那这个人注定会认同黑夜。

作者:诗人牛皮明明  

我不爱批判,批判对了,别人会说你刻薄,批判错了,又会误伤他人。一冲动,一脑热,每个人都很容易从旁观者变成审判者,情不自禁往别人身上扔石头。

综合最近两年发生的事,觉得应该写篇文章说一下。
01

当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也就意味着无知的、愚蠢的情绪蔓延。当无知的人走向街头,他们的眼中的仇敌多半是像我们一样手无寸铁的人。
2012年9月,反日的标语贴满成都,狂热的人群遍地寻找假想敌,他们是一群疯狂的“爱国者”。
这天,一个女孩身穿汉服,到餐馆吃饭。刚刚坐下,一群“爱国者”冲过来,失去了理智地大声叫嚷:
把衣服脱下来!
在众人胁迫之下,女孩大哭,在厕所她将汉服脱下。然后“爱国者”拿着战利品,将战利品烧毁,仿佛赢得巨大的胜利。这是一场人群的狂欢,是一群小人物的狂欢。
大哭的女孩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把汉服当成了和服。
当一种情绪无止境高涨时,而后一切丑陋的东西便会走来,历史往往会被乔装打扮得面目全非,听起来又无比荒唐。
1789年7月,巴黎市民起义,他们握着长矛斧头,呐喊着攻下巴士底狱。
市民攻陷监狱后,监狱长不小心踢到一个群众。立即有人提议,被踢的人应该马上割开监狱长的喉咙。狂热的市民一致赞成,随后便是热烈的欢呼。
而事实上,那个被踢的人并不想杀人,他平时的工作是一家饭店的厨子,只是跟着大家一起攻进来的。但由于享受到大家的欢呼,他便认为割下监狱长的喉咙并非犯罪,而是正义,代表正义。之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子,他有娴熟的切肉技巧,将刀子插进监狱长的喉咙,然后慢慢割下来,最后割下了一个完整的监狱长的头颅。他赢得所有人的狂欢,这狂欢让他雀跃,也得到内心巨大的满足。
这很像当下的某些时候,当愤怒的人群山呼海啸时,人人都是那个拿刀子的厨子,迷失在群众的欢呼中。
02
警惕群众情绪一直以来是社会精英的独立意识。1980年,有个版画家章学林来到美国,见到一位叫木心的画家。长聊之后,章学林对木心说: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群众观点。
木心却说:群众没有观点。
那是还没有人学会对时代进行反思,群众的情绪被一种向上的东西裹挟已久,当时的章学林对木心的话嗤之以鼻,又过了一些年,章学林方觉木心的话却有惊人的深刻。
古希腊,苏格拉底有一次上课,他掏出一个苹果,问在座学生:有谁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说罢,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请大家仔细闻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他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其余学生都举起了手。
最后,苏格拉底说:这其实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也没有。
几千年过去,世界依然是一样的,群众依然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当一个人仰望天空,注定会有十个人一起仰望天空。当一个人指鹿为马,注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指鹿为马的队伍,当一个人置身于黑夜,那这个人注定会认同黑夜。

勒庞在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归属感。

03
这还不是最可笑的,最可笑的是当群众没有智商的时候,就会沦为拙劣商人镰刀下的韭菜,我对这些商人一直充满鄙夷和厌恶,特别是一些从事文字的小商小贩。他们习惯性将一件事掐头去尾,编一个纯虚构的故事来收割流量。
比如今年2月,一批营销号发了3张照片,声讨崔永元二十三年前的节目《实话实说》,说找假人当观众。然后一堆大众扎堆批判崔永元。“对着假人实话实说”、“难怪得了抑郁症,活该”……
其实这件事是1996年,那期《实话实说》节目叫《谁来保护消费者》,讨论的是打假话题,节目组刻意在观席放假人模特,来呼应这个话题。一个很好的节目创意,23年后却被流量商人翻出来,掐头去尾,然后收割无脑韭菜集体网络攻击。
这很滑稽,滑稽的事不止这些。
去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不少人在不明真相时,就疯传是女司机逆行引发。随即,网络上全是声讨谩骂,“该判死刑”、“一个人死就好了,干嘛连累那么多人”……
下午真相发布,女司机正常行驶,没有逆行。可是,又有营销号爆料,公交车司机凌晨K歌导致开车时睡着,引发事故。网友又把公交车司机骂得死不瞑目。
最终,黑匣子视频公布,之前的一切都是造谣。
这是这几年的新闻业态,每个月都会有各种谣言四起,充斥在广场上,这只是这个时代新闻的一个切面。没有人在场,也没有人需要在场的新闻。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比真相传播更快的是谣言,然后不明真相的人立即加入愤怒的队伍,开始集体道德审判。
而被审批的那个人,自始至终都是无辜的。
我平生很厌恶的两件事,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前者没有悲悯心,对生命没有敬畏,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而后者,更令人感到可怕,因为愚昧却被信仰裹挟,就会变得狂热,像一些国家的恐怖组织,可以拿着武器对着平民开枪。

04
对于我们而言,洞察谣言更像一种智慧,而清醒的头脑却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很少能够见到一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品质:
洞悉是非真伪的智慧,和独善其身的果敢。
这真得很难吗?并不难啊。
当得知一个信息时,拿两把筛子筛一次,就可以啊。
第一把筛子是真实,这个信息是真实的吗?仅仅是从街上听来的,或大家都这么说的。道听途说,距离真相很遥远呀。
第二把筛子是善意,这个信息是善意的吗?这个信息背后的人目的是什么?
任何信息这样过滤一遍,就能避免80%的误判。
拥有独善其身的勇敢难吗?也不难啊,无非用这三个标准要求自己。
1、不让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判断、左右观点。

2、保持好奇心,拥有好奇心,自然会拥有怀疑的态度。

3、等待,别急着加入狂欢者的队伍,等待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做判断。
这些真不难啊,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显然是太难了,多数时候,我们习惯性在不该流泪的地方流泪,在不该感动的时候感动,在不该愤怒的时候愤怒。许多情绪,都是毫无来由的爱恨情仇。


05

我一直喜欢1944年的一张照片,将这张照片洗了无数张,送给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而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对照片里的那个人肃然起敬。当时,希特勒下令以“纳粹礼”取代军礼,这个动作要高抬右臂45度,手指并拢向前。二战时,希特勒前往汉堡造船厂视察,现场所有人对他敬出纳粹礼。
在这个乌压压的人群中,只有一个人特别显眼,他双手抱肩,不仅不敬礼,还一脸不屑。
这个叫奥古斯特·兰德麦塞尔的人。生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1944年死在了巴尔干半岛,直到1991年,这张照片被公布时,全世界的人都对他充满深刻的敬意,因为黑压压的人群中,只有他一个人怀疑了一个时代。
他拥有伟大的头脑,完全来自于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的清醒,并有勇气蔑视权威。

当大众潮流都往一个方向奔泻时,任何一个人敢于往回走的人,或者任何一个敢于站在原地者,我认为都堪称伟大。

或许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有不追着潮流走,好像才能保留一点尊严。我们只有不参与审判,才能保持一点平和。我们只有不被大众裹挟,才能保留一点清醒。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1:03 | 只看该作者

宋鸿兵:波音坠机不仅因为资本逐利,坏的货币制度是最关键原因
波音坠机事件看似不幸的事故,其实是一起典型的“人祸”,其爆发具有必然性。资本逐利、人性贪婪是直接原因,但人性从来如此。激发人性中追求短期利益的坏的货币制度,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波音为了应对空客公司的竞争,要推出换装燃油效率更高的新款发动机的机型,但是波音没有重新设计飞机结构,只是在原有737机型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大的新发动机留出足够的离地距离,提高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这破坏了飞机的平衡性。
为了解决不平衡的问题,波音采用软件系统(MCAS)来进行补救。该系统在设计和向联邦航空管理局申报时,都宣传只会偏转尾翼0.6度,最终使飞机机头下压5度。但经过实际测试,波音发现效果不足,最终采取的方案是尾翼偏转2.5度,机头下压20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终方案既没有向空管局报备,也未在飞行手册中和培训时告知飞行员,而且MCAS系统会在遇到某些故障时和飞行员抢夺飞机控制权,不断压低机头,飞行员也不能手动操作飞机,最终酿成惨剧。
那么波音为什么要采取软件补救的方式呢?
根本动机还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制造业有一个“1:10:100”成本法则,即在设计环节中花1元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没解决,生产环节中解决就需要10倍的代价,如果生产环节仍然没有解决,最后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上,再想补救就必须花100倍的代价。设计、生产、流通环节中,解决问题的成本比例是1:10:100。
所以波音选择不对飞机硬件做大的改动,采用软件补救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还有潜在的数以百计已交付旧机型的升级需求,显然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选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人的生命安全与巨大的利益存在冲突时,波音选择了后者。波音难道不清楚飞机的平衡性存在问题吗?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白这是一个严重缺陷。波音公司明知有缺陷,补救措施也存在严重隐患,这种情况下继续正常销售,还把机型改动小、能节省训练费用作为卖点,这不是赚人命钱吗?
波音公司有问题,美国的监管机构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难辞其咎。FAA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全世界航空业的标杆,号称是航空质量方面的“金本位”,最重视安全和质量。但这一次波音坠机之后,各国都已经限飞737MAX机型了,FAA到最后时刻仍然力挺波音,这正常吗?是没有发现波音的问题,还是装不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专业精神的衰落和腐败问题。FAA最大的问题是把安全工作也外包出去了,它把内部核心成员分成了两个梯队,一个梯队做他们认为需要保留的事务,另一个梯队做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事情。后者到飞机厂家那里,把安全检测的主要责任外包给了波音公司。
这就产生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传统上,安全工程师是决定一款机型能否通过安全测试的最后把关人,但是现在FAA的管理层给工程师很大的压力,要求测试能省就省,只查几个重要数据,逼迫工程师不遵守标准尽快让波音拿到适航证。管理层甚至敢在没有安全工程师许可的情况下单独签发放适航证。这在安全审查流程上有严重的疏漏,正被国会调查。
FAA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已经大大瓦解了。物是人非,虽然规章制度没变,但执行人的意识已经变了。本该最严格的的安全审查,现在居然外包给波音自己去做。而且透露消息的人也不敢实名举报,因为会遭到打击报复,第二天就会被解雇。


这背后还涉及腐败问题。比如现在的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沙纳汉是波音公司前高管,他帮波音推销飞机,还有种种不当行为,现在FBI已经介入调查。其实不只波音公司一家,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还隐藏了大量问题。
深层次的问题是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好的企业家吗?不是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个人创业最强烈的原动力,使企业家有能力聚集各种社会资源,生产创造出最好的产品,而且价格最低廉,创造社会价值,这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而现在这帮人还有这种精神吗?波音也好,苹果也罢,他们的创始人肯定都是有真正企业家精神的。但现在这些跨国公司的CEO们还能保持初心吗?美国上市公司近几年大规模回购股票,每年八九千亿、上万亿美元,大幅拉动了美国股市上涨。


并且这些企业买股票的钱是靠发行债券得来的,本来应该用在企业的研发,扩大生产线,招聘技术人员,提高生产率等等领域。但这些CEO们跟董事会签了军令状,只要股价上涨一定幅度,CEO就能拿到数千万、上亿美元的奖金,远多于几百万美元的工资。而且搞科研提升生产率,可能要十年以后才能真正见效,这些CEO们可能在此之前就离职了,有好处也得不到。所以对他们来说,只要能现在把钱装进口袋里,为什么要考虑遥远未来而且和自己无关的事呢?
但是公司发了债,最后承担结果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还有买了债券的投资人,而CEO们把这些钱经过公司,最后揣到自己的口袋里面,这其实是合理合法的腐败。


这还是那个强调公平竞争、强调市场原则的国家吗?还是同样一帮人在执政吗?宪法一个字都没变,变的是人,人心不古。掌权者的心态、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关键是为什么?
70年代美元跟黄金脱钩之后,货币超发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使得资产回报率远远高于实业回报率,动摇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不光是企业家,所业人都受到了影响。比如买一套房赚的钱比在工厂干一辈子挣得还多的话,谁还有动力去搞实业?
货币政策改变,动摇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契约精神。货币是财富的契约,只有货币价值稳定,人们才会做长远打算。否则货币总是快速贬值,只能逼着所有人去想方设法走捷径,只考虑眼下的利益。当货币出了问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都会发生问题。


真正良好的货币是高度稳定的货币,它是社会财富的度量衡,是社会财富契约最重要的保证。破坏了这个保证,就会使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变得没有底线。美国50、60年代的企业家,跟90年代、2000年之后的企业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成长于不同的货币体制中,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
由于“挣快钱”观念的盛行,这代企业家会去大力推进全球化,但这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波音787大量依靠全球分工,但它太复杂,仅螺丝钉就多达270多万个,各种配件的生产分散在多个国家,本土只负责最后的组装和仅占整机零件10%的尾翼生产,其余90%的零部件都外包给了各国的工厂。和50年代98%自产、2%外包的比例完全反了过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为“经济网络带宽”不足(详见《宋鸿兵:全球化为何逆转?因为“经济网络带宽”不足》),大量外包不仅使得产品质量不合格,工期大幅推迟,还使得国内大量配套厂家倒闭,40%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失业,被迫转向其他行业,严重削弱了未来自主研发的能力。新一代的企业家生长在一个没有货币纪律、没有货币道德的时代,“赚快钱”的想法最终摧毁了美国工业体系的竞争力。美国为什么拼命打压华为?因为本土制造商无法跟华为竞争。新一代企业家就想赚快钱,技术能力没有提高,最后当然干不过竞争对手。
由于整个企业家社会精英群体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他们具有强大的传染性,最后社会各阶层都会受到影响。现在最优秀的人才要么去了华尔街,要么当律师,这些职业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但在50年代,美国人最崇拜的是爱因斯坦,金融行业在人们的关注视线之外,也不受大家崇拜。而现在一个人如果说想当科学家,大家都会觉得你是个怪胎。


美国现在出现的毛病已经传染了很多国家。比如中国的经济水平虽然还没有发达到美国的程度,但是沾染的习气已经跟美国非常像。资产投资回报超过实业,原因是货币政策不对,低利息政策就会诱发这个现象。最后除了少数企业家能够保持初心,90%甚至更高比例的人一定会动摇,定力下降不能塌下心来做本职工作。最后社会发展的后劲,竞争力必然不足。
见微知著,波音遭遇的情况在全世界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这不是个别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化过程和更根本货币制度的大问题。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15:28 | 只看该作者

光伏界“比尔盖茨”,7年败光家产,曾是中国首富,今成“首负”


一提到首富,大家就会想到马云、马化腾和王健林,但是谁都不知道,有一个人用5年时间就成为中国首富,还被称为光伏界的“比尔盖茨”,他却在7年里败光所有资产,最后变成了穷光蛋,只是因为他做错了大家都会做错的事,这是怎么回事?


资产曾达186亿的中国首富,7年败光家产?
施正荣的创业史令人惊讶,他在光伏界被称为“比尔盖茨”,他的资产曾高达186亿元,他只用了5年就成为中国首富,但是仅仅过了7年就搬光家产,变得一无所有,他的创业史是多么的曲折传奇呢?
施正荣拥有很好的学历,他在1988年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大学,他的老师是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马丁·格林教授,施正荣个人还持有10余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可以说他将中国光伏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这就足以看出他的成就有多么大。
据悉,2000年后施正荣回国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此后在2005年的时候,他的公司就在纽约交易所正式上市,施正荣也以215亿元的资产登上了2006年的胡润排行榜,成为中国的首富,所以也可以说,施正荣用了5年的时间成为中国首富!


此后,施正荣拿着之前赚得的40万美元,回到国内创业,并且创立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因为在当时光伏业发展迅速,他一时间也从创业的人变成了华尔街和媒体热捧的人,还被称为光伏业的“比尔盖茨”,而这个光伏行业的“比尔盖茨”,仅用7年就败光所有家产,这是怎么回事?

光伏界“比尔盖茨”,今成“首负”?
施正荣或许是因为公司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他有些迷失自我,因而做出很多错误的事情,用7年时间败光所有资产,今成“首负”!

据悉,施正荣的尚德电力公司当时很快上市的原因是,他公司主营的光伏业务是当时热门产业,再加上政府对于光伏产业一定的扶持,这就使得施正荣的公司快速发展,以至于之后公司成功上市,但是好景不长,尚德电力因为经历了市场大的变动,就像是裁员、减产等,使得尚德电力股价跌至1美元,最后还将面临退市的危机,然而除此之外,公司还有80%的负债率,这些其实是客观原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也就是说施正荣自己败光了所有家产,最后变成了“首负”!

据悉,施正荣在拥有财富后变得膨胀,他买的豪车已经超过10辆,甚至曾经花费20万美元包下一家公务机,还雇佣了6名保镖,这样奢侈的生活也为他之后的“首负”埋下了“地雷”,这只是生活中,而他对于工作的态度也是大转变。


之前,施正荣对于尚德电力公司的发展有明确的策略,但是之后他不关注公司的发展,因而在公司发展存在危机时,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就造成公司大量资金流失,这对于公司已经造成大的损失,但是施正荣还是选择扩张,这才给了公司致命一击,最后使得公司净利润急速下滑,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尚德电力公司在2013年的时候宣布破产。所以,施正荣用7年时间,就这样败掉了自己所有的资产,这不免令人唏嘘!

曾资产186亿的中国首富,只因做了大家都会错的事?

曾经资产186亿元的中国首富,如今变成了“首负”,竟是因为做错了大家都会错的事!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但是除了时机很重要,自身的发展也是成功的关键,毕竟成功很难,但是成功后失败是很容易的。
施正荣正是这样的人,在成功时放松了警惕,不仅自己享受奢侈的生活,对于企业也没有创新的发展,导致公司最后只能宣布破产,但是他这种错误是多数人都会犯的,大家都缺少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而这也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只有克服这个弱点,才能使得成功更加持久!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15:36 | 只看该作者


杀宿舍同学的马加爵,临刑前写的信,令众人意外

谁真的想过要杀人?谁都不想!
这封信让万人流泪了。他,是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荣获多项奖状。但,他贫穷,他也一直在努力。最后,在那个同学的无休止嘲讽下,他毅然杀了这些取笑过他的人。临行前,写的一封信,大家看看吧
希望大家能认真的去读读看..但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东西.
1、马加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
2、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在马加爵的被子上撒尿。

3、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经给马加爵一二块钱,让他替自己洗衣服,马没钱就洗了。

4、马加爵在监狱中穿上了他这一生中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囚服。“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加爵今天说的这句话让在场看押他警察都落泪。

5、马加爵因为没有鞋子穿,在助学贷款没发的几天里光脚,逃课。

6、马加爵家依*给人熨衣服过活。其母亲丢了100元钱(熨200件衣服的钱),马加爵把100元丢在过道里让母亲捡到!
7、
马加爵5000元学费,是从家到学校借了一路借来的。


8、
马加爵拒绝投案,也拒绝4位律师免费做无罪辩护,原因是他只求一死。


9、
马加爵已经负债1万元,打零工补贴生活费。


马加爵在临刑前写的信:
春城的春天下着雨
有着一丝凄寒的风
我望着生锈的铁窗
我想起了我可怜的父母
为了供子女读书

他二老起早摸黑在田里干活
还点着蜡烛为人烫衣服,5毛钱一件
那次我母亲掉了一百块钱
她心疼的说那是烫了两百件衣服赚来的钱呀
我看着母亲伤心的样子
就把自己做苦力赚来的一百块钱丢到地上
对母亲说:妈妈你的一百块钱在这里!

妈妈露出了一丝苦笑  
其实妈妈知道是我丢的  
我不怕一个人独自吃苦  
我不忍心父母看到我吃苦   
读大学几年我没问家里要一分钱
我总希望父母不要为我操劳
他们年纪大了
辛苦了一辈子  

怎么忍心增添他们的负担呢
但学费是高昂的  
我必须自己去卖苦力   
耽误学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一个人默默的做苦工   
我一个人偷偷一天只吃两个馒头
冬天其实我更怕冷
因为我是南方人  

但是为了节省洗热水澡的几块钱
我整个冬天坚持洗冷水澡
我冷的直打哆嗦  
我微笑着对同学说   
我们年轻人需要锻炼身体
那天我没鞋子穿  
我不好意思去上课  
直到学校发了点救济   
我才买了双便宜的拖鞋走进了课堂

我家一直很穷苦
我在穷苦中长大   
我从小就体味到家庭的艰辛   
幼小的我便心疼父母的辛苦   
只想通过小手减轻父母一点点负担   
我说:爸妈你们辛苦了,我做好了饭,你们快吃吧!

我一直努力读书   
村里的邻居以及中学老师
都知道我是个吃苦好学、斯文老实的学生  
我中学拿过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大赛二等奖
我上了高中受过歧视而闷闷不乐
可是在接近高考的那几个月  
我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奋发苦读  
就这样我一个穷困的学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高考的成绩超过我们广西省当年重点线50多分
完全可以上名牌大学武汉大学 、哈工大之类
可是我考虑到那离家远费用更大   
所以选择地域较近并且消费水平比较低的云南大学我充盈着希冀






一个农家的孩子  

蕴涵着淳朴老实本分

来到了云南大学   

当我看到毛主席书写的四个大字

“云南大学”


我的心激起一阵阳光的涟漪

我立志一定好好继续努力

学好专业找个好工作

可以好好报答父母,


改变穷苦的命运
也好好用自己的知识
来为社会为国家努力工作
认真做个受人尊重的人
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进入大学以后我怎么发现
大部分人不爱读书
每天晚上谈女孩子
哪个女孩子性感漂亮
和哪个女孩子****更爽
有钱的同学则大胆的找起女朋友来
大摇大摆的在学校旁边租房子同居
大家都爱玩电脑游戏
大家都嘲笑我是个土包子
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
于是我为了和同学打好关系
我也学会了玩电脑游戏
玩游戏比他们更厉害
我以后更乐衷于玩电脑了
我还自己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
买了台旧电脑
我很大方
我的电脑同学们随时都可以玩
我很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

时间很快
大学过了几年
我暑假寒假基本都不回家
都在昆明做苦工赚钱
我还慰藉父母
爸爸妈妈我在云大过的很好
老师还经常约请我到他们家去做客呢
其实我每次说这样的话心里都是虚的
我有时候没钱就打一份饭吃上两天
经常一天吃两个馒头就过去了
我从不怕苦也不怨恨谁
我很坚强
我为自己骄傲
我对的起父母
我对的起自己
我对的起同学
我对的起社会
可是总有那么些同学总有意无意的歧视我
有时候说些话很伤我的心
他们觉得我的穿着打扮很怪
他们觉得我的举止很怪
我开始悄悄的打工
我不想被人家看成异类
好在我自以为有几个好老乡、好同学
这样我才能不去理会那些同学的歧视与人格蔑视
大学很多男生都在大胆的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很多男生都谈恋爱了
我在这种氛围下加上几个同学的怂恿
也大胆的写了一封情书
交给了我暗恋许久的一个女孩子
由于我的模样不好看
加上又没钱
人显的很土气内向
那女生毫不留情的当着许多人的面
把我那封用真心诚挚锩刻成的信撕个粉碎
我只是内心痛苦了下
我也并没有怨恨谁
我只觉得自己确实条件不行配不上她
我对父母也是这么说的
我有自知之明,我不谈恋爱

况且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

时间过了很快

快到大学毕业了

只剩一个学期就毕业了



最后一个寒假
我依旧没有回家
依旧在昆明做苦力
离开学还有几天
有些同学提前来学校了
大家可能都是为了找工作所以提前回学校我很开心
因为整个寒假我一个人多么孤寂
我不怕吃苦
但是人是很怕寂寞的
当我看到同学们时我很热情
他们为了打发时间约我打牌
我很乐意的接受了
其实我们原来也经常玩牌的
其实无须掩饰
我智商真的比较高
所以打牌经常赢
几个同学都怀疑我作弊
我坚持说没有
谁知道那三个我自以为平时没有歧视过我的同学
以为一直平等对我的同学
竟然恶语伤我,蹂躏我的人格,
还揭露了我以前的许多伤疤,
包括那女生撕毁我情书的事情
什么苦楚什么贫苦什么艰辛的生活
我可以忍受
其他人歧视蔑视我
我也可以忍受

可是我这几个平时稍微好点的同学竟然这样残酷无情的践踏、蹂躏我的人格尊严
原来每个人长期以来一直这样凶悍的歧视我
残忍的嘲笑我
我的心很痛
我的泪悄悄的落下了
我是一个坚强的人
我不曾被艰辛贫苦生活打败
可是当我的人格尊严被人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
当我的过去的伤痛被人再次拿出来嘲讽的时候我的心滴血了
践踏我竟然还是平时关系稍微好点的同学以及老乡!
我在这种氛围下再也难以立足了
是他们残忍的对我
是他们不给我活路
他们没有给我留后路
他们淋漓尽致地侮辱完我后
居然还那样嚣张与快乐
因为他们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他们还有资本去玩女孩子
我伤痛的心找不到归处!
总浮现出他们淋漓尽致侮辱我的样子
我没有退路了我决定玉石俱毁
我决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
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
我本来习惯被人歧视、被人蔑视的
可是这次他们表现的实在是太淋漓尽致了 他们嘲讽时刻的无情
他们侮辱时刻的面孔可恶

让我下定了决心
终于我买了一把石锤
结束了他们几个人的生命
于是我逃跑
我想没抓到我以后到一个
没有歧视侮辱的地方重新做人
万一抓到就一死百了
我是不怕死的我只想死刑
我不愿意被判无期徒刑
因为那样会给我父母带来压力!

许多人现在都说我是杀人恶魔
都说我杀红了眼
其实说心理话
我只想杀那些无情蹂躏糟蹋别人人格的人 我并不想伤及无辜
当我另一个同学来找我
因为在我最穷困的时候并没有歧视我 反而打饭给我吃
我深刻懂得人间真情的可贵






我曾对自己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一定会报答这位同学

可是我现在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我没有机会报答这位同学了!

但我最后想送一句话给我那位同学: 好人自有好报!

我听到到飘曳进来的歌声了


好象是〈梦驮铃〉

多么熟悉的旋律呀

我想起了经常帮助我家的十四叔、十四婶来了

我们那个家虽然很穷

但是大家都很互相关怀


大家都感到很快乐
没有歧视与蔑视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践踏
我很想和陶渊明那样
就永远生活在我那个村子里
天天看着清澈的流水
望着袅袅的炊烟
写着清新的诗歌
呵 那多美好呀

可是现在-----
只好等来生了
爸爸妈妈,对不起了
儿子不孝
儿子来生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警察又来提审我了
我总听到外面摩托车的声音
为什么总是那么飞扬跋扈
我怀念十哥开的摩托修理店
在我印象中那是很赚钱的
十哥骑摩托车很英姿飒爽
那摩托车的声音是
那样的婉转清脆!
我仿佛又坐在十哥的摩托车上了
慢悠悠的行走在
我可爱、纯朴、亲切的家乡 。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11:13 | 只看该作者
“五四”100周年,《狂人日记》的第101年


《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几乎所有受过中学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段话的出处——鲁迅的《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作品,也最代表“五四”精神,一是借用了西方小说的形式,二是尝试了白话文,三是批判礼教,四是进化论的观点。这是《狂人日记》的基本特点,也是“五四”新文化的四个要点。

今天,正是“五四”100周年的纪念日;今年,也是《狂人日记》发表的第101年。


《狂人日记》插图

一、鲁迅的“吃人”,既讲习俗,也谈礼教如何限制人的灵魂

小说里的“吃人”是一个比喻,读《祝福》就知道,礼教会把一个人害死。

但是,“吃人”又很写实。小说里讲过几种吃人的形态,比如讲到狼子村时,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意思是:到了非常困难的荒年时,就可以吃人。历史上有“易子而食”,就是闹饥荒时,家长不忍心吃自家饿死的小孩,就跟别人家换着吃。这是一种。

小说里还说到“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这是我们特有的一种“道德的吃法”,就是符合礼教的吃人。还有一种,小说里也写了,抓到敌人时,可以把他的心肝炒了吃,来表达愤怒。

《狂人日记》里把人和动物做了很多比较,短短的几篇日记里面讲了好多种动物,狮子、狼、狗、狐狸、兔子。这是有意把人性和动物性比较。

鲁迅讲的“吃人”,既是象征,又是写实。既讲实际上的吃人习俗,又讲礼教怎么限制人的灵魂。


在文学手段里,单纯的象征容易,单纯的写实也容易,最难的就是把象征和写实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这是最高的文学手法。

鲁迅的《野草》里有篇散文诗叫《影的告别》,影子隐喻了他自己,他说:“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一个思想家的困境和彷徨,不能与黑暗妥协,又受不了革命。可又是写实的,因为影子就是这样的。

一般的评论只讲象征,却忘了它的写实层面。《狂人日记》的隐喻层面,现在看来有点太露。比如“赵贵翁”,“古久先生”,都是比较明显的象征,稍稍有点简单化。

二、“五四”的重要突破:批判社会的焦点,从官场转向人性

从梁启超提倡并亲身实践小说界革命以后,晚清谴责小说都在批判社会,而且不约而同地把官场视为中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反过来,如果不是批判,梁启超用幻想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遥想他日富强,可是关键的成功要素,说到底也还是改造官场。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说,他想编本教材,教他们学习,学到高等毕业以后再放他们出去做官,自然都是好官。这个愿望美好而幼稚,但这里的“他们”值得注意——说明写书人和读书人其实都不是官场中人,但中国社会的关键却是在官场。

现在我们看到鲁迅的不同了,鲁迅认为关键不是官,也不是民(把民作为中心是50年代以后的事),或者说也是官也是民,要点就是人,具体说就是苦难中的国人。

文学的焦点从官转向人,这就是“五四”的意义。

从那一代作家的具体经历看,当然这种树立人的想法,是他们在留学时期接受了欧洲人文主义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但是从读者、社会接受的角度看,这种人的文学也是从晚清的官场文学自然而然地发展过来的。

第一,官员之贪背后是否也有某种人性的依据?第二,即使换一批民众上去,是否也还会有贪腐、专制?

鲁迅自己在辛亥革命前后冷眼旁观,也对于这种新官旧政现象深感失望,当时绍兴那边换了一批新人,可是后来发现非常失望,这就促使鲁迅不再把暴露官场黑暗作为唤醒民众的主要方式,而是考虑更复杂的问题,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到底是贪腐专制的官场导致百姓的愚昧奴性?还是百姓的愚昧奴性造就了官场的贪腐专制呢?

虽然鲁迅以及以他为方向、为标志的“五四”新文学,还是以文侠姿态批判社会现实,还是像梁启超这样感时忧国启蒙救亡,但是他们关心的焦点已不再是官场,而是人,人的文学。

这里我要穿越一下,我们知道50年代以后,文学的重点是要写人民,当时人们都觉得“五四”是对晚清的超越,50年代又是对“五四”的超越。可是今天再想,问题的关键到底是在官场,还是在民众,还是在人呢?

鲁迅设身处地想像他笔下的人物,这个旧时的文侠不仅批判官场,也批判民众,更批判当时的官民相通之处,所谓国民性,而这个人既不身在租界,也不认识大官,那么具体的现实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众人反过来批判这个文侠,众人一起来鄙视,侧目,可怜,关心——这个文侠出了毛病了,于是,《狂人日记》就出现了。你说大家都病了,不仅官场病了,民众也病了,结果大家就说你病了,而且真的把你最后医好了,也就是说,你必须跟大家一起病下去。

这就是鲁迅的与众不同,他的深刻就像下棋,比其他人多想了好几步。


三、狂人说:说不定你们在睡觉,我在叫醒你们

《狂人日记》值得关注的第三点,就是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个人与群体的对立。

我最早读鲁迅的小说时,非常震惊。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个人跟群众如有矛盾,一定是群众对。当然,有一个个人比群众更对,但是他说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都相信群众。我从小就知道,凡一件事情,很多人说不对那就一定不对,一定是我错了。直到读鲁迅的小说才知道,有可能个人是对的。我也可能就是这个人。

有两个强大的力量一直都在支持群众,一个是主流的思维观念,群众总归是正确的,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真的是主流。另一个是市场经济,讲销量,讲读者,讲点击率。流量是靠群众来的,少数人讲得再好也没有用,几十万点击量就是厉害。

可是偏偏鲁迅支持个人。

《狂人日记》里,很多人都觉得主人公是傻瓜,可实际上他是对的,只有他才看到了历史的潮流。当然,他最后也自我否定。但是,在群体与个人对立的情况下,《狂人日记》站在了“个人”的立场上,是个人向庸众宣战,这是鲁迅早期的思想。


当然,鲁迅写得更多的是“众人”,在分析一个一个的“吃瓜群众”。《狂人日记》写的是“个人”,而这个人,在众人眼里是有病的,是“癫佬”。但狂人想说的是:说不定你们在睡觉,我在叫醒你们。这个人物的反转,是这篇小说的基本主题。

最早的“狂人”是企图“看人”(救人),其实也“被看”(被救)。后来的《阿Q 正传》和《示众》,更多只是“被看”。如果说鲁迅自己也是半个“狂人”,那是病中反抗“看人”的半个,而非最后被招安的半个(至少到一九三六年是这样,倘若鲁迅很长寿,后面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四、鲁迅一方面振臂高呼,一方面也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狂人日记》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进化论。之前讲过,影响“五四”的,有科学、民主、进化论三大主要思想。

科学,理论上是胜利了,今天中国人都相信科学。但也未必全部,因为还有一些科学是不能被怀疑的,而科学的精神是: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怀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距离科学精神的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主,当然我们知道中国是人民作主。但是,民主也有一些非常普遍的误解。一种误解是,你是民,我是主。当然这个是错误的。第二种误解非常普遍,要为民服务,要为民作主。“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白薯。”这句话看上去对,实际上有问题。“为民作主”,主语无论是谁,总之自己没法作主,才需要有人作主,所以还是要呼唤包青天。归根到底,民主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清官。

其实,“五四”以后直到今天,进化论远比科学、民主更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循环论,一种是退化论。

什么是退化论呢?就是说中国最好的时候,是上古时代;中国最好的皇帝,是尧舜禹,三皇五帝;过去的是最好的,圣贤都是古人。而我们今天总难企及尧舜禹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说法,就是历史退化论。

另外,还有一个循环论,《三国演义》的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方唱罢我登场,主张历史是循环的。清末,赫胥黎《天演论》译成中文后,中国人慢慢接受了一个新的时间观,就是把脸转过来了,以前看前人、先人,现在要进歩,看未来。

现在有很多话语,具有不证自明的正能量。比如说“前进”,往哪里前进?向未来前进。未来一定会更好,这就是进化论。为什么?物竞天择啊,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世界是竞争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当,反动势力终将灭亡,正义终将胜利—把一切都归结到这样一个线性时间的发展上来。

刚才讲的这些,其实已渗透到每个人的脑子里,不仅在中国内地,也在香港和台湾。同学们看今天在香港的街上,新鸿基、新地、新时代、新世纪、新光、新世界、新同乐……一大堆“新”,很少有哪家店以“旧”命名的。“老”还有一些,“旧”非常罕见。香港虽然很重视文物保留,愿意保护旧建筑,但在语言上改得非常彻底。

“新”就是好,这就是“五四”的现代性和主流观念。“五四”文学从鲁迅开始便形成了一个思想潮流,假定“新比旧好”,“西比中好”,“城比乡好”。这个历史潮流有它积极的意义,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凝固太久了,矫枉必须过正。

《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话非常出色:“救救孩子……”因为鲁迅的确相信希望在青年。小说中有一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鲁迅觉得他自己也是“吃过人”的。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并不是全新的。所以竹内好说,鲁迅的真诚在于他承认自己虚伪。

比如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所以,鲁迅厉害在什么地方?别人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只有鲁迅说,我未必都说真话,你们都以为我是直抒胸臆,其实我说话有很多顾忌,我只是不愿意把黑暗的东西太多地影响青年人。按现实的情况,《药》里的坟大概是会被人踩掉,将来或成战场,或流转成高尔夫球场之类。有人纪念夏瑜,纪念秋瑾,这是鲁迅人为加上去的花环,光明的尾巴,他都告诉我们了。

所以,鲁迅一方面振臂高呼“救救孩子”,这是一个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很难救。后来他更发现,孩子们也可以很坏。这个悲观的结局,鲁迅在《狂人日记》开篇就用文言交代了,除了在技术上让习惯文言的读者有一个过渡外,更深的意思是预先交代失败的结果。

唯一能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最后怎么样了?投降了。他病好了又去做官了。没有悬念,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灰暗的。

狂人的声音,非常积极,非常战斗,非常彻底,或者说,是最勇敢、最坚定的、最正确的——但鲁迅也深深地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有没有效。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15:11 | 只看该作者
南昌红谷滩事件后重温此文: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和低估人性的恶!


“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而最深的“人性之恶”,往往存在于你平静的生活。

—— 柴静

1、一场关于人性的行为艺术

1974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进行了著名的行为艺术表演——“节奏0”。

她把自己麻醉后绑在了椅子上,旁边是一张桌子。

桌子上有72种道具,包括玫瑰花、画笔、口红以及刀、枪、皮鞭等等。

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人们只是试探,有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也有人帮她冲洗……


当意识到这些行为不会被制止谴责,人们开始变本加厉。

人们发现无论如何摆布,阿布拉莫维奇都不作任何反击。

在真的意识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后,有人剪开了她的衣服,然后往她身上吐痰,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粗暴地扎在了她的身体,人们变得越来越疯狂。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 最终被群众阻止。

这次的行为艺术持续了六个小时,在被人施暴的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奇内心充满了恐惧,但她始终没有做出身体上的反应。结束后,她站起身来走向人群,人们四散逃跑。


阿布拉莫维奇哭着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人性的深处,藏着一些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蔓延生长。


2、现实生活中关于人性的考量

对于心胸狭窄的人,“我得不到的,就要毁灭给你看”,必要你死我活才是结束。

2016年发生在四川农村的一个新闻,可谓触目惊心、令人唏嘘不已,而究其原因,不过是“嫉妒”二字。

来自四川自贡正义村的一对夫妇,40多岁连丧4子,儿子都死状凄惨。他们经历了地狱般悲痛的十几年。1996年大儿子抢救无效死亡;2003年二儿子口吐白沫而亡;2004年三儿子也同样夭折;即使妻子一刻不落地照看小儿子,2008年孩子还是出现同样症状死亡。

在外活蹦乱跳的孩子,回家就暴毙身亡,当所有的外界因素被排除,只剩下一个原因:人祸。经过法医验尸,警察调查发现,凶手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嫂子。

因为嫉妒小叔子家生儿子,而自己生的一直都是女孩,这12年里,嫂子用急性毒鼠药先后将4个孩子杀害。每次下手后,她都装作若无其事,仍然和小叔子一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这样过了十几年。

3、“破窗效应”和“斯坦福实验”

犯罪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拆掉,并打开顶棚,遗弃在纽约贫民社区的街头,另一辆完好无损的停放在中产阶层的社区。

不到10分钟,有路人对停在贫民社区的那辆车进行偷窃,把电池、散热器等值钱的东西拆下来带走。再接着,有人刮花车身 、敲碎玻璃。3天之后,车子变成一堆废铁,连小孩都去糟蹋,而停在中产阶层社区的那辆车一直完好无损。

是因为社区不同,人的素质不同吗?

一周后,研究人员敲碎了另一辆车的玻璃,仅仅几小时,车子便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如果有人砸烂了路边的玻璃无人理睬,就会有更多的玻璃被砸烂。如果有人在街道乱丢垃圾无人清理,就会有更多的垃圾堆积在那里。第一个施暴的人,就是打破窗户的那个人,而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愈演愈劣,直到挑战最恶劣的底线。

几千年的文明教化,树立了人的道德底线,可是,把人类退化成动物,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周围的人都在作恶;作恶没有被制止。


4、“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永远也不要考验人性

知乎里有网友这么说“鱼缸好好的,你却非要拿把锤子去敲,等敲碎了,你却说‘看吧,它一点都不结实’;TA本来和你好好的,你却非要说分手,当TA真的答应你了,你却说‘看吧,你果然不爱我’。”

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会找一个女人去试探自己的男人坐怀不乱,而是让自己的男人习惯拒绝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来坐怀;一个聪明的朋友,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出艰难的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的共同利益达到互利双赢。

诚然,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但是,人性和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区别。皮囊之下,浅探之下,已是鲜血淋漓,深探之下,则是白骨森森的。

在试探人性方面,连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都没给出答案,只能无奈地给出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如果非要试探,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毕竟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倘若无法奏效的话,只有两点原因:一是你给的诱惑不够大;二是他还真不够饥渴。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富家小姐逃荒时,坚持要带上自己的宠物猫,“它能吃多少啊,我省一口就有它的了!”

而经历了几个月的饥荒,这只当初受尽千万宠爱的猫,已然成了富家小姐果腹的“一口吃食”,此时的富家小姐只有一个想法:“我也想喝一口热汤!”

最后关头,她渴求自己卖到妓院里,她明知道这是一个火坑,可还是义无反顾的要往里跳——她愿意,因为她只想活着。

《一九四二》里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镜头,只顾吃饼干的女人,已然顾不得在她身上趴着的那个人了,在这种非常状态下,易子而食自然成为常态。

如果在钟鸣鼎食的时候,去试探这位富家小姐,那么她肯定会以死明志,走入妓院还不如一死了之,留自己清白之身。但是,放在生死关头,人的动物本性只会让她选择活着。

饿到最后,离死亡很近的时候,道德感、羞耻感这些人为设定出来的文明概念,都是浮云,很容易一件一件地卸下,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本性,无异于动物,甚至比动物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性本来就是具有兽性的,而且与兽性相比,人性有的时候更为恶劣!人性之恶并非极端个例,而是我们人类的共性。

5、如何安抚人性的恶魔

孔子有个弟子叫漆雕开,去当官,临走前对孔子说:我还不太有把握。孔子很高兴,觉得他靠谱。

一个靠谱的人,永远不会高估人性,不会拿一时的情绪当永久的法则。对自己越了解,对人性越了解,就越清楚情绪的无常。要驾驭情绪,得先懂得它的无常。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曾写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人类是世界上最贪婪的生物,人人心中都住着一只被定义为“恶”的猛兽,千年来的人类文明,逐渐将这只猛兽驯化并关入“法律”的笼子,让人看起来和善、体面、文明,法律的牢笼从不管你到底有多好,它时刻限制着“你不能有多坏”。

即便如此,人类社会仍有恶意不断流出,杭州保姆纵火案、重庆时代天街杀人案、南昌红谷滩杀人案。如此多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尽管有法律的牢笼,我们仍需警惕人性,永远也不要考量这只“困兽”,到时越笼而出,倒霉的还是我们!

亲密如手足,陌生如路人,都可因恶意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来。不加克制的恶意,最终造成的伤害,我们都无力承受。人性本就如此丑陋,根本无需试探!

人性本恶,但我们可以安抚,并努力习得善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识到人性的不确定性,以及情境的强大力量,不要盲目自信,对自己可能犯错误保持警惕,尽量不让自己“暴露”在不受控制得人性之下,身处“险境”。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3:4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角度很新颖,放在此,留以后再来回味。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6:1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智商越高,越不喜欢与人交往?

商道思维模式
2019-07-14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

“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大家都喜欢他,他机会就多,而读书好的人又不太愿意跟人交朋友,所以智商高的人情商偏低。”

看看我们周围,大致是这样。

为什么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欢与人交往?

- 01 -

频率不同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两个智商极高的人,一个是安迪,一个是曲筱绡。

安迪,带着美国名校毕业和华尔街高管的光环,这智商就不用说了。

曲筱绡智商也超高,别看她是个读国外野鸡大学的富二代,可老爸给她了个小公司,本来是让她玩玩,没想到她居然做得有声有色。

在欢乐颂22楼的5位女孩中,曲筱绡和安迪关系最好。

有一次曲筱绡请安迪吃饭,两人边吃边聊,曲筱绡请教起公司的事务,安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曲筱绡茅塞顿开,两人相谈甚欢。

接着曲筱绡说起爸爸的名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引起安迪的强烈共鸣,安迪说,她最烦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安迪的下属刘思明,就是个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刘思明比较笨,写的报告常出错误,总惹安迪生气,甚至有时被安迪骂得狗血淋头,安迪特别不喜欢和他打交道。

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就算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

高智商的人,不是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而是不愿和不是一个频道的人交往。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鸡同鸭讲,鸡讲的累,鸭听的也累。

聪明人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做棋逢对手的交流。

与频率不同的人交流,与其无聊地应付,不如婉言拒绝。

为交往而交往,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聪明人也不会办这种傻事。

人家不是无趣,只是懒得对你有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频,无共振,多聊何益?

频率不同的人,注定不会成朋友。

- 02 -

孤独,是聪明人的日常。

有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般人群爱社交,而高智商者却爱独处。

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非他喜欢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同类。”

的确,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1845年,28岁的哈佛毕业生梭罗远离文明社会的喧嚣,一个人走到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木,盖起了一间小木屋。

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

两年的独居时光,看似无衣无食、孤苦清冷,却被他过得有滋有味,瓦尔登湖的荒野就是他的世外桃源。

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梭罗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在孤独中,梭罗默默地聆听、感受、思索着一切;在孤独中,富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两年多隐居生活,他将所见所思所悟付诸文字,写下了《瓦尔登湖》这一超验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

《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智慧的书,它是诗人海子去世时带在身边的四本书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把评价它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本书之一。”

2016年夏天,清华大学招生时,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致新生的信和为新生准备的特殊礼物——《瓦尔登湖》。

之所以选择《瓦尔登湖》,邱勇在致新生的信中解释称:

《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

希望你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宁静的巨大力量,并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独处,是最好的个人增值期。

聪明的人通过孤独修炼,平庸的人浪费孤独消遣。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由。

享受孤独,拒绝平庸,就是聪明人的日常。


- 03 -

时间很贵,请别浪费。

钱钟书天赋极高,当年他曾口出狂言:“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他当初为什么离开西南联大,有代表性说法是他在联大骂遍了人,呆不下去了。

据说他曾有此言:“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

钱钟书恃才傲物,不喜欢与人交往。

他的小说《围城》发表后,引起轰动。

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

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想见他。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晚年他更是闭门谢客,养病读书,不接受任何采访,如果事先不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门外。

就连他80岁那年,大家要给他做寿,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询问他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没有那一天啦!”

原来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大年初二权威人士来拜年,他居然只开一条门缝,把人家挡在门外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

乔布斯说过的一段话,恰好能解释钱钟书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不喜欢交往。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

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当你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社交上,还有多少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聪明人都知道时间宝贵,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事情上。


- 04 -

频率不同,不必强融。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中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人。

而大众还有一种观点: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所以很多人,拼命让自己合群,做个好相处、好说话的人。

可是,猛兽都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智商高的人,不必向下兼容,和频率不同的人交往。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智商高的人,往往都不合群,他们都活得很明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不再庸人自扰,不再敷衍迎合,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而是从心出发,尽最大努力,享最美的人生,做最真的自己。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欢与人交往?

与其说他们更喜欢独处,不如说他们更喜欢在书中与伟大的灵魂交往。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6:10 | 只看该作者
盲测让“装逼犯们”现出了原形



看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报道,忍不住发上来给大家一起乐乐。



杭州市消保委今天邀请了9位市民代表,现场“盲喝”7种品牌的拿铁咖啡,并且对咖啡进行打分。打分项目包括整体、甜度、干净度、口味等等7项。这9位市民代表都自称是咖啡爱好者,其中不乏喝了20多年咖啡的“老法师”。



这7种品牌分别是:星巴克、COSTA、瑞幸、肯德基、麦当劳、可莎蜜儿、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价格区间从14元到35元不等,其中最便宜的是湃客咖啡(14元),最贵的是COSTA(35元)。



测试结果令人大感意外。



整体评价最高的竟然是价格最便宜的湃客咖啡,得到了2.77的高分(满分3)。肯德基和COSTA分别得到了2.11分,并列第二。得分最低的是瑞幸咖啡,只有1.44分。最为大家熟悉的星巴克只得到了1.88分。



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位消费者能猜对各个编号所对应的咖啡品牌,那位自称喝了20年星巴克的杨小姐,也没有正确猜对哪一杯是星巴克,她自己对此深感意外。



至于为什么请普通市民来“盲喝”,而不是请专业咖啡从业人员来“盲喝”,市消保委负责人表示:因为这些咖啡都是最常见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咖啡,希望咖啡厂商能够多关注普通消费者的口味。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曾经有人做过几个经典的红酒盲测实验,那更加搞笑了。


美国葡萄酒经济学家协会(AAWE)搞过一个大型盲测实验,总共召集了500多名志愿者,测试了500多种不同的葡萄酒,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发现,人们对于酒的满意度和酒的价格之间毫无关系,甚至在某些酒的评测中出现了负相关,也就是说越便宜的红酒,人们的满意度越高。所谓越贵的酒,越好喝,完全是天方夜谭。



有个心理学家Richard Wiseman做了另一个红酒评测实验,他选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槟酒三类,每一类都挑了一瓶贵的和一瓶便宜的,然后让志愿者来猜,哪一瓶是贵的?实验结果也令人吃惊:53%的品酒者能成功选对更贵的酒,但要知道扔硬币的成功率都有50%,品酒者的成绩只是略好于扔硬币。更要命的是在红葡萄酒分类下,品酒者的成功率只有39%,换言之,多数人都认为便宜的酒更好喝。



加州理工大学有人做了另一个红酒实验,但我认为这是用来测装逼犯的。他们让志愿者品尝5瓶红酒,每个瓶子上都有价格标签,但其实并没有5种酒,只有3种,其中有至少两瓶酒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标了不同的价格。测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酒,一旦被标上了不同的价格,品酒者就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评价。装逼犯就现出了原形。



类似的装逼犯测试在中国也搞过。



有个公知叫五岳散人,在2014年的时候他宣称,即使同属中华绒螯蟹品种,阳澄湖、固城湖、太湖养出的螃蟹一定是有区别的,他坚持认为阳澄湖大闸蟹最好吃,而且他号称能分出这只大闸蟹是不是来自阳澄湖。


要想赢得赌局,他需要从10组螃蟹中正确分辨出至少7组里的阳澄湖大闸蟹。每一组有3只螃蟹,分别来自阳澄湖、固城湖和太湖,可是最终测试结果很残酷,五岳散人只猜对了2组,这个结果比随机瞎猜还差,因为随机猜还能猜对3次。



装逼犯为什么那么多?我认为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捧臭脚的人也多。



农夫山泉曾经找了个日本86岁老头来做广告,这个老头被吹捧成日本国宝级的“煮饭仙人”,据说一辈子啥也没干,就做一件事——煮饭,煮了50多年,最终觉悟出了煮饭的终极奥义!据说他煮的饭和别人的不同,他煮的是“有灵魂”的饭,别人做的饭没有灵魂。


按照这个套路,我们也可以去日本找一个80多岁的老光棍,说他是“撸管仙人”,因为此人一辈子没有结过婚,撸了一辈子的管,最终觉悟出了撸管的终极奥义,那就是撸有灵魂的管!



可是忽然之间这个煮饭仙人就销声匿迹了,据说他来北京一个四合院当场表演煮饭,煮出来的饭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而且他把饭搞得到处都是,那些记者都没有脸再吹下去了,背后的企业也没有脸再买单了,于是就没人理会这茬事儿了。



以上我们谈的是吃吃喝喝,但还有一个领域是装逼犯的老巢,那就是耳机音响领域,很多人把这称作“玄学”。玩这些音频设备是最烧钱的,有时候光一根音频线就要上万块钱。这些发烧友为了证明自己烧的钱有价值,就会宣称,自己能从越好的设备中,听出越多的细节。于是有人就讲了这么个笑话:



你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听自己两百万的Hi-End系统上播放的马勒和布鲁克纳。你听音室里的唱片总价能买三辆奔驰,你有十三种工具调整自己唱机唱臂的位置。你告诉朋友,玩音响最关键的不是音源,也不是音箱,而是电:水电偏冷,火电偏暖,核电偏硬。你只用来自新疆阿克苏的风电,宽松而醇厚!



还有个家庭笑话是这么说的。



妻子:你花了3000美元买音频线,你说你能听出区别?

丈夫:是的,确实能听出区别。

妻子:但我在厨房大声喊你,你却听不见!



我们先不谈换了一条线之后能不能听出差别,我们就从最最初级的说起。话说以前广州办过一次盲听比赛,第一轮的游戏规则是,听6首不同类型的曲目,分辨出哪个是WAV格式,哪个是128kbps压缩的mp3格式。



这里还需要介绍一点基础知识,WAV格式是没有压缩过的文件,理论上保持了声音的所有细节,压缩成mp3格式之后,细节部分必定会损失,128kbps的压缩率只能说一般般,这个压缩率是被很多发烧友斥之为垃圾的压缩率。



第一轮结果出炉,很多人大跌眼镜,因为只有一个人全答对了,而且他还不是发烧友,是跟着来玩的家属。大部分人只能猜对3首,要知道总共才6首,随机猜也能猜对一半的。



这个结果是啥意思呢?简单地说,大部分发烧友连被他斥之为垃圾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既然如此,你在这上面烧了那么多钱又有啥用呢?



我很理解大家消费的目的,就拿吃喝为例,我们早就已经过了温饱阶段,既然吃喝不再为了温饱,那是为了啥呢?很简单,为了炫耀啊,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比如红酒,很多人挂在嘴上“82年的拉菲”,其实弄几瓶廉价红酒让他分辨,他是根本分不出区别的。但是说自己喝“82年的拉菲”就会感觉特别好,因为这种拉菲很贵,他就有一种超然众生的感觉。



“炫耀性消费”不好吗?并不是。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大家都不再为了温饱而吃喝了,已经升级到可以炫耀了,或者说可以浪费了。但是,用最少的钱达到同样的目的岂不是更好?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4:17 | 只看该作者
亚当·斯密最洞悉人性的30句经典名言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密一生从事过多种学科的研究,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代表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以及《道德情操论》等。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经济学的鼻祖,他的《国富论》则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圣经,对人类社会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亚当·斯密以前,学者多研究经济现象,所称经济学不过是特定时代、特定场所的经济政策,亚当·斯密以”人性”为出发点,把普遍性带入了经济学的领域,使之成为社会科学。以前学者以增加人民财富作为富裕国家的手段,亚当·斯密则确立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主的经济学观念。



我们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摘编了30句话,与大家分享。



1、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2、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3、我们会经常发现,在世界上具有伟大人性但是却缺乏自我控制的人,在追求最高荣誉时,一旦碰到困难和危险,就懒惰,犹豫,容易沮丧;相反,我们也常常发现能够完善地进行自我控制的人,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吓到倒他们的勇气,没有任何危险能够惊骇他们,但同时,他们对有关正义或人性的全部感觉似乎无动于衷。



4、从来不向他人乞求怜悯,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从来不向他人谈自己的需要,而是只谈对他们的好处



5、我们不能借着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的善行而获得晚餐,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看重。



6、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7、交换倾向出于自利的动机,并且引发了分工。



8、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一个心思纤细与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比他或许会期待的那一切可能从被人所爱当中得到的实质利益更为重要。



9、财富是交换劳动的权力。



10、要获得内心平静就必须做到“身体健康、没有负债、问心无愧”。如果这些条件能够达到,那么财富的增加会是多余。



11、每个人都不断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当然,他所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但是,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自然会,或者说,必然会使他青睐最利于社会的用途。这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



12、我们谈论关于自已的事情时必须有所节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的同伴对所有这些事物很感兴趣就像我们自已一样。人类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很很多人缺乏这种节制。



13、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14、不管某人如何自私,这个人总是存在着怜悯或同情的本性。他看到别人幸福时,哪怕他自己实际上一无所得,也会感到高兴。这种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同情的感情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便是最残忍的恶棍,即便是严重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丧失全部同情心。



15、虚荣总是建立在我们相信自已是受人注意和被人赞许的基础上。



16、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而偏私的,他们欺骗臣民,次第消减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



17、在竞争中,个人的野心往往会促进公共利益



18、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们倾向于同情和附和富者、强者的感情之上。



19、仁慈犹如美化建筑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呼吁人们实践仁慈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好比支撑整个大厦的中心支柱。这根柱了一旦动摇,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宏大而雄伟的建筑必定会在转眼间土崩瓦解。所以,正义必须要靠强制来推行。



20、什么是好的经济制度,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就是鼓励每个人去创造财富的制度。



21、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成果不能充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22、一个国家的富有不在于货币的多少,而在于生活必需品的丰富。



23、对我们来说,看到别人的同感使我们高兴,发现别人与我们完全没有同感则使我们震惊。



24、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25、只要有了和平、低税收和宽容的司法当局,一个国家要达到最高富裕水平不需要其它东西。



26、剥夺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比让我们得不到该得到的东西要更严重。因此,侵犯财产,比仅仅撕毁契约罪恶更大。



27、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的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28、要对于一个国家形成一个正确的判断,我们必须把同一个国家的相距久远的两个时期进行对比。进步是缓慢的,时代太近了,不但看不出它的改良,有时,即使国家改良了,但我们往往因看到某种产业的凋零或一地方的衰落,便怀疑它全国的财富与产业都在退步。



29、我们赞同别人的情感,并不意味着我们和对方的情感一定要完全相同。



30、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纯粹的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们去伤害邻居。一个人仅仅克制自己,不去侵犯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确实只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可是,他已经履行了称为正义的全部规则。我们时常可以安坐家中和无所事事,这样会遵守有关正义的全部规则。因为正义是合宜的,所以它总是获得我们的赞同。但是因为正义并非真正的和现实的善行,所以,它几乎不值得感激。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05 , Processed in 0.239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