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必看
搜索
热搜: 养生 投资 壹挺
查看: 3140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观察--人类的去向

[复制链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技进步一日千里,超越想像,特别是人工智能,有种恐惧感。开帖记录之。
生活即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0:56 | 只看该作者
谁也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 脑机接口大突破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刚刚,顶尖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公布: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贺斌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与大脑无创连接的脑机接口,能让人用意念控制机器臂连续、快速运动。


看,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突破:通过脑机接口,用户可以用想象来控制机械臂,让它连续跟踪随机运动的计算机光标,学习效果比以前提高了近60%,学习成绩提高了5倍以上。


而且,贺斌团队开发的这个脑机接口,还不需要在头上开洞植入电极和芯片,而是直接从人的头皮上获取神经信号,带顶“电极帽”就可以指挥外物,可以说是随带随取、人畜无害,普通人群也能用。


换句话说,现在,人类已经可以不用说话,只要通过意念,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来控制外物的移动,以意驭物。

尽管贺斌团队的技术还停留在早期实验室阶段,还需要佩戴几百个电极,但是脑机接口领域在产业界早已取得更大的突破,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一家来自哈佛大学的BrainCo公司在这个领域就取得了重大突破。2016年的CES上,他们凭借扎实的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比贺斌团队更先进产品化的意识控制,你在未来的某一天,早上醒来,只要你心里一动,灯就开了。


懒得动手的话,还可以操控机械臂帮你忙,而而这一切,都是由意念帮你完成。


懒得动手的话,还可以操控机械臂帮你忙,而而这一切,都是由意念帮你完成。


BrainCo研发的产品Lucy

BrainCo的创始人是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的博士,是脑机接口领域顶级科学家,与埃隆.马斯克一起被美国主流媒体评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五位创新者之一。也被百年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岁以下35名科学家,是《麻省理工评论》脑机接口领域一百年来第一个入选的脑机接口领域的科学家。


贺斌与韩璧丞博士的工作让大家嗔目结舌,全世界一下子震惊到沉默了。这堪称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它将彻底改变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并进而改变人类自身和社会!

在浓密的云端,科技的惊雷正在酝酿、生成,一场风暴正在扑来!



脑机接口,一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正如贺斌团队表明的那样,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我们已经开始攀登脑机接口四层金字塔,逐级“改造”人类,实现进化。

1、脑机接口第一层金字塔,修复:通过心念操纵机器,让机器替代人类身体的一些机能,修复残障人士的生理缺陷。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瘫痪的青年利亚诺·平托就是穿了这样庞大、笨重的外骨骼,通过脑机接口踢出了当年世界杯的第一球。


上面介绍的贺斌团队的研究工作,也属于脑际接口修复的。其实想要实现的,就是这个目标。随着这个研究的持续深化,未来你只要心念一动,就可以控制手机、电视和汽车等工具。想想,那将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2、脑机接口第二层金字塔,改善:通过脑机接口,改善大脑运行,让我们时刻就像刚刚睡了一个好觉醒来,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能够高效清醒高效地去做一件事情。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比如,哈佛大学的BrainCo研发的赋思头环就是帮助学生养成高效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产品。赋思头环这款产品因为其超高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被美国宇航局NASA官网进行了整版报道,被NASA认为是脑机接口技术的标志性产品。随之,美国国家举重队便迅速采购了这款产品,用于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款产品已经帮助大量学生提高成绩。


NASA官网报道

其实,任正非很早就关注了这家公司,并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告诫全体华为员工:“我们不是志满意得的时候,而是我们追不上时代。”并拿这家公司来举例:“当神经集中度打开,就出来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到底有多少用途?不知道。以前没有搞清楚的事情的漩涡变成了“大气环流”,我形容的“大气环流”是指信息流,用一种信息流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


此外,在美国旧金山还有一家初创公司,他们把脑电图做成了棒球帽,用来缓解卡车司机的疲劳驾驶,提高注意力。


人脑增强是人工智能最顶级的学科,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

3、脑机接口第三层金字塔,增强:通过脑机接口,让我们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

记忆移植就是这个领域研究的重点。现在,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大脑海马体的记忆密码,开始尝试用芯片备份记忆,然后把芯片植入另一个大脑,实现记忆移植。这个实验已经在猴子身上取得成功。

这项技术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把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传输到大脑里,或把大脑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最终实现人类意识合记忆在计算机世界的永生。

4、脑机接口第四层金字塔,沟通:有了脑机接口,人类不用语言,仅靠大脑中的脑电信号就可以彼此沟通,实现“无损”的大脑信息传输

这种脑脑交互,彼此传递的本质是神经元群的活动。不像语言的模糊和词不达意,它是一种彻底的、100%的、毫无信息扭曲的“心领神会”。

这件事,现在Facebook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他们想让人们思考一些东西的同时,把想法传到他人的皮肤上,让人们通过皮肤“听到”声音,进而实现沟通。


什么叫心心相印?这就是真正的心心相印!

2018年,一位失去右臂的残疾女孩女孩林安露借助意念控制的假手在央视舞台上与著名钢琴大师郎朗完成四手联弹,令无数人泪目。这被誉为脑机接口领域的最高成就。根据任正非的小女儿Annabel接受媒体报道中提到,她在这家公司实习时参与的就是这个假手项目。


郎朗安露四手联弹

是的,你没看错:从今天起,脑机接口不再是科幻小说,不再是阅读理解,不再是新闻标题,不再是电影里的幻影和计算机里孱弱的灵魂,而是实实在在的宿命。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对人类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冲击。脑机接口也一样,对人类社会来说,这或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大海啸!

铁器的发明,传统农业社会的出现,引发了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在中国,这场战争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打到了汉代,才告终结。

电力的发明,工业社会的出现,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大战,让整个二十世纪上半叶,染上了血色。

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脑机接口、生物等技术等推进,在带来科技福利的同时,也将引发一场新的社会变革的风暴。

如果说,以前的技术进步,只是让“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而脑机接口等技术等突进,则可能将让富者愈聪明、愈博学、愈健康,贫者越加弱小,乃至最终出现超级人类。

比如,整个大英博物馆的知识,在未来,可能花不了太长时间,就可以通过脑机交互,进入一个人的大脑。通过脑机接口,一个人也可以称为一个像钢铁侠的这样上天入地的超人。

想想这一幕吧: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原版人类在超级人类面前,就可能像臭虫面对人类一样无力和脆弱。你想想,当你把一只臭虫冲进下水道的时候,你的内心起过一丝波澜?

写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小说狄更斯 《双城记》开篇的那段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善良的人们啊,你们要更审慎!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3:37 | 只看该作者

中美对决的时代背景:人类第5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的终极竞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p.weixin.qq.co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王济武
来源:启迪控股(ID:tusholding)
导读:
人类前四次产业革命规律是什么?强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有哪些?当前的中美之争,与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有着怎样的关系?获得了上帝权力的人类还是人吗,实现永生的人类还需要进步吗,是否会退化?
这些问题,或许你都能从本文中得到答案或启示。
1
人类前四次产业革命的规律
公元前4000年左右,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的以金属工具制造、使用和以水利技术大力发展为标志的农业革命,可视为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
一直延续至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了以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作为动力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引领了以电气化、化学应用和内燃机三项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与手机的普及应用,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带来的信息产业大发展,带来了第四次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这一次,中国抓住机遇,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信息产业强国。
从时间轴看,产业革命呈现加速趋势。
表1人类第一、二、三、四次产业革命概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顾历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再对照当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规律:
(一)  历次产业革命依次满足不断升级的人类需求
每次产业革命的发生都必须是符合人类(特指大规模人群,而非某地域、某阶层)追求更好生活的需要,前四次产业革命都是出于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农业革命、纺织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先后满足了人们吃饱—穿暖—住与行—社交等需求,并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给人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满足。
第五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对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探索和追求,是满足人类更舒适便捷、更有尊严和价值的生活需求的重要依托。
表2  历次产业革命与人类主要需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技术革命不等于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发生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依赖于产业基础设施
产业革命的发生依赖于技术革命带来的科技创新,然而并不是任何一种技术创新都能成为产业革命的技术基础,都必然带来产业革命。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革命;再如,大型计算机很早就出现了,但只有乔布斯和他同时代的创新者,把人类从只有少数公司才能拥有的昂贵、大型计算机时代,带入廉价个人台式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如其他生活日用品一样,进入千家万户。
也就是说,产业革命难以通过个别技术的突破或个别产业的增长而实现,必须依靠新技术的大量集中与广泛应用,即通过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广泛改造升级,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带来全社会产业普遍发生“质”的跃升,才能形成产业革命。
而技术要成功应用于产业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例如,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虽然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最早且大规模将这一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却是德国和美国。
又如,英国科学家最早发明从煤炭中提取化合物的技术,但反而是俾斯麦通过“  计划”引进到德国,建立了重化工业。
再如,虽然英国的科研传统更悠久,但德国和美国更加重视理工类应用科技以及应用类研究机构,如,贝尔、爱迪生、西门子等,再加上强势的政府“产业政策”主动引进并资助应用,又使德、美科研转化周期比英国至少快3-5年。
另一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设施也是产业革命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农业革命时期的水渠、水坝、井田制等保障了当时中国的农耕活动和生产组织形式;海上三角贸易以及东印度航线带来的棉花供应与纺织品销售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必要条件;相应的保护奴隶贸易、棉花运输、纺织品倾销的“海军舰队”也是维持产业体系的必备基础设施;德国和美国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两类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是公路、铁路、开矿、发电、电网,软件是社会保障与全民义务教育体系,及理工类大学的大发展。美国与中国投资建设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卫星网、互联网、光纤网等也为美、中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市场规模,只有大规模需求才能有效刺激产业革命的发生
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是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因为规模化的生产依托规模化的需求。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当时世界人口最为集中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及中国,人口超过世界总人口2/3;第二次产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口约550-1000万,还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而同期的荷兰只有150万人口。
并且到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德、美人口分别为8000万和1亿,到一战前夕,德国电气产品出口占世界电气产品出口的比重近50%;信息产业革命时代,美国至少3亿人口,中国14亿人口。
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人口量相对不足国家相比美国和中国都呈现衰退趋势。特别是美国,如果不和中国比,而和英法德日俄对比,他是明显发展更快的。
产业革命的发生还有赖于一定规模的有素质劳动者。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前,英国手工工场快速蔓延,培养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直接推动了各种生产机器的发明。
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德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加强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培养了大量工科、农学、化学等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美国在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
仅1820—1860年期间,就大约有5000万移民来到美国。这些来自欧洲、中国以及拉美等国的移民不仅给产业革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使全国人口和国内市场很明显地扩大了。除了移民,快速城镇化也为产业革命造就了大量劳动者。
除此之外,从20世纪中后期至今,美国以海外代工的形式,将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生产转移到亚洲、拉美等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使实际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增加。
(四)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跨国协作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进行全球协同。从历次产业革命,可以看到从国家治理、技术合作、生产网络等不同层面的协同。
英、荷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协作,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在1688年之前,荷兰舰队在名将米歇尔率领下,击败了法国,并几乎摧毁了英国舰队。所谓“光荣革命”甚至是荷兰执政率领荷兰海军登陆英伦,和平接管了王权。当然还有无权的双国王,即威廉的英国夫人玛丽。
荷兰人威廉三世很像得位不正的唐太宗、明永乐大帝,力图用文治武略证明自己的卓越与合法性。
随后,英国与“老对手”荷兰化敌为友,英荷舰队先后联合击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成功取得了直布罗陀海峡及地中海的通航权,获得美洲与印度的殖民地,并取得了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贩卖奴隶的权利,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英国发展手工纺织业来自荷兰(尼德兰)的转移,全球贸易基础设施——海军,则来自于英荷联合。英格兰建立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公司,也吸收了大量荷兰资本,等等。
1789年,英国纺织技工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窃取了英国纺织机技术后,到美国建设了第一个棉纺织厂,成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当然英国人叫他“叛徒”),后续的还有政府支持和Thomas Digges及Francis Lowell等工业间谍,系统地从英国窃取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虽然美国不光彩,英国不情愿,但客观上还是把英国技术复制到美国,促使美国在19世纪初完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顺便说明,正因为美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偷来的,美国对工业间谍会更敏感)
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的,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德国与英国的竞争协作。德国领先全球的电缆工业技术,化学工业技术都是从英国引进,正所谓“英国开花,德国结果”。德国有机化学工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英国自由贸易为其提供的市场,凭借化工等新技术的突破而获得的(英国是当时有机化学工业的最大需求国);不仅如此,德国化学制药业公司,如赫斯特和西门子,也选择在英国进行直接投资;此外,德国还利用英国廉价的铁、纱线、机器等生产资料,服务于自己开拓市场的目的。
日本明治维新,引入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则是借鉴德国模式开启工业革命。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新办模范工厂,从外国买入机器,并鼓励私人投资。提出“求知于世界”的口号,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熟练的科技专家,尤其对德国和英国的技术利用最多。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到德国等西方国家去学习与考察。聘请德国专家设置化学研究所、化学工厂,发展水泥、炼铁及其他金属工业,尤其是创设兵工厂。
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是中美必须协同的内在原因。中国与美国的捆绑,实现了美国信息工业与技术向中国大转移。信息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和邓小平恰在节点时刻,联美抗苏,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主要是对美开放。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三代领导人领导期间,中国韬光养晦,在苏联倒台后,又抓住了“反恐”、“2008金融危机”两次战略机遇期,与美国捆绑(深度捆绑),实现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同步。当奥巴马、特朗普上台,美国悔亦晚矣。
(五)产业革命对“城镇化”带来不同影响
产业革命不仅带来经济大发展,也带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城镇化”,但不同产业革命对城镇化方向影响不同。
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城镇化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使人类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虽然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埃及尼罗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就出现了小集镇和城市,但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后,以满足住、行需求为主要特征,推动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
表3 世界部分国家产业革命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单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次产业革命因为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发展,但并不构成“住”、“行”质变;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电灯、电话、电器、汽车、火车、高速公路、铁路等通讯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便捷联系,加速人口向城市集聚。电气工业的发展,使大规模集合居住成为最有效率、最舒适的选择。大规模城镇化、城市群化,都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产物与特征。美国1879年发明电灯,1882年纽约建第一座火力电厂,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8年福特生产T型汽车……1870-1940年,美国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城市由663个增长到3464个,城市人口由990万增长到7400万,城市人口比例从25.7%提高到56.5%。同样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先锋的德国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城市化率由20%增长到80%。柏林则从不到20万人口的小镇一跃发展成为300万人口的大都会。
第四次、第五次产业革命带来逆城镇化浪潮。一方面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过度发展导致地价上涨、住房紧张、交通堵塞、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另一方面,便捷的交通条件,尤其是信息技术深度发展,重新定义了“空间”距离,再加上人们追求更舒适、更有尊严生活的需求,部分产业和人口逐渐向城市外围转移,表现为“逆城镇化”。美国、日本等都曾经历过这一过程。
日本在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了东京湾城市群,日本号称全国没有一条未整治(水泥化)过的河流。第三次产业革命成熟后,反而出现了以河道自然泥土恢复为典型表现之一的“反城镇化”趋势。
全世界范围内,“环保”、“绿色”、“节能”、“自然”成为潮流。这一现象背后根本原因是催生“城镇化”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已至尾声,世界已从70年代开始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国“环保”格局十分特殊,中国几乎是在同步信息化时期,经历改革开放30年,实际是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大规模补课周期,对中国而言,城镇化与环保是混合期的辩证法课题。
(六)从产业革命脉络看,“弯道超车”是伪命题
人类历史上产业升级与强国崛起,几乎都严格按照农业-纺织业-电气产业-信息产业的逻辑与脉络,而且前次产业升级是后次产业升级的必要基础条件。那些前次完成后次没升级的国家自然衰落或相对衰落,如中国古代商朝、近代中国、一战后英国、二战后法国、日本,冷战后俄国等。
反之,“大跃进”式弯道超车几乎是失败的,包括苏联、大跃进后的中国,以及大量从农牧业向第三次产业革命进军的第三世界国家,如阿根廷、伊朗、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等。二战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实现工业化严格意义上只有中国。
1. 中、苏同异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重”工业特征,首先取决于资本积累。在文革之前,中国毛泽东与苏联斯大林几乎是采用了同样的“弯道超车”战略,即不经过纺织业等“轻”工业,从农业国直接向“重”工业转型升级:
①在资本积累上,两国同样采用暴力革命剥夺地主、贵族、资产阶级,同样用人民公社、集体农业剥夺了农业的积累,同样通过反小资反右,集合了小资、知识阶层的积累,并同样用人民专政下的计划经济完成了各自的五年计划。
② 在技术引进上,苏联得益于特殊世界地缘格局背景下德国、美国的“有私”输出,中国同样得益于朝鲜战争后,形成东西方冷战格局下,必经的苏联对中国的“武装”,包括“156项”的完整技术输出。
③ 中国“大跃进”大炼钢铁,超英赶美,是典型的强行“弯道超车”失败。
④ 中苏分岔仍是资本积累不够。
大跃进失败后,两条路线斗争后的结果是中国发动革命,向官僚阶层要积累,苏联则保存了官僚特权。历史上大修高速公路、大建汽车厂(大众、保时捷等)的希特勒也在凯恩斯主义用尽后挥刀向犹太人要积累,强行向重工业超车。历史上惨痛的政治悲剧本源正是来自积累不足、而又强行弯道超车的错误政策。
⑤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在毛泽东时代艰苦积累完成重工业基础上,对内改革一是取消公社释放农业,二是鼓励乡镇企业、个体户、军转民等多种经济,发展轻工业。从产业升级角度,正是起始于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体系补课。改革开放第一轮 ,特征就是乡镇纺织业的兴起,及连带纺织品配额谈判。对外开放主要是对美日欧开放,早期出口煤炭、金属、木材等原料及简单廉价工业制品,后期“三来一补”出口加工,从美日欧换得宝贵外汇,用外汇大量成套从美、日、德(以日本为主)引进石化工业、电气工业、汽车工业等等。
同时配合政治制度上“不争论”,财政制度上“分税制”等中央集权的大基建,投资发电、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等,大拆大建,大规模城镇化等,迅速完成“二三”两次产业革命的补课与赶超。
苏联后期领导层也深感“轻”工业基础不具备,经济失衡,也想“改革开放”,但因地缘格局,美国为首的西方并不接受他的开放与融入,同时由于苏联解体,失去中央集权后盾,并没能完成“补课”,因而衰落。
2. 第三世界国家“弯道超车”皆是失败,几乎没有成功案例。以阿根廷为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阿根廷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了发达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来临时,阿根廷试图通过发展工业摆脱困境,大力扶植国企发展水泥、电力、冶金等重工业,试图从农业直接进入重工业,但这并没有让阿根廷摆脱经济危机,反而导致了民粹主义的泛滥,最终激起军事政变,弯道超车失败。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类似,“大跃进”式弯道超车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即使如相对发达的韩国,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直接超车至第三、第四次产业革命,小马拉大车看似辉煌,但此类头重脚轻的经济体经不起任何危机冲击。1997年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几乎破产,30个大财阀企业中有16家惨淡退出市场,25家大型银行中的16家沉寂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全社会大量失业、中产阶层没落,韩国经济遭受史上最严重打击,其影响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
3. 或可成功的小国案例:越南模式。越南正严格复制中国改革开放道路,前景较大概率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越南从劳动力密集的纺织工业起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17年GDP总值达到2276亿美元,经济总量已和葡萄牙相仿。纺织品服装、鞋类、消费电子产品等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越南凭借其较为廉价的劳动力,有可能成为新的小“世界工厂”。
(七)从产业革命看GDP失真与研发经济的重要性
研究宏观经济规律的感受是,GDP、GNP只是统计数字,近年来越来越失真,比如俄罗斯GDP尚不如广东省;中国的钢铁、水泥、高铁、电力、化肥等都占了世界一半以上,几百项第一,但中国的GDP不是第一。这说明GDP数字失真了,其中除了汇率、统计科目的失真,还有更深层的产业与科技原因。
1. 一、二、三产业划分已过时。
① 一、二、三产业统计在GDP中的比重,更多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宏观经济。经过多轮的工业化改造,农业中包含了大量的工厂化、流水线农业、牧业,也包括大量观光农业以及新兴的田园综合体,它们是什么“业”呢?比如内蒙古的羊肉成本高于从德国进口的羊肉,因为内蒙古是传统畜牧,而德国是现代(或叫科技工业型)畜牧。
② 一、二、三产业统计中,无法显示科技与产业先进度。俄罗斯的GDP再低,也是能研发飞船、制造各类飞机的国家,飞船工业的GDP数字与制鞋、制衣不是同等维度的。
2.投资+消费+进出口同样不能反映产业质量要素与经济效率。所谓挖个坑再填是二次GDP。同样,凯恩斯主义只能风行于二战前后,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影响下,低端的投资、低端的出口、经济价值含量越来越低。
3.现代经济应当划分为研发经济、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三类。其中,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以爱迪生实验室、贝尔实验室、Google 阿尔法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等为代表的研发型经济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与发动机。实体经济中,可以按第一、二、三、四、五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主导产业进行分级,更能有效观察对比、指导高端产业的发展与政策引导。
实施新的GDP修正与产业划分修正,才能指导突出培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突出加强研发经济的比重。
2
花落谁家?强国崛起的真正历史规律
(一)第一次产业革命与中国周、秦的崛起
在农业革命时期,农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强盛的根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技术、基础设施以及适合农业发展的制度设计,都是农业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
第一,中国周能够取代商,跟周重点发展当时的战略新兴产业农业密切相关。整部《周易》所讲都是夏朝农业部长“稷”的后人对农业的诠释,“小国周”打败老商业强国“大商”的策略,讲的都是农业产业治天下的制度设计:井田与分封。结合《尚书》、《诗经》看《周易》,这是一部周文王与周公共同写作的农业革命、周取代商崛起的史诗。周易对“鹿”、“猪”,多种农作物以及风、雷、雨、水、泽、土、火等自然要素,天时地利的描述,比比皆是,用心良苦。是对内培养团队(君子)、对外指引策略的史书与教科书。周之后,江山就叫“社稷”。
第二,秦国逐步走向强大也是以农业作为坚实基础。
在秦之前,魏国经历李悝、西门豹、吴起变法,率先崛起。李悝提出“尽地利之教”,大力发展农业,变法奠定了富国强民基础。吴起从魏去楚后,推行的楚国变法也都是效仿李悝之法。魏国整河渠,兴水利,强“武卒”,故能以晋分三国起步,成为战国第一霸。秦国重用商鞅(商鞅本是魏人,封地商,称商君),复制了魏国耕战变法,因而崛起。春秋末期吴王修刊沟,战国魏通黄河,秦国修都江堰、郑国渠,而其他各国都无史载此类巨大的农田基础设施。都江堰、郑国渠各兴田约400万亩,每亩增产可养1人,即800万人,即100万户,这才是大秦崛起、楚汉争霸的战略资产。
第三,从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来看,也能发现农业规模的重要性。同时兴盛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5000多年一直延续?为何只有中国能“大一统”,根本答案只有一个: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
1. 四大文明只剩中华的农业原因:秦朝统一六国后修筑的长城,成为中国农牧业的分界线或“围墙”,避免了牧业文化区对农业文化区的冲击,也让长城以内的农业文化区一系列基础设施得以保留和发展。黄河、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等各年代修筑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虽然历经数百年或数千年,从未遭受重大毁坏。而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印度恒河流域恰恰缺乏“长城”的保护与分割,辉煌一时的农业文明,随着灌溉系统没落,被战火反复摧毁,一蹶不振,成为历史。以古巴比伦为例,古巴比伦先亡于波斯,再亡于阿拉伯,最后在1258年被蒙古人彻底破坏灌溉系统。
2. “大一统”的根基: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奠定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是王朝发展的决定要素,王朝实现大一统的基础是农业区的大一统,非农业区如东北、西北、河西走廊、西南、东海沿海地区始终有得有失。秦王嬴政修长城,通灵渠,通秦淮。隋炀帝杨广打通大运河,正是中国农业文明延续与一统的根基,真正的“大一统”始终在长城以内,长江、黄河、大运河的流淌范围内。
3. 古代战争:游牧民族从未战胜过中原文明,包括军事。
农耕文化先进于游牧文化,能提供更为稳定和丰富的生活物资来源,能够规模制造更多的手工产品,包括秦箭唐刀明炮等武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周朝时期的西戎,秦汉时期的匈奴、鲜卑,北魏时期的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回纥,宋朝时期的契丹、女真,明朝时期的蒙古、女真,还是清朝时期的喀尔喀、准噶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曾发生过多次的冲突与战争,但游牧文化都未能战胜农耕文化,甚至被农耕文化所同化。所谓“草原帝国”“游牧可汗”,相对于大规模先进的农耕文明,都是伪命题。
秦始皇建长城后,特别是大运河修通,华夏文明表面败于游牧民族只有元朝一次。研究蒙古军史的学者普遍过度关注于骑射,忽略了无敌蒙古军团的构成正是蒙古军队+中原产业。正是南宋失策的联蒙灭金,将中原拱手让于蒙古,蒙古人合并了中原的人力、财力、武力、器械,才能无敌。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在内部争汗的战斗中,所依仗的主力正是中原汉军,正是中原世候汉军打败了阿里不哥等其他大汗的纯蒙古军主力,才有了忽必烈汗。南下灭宋的元军主力仍是中原汉军、中原汉人舰队。可以说元灭南宋,无非是忽必烈统治的中原统一了江南割据政权。无非是复制了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努尔哈赤在后金实行“八旗军制”“牛录制”“满汉分治”之后,建立起农业基础,才能满汉合流,趁乱轻取天下。所谓满清入关,也是满汉合流,以80万北方汉军为主力的大一统农业区统一战争。大清占据农业区后,面对沙俄东进,反而逐步放弃了通古斯发源地,后退了满洲旧地。与周室灭商占商后开发中原移都洛阳是同样的中原逻辑。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
17世纪的荷兰似乎具备比英国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更为优越的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但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1566年即完成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共和国,政治制度更加开明、金融制度更加完善的荷兰?
一方面是因为荷兰在进行海外扩张完成原始积累富甲天下后,没有将多余资本用于纺织工业积累,而是投向围海造地及渔业,毕竟荷兰当时只有150万人口;另一方面是英国具备当时棉纺织业大规模生产的所有条件。
一是拥有产业革命的生产技术,英国率先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它的出现极大提高棉纺工业生产效率;二是具备一定体量的市场规模和人口,当时英国和全球人口分别达到1000万和10亿规模,只有能大规模机械生产的棉布才可满足人类穿衣需求,反之需要手工制作的丝绸和麻布则不行;三是具备保证产业革命发生的基础条件,荷兰执政兼任英国国王:1688“光荣革命”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转折点,也是英荷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英荷谁完成工业革命的转折点。
威廉三世是个荷兰爱国主义者,他武力抢占王位,从荷兰向英国大量移民(等同于殖民),从荷兰向英国引入大量资本(也可叫剥削),从荷兰带来军队教官,甚至宫廷卫队等。英国人叫他“征服者”,“荷兰人的王、英国人的执政”。
在1688年之前的1566年,荷兰军队率先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威廉三世的爷爷,成为荷兰国父(最高执政官)。荷兰共和国打败了西班牙强权,在东印度、南北美,建立了“公司+航线+贸易+殖民地”模式,是第一个充分发展殖民制度的国家。荷兰控制了70%的贸易,比英国大一倍。垄断了金融业,直到18世纪荷兰仍然是英国债权人。
克伦威尔出于贸易和财富的目的,发动了三次“英荷战争”,最后一次在名将米歇尔带领下,荷兰舰队不仅打败了英法舰队,还发明了海军陆战队,登陆伦敦。正是由于荷兰敌人查理二世之后英国宗教内乱,给了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机会(时任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使得荷兰执政得以带着海军陆战队夺得英国王位。也正是他一手托两家——“英荷同体”,将荷兰1566年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包括造船业舰队、陆军制度、资本与金融制度、贸易航线与殖民地模式引进复制到人口更多、国土更大的英国,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他的历史作用非常类似于周商合并时的周公。
军事上,威廉三世通过英荷协议,将英荷联队中英国舰队的比例定为60%,并由荷兰资本贷款给英国大造舰船,让原本弱于荷兰的英国海军数年后成为世界第一。
他同时引入了荷兰军官团,彻底改造了原本微不足道的英国陆军,建立了新式7万陆军。他发动并打赢了“西班牙王位战争”(1702-1713年)、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1689-1815年),大败西班牙和法国。他死之前于1702年10月“维哥湾海战”,消灭西班牙与法国主力,从此英国才控制了三角航线和东印度航线,接手荷兰控制了贸易。
同样,也是威廉三世本人将英荷东印度公司划分了贸易领域:英国在印度发展棉纺,荷兰在东南亚发展香料。20年后,英东印度公司棉纺利润即超过荷兰公司的香料。他甚至安排了从荷兰给英东印度公司大量股本。也是威廉于1694年用荷兰模式和资本,改革了英国财政和金融制度,包括发行公债、成立英格兰银行、成立皇家铸币厂、建立伦敦证券交易所。如果没有威廉三世的文韬武略,没有从荷兰复制引入技术、资本和金融制度,就没有英国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正如丘吉尔所说“在个人本领、能力与治国才能上很可能无人能超越他”。
(三)第三次产业革命与德国、美国、苏联的崛起
德国、美国、苏联能强势崛起,还是因为具备了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首先,德国和美国拥有电气革命发生的产业基础设施:一是电气技术的率先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本质是电气革命,最显著的表现是电气应用。
虽然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最早将这一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却是德国发明家西门子和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所发明的发电机、输电设备等产品将德国和美国率先带入电气化时代。
二是大力依托和发展煤炭、钢铁、公路铁路等资源及交通基础设施。以德国为例,在俾斯麦政策指导下,德国全境竞相修筑铁路,对煤炭、铁轨、机车、车厢等产生了巨大需求,有力地推动了采煤、冶金、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扩建。
其中,德国鲁尔区以煤炭、钢铁为基础,大力发展经济,在短时期内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大力加强铁路、公路、电站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以铁路的发展最为突出,铁路的投资建设不但为美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铁路的发展通过后向联系又带动了钢铁、机械和煤炭产业的发展。
同时,美国政府通过1861年《加利福尼亚法案》、1862年《太平洋铁路法案》授权铁路的建设,政府赠予土地用于铁轨铺设,大大加速了铁路的快速扩张。通过铁路、公路、发电厂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为德美两国提供广阔市场,而且拉动了钢铁、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为后来两国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拥有统一市场、产业人口规模和产业资本。德国通过普法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同时,以普鲁士为首的多数邦国逐步实行农奴制改革,德国封建农民逐渐转变成了自由劳动力,获得了产业革命所需要的大量工业人口;同时,德国贵族将这笔巨款赎金逐渐投资于工业生产,转化为产业资本。最后,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业工人的生活条件,延长了工人劳动寿命,满足德国工业革命发展对劳动力不断增长的需求。
类似的,美国一方面通过向西开发抢占印第安人空间,另一方面则通过南北战争摧毁了南方封建庄园经济,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产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大量产业人口和生产资本,同时也为工业品打开了国内市场,促进美国统一市场加速形成。
到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的人口规模分别为9700万、6600万、1.75亿、5300万,远远超过了英国、法国的4600万、4000万。充分说明4000万人口级别以上的英法,特别是在民主制的发展中,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竞争中被5000万-1亿人口级别的德、美、苏、日甩下了。
表4 一战前(1913年)美德苏日英法人口、政治制度及工业化政府作用对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是政府出资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极大推动电气革命发展进程。以美国为例,美国本身不具备英、德等国家悠久的科学传统,几乎白手起家。1850年美国北部及西部诸州已经实行免费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19世纪晚期,美国开始建立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民免费教育体系。1860年之后的半个世纪,美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由570万人增加到1800万人。1870-1916年,美国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从9300人增至49800人,教育经费从6千万上升到6亿美元,1862年“英里尔法案”划拨出国有土地在各州建立理工和农学院,许多工业技术学校和工艺学校也在电气革命时期建立起来。
正因为这些举措,为美国的电气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产业技术、专业工程人才保障。美国推动科技创新,重视科研转化、理工类应用技术与实验技术,建立了大量工业研究所,并拨款在各州大学建立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而中国工业化阶段理工类院校模式与其说是学苏联不如说是源自美国。
相对于德国和美国,苏联的快速崛起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获得德国、美国技术转移。德国为了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将很多军事工业和武器研发试验搬到了苏联,让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技术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一战后,苏俄被西方封锁,德国也被英法限制军备,列宁和斯大林迅速与德国结盟找到合作点。德国将国防工业项目搬到苏联,双方合作包括:火炮、坦克、舰船、飞机等。德国正是通过“技术转移+教官+贷款”,帮助苏俄建立了国防工业。仅仅1930-1933年,苏联就从德国进口了23亿马克设备,比如德国将全套E-Ⅰ级潜艇的图纸送给苏俄,打造了潜艇部队。
二战元凶格林元帅也是苏俄航校的教官,苏俄主要的炮弹厂由德国克虏伯协助建造。此外,美国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向苏联进行大规模技术转移和贷款、投资。美国对苏俄的帮助,既包括资本、设备,还包括先进的工业设计。
著名德裔美国人阿尔伯特·卡恩是美国工业建筑与规划先驱,既是“美国现代工厂之父”,也可以说是“俄国现代工厂之父”。正是他设计了福特汽车厂。也是他总共为苏俄设计了521个工厂,并训练了上千名工程师。没有阿尔伯特·卡恩就没有苏联“一五”、“二五”计划。由卡恩设计、美国厂商提供设备的工厂,几乎覆盖了俄国所有重工业行业。比如军舰、坦克、拖拉机、钢铁、炼油、无线电、轴承、汽车、火药等。通用电气、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及福特汽车、杜邦等都积极投身其中,也赚的盆满钵满。
二是通过大量剥削农民财富,形成快速资本积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直接建立第三次产业革命基地,用于发展重工业。例如,苏联通过苏维埃革命、兴办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大肆剥削农民利益,获得原始资源来发展重工业,只用了短短三十年就完成了西方需要上百年工业化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历程和苏联十分相似,通过土地革命、大办人民公社、反右派等群众运动,积累必要大量原始资本发展重工业。
总之,中国复制了苏联的模式,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做法从历史上看几乎如出一辙。但是中苏的分岔点又有两次。
一次是毛泽东通过大革命向官僚阶层要资本发展“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工业,而苏联则保留维护了官僚特权阶层。另一次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下,通过大规模引入美国、日本等国先进技术,从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入手,补上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根基。而苏联直到解体也没有补上这一课。这是国运分野的国策之始。
(四)第四次产业革命与美国、中国的崛起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仅仅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可是它却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无人撼动的地位,成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
特别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发生以来,美国引领了信息产业的变革,以IBM、微软、思科、苹果、谷歌、FACEBOOK等为代表的伟大企业先后崛起。而中国则依靠改革开放和巨大市场规模,大量引入美国先进技术,实现了信息通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诞生了像阿里巴巴、腾讯、联想、华为等一批世界级互联网和信息科技企业。
探究中美两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两国都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完整基础设施要素(互联网、光纤、手机、卫星)。以中国为例,中国目前光纤宽带占比超8成,全球最高,4G普及率高出全球均值一倍多。
截至2017年底中国光缆线路总长度3406万公里,光纤端口达到6亿个,光纤用户达到2.6亿户,是全球光纤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手机终端用户也达到7.6亿,也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超级计算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目前拥有202个全球最高性能计算机。相比之下美国只有143个,排名第二位。日本拥有35个超级计算机位列第三,德国有20个排名第四。此外,世界上拥有全球通信导航网络的国家目前也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二是中国和美国拥有信息产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条件:相当规模的城镇化人口数量及相当体量的二、三产业规模。截至2017年底,中国、美国、印度的人口分别是13.8亿、3.3亿、13.3亿,大大超其他潜在竞争国家。其中,2017年中国和美国的城镇人口分别为7.8亿、2.8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信息化工业的到来奠定了人口规模基础。
同时,中国和美国二三产业规模体量也极为庞大,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业规模也不断上升,其中2017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57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世界上完整完成一、二、三、四次产业革命的国家也只有中国和美国。
三是美国政府最早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引领了产业的变革。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美国军方的大力倡导下,克林顿政府积极推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即实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因特网-II”、“下一代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计划,这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使美国在迅速普及以电子计算为特征的基础上,率先进入到以计算机与通讯相结合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
同时,美国在IT、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研发人员,这也为美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保障。
四是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抓住了40年宝贵战略发展时期。期间,中国利用美国围堵俄罗斯和反恐战争背景下需要与中国联盟的蜜月窗口期,大力从美国引进(几乎是复制)信息产业革命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同时从德国和日本引入第三次产业革命(电气制造、重化工业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正是基于以上四点因素,信息革命的时代具备崛起条件的国家自然只剩中国和美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比较
(五)国家制度集合力与强国崛起
从历次技术革命后世界各国的国运起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技术革命后的产业转型期一国是否具有强健的“制度集合力”,是产业革命能否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也是产业革命能否撬动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
1. “周英王道”的制度集合力
在农业技术革命时期的中国周王朝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和殖民扩张时期的英国都表现出较强的制度集合力:对内“集权”、对外“封建”,在殖民统治范围内不搞拿破仑法典式的“移风易俗”而就地取法“入乡随俗”。
在内部,周王朝根据宗法制建立了周天子集权的贵族等级体系;对外,周天子任命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王室贵族成员担任诸侯,推行周礼的同时尊重各诸侯国当地传统习俗。
同样,殖民扩张时期的英国,也是对内采取君主立宪,贵族统治,对殖民地采取“分封式”管理,使各殖民地建立起与母国相似的法律和贸易体系,从而建立起推动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和市场需求体系。
2. 秦汉、德日俄美等国“霸道”的制度集合力
纵观世界历史,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时期几乎不存在真正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历次产业革命中的代表国家,除美国联邦制外,其余几乎100%是集权、反民主甚至是专治的统治。
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中国封建帝制初期的秦汉王朝对内施行中央集权,对全国范围内的物力、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确保大型水利、国防工程的实施。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君主立宪制下贵族专制、妇女甚至无选举权的英国,而没有发生在率先建立民主共和体制并选举首相且资本实力更雄厚的荷兰。这很大程度上缘于没能复辟当上荷兰国王的奥兰治亲王借1688年光荣革命之机,率一万荷兰海军陆战队登陆伦敦,当上了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并机缘巧合地召集英荷舰队,打败了西班牙法国,控制了“三角航线”与东印度航线,引入了荷兰资本、人才制度,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
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首先是在绝对帝制的德皇支持下,专权地建立了与电气重化工业产业模式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铁血”地迅速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转化为产业和国力。
德皇威廉二世名言“朕的意志是最高法律”。独相俾斯麦则反对建立内阁,由他直接任命各部负责人(国务秘书)。苏联也是在斯大林集权统治下全力发展代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电力、钢铁、化工、军工等重工业,实现产业转型。第四次技术革命中,即便是联邦制下的美国,也集权化地整合军工联合体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实现了登月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催生了一大批现代新型科技产业,计算机、卫星网、互联网等都是倾举国之力军转民衍生的产物。
3.  人类“民主”规律
二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一直将民主、自由、博爱等“普世价值”作为人类政治体制最合理的形态。但研读世界历史可以发现在技术革命后的产业转型关键时期,集权和“反民主”制度往往是主流;而真正“民主”的制度一般在技术革命间隙的长期稳定状态中存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之前的游牧社会、渔猎社会和贸易小国,如中国上古时代和西方古希腊城邦国家大都采取以选举为特征的民主共和体制。
《礼记》书,“大道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的是大禹之前部落共选的原始民主与禅让制。游牧民族蒙古在《大礼撒》法典里明文记载了原始选举制。希腊城邦(其实规模类似于我国的一个镇)当然也能召集人数不多的全体男子开会民主决策。
即便经过几千年封建专制熏陶的华人农民,1777年在南洋婆罗洲(加里曼丹)也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选总统制共和国“兰芳”,共选举了12任总统(后为荷兰所灭)。“兰芳”的民主基础是岛国贸易。中国作为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后存续时间最长的农业国,开国于周,秦汉走向集权乃至暴政。
最“民主”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最享有自由政治权利的时代,是农业产业稳定期的宋代。明代加强了专政,同时也扩大了“内阁制”,甚至出现了30年不上朝的“虚君”万历。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制度集合力较强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和封建帝制下的法国迅速完成技术革命后的产业转型。而到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制度集合力较强的德意志、日本和美国抓住了机遇,把已经“民主”化的英国和大革命后的法国甩在身后。
法国历史上最自豪的时期恰是拿破仑的皇帝集权统治与第二次技术革命重叠的时期,拿破仑之后的法国始终摆脱不了西方二流强国的身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内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历程,靠的也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管理制度,而政治和金融制度更加“民主自由”和“优越”,且承接了欧洲工业革命成果的拉丁美洲,资源更加丰富的非洲,到如今都仍没能全面实现工业化,关键因素也是欠缺制度集合力。第四次产业革命时期,日本“失去的30年”也是在被强迫“民主”下不断更换首相的三十年。
4. “普世价值”的曙光。以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五次技术革命或许能为人类真正带来“自由、民主、博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解决困扰人类社会千百年的信息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已经使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成为可能;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使人类逐步实现摆脱疾病和死亡的愿望;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与机械力量相结合的智能制造等,有望彻底消灭人类社会中的剥削、压迫和奴役,为人类打造一个真正的“自由、民主、博爱”社会。
(六)产业革命、地缘格局与强国崛起
产业革命是强国之主要因素,地缘格局与文明冲突也同样影响着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纵观世界历史,大陆国家处四战之地,相对边缘国(包括岛国)地缘不利,强国崛起之路往往不易。古今中外,率先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崛起成为强国,又在争霸中失败的典型国家如战国时期的魏国、冷战时期的苏联,都是因为大陆地缘劣势而失败。
优越的地缘格局为战国时期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有利条件。战国初期,收益于李俚变法提出的“尽地利之教”及“耕战”思想,魏国率先崛起,成为战国第一强国。但魏身处四战之地,难以发展,最终由盛转衰。后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楚国也通过吴起变法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为遏制秦国发展,以楚国为首的关中六国先后发动了六次合纵抗秦,但由于立场不坚定,在秦国连横外交的反击下均以失败告终。
今天再看“秦国崛起”,除了拥有关中和巴蜀两个富饶的农业区、经济实力强大外,位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四塞之地,西侧弱小的游牧民族奠定后方稳定,东侧赵韩魏三国彼此不和,优越的地缘优势也是其在战国七雄博弈中胜出的有利条件。最终争夺天下的正是地处边缘又完成了耕战变法的秦与楚。
地缘环境与地缘战略失误是德国一战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三次产业革命使德国成为20世纪初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综合国力远胜英、法、俄等周边国家。
但“一战”和“二战”中,德国均以失败告终,这与地缘环境不无关系。一方面,德国地处中欧,东西南三面均被其他欧洲国家制衡和牵绊,容易面临周边国家的联合包围攻击,地缘环境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从地缘战略来看,一战时德国选择与同样处于中欧内陆的奥匈帝国结盟的,并陷入英法两大边缘国以及陆地大国俄罗斯的东西战略合围中,加上海权强国美国的参与,德国最终失败。一战德国凭产业升级的国力东西两线作战,东线战胜俄国并资助触发苏维埃革命。
西线力战英法联军几乎获胜。功败垂成的转折变量是美国的150万陆军于1918年参战挽救了法军。美国海军也参战救了英国。美国参战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潜艇攻击与策反墨西哥的电报只是借口。在美国的所谓中立期,共向英法各提供了约40亿美元贷款(美国正是通过一战由60亿债务国变成100亿债权国),债权已将利益绑定,岂能不救英法。
地缘格局“内忧外患”,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联继“十月革命”后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二战”结束后更是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迅速走向衰落,并在1991年轰然倒塌。究其原因,一是内部协同方面,加盟共和国之间没能经受住危机考验,本应“共甘共苦”的各国开始后悔向邻居施舍面包而以求自保;二是外部地缘关系方面,美国的冷战制裁,中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立”,大大削弱了苏联的凝聚力。用普京的话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中国在当今世界地缘格局中也处于类似魏、德、俄的地缘劣势位置,破局只有两条路:一是南面以东南亚为“一带一路”最重要腹地,类似格局如《周易》中屡屡提出的“西南得朋”,及秦国南向巴蜀,及俾斯麦打通柏林—巴格达—伊斯坦布尔铁路走廊。二是反向英荷东印航线,向西与欧亚大陆岛南线打通,包括与众英联邦国家打通。
3
第五次技术和产业革命—中美之争的本质
(一)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在发生
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满足了人类从吃饱、穿暖、住行电气化到社交网络化的物质层面需求,以生命科技与智能科技为支柱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则是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有尊严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这是一次“完整意义”的复合型科技与产业革命,明显区别于前四次科技产业革命。从科学角度看,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将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将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将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
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是一次改变人类自身的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从学习、工作、家庭到寿命等。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世界格局和许多国家的命运。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其影响将超过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相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40年前后,将是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带来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为什么主角是美国和中国
一方面,完整的经历历次产业革命形成了美国、中国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不仅是终端产品能量化生产,连中间产品和生产工具都能量化生产,有利于形成良性产业循环。
世界主要国家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都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但是有的错过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如美国、日本、德国;有的错过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如英国。
对于今天仍在继续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美国和中国因为具备较为完备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及相当体量的二、三产业规模等因素,成为真正主角。
表5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革命历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一方面,美国和中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积累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利于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发生。
当前正在孕育兴起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必须在累积历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基础设施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尤其第四次产业革命打下的信息化基础更加重要,如互联网、光纤、手机、卫星等。
尽管如今日本和德国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因其均欠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积累而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基础和实力与中、美抗衡。
反观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全部完成前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并进入到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因此,在当今正在兴起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中,中国和美国因为具有更加完备的基础和条件而成为主角。
(三)中美的实力与较量
可以说,世界第五次产业革命的终极擂台上,只剩下了中美两国,中美之争绝非贸易战,而是科技与产业之战。中国也绝无可能再韬光养晦(否则美国人岂不是傻子),唯有知己知彼,放手一搏。既是第五次产业革命之争,中美的斗争焦点必然围绕信息工业、智能产业与生命产业领域展开,双方攻防也必然会围绕研发能力、转化能力,三大产业基础设施能力、市场规模能力而展开。
1.  实体经济:崛起与弱化的对垒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发达强健的实体经济是一国应对危机、摆脱困境、进军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国家之所以至今难以脱身,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较弱,包括先进制造能力的退化。
美国:长期“经济虚拟化”,挽回实体经济任重道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实体经济的核心即“制造业”占美国GDP 的比例为27%~23%,2013年这个比例仅仅为12.1%,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从20世纪50~60年代的27%~23%下降到2013 年的8.5%。
[美]拉娜·弗洛哈尔(Rana Foroohar)在其《制造者与索取者:金融的崛起与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一书中通过大量的深度报道与案例解析指出:美国现在只有15%的货币进入了实体经济,其他货币均留在金融领域内自我循环;金融业攫取了全美经济利润的25%,却只创造了4%的就业岗位。
同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17年世界各国GDP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高达19.4万亿美元的GDP中,真正由实体经济创造的部分仅仅不到5万亿美元,剩下的14.4万亿美元的GDP中,超过80%以上统统来源于金融市场操纵下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在美国经济中的大幅度萎缩被美国经济学界称为“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麦金农),制造业已经不再是美国经济的支柱。”
在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公布的统计资料中,金融房地产服务业已经成为15大行业中对美国GDP贡献最大的行业,是当代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已经从实体经济的核心即“制造业”转向虚拟经济的核心即“金融房地产服务业(亦称高端服务业)”。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呈指数不断增加,要重新进入其已经丧失的实体经济领域的成本需付出巨大代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竞争中的优势。
中国:“逐鹿”先进制造,实体经济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中国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
尤其是本世纪初加入 WTO 后,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工业规模总量不足 0.4 万亿美元,2013 年则超过 4 万亿美元,中国工业规模增长了 10 倍。
由此计算,中国工业占全球比重,从 1995 年的不足 4% 上升到 2013 年的 20%。此外,德国之声网站援引法新社报道指出,美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品生产国。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IHS的研究称,2010年中国生产的工业品总价值为1.99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9.8%,超过美国(1.952万亿美元、19.4%)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生产国。短短11年间,中国连续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甩在身后。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向世界第一强工业国发起冲锋,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优势势必更加凸显。
2. 基础设施:领先与反超的对决
基础设施驱动历次技术和产业革命。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将在累积前四次产业革命基础设施成果特别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基础设施成果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在第五次产业革命之争中,中美基础设施的实力与较量必然围绕能够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有尊严的生存与发展”的智能科技与生命科技领域展开。
智能科技领域: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向纵深发展,它所成就的全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正加速向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智能化方向发展,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以5G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驱动要素。
5G不仅可以加快网速,还能增加容量,因而有助于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所有的网联汽车和各种电子设备都能生成海量数据,这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在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进而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赢得领先优势。
据路透社伦敦报道,中国目前支持5G通讯的基站数量是美国的10倍多。仅在2017年的3个月里,中国手机基站公司和运营商增设的基站就比美国之前3年所设的还要多。自2015年以来,中国在5G方面的支出超出美国240亿美元,且已建设35万个新的无线基站,而美国建设的则不到3万个。
生命科技领域:生命科技是人类进入生命科技时代的奠基石,无疑也成为大国竞争的重点。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中国以其独特的基础优势成为美国在生命科技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是公认的全球生物技术领导者,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中国还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所有这些资源都为中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基础材料。相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来说,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
3. 研发创新:实力与潜力的比拼
智能科技与生命科技的突破发展离不开研发创新的驱动。研发创新既需要已有的研发实力,也需要高智商的工程师不断推动研发潜力的释放。
研发实力:研发实力建立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基础之上。一方面,全球前沿研发创新越来越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与高端精密设备的大量投入,国家集中力量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是研发创新成果的前提保证。中国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日益显示出雄厚的研发实力,并有望赶超美国。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显示,2016年美国R&D国内支出达到5103亿美元,位于世界第一;中国R&D国内支出达到2378亿美元,位于第二。2000年至2016年,中国R&D国内支出增长超过20倍,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1.3%,同期美国R&D国内支出增长不到2倍,年均复合增速仅为4.1%。按照2010年以来中美R&D国内支出的复合增速测算,到2024年前后中国在研发的整体资金投入就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球共有97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从增量角度,2016年各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分别为:中国(126万,2005年时中国只有17万)、美国(52万)、日本(46万)、韩国(23万)、德国(18万),而专利授权量排名分别为中国(32万)、日本(29万)、美国(28万)、韩国(12万)、德国(10万)。
实际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统计数据显示,从受理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有关数量来看,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连续6年世界第一,从2015年起就已超过美、日之和。预计在2025年前后会占到全世界的70~80%。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擂台上,中国在研发实力上将逐步甩掉其它国家,成为擂台上的一大主角。
研发潜力:对于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的主战场——智能科技与生命科技来说,研发潜力至关重要。研发潜力一方面主要体现为拥有来源稳定且源源不断的工程师。
近几年,中国人在工程师自我培育方面加大力度,成效显著,正在与美国相媲美。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014年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人数排名靠前的国家与地区分别为中国(145万)、欧盟8国(57万)、美国(38万)、日本(12万)、韩国(11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而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国家与地区排名为欧盟8国(4.92万)、中国(3.18万)、美国(2.98万)、日本(0.59万)、韩国(0.55万),中国的研发创新潜力优势明显,在研发潜力上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另一方面,研发潜力也需要高智商的人口。英国和美国等专家近年在研究全球人种的智商时发现,东亚人智商在全球最高,欧洲人紧随其后。东亚人成年后大脑容量比白种人平均多1立方英寸。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国民分布在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他们的平均智商高达105。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在他的新书《智力的人种差异:进化分析》中亦有这样的结论:东亚人智商平均达到105分,全球最高,欧洲人紧随其后,达到100。
此外,美国心理学协会去年进行的一次最新调查显示,通过对全球人种的智商(IQ)测试对比发现,各人种的智商值存在差异,最大相差50%,东亚人比美国白人和黑人都要高。虽然,各团队的数据有轻微的差值,但最后的结论还是一致表明东亚人在智力上的确拥有优势,其研发潜力充满无限可能。中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而非只会模仿山寨的国家,中国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基于规模的研发潜力会越来越明显。
4. 市场规模:战略破局与“铜墙铁壁”的较量
市场规模是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不仅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抵御海外市场的波动,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战略先机。如:面对美国在太平洋筑起的“铜墙铁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2013年中国战略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全球44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它的朋友圈经济总量有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极大地延展了中国市场规模。据统计,从2000-2017年,美国市场规模增长到57564亿美元,增长了74.4%。而中国市场一路狂飙,增长到惊人的54223亿美元,增长了11.5倍,几乎与美国市场并驾齐驱。
5. 成果转化:“三螺旋”与“立体三螺旋”
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资源的汇聚点,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以及综合实力。
美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根植于“政府-产业-大学”创新三螺旋模型理论,通过强化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的伙伴关系,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增强了美国的创新实力。
在三螺旋模型基础上中国探索出更加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立体三螺旋理论,即“园区+产业+金融、技术+资本+产业、政府+企业+大学”三个三螺旋多重交织的立体三螺旋模型,来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立体三螺旋模型是对原来“政府+产业+大学”三螺旋的重要升级和发展,将原来一个维度的三螺旋模型上升至多个维度,涉及要素更加多样,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深化,其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和重要,尤其是在体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点技术和项目上,例如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领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优势更加明显,而由此衍生出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式也更加丰富,必将在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中美双方在很多领域的实力不相上下,甚至不少领域是中方领先,在此背景下,美方在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竞争中可能采取如下攻防策略:
美方的防守要点:一是严守暂时领先的信息、智能、生命三大领域,在研发能力方面必会严防中国对美的学习复制;二是增强三大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业转化能力,鉴于美国政府的财政能力不足,预计将依次大规模削减对外援助、国内福利、军费,而投向研发与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三是扶持民间的三大领域研发与产业能力,包括政府力量协助开拓市场,发挥美国优势的资本金融力量,以“股市”为载体,协助研发及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美方的攻击要点:一是破坏中国的三大产业研发力量,包括研究人员交流限制,技术禁运等;二是用各种借口与手段,重点攻击三大产业的中国领军企业;三是为阻止中国发挥政治制度与财政能力,特别是能支持资助研发与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的能力,美国必会多种渠道刻意攻击中国政治制度、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企业政策,目标是阻止中国筹集到美国不能筹集的巨量资本投向三大领域;四是重点攻击A股、港股的科技股,特别是研发强、盈利弱的三大产业新兴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五是为阻止中国扩大国际技术集成,扩大市场范围,会通过“建群”与“破群”两手齐下,阻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按此逻辑,中方不难推导出必行之攻防应对策略:一是强化“政制”;二是扩大跨国合作;三是重投研发经济;四是大力兴建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加强三大领域转化能力;五是加强金融对研发及新兴产业支持能力。
6. 特朗普“再工业化”是伪命题
美国产业现状表现为美国经济“虚拟化”虚胖,就业基础缺乏,与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相关的基础设施老化破败。
正如历次产业革命规律所揭示,特别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即电气、重化工业,非常依赖大规模基建与大量资本积累,主要维度是大资本“积累”。已经虚化的美国若要再“重”工业化,必须搞大基建、大投资,必须过“积累”关。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报告,目前美国国债占GDP比重为78%,2030年将达100%,到2048年将翻倍为152%,超过1946年二战后的高峰106%。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要推动建立大基建、重工业,可行的资本积累方式只有三条路:
① 学习斯大林、毛泽东,从农业知识阶层、官员阶层那里获取积累,特朗普如真这么做,只会牺牲农业利益,并与知识阶层、官员阶层为敌,即与美国精英阶层为敌,目前看,如今似有此迹象;②学习希特勒,向犹太金融资本开刀(希特勒从犹太人那里搜刮了60-80亿马克,而1939年德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仅有5-6亿马克);③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发动战争掠夺,可掠夺的对象只有中、日、德。
特朗普若实行“再工业化”,只有通过①②③三条路才有一线可能,但在当前世界格局下,终是浮萍之沫,只能是“伪命题”。反之,特郎普及后续美国政府在再工业化路线不可行的情况下,必然会加大与中国争夺信息、生命、智能三大未来新兴产业的力度与决心。格局所致,退无可避。
4
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第五次产业革命将是人类最后一次产业革命,以信息工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为三根支柱的产业革命将彻底颠覆人类社会面貌,无论生活、文化、政治等等。
以5G大数据、区块链为特征的后信息工业技术将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人与信用的数字化,进而颠覆《社会契约论》的上层建筑基础。而以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技术与生命技术合流,产生新型“生命”为基点,人类将通过人工生命的劳动而颠覆《资本论》的基础,人类终于可以摆脱剥削奴役,生命科技将大大完善人自身生命体验。
正是基于以上技术与产业,人类才真正可以实现“自由、平等、博爱”,才真正能构建起“人类命运或人类幸福共同体”。
“反者道之动”,从另一个角度,以上科技将实现:①人的永生(包括数字化永生与生命体永生),②人造人(包括克隆人与人工智能人),而①+②=人即“上帝”。人与物质的本质区别是物质永恒而人。
生有限,人类的组织化、社会化正是从繁殖、哺乳发端,当前人类科技与产业进步将颠覆“人”的限制,真正获得自由。
但是,获得了上帝权力的人类还是人吗,实现永生的人类还需要进步吗,是否会退化?
作者:王济武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20:5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技术进步让我们越来越焦虑不安?转自:FT中文网

作者:陈季冰


技术进步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多少货真价实的福利?还是我们只是在忙忙碌碌和变动不居中收获了一些假象而已?
“中国是个匆忙的国家。”
这是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两年多前在中国举行的某个论坛上说的,这句话想必激起了非常多的共鸣。然而我现在越来越肯定的一点是:“匆忙”并非中国独有的特征,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中国只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而比较早地同它迎面相遇而已。但不要说本来就也很“匆忙”的美国,即便看起来富足宁静、无忧无虑的欧洲和日本社会,恐怕终究也逃脱不了匆忙的宿命。
这主要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世界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人处处体验到“一日千里”的速度感,我猜想200-300年前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代也无法望当今之项背。并不是说彼时科技进步的广度和深度不如今天,而是说在那个时代,不管牛顿的力学还是瓦特的蒸汽机,知道它们或者受到它们影响的人微乎其微。
今天,每一个人都被绑上了技术进步这辆高速列车。我有时会回想起25年前拥有的第一部像砖块那么硕大沉重的手机,或者20年前接进家里的第一根需要通过电话拨号的互联网网线……那时的我算是领风气之先的极少数了。而现在,任何一个学历不到我一半的外卖小哥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都比我强得太多了。
不过,为什么一日千里的科技进步赐予了我们那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福利,却依然有人对未来充满忧思?而且这样的人很可能越来越多。他们当中普遍弥漫着对技术进步失控的无力和恐惧,还有相当多的人群中则正累积着一股被这辆技术进步和社会变化的高速列车抛下(正在或有可能)的焦虑和怨忿。
这究竟是每个时代和社会中都曾经飘过的老式怀旧主义和杞人忧天的阴霾,还是一个真实的新问题?它究竟是会自动烟消云散,还是值得认真应对?
这些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宏大问题,总会有一些人比大多数人更早关注到。6月下旬,阿里巴巴倡议发起的“罗汉堂”举行2019年度年会,这是一个开放型的研究机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汉堂学术委员迈克尔•斯宾塞教授代表罗汉堂发布了“数字经济十问”:
1.福利和挑战的平衡(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
2.普惠和可持续增长(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3.岗位、工作和收入分配(数据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4.数据、隐私和安全(数字技术会让更多人失业,还是会让工作时间更短?);
5.协同和组织(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6.治理和监管(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
7.数字普惠金融(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
8.国际数字合作(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
9.认知和学习(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
10.技术的伦理和责任(大算力和大数据,一定会让我们离真相更近吗?)。
这十大问题的涵盖面很广,也有足够强的针对性,它们采用的是偏技术性的话语,大概这样比较符合提问者的自我身份定位。我觉得,如果作一番进一步的梳理,用更具人文气息和社会化的话语来描述,它们大致可以被概括为三到四个主要问题,它们也代表了当下很多人对于技术(不仅仅是数字技术)进步所普遍持有的那种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
第一个问题是:对技术进步失控可能导致的直接灾难性后果的忧虑。
对人工智能前景的恐慌就是这个问题最集中的体现。随着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深化,会不会出现那样一个“临界点”——过了那一点,人工智能将会突然获得独立的自我意识乃至情感,变成一个掌握了无限能力的新统治者,从而将我们人类带进好莱坞大片已经反复描绘过的那种可怕的“黑客帝国”中去?
如果说上面这幅弗兰肯斯坦的画面还有些过于科幻的话,那么通过基因改造而创造“新人”的尝试已经在去年迈出了跨越“临界点”的历史性第一步,而且还发生在中国。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健康诞生。他的团队对这对双胞胎女婴的一个基因做了修改,使得她们出生后对于艾滋病病毒具有天然免疫力。这个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整个世界。许多人深信,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今后,经过基因修改过的“超级人类”的出现将是现有的伦理和法律无法阻挡的趋势。而它对于整个人类的命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都不敢想象。
好莱坞渲染的科幻式的悲惨未来历来就容易打动普通老百姓,但严肃的思想者更关注的是第二个问题:技术进步会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鸿沟)的扩大以及固化?
全球化已经背负了这个污名,技术进步看来也很难洗脱“加剧贫富差距”的罪责。按照目前业已清晰可见的趋势,人工智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填充许多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劳动岗位,特别是中低端的白领岗位。例如酒店、商务楼、银行、电信及各类“窗口行业”的前台接待,办公室文员、会计、出纳、审计、校对,甚至负责日常开药的普通门诊内科医生、广告影视业的一些普通场景等等……
在现代经济中,这些服务业岗位相当于制造业里的“劳动密集型”,吸纳了大量就业。一旦这些岗位被大数据、算法和机器人取代,那么社会上就会多出一大批失业人口。新诞生的岗位局限在编程之类狭窄的技术领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吸纳进去。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的一位朋友经常说,他认为未来社会将会是高度两极分化的:有20%的精英人士,分布在政治、商业、技术和文化领域,掌控着全社会的资源和话语权;还有20%的人口从事着各种无法被机器替代的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特别是复合型体力劳动,他们的收入或许不低,但没有什么话语权;剩下60%的人则沦为彻底的“无用之物”,他们靠政府或其他机构提供的“嗟来之食”过着衣食无忧但却没有尊严感和自我满足的勉强日子。
如果这个预言成真的话,未来社会就会从现在的“橄榄型”重新变成“哑铃型”。新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中间这60%的人过去都是在自我认同上地位相当不低的所谓“白领中产阶级”,他们的观念和情感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心理基础。未来如果他们成了无法自己创造财富并获得体面收入的边缘寄生者,这种变化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无疑将是史无前例的。
这样,便自然引出了第三个问题: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模式变迁(迭代)”会不会猛烈冲击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稳定,对社会造成难以承受的破坏?
关于这方面的担心,目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
第一种担心是上述第二个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逻辑延续:当权力和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失败者”和“无用之人”大量涌现,就必然会有强烈的不满和愤懑情绪散布于整个社会,进而导致民粹主义政治风起云涌。实际上,在西方国家,打着反全球化旗号的民粹主义差不多已经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主题词了。
必须看到,除了全球化和移民等因素,技术变迁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部分。这里仅举一例:由于主流的传统媒体的衰落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假新闻和真伪难辨的各种政治阴谋论肆意泛滥。而由算法所掌控的个性化推送则进一步窄化了受众的视野,并强化人们既有的观念和偏见。去年Facebook数千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背后,隐含着明显的试图对人进行洗脑并操控选举的黑暗意图。
更宏观地看,技术进步促成了社会的去中心化、传统权威的失落和等级制的瓦解。旧时代的秩序失败了,但新时代的秩序又没能建立起来,这种真空和混乱是未来一段时间里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二种担心则是“反乌托邦”的,即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复活。人们担心,未来国家会通过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强大迅捷的计算,对公民、社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更加密不透风的监控的管制。也就是说,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对人类自由构成威胁,并终将把我们带到“《1984》式”的恐怖景象中去。
……
相对于前三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问题,最后的第四个问题几乎完全是个体化的:技术进步究竟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带来了多少货真价实的福利?还是我们只是在忙忙碌碌和变动不居中收获了一些假象而已?
这个问题更像是传统文人的多愁善感,然而我认为讨论一下它还是有不小的意义的。
过去,每一个产业,从新兴到衰亡,都会有一段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以汽车业为例,它用器械取代了马车之类畜力交通工具,一开始是一种我称之为“模式竞争”的阶段。不过,很快,它就进入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相对稳定期,也就是“品质竞争”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比拼汽车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整个产业的持续优化不断地为消费者创造价格更低但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几代劳动者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和生计。
今天的竞争情形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所有产业的生命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就连马云和马化腾都时刻怀着强烈的生存危机感。新技术引入带来的几乎全部都是不同模式之间的竞争,很少有人考虑去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因为你还没有稳定下来好好做一个产品呢,足以颠覆整个产业模式的后继竞争者又来了。当专车、共享单车和外卖电商的各种新模式令人眼花缭乱地纷至沓来时,消费者的出行和饮食水准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提高。说得偏激一点,他们所获得的不过是一些便捷而已,廉价但劣质。
于是我们看到,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依然健在;而ofo只存活了不到五年就死了。在这短短三、四年时间里,有多少消费者和相关就业者从ofo这个曾经炫目的“技术创新”中真正获得了多少福利呢?整个社会为了学习、适应、管理它而付出的精力倒是真不少。
相信这也正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感到焦虑无措而不是欣喜振奋的重要原因:人们投入(关注度和精力)很多而收获并不多,但如果选择忽视它,则又担心变成时代的弃儿。
与这种越来越短暂的产业周期形成讽刺性对比的是,另一些人眼下却已在探索“永生”的奥秘——无论是通过生物技术让人体长生不老,还是通过信息技术让人脑活动挣脱肉体约束,成为一种纯粹的电子信息存在。
这个时代究竟怎么了?
它肯定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好、更激动人心的地方,但似乎总有哪些地方不怎么对劲。这些问题亟待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们来解答。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字节跳动,正在动摇腾讯的根基
mp.weixin.qq.com
最近几年,互联网圈里风头最盛的公司,当属字节跳动。

接连推出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十余款爆品APP,其中6款产品日活上千万,更有抖音这种国民级应用。

时至今日,字节跳动估值已经超过750亿美金。

仅此于腾讯、阿里。





以上,是给行外的同学做个科普。

而接下来的内容,是讲给行内人的。





可能大多数人还不太懂字节跳动目前在行业里的地位。

曾经,在互联网圈子里,最强大的公司有三家。

百度、阿里、腾讯。

这三家公司合称BAT,统治中国互联网的时间已有20年,一度认为是不可撼动的三大巨头。





而如今,字节跳动作为一个创业不过七年的公司,滚滚巨轮已经压过了百度。

目力所知,正在朝着掀翻腾讯的位置而去。

如果你看过海贼王,字节跳动就像是黑胡子。





在讲字节跳动这家公司之前。

我们先看看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主角:

腾讯。

腾讯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有人说它是一家游戏公司。

它的现金流业务,来自各种氪金的游戏。

你玩王者荣耀么?你玩部落冲突么?你玩英雄联盟么?

这些游戏都来自腾讯,是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社交工具提供的海量用户以及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腾讯的游戏业务不可能如此强势。

社交是腾讯帝国的基础。

腾讯目前四千亿市值里,起码有一半是由微信提供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微信的存在。

但微信到底意味着什么?

微信的掌舵人张小龙,这个低调的湖南汉子。

为什么被封为中国最牛的产品经理?





首先,微信是一款通讯工具。

我们发信息,发语音,发视频……基本上都离不开微信。

这个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

在美国,有一个叫做WhatsApp的产品,专门就做这个。

2014年,被facebook以约190亿美金收购。





其次,微信是一个熟人社交产品。

我们发布各种各样的动态,然后朋友之间看到会点赞,会评论。

在美国,这个产品叫做facebook。





你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老美要用两个APP。

一个用来发信息,一个用来社交呢?

这就是国情差异了。

不止是通讯、社交要分开。

其实美国人,看“公众号”,也有独立产品。

他们觉得中国人才奇怪。

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个畸形又庞大的APP。

居然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起了?

一个微信,就等于Facebook +  WhatsApp + Facebook Messenger +Instagram…





这里,就不得不说,张小龙这个微信掌舵人的牛逼之处了。

微信在即时通讯站稳脚跟之后,并没有止步做通讯工具,而是马不停蹄的增加了朋友圈。

一个即时通讯工具,成了国内最大的熟人社交产品。

更难得的是,接下来做了公众号。

让无数有内容生产能力的人,通过公众号来获得粉丝。

早期公众号做好的人,在这个红利期里大赚特赚。



犹然记得当年,有同事去做公众号创业。

我们几个朋友还在讨论,为什么微信要费这么大劲,做一个非常克制的平台,让普通人,都能通过做公众号来获利。

微信要是想通过公众号赚钱,太容易了。

你要是想赚用户的钱,容易。

反正你想要哪篇文章火,哪篇文章就一定能火。

你想要赚商家的钱,也容易。

入驻要收钱,商家赚到钱了要收手续费,向商家收广告费……

微信有一万种方式通过公众号赚钱,但是微信非常克制。

就老老实实让自己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

张小龙好像笑容可掬的说:

你们都来嘛,我什么好处都不要,你们赚钱了,我就很开心。





时至今日,才能理解他的克制。

因为字节跳动出现了。

当字节跳动轻而易举的掀翻一个个内容生态,直逼腾讯门下的时候。

你才了解,如果不是这份克制。

那今日的腾讯危矣!





首先,什么叫做内容生态,简而言之,有人生产内容,有人消费内容。

有人写稿子、做视频,其他用户看稿子、看视频。

这就是内容生态。

你可能听说过,在抖音上,一个百万粉丝的大号,一年能够赚好多好多钱。

其实在抖音上,这样的大号非常多,成千上万,各个品类的都有。

有的人靠风水算命,有的人靠给人起名字,有的人靠卖零食……

同样,公众号上这样的大号也有不少。

这个就叫做内容生态。

目前内容生态的世界里,腾讯第一,字节跳动第二。



字节跳动内容生态的崛起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除了腾讯之外,它几乎所向披靡。

那,我们来看那些沿路的牺牲者吧。



先看网易新闻客户端。

你可能还记得这个“有态度”的新闻平台,但是逐渐的,它失去了声音。

原因其实很简单。

你要有逼格有态度?你就要把控内容质量。

好吧,你雇佣几十几百个编辑,到处给你找文章生产内容。

可是你的对手呢?

字节跳动上,和这几百个编辑竞争的。

是数万个独立的团队、公司、工会。

每一个团队都希望能做大做强。

编辑可能会混日子偷懒。

而这数万个团队不会,因为他们是为了给自己挣钱,他们集团作战。

他们之间优胜劣汰,成王败寇。

这样的今日头条,没有输给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可能性。





话说,让用户自己来生产内容,这个事儿难道只有你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才能想到?

别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混吃等死的么?

不是。

这种显而易见的模式早有人做了。

不就是自媒体么。

早在2013年,搜狐就做了基本上差不多的东西。

但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对于搜狐来说,做这个事情,要分那么多流量给个人么,去鼓励小个体发财么?

呃……

好像怎么看,都不如搜狐自己赚钱重要。

所以搜狐没有给到这些内容生产者足够多的流量、以及足够精准的流量。

这背后需要两个东西。

1. 流量,也就是钱。

2. 精准分发,也就是大量的算法技术。

搜狐当然不会提供这些。

不仅如此,在每段短视频之前,搜狐都在前面放十几秒广告,争取来盈利。

可想而知体验有多差。





但是站在搜狐的团队看来,我做这个事情,是需要给公司带来利润的。

这不是天经地义么?

结果呢,这个产品一直半死不活。

毕竟在你这个平台上生产内容,并没有太大好处,那根本吸引不到多少内容生产者,自然也没有多少用户了。

等到今日头条和抖音推出来,这个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一溜烟全跑人家平台上去了。

在那里生产内容有钱赚啊!





如果微信当年做公众号,也是这种思路,那固然可以大赚一笔。

但腾讯的内容生态估计就做不起来了,现在也会遇到和搜狐一样的困境。

可以想象,如果朋友圈里只有好友动态,没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和链接,那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会缩水多少?





而一旦你把时间花在了今日头条和抖音上……

你会不会想看好友推荐的内容?

那你会不会在今日头条上有各种好友…

那,熟人社交,乃至即时通讯,是不是都有了?

曾经以为公众号是腾讯进攻之矛。

现在看来,是护城之盾。

是免于被入城抢掠人口的高墙。

难怪只管投入,不管赚钱。

想到这里,不由respect小龙。

      

      

再来,难道没人治得了字节跳动么?

有。

百度。

以前张一鸣总说,怕百度也做一样的事情。

在整个互联网世界里,对于字节跳动最有威胁的,莫过于百度。

要知道,字节跳动是怎么做起来的?

花钱买流量,花钱买内容,让这个生态里,又有很多人,又有很多内容生产者。

然后呢,通过精准的算法分发,把对的内容给对的人。

这背后需要两个东西:

1. 流量(要去买很多流量,或者自己有很多流量)

2. 算法技术。

中国,不缺流量不缺钱的互联网公司有那么三家。

百度是其中之一。

算法技术强的互联网公司,也有那么几家。

百度是最强的,没有之一。

业内有一种说法,BAT里,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

而百度技术最强的部分,就是信息的分发。

毕竟搜索引擎干的就是这事儿。

现在的字节跳动,大量的工程师,都挖自百度。

如果百度能早几年抄袭字节跳动的业务,对字节跳动可能是灭顶之灾。

可惜,百度这个臃肿的巨人没当回事。

猴子跳出了巨石,那谁也阻不住他大闹天宫了。

      

      

现在今日头条蚕食着百度在信息分发领域的市值和广告业务,抢着百度的工程师,做着最适合百度做的事情。

而百度市值一跌再跌,固然有自己作死的原因,但是没有把握住信息流这个机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若百度做起来字节跳动的事情,现在市值会在2000亿美金以上。

依然会在BAT中三足鼎立。

可惜没有如果。

百度短短数年里,已经从BAT里掉队,等到头条、滴滴、蚂蚁金服上市之后,百度可能会变成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八名了。

面临这种状况的百度,在2017年起,也重兵投入信息流业务。

这也是百度目前除了人工智能外,唯一的重点方向。

话说回来,百度毕竟有钱有技术实力。

奋起一搏尚未可知,还有一线翻盘的可能性。

嗯……一丝丝可能性吧。

但是信息分发领域的另外两个小巨头——搜狗和360,他们可没有百度的规模和能量。

也许要完犊子了。

      

      

那,现在百度在被打压下拼死反抗。就真的没人能制止字节跳动了么?

所有人的目光只能投向腾讯。

这个中国互联网世界里,市值最高的公司。

拥有全中国最大的内容生态,占据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时间50%的公司。

如果互联网世界是江湖。

腾讯阿里现在就是少林和武当。








可惜,面对字节跳动的威胁,腾讯也束手无策。

腾讯占据的用户总时间被蚕食显著。

腾讯当然也出手了。

做了天天快报、又做了微视,分别对标头条和抖音。

不过据我了解,目前这两个团队做出来的结果,都远不如预期。

这可能是一个客气的说法。

准确说,惨败。



就说微视吧。

你花钱补贴内容生产者,人家都不愿意来。

因为在抖音上做视频,获得的粉丝和关注要多的多。

同样的一个团队,在抖音上一个月能赚到30万。在微视上最多只有5万。

剩下25万,你补给我?





这样各个领域的小团队,在抖音上数以万计。

你哪有那么多钱去挖?

但是你不去挖,人家在抖音上生产内容,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用户一看抖音内容比你微视好,都去抖音了。

用户多,内容团队就会多。

内容团队多,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

已经滚雪球到了一定程度。

这个生态无法撼动。

即便你是腾讯。

      



连腾讯都没辙,那字节跳动的江湖地位,已经稳得不能再稳了。     

但现在的字节跳动,也依然有几个问题,要去解决。



1.     和快手的终极一战。

前段时间,快手CEO宿华说,现在是快手最关键的时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快手和抖音目前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两款产品都是短视频产品。

不过快手是通过短视频转直播来变现,抖音是短视频转信息流广告来变现。

目前抖音的日活3亿,快手2.4亿。

营收相差不太大,快手的带货能力更强。

但是殊途同归,业务形态太相近了,之前还能各自有侧重的去发展。现在用户量接近,商业模式也越来越近。

一山不能容二虎,投资者也都愿意选择最好的那一家。

现在,就是到了决战的时刻了。





虽然我很希望我湖南老乡宿华能赢。就好像我希望我另一个湖南老乡张小龙能赢一样。

但是不得不说,可能很难了。

抖音的背后,是一系列产品矩阵的支持。

而快手,虽然腾讯站在它背后,却依然形单影只。





2.     最后的对手——微信。

对于字节跳动而言,内容生态里,就只剩一个还能打的。

也就是微信的内容生态。



而一旦微信内容生态可以被打倒,腾讯的市值要被挖走一大块。

而且顺着这条线,可以基于内容,做社交,再做通讯,做游戏……

这是要把你腾讯也吃掉的滔天野心。



来,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内容生态。

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是内容的分发机制。

字节跳动是靠算法推荐的。

而微信是基于社交关系推荐的。





换言之,在字节跳动上,你自己喜欢什么,系统给你推荐什么。

在微信上,你看的东西,很多是你朋友转发的。





张小龙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提到了「信息茧房」的概念。

其实就在隐射字节跳动。

用户喜欢什么就给他看什么?

那用户岂不是像包在茧里一样?

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不到这世界里其他美好的色彩了?

所以张小龙增加了“好看”(现在改名为在看)。

就是为了避免信息茧房,让你的朋友们能够拉你一把,让你也看看身边朋友们推荐的东西。

其实意图还是很显然的。

微信要在内容分发的领域,和字节跳动差异化。

你做你的系统推荐,我做我的社交推荐。





当时许多人都在质疑,这个功能有鸟用?张小龙对这么一个细枝末节叨叨半天,想要说啥啊?就为了强调一下微信有社会责任感?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百度搜索框上加了一个“小度”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说,什么鬼玩意。

后来才意识到百度在收集信息做AI。

大佬强调的操作,一定背后是有战略诉求的。





小龙的战略诉求,就是要传达明确的信号——我们是做社交推荐。

所以,你看到的,是你朋友推荐的。

这句话不是传达给我们普通用户的,而是传达给内容生产者的态度。





这里还有一个深刻的考虑:

社交推荐,更多权限在于普通的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你要是能抓住普通用户,他们会帮你传播你的信息,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

算法推荐,更多权限在于定算法的团队,换言之,就是平台说了算,要谁火谁就火。





你们看,我微信再后退一步,我给内容生产者更多的权限,更大的机会。

而且我们微信上有更大量的用户。

讲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想起了前面提到的搜狐。

作为平台,你越强势,你可能就会压缩内容生产者的空间,那内容生产者就可能会迁移。

这一个简单的在看,背后是两个内容生态的对抗。





再来看字节跳动。

今年的口号是:从有趣到有用。

传达的概念也很明确,靠有趣吸引眼球的红利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想做内容平台的公司太多,头条已经领先了一大个身位。

接下来,能不能提供高价值的内容,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内容?



毕竟,有趣的内容,只能赚眼球经济的钱。

有用的内容,能让更多的商家也赚钱。

而这些内容方面的小商家,过去是集中在公众号的。

就像海贼王所说。

大航海时代,已经揭开帷幕。

字节跳动这个最恐怖的新星,正在持续掀起战争。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6#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4:19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中国科技的真实水平,这篇文章讲透了!

作者:深圳宁南山


从二战时期的轴心国VS盟国,以及冷战时期的苏联集团VS西方集团,每次全球两强相争,都是科技大发展时期,而最后总是科技水平更高的一方获胜。

如果我们认为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竞争的加剧必将带来又一次科技大发展,而和以前一样,科技水平更高的一方会取得胜利。


平时工作一直在看各种资料,有两个地方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西方世界仍然是全球生活水平更高的地方,但是我们总体还是缺乏一个概念,最近看到了一个记录片,名字叫《柏林1936》,当然片子的简介中说,有部分镜头也是1939年拍摄的,片子是反映了1936年柏林市的市容市貌,以及柏林市民的生活。



在片子中出现了柏林市的主要标志性地点,包括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旧国家美术馆,博物馆,亚历山大广场,菩提树下大街,柏林动物园,高架铁路,万湖等。







开篇的画面便觉得有点震撼,因为如果把这个画面定格,然后让你猜测这是哪一年的话,如果不看那些旗帜,并忽略掉渣画质以及汽车的样式,并没有那么容易猜测出来,平整的水泥公路路面,以及川流不息的汽车,在下面的截图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二十里辆汽车在行驶,两旁是标准的行道树,和今天的街道相比的话,仅仅是汽车的形态不一样。







下图的这个有轨电车,上面的电线,以及周围的欧式建筑,骑自行车的人,你说这是欧洲2020年的街道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在其他的画面可以看到,1936年的柏林交通,除了交警以外,已经开始出现红绿灯指挥,显见其交通自动化已经有相当的进展。







下图中我看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在河边的高架上行驶,查询了下,柏林在1902年地铁就首条线路通车了。







进一步查询了柏林地铁各条线路的通车时间,柏林在2020年的今天总共有10条地铁线路,这10条的线路的通车时间分别为:



1902年通车两条;

1910年和1913年通车共两条;

1923,1924,1927通车了三条;

1930年通车了一条。



到了这个视频拍摄的1936年,柏林市现在的十条地铁路线已经有八条通车了。







下图是当时柏林的一条普通街道,可以看出两旁的建筑已经是现代的建筑样式,街心是大片的草坪覆盖,仅仅从下图,普通人根本无法辨明这是1936年还是2016年。







下图可以看出,柏林市区修建的广场非常宽阔。







下图中是火车进站,可以看出铁道线非常密集,可见柏林铁路交通已经普及并且四通八达,而车站旁边也停了不少汽车,显见汽车保有量不低。







下图是柏林常见的露天酒吧,喝啤酒,喝咖啡,跳交谊舞,聊天并且晒太阳,这是今天不少中国人去欧洲旅游要体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以巴黎为代表,也是国内的小资生活方式的一种,但是在1936年的柏林,此种生活方式已经非常常见。













下图是柏林市的工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工地上能看到的工人数量并不多,而下图中的机器吊车在向一辆卡车倾倒石土,工程机械已经大量在基建中使用,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宣传片总是大量的人员在工地热火朝天的劳作有所不同。







下图为柏林市动物园的草坪和鲜花,游人,长椅,面貌和今天可以说完全没有区别。









下图为当时柏林市民在著名的万湖游玩和休闲,市民的衣着已经有了专门的泳衣,河边修筑的台阶和栏杆的样式已经和今天没什么两样了,河边游泳的游人人数众多。我觉得即使是从今天穿越到当时的万湖边去游泳,不会有任何穿越感。









注意下图中这个女子手里拿的是纸杯,在视频中她喝完水后很自然的把杯子捏扁,可见当时造纸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足可以供给普通市民纸杯饮水的需要,而她戴的眼镜是深色的,不知道是否是太阳镜。







万湖在柏林市的西南部,如下图红色所示,离市区这么远的地方也形成了休闲娱乐的地区,可见交通水平和各种配套设施均已经比较完善。







这样一个已经高度发达的城市,就要在数年后毁于战火,而大量的人在战争中死亡,不仅唏嘘。但这个视频中反映出来的1936年的柏林的现代化水平,还是让我又受到了一些震撼。



在另外一个柏林1945年的彩色视频里面,此时盟军已经获得了作战胜利,下图是柏林市郊的公路和桥梁的画面,可以看出跟现在的公路和桥梁已经没有区别了。







看完了欧洲,我们再看下同时期的美国。



最为著名的即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之一的《城市之光》,这个片子确实很赞,被认为是卓别林一生的巅峰之作之一,爱因斯坦也参加了这个电影的首映式。



2007年,美国电影学会在“AFI百年百大电影”榜单上把《城市之光》列为第11位史上最伟大的美国电影。1949年,影评人詹姆斯·艾吉将片中最后一个场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表演”。我看完之后,也是觉得此片的结尾可以说是全片的高潮。



这个电影在1928年12月—1930年9月拍摄完毕,电影中的纽约已经高度繁华,下图是夏尔洛和卖花姑娘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车辆川流不息,地面和路旁的台阶整洁干净。







本片中的卖花姑娘是个穷人,和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在电影中她们家也是有一部留声机的,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兴趣。







实际上,1930年代的美国已经高度发展,下图是摄影师Berenice Abbott在1940年完成的由302张摄影作品组成的《改变纽约》,拍摄的1930年代的美国纽约,可以看出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已经完成。







下图的英文可以看出这是个灰狗巴士总站,灰狗是公交公司的名字。







大约90年前,1930年代的德国和美国,其核心区域的繁华程度和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与今天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震撼代差。



如果一个当时的德国人或者美国人穿越到2020年的世界,他能感受到的最大震撼的日常用品是互联网和计算机,因为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他我们现在认为的现代生活用品,在二战前的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人的生活中都已经有了,例如电梯,电灯,电影院,汽车,公路,铁路,火车,沙发,电话,地铁,塑料,啤酒,咖啡,电力,工程机械,无线电报,轮船,摩天大楼,钢琴,报纸,泳衣,动物园,公园,草坪,报纸在当时都已经司空见惯。



只是形态有了变化,例如电影就是活动的影像,后来二战后有了晶体管电视,再后来是液晶显示,后来是OLED面板显示,只是活动影像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电影幕布投影的方式。



再比如电话从当年的座机变成了现在的无线通信的手机,不过也并不难理解,无非是固定变成了移动。



只有电脑和互联网,对于1930年代的德国和美国人来说理解稍微有点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欧美在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电力,钢铁,汽车,公路,电话,地铁,工程机械,无线电报,摩天大楼,报纸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



像报纸开始大规模普及,背后是因为印刷技术进步,打印机和印刷机械大规模出现了,彻底摆脱了人工书写的方式。



在电影《兵临城下》里面,就出现了苏联工人使用印刷机大量印刷带有狙击英雄瓦西里的照片的报纸的镜头,可见机器的出现和普及,才有了报纸的大规模发行。



科技的巨大发展迅速的反应到了产业上面,而最终体现到了人民生活水平上,正如上面柏林的女孩在万湖游玩时手里拿的喝水纸杯,这足可说明造纸工业的大发展,以至于成本已经低到普通人可以大规模使用。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有写越南修建高铁的例子,越南政府在2006年首次提出修建高铁,当年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访问日本后,越日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份关于越南高铁和北南高速公路工程的谅解备忘录。



而在四年后,越南国会在2010年6月19日否决了政府提出的高铁计划,其原因就是因为越南自己没有掌握高铁技术,导致只能从国外进口,其估算的南北高铁投资的每公里成本比中国的京沪高铁高出了几乎50%。



到了2019年春季越南的交通运输部再次提出讨论350公里高铁计划,进入2019年7月之后,计划投资部公开表示反对该方案。主要就是因为投资成本太高,如果将设计速度从时速350公里降至200公里,成本可减少一半至2.9万亿日元左右。



这条高铁即使按照交通运输部设想的计划修完,也要到2050年。这是自身没有掌握技术,因此本国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的活生生的例子。



普通中国人要过上上面视频和电影里面193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生活水平,基本要到21世纪之后了。



别的不说,2000年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大城市还没有地铁,深圳第一条地铁开通是2004年。而在露天酒吧喝啤酒,聊天,在今天的深圳也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在关外工厂区,普工们基本还是会去大排档路边摊喝啤酒,环境比视频中还差点。



再以汽车为例,中国真正跨入汽车时代还是2010年之后,而美国在1930年的汽车产量,一年就生产了570万辆,全国汽车保有量高达3100万辆,按照人口计算,25%的美国人拥有汽车,按照家庭计算美国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汽车。这个比例比2020年的中国都还要高。



直到2020年的今天,我们底层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无法让大多数人接受。



深圳在关外工厂外面,有大量的各种路边摊,小吃店,东西很便宜也很好吃,我刚来深圳的几年就经常去吃,比公司食堂的选择丰富很多。



但是整个环境不敢恭维,在工厂的外面就是马路和荒地,地面平时就是灰,如果积水了就是地面污水横流,尤其是一下雨更是一脚的泥。



每当要到了晚上,就会有大量的大排档摊主,从大约一公里之外的城中村,推着餐食车往工厂这边步行进发,然后在工厂外面的空地自行的占好位置,销售天南地北的各种食物。



我一度因为厌倦了工厂食堂一成不变的风味,经常晚上出来在这里寻觅美食,说实话味道是很不错的,但是同事们总体还是排斥这里,后来被人提醒,说这些路边大排挡是夜晚临时在工厂旁的路边搭建,白天便会全部撤走,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这些店家在这里呆一个晚上直到凌晨一两点下夜班的人吃完饭,



这七八个小时是如何洗碗,如何上厕所并且洗手的呢?后来在摊位面前特意注意了下,洗碗全部在一个水盆里或者一个水桶里,而里面的水会用一个晚上反复洗,摊主在野地上完厕所,干脆不洗手就开始做菜或者也在这水里涮两下,顿时惊醒这也太不卫生了,后来便去的少了,想起来顿时感觉当年年轻,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



时至今日,此种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之前回到以前上班的工厂门口,一个商场已经拔地而起,而所有的食肆已经进入到商场,开始了堂食化,比起以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总体环境而言依然不佳,依然难以找到环境有档次的奶茶店,咖啡店,果汁店。



想来是消费水平还未达到的缘故,以至于若有朋友或者客户到工厂来拜访,请吃饭必须开车到工厂数公里之外的大型购物中心,那里的环境才像是深圳。



我们回到本文,在德国崛起逐渐成为欧洲的科学中心之后,和英美法等国家成为了竞争对手,双方爆发战争冲突只是时间问题了。要想获得战争胜利,必须在科技能力上压倒对方,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域是佼佼者之一,这也是其产生雄心的底气。



但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开始排挤和迫害犹太人,共产主义和反政府科学家,其中尤其是物理学家占据了绝对多数。



下图为从1933年开始从德国逃亡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的去向,去的人数越多,箭头越粗,显而易见去英美两国的最多,这极大的加强了英美两国的物理学进展。





图片来源:Greg Stasiewicz



下图拍摄于1921年的柏林凯撒威廉学院,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不用说了,犹太裔的詹姆斯弗兰克是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是一战中帮助德国制造出了化学武器的犹太科学家,被称为化学武器之父,他也是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和卡尔·博施合作开发哈伯-博施法(哈伯法),利用氢和空气中的氮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形成氨,使得人类可以人工合成氮肥用于农业生产,摆脱了必须依赖天然氮矿石的局面,导致全球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而丽泽迈特纳是当时知名的女性犹太物理学家,一生中获得了数十次诺贝尔奖提名。



另外是赫塔斯波纳Hertha Sponer,她和Lise Meitner 以及Hedwig Kohn三个人是德国首批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她其实不是犹太人,但是因为纳粹对女性科学家的偏见,因此在1933年后她也被免职,被迫离开了德国,之后辗转于193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





从左到右:赫塔·斯波纳(Hertha Sponer),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雨果·格罗特安(Hugo Grotrian),英格丽·弗兰克(Ingrid Franck),威廉·韦斯特法尔(Wilhelm Westphal),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奥托·冯·拜耳(Otto von Bayer),丽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彼得·普林斯海姆(Peter Pringsheim),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古斯塔夫·赫兹(Gustav Hertz)和奥托·哈恩(Otto Hahn),照片中有一半人在1930年代被迫离开德国。图片来源:AIP EmilioSegrè视觉档案馆,Aristid V. Grosse收藏



在30年代被迫离开德国的科学家中,除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伯以外,光是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就有三个:爱因斯坦,詹姆斯弗兰克和薛定谔,说起来中国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理论物理大师彭桓武,是“新中国理论物理第一人“,当然如果当时杨振宁大佬回国了,就不是第一人了,另外一位位列23位元勋之一的功勋科学家周光召,也是彭桓武在北大的学生。



彭桓武1941年8月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就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所长就是薛定谔。下图就是彭桓武和薛定谔的合影,如果薛定谔没有从德国离开,那么彭桓武或许就遇不到薛定谔了。







除了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外,逃离德国的移民之后又出了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例如格哈德·赫兹伯格(Gerhard Herzberg)在加拿大获得1971年诺贝尔化学奖。



还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亚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1978年),杰克·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1988年)和雷纳·魏斯(Rainer Weiss,2017年)出生于战前德国,但童年时移居美国,还有迈克尔·科斯特列兹(Michael Kosterlitz)( 2016年)是德国难民的儿子。



根据一项2016年的研究表明,30年代从德国被开除的物理学家人数占到了德国的15%,而他们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占到了所有德国物理学家的64%。



另外比较著名的是,三个匈牙利出生的犹太科学家,他们都在德国做科学研究,都由于纳粹的原因离开了德国到美国。这三个人是Edward Teller(爱德华泰勒),Eugene Wigner(维格纳,他在196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有Leo Szilard(西拉德),他们敏锐的觉察到了德国在开发原子能方面的进展,并且认为德国会开发出原子弹,有必要警告美国也开始类似的计划。



他们商议后,由西拉德起草了信件,并且说服了和平主义的爱因斯坦,必须赶在德国人之前开发出原子弹,爱因斯坦在信件上签名,并且在1939年8月递交给罗斯福总统,由于爱因斯坦的巨大声望,促使罗斯福在当年底开启了曼哈顿计划。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可以在美国能源部官网的曼哈顿计划文档的第九页找到。







上面提到的几个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欧洲犹太科学家,维格纳在曼哈顿计划中领导了一个团队,而泰勒不仅参与了曼哈顿计划,更是在后来美国氢弹的研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被称为氢弹之父(氢弹为泰勒-乌拉姆构型),在在1999年与《科学美国人》的一次访谈中,泰勒更是认为氢弹完全是自己的设计,他告诉记者:



“我有贡献,乌拉姆没有。要如此唐突地回答,我感到抱歉,但我必须要这样做。乌拉姆当时对一套旧设计感到不满意。他拿着一个新构想的一部分来找我,而这个构想我那时已经思考过,正愁找不到人听我说。他当时说愿意在论文上跟我联署。但当找他做论文答辩及实际研究时,他却回绝了。他说:“我不信任这套方法。”


直接起草了开发原子弹信件的利奥·西拉德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的首席物理学家,1942年12月协助恩里科·费米等人建立了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



大量顶尖科学家们的流失,让德国在科技竞赛中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让德国在东线面临苏联海量的兵员和工业产能,国力在大量消耗的同时,自身在战争的技术优势也在迅速丧失。



在一本叫做《德国物理学会在第三帝国》的书里面,在第146页有一段描写,是摘自于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1943年的日记,他是怎么写的:







Thefamous physicist professor ramsauer submits a memorandum to me about the stateof German physics, this memorandum is very depressing for us… we notice this inthe air war as well as in the submarine war….In any case, professor ramsauer isalso of the opinion that we can win the advantage back from Anglo-Saxonphysicists… But it will require quite some time. Even so , it is better tostart with it…than to let things continue on.



著名的物理学教授拉姆绍尔提交了一份德国物理学进展的备忘录给我,这份备忘录的内容让我们感到沮丧,我们也从(德国在)空战和潜艇战(的损失)中注意到了(德国已经在物理学方面处于劣势),当然拉姆绍尔教授还是认为我们能够从盎格鲁萨克逊科学家们手中夺回物理学优势,但是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即使如此,还是得现在就开始做,而不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



戈培尔尽管只是个宣传部长,但是敏锐的认识到了物理学对于战争获胜的意义,德国在物理学上的逐渐落后,直接反应到了德国空军和地面防空力量面对英美空军对德国的大规模战略空袭,以及德国海军在大西洋的潜艇作战中损失越来越大,技术上优势逐渐丧失,甚至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德国的战斗机和潜艇,在面对英美的战略轰炸和大西洋海战中战损比越来越高,这对于工业产能和兵员数量无法和苏联和美英匹敌的德国,面临必败的局面。



如果德国没有在1933年后大规模的驱赶犹太,女性,共产主义和反政府科学家,这数千名精英继续为德国服务,虽然在国力上仍然远不如美苏英三国,但是至少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就不会如期进行,而苏联和西方盟军也必将因为德国物理学的进步而在军事上受到更大的损失,也可能会影响战争的进程。



如果西拉德等犹太科学家是在德国进行研发工作,如果是坚决劝说德国而不是美国坚持核武器开发计划,无论对苏联和英美战争进程如何,均需保证核武器资源投入,那么纳粹德国是有可能研制出原子弹的。



由于德国的V1和V2导弹,还有远程轰炸机都具备了投放核弹的能力,二战乃至人类都会改变,想起来竟然觉得人类有点幸运。



苏联由于科技的落后,成了铁锈国家。



在二战结束以后,德国走向衰落,而苏联崛起成为全球强权,而美苏争霸的核心仍然是科技竞赛,在1945年以后,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按照业界的公认定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电子计算机以及后来出现的互联网,这也是创造经济产值最大的行业,我们今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够随口说出大量ICT公司的名字,例如在国内网络上消耗了大量网民时间的华为和小米粉丝论战。



而这些技术里面,无一不是有大量来自德国的科学家的身影,爱因斯坦,维格纳,氢弹之父泰勒,西拉德,詹姆斯弗兰克之类就不用说了,计算机的冯诺依曼架构(冯诺依曼就是来自德国的匈牙利犹太人,虽然不少人认为这个架构的命名掩盖了其他人的功绩),以及二战后作为战俘到达美国,带领研发团队开发了人类历史上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土星五号,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冯.布劳恩。



美苏的冷战,本质上也是比拼科技的进步,非常明显,美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遥遥领先于苏联,科技的巨大的进步,这其中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技术发展,迅速的反应到了民用电子产业发展上,大量高技术电子公司崛起。



在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和计算机产业就已超过汽车制造业成为拉动GDP发展的第一大产业,摩托罗拉,IBM,德州仪器,创造了巨额的利润和价值,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岗位和税收,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而原有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业,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在日益下降,单位重量和数量的价格在越来越廉价,这使得产业结构落后于美国的苏联,经济产出效率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美国读书并且毕业的张忠谋,本来麻省理工硕士毕业后是打算去福特汽车工作,但是因为一家半导体公司给的月薪比福特还要高1美元,于是1955年投入了半导体行业,加入了一家叫做希凡尼亚的半导体公司,并且之后在1958年加入了德州仪器,最终在美国干了二十多年后,1985年回到台湾,而后创建了台积电。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幽默,但是又有其必然性,新产业的崛起,特征之一就是薪资待遇普遍的超过传统行业,张忠谋的1美元故事便是缩影。



在新产业崛起后,在欧洲,美国,日本以及后来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中不断赶上的中国,都在本土产生了“铁锈地带”,铁锈地带的特征,便是产业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最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崛起前显得黯然失色。



例如美国的五大湖,匹兹堡,日本的北九州,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法国的洛林区,中国不只是东北,整个北方地区除了陕西,北京,河南等少数地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方面的进展也并不能让人满意。



例如河北省,最著名的工业还是钢铁工业,而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产业。



人口从铁锈地带流失,进行了地域迁徙,本质上是就业人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进入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兴产业,这对“流失人口”而言并不是坏事,因为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和个人生活。



非常不幸的是,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领域:航天,电子,核能,生物工程,除了航天领域表现突出,核能也有不错的技术,总体是落后西方的,这也导致苏联整个国家成为了铁锈国家,苏联制造产品的大,笨,重和西方+日本的产品走向高,精,尖形成越来越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人类产值最高的电子产业,全球的民用电子产品和芯片,基本都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



我们都说是美国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就像二战时期苏联和盟国用战争消耗了德国的国力,但是其实这背后,不管是德国还是苏联,其科技能力以及由科技能力产业化之后的工业产值,都从来没有超过美国,更不要说整个西方了,自然很容易在消耗战中处于劣势。



我觉得,苏联在冷战的命运,其实在194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预兆了,在二战这个科技爆发的黄金时期,苏联的科技进步就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其表现之一是西线的德军主要和英美在打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战,导弹战,空战(战略空袭),而美国还在开发核武器;而东线的德军主要在和苏军打陆战和空战,这让战争对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促进更大。



其表现之二是从1933年之后从德国逃出的大批科学家基本是到了西方,大大增强了西方的科技力量,而到苏联的德国科学家则非常少,像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汉斯赫尔曼就因为妻子是犹太人,他逃到了苏联,结果在1938年大清洗中被处决。



到了二战结束前后,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都在西方出现了,一个是航天技术初期发展的德国V1和V2火箭,其研发团队到了西方国家,一个是核能技术开发的原子弹在1945年于美国爆炸成功,一个是电子计算机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新中国在1949年之后,从西方召回了大批一流科学家,同时从苏联获取了大量的工业援助,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我们为什么到今天强调“两弹一星”,非常简单,这里面的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都是二战后期出现的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代表中国科技的巅峰,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起到了核心作用。



而两弹一星的23个元勋核心人物有21个有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的经历,而其中19个是在欧美,只有2个(孙家栋,周光召)是在苏联留学和工作后回国。



还有2个没有留洋经历的,于敏和钱骥。



于敏的研究生导师张宗燧也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张宗燧毕业于剑桥大学,后在丹麦跟随玻尔做研究。而于敏工作后的指导导师是23个元勋之一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也是从欧洲归国。



钱骥在成长期是跟随赵九章工作,而赵九章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是柏林大学的博士。也就是23个两弹一星元勋,有19个是从欧美学习归来,2个本土培养的元勋其导师也是欧美归国留学生,有2个是苏联学习工作归来。



这些天才的头脑是中国自主研发搞出两弹一星基础,仅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苏联和西方存在的技术差距。



苏联在50年代手把手的把156个大型项目教给我们,使得中国飞跃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家,这个技术输出的规模是欧美远远比不上的,而且在援助中按照中方的评价,苏联对技术毫无保留,各种技术,标准和图纸全套给了中国,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大批中国工程师和工人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了,而且遍布在国民经济所需的主要行业。



但是就科技层次以及人才的水平高度而言,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代表的两弹一星才是巅峰,这是西方客观上对苏联的技术优势造成的结果,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冷战在东西方之间却落下了铁幕,不仅技术流动停止了,欧美的广阔市场也对苏联关闭了,在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苏联在冷战的结局。



不仅是在高科技色彩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科技和产业上落后西方,苏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技术上也落后西方,这导致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日用工业品,苏联也无法和西方竞争。



我们拿口罩做一个很简单的例子,2020年的今天(5月份),中国就业人口就有7亿多人,还有2.73亿学生也在逐渐恢复上课,这么多人每天都是需要口罩的。



但是这么大的需求量,全中国却不用排队买口罩,除了满足自用之外,甚至在4月底还能一天出口10亿只以上,其原因很简单:



一是因为中国掌握了作为日用品的口罩及其上游的熔喷料,熔喷布原材料+全套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并且具备海量产能能力。



像中石化在江苏仪征开建的熔喷布产线,提供生产设备的主要是我国央企国机集团负责统筹,根据新华社报道,涉及到全国各地85家不同的生产设备制造企业。



这里面如果有任何关键设备或者原材料需要外国进口,那么由于短期内外国并不具备大量供货扩充产能的能力,那么中国也会出现排队买口罩的场景。



二是可以看出,中国的这些企业除了可以造出产品外,其技术工艺水平还可以保证造出来的产品成本够低,具备商业竞争力,能够击败竞争对手内销或者出口其他国家形成盈利,这样企业平时便可以在市场上存活并保持生产能力。



这也是我们一直认识的误区,我们一直认为东西只要能造出来就代表我们已经掌握这项技术了,这是完全的错误思维,我们说的科技水平必须要完整的端到端:



这个东西能够造出来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要能够小批量生产

第三步是要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

第四步是能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可盈利有商业竞争力



以上四步的技术能力都掌握了,中国才可以做到海量生产和出口口罩盈利,而且国民还不用排队。



而这些苏联的民用工业技术水平在很多方面都达不到,即使是一些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日用产品也是如此,往往只能做到第三步,也就是在政府指令下大规模生产,但是由于管理水平,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落后无法控制成本,导致盈利不佳甚至是亏损,不仅无法为国家和国民产生收入来源,反而因为无法盈利而成为了需要政府用其他产业创造的价值来补贴,变成了需要补贴来维持生产的福利品。



苏联出口产品中石油是最大的商品,而不是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这绝不仅仅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技术落后也是主要原因。



2018年9月12日,央视一套9月12日报道:



当天上午,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的东方经济论坛媒体分论坛上,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长慎海雄发言时说,他居住的宾馆房间的卫生间里的小肥皂无论包装还是品质,都很粗糙,但居然是来自法国的。听俄罗斯同行说,那些洗发水沐浴露还是来自波兰的。



而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社长基谢廖夫说,俄罗斯一些人“欧洲中心化”的理念根深蒂固,以至于卫生间的肥皂都认为是法国的好。



这其实是很尴尬的,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很少有肥皂香皂也是进口好的意识了,而俄罗斯人即使是品质较为粗糙的法国小肥皂也愿意使用,可见本国无法以市场竞争价格大量制造和提供品质优良的肥皂。



1986年苏联的出口结构中,燃料(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矿砂、木材等原材料所占比重为59.1%,最能反映工业化程度的机器设备的出口,1986年在出口中的比例仅占15%。(王跃生. 苏联经济[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石油创造的利润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让苏联得以维持日用品工业生产。在80年代全球油价暴跌后,苏联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很快就进入了经济危机,国内就开始排队买日用品了,甚至包括肥皂,洗衣粉这样的产品。



今天的中国不是德国也不是苏联,但是美国依然把我们看成是威胁,我们和美国相比,优势是什么呢?



就人力资源数量来说,我们是比美国强的,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的工程师数量,以及受过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人口数量都远远超过美国,像富士康在美国招不到合格工人和工程师的情况,在中国很少发生。



就工业产能和产业链来说,我们是比美国强的,我国产业链齐全,任何技术只要中国掌握了,能够迅速的大规模生产,这是中国制造的优势。



那么最为关键的就是科技竞赛了,如果我们在科技进步的竞赛中失败,那么反映在产业上就是顶尖企业销售额不断下降,员工收入水平发展停滞甚至下降,国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美国是打压中国科技进步主要在军事科技发展和ICT产业科技发展两部分,另外他们也提过民航客机,不过还没有实质性动作。



军事科技不用说了,而ICT产业这是未来全球产生产值最多的行业。



下图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GDP分产业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3.269万亿元,增长了15.6%,远远快于GDP总体6.1%的增速。



而实际上这只是计算了软件服务业,还没有把ICT产业涉及的硬件制造,零售等算进去。







我们熟知的华为,中兴,联想,小米,OPPO, VIVO,阿里,腾讯,百度,头条等都是ICT公司,另外ICT产业还对餐饮(美团,饿了么)。



交通运输(滴滴,首汽约车,货拉拉);仓储邮政物流(顺丰,四通一达);旅游(携程,去哪儿,马蜂窝);制造业(智能制造)等都带来了行业的改变。



实际上ICT是在改变和渗透到所有的行业,2020年的新冠疫情,全国的学生都在线上学习了,全国的公司都开始远程办公了,所依赖的也是ICT技术。



阿里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等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都出现了使用量大幅增加。



以企业为例,下图可以看阿里云的客户,遍布互联网,零售,制造,金融,医疗,教育各个行业。一家企业或者结构做到中等规模以上,必然面临办公自动化的问题,就能成为云计算的客户。



最简单的,公司是不是有财务数据,订单数据,生产数据,回款数据,员工个人信息数据,物料数据,考勤数据,产品设计数据,公司公告,产品信息和文档数据,这些信息难道都放在老板或者某个员工的个人电脑里面吗?



当然不是,公司需要统一的信息平台来进行管理,所以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必然的诉求,让公司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对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需求。







美国打压中国ICT科技的发展,以华为为例就有三波进攻方式。不管是什么方式,其核心都是围绕着阻止和减缓中国的科技进步,目的非常明确。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以下三个情形和错误中国不会再犯:



1、德国大规模驱赶犹太,共产主义科学家。



2、苏联科技发展“缺胳膊少腿”,能够造出洲际导弹,新式战斗机,核弹,核潜艇,空间站,却造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电子产品,芯片,乃至于肥皂,羽绒服,牛仔裤:,导致工业产值无法持续增长,在自身市场容量有限且欧美市场对苏联封闭的情况下,也无法通过对欧美以外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大规模出口获取利润。



3、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刚刚在西方兴起,苏联还未掌握关键技术前冷战就开始了,导致无法从西方获得新一代技术,科技发展路径不明确,而最终与西方产生了科技代差。



这三种情况2020年的中国都已经不会遇到。第一点不用说了,第二点中国是全产业链国家,不存在缺胳膊少腿的情况,而且我们的工艺和技术水平能够保证商业竞争力,另外在市场方面,并且不仅仅是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了,超过当年的苏联集团的市场规模,而且美国以外的欧盟,日韩,东盟,南亚,中东,非洲,拉美都是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



以东盟为例,2019年东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仍然是欧盟,对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



第四大贸易伙伴是日本,对日本进出口2.17万亿元,增长0.4%。我国和东南亚的进出口增长高达两位数,大大弥补了对美国贸易的下降,同时我国和东盟总贸易金额4.43万亿元已经和对欧盟的4.86万亿元差不太远,东盟长期看很可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使欧美出现完全对我国关闭大门的极端情况,我们一样有广阔的出口市场。



第三点在ICT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经清晰了,就是人工智能+芯片+通信技术为核心,不存在西方又诞生了新一代技术而我国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这是对我们有利的一面,我们只要加大投入,就能够跟上去,而且还能够实现领先。



既然在现有路径上追赶和超越都是清晰的,研发资金的投入,以及能够产生新路径和新科技树的基础研究就很重要了。



当前从国内ICT企业的研发投入来看,受到了美国2018年中兴事件的极大刺激,不管是龙头企业,中部企业还是小企业,研发支出在大幅增长,像华为一家2020年的研发投入就能达到200亿美元,总体形势没有问题,这个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面把数据列出来。



在基础研究方面,由于从长期看基础研究对赢得科技竞赛的重要性,我在科技部发布的公报里面查询了2014年以来的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2014年基础研究支出为613.5亿元,增长10.6%,占R&D经费13015.6亿元的4.71%;

2015年基础研究支出为716.1亿元,增长16.7%,占R&D经费14169.9亿元的5.05%;

2016年基础研究支出为822.9亿元,增长14.9%,占R&D经费15676.7亿元的5.25%;

2017年基础研究支出为975.5亿元,增长18.5%,占R&D经费17606.1亿元的5.54%;

2018年基础研究支出为1090.4亿元,增长11.85%,占R&D经费19677.9亿元的5.54%;

2019年的统计公报还没有发布,预计也会有两位数增长,总体还是不错。



但是我觉得我国好多的智力资源还没有用起来,以河南省为例,最好的两所大学,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和双一流大学郑州大学,在官网可以查到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91人。



另外是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可以在官网查询到,河南大学现有教职工4400多人,也就是河南最好的两所大学加起来教职工总人数才1万人,那么这样算下来每年能够留出多少教职岗位来招聘基础研究人才呢?500人?1000人?



我国包括河南在内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河南省2018年底总共有1.09亿人口,这个竞争是残酷了点。



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大学,如民办的西湖大学,看下图,其到2026年计划的教职人员+行政人员也不过900人,能够新增的教职岗位很有限。







能不能鼓励国内的双一流名校到国内高等教育滞后地区设立校区,增加基础研发投入,扩大教职岗位规模,养一批基础研发人员呢?



一是缓解我国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科研人才的就业压力,更充分的利用我们的高级智力资源,这些人搞不好能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正如1933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后,英美等国接收了数千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一样。



我国在面临美国对我国科技脱钩的情况下,加大自身智力资源和基础研究投入是必然选择。



既然英美能够在自己的名校新增数千个岗位给来自欧洲的科学家,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名校新增数千个岗位给我国的科研人才呢?



二是对我国近年来发展不错的城市进行分析,中高端产业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合肥和重庆,基本都是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连高等教育相对较为落后的深圳,也大量新建了名校校区,例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校区,加上其他的名校校区,为深圳这个城市增加了上千个高校教职岗位,也增强了深圳的基础研究能力。



在我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例如河南,山东,河北这样的人口大省,以及东北地区,乃至于西南地区的城市,在这些地方设立名校校区,新增教职岗位,加大基础研究能力,也是有助于这些地区发展的。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当前科技发展路径清晰,所以对中国有利,例如芯片制造就是一路从28nm,到14nm,到7nm, 5nm…..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各大ICT公司就是朝人工智能,云计算走。



只要加大资本和人力投入,就必然差距会逐渐缩小,但是由于跟欧美相比在原始路径创新能力上有差距,所以长期看中国只能做一个体量庞大的跟随者,依赖西方做原始创新,然后中国来做大规模产业化,永远无法领先西方。



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这只是描绘了过去100多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情况,但是却无法对未来下一个笃定的结论。



毕竟以前也说中国公司无法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击败西方公司,因为西方公司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品牌营销水平,核心技术等每项都比中国公司强。



但事实证明西方公司是可以被击败的。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总是显得悲观了点,使得很多时候对事实的准确预测反而被认为是乐观的态度。正如2018年4月中兴事件爆发,中兴被美国断供瞬间休克,中国国内大量的声音一边批中兴不诚信不遵守美国法律,一边认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建设成就不堪一击,不少人说要5年,10年甚至20年才有可能芯片等核心元器件摆脱对美国的依赖,FPGA,射频器件非美国货不行。



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现在,华为不管是5G基站还是旗舰智能手机,都可以摆脱对美系元器件的依赖,并且在持续的大规模发货了,在中兴事件爆发,国内士气跌入低谷的2018年,即使是中国国内最为乐观的声音,也没有想到中国不到两年就搞定了芯片供应去美国化,怎么着也得三五年吧?



下一步美国继续加大打击,美系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也不让华为用了,我们到时候可以继续观察,中国的最终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和去美化速度,和国内最乐观声音的预测进度对比。



对基础研究也是一样的,我本人并不相信:



“欧美的民主自由制度下,科学家们具有创新的文化和自由的环境,而创新都是在自由环境下偶然的火花,所以只有欧美才能搞原始基础创新”的说法,这种说法实在是太意识形态了。



欧美以外,苏联/俄国和日本都有不少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医学与生理学奖得主日本有22个;苏联/俄罗斯也有十几人,中国本土虽然少,但是也有屠呦呦。



像屠呦呦的研究成果,甚至还是在文革时期搞出来的,你总不能说是因为那个时候很自由,因此促进了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吧?



另外在欧美以外,全球采用西方民主自由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非洲,南亚,东南亚,拉美都有,例如印度,菲律宾,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巴西,阿根廷什么的,也拿不到几个诺贝尔科学奖,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是实行西方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看出对基础研究发展和拿诺贝尔奖有多大帮助。



科学家们确实需要自由,但是这个自由是研究自由,跟西方人说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自由并不是一回事,要实现研究自由



一个是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让科学家们拥有充裕的经费,不因为某个课题耗资巨大而被迫放弃,不因为实验室仪器材料不行而影响了出成果;



一个是管理上的自由,让科学家们有更大的空间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课题,组建团队,使用经费等等。



而且我认为前者更重要,砸钱砸人搞不出来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砸的还不够。



以上为今天的一些随想。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7#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5:19 | 只看该作者
中美科技大决战(下)——战略决战(一)以手机电脑为锦州城的辽沈     


导读


  三流企业做生产,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超一流和世界领导型的企业做标准组织。



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讯飞有声APP,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与前面遇到的问题类似,本想写一个(下)篇就结束了,但发现真要写完且把战略战术都写清楚,就得认真地写明白每一场决战,尤其是第一场决战该如何来打。那就再分细一点吧,本篇只写战略决战(一)——以手机电脑为锦州城,在终端产品和通讯设备领域展开的科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解决的是信心和战术创新



    从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并获胜,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战役不仅是第一场决战,也是一场树立解放军坚定进行大决战信心的战役。辽沈战役前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实力已经超过卫立煌的国民党军队了。至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有百万大军。而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并且是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东北野战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虽然如此,东北国民党军队中也有精锐之师,其五个王牌主力中的新1军和新6军都在东北,且都在廖耀湘兵团。他们都是齐装满员的美械装备,其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因此在发起锦州战役前林彪信心远没有那么足,发生了很多次反复,最终是在毛泽东不断催促和说服下才最后决心打锦州的。尤其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一段话最为著名:
   “你们应当注意:1. 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2. 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3. 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 (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
   在过去比较左的年代,很多时候简单认为林彪在辽沈战役中对毛泽东阳奉阴违,不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但林彪当年的犹豫和反复绝非一无是处。林彪打仗最擅长的是避实击虚,或绕到敌人背后切断敌人退路,类似巴顿最善长的战术打法,或者避开敌精锐打敌薄弱环节的埋伏。他非常不喜欢打恶仗,因为这样搞不好部队伤亡就太大了。但在决战阶段,必须要面对攻城攻坚的大难题,兵家历来将攻城视为不得已的下策,弄不好就可能会陷入伤亡巨大,却收效甚微的境地。我们不要只站在今天的时代去简单地看待历史,只看到胜利,要知道当年的战争有多么残酷,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也不是一触即溃的。在解放战争初期,因为解放军缺少攻坚的武器和作战经验,即使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时,也是吃过败仗的。例如在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的解放军以十二万人的绝对优势兵力攻击大同区区2万国民党守军,打了一个多月却久攻不下。后傅作义以围魏救赵的战术攻下集宁,解了大同之围,后来又导致解放军抗战后占领的第一个大城市张家口失守。东北野战军在四平市攻守上也都吃过白崇禧的亏。
    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在选择首打长春还是锦州之间反复多次摇摆。1948年5月24日对长春发起了进攻,甚至已经占领西郊大房身机场,但到6月中旬又决定改为长期围困。显然,林彪忍受不了攻打有坚固城防大城市过程中的巨大伤亡。在正式决定南下攻打锦州途中,因为得到蒋介石亲自坐阵指挥东进兵团登陆葫芦岛,经塔山增援锦州的情报,林彪又发生犹豫,想回头再去打长春。
    在这个宏观战略决策过程中,东北野战军在微观的战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了大炮上刺刀,即通过大型交通壕将大炮直接拉到距离城墙很近的地方,在攻城发起之前轻易就将城墙快速轰塌的攻城战术。另外还有巷战中的炮兵小分队通过墙破洞的方法,绕过坚固堡垒打穿插等。这些极为有效的攻破城墙和打巷战的方法,使得东野战军在攻城上的战术手段迅速提升,并达到可以说在当时全球陆战攻城水平的巅峰状态。在此之前,打下一个大城市的时间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在冷兵器时代以年计算的也不稀奇。而从锦州战役开始,攻打数以十万计的精锐部队防守并有坚固城防体系大城市的时间变成按小时计算了。从发起总攻开始到全部占领锦州,只花了31个小时,而攻打天津更是只花了29个小时,并且彻底摆脱了过去攻城中难以避免的巨大伤亡代价。即使和平时期春游,从发起总攻的出发地走到市中心也得近十个小时,由此可见东北野战军在攻城上的战术创新达到何等惊人的程度。因此,并不是简单地拥有信心就足够的,还必须依靠真正的技术创新才能将信心变为踏实的现实。正是林彪的极度谨慎,才使得这些解放军基层官兵的战术创新被大量发掘出来并被上升为战略性的技术手段。
    攻下锦州之后,整个战略格局立即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是东北局势顷刻之间一边倒,国民党在全东北的势力被封闭合围。1948年10月15日解放锦州,17日困守长春的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即率部2.6万人起义,21日长春和平解放。28日,最为精锐的西进廖耀湘兵团(含新1军和新6军)在辽西会战中被全歼,11月2日沈阳解放。至此,全东北解放。辽沈战役不仅使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瞬间暴增,而且在整体上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各地解放军的士气和信心。即使之前做事极为谨慎的林彪和四野,在此之后可说是摧枯拉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没再有过任何犹豫。在平津战役中以29小时攻下全城,逼得北京的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在渡江之后马不停蹄地将老对手白崇禧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在不到半年之内追杀到全军覆没,一直攻到海南的天涯海角。


终端和通讯设备的绝对优势与薄弱环节



   终端(手机、电视、电脑、服务器、家电、电脑外设等)和通信设备业(电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等)是中国当前实力最为强大的领域,大多产品已经远远超过任何对手。但即使在这个领域,中国依然是严重缺乏信心的,因为的确也还存在很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尤其依然强大的Wintel兵团控制着PC领域的核心领地。现在,美国在刚刚宣布制裁华为之后不到两个星期,又把360等一大批人工智能、电脑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公司列入实体名单。这一次卡脖子的不是芯片,而是美国核心信息科技中最精锐的Wintel兵团已全军来援。我们是否敢于同他作战?这当然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尤其在以往的PC历史时代,事实证明Wintel兵团是近乎于绝对不可战胜的。如果说美国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是在芯片和软件,那么Wintel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今天的时代,Wintel兵团依然完全不可战胜。
    确定一场大决战如何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第一个突破口选在哪里。辽沈战役第一个突破口选在了锦州城。这个突破口的选择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做了很多次的尝试和反复。那么这次高科技领域的辽沈战役第一个正确的突破口在哪里?哪里是终端产品和设备大决战的锦州城?——手机电脑。


中美科技第一场决战的锦州城——手机电脑



    手机芯片的进化速度远远比PC的CPU更快,因此早就已经超越PC的CPU性能。单纯从运算性能上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可以同时又是一部电脑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因此,业界早就在预测用手机替代电脑的那一天的到来。
    2011年,当时的MOTO就推出过一种手机电脑Lapdock。




    硅谷创新公司Andromium基于Android平台推出过一款手机电脑产品,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


手机电脑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手机电脑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难题,关键只是用户体验和产业生态问题。
    智能手机从一出世,就是一个功能黑洞,把其他产品功能和市场不断地吸收进来。收音机、卫星导航、数码相机......但是,由于尺寸上的天然限制,以及必然需要远超出手机的功能配件,智能手机要直接地替代电脑是很难的。键盘和鼠标的人机接口,大屏幕的显示等,这是现有的智能手机无法实现的。但只要通过一系列的简化和重新进行功能设计定位。手机电脑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可以充分简化重复成本,并极大增强用户需求满足的产品。
    要想使手机电脑广泛普及,必须解决如下标准问题:

1. 手机与电脑功能件之间的无线联接


    过去无论是Lapdock还是Andromium,都依赖于USB联线等实现手机与电脑功能配件之间的联接。这种方式做一下演示和少量应用还可以,但大规模普及的话用户是很难接受的。一是联接线很麻烦,二是使用和收起来时必须要插拨,时间长了难免连接出问题。联线一出问题电脑功能就没法用了。这个问题会让普通用户存在风险感。
    有些应用从技术上看没问题,但真到了实际应用中,用户体验上极小的障碍,就可能导致一个产品或其应用模式的失败。例如,最初在宣传手机的SIM卡时,广告中将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作为很主要的优点来说,那就是:当用户自己的手机没电时,可以借用一下别人的手机,把自己手机里的SIM取下来,插到别人的手机里去,这样也可以正常用自己的手机号码通话。这从技术上说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可实际通讯中有几个人真这么去做的?不仅麻烦死了,而且把自己和别人的手机都开盖,拨出SIM卡,这种操作专业人员感觉很简单,但普通用户哪里接受得了这种做法。还不如直接借别人手机用一下,或在大街上过去有很多经营公用电话业务的花点钱打个电话即可。
    如果必须依赖USB连线,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每次使时都要进行插拨才能正常使用,这会让用户体验极大地降低。采用无线方式,虽然还是需要网络上的连接,但对普通用户来说是无感的。手机放在电脑旁自动就连上可以用了,这与原来传统电脑使用习惯相比,至少没有降低用户体验。

2. 增值功能


    从营销的蓝海战略来说,手机电脑并不能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对电脑的取代,而是要能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多的功能和用户体验。要实现这一点,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上“可以实现手机电脑”,而是要更多考虑实现了手机电脑以后,比现有的“手机+电脑”好在哪里。因此,应当在省掉电脑主板,从而极大节省成本之后,再将省下来的成本极大地增强更多的有用功能。
    替代充电宝。手机电脑的功能配件中很容易放置大容量电池,从而在不开机情况下可以为手机充电,取代充电宝的功能。这样,手机电脑不仅是取代了电脑,而且还取代了充电宝。
    手机的海量存储。手机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内存容量有限,从而很容易在拍照和拍视频过程中把内部存储消耗完了。另外是保存比较麻烦,要往外存里面倒,得借助电脑与手机之间的联接软件,非常麻烦。手机电脑可以在功能配件中提供大量USB接口,从而可以使用U盘直接保存手机里的信息。这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方便。甚至于,因手机电脑功能配件中原有的主板没了,内部会有大量富余的空间,可以设计大量内置U盘接口,将高达10个(甚至更多)扩展U盘接口内置于手机电脑功能配件中,这将是何等的强大?你可以买10个128G的U盘,通过简单打开一个盖板插到内置的U盘接口中,平时就放置在手机电脑的功能配件里,它又是一个保存大量U盘的盒子,同时也避免U盘插在电脑外面影响美观和操作。以此将你原来32G的手机扩展成超过1T存储量,这将是什么概念?而现在128G的U盘普遍不到100元人民币,10个128G的U盘价格不超过1000元。你要想在手机里增加1个T的存储量,那还不得上万元并且还没有哪个厂家现在会提供。这样的功能和体验将会是何等的令人疯狂?而且通过海量的手机电脑外存,如果换手机,不仅手机电脑的功能配件是不用换的,而且可以将用户数据、通讯录等都保存在功能配件的U盘里。手机一换,不用倒腾大量数据,直接实现“即换即用”。换手机时的倒腾数据是最让用户烦心的事情。实现了这一点,用户换手机就可以更频繁了,这将是对手机产业最大的利好之一。
    触摸屏。原来的电脑因为历史原因,很少采用触摸屏的。但手机电脑应当从一开始就使用触摸屏,这样从一开始就具备替代平板电脑的潜力。

3. 丰富的外设接口


    原来的智能手机是很难提供外设接口的,而通过手机电脑,手机可以支持的外设就与PC完全一样了。HDMI、USB、各种存储卡接口......
    这样强大的手机电脑,成本和重量都远比“传统手机+传统电脑+平板电脑+充电宝+U盘保存盒”低得多、轻得多,携带方便得多,市场怎么可能不火爆?除了极少量必须要PCIE插槽的研发等目的,家用或办公等大部分市场里,谁还会买传统的桌面或手提电脑?那不是傻子?甚至发展到未来,通过外接PCIE插槽,绝大部分研发用桌面电脑的市场也都可以被取代。


手机电脑成功的意义和战略价值



    对美国的制裁不能总是被动应付,对方封锁什么,就马上被动地补什么。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避实击虚、侧翼迂回、暗渡陈仓......为什么老祖宗的话我们今天反倒全都忘了,纯粹只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呢?
    在过去,要想正面与Wintel竞争,无论是攻还是防,都必败无疑。但手机电脑产业影响极为广泛,一旦在该领域的锦州战役获得成功,情况就将完全不同。
    PC在20世纪70年代不断创新积累,在80年左右正式成形。1971年INTEL公司的年轻工程师特德·霍夫开发成功了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芯片4004,为个人电脑的诞生打开了可能的空间。1974年4月,INTEL推出8080。1975年初,MITS电脑公司推出了基于8080芯片的Altair 8800微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PC(个人电脑)。苹果公司1976年4月1日成立。PC一词出现于1978年IBM推出第一部桌上型电脑。此前苹果公司的Apple II已经获得爆炸性的成功。


4004芯片内部线路

    PC的出现并不是一日之功,中间出现过很多各种不同探索性的方案。在IBM的8086 PC/AT电脑成功推出之后,PC的基本架构其实就一直没怎么变过,只是中间向下出现手提电脑,向上漫延到服务器领域。
    在PC出现之后,其全球出货量就一直高速增长,2011年达顶峰,为3.528亿台,但此后一路下滑。至2019年有微弱回升,为2.61亿台,相比最高峰时已经跌去了近1亿台。可以说,原来的PC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进行一场大革命的时候。用手机电脑从总体替代PC从技术和市场需求上说已经完全成熟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旦手机电脑全面普及,传统PC销量将更进一步地直线下降。剩下的研发、服务器等所用的PC相对使用者比较专业,可比较容易被其他操作系统平台所取代。一旦如此,Wintel体系的后路就会被完全切断,市场空间就接近于归零。
    行千里而不畏者,行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直接去攻Wintel兵团是不可能取胜的,但通过手机电脑绕开Wintel兵团的正面阵地和战场,即可避实击虚、侧翼迂回切断其新增市场的后路。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远比PC快得多,平均手机更换周期仅为不到3年,而电脑的更换周期为5到10年。如果在5G时代全面普及手机电脑,即使它不可能全部替代电脑的市场,但个人和普通办公使用基本可全部替代。只有必须PCIE插槽支持的研发等应用才暂时还必须传统电脑支持,而这些专业领域又相对更为容易采用以Linux为基础的各类操作系统替代掉。
    Wintel之所以可以牢牢地控制PC领域30多年,最核心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技术,而在于它周围聚集了太多生态资源。例如大量外设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这些构成了其坚固的护城河和城墙。但如果通过掌控手机电脑,几乎整个IT业的资源都必须要考虑与这个新生态的兼容,因此其具有极为强大的市场统摄力。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无论直接去与微软竞争还是与Android竞争,都是一种极少自我保护的架云梯攻城,伤亡巨大,而可能收效甚微。但如果从全新的手机电脑切入,相当于大炮上刺刀的战术,事半而功倍。打赢此一科技领域的“锦州战役”意义极为重大。它不仅会使中国整体上建立牢不可破的科技实力,而且将极大鼓励中国引领全球科技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很显然,此为千载难逢之重大战略机遇。从技术上说中国也完全具备掌握此领域所有技术。但是,我们却看不清中国做成功此事的希望,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手机电脑要做成功必须得有行业标准。


标准及标准组织



    直到今天,手机电脑是一个还未真正成功的领域。因为它需要全新的产业生态,需要建立全新的技术和行业标准。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并不一定是需要最高深的技术,而是需要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早已经深入骨髓,但对中国人来说却还是非常陌生的工作:在一个领域初生阶段就敏感把握,并及时建立标准组织和制定产业标准的自觉。手机电脑的产业标准并不复杂,问题只是没有人来做而已。为什么?因为能做且愿意做这个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被中国企业全干死光了,而中国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领导者来做这些事情。这就是手机电脑从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甚至熟透了,却迟迟不能大规模普及的根源所在。Wintel是不可能去主动做的,因为这搞不好无异于给自己挖坟墓。国内PC厂商也不可能去做这件事,这也无异于给他们自己挖坟墓。他们不仅不愿做,而且还可能会制造手机电脑在成功道路上必须面对的塔山和黑山两个激烈的阻击战。
    推动手机电脑主要市场动力是手机、芯片和电脑外围配件等领域。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可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不是不想做标准,很早就搞过标准战略,但成功的却不多。在3G时代的TD标准推广中,我与李进良等人以非正式的方式做了很多本应由标准组织来做的工作,从中深切体会到中国在标准战略执行中的大量问题。中国往往是一旦开始做标准,就被各种因素搞得一塌糊涂。不是迅速地在国内分成几派恶斗到这个领域和技术方向死掉(如国内地面电视标准),就是自己内部根本搞不清该干什么,把握不准技术方向,直到最后变成莫名其妙的结局(如闪联)。有些我们并未深入研究清楚什么样的技术才是需要制定全新标准的,什么样的技术在什么标准组织中运作更为合适和自然。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标准战略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其实这个事情并不难,只要简单总结一下国外公司是怎么做标准的,事情就非常清楚了。国外有多种模式来操作技术标准:
一是市场自由竞争最后统一,这尤其适合技术方向还不是太明朗的领域。先是企业自由组合建立几个产业联盟,然后通过一段时间几个不同技术方向联盟的竞争,最后通过技术竞争不断获得统一。但中国往往是一旦如此地自由竞争,往往是死斗到底,绝不统一。
二是通过一定的相对权威的机构发起,行业内所有主要角色一起加入成立一个从事标准或行业发展事务的实验室,以后所有该领域相关技术标准皆由该组织牵头进行。例如美国有线电视的标准组织Cablelab实验室等。
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新的标准组织,以后所有相关技术标准进展都在这个标准组织中进行。例如电信领域的ITU,互联网领域的IETF等。
四是由头部企业将平台产品或收费,或免费地向产业圈提供,形成事实标准。如微软OS平台,Android OS平台等。
五是其他类型。

    学会标准组织的正确运作方式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标准组织本身并不一定去做所有标准提案和研究的工作,而是可能主要依赖组织成员单位去研究和提出各种标准提案。标准组织最重要的工作是制订标准发展计划,尤其制订时间上的死线(Deadline)。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没有时间上的死线,有些成员单位就可能只要自己对标准有不满,就无止尽地拖延标准进程,最后导致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标准组织需要去对各种提案进行测试和研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讨论。他们可能更多承担的只是一个会议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运动员更不是裁判者的角色。需要不断组织行业和产业论坛等进行标准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因为我们没有对如何运作标准进行深入和详细的研究,在此情况下盲目搞的标准战略行动当然会很容易变成是外行之极、一塌糊涂的。
    三流企业做生产,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超一流和世界领导型的企业做标准组织。


如何做标准组织成为科技领导者?



   做标准和标准组织不能强行地去做,而必须得有革命性技术领域出现的时机,和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不能说别人都已经完成了革命性技术创新,相应标准组织、技术和行业标准、产业生产都已经成熟了,你因为知道标准的重要性,就只是在别人已经做好的生态上稍微改改,就硬性地要搞出自己的标准和生态。这不是在做标准,而是在给标准捣乱。新标准尤其国际标准组织的出现一定是顺应重大技术领域革命的需要。如果错过了一场重大领域的技术革命,你不可能再去人为制造标准和标准组织。
    原有的国际标准组织主要有两个:ITU和IETF,另外还有一个IEEE。但是,在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原有的标准组织的确已经力不从心了。原因在于,ITU过去是从CCITT(国际电话电报委员会)演化来的,专注于电信领域。在过去,电信网络与业务都比较单纯,所以ITU从物理层一直到应用层的标准都去进行定义没有大的困难。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应用层发生巨大的革命,远远不是传统电信的基础业务话音和报文所可以覆盖的了。这就是IETF和IEEE角色份量不断加大原因所在。虽然名义上通信的七层协议都可以归ITU管,但他已经越来越专注于物理层了。IETF从一开始就与ITU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去做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所有工作,而是主要专注于以IP协议为核心的网络层和传输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依托于ITU与IEEE(主要定义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由此可见,应用层在互联网时代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过去这个工作主要是计算机行业里的企业在做,一般是采用事实标准的模式。微软、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提供了应用层的所有功能接口单元。它不是靠标准方式来解决,而是靠驱动程序或插件等来解决。如果不够用了,就再增加一个中间件。计算机有强大的智能和灵活性,所以这样来解决一方面在过去一直能够适应,另一方面微软等做事实标准的企业也乐于这么搞。因为这样会让各种应用的驱动程序和接口数量规模极为庞大,让其他潜在竞争对手望而生畏。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其实并不难,但你要想让成千上万已经习惯了微软操作系统的外设和应用软件企业去兼容你的操作系统平台,这个是天文数字的工作。
    但到了今天,这种完全采用事实标准的操作系统平台来解决应用层问题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困难了。物联网会使网络终端类型爆炸性增长,每一种类型又有大量支持的厂家。如果每个终端类型的所有不同厂家都要通过驱动程序去支持,这种海量的需求即使微软也忙不过来,因此各种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平台就应运而生。但是,建立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就能解决问题吗?很难很难。这就使物联网想象着很好,但实际推广起来困难重重的原因所在。但凡是通信,就必须要基于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靠操作系统平台的事实标准方式,来支持比计算机时代多几个数量级的应用类型是无法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电信业、互联网、计算机业几个不同的行业存在巨大的理念和行业生态的差异。电信业讲究业务权利的清晰认证、归属和付费等;互联网讲究业务的自由和去中心化;计算机行业只讲究信息本身的格式,信息产权、认证和付费等概念非常弱。在今天,三网已经高度融合,对信息或虚拟资产的产权归属和付费问题越来越大。同时,数字货币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和基础。如何将过去不同领域的特性,以及最新的技术创造进行重新的融合,建立适应未来信息产业的标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课题。

    因此,进入5G和物联网时代,迫切需要一个不同于ITU、IETF和计算机行业事实标准模式的全新国际标准组织,来专注于解决应用层的国际标准问题。中国最有条件做这个工作。这不是我们过去遇到的填补一个产品技术空白,或推动一个企业,而是建立新的国际标准组织的工作。这个我们过去根本没意识到,也根本没认真地想过。现在中国做这个工作的人才积累是足够的。不仅大量国际标准组织中的Editor(标准作者)、Fellow(可成为资深的标准审阅者)和从事标准组织管理的官员有中国人,连ITU的秘书长赵厚麟(他是我过去在郑州邮电部设计院有一年时间的同事,也是南邮的校友)都是中国人。要搞标准组织,不能靠会喊标准战略政治口号的人来搞,得有长期实际做过国际标准组织的人来领导和管理。中国现在并不缺少这样的人才。
    做国际标准组织就如同建群,谁最初负责建了群,谁就理所当然地是群主。过去国际上的群都是人家欧美国家建立的,我们最初只想着能挤进去,被人家批准成为群员就高兴得不得了。然后抱着争当劳模的心态,给钱的工作做,不给钱的工作也做,最后倒贴钱的工作还做。先做成了群员积极分子,然后做成助理管理员,再然后是副管理员、副群主、最后把人家群主的事情全干完,一不小心搞到原来的群主没事干都快破产光了。群主说你们再让中国这么搞我就不给钱了,然后中国就说你不给钱我给钱。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也是美国不断退群的原因之一所在。
    我们的本事都已经大到把别人建的群里群主位置都给挤没了,怎么还是会对自己建群没信心呢?
    现在为什么矛盾这么大?各方有各方的道理。建群也像打天下一样,人家是在一个行业或领域刚出现,大量技术和产业生态都还不清楚的时候,依靠创新和摸索把群建起来了。一旦如此,天下是人家打下来的,他们当然就拥有了很多的特权。什么是科技领导者?别以为你搞的科技最先进就成领导者了,那不是。真正的领导者就是其他人无论做得有多好,你都得首先去向领导汇报工作,并且以能够向领导汇报工作为荣耀,最后所有工作成果都得归属领导建立的群,要这个群批准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你搞得科技再好也没用。你要写新的IETF标准,得提前半年把草案文稿上交给IETF的核心审稿人,人家有特权提前半年看这些文稿。提交文稿的作者最后还会为能够被IETF接受成为正式文稿感到无比荣耀。这才叫领导者。
   中国人的确很早发现科技领导者的特权太好了,就也想要争取这样的权利。但这个特权可不是简单地说想要就能要得到的,你得自己去寻找到机会、自己率先打天下。这不仅是能力问题,而且得有历史性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出现,并且被你及时发现和抓住了。这样你才有机会率先建群。这样的历史机会非常非常地罕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现一次。你抓住了就抓住了,抓不住就再等几十年吧。如果你不能自己抓住机会率先建群,而只是通过积极劳动,去抢别人建的群里的地位。无论你工作有多么的积极,付出的有多么大的辛苦,你把别人的群主位置给挤没了,还是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要想得到他人心服口服的尊重,你得发现和找到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机遇自己去建群,并且他人都不得不尊重你建的群、都想加入进来尊重你的领导。如果中国不能实现这样的超越,无论你的技术和产品做得有多好,都还是会被人家看不起。


ITA:三分天下有其一



    手机电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新产品,而是在物联网时代很有可能成为突破口的新国际标准组织的机会。通过建立国际手机电脑产业协会,而后发展成国际物联网标准协会,再进一步发展成ITA(International Terminal Association)国际终端协会,中国就可成为新一代标准组织的群主。ITU占物理层,欧洲为主导;IETF占网络和传输层,美国为主导;ITA占应用层,中国为主导,三分天下有其一。
    现在大量应用层的终端企业都在中国,中国最适合主导ITA这个工作。但如果中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自己不知道利用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去建新的群,而只是知道去挤占别人建的群,中美科技冲突最终极的根源就永远也无法解决。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8#
 楼主| 发表于 2020-6-8 16:12 | 只看该作者
中美科技大决战 (五) ——战略决战(三)(四)芯片设备材料软件之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为读者阅读方便,以及修改一些前几集的文字错误,标题进行了重新排序,本期发表时将前面几集一起发表了。

战略决战(三)——芯片设备材料软件之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的意义



    因为北京解放并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平津战役就具有了初步奠定共产党在全国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的意义。当然,平津战役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正因为解放军已经在平津具备了绝对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因此为和平解放北平提供了条件。
    芯片生产设备、设计软件、材料等在整个芯片行业里具有核心的领导地位。只要获得了这些资源,剩下就主要是通过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进行投资就能建设相应水平的芯片生产厂。因此,如果掌握了这些领域,就基本可以确定中国在芯片领域世界领导性的地位。在这些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从材料谈起——封锁创新的是自己的观念



    此次人们关注点只在芯片生产设备上,对半导体材料的关注很少。但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如果生产环节的封锁不能有效,美国下一步是否会将封锁环节转移到芯片生产的材料等环节上。


    这张照片是我上个月(2020年5月22日)刚刚在淄博市参观山东科恒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时,与董事长石恒业先生在他建成不久的氮化镓生产线的合影。科恒公司最初是研发成功了高纯度氧化铝获得第一桶金,它是照明用LED的材料。LED发光效率极高,但最初成本非常高,很难大规模普及。其原因在于其材料等成本非常高,如高纯度氧化铝每吨要50万-70万元人民币。科恒是国内最早研发成功这个材料的企业,因此在最初获得了非常高的利润。现在这个产品价格多少?数量级下降,介入这个产品生产的中国企业已经有很多了。当年很多人就认为LED是多么高科技的东西,但就是被这些普通的中国企业给干到大规模普及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LED灯这么便宜的原因之一。我是作为云铝的独立董事,在其年度股东大会上偶遇了科恒的股东,得知其在做氮化镓材料而特意去考察的。去之前我还有点云天雾地的感觉,原因在于:氮化镓就是通讯设备里最难的高功率射频放大器等芯片用到的基础材料。无论一般芯片用的电子级单晶硅,还是电子级砷化镓,氮化镓等材料,其纯度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这可不是一般企业能干的活。怎么淄博市还会有企业在做呢?我已经是对中国科技相当乐观的人了,那也不能说中国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企业都把这些活全揽过来干完了吧?但此次考察真有点颠覆我的三观。和石总一起吃饭时我问他:你怎么会想到干这个的?他说是十多年前美国科锐公司告诉他氮化镓非常重要,未来市场很大。

    当然,这个事情并不使我完全意外,因为去年的一件事情更让我震惊,也是山东的一家企业,威海的光威复材(300699)。


如果要问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企业家是谁,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不知道的陈光威
    光威复材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在中国航天、歼10、歼20、运20、军舰、导弹等军用领域70%的碳纤维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你会以为这家公司能提供这么高科技的产品,其创始人一定是海外哪个长青藤学校的归国博士创立的吧?完全错了,其创始人是一位初中学历的村支书陈光威(不幸在2017年4月24日 6时30分逝世)。
    光威集团最初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威海石化科研器材厂,1987年陈光威接手后开始生产碳纤维钓鱼竿,并把这个产品做到占全球70%的份额。因为有碳纤维鱼竿的庞大需求,1998年,陈光威高瞻远瞩地确立了“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战略发展思想。以渔具产业为龙头,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建设了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开启中国碳纤维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2002年,陈光威成立光威拓展公司,上马碳纤维研发项目。2004年,T300级产品研发成功;2008年碳纤维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2009年设立国家工程实验室;2012年主持起草了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的国家标准。然后在2013年,日本对中国高模量的碳纤维进行封锁,光威这个备胎很快就顶上来了。




2019年6月28日我在威海参加“2019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会议”上获得的资料。


光威集团的展厅

    这些案例不能不让人陷入深思。中国70年前的新政权是依靠农民打下来的,这很好理解。但为什么今天中国的高科技突围居然也有陈光威、石恒业这些从田间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广泛参与?我是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山东科恒的石恒业董事长,他怎么敢做这样尖端的科技产品?他的回答简直让我目瞪口呆,他说:“当时真不知道氮化镓是什么!”。
    明白了!如果他能像中国现在那么多台面上的专家学者那样学会在外国人面前深深自卑、能够学会坚信中国现在科技上落后国外几十年上百年,就绝对不敢去干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了。我曾在2018年1月23日公众号文章“香港殖民地思维令李嘉诚惨失2000亿,出路何在?”一文中,第一次指出了香港本来有天然的条件可以成为中国当今科技的领导者之一,但却自己坚定不移地与一切科技创新彻底“绝缘”,这种绝缘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大陆的殖民地思维远没有香港那么严重,但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的一开始,很多人就要充分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殖民地思维。他们指责《厉害了,我的国》这个电影惹怒了美国,这个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并且至今这种错误仍然在产生恶劣的影响。这个电影是2018年3月2日在大陆上映的,而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是3月23日开始,美方做出贸易战的安排早在近一年前的5月开始301调查时就确定了。怎么可能是这个时间点上的一部电影引起的呢?该影片是在6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6集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这个系列记录片主要目的是宣传中国发展的政治和社会理念,科技创新只是其中一集《创新活力》里简要介绍的。包括《圆梦工程》等里也提到的相关中国科技,但绝大多数还是主要体现民生、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等政治和社会主题,以及主流是国营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作品也可叫作《厉害了,我的国企》。国企在科技创新上相对属于比较保守的单位。这个作品里介绍的远远不是中国最厉害的科技水平。5G、芯片、人工智能监控等美国科技战的主要对象,都不是这个作品里重点介绍的内容。所以,过度地谈论这个作品并把它看作中国科技实力现状的话,真的会误导很多人,只不过其误导的不是认为中国科技水平太高了,而是太过于低估中国真正的实力。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战并不是按这个作品介绍的内容进行,他们是知道真实情况的,说明美国的战略家并不像批判这部作品的人那么无知。但他们也远远地低估了中国科技真正的实力。


只有外在的封锁才能打破自我的封锁



    2019年7月1日,日本因与韩国的二战赔偿问题闹翻,同时也是受到美国在5月份对华为芯片封锁的鼓舞,对韩国以出口管制为名,大幅度限制供应三种半导体原材料:用于半导体清洗的氟化氢、用于智能手机显示屏等的氟化聚酰亚胺和涂覆在半导体基板上的感光剂“光刻胶”。当时网上一片“厉害了日本”的声音,对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强大到“令人绝望”“令人窒息”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例如,超纯氟化氢(电子级氢氟酸)原来韩国100%是从日本进口的,这样的市占率当然是“令人窒息”的。这个封锁在短期内的确对韩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没多久韩国就找到了替代品。中国滨化集团就有电子级氢氟酸产品,连俄罗斯也有该产品的生产供应能力。原来滨化集团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但在日本封锁下,韩国就成了巨大的市场培育基地,推动其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日本光刻胶巨头东京应化工业(川崎市)在韩设有生产基地,事实上受影响很有限,帮着韩国一起应对日本的封锁。所以,日本很快发现这种封锁不仅意义很小,而且极大可能使日本相关企业在韩国的市场接近永久性的丢失掉了。仅一个月后,2019年8月8日,日本就宣布恢复对韩国供应,当然,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韩国很快就找到替代品,还因韩国的针对性反制措施产生了经济效果。此后日本又多次地不断示好表示恢复对韩国供应相应材料,但恶果已经呈现,这些表示为时已晚。
    事实上,中国发展最好的科技领域,发展的突破机会点,有很多都是国外进行封锁导致的。碳纤维、神威26010芯片、两弹一星等都是如此。中科院院士彭桓武当年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他介绍说,当年开始研究核武器时,中央的政策是“苏联专家加中国青年”。他和王淦昌等中国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都不能沾边。如果苏联专家不撤走,中国就不会有自力更生的政策变化,中国那些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们就很难主导两弹一星的发展。彭桓武认为如果那样就肯定不可能有氢弹,当然也不会发明出于敏构型。
    美国2019年5月18日开始对华为芯片断供,但不到一年时间,华为绝大部分产品的芯片全部找到了替代品,包括难度最高的射频芯片,这极大出乎美方的预料之外。我与华为海思芯片是有过长期合作关系的,因此深知其芯片的进展和历史。2020年5月25日我发过一篇很轰动的文章:“制裁华为:华美决战将走向何方?”。文中直言美方“明摆着是一种把自己最后一点老本全押上进行的赌命行为”“整个美国芯片业将全面崩溃,遭受一场歼灭战的打击”。当时很多人无法相信,但不到一年时间,华为所用到的几乎所有通信芯片全部完成国产替代,包括那些看似最难的芯片。这一次之所以时隔一年美国又从芯片制造环节加大封锁力度,显然就表明2019年5月18日的制裁措施完全没有达到任何效果。
    在任何一个领域,领先者最初进入市场也都是很艰难的。但当他们率先占领市场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市场壁垒。因为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技术和供货者了,你要让客户更换供货商就很困难。如果买一个新厂家的产品,出了问题怎么办?搞采购的都得首先考虑一个责任问题和原有客户的关系问题。因此,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新的跟随型企业很难进入市场。没有市场的培育,产品肯定很难成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研发更先进的技术。这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跟随者要能够突围成功,往往都有如下的原因:
产品价格的确便宜很多,这样总能找到希望降成本而愿意试用的机会。

原来的领先者一再犯错,搞错技术发展的方向,自己主动丢掉新的市场机会。

追随者开发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在新的技术时代成为领先者,原来的领先者自己落伍了。

因封锁而主动把市场让出来给追随者。

    ......
    因此,不要因为原来的市场格局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其实掌握相同技术的企业很多,只是在过去没有市场机会,使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处于潜伏的状态。一旦因错误的封锁而使领先者把市场主动让出来,突然就会发现有那么多替代者冒出头来,他们甚至早就等待着这一类的时机了。
    另一个中国科技或产业发展模式有一个经济上的重要原因。中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价格便宜的战略,这种战略往往也非常有效。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例如中国劳动力便宜,产业链完善等。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只有中国具备的特殊因素:就是自身14亿人口为基数的庞大市场规模。因此,中国企业往往喜欢去做市场规模很大的产品,那怕产品价格便宜点,能有市场规模支撑着也能生存和赚钱。而一些市场规模很小,技术难度又高的市场,不是自己做不了,而是做起来很可能不划算。
    以光刻机为例,问题并不是这些技术难到中国无法开发出来,而是用量实在是太少了。ASML已经占了全球100%的EUV市场,可是2018和2019两年总共也就出货44台。可想而知,里面镜头、光源等能够用到的数量也就是掰着指头都能数清楚的程度。这样狭窄的利基市场里,就算单个产品是天价,全是净利润又能有多少?
    如果中国开发出EUV光刻机,就算抢走ASML一半的市场份额,每年也就10台左右的定单量。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真没兴趣去搞这种产品。但现在要是硬逼着中国不得不搞的话,也没什么干不出来的。不仅搞出国产的EUV光刻机,把更上游的原配件全干光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中国人敢不敢干,更重要的是想不想干的事情。
    再有一个,类似中国的汽车行业,从一开始起就始终与国外公司合作得很好,这个行业也是市场换技术最不成功的一个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这个行业也是国内外产业和市场生态“最和谐”的一个领域。国内外公司的利益捆梆在了一起,从而使国内很多人并不热衷甚至坚决反对自我创新。这种利益格局要想自己主动打破是极为困难的。感谢特朗普,如果没有他对中国科技持续的封锁战,我们有多少潜藏在科学院、高校、民间的科技能力要想找到发挥的机会实在是太困难了。
    真正封锁甚至残酷扼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是我们自己。只有国外进行封锁,才能打破我们自己对自我创新能力的严酷封锁。否则的话,怎么可能有陈光威这样初中学历的农民企业家冒头的机会?


中国芯片生产设备的飞跃进步



    2004年从硅谷回国的尹志尧创立的上海中微开发成功5纳米刻蚀机,这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上海微电子90纳米光刻机早已经是成熟产品。同时在技术上进行跨越式的发展,28纳米光刻机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在2021年投入客户的生产线使用。另外2020年底,采用ArF光源的11纳米光刻机SSA800/10W也将投放市场。
    要想实现7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必须突破EUV光刻机。网上盛传一个说法,就算ASML把全部EUV的图纸都给中国,中国也不可能造出EUV。这样的大话我们听得实在是太多了,当年开始建港珠澳大桥需要沉箱技术时欧洲人也差不多是这么说的。别忘了,直到2004年,ASML与台积电一起开发出193纳米浸润式光刻机技术之前,该公司在光刻机这个领域也是一个根本无人关注的角色,比现在的华润华晶地位好不了多少。ASML从开始知道这个技术,立项,开发出浸润式光刻机花了多长时间?仅仅2年。EUV的难度的确比过去的光刻机大了很多,ASML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开发完成。其中该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其实并不多,真正的核心技术镜头、光源、精密仪器制造等多数是其他公司或由其并购的美国公司Cymer开发。德国公司如光学巨头蔡司等在其中占多数。真正的研发所花的时间并不完全是在光刻机本身,而是包含其上游太高品质要求的专用原配件。
    全拜特朗普所赐,中国已经向EUV领域展开全面合围。
    上海光机所早在2012年就开始研发EUV光源。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在做DPP-EUV光源,并配合长春光机所的EUV光刻机。长春光机所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进行EUV光刻机相关技术的研发。2002年,长光所就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EUV光刻原理装置。2016年原理样机成功通过验收。中国科学报2017年7月10日报道,极紫外光刻(EUV)关键技术研究在长春光机所通过验收。在光学技术上中国与国外最先进水平差距是多少,这可以从光学卫星分辨率上进行一下对比。中国现在由长春光机所研发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分辨率为0.72米,由中国航天科技研发的高景一号商业卫星2016年12月分辨率达到0.5米。中国军用的光学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0.1米,美国最先进的锁眼卫星KH-12最高达到哈勃天文望远镜的分辨率,为0.05米。中国虽稍弱一点,但基本与美国在同一水平。
    2016年,清华大学的“光刻机双工件台系统样机研发”项目通过验收,关键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光刻机双工件台水平。这不是原来通过科技验收后写些论文,评几个职称,然后就放进柜子里睡大觉了。以此项目为基础创立的华卓精科公司2012年成立,2017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人民币。尽管不是很多,但表明其产品已经牢固且成功地商用化了。



    因此,国内在EUV光刻机上的技术积累已经都超过20多年了,别以为今天是仓促之间应战的!
    中科院已经突破2纳米的GAA芯片技术。目前7纳米以上主要是FinFET技术,在7纳米以下GAA是主流的芯片技术之一。
    在抛光垫、抛光液、光刻胶、刻蚀液、清洗液、显影液等材料领域都已经有国产替代的能力,缺的只是更大市场应用的机会而已。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下游的客户会非常挑剔,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供货商的新产品,而不完全是他们开发高端产品的能力不够。但现在,实在是太感谢特朗普了,他为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提供了和平解放和全部占领的机会。
    我们不要一提起科技创新,就只是谈如何落后,追赶如何困难,其实一点都不困难。人家一个初中毕业的村支书能把碳纤维的问题给解决了,难道台面上的那些精英们还有脸说得出中国有什么东西是做不了?不觉得丢脸吗?
    真正的问题是:难道就没想过,如果中国人把所有科技领域别人的饭碗都给抢光了,别人吃什么?总得给别人也留点饭碗吧!如果世界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中国也真没必要把所有事情全干光。但是,特朗普硬逼着中国把芯片所有生意全抢光,那也没办法,我们只好笑纳了。


为什么对中国科技能力的认知偏差如此之大?



学生心态



    中国对自己的认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经济与科技也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使中国在融入现代科技和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多少成了负担,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西方和日本等入侵的很多屈辱,经历了3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大变局就是从中国是世界中心,变为欧洲等成为世界中心。中国融入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进程非常曲折和艰苦。到40多年前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快车道,并在这个时期彻底放下身段和内心的骄傲等心理负担,全面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尤其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科技和文化。这个过程是相当长的,因此也使中国处于学生心态的时间非常长。这种心态是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的,有利于克服几千年文化优越感的心理负担和障碍。即使在未来无论中国发达到什么程度,也都永远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低人一等的方式和心理定势来维持这种心态。

韬光养晦



    由于中国的客观条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特殊地位,近代与美国也有过两次直接的战争较量,并且让美国吃了大亏。因此,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国际上就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为了保持在快速发展中不被美国盯上产生不必要的麻烦,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的确使中国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外在的麻烦,使中国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不同的政策时效性是不一样的。“不称霸”,这是中国准备长期坚持的政策,但“一国两制”,就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对香港等五十年不变,这意味着最迟五十年以后一定会有所改变的政策。“韬光养晦”也不是一个永久性时效的政策,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采用的。
    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要求东北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秘密入关。百万大军随即出动,前锋已经到达冀东平原,队尾却还在锦州沈阳一带。林彪到了河北蓟县孟加楼村后,根据前锋部队已经与敌方接触交战的实际战况,随即命令后续的第一、二、十二纵不再绕行冷口,走近路山海关,直插天津塘沽一线。刘亚楼提醒中央军委是要求秘密入关,林彪回答:“我们已经在敌前展开,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不仅如此,东北野战军士兵还把极有特色的东北野战军狗皮帽子挑得老高,故意让国民党军队远远地就看到。
    今天,中国的雄心已经在全世界面前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号角早已经吹得震天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进步太快



    中国的进步速度远远超过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我们自己。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包括所有学者和战略家们都很难认清中国实际状况是什么样的。
   
潜在的能力极少人知道




    比进步太快更让人难以认清的是,中国的潜力到底有多少,潜在的能力更让人难以认清。这是国外屡次对中国造成重大误判的原因所在。
    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因为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太快,美国挑动日本对中国碳纤维进行过封锁,但结果是快速激发了中国自己碳纤维的突破。
    对中国巨型机芯片进行封锁,快速激发了研究多年的申威芯片的快速突破和应用。
    2019年5月,对华为芯片供应的全面封锁,激发了包括华为海思在内的中国通信芯片全面崛起和进口替代。此次对芯片生产的封锁,也必将激发中国芯片制造业和芯片原材料行业潜力的全面发掘和突破。

对谦逊传统文化的误读



    中国人谦逊的传统文化的确是一种美德,无论做到多么好都需要它。但必须清楚一点:谦逊绝对不是以对自身能力的无知为前提的。它是因为要克服或减轻人性的两个弱点:一是对自己的狂妄和高估,二是他人对自己的嫉妒。如果不清楚这些,把看轻自己当成谦逊,那更会犯下大错,完整的表述应当是“不卑不亢”。真正的谦逊是客观理解自己的强大,并且也要他人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强大,却不产生嫉恨,而不是别人都已经知道你的强大,你自己却不知道。那不是让人敬重,而是让人感觉你有机可乘。如果是为浇灭他人心中的妒火,最好的方式不是掩盖已经不能掩盖的实力,而是让更多人分享你的强大、成功和荣耀,是鼓励他人只要努力也可以成功。如果不正当的妒火已经燃起,那就要迅速让对方知道你是不可挑战和欺侮的,而不是继续幻想别人注意不到你,到处逃避和躲藏。

  公知的攻击习惯



    中国的确有一批公知(虽然人数已经越来越少)习惯于说中国的落后和不是。并且把说中国的落后和缺点当成客观,或者只要说中国存在优势就认为是不客观。这种认知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从而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由此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客观实力的正确认知。

   其他



    诸如对中国威胁论的疲劳效应等。从很早开始,就有人谈中国未来会威胁到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那时中国只是存在科技强大的可能,却真的还差得很远。但这种说辞讲得太多了,产生了疲劳效应,当中国真的强大时,人们反倒没有真实的感觉了。

战略决战(四)——中国科技整体之渡江战役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是渡江战役发起前的口号。因此,渡江战役远不止是打过长江,而是解放剩下的半个中国。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即解放军百万大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同时出击,跨过长江,仅一个多月时间即解放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1949年 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至次年的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1951年12月进军西藏。


    芯片封锁战并不仅仅会使中国全面占领芯片领域,而且其心理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所有中国不同行业的人都会清楚地看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是可能封锁任何产品技术的。那怎么办?在过去是中国没有能力的时候,国外公司就卖非常高的价格获得超额利润。而当中国开发出相应产品后,西方公司就立刻大幅度降价,用市场价格战的手段逼使中国公司在该领域难以有利润,从而难以实现良性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手段的打击其实才是最难对付的。现在好了,特朗普要破坏所有市场规律,用政治手段将尖端科技产品的市场全让给中国公司。那剩下的问题就是中国公司愿意吃多少了,并且近期不会有价格战的袭扰。

    我们该如何正确认知中国的科技潜力,这个问题对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


后发优势



    客观说,学习要远远比原创容易得多,它可以避免走很多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弯路和探索创新的成本。这是后发国家的优势所在,问题只是后发的国家如何有效地去利用这种优势,并避免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超强的,自鸦片战争开始的很长时间内,是因为各种社会和思维观念等原因阻碍了中国对全世界优秀文化的学习,阻碍了后发优势的利用和发挥。改革开放解决的问题就扫除了发挥后发优势中的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阻碍,使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和展现。一旦如此,中国科技的进步速度就会一日千里。四十年过去,我们几乎已经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科技至少都知晓,至少都开始学习和研究。山东科恒的石总对我说:“搞这些东西哪有什么创新,都是人家已经搞成熟确认完了的东西,我们只不过就是学过来罢了”。但凡是人学习可以掌握的东西,你就不要说中国人学不会。当然,足球除外,关键也是这东西学不学得会无伤大雅。


人才规模的超强优势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中国的教育已经正常持续地培养了40多年的高级人才。自1977年至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累计招生总数达到1.32亿,超过日本人口总量。2019年一年的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就达到了820万,超过全球一半以上国家的人口总量。到2030年,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将超过2亿人。届时全世界人口总量能达到这个数字的国家不会超过8个。从2000年至2019年,中国仅硕士生毕业总数就达到723万人。到2005年时,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就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为3850万,2017年达到8705万。全世界人口总量超过8705万这个数字的国家只有16个。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其中70%是近5年归国的。这表明中国发展对留学人员的吸引力越来越强。2017年,中国专业从事R&D的科技人员数量为621.4万人,同比年增6.6%。在2013年时,中国R&D人员总数为501.8万人。按全时当量统计,R&D人员总量达353.3万人年,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一些企业已经在国外建立研究机构,这可以使我们在不需要他国人才来中国的情况下利用他国的优秀人才。因此,不要被表面上的中国还有哪些领域落后的表象所迷惑。如果他国的人才就是我们的人才,他国现存的科技优势就是我们的优势,竞争态势优劣的逆转将会何等之快是可以想见的。在如此庞大的科技人才规模基础上,还有什么科技研究工作是中国做不了的?无论其他国家对中国封锁什么技术,中国都有能力很快将它补上,除非是地球上难以再找到的化学元素和中国无法掌控的不可或缺的矿产。



人口和市场规模的绝对压倒性优势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全世界种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产生了一大批成功的科技企业,华为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并且,中国往往是以群体突破的模式填补一个又一个科技领域的空白。这就使其成功的基础非常扎实,并不是打掉一个企业就可以阻止相应领域进步的。这是中国14亿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所决定的超级优势。14亿人口是什么概念?它等于(皆为2019年数据,单位亿人):
    欧州50国(7.438)+美国(3.268)+日本(1.272)+韩国(0.52)+加拿大(0.374)+澳大利亚(0.254)+以色列(0.085)+0.8
    也就是中国人口是以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再加8000万。是全欧洲50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美国的4.28倍。这是任何发达国家,甚至是一切发达国家联合起来都不可挑战、绝对压倒性的市场规模优势。中国即使完全独立自主去实现全世界所有细分科技领域的专业分工,仅仅凭中国自身的市场去消纳这种完备的分工,在人口储备上也是有充分余量的。这个优势是强大到会让所有对手彻底绝望的程度,问题只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挥和利用它,只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给其国家也都留一碗饭吃。如果我们不能把优势发挥到这种程度,只是由于我们观念的惰性,认知的混乱,还残存的殖民地思维作祟等,而不会是其他任何原因。
    向所有需要占领制高点的科技领域全面进军,将是特朗普迫使中国必须迅速完成的工作。川建国的名号真不是白得的。本来特朗普很有希望赢得2020年的大选,继续连任4年,但现在看来有点意外。因为疫情和黑人弗罗伊德死亡导致的大动乱使特朗普的连任之路出现变数。如果特朗普不能连任,拜登还能不能像特朗普这么给力就不好说了。所以,无论如何,美国大选前剩下的这5个月是极为难得的中国科技发展和全面布局的黄金时期。
    借川建国同志的神助,中国的科技将在5年之内全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别人十年研发出来的东西,中国人5年时间还学不来吗?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前面已经没人领路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做出原创性的科技成就吗?如果不能,我们把能在前面领路的人都干死了,人类的科技发展岂不是要停下来?那从人类角度岂不是变成一场悲剧?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17:1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科学院解决不了“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以下文章来源于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清,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和打击中国高端制造业本质上是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阻击战”。这也使科技创新、“卡脖子”、核心技术在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政策设计者往往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发现”视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来源,并基于这种误解设计出了“从科学到技术”的“接力”式分工。因此,厘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新场学院导师 孙喜博士






最近,科学院的领导表态,要把美国卡脖子的技术清单变成科学院的任务清单。这种态度虽然比较好,但恐怕不易落实。原因很简单:科学院擅长科学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单本质是技术、工程、产业问题,并不是一回事。





1

脖子“卡”在哪?



殷瑞钰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经担任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委员。从十多年前开始,殷院士就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的不同。殷院士是从技术一线做起来的,从工段长、厂长、做到公司的总工、冶金部的总工。他说:在不同岗位上,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做工段长时,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总工考虑的是从哪个环节入手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往往是解决“点上”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工作深入,但视野不广泛。而优秀的工程师、特别是总工,则要着眼于系统解决问题。系统复杂以后,技术难度会骤然上升。据说GPU的生产有1000道工序。加入每道工序的合格率99.5%,整体的合格率也只有1%。很多问题,单靠点上的能力强是不行的。







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不同的概念。科学研究主要针对技术出现的初期,而国外能够卡我们脖子的,都是发展了几十年的成熟技术。我国做不了这些技术,不是不懂得原理,而是在“持续改进”阶段掉队了。改进阶段是一点点的进步积累起来的,每一点进步可能都没有多少理论水平,但能对系统进行改善。



工程和技术对实践的依赖性很高。如果科技工作者远离企业的现场,就会被越甩越远。柯俊院士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先驱。柯院士曾经说了一个笑话:如果冶金学教授造不了转炉、轧钢教授不会设计轧机就把他们杀了,中国差不多就没有几个冶金和轧钢教授了。我想,假如史蒂芬孙活到今天,恐怕也不会造火车了。



对一个技术来说,科学家主要作用发挥在技术的前期,而后期主要是技术和管理人员推动技术的进步。如果把前者比作接生婆、幼儿园阿姨,后者可以是小学、中学或大学的老师。让接生婆和幼儿园阿姨辅导中学生、大学生,一般是不合适的。





2

当工程师遇到科学家



科学和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真正认识清楚的人却不多。这些模糊认识,严重影响我国高科技的发展。



首先,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角度看问题,答案往往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常常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用,工程师经常觉得前沿的研究没有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某个科学家有了科学发现以后,就会发表出来。很多人会看到这个成果。假如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在档次比较高的期刊上,成果就会传播较广。这时,会有人试图“用用试试”。其中,世界上总有几个人可能会发现应用效果不错,可能会发论文出来呼应。过了几年,科学家发现好几个人用到了自己的成果。这时,他一定非常开心:我的研究是有用的!



但从工程师的角度看,情况就不一样了。面临的问题是具体问题。他的目的是尽快解决自己眼前的问题。为了这个目的,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成熟的办法。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一定成熟、多数人也不一定知道,工程师就不一定喜欢用。在工程师的一生中,用的可能都是大学里学的、许多年前就成熟的东西。这时,他就会觉得:科学研究的用处不大(当然,不同专业领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解决技术问题时,应该多从工程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听听工程师是怎么说的。科学家的话语权过强的时候,会误导工程师的工作。如果领导分不清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政策就会被误导,影响我国的技术发展。





3

“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当前的技术创新”

关联度不高



进一步分析:工程师感觉科学研究的作用不大,本质上是“当前的科学研究”和“当前的技术创新”关联度不高,往往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出现。



工程师承认科学原理有用,但用到的科学原理往往不新鲜、往往不是当代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换句话说,在工程师看来,在同一个项目进程中,“通过某项科学研究、才解决了技术创新问题”的情况其实非常罕见。即所谓“一枪难打两只兔子”。人们经常发现:先进的技术往往不实用,实用的技术往往不先进。



以上是工程师体会到的现实。但如果从论文、获奖项目的角度调查,是发现不了这个现实的。因为论文和获奖项目往往都存在“幸存者偏差”。为了发论文、申报奖项,即便是没有用到先进理论,也要包装出来。否则就没有办法发表或获奖。



所以,现实中“包装”出来的获奖项目,理论和应用往往是两张皮。这个项目中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成果。但先进的理论其实对应用成果的作用其实不大。把两者绑在一起,只是为了满足评委的胃口、满足评奖的要求才扯到一起来的。





4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下面,我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前面提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分离,实质就是“科学研究”与相关的“技术创新”不同步:



有些技术出现在理论出现若干年之后。比如,牛顿提出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过了几百年才真正实现。还有些技术则是出现在理论出现之前。比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才有人研究热力学;橡胶发明50年以后,才有了高分子科学。”这就是“科学研究”与相关的“技术创新”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导致工程师觉得科学研究的价值低。







人们把“科学”和“技术”并称为“科技”,体现了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如果以10年、100年的时间尺度衡量的话,这个答案显然是对的,科学研究明显地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但是,如果以年为时间尺度的话,新技术往往不是当前的科学发现推动的。所以,一线的技术人员倾向于强调科学和技术的不同。这样的道理,外行不一定需要知道,专门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则需要明白。否则,考核机制和工作重点都会出现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经常被问到:工程师是如何利用科学原理的。



按照TRIZ的思想,科学发明本质是利用物质的属性。科学研究让我们认识了这些物质属性。但是,用好这些物理属性并不容易,需要有很好的组合。如果理论足够好,就能够把组合的效果计算出来。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是,工程技术问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理想不容易实现。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科学原理是描述因果关系的:有因则必有果。而工程师从事的是“求逆”的过程:要达到特定的效果,应该怎么做?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工程设计的结果不是惟一的、甚至可能没有“最优”。所以,设计工作往往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完成。这里需要的就是工程师的经验。当然,科学原理可以用来验证人类的设计是不是符合要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科学原理的应用也会受到限制。比如,传热过程就需要知道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但这些可能没有办法准确得到。这个时候,就需要试验来解决问题,找到最优点。



高技术往往体现在细节上。人类的设计总是在一定假设下开展的,否则复杂度太高就没有办法操作。但现实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干扰、偏离理想状态。高科技的难点,最终往往就体现在在极端条件下抑制干扰、实现极端的精确和稳定。为此,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像程序员找BUG一样:每一个地方似乎都是对的,但结果却不对。这个时候,必须回头检验自己的假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里凭借的往往也是经验:否则,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话,几辈子都想不完,问题解决会遥遥无期。



遇到这样的问题,科学研究可能也会有一定的作用:工程师猜出一个结果来的时候,要科学家去验证一下。但前提是“先有工程师的猜测,再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





5

工程技术经验,必须在实践中培养



宝钢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建国之初曾在清华读书。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毕业的时候,成绩好的同学留在了科学院,成绩中等的留在了大钢厂,成绩差的只能去小厂。但若干年后发现:科学院的同学水平最差、小厂的同学水平最高。他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科学院的同学每天只能去看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视野太小,大厂的同学有机会管理一个车间,而小厂的同学则要管理一个厂子。实践的机会不同,就导致了后来的变化。



陈经先生昨天写了一篇文章,支持科学院领导的观点,并且用两弹一星作为例证。对此,我也不敢苟同。



美国、苏联、中国搞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有大科学家参加。这很正常,因为当时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前沿。而且,两弹一星对科学理论的要求很高:因为实验成本和风险太高,必须要尽可能地算出来,而懂得这些计算的人特别少。



timg (1).jpg



我国当年的科技人才又特别匮乏:初中毕业就算知识分子了,建国之初甚至都找不出几个懂PID控制器的。于是,这些人成为社会仰望的“大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其实主要是做工程师的事、是应用科学知识而不是科学研究。但普通人是分不清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



与当时相比,科技工作进入成熟期以后,侧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践和实验的比例逐渐增加。于是,主要是技术和管理人员主导科技的进步。



技术的后期做什么呢?主要是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工作。两弹一星可以不计成本,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进行商业化,则必须关注成本。而质量、效率和成本是互相矛盾的。技术就是在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技术越是发达,这种矛盾越是复杂。



我认为科学院不一定适合搞“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就是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其实属于不同的专业。在高科技领域,必须强调这种差异。



打个比方:在水平比较低的单位主办的运动会上,一个人可能既是长跑冠军又是短跑冠军。但在奥运会这样高级的赛事上,长跑和短跑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必须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培养出世界冠军。同样,在顶级的技术竞争中,也必须知道这种差别。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专业是不一样的,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有人提出:科学院的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改行做工程师?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就像可以让刘翔跑100米短跑,肯定比绝大多数人跑得快。但这个做法好吗?







另外,有人提出:科学院是有一些搞工程的人。他们为什么不能去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这里其实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组织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这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我国其实已经“重视”了很多年了。为什么过去没有解决,甚至越来越远?这个问题必须想透了再去做,否则还会是老样子:开始的时候决心很大,最后拍拍屁股走人。解决这些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像下一盘困难的残局,必须想得深、想得细。如果想得不够深、不够细,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对于卡脖子的技术,中国不是不懂原理:因为我们几乎都能造出来。我们最大的差距往往是质量不行或成本太高。这些问题,几乎都是靠长期积累,尤其是一线操作、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累才能做好的。要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原料、一流的操作人员,更要有一流的管理。而管好这些东西,不是科学家擅长的。



华为、BAT都是我国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但我们注意到:这些高科技企业成名之前并没有院士。他们的成功不靠一流的科学家,而是有一流的领导人。他们是懂得管理和产业的人。这些人甚至不懂技术。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靠专业人士来做。产业发展问题,还是要多听听产业人士的话才行。科学家可以去服务于他们,但不必做项目负责人和主导者。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主题

8816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你的人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097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21:36 | 只看该作者
35项“卡脖子”技术,有一项可以去除了?

原创 陈辰  科工力量  今天
// 作者 | 陈辰



1997年1月27日,在北京机场跑道上,国宾车队一字排开、闪着大灯。对于如此高规格迎接,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似乎仍无动于衷。他的专机舱门打开后,一直都没人出来。



埃里森有个不良嗜好,喜欢人等,越多人等他,他就越不出现。20分钟后,飞机上跳下来一个身穿防弹衣的黑人保镖。他对车队说:“所有的车门全部打开,我要检查有没有炸弹。”



这让时任甲骨文中国总裁冯星君很头疼。他的脾气同样霸道,但一边是美国大老板,一边是国宾车队,都不好惹。鉴于职责所在,冯星君不得不委曲求全。



第二天,埃里森要到长城拍摄推广网络计算机的电视宣传片,吩咐冯星君找来20个小学生参与拍摄。双方约好早上8点开拍,但直到9点,埃里森还没起床。



当天的北京气温零下二十多度,小学生们在没有暖气的大巴上苦等。冯星君带着哭腔给埃里森电话,“那些小孩要冻死了”。埃里森这才勉强答应启程,然后在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现身。

图片
Oracle时期的冯星君



但去了没多久,埃里森就让副手打电话给冯星君说:“老板很喜欢长城,玩得挺高兴,中午就不回来了,你取消下午3点跟李鹏的会面吧。”



一听这话,冯星君差点晕过去。他急忙说,“下午的会面不是开玩笑的,如果2点钟看不见埃里森,我就辞职。我走了,这个责任我担不起。”



由于还是有所惧怕,埃里森一行匆匆赶回人民大会堂。但或许没有在社会主义国家见过世面,黑人保镖执意跟着进去保护老板,被拦截后吵闹得不可开交。



不难发现,埃里森有恃无恐背后,是当时国内金融、电信、航空等数据库服务全面依赖甲骨文:哪怕你讨厌我,但不能不用我。这就是刚性、卡脖子产品的力量。



而同期国产数据库在蹒跚起步中缓慢发展,几乎从未对甲骨文构成实质性挑战。这一局面直到十余年后,在电商及云计算发展涌动中才有所改变。



01

危机

2010年,甲骨文在TPC-C测试中跑出3024万的成绩,是一起参与测试的IBM3倍。此后,被吊打的IBM再无还手之力,而孤独求败的甲骨文不再参与成本高昂的TPC-C测试。



虽然提起数据库,人们几乎很想到甲骨文。但IBM才是数据库技术的鼻祖。早在1976年,IBM科学家科德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数据模型》论文,奠定了现代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然而,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水平,IBM认为这种数据库没有商业价值,于是把论文当成一篇收获名声的学术研究,没有将其形成产品推向市场。但随后,美国中情局看上了数据库的重大战略意义。

图片
埃里森(右一)



既然IBM不接单,中情局只好求助于民间高手,然后盯上了埃里森和他的初创公司SDL(甲骨文前身)。这位落魄程序员,森研读了IBM的那篇论文,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随后的几十年中,甲骨文并不缺少挑战者,IBM和微软纷纷都加入了数据库市场竞争,推出了DB2、Microsoft SQL Server等产品,但一直难以撼动甲骨文Oracle数据库的霸主地位。



历史的转折同样在2010年埋下种子。随着淘宝网的电商业务席卷中国大地,不断井喷的用户数据让阿里成为甲骨文最大的亚洲客户,同时也挑战着Oracle数据库能力极限。



2010年是淘宝“双11”启动第二年,当天23时59分30秒。眼看“双11”就要结束,支付宝核心账务系统突然报警,数据库资源即将耗尽。当技术人员砍掉最后一个非关键应用的时候,距离整个系统崩溃只剩下4秒。



另外,Oracle的标配是IBM小型机和EMC的存储硬件。一台小型机就要500万,两台小型机就要配一个300万的EMC存储。阿里算了笔账,未来采购这些软件和设备的费用,甚至会超过公司的全部利润。



于是,时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王坚积极推动“去IOE”计划。所谓“去IOE”计划,即以廉价PC服务器替代IBM小型机,以基于开源的自研数据库替代Oracle数据库,同时不再用EMC高端存储设备。



具体而言,王坚提出的“基于开源的自研数据库”,是指以当时流行的国外开源数据库MySQL为基础自行改造。这是中国软件行业最常见的自主化路径。



在淘宝把数据库拆分后,很多子数据库都换成了MySQL数据库,只有少部分最核心的数据仍然跑在Oracle上。而这条道路后来衍生出的AliSQL,比原版MySQL有70%的性能提升。但有人认为还有更好的路子。



02

进击

为了推进“去IOE”计划,2010年,王坚邀请45岁的百度高级科学家阳振坤,从北京辞职南下杭州。毕业于北大数学系的阳振坤,曾是王坚在微软亚洲研究的同事。而他来到阿里的新工作,便是研发一款数据库。



在微软亚洲亚洲研究院时,阳振坤几乎天天和王坚“吵架”,但是他们在内心里却有一个大共识——分布式系统才是这个世界的终极未来。于是,阳振坤选择了开发一种全新的分布式数据库。

图片
阳振坤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因为不久后Oracle就收购了MySQL,然后宣布不再完全开源。这意味着,阿里的数据库还是无法逃离甲骨文的掌心,或者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那么,分布式数据库是什么?它是指区别于Oracle等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不再将数据储存在一台服务器上,而是直接运行在云上。这个设想最初是由谷歌在2006年提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通常而言,一个合格的数据库,必须满足“ACID”特性。简单地理解,当A给B转账100元钱时,要想账头一分钱都不错,数据库必须做到四个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A的账户减少100元,B的账户增加100元,这两件必须同时发生,像原子一样不可分割。一致性(Consistency):转账之后,A和B的账户总和必须跟转账前一致。



隔离性(Isolation):A和B之间的转账,不影响其它任何账户。



持久性(Durability):转账记录必须永久存在和有效,即使发生断电等故障也不能消失。



对比来看,甲骨文、IBM等传统数据库,被称为集中式数据库,运行在单一的服务器上,可以保证一个任务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从而能最大程度上保证ACID特性。



但对于分布式数据库来说,如果A、B两个账户处在不同的机器上,其中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另一台却在继续执行任务,原子性和一致性就没法保证了。



在2010年前,这是一条从未有人成功过的道路,能保证 ACID 的分布式数据库根本就不存在。阿里方面深知其难度之大,相当于指挥整个幼儿园的熊孩子,整齐划一地左手画龙右手画彩虹胸口比心。



于是,阿里集团技术负责人吴泳铭告诉阳振坤:“阳老师,我可以给你两年的时间来证明它是可行的。”但阳振坤呵呵一笑:“用不了。”但后来的事实“教育”了他。



03

战役

由于当时淘宝的数据库已经拆分,换上的MySQL又基本运行平稳。因此,没人想用,也没人敢用分布式数据库。虽然阳振坤要处理的问题有千千万,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



于是,他拿着自己的PPT在淘宝各个业务线奔走宣传,像极了在极力养家糊口的“大龄推销员”。后来总算有一个团队愿意吃螃蟹,就是淘宝里的一个小版块——收藏夹。

图片


收藏夹团队之所以敢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们看好分布式数据库,而是有实实在在的“难言之隐”,即在不断增大的数据处理压力下,团队壮胆申请的400台服务器数量也不一定够。



阳振坤画了个大饼,说采用分布式技术,收藏夹团队用现有的机器,就能轻松应对再多100倍的数据量。结果团队的同学一激动,给了阳老师一个月的时间,把吹出去的牛逼实现。



但阳振坤硬是弄了八个月,才把分布式数据库的底座写了出来交货,然后经受住了2011年“双11”的考验。团队给这个数据库取了个名,OceanBase 0.1,Ocean寓意“星辰大海”,而0.1代表只完成了一点点。



眼看“两年之约”就到了,整个2012年,阳振坤的时间主要都花在向其它部门推销产品,但却几乎都无功而返。由于分布式数据库还没能充分证明自己,阳振坤心急如焚的找上王坚。



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11月15日。力挺阳振坤的王坚,把OceanBase团队所有人员从淘宝调入支付宝,打算直接用在离钱更近、对ACID要求更高的支付宝上。



而阳振坤解决ACID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靠增加备份,将三套OceanBase绑定在一起运行,其中包括一个主库和两个备库。只有当至少一个备库也完成任务时,主库才会完成这个任务,能极大降低事故概率。



不过,这个理论看上去简单,能否在数以亿计的交易中保证不出错,仍受到上下广泛质疑。2014年5月,OceanBase 三副本版号升级为 0.5,但却没有业务团队再敢吃螃蟹。



内心的煎熬,以及看到团队失望的眼神,阳振坤忍不住给蚂蚁金服管理层发了一封请求邮件。最终,2014年的“双11”,支付宝决定将1%的流水交给OceanBase承担,剩下的99%仍使用Oracle。



但意外的是,在临近“双11”的压力测试中,Oracle数据库居然屡次崩溃,只有将数据量降低到90%才能稳定运行。于是OceanBase的承担比例,幸运而又沉重的被上调到10%。



当年11月10日晚,蚂蚁金服CEO彭蕾专门来到OceanBase的作战室,问阳振坤:“阳老师有信心吗?”阳振坤指指窗户,平静地说“不成功我们就跳下去。后来,OceanBase果然成功了。

图片
2015年,阳振坤团队获得蚂蚁金服最重磅的奖项——SUPER MA。



04

登顶

2016年,在解决“投票”和“监督”相关机制问题后,一个真正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1.0横空出世。至此,阳振坤跑了六年的马拉松,看到了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年底,蚂蚁金服核心系统中的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被OceanBase替代。另外,阿里巴巴主导的银行网商银行,以及几十家金融机构陆续成为OceanBase的用户。



但在要把OceanBase做到“无限大”目标下,这个数量显然比阳振坤的预想中要少。他专门跑去问很多银行的技术领导:“你们不放心国产OceanBase,又为什么放心美国的Oracle呢?”



银行的领导说说:“你去查查跑分啊,Oracle是第一名,你OceanBase第几名啊?都没有在榜单上。”银行说的“跑分”,正是TPC-C,会对数据库很多方面的性能进行测试,而最主要的是针对在线交易数据库的性能测试。



想当年,Oracle在测试中是以三倍于IBM的姿势夺魁。如今OceanBase能不能跑出 Oracle 三倍呢?阳振坤的结论是:不能三倍,可以十倍。分布式一定可以超越集中式数据库十倍,甚至百倍,这是数学原理决定的。



但由于领导们有点担心步子迈的太大,于是批复将跑分控制在Oracle得分的两倍就行。在项目正式立项后,中国公司以及分布式数据库参加 TPC-C 测试,都是史上第一次。



至于测试用的硬件,因为 TPC-C 没有特别限制,阳振坤选择租用阿里云。此后,210台虚拟主机齐装列阵组成地基,使“分布式数据库”彪悍的跑在“分布式计算上”。



2019年8月,测试正式开始,TPC-C 的审计师特地从美国赶来杭州记录测试过程。两个月后,测试结果出炉:蚂蚁金服60880800分,正好是Oracle 30249688的两倍。



然而,阳振坤某种程度也是“技术完美主义者”。“既然说了要超越 Oracle十倍,就要说到做到。”2020年,OceanBase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第二次测试。



这次1560台虚拟主机在阿里云中列阵,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分布式数据库。不过,第二次测试的过程恰逢全球疫情,TPC-C 的审计师们也被迫通过网络远程监控OceanBase的数据。

图片
经过漫长等待,2020年5月19日,跑分结果出炉:707351007。火力全开的OceanBase,逆天跑出了自己上一次分数的11.6倍,更是将Oracle创造的纪录秒成渣渣,超越了23倍。



05

尾声

OceanBase 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到0.1版本时的20人,到1.0时的50人,到2.0时的100人,再到如今所有人都在为 3.0 加班加点。十年难言顺遂,但大多数人都未离队。



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意义非凡。有人曾提问:“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想造出国产可控的数据库?”阳振坤斩钉截铁的回答,“没有,我只是想做出来心中那个完美的分布式数据库。”



对于坚持不懈的理由,阳振坤说,“集中式数据库的技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丝毫不怀疑在未来会有几家公司打破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瓶颈。不过,目前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那个...”



今年11月30日,在2020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刘云,再次列举了的35项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比如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手机射频器件,激光雷达,核心工业软件及数据库等。但在数据库领域,OceanBase已爬上历史舞台,或许35项“卡脖子”技术可以减少一项。



然而,在阿里以外,美国数据库积威犹在,特别是在对数据库要求最高的金融、电信等领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就逐渐形成了Oracle垄断电信行业,IBM垄断金融行业的格局。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让中国政府意识到使用美国数据库的巨大安全风险,全力推进去IOE化,但一直进展缓慢,很多大型银行的核心业务仍然在使用IBM DB2系统。

图片
2019年国内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占比



截至2019年,国外厂商仍占据我国数据库市场80%以上份额。在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Oracle、IBM、Microsoft、SAP四家厂商共占六成,其中Oracle占比达34.7%。



由于数据库是一个需要下游配套的复杂系统,Oracle多年来大举收购了ERP等下游行业公司,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各种办公系统都各自依托Oracle、IBM开发,相互无法兼容。



因此,OceanBase等国产数据库面临的最大挑战,大抵就是在技术破局后,如何搭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在历史进程中,企业的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但有时选对立场才是决定性因素。



目前,云计算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任何有互联网野心的企业,都在纷纷转投分布式。在美国,亚马逊、谷歌等数据库新玩家,正在凭借分布式数据库疯狂侵吞甲骨文的地盘。



在国内,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如今已全面进军数据库基础技术领域。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厮杀,用丰厚的利润为科研输血,正为中国蹚出一条更高效的数据库破局之路。
生活即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壹挺论坛

GMT+8, 2024-12-5 10:11 , Processed in 0.2468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