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32892|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养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对社会理解的深入,才真正体会到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人格中的某项缺陷,就限制着此人相应的成长和进步。成大事业者,必然是人格全面完善者。
  人天生有缺陷,性格也是如此,没有必要自卑和自傲。成功的人,必有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炼就了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古人说的“一日三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朝正确的方向行驶。做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是成功人士必须做的每日功课。
  很多英雄人物,最后结局不佳,就是因为品行中的某个缺陷,在特定条件下放大的结果。
  一些小缺陷,在平时体现不出来,但当人到了更高的阶层,特定的氛围,就会放大此种缺陷的危害性,以致功亏一篑,遗憾终身。

  缺陷的弥补,一个是大过之后的幡然醒悟;一个是每日对细小失误的细细品味,从小节中发现危害性。
  前者,是重大损失后的警醒,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损失虽然痛苦,代价虽然巨大,但能悔悟也不失为另一种收获。
  后者,是从小事上见真知,看似平淡,却很难。人,是不容易认错的,更不会否定自己。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之时,就能警醒,非每日深刻解剖自己不可,才能在一些小事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及时弥补。
  不管是失败后的反思,还是在小事上发现问题,都是成功者必须要有的自我批判。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才能避免过错,向成功更深入一步。

  人生很短,每天进步,也不足以有多少成就,更何况每天在错误的道路上摇摆。
  提升修养,就是及时发现每天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并调整到正确方向上来,让无谓的损耗最小化所应有的功课。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13:52 | 只看该作者
  偶然看到《上海滩》,就一口气把周润发版的二十五集《上海滩》看完了,才发现《上海滩》很有名,特别是那首插曲,但自己并没有看完这部电视剧,原因是当时中学读书忙,又加上80年代,电视机不普遍,后来好象看过它的电影版的,以为是看过了。


  这部电视剧还是对我有很大的深思,特别是人生的意义及社会的复杂。对于许文祥和丁力这二个角色,都是黑`社会人物,但感受是不同的。
  丁力,更象是社会大众的缩影,追求权力,追求感官刺激,虽讲道义,但最终为了自己的权力,背后可以不择手段。
  许文强这个角色,说不上正义,更多的是黑`社会的帮凶,间接杀了很多人并登上了黑势力的顶峰,但看完作品并不憎恶这个人,还有一点喜欢、一点同情和支持,原因在哪?他会反思人生的意义,并会激流勇退。


  人,首先要上进。上进的人,才会做事,才会有创造力。社会的进步,就是在不断的争斗中前进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进步,所以,社会的丑恶要辩证地看。勾心斗角并不是贬义词,而是社会状态的表述。当今的腐`败,就是做事的一种表现,虽然痛恨,只能说明制度的缺陷。腐`败,只要生产力还没有发达到私有制可以消失,就会一直存在。
  其次,飞黄腾达不是人追求的极限。财富权力固然可以满足欲望,但终究不是全部。人一旦沉迷在权力财富的争斗中,而没有了人性的思考,就变成了动物,这就是丁和许的差距。许在得到权力财富时,会不断地思考人生的意义,而不会沉迷在感官的刺激中。由此也有了他的进步追求,搞学运;被别人追杀后甘心过隐居生活,结婚生子;报仇后又清醒认识到黑道之残酷而想退出,想去法国而又被杀。


  许这个角色的高度,在于不择手段追求后又能甘于过平淡的生活。
  不择手段是痛恨的,但能激流勇退又是可敬的。前者,谁能那么清白?清者无鱼,洁身之好者不能做事。所以,腐`败是社会的普遍,人心使然;后者,就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做事可以用手段,但要有个度。人要追求权力财富,但权力财富不是完全,只有这样,才能懂得“收手”。


  适可而止,是智者的表现,许达到了这个层级,所以,让人起敬和同情而少了憎恨。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5:16 | 只看该作者

一手拉起骑士复仇者联盟 詹皇无愧NBA的美队

JR进总决赛幸福感爆棚 垃圾变宝是谁之功?

5连进总决詹皇化腐朽为神奇 他无愧超引力场


新浪体育讯 去年夏天那封既感人至深又充满浪漫主义的公开信向世人告知了勒布朗-詹姆斯的决定。通过信中的951个单词,这位四届MVP得主清晰地传达出了两个信息:一、我将怀揣为东北俄亥俄赢得一座冠军的使命回家;二、并不期待结果会立即发生。
  “我并不打算承诺一个冠军,我知道那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我们现在还没准备好。”詹姆斯写道。这是一名成熟的男人经过深思熟虑所做出的慎重表达,他所经历过的一切早已让他明白,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别。
  当时的骑士,还太年轻,刚刚聘请了一位没有任何NBA执教经历的主教练。一年的时间要走到成功的巅峰,显然太过仓促,一支新的球队需要时间成长,来建立彼此的信任和正确的比赛习惯。已经在联盟中摸爬滚打了11个年头的詹姆斯,早已学会这一课。所以他的话,他的态度,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
  低调中,詹姆斯引领骑士前进,上赛季仅仅取得33胜无缘季后赛的他们,用一大堆资产换来了凯文-勒夫,通过季中交易引进了两名在纽约已经打被当作累赘的侧翼,以及一名在丹佛和球队一道不断探索“我是谁”话题的俄罗斯大个子。
  在1月中旬,他们还仅仅是一支19胜20负的球队,不过到了5月27日,他们已经成为了东部的冠军--这是骑士队史第二次打进总决赛,也是詹姆斯的第六次。克利夫兰有机会更进一步,结束这座城市半世纪无冠的历史。
  一月份之前,JR和香波特还是球队毒瘤,莫兹戈夫还是烂队中的一名苦力,德拉维多瓦还是一名NBA边缘人物,米勒、马里昂、琼斯还处于半退休状态,欧文还是一名被吹嘘过头空有进攻才华却无法引领球队胜利的毛头小子,而今天,他们已经携手创进了总决赛。
  “这就是他的才能,这就是勒布朗-詹姆斯的影响力。他总能指引人们按照争取的方式去做事。这并非偶然事件,他已经连续五年打进了总决赛。”队友米勒做出了准确的概括。
  连续五年打进总决赛,这一成绩已经近50年未见。上一次有人做到这一点,还是上世纪50、60年间那支由比尔-拉塞尔领军的神奇绿军。詹姆斯也成为近代篮球史上第一位引领三支完全不同的球队(骑士两个时期及热火)闯入总决赛的超级明星。
  早在2007年,詹姆斯也曾引领骑士打进总决赛,但那支球队和如今这一支不能混为一谈。当时的詹姆斯,在接受采访时还总是一副狂妄自大的架势,而今天的他,变得稳重、诚恳、谦逊、低调。
  更衣室内,詹姆斯与道贺的人群一一拥抱,而他的队友则轮番传递亲近他们刚刚赢得的分区冠军奖杯。过去六周时间里,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JR获得了尊重,让香波特的比赛日渐流畅、让德拉维多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功能,让莫兹戈夫成为民族英雄,让汤普森变身明星……詹姆斯无疑是这支来自克利夫兰的“复仇者联盟”的队长。
  “他的领袖作用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骑士总经理大卫-格里芬的话可以对詹姆斯的影响力做一个最精炼的总结,“他让身边的每个人都与他保持相同的信念,那就是--我们能够做到,也一定会做到。他就是能激发出这种自信,让和他一起打球的人发挥出自身最佳的水准。”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5:19 | 只看该作者
  詹皇的厉害,确实要好好学习。

  功成名就同时还能以身作则的超级巨星----是他最好的注解!

  还有一个是足球的巨星---梅西,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6:3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反思时,突然发现,以前认为最高境界的哲学,或者自以为的哲学,只是一种方法论而已。如唯物辩证法,只是当成一种工具的。而修养,才是真正理解大自然规律后,所要提升的层次。
  一个人能得到何种成就,必对应相当的修养,否则,那个财富,或权力,只是短暂的给予,终究不能持久。

  元、亨、利、贞,前三个是自然的,只有“贞”才是人为的,也就是那个修养。
  只有固守贞操,才能不断地“元、亨、利”三者循环,也就是慎始、亨通、得利有所成。

  贞,贞洁,不能有所损,才可以不断地发展并有所成就。只要有一种品格中的缺陷,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吃苦头。

  知识,容易理解并掌握,但修养的提升,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有勇气改进,并且持之以恒地保持,这个最难!
  所以,品德提高,是修炼。而不是单纯的学习。

  哲学,容易理解。但修养,难于提升。
  这个痛苦,就是修炼。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4:30 | 只看该作者

比风水厉害100倍的宇宙规律

赵朴初

转载者注:赵朴初是中国政协第九届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还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在“比风水厉害100倍的宇宙规律”一文中,赵老从佛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方面,用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深信定律、放松定律、当下定律、80/20定律、应得定律、间接定律、布施定律和不图报原则、爱自己原则、宽恕原则以及负责原则,给人民大众深入透彻地讲解了人生实践的方法和结果。赵老的这篇文章,真可谓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是众生从迷返悟、离苦得乐的醒世良文。期盼有缘者得读此文,并思之、行之,从此趋吉避凶,幸福安乐!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二、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的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三、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四、放松定律: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当下定律:
    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人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做好目下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
    六、 80/20定律: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及本质的进步(量变才能到达质变,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因为能坚持的人总是少数的)。

七、应得定律: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八、间接定律:
    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九、布施定律:
    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十、不图报原则:
    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
    十一、爱自己原则:
    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十二、宽恕原则:
    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十三、负责原则:
    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08:21 | 只看该作者

转: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
“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管子》有“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认为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荀子》也认为,“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意谓要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礼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思想,发展为道德修养方法之一。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欲故静”,体现的就是“主静”思想。《孙子兵法》讲“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宁静才能致远。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大到治党治国治军,小到立身做人为官,都需要静态观变幻、静气思良策、静心做事情。始终要做到精神镇静、头脑冷静、心态平静,要力戒浮躁、急躁、焦躁,培育静气、大气,始终做到不为诱惑所动、猝变所惊、名利所累、俗事所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以无私无欲、至大至刚涵养浩然之气。
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静气才会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行,内化于心、外化于事,成为我们立身做人、为官做事的强大人格力量。
静气需要诗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头脑冷静、静水深流,静气要靠正气支撑。无欲则刚、无欲则静。
一身正气的人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我超越自我,静气更需有宽广的胸怀。具有宽广胸怀的人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平难平之愤、解难解之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之心处人处事。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1:31 | 只看该作者
转:


外化而内不化

出自《知北游》篇:“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这里的“化”就是“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自然的变化,是对事物的一种反应,所以叫“随化”更为准确;“内”,内心,这里是指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的自然本性;“外”,指人对内心之外的所有事物的态度以及外在行为。所以“内外之化与不化”探讨的是如何处理人的自然本真与外界事物的关系的问题。
“内化”就是改变内在的自然本性,如追慕权贵、屈委逢迎等,“内不化”反之,是保持内心的本真;而对外物的顺应叫“外化”,反之则为“外不化”。庄子主张的是什么呢?是“外化内不化”,就是顺应外物而保持本性。而我们一般的理解,顺应了外物往往要改变本性,比如孔子讲的“复礼”就是对社会制度的顺应,但“复礼”的同时或者说前提却是“克己”,无疑是对内心自然本性的伤害。“外化”和“内不化”岂不是非常矛盾的了吗?其实并不矛盾,非但不矛盾,并且“外化”和“内不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内不化”容易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不做变化,关键是对“外化”的理解。我们说过,“化”是对事物的一种反应,是“因之而化”。那么是因为什么做出的变化呢?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庄子所要求的认识高度,那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外化”。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高度或者叫境界。
我们可以参照《大宗师》里“外天下”和“外物”的说法,“外天下”就是能够超越而到社会生活之外,即不入世不流俗;“外物”就是能够超越到万物之外而能够“以道观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三个层次,意思最低的层次,就是“天下”。这个层次就是我们熟悉的世俗社会;第二个层次就是“外天下”,超越世俗的境界,达到了“物”的境界,这时候就是“以物观物”了;再高就到了“外物”,这时候就是《齐物论》里说的“万物一齐”,“以道观物”了。
那么“外化”是指哪个层次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先看第“天下”层次,这时候的“外化”是对世俗社会的一种反应,即受到礼法制度、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当然是对精神自由的伤害,属于“内化”了,显然不是庄子所主张的;再看“外天下”即“物”的层次,这时候那些世俗的东西已经约束不了了,而是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个时候因为是“以物观物,自贵而相贱”,还是有“成心”的干扰,这种“外化”也可能会表现出偏执;而到了“外物”的层次,则“万物一齐”,从而形体的外化表现为“与道游”。这才是庄子所说的“外化”的境界。所以,“外化”是超越世俗甚至万物的、在“道”的层面的对“道”的顺应。这时候是顺应已经与世俗毫无关系了。那么和“物”是什么关系呢?因为到了“道”的高度,万物之间就没有了区别,都成为“道”的载体,所以也可以说是对“道”的层面的“物”的顺应。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所谓“外化”其实就是“处物”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所以,《知北游》里接着就说:“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外化”是对物的顺应而不是对抗,人和物就成为和谐的关系而互不相伤了。那么,内心受到伤害了吗?当然没有,因为物的变化就是道的运行,人与道随化,内心的本真不用刻意保持而得到了保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化”恰恰是“内不化”的前提,而“内不化”则是“外化”的结果。所以,《知北游》说:“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就是说,与物随化的“外化”,就是“内不化”。这句里的“一不化”就是“内不化”。
那么,为什么“天下”层次的随化会对内心形成伤害呢?熟悉老子哲学的朋友都知道,老子认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必须遵循大道,但由于人类的“有为”而造成天下失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总之一出现问题就“有为”,越“有为”天下越乱。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就产生了很多的人为的规则,比如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甚至人情世故。而这些东西在庄子看来正是对人性的束缚,是必须摆脱和超越的。如果超越不了而随之化,去适应这些人为的规则。一旦对世俗规则顺应就必然造成内心的扭曲,甚至以个体的生命、自由、尊严等为代价,内心的自然本性就不可能保持了,这不就成“内化”了吗?所以“内不化”就具有重要意义了,只有坚持“内不化”才能抵御世俗的人为规则,才会超越“天下”的层次而达到“道”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内不化”又是“外化”的前提,而“外化”则成为“内不化”的结果了。
这就是“外化”与“内不化”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为前提,而又互为结果。甚至“外化”的程度也决定着“内不化”的程度,反之亦然。当然,前提是庄子必须允许“外化内不化”有程度的存在。实际上,“外化”是“化于道”,而“内不化”是“守于道”,内外一也,这个人就成为“得道”的“至人”了。
我们理解了“外化内不化”,自然就理解了“内化外不化”了。那种以违背内心屈从于世俗人为规则的人,不仅内心没有“守道”,行为也没有“遵道”,精神自由完全丧失殆尽,在庄子看来是“俗人”,在孔子看来是“小人”。
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外化内不化”: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卷卷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内有一定之操”说的就是“内不化”,“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说的就是“外化”。刘安说这样的“得道之士”可以“龙变”,“龙变”大概如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了。刘安还说,现在那些仅仅能够“守一节,推一行”的人,“内不化”不彻底,“外化”也不完全,所以只是“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这些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
《淮南子》要旨倾向于道家,但毕竟是多家杂糅,在理解上难免略有偏差。比如刘安说“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是很有道理的,但说“外化,所以入人也”则偏颇了。所谓“入人”就是“入世”,刘安把“外化”理解为随人事而化,显然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庄子的“外化”是必须超越世俗社会的,此说不符合庄子思想。
还有一种对“外化”的理解就更流于肤浅了。陆永品先生对“外化”的注解为“谓外能随物变化”,由于陆先生侧重文学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随物变化”的具体含义,我们不好评价。他按注刘岚苞的注解作为参考资料,说是“外化其迹,而内保其真”。这个“外化其迹”就是“外表变化”的意思。陈鼓应先生对“外化”的理解就沿用了刘岚苞的说法,直接翻译为“外表变化而内心凝静”。这一理解基本没有进入庄子哲学的“外化内不化”的义理中去。
于丹《我读经典.感悟中成长》中的解读为“所谓外化就是一种最大限度的顺应,要去适应社会的规则,要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要有自己的职业角色,要与人交往,在社会上担当责任。而所谓内不化,就是一个人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我之为我,永远不更改的那一点禀赋,有自己用全部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其实一个人有了他的外化,这一生会很有效率,他跟这个世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有了内不化,这个人的心灵才会坚强,他才会有未来;所以内不化给了我们理想,外化给了我们现实。”
外化而内不化是讲时代在变迁当中,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还是社会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些变化,要学会融入!但内不化就是原则,就是每个人内心所坚持的东西,这个时代作为年轻人最需要坚持什么?那就是梦想!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永远不用交税,那就是梦想!有一样东西别人永远偷不走,那也是梦想!一个人外在的相貌会变,性格会变,身材会变,总之外在的东西都可能会变,但是内心的执著、最初的梦想不改变! 生存可以随遇而安,但生命要有所坚持!
君子合而不同。为人处事随和礼让,待人接物温文而雅,凡事顺而少争执,这是外化的表现。但君子不是没原则,君子更能坚持内心的信念,原则问题不会让步,这是内不化的表现。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就是君子做人的张力和定力,一切任凭心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1 16:11 | 只看该作者

  在看曾仕强的易经讲座时,他引用了《呻吟语》的一段话:
  饭休不嚼就咽;
  路休不看就走;
  人休不择就交;
  话休不想就说;
  事休不思就行。

  最近在看易经讲座时有很多体悟,这段话更是精炼。
  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力不够,特别是脾气方面还忍不住。脾气火爆,除了遗传因素外,修养不到位是关键。
  修养的问题,也是认识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自然就不肯极力去改变。

  话休不想就说,在于自己的表现就是,看到别人的问题,就忍不住要去说。好听点,就是直白人;难听点,就是缺少权变。
  别人的缺点是不是就要指出,在小时的教育中,好象要,但在人生过程中发现这个不受欢迎,学了易经,才明白不懂权变。
  因为自己有更多的领悟,才感觉别人不如自己,此时看不惯别人,不是自相矛盾吗?容忍别人的落后,是明白人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会很痛苦的。
  难得糊涂,本来装糊涂是最难的。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对于不喜欢的言论,会突然发脾气,也是一大缺点。

  重点还是要在“忍”字上下功夫。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0:46 | 只看该作者

班禅:护国即维稳 哪国政府都不允许长期闹事


原标题:班禅回应境外闲话:护国即维稳,哪国政府都不允许长期闹事                                                                       





  中国西藏网12月22日消息,班禅自5岁坐床后,拜见过几届中央领导人。每次中央领导都会对他提出,要成为爱国爱教典范的期望。班禅也多次发愿,要成为“护国利民”的大活佛。日前,资深媒体人张飚所著《十一世班禅,走向世界》一书发行,书中透露了班禅大师对“护国利民”的阐释。
  对于“护国”,班禅说,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社会稳定和发展了,人民才有好日子过。“境外有些人,对我说社会稳定和发展不理解,说了一些闲话。难道他们在外国就天天鼓动那里不稳定、在那里闹事吗?要真是那样,那里的政府也不允许他们长期在那里了。那为什么我们这里就不能说维护稳定和发展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2015年6月,习近平接受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
  关于“利民”,班禅说,大体是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一是精神。物质方面,其实和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很有关系。精神方面,应该是以佛法教义安慰众生心灵,使他们达到心身清净,得到解脱。
  书中还写了班禅对于自己宗教领袖身份的理解。他说,活佛不只是个名号,更重要的在于功德。宗教领袖,不是起一个名字而得来的,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宗教领袖。有位香港女记者曾问班禅,如果日后出访,无可避免地遇到达赖喇嘛支持者,会如何面对。班禅面带笑容、语气平和地回答:“我无论去哪里,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普度众生,教人向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2014年班禅在日喀则地区为信教群众摸顶赐福,天空出现日晕奇观。李林 图
  作为藏传佛教的大活佛,班禅曾表示,“佛教没有国界,活佛有祖国。”“佛教修行者也是公民。是公民就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如果一个教派,或者是一个团体,不遵守国家法律和规定,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也会成为问题。”“历史证明政府支持与否对宗教发展至关重要。”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等三位西藏赞普大力扶持佛教,使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反,公元842年,赞普朗达玛当政,大规模禁佛,寺院被封闭,佛经被损毁,强制佛教徒信奉苯教,对佛教打击沉重。因此,班禅说,让藏传佛教在促进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作用,是将藏传佛教传承下去并得到弘扬的唯一途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作为最年轻的宗教领袖,班禅在政协宗教界别讨论会上献策建言。图左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班禅细数班禅世系爱国传统:从四世班禅起就同中央政府建立了联系,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领导。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地方历史上形成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世系。1774年,英国驻印度总督哈斯汀士派人拜见六世班禅,提出要与西藏建立联系、英方与西藏自由通商等要求。六世班禅强调西藏是中国领土,一切要听从中国大皇帝的旨意。七世班禅面对廓尔喀人入侵,始终坚定地站在“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场,与入侵者做斗争。九世班禅在抗日战争中捐款、捐物并为遇难将士举行法会超度。十世班禅更是从11岁起,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时,十世班禅坚定支持人民解放军平息叛乱,一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奋斗不息。(本文参考资料为《十一世班禅走向世界》)

-----------------------
  维护社会稳定,应该是一个有修养人的第一要务。
  搞社会分裂,总是不得民心的。就算统治阶级有问题,那种抗争也应该在内部进行,而不能借外部势力来干涉。如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总是历史罪人。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3:10 , Processed in 0.2226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