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楼主: 浅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观察(二)

[复制链接]

2

主题

146

帖子

3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90
51#
发表于 2024-10-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把学生当猪看?教育乱象何时休,难道连最基本的伦理道德都没了?


原创 一支橄榄 新时代新视觉 2024年10月20日 06:30 安徽

最近,关于长丰学校让学生食用臭肉的消息又冲上了舆论的热搜,面对家长的责问:请问学校领导们,你们敢吃这样的肉么?学校无语,转而把厨师推上了前台,这一幕让人极其愤怒,却又无可奈何。说实话,也就是曝光了这一件事情,还是一些家长不顾学校阻拦冲进后厨才发现的,我们不知道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没有被发现,或者被一些所谓的规定隐藏在黑暗之中。我们从这起事件中能够看到,即便是那些学校的校领导,也不愿或者根本就不敢吃这样的东西,但是他们却堂而皇之的让学生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还是为人师表么?说得再严重一点,还算一个正常的人么?在我看来,这样的校领导如果本身就知道这件事情,这就不仅仅是涉及到滥用职权的事情了,就应该以故意残害未成人的罪名判刑。

图片

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需要我们精心的爱护。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一次两次的事情。我相信当事的厨师已经麻木了,其实有良心的厨师也绝不会这么看着残害学生,除非是提前已经有人打过招呼,或者是相关利益链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才刻意隐瞒这样的事情。而事发之后,校方又让厨师出来背锅,很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厨师的权力有限,不可能在学校严格的监管之下,做出这等违背天良的事情,所以这并不是厨师一个人的事情,背后必定有巨大的黑色利益链。然而事发之后,居然网络上还有人为这件事洗白,说这些臭肉并非是2015年的,而是工厂的编号,那问题就更大了,说明这件事情已经不止学校的问题,而是牵涉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利益群体。

图片

让我始终想不通的是,难道这些人不知道天道轮回,一旦把整个社会的风气搞坏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今后难道不会遇到同样的事情?有一个非常可笑的段子是这样说的,卖肉的自己不吃自己卖的肉,反而去买旁边的用地沟油做的饭菜;而用地沟油做饭的人也不吃自己的饭菜,转回头买旁边的蛋糕;同样,做蛋糕的也不吃自己做的蛋糕,从肉铺里买肉自己回家做包子吃。对于本文开头的这件事情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这个学校敢用臭肉给孩子做饭吃,那今后你的孩子在学校上学,也会面对同样的结果,难道不是么?如果整个社会大大人人都自以为是,人人都不顾伦理道德,想方设法的通过残害他人来牟取个人利益,那哪里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图片

或许在这些人的眼中,学生并不是学生,而是一头待宰的猪羊。臭肉本身并不是臭肉,而是一张张的闪亮的金钱和光明的前途。因而在样的思维影响之下,这些人别说是学校老师和领导了,也别说是什么厨师了,他们与《水浒传》中的人屠有何区别?如果抛开法律,对这些人最好的处罚方式就是把这些人的父母,以及这些人的孩子全部叫做现场,把这些肉做成饭,让他们也亲自品尝一下。让他们自己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严重的伤害,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一些震撼。真是丧尽天良啊,看到这样的事情真得让我破防了,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心坏了,但是也没有想过能够坏到这个地步,他们已经开始对孩子下手了。

图片

更让人担心的是,事情发生之后,某些地方的学校会不会制定了这样一些规定:一是不准家长进校园,即便进入校园也不准带手机,更是严禁拍照;二是不准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一经发现立即开除;三是学校食堂加强保安人员巡逻,禁止外人靠近食堂;四是加强食堂监管,确保食品安全。说实话,除了最后一条之外,其他三条我都相信有可能会出现。因为按照目前学校的运营方式来看,确实不准家长随意进出校园,本身讲是为孩子的安全着想,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不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我不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也许是怕孩子玩手机影响学习,但是为什么连电话手表都不准带呢?也许就是因为现在的电话手表有拍照和录音录像的功能吧。比如某个小学生反映学校食堂饭菜存在问题,就被一些校领导和老师做思想工作。

图片

其实说白了,教育上的乱象不仅仅是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近些年我们一边喊着给学生和老师减负,一边又不断加大考试的难度,这样的负如何减下去呢?一边强调小学生作业不得超过1个小时,一边又让孩子“自愿”报名参加延时课,而这些“自愿”的事情如果一旦哪个学生没有报,老师便一遍又一遍的催,到底是自愿还是强制呢?我记得我小时候都是5点放学,而现在呢?是2点放学,延时两个小时到5点,只不过你需要交一笔延时课费用。很多人都说,个别的家委会其实就是一些打手,把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的事情,老师和学校不能说的事情通过他们说出来,似乎就变得合理合法了。其实这些人的作用只有两个,一个是想方设法的花钱;一个是帮助不方便收钱的人收钱。

图片

不仅如此,最近很多地方的老师还家排家长下载一些所谓的APP,每天要求家长打卡,并以此为标准给孩子发放小红花,真是太恶心人了。如果你不帮助孩子打卡吧,孩子很可怜,没有小红花;如果你天天帮助打卡吧,不仅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把自己的相关信息泄露给了一些平台。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还承担了大量的本职之外的任务,比如保险业务推销员,比如一些教辅材料的推销员,一些牛奶厂商的推销员等等。我从来没有见到哪个学校,或者哪个老师如此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保险就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么?我看未必吧!牛奶就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看更未必。反而是一些食堂卫生,学生的食品安全却没有一个老师操心,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许老师和校长都是开小灶,没有跟孩子吃一样的饭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52#
发表于 2024-11-6 11:44 | 只看该作者
姜萍闹剧的暗面:阿里数赛的背后,资本于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对冲


原创 欧洲金靴 金靴炮打鼕宫 2024年11月05日 23:48 西藏

姜萍事件闹剧至此,可以一览其本质:所谓“寒门出天才”,不过是官媒们热衷炒作、甚至不惜屡屡用力过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也要哄抬流量的惯常戏码,真正的逻辑内核也不过是以“胡锡进式维稳话术”用来遮蔽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下普通家庭的竞争困境。

昨天今天明天,依旧会有千千万万个被搬上热搜又神不知鬼不觉得被撤去热度的“姜萍”们……因而“姜萍事件”,并无多少稀奇。

但是,抛却闻风驶舵的一众官媒和利益熏心的参赛师生,这桩闹剧还有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主角:主办方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准确的说是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创办人马云,为什么自2018年开始(他宣布“退休”的节点)以400万天价的“奖金”为诱饵,搞这么一个数学人才选拔大赛?

1
阿里数赛的最大“魅力”在于其零基础的功能,使得参赛选手的背景丰富多彩。不仅有数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外卖小哥、公务员、医生等各行各业的数学爱好者。

之所以如此“接地气”,是因为阿里急需数学相关人才。

与人们熟悉的国内与外主流数学竞赛相比,阿里数赛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开放性,面向所有权开放,这使得它成为了一场锻炼的数学盛事。

且该竞赛的成绩不与升学等功利目的挂钩,命题限制较小,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所谓“纯粹的数学交流平台”。

而谈及阿里数赛背后的推手——达摩院,就更能让人一窥其中奥妙。

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在杭州开幕,阿里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三年计划投资千亿元。

目前,达摩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达摩院推出了全球首款RISC-V神经架构网络处理器芯片“含光800”;在量子计算领域,与浙江大学合作实现了全球首个超越百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模拟器;此外,达摩院还成功实现了基于DNA存储的压缩图像系统、多语种互译的机器翻译系统“阿里小蜜”、城市治理平台“城市大脑”、数字农业平台“阿里云农场”以及山谷系统等。

这背后,均是广阔又“饥渴”的人才需求。

图片

同时,在这次姜萍事件中,浙江大学的身影非常突出。

事后来看,或许是一出“狐狸尾巴没藏住”。

在杭州,几乎不会有人对浙大与阿里这对“学商双巨头”的合作能量感到陌生,关于学阀与财阀之间的特权勾连、利益助推、政商交织也算是在本次舆论闹剧中浮出水面。

阿里数赛评委
以竞赛之名网罗全球人才,通过商学合作勾兑“镀金”,进而将广泛的人才群体投送进封闭的资本圈层中,这可能应当是姜萍事件背后最值得去挖掘的财阀故事。

图片
为什么会质疑资本对教育领域的渗透?

因为就事实而论,马云和他的商业帝国早已将触手沾染进教育版图,这种对冲国家人才储备的“竞争局面”早非一朝一夕……
2
一年半前,在境外活动近一年的马云回国,舆论一片沸腾;该动向两天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宣布:

国家网信办准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聚焦网上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突出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治理,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历经三年峰回路转,风向变动不言自明。
图片

这是自2022年5月以来马云首次在国内公开亮相,在此期间,马云在境外去了欧洲、亚洲、澳洲共计八个国家和地区。

从其活动迹象来看,农业似乎将是他接下来重点发力的领域,在西班牙、荷兰和日本,农业和养殖业都是其花费大量时间考察的行业。

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继支付、信贷、物流和新闻传媒之后,马云要进军又一个关乎国计民生安全的大业,其回国后的投资动向值得关注。

也正是马云回国落定后,阿里巴巴集团立刻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组织架构改革,宣布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子业务未来可以独立融资乃至上市募股,诸子公司不再对张勇进行汇报而对各自董事会汇报。

这是继去年年初阿里与马云进行金融切割之后做出的又一风险规避改革,在确保集团不被拆分的前提下稳定各子业务的现金流与独立性——同时,也是给马云的“再创业”上了一份保险。

无论马云日后如何,阿里巴巴集团不会受其所累、为其波及,在去年1月杭州市委班子视察阿里的过程中也传递表达了“稳阿里”的保证意愿。

推荐阅读:阿里剥离蚂蚁,蚂蚁剥离马云(阅读请加VX:ozjx789 通过后直接要即可;加过别的号的同志无需再加,直接私信要)

这等于是给马云回国后的动作松开了枷锁。

农业暂且不谈,候其此后举动;我今天主要想谈一个已经被马云染指多年的、同样为国之大业的领域:教育。

去年春天马云回国的消息首先由网友在路上拍摄到,但真正的官宣是由公众号“云谷教育”发表的文章《马云来云谷学校,和校园长讨论了未来教育》向国内宣布,该文章还配了马云在校园内的照片和视频。

图片

这家“云谷学校”,被人们忽视了,但实则大有文章。

该校是八年前由马云本人倡导、阿里合伙人出资创建的民办国际学校,设有上百个班级,覆盖从幼儿、小学到初高中的学习阶段,学制为十五年,2017年开始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

看起来这只是一家普通的私立国际学校,但实际上这所云谷学校的收费极为昂贵,入学门槛不低。

图片

根据该校2021年发布的招生简章显示,初中部学费为每学期7.4万元,高中部为10万元;寄宿费为每学期1.5万元。其内部装修条件也远胜许多知名国际学校,宿舍为四人间,均配有独立卫生间、淋浴间。

这样的价码标准已经劝退了八成以上的中国普通家庭,并且想入学云谷学校的孩子,英语程度需达到CEFR B1及以上水平,这更是筛去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孩子。

马云创办的这家妥妥的“精英贵族学校”,与其说在教育孩子,不如说他其实是在对「家庭」进行精挑细选。

云谷学校采用自主招生,通过“家庭面谈”,校方会关注“家庭教育理念与云谷学校理念是否一致”,云谷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还会对希望入园的家庭进行一户户的调研走访,要求父母双方必须参加。

根据云谷自己的宣传,调研会侧重“家庭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及未来的家庭规划”。

不难看出,云谷学校对入学的家庭——主要就是家长,有着严苛的要求。其校内甚至开设了一所“家长学堂”,每个月几乎都开课,所谓“读书会、专家讲座、线下沙龙”均很高频。

云谷学校自己的口号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但是很显然,这些所谓的“读书会”等家长活动,与其名曰“活动”,不如说是一群占有相当体量社会资源、在各领域颇有建树的成年夫妻,借助马云云谷学校的平台而进行的人脉联谊会。

图片

这里全部都是精英家庭,如果家庭与家庭之间能够在马云打造的这个贵族伊甸园内再结一个“娃娃亲”,则更确保了下一代的资源共享、利益置换以及阶级的永不降级。

更重要的是,他们全部被笼络吸纳到马云的棋盘中,以教育的名义,披着亲子的外皮,为马云所掌控。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狂飙》中高启强创办的幼儿园。

图片
而就在同一时期,马云通过视频连线,密切“关注”着去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

图片

3
马云曾有表示:

云谷学校希望做一所创新型和探索型的学校,立足中国、着眼全球,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而他的云谷学校也确实践行着他的理念,公然地宣城“培养地球公民”:
图片

地球公民,即世界公民,一群没有祖国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全球化精英,我曾在微博就高考问题有过简单评述:
图片
图片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大多数普通中国家庭的孩子还在拼命内卷的刷题、一天只能睡五个小时的戴着“小镇做题家”的重帽渴望改变命运时,在马云的云谷学校里,精英们的子女早已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时而探讨哲学,时而评论政治,时而享受音乐,时而练习马术,时而品鉴各种口味的红酒,时而研磨不同构图的摄影……
他们早已、也必然永远在上游。

图片

来看看马云的原话:

在云谷,课程上,音乐、美术和体育是必修课。



音乐是通灵魂的,开启智慧的,我们不仅教孩子唱歌,还要让孩子懂得欣赏音乐的魅力;美术是培养想象力的,画得多好不重要,关键要培养孩子对于画画的兴趣;体育是培养孩子们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竞争说的是在赛场上,你总有一天比不过人家,你将面对失败,失败以后再来调整自己、提高自己。什么叫团队?打篮球的时候,我的球永远不传给别人,人家以后还会跟你玩吗?这时孩子就会明白“我必须要跟人家分享”。



所以团队活动、群体运动很重要,我希望这个学校培养孩子的是“团队意识、个人价值”,我们要培养孩子懂得去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让孩子实现个人价值,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通俗来说,马云的云谷学校,正是一所培养“谷爱凌们”的贵族学校,他们生来就是「世界公民」。
什么是「谷爱凌」,她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家庭产物?

图片

谷爱凌的滑雪运动员生涯金光满满,9岁时已经横扫全美少年组冠军,13岁第一次参加成人项目就拿了第一,15岁时登上国际雪联年度积分榜榜首,17岁时已拥有超过六十枚奖牌,仅在2021-2022赛季世界杯上就获得6金2银1铜共9枚奖牌的辉煌战绩。

如云谷学子一般,她爱好广泛,除了滑雪,还会钢琴、马术、芭蕾,早年因为喜欢跑步差点跑成田径运动员(参加越野跑曾拿到了旧金山第二名的好成绩)。

同时,她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以1580分的SAT(美国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满分1600分)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同时之同时,她还涉足时尚界,早已成为众多时尚品牌和刊物的宠儿(蒂芙尼、IWC万国表、雅诗兰黛均是她的金主)。

那么,她的成功密码在哪里?

我不是为了拿奥运奖牌而滑雪,也不是为了考上斯坦福而学习,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喜欢,顺便赢几场,而赢又让我更喜欢去做。

试问,这样的天生“赢家任性”,世间几位普罗大众能够拥有?
“一代涉政,二代经商,三代从艺”,这句话放置在谷爱凌家族身上可谓信哉斯言。

如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话:

我们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那么我的儿子们也许才会拥有研究哲学、地理学、商业、农业的自由,以便再给他们的孩子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的权利。

谷爱凌的外婆冯国珍,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
之后从政,最高官职曾任新中国交通运输部体改司高级工程师,外公同样是名校毕业。

而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更是在国际资本界能量磅礴,堪称女儿人生最重要的风投人。

图片

马云创办云谷学校,正是要吸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

这里不会教授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也不会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里的孩子属于这个世界——如谷爱凌所语:

我在中国我就是中国人,我在美国我就是美国人。

谷爱凌们以及云谷学校的孩子们,包括他们的家庭,都代表着这个世界的一种「真相」:在这个星球上,特别是在西方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苏东剧变之后,早已孕育出一个阵线严明、实力卓群的「前1%人口」。
这个世界的所有权力、资源、声音、秘密,都被掌握在这「1%」的人手中,剩下的99%的人——比如我们,才是真正的普通人。

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你们此生、包括你们的孩子都不可能成为下一个谷爱凌,也都大概率很难进入云谷学校等贵族学校。

图片

作为一群80%以上老师都能够对孩子进行双语教学的精英学堂,云谷学校曾有宣称:

拒绝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辈子想干的事,有想一直努力下去的方向,有健康的身心和体魄,放大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放眼世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所以它致力于实践「素养导向」的教育。

然而,这样的愿景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是遥不可及的梦,谁也不想拥抱“填鸭式教学”,但小镇做题家的命运谁也逃不开。
马云从前有过一段演讲:

有一所美国中学,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都挺厉害。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养一匹马,学校里面两百多个学生就有两百多匹马。



我很奇怪学校为什么要学生养马,因此在洛杉矶的时候,我专门去拜访这所学校,我问校长:“为什么学生都要去养马?”校长说:“Jack,你知道狗和马的区别是什么?狗是来讨好人的,而马是你要讨好它的,你不喂它,你不带它溜步,你不给它刷身体,马是不会顺从你的。”



校长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培养孩子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环境的意识,让孩子懂得如何和外界、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



我想告诉现在报名云谷的家长,我们这儿没有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我们的孩子估计很难考国内的重点初中,也很难考重点高中。但是,我希望云谷的孩子升入高中以后,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积淀,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是为了升学、就业去选择大学,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按自身的兴趣和专长,放眼世界去挑选大学。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进入哈佛、斯坦福、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深造。

于濆有吟《古宴曲》,恰如其味: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图片
4
资本涉足教育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为资本的统治与增值服务。

1980年,美国驻华大使馆联合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大使馆,共同建立了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完全采用国外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国际学校,当时该校只接收使馆人员子女。

国际学校并非是改开的产物,1969年就有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之后还有1973年成立的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和1975年成立的北京第五十五中学国际学生部。

但是这三所国际学校采用的均是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增加了在语言教学上的比重和本民族的教学内容。这和后来的国际学校从本质定义上有很大差别。

整个80年代,我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节奏下悄咪咪诞生了6所国际学校,其中5所为外籍子女学校,以及1个公立学校国际部。

客观说,那个时期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差异化还不算太过明显,国际学校主要是解决使馆工作人员子女以及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

但是进入90年代,随着国门进一步洞开、外企涌入,同时某些“先富起来的人”走上前台,国际学校的数量与性质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巨变。

类似上海中学国际部、北师大附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广州碧桂园学校、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等学校,其“贵族”“奢华”的味道逐渐浓郁。

后进入21世纪,就更不必说了,以人大附中国际班、北京四中国际部、北京十一中学国际班、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学校、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天津惠灵顿国际学校等为桥头堡,“贵族学校”已经不再成为讳莫如深的词汇,而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广告语、品牌形象。

网络上曾有一段子:

某些省份的省委书记,也不如北京的一个街道办主任牛掰。看看人家抽屉里多少张贵族幼儿园、贵族中小学的条子吧。

80年代“学区分”、“就近上学”的概念出现,这是对1978年《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和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的指导精神的呼应。
尤为有趣的是,1978年的《方案》中明确提出:

以后要在重点中小学建设长期规划上,形成‘小金字塔’结构……

步入21世纪,「学区房」横空出世,小金字塔陡然形成了。
恩格斯有这样一段话: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图片
将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驱逐出课堂真的是很容易的,容易得就如同把一个阶级驱逐出越来越聚合化的水泥大都市、钢筋大城市……
正如我们看到的,以上海华二初中、兰生复旦中学等为标志的飘散着金钱味道的学校,更是被爆出曾明目张胆地“劝退”上不起贵族学校的“低质量家庭”……

图片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伟宜在2016年时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获得的阶层差异状况分析:1982-2010-基于我国7所重点大学的实证调查》,其中鲜明指出:

2000年之前,阶层间辈出率的最大差距逐步扩大,在2000年达到了43.6倍,即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阶层子女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农民阶层子女的43.6倍。



到2010年,阶层间辈出率的最大差距有所下降,为30.1倍,即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阶层子女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工人阶层子女的30.1倍。



而重点大学中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阶层子女比例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因为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而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公平有很大改善。

图片
1975年第11期《红旗》杂志曾刊文章《请看苏修的新玩意》,我摘录部分如下:
近年来,在苏修社会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这种新行业,虽然没有被苏修叛徒集团列入他们“巨大成就”的栏目内,但倒真的搞得不坏,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达”起来。



这里,且举这种行业的几个小例子,使读者开开眼界。



先看“私人授课”业。此业现在盛行苏联全国,据说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私人授课每小时可得五至十个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以上的工资。在莫斯科街头,“圆柱上”、“墙壁上”,“大门道里”,到处是这种花花绿绿的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若问这种行业为什么如此兴隆,那就要看看苏修的教育制度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苏修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早已成为进入特权阶级的阶梯。



苏修总头目勃列日涅夫说:“国家主要是从经过高等学校培养的专家中吸收从事经济工作、党的工作、国家工作、外交工作、军事工作和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干部。”



特权阶级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传给他们的子女,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一途。而这样做,没有上述行业的帮助,就有点儿难处。



你说考试吧,“中学课程”并不完全包括大学“考试中应考的所有材料”,一般中学毕业生怎么去考?有了上述行业,苏联的资产阶级新贵们就不怕,他们有的是钱,可以雇请“家庭教师”,或使子女进各种学费昂贵的私人“学校”之类。



不难看出,苏修教育领域的新行业,完全是适应特权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文化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



“有钱,就可以进入高等学校”,这是苏修一家不大不小的官方报纸吐出来的一句很难得的真话。



当然,苏修统治者“标准的提法”可不是这样。因为这么说,他们那个冒牌的“社会主义”不就露了底?



你听,苏修《国民教育立法原则》说得多么堂皇:苏联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



但事实呢?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



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且以他们自己对新西伯利亚所作的调查为例,那里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子女被排斥在大学门外,而城市知识分子(不要忘记,其中也包括官僚)的子女却有近百分之九十都钻进了高等学校。



按照苏修的“立法原则”,或者可以这样说吧,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还不是“一律平等”么?



其实,什么抽象的“自由”、“平等”,从来就是资产阶级的谎言。

5
马云打教育领域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一方面教育是最能掩人耳目、看似人畜无害的绿色产业,另一方面教育又确实是最能笼络资源的磁吸大旗。

图片

不论是商优则仕还是商优则文,中国的资本家总是爱千方百计地给自己涂抹各种人体彩绘,粉饰和藏匿起刺鼻的铜臭,以期能够摆脱某些注视和关怀。

正像马云总是给自己冠以“马老师”,丁磊不喜欢别人喊自己“丁老板”,许家印同样不爱人称“许总”而更钟情别人叫自己“许教授”……

图片

早在2006年初,马云捐资一百万,依托母校杭州师范大学,启动了“杭师大中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2015年4月,马云又向母校捐献一亿元,设立了“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

半年后,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式启动“马云乡村教师奖”,每年选拔出百名老师,给予每位获奖老师十万元的奖金和培训发展机会。

次年6月,马云宣布拿出两亿,成立乡村校长奖,以此表彰那些“躬耕于乡野的教育者”。

此后马云还在学生时代就造访过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两千万美元奖学金,协助该校学生掌握全球化发展所需的领导才能。

最令人侧目的,无疑是2015年马云联手柳传志等泰山会成员创立了湖畔大学,专注于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

图片

我为什么反对资本涌入教育,因为资本的涉足必然会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恰如资本主义必须要求保有一部分「失业人口」、以给予有工作机会的人以“压迫感”、从而达到剥削的目的那般,资本控制下的教育产业也必然会要求必须保有一部分「差等生」。

有了「差等生」的存在,才能让陷入恐惧和焦虑的学生们为了成为所谓「优等生」而纷纷戴上防弹玻璃一样厚的眼睛、吃饭上厕所时都要看书背书、个个成为做题家——甚至,成为做题家的他们还要在根本不可能依靠做题来改变人生的困境里,因“做题家”的身份还遭到四字男孩们、官媒们的嘲讽……

推荐阅读:批判孔乙己,就怕合订本

还是以苏俄为例。

在1917年之前 ,俄国的学校是地主豪绅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阶级性、宗教性 ,国民教育管理体制松散混乱。

是十月革命 、准确的说是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部和苏维埃国家教育委员会通过的《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和《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将教育和教养事业从宗教部门移交移交给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决定》,第一次将受教育的权力下放到底层的工农阶级。

包括《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民教育事业组织条例 》、《俄罗斯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宣言》这些法令,清除了宗教教会和地主们对学校的影响 ,快速推动了面向普通人民的普及教育。

然而,从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之后,苏联教育开始了“改革”,尤其受到西方“精英教育”思维的冲击。

如1964年8月,苏联通过了《改变兼施生产教学 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期限的决定》,把建立在八年制学校基础上的中学的学习年限,由三年改为两年;苏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又强调“要把提高专家培养质量当做头等任务”。

教育部门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就会决定了学校成为哪个阶级专政的工具。

苏联后期,在“以二十大精神彻底改造苏联教育”的理念趋势下,大批资本疯狂涌入原本属于苏维埃国家机器管辖的教育领域。

资本家们鼓吹“全民教育”、“智育第一”、“全面发展”这些从字面上看合理先进、但实际上是在强化苏联新生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教育改革方案”。

列宁早在1917年揭露资产阶级教育的实质时就曾指出:

整个旧学校都浸透了阶级精神,只让资产阶级的子女学到知识……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

可是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下,连《真理报》也开始对资本趋炎附势,专门以《深刻的知识是进入高等院校的通行证》为题发表文章,声称:
招收生产工人的结果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造成惊人的淘汰率,而且实际上等于拒绝有才能的青年入学。

可见利益集团鼓吹的“知识仲裁”,正是以“知识”、“分数”的自由竞争为幌子,给特权阶层子女大开方便之门,而把底层劳动人民的子女排斥在高等学校之外。
恩格斯过往在谈英国工人阶级的教育状况时指出:

资本打造的所谓“自由竞争”,实际是穷人吃亏。因为对穷人来说竞争恰好不是自由的。

在苏联后期,既得利益阶层的子女有强势的父母作为后盾,不仅可以上收费昂贵的“补习班”,还可以聘请家庭教师。
据《文学报》透露,在列宁格勒的调查表明,高等学校的入学新生中有三分之二上过这种“补习班”,许多高年级学生还在物理和数学等方面找“私人教师”补课。

这种私人授课,一小时要索取5~10个卢布——对这种靠金钱上大学的办法,每月工资只有几十个卢布的工农群众只能望洋兴叹。

至1971年的苏共二十四大,中央委员中仅具有院士、博士、工程师、教授等学位学衔的,就占到了46%。

这正表明:高等学校已经变成了进入特权阶层和攫取更高权力的阶梯,“知识”,变成了统治所谓“下等人”的工具。

这一点,连西方都看得很清楚,英国《苏联教育中的政治》一书就指出:

这种“设立特权阶级的学校”,是苏联“特殊阶级明显地企图把富裕家庭孩子和一般群众孩子分开”,“把有特权目的的学校转变为社会分化的学校”。

到了1988年,俄罗斯加盟共和国已经诞生了第一批由寡头投资的私立学校,这完全违背了苏联部长会议颁布的第1468号法令。
但是在苏联当时的社会中,没有任何人或媒体,对其提出异议。

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更是直接“摊牌了、不装了”:1991年初通过了《企业活动法》,声称“开办公司、股份公司和私营企业的任务之一是为满足社会需要提供服务,而教育活动是为国民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理应包括其中,可以和私营商业机构一样注册。”

1991年5月,苏联中央政府和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政府,几乎同时收到了各自教育部门递交的有关私人办学的议案。

苏联部长会议做出的《私立学校组织程序与功能》,尚带有一丝苏维埃的味道,比如私人办学必须在当地政府监管下开办等严格条款。

但是俄罗斯方面制作的《关于俄罗斯私立教育机构组织程序及功能临时条例》,则完全是另一个立场。它允许资本自由办学,还规定各级党委严禁干预学校的班子搭建和教学内容设计。

两个月后,叶利钦当选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其发布的第一号总统令就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发展的紧急措施》,紧随而来的,就是一大批非国立教育机构的拔地而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53#
发表于 2024-11-12 11: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材的巨大谜团:为什么会“防止学生自学”?


作者丨刘远举

中国的教材,通常都是言简意赅,很多都要靠老师去讲解,仅依靠教材难以自学。

中国教材的确存在一种防自学的现象。

中国的教科书其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学生看的是教材;另一部分是老师看的称为教参。小时候对老师的教参特别感兴趣,偶尔有机会在教师办公室看到,就抓紧时间翻翻。

翻后发现教参的内容,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更详细的解释,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容易混淆的点,老师该如何给学生讲解……当时觉得,这就是老师才能看的,是老师上课背后的神秘指导。但现在想想,这些东西,写在教材上不是更好吗?

刚上初中时,第一周数学课没怎么听。第二、三周时,在一节课上就把之前老师讲的内容都自学完了。初一的数学教材讲得很省略,但代数入门毕竟简单,自学不难。但这个方法到大学就不管用了。

考研时,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是难点。当时的教材是同济版《线性代数》,32开本,才144页。书薄了,一些地方难免解释得比较粗。有时,为了一个概念,需要反复地读教材,再配合考研辅导书,才能搞明白。

现在国内有史蒂文·J.利昂的线性代数教材,16开本大书,厚厚一本,497页。显然,大书、厚书的解释会更为详细,对学生也更友好,更适合自学。

读研的时候,用的教材是黎诣远《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在网上能买的276页,字数38万字。而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包括微观、宏观两部分,基本上各占一半,微观就占60多万字。也就是说,当时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字数仅为保罗·萨缪尔森中微观经济学的一半。字数少了,就缺乏详细解释,自然增加了自学的难度。

此外,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和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其厚度、文字量、介绍内容的详细程度,也远高于国内教材,往往讲解一个知识点时,不但会把以前的知识点再次讲解,还会把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也带上,对初学者非常友好。

因此,才有人戏言,中国的教材有防自学机制。形成这个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图片

首先,成本与价格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而言,把教材做薄,是省钱的办法。但对现在的中国教育而言,把教材做厚,反而省钱。

根据《2024—2030年中国教辅出版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教辅材料零售总量是54.25亿册,零售市场规模是834.75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学生会花大量金钱去购买教辅。如果直接把教辅写进教材,就能让学生省去买教材的钱。

其次,中国教育大多都由公立教育系统进行,学生、学校无法选择教材。在学校,老师讲课强调纪律性,强调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的依赖,所以很多东西就不写进去。如果一本教材,需要在公立教育系统之外被使用,在市场上被挑选,那么就会去适应更多学习场景,会讲得详细,更利于自学。

第三个原因是教材的编写机制。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不但要懂孩子所做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还要在辅导的过程中,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不懂,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讲解。

有时,还需要从另一个更基本的原理讲起,再引入问题中。所以,好的物理老师和好的物理研究学者,不是一回事,能力也不一样。

同样的,编写教材也是如此。教学、编写教材和科研能力,有重合、也有差异。许多业内厉害的学者,水平很高,但他们意识不到普通人在初学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他们觉得不必多说的地方,恰好是初学者的难点。

所以,编写大学教材的人,本应该是业内的优秀老师,但教材往往只有业内大咖才有资格编写。再加上国内重科研、轻教学,在编写教材上花的精力不多,甚至让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去完成。最终,教材就变得晦涩难懂,无意间形成了防自学机制。

图片

如今,没有了价格顾虑,中国教材也正在变厚。比如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字数也达到了60万,宏微观加起来也有120万字。推动教材变厚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学是显学,无论是跨专业考研或者出于兴趣,很多人都在自学,那么编写教材就要适应这种需求。

但是,遗憾的是,对于中小学教材的防自学现象,又有了新的推动原因,那就是减负。

为了防止中小学生近视,如今的教材字号较大、行距较大,再加上还有减少学生书包重量的负担,要限制页数,教材内容就只有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很多知识点删掉之后,考试还是要考,这就只有靠老师来教,仅仅依靠教材去自学,难以完成学习目标。

于是,一边教材减重,一边教辅增重。其实,还不如都写进教材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5

帖子

13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
54#
发表于 2024-12-2 10:4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应该多看历史,才能收服霸王学生


原创 zhoubotong 西岔湖 2024年11月29日 13:18 江苏
文/周伯通

现在当老师的越来越难做,常常叫苦连天,一个班50个学生,往往有50种性格,甚至有的学生有霸王性格,对这种学生,我们的理解一般是霸凌者,这种的太闹心了,往往欺负别的同学。最近好几起这样的事件,甚至连累的民警都被撤职了,学校的老师、校长也不敢管,假如在义务教育期间,你还不能开除他,非义务教育期间,你开除了他,岂不是危害社会吗?对这样的学生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这是一窝蜂的歧视文科生的结果,现在的文科生越来越少,理科生呢,他认为,既然文科啥也不是,于是历史、政治我就不用看了,看了也是浪费时间。这种认知其实是很误导人的,单纯的文科生或许让你们看不上眼,但是理科生业余时间一定要看历史、政治,因为你学的东西,或许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往往对文科悟透了,尤其是懂一点哲学,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永远比工具更重要。

尤其是当老师的,要多看历史,如果你仅仅认为自己是教授学生知识的,你会很累,虽然台下坐的都是学生,年纪不大,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对那种有霸凌倾向的学生怎么办?

我就翻看了一下历史书,提供一点思路。无论是从幼儿园还是到大学,班级里的官位都是大量批发的,想当什么官就给你什么官,幼儿园的一个孩子不爱吃饭,总爱剩饭剩菜,有一天他居然把饭菜吃完了,老师给了他一个小奖状,奖状名称叫“进食小能手”,给孩子高兴坏了,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说,“哎呀,你是食神啊,是一品官啊!”从此孩子再也不挑食了。

由此推理,对喜欢欺负别人的学生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招安”,任命他为“班级治安大队长”,他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监督别人不要打架,别人打架了,他要制止,制止不了的,要及时报告给老师,每次做完这件事,要给予奖励,给他戴一个高帽子,让他奖状拿到手软,比如奖状上写“班级安保维稳工作一等奖!”甚至还要送一个锦旗给他,上面写着“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模范榜样!” 像这种精力过剩、有暴力倾向的人,你跟他对着干肯定不行的,越对着干,他越兴奋。如果给他一个信仰,给他肩上扛一个重大的使命,他马上就转变了。

孙悟空就是这样转变的,这个猴子简直无法无天,到处欺负人,就是一个喜欢搞霸凌的,连玉帝老儿都敢打,派了无数天兵天将和他战斗,他也不服气,你就是给他送到五指山法院判处死刑,你就是让暴力催收的人上门打他,都是不能改变他的顽劣的心,这种搞霸凌的,以暴制暴是对付不了的。

最后孙悟空是怎么改变的呢,那就是派他去取经,并说了这个去西天取经的重大意义,而且告诉他,你已经是一个有编制的人了,等你取经回来,修成正果,必将千古流芳,受万民爱戴,永远记在历史的课本上,让后世的学生天天背诵你讲过的话,还要写中心思想,甚至过了一万年,寒暑假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得看你,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有的猴子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猴子死了,他还活着,这个永远活着的猴子说的就是你!

这一套把孙悟空说的心花怒放啊,俺老孙居然还有如此高的价值啊,更何况我今后是一个有编制的人了,一定要谨言慎行,再也不乱说话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发朋友圈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学生在高中、大学的时候总爱发朋友圈,埋怨学校、埋怨社会、甚至埋怨父母,结果大学毕业考公上岸之后,再也不发朋友圈了,再也看不见他发牢骚了。

这说明啥,说明这个毕业的学生和孙悟空一样,有信仰了。孙悟空之上有唐僧,唐僧之上有观音,观音之上有如来,如来之上有玉帝。若是没有了取经的这层皮,孙悟空就是天庭的一个大反贼!你说“取经”两个字份量有多么重,比玉帝老儿还重要,猴子有信仰,团队有力量,取经有希望。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周处,他也是喜欢在村子里到处欺负人,有一天一个老人说,现在村子里有两大祸害,一个是河里的蛟龙,一个是山里的老虎,这两大祸害,除了你,没有任何人能制伏他们,现在全村的安保工作就指望你了。周处一听,开心坏了,我以前是全村最讨厌的人,人们见到我,都是远远地躲着。居然我现在在村民的心目中的分量这么重啊!于是他拍胸脯说,“这两个祸害交给我,我一定要把他们除掉,让老百姓过上一个安宁的生活!”

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很难缠,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村子里的人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便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杀死蛟龙回来之后。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周处去了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以求指点。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怕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

现在我们搞教育,往往只注重班级前10名或前20名的学生,这完全看的是成绩,这种教育对不对,也是对的,我们教育的上限是培养高级人才。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下限,教育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人,哪怕考试成绩是倒数,起码要是一个合格的人。什么叫合格的人,就是不危害社会,能独立生存,有公共的社会意识,虽然不能出类拔萃,但是在一个团队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人。

刚才讲了如何收服学霸,但是那些考试成绩中等偏下的人怎么办?那么在学校里,就是历练他人品的过程,如何历练人品,也可以参考历史上的连坐和分封制度,比如一个班级分成10个组,每组每个月有打分,只要没扣分,这个组每个月就有礼物和奖状,人人都有,学校校长也不要担心礼物开支,这些礼物都是班费里出的。如果这个组只要一人犯错,全组的礼物和荣誉都取消,你想想,老师多省事了,他们组员自己会管理自己的,谁要干坏事,其他人坚决不答应。

接下来,来看10个组,哪个组的分数最高,分数最高的组就是诸侯,他就有权力给别的组打分或扣分,他还有其他的权力,比如可以自行选择买什么礼物等等。但是这个诸侯不是固定的,下个月你分数比别人少,你这个诸侯就要退位,就让别人上了。这其实就是让学生管理学生的方法,古代历史中的朝堂上或者军队里,常常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例子太多,就不列举了。

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德智体美劳上,学校里只看到了“智”,也就是考试成绩,其实家长也是这样,也只在乎“智”,但是不可能人人考试都第一名的啊,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这个健康是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如果只在乎考试成绩的话,那一个班级的下面的30%就被抛弃了,如果他们自己知道被学校抛弃了,是多么难过,走上社会之后,往往就会成为危险分子。

学霸除了后天的努力之外,本身就有一定的天赋的,我们说的搞素质教育,并不是说向下看齐,全体变差,而是走的是兼顾的道路,学霸是为了升学率,也是为国家培养强基人才。但是一个年级有1000人,不能只管前300名,后700名你也得管啊,至少要他们成为身体和思想健康的人啊!老师说,我管不了,我一个人对接700人,直接会把我累死。

现在的老师确实很累,尤其是班主任,起早摸黑的,每天吊着一口气上下班!我个人认为,历史书看的还是太少了,要从历史中找答案,要让学生自己管自己,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把他其他的才能发挥出来,比如打架斗殴的,你是一个反派人物,我现在把你变成正派人物了,你的职责是什么,就是收拾下面的老二、老三这种反派人物了,摇身一变,你化身为正义的力量了。

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很多人认为做不到,我就一个人,怎么去对50个人因材施教呢?不是这样理解的,考试成绩好的,有自律的,不需要老师管的,中等的可以提高一下的,让学霸和他们搭配组合一下就可以了,一个学霸的同桌搭配一个中等生。还有真的对读书有难度的,确实念不进去的,那就让他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比如体育好的,那就什么体育活动都推荐他参加,能言善辩的,什么演讲都派他去,甚至打游戏出彩的,那么就积极地让他参加社会上的电竞比赛,不要把人都困在一个独木桥上。

图片

不过我说的这些,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创新做法,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有些孩子四肢发达,做体育生很合适的,但是家长不同意,说孩子的头脑简单,是被学校害的,要去闹,你这种搞法,大家就很为难了。我见过打游戏好的,初二就不读书了,被一个电竞团队收走了,这个家长也表示支持,这种就是开明的家长。教育最终的目的,不用说什么千言万语,那都是废话,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实现自我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放弃保姆式教育,让学生们自己教育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03:06 , Processed in 0.2544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