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挺论坛

标题: 别了,土地出让金 [打印本页]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5 15:44
标题: 别了,土地出让金
别了,土地出让金胡Sir地产


  壹
  周末了,突然来了个超级大新闻。
  6月4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知》指出,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探索完善征缴流程、职责分工等,为全面推开划转工作积累经验。暂未开展征管划转试点地区要积极做好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划转准备工作,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贰
  简单说,土地出让金制度寿终正寝。
  土地出让金制度,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繁荣20多年的一个政策基石。
  1987年下半年,深圳特区率先开展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试点,做法是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及允许土地使用权抵押。
  随后,1988年福州、海口、广州、厦门、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试点。
  众所周知,中国的财政是“四本账”,按收入规模排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是靠税收贡献的,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近5年税收平均占比达到83%,非税收入占17%,很大程度上需要用转移支付等手段来统筹各地发展。
  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组成,在2019年,卖地收入占比达到了85.8%,根据申万宏源(4.730, 0.07, 1.50%)研究所的数据,在2020上半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89%。
  由于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支配,建立在它基础上,地方政府获得了“经营城市”的动力、财力。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城镇化速度,其核心驱动力,就是由此而来。
  但土地财政,也逐渐产生“成瘾性”。尤其是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其发展几乎已经离不开房地产市场的增长。
  地方债务的无序扩张,各类城投公司的底层资产,都是土地。
  叁
  那么,把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是为什么?
  这要从一个文件说起。
  去年9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各省(区、市)要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区、市)为单位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那么,现在土地出让金中,往农村投入多少?
  2013-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是28万亿,往农村投了1.85万亿,只占土地出让收入的6.6%。
  高层显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2018年9月的《乡村振兴纲要》、2019年2月的1号文件、2019年6月的乡村振兴意见,都提及了“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以前用于农村的支出太少,以后不但要提高,还要提高、再提高!
  划转之后,转移支付,专款专用,地方再想举债扩张就难了。
  肆
  土地出让金划转,也体现出房地产调控的“顶层设计”正在出现雏形。
  以往地方利益和中央的房地产调控之间,其实始终有着隐形的博弈,毕竟土地财政命脉所系,经营城市、提升地价、确保房地产繁荣,是一种本能。
  土地供应两集中,迈出了第一步。出让金改税务征收,是第二步。
  未来,地方在房地产行业的话语权重,将越来越低,房地产调控全国一盘棋的局面逐渐形成。
  而房产税,也由此带来了更多的想象:
  更多土地出让金收入转移支付给农村,那要想维持城市发展速度,势必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目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还是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为主的税制,为了给企业减负,更合理的给各个城市增加收入,房产税、遗产税等直接税占比一定会提高。
  从动作的速度和力度看,这一天不会遥远。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6 17:16
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影响几何?[color=rgba(0, 0, 0, 0.3)]陌爷 [url=]陌爷地产圈[/url] [color=rgba(0, 0, 0, 0.3)]昨天


6月4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四部委发布《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21〕19号》:


NO. 1|壹  要点解析

一、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例,征缴流程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
三、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四、税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等规定,依法依规开展收入征管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五、已缴入财政非税专户,但尚未划缴国库的有关资金,由财政部门按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规定缴入国库。
六、税务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征收四项政府非税收入。


NO. 2|影响几何?
1、卖地收入转由税务部门征收意味着地方的小金库彻底没有了。当然接下来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辅助过渡。
2、最为关键的在于卖地收入在法理上将不再属于地方收入,而是像税收一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
3、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将会平衡不同政府间的财政水平,将不会出现旱的旱死,涝得涝死,尤其利好中西部
3、按照这种游戏规则,地方政府搞新城开发的动力和积极性将会下降,因为一级做地和片区开发都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二级土地财政不能合理找补,而是全国统一调拨,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亏本的
4、未来旧城改造将会是重要方向,社会资本参与旧城改造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政府基本无需前期投入,而且还能在土地出让后受益
5、不同城市依据土地依赖度的高低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所谓土地财政依赖度是指卖地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
全国主要核心城市的土地依赖程度分类如下:
第一,超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100%),占据样本城市的四成。包含温州、昆明、福州、杭州、太原、合肥、武汉、西安、广州、南京、佛山、郑州。
第二,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50%~100%),接近样本城市的五成。包含苏州、天津、厦门、沈阳等城市
第三,相比之下,土地财政依赖较低的城市较少(<50%),仅占样本城市的一成左右。包含深圳、上海、北京和无锡四个城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附:原文如下
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综〔202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自然资源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决定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现就平稳有序推进划转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自然资源部(本级)按照规定负责征收的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同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二、先试点后推开。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探索完善征缴流程、职责分工等,为全面推开划转工作积累经验。暂未开展征管划转试点地区要积极做好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划转准备工作,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后,以前年度和今后形成的应缴未缴收入以及按规定分期缴纳的收入,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缴入库,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做好相关信息传递和材料交接工作。税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等规定,依法依规开展收入征管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已缴入财政非税专户,但尚未划缴国库的有关资金,由财政部门按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规定缴入国库。   四、税务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征收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具体征收机关由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按照“便民、高效”原则确定。原由自然资源部(本级)负责征收的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等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后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承担。   五、税务部门应当商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逐项确定职责划转后的征缴流程,实现办事缴费“一门、一站、一次”办理,不断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具体征缴流程可参照本通知附件流程图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确定。涉及经费划转的,方案按程序报批。   六、税务部门征收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应当使用财政部统一监(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按照税务部门全国统一信息化方式规范管理。   七、资金入库后需要办理退库的,应当按照财政部门有关退库管理规定办理。其中,因缴费人误缴、税务部门误收需要退库的,由缴费人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部门经严格审核并商有关财政、自然资源部门复核同意后,按规定办理退付手续;其他情形需要退库的,由缴费人向财政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办理。人民银行国库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退付手续。   八、除本通知规定外,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减免、分成、使用、管理等政策,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九、自然资源部门与使用权人签订出让、划拨等合同后,应当及时向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传递相关信息,确保征管信息实时共享。税务部门应会同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做好业务衔接和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并将计征、缴款等明细信息通过互联互通系统传递给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确保征管信息实时共享,账目清晰无误。同时,向财政部门报送征收情况,并附文字说明材料。   各级财政、自然资源、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形成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协同共治合力。各地在征管职责划转试点工作中若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税务总局报告,税务总局应当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根据试点情况,研究完善具体征缴流程,指导各地做好划转工作;涉及地方跨部门协调难点问题,应当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请地方政府及时协调解决和处理,确保划转工作顺利进行。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税务总局 人民银行                                              2021年5月21日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6 18:13
500万亿的紧箍咒


原创 雷思海  雷思海  今天
     

     昨天的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场空欢喜。

     一条2月的印花税的老消息,引发股市千亿体量的隔日资金,几分钟就挪移换影,券商股坐了个过山车。而此前一天,浦东小道消息,引发上海股大量涨停。

     

     1、

     其实,真正的大消息,往往开始的反应是比较平静的。

     就像昨天的一条小消息,影响的是500万亿的楼市未来,乃至人民币的雄心,但可能并没有几个人关心:

     

图片



      土地出让金,以后由税务部门收了。

      

      土地财政,这个过去十几年来,地方楼市发展的最大推手之一,未来何去何从,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在走出这一步之后,将会更清晰。



      先来看税务收,有什么不同。

     2018年6月,国税、地税合并统一挂牌,我国的税务机制,从此就厘清了:地方税务局由国税总局垂直领导。

      

      看看税务局的挂牌。

      从这张图上,你能看出来,这是哪个省、哪个市的税务部门?不是本地人,你只能看出,这是国家税务总局管的。

     

图片

      



     老话说,名正言顺。     

     钱由税务部门收,意义大不同。



     以前收到的钱,直接进地方国库。

     新政之后,土地出让金,先进国税账户,然后再进地方国库。

     

    税务收的,多少进地方国库?

    不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全归中央,一是全归地方,另一个是中央地方共享。

   

   比如眼下,归中央的,主要包括: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

   归地方的,主要包括: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环境保护税和烟叶税等。

   

     共享的主要包括:

     增值税:中央地方5比5分,企业所得税6比4分享。此外还有,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土地出让金归税务收取后,目前应该还全是归地方。但是,这里多了一道手续:国税。

      

     2、

    这意味着什么?

   有才的网友想出了这样的比喻:



    夫妻二人,妻子管钱,丈夫有小金库,妻子说不能花天酒地,可丈夫该干嘛还干嘛,现在妻子直接拿工资,丈夫小金库没了,虽然还是二人花钱,丈夫想搞小动作不行了。



     所以,新政意味着土地出让金的收支,以及整个流程,都更加规范、透明,就少了一些自主操作的空间。



     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某些城投公司。城投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新规之后,理论上而言,在土地出让金上的灰色操作空间,将因此而受到压缩。一些模式,比如购入+返还做大资产负债表的模式,可能就正式终结了。



      相应的,吃这碗饭的一些金融机构,以前的赚钱逻辑,也可能就突然没有了。当然,由税务来征收的话,欠缴出让金,性质就可能变了。热衷于拿地的老板们,要更谨慎一些了。

   

       3、   

      未来还有没有更大的变化?

      方向可以说很多。

      这里不好做过多的猜测。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020 年,国有土地出让金 8.4 万亿,相对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 80%以上。

   

    所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楼市,是有其动因的,房价涨,财政就好。

    以后,这个“好”,要掂量掂量了。



     比如说,土地出让金的分配方法稍微改一改,就能影响地方的行为模式,立竿见影。

       个人认为,其实土地出让金,不应该全部归于地方,因为土地是国有的。



     理论上而言,如果要收房产税的话,土地出让金做出全国性的统筹收取或其他安排,是必要的前提。

      土地出让金归税务收取之后,我们对未来房产税的征收路径,就有了更真实的预期。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未来房产税征收的某种预演,也未尝不可。

   

      最近几年,中国楼市保持稳定,管理层的目标基本达到,比如北京,现在的房价均价,还没有超过2017年的高点。这是比较好的。



     但楼市是个市场。有人认为看透了政府的底牌,认为房价会一直涨,因此前赴后继去炒。

     目前来看,支撑楼市炒作的有三大块,一是居民贷款,二是房地产商的杠杆,三就是少数地方的土地财政冲动。其体现,就是这一年8万多亿的土地出让金。现在等于告诉你,这并非是一块永久的肉。

  



     4、

    新规试点5个月之后,就全部推开,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管理层一再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要健康平稳发展。



     楼市这十几年大发展,现在有4、500万亿人民币的市值,是国内最大的资产。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但就怕炒作过头,防止房地产变成灰犀牛。房价一旦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太多,成为大泡沫,就会变成贫富分化的利器。

      而贫富分化过度,阶层就会固化,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躺平。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新规可以说是给500万亿的楼市,上一上紧箍咒,这何尝又不是在保护楼市?因为任何一种泡沫,如果任其自然吹大的话,会很快破灭的。

      曾经赌对国运的幸运儿们,未来国运的方向,早已不是房地产了。   



     5、  

      其实,对这个改革,把眼光局限在500万亿楼市上,还是有点格局不够。当下,全球政经地缘,正处于大震荡,大重组的时刻。


       中国的硬实力,数一数二,软实力也在奋力追赶。

      我认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登顶的最好认证,就是其货币,成为全球争抢的储备货币。   



     8万亿的土地出让金,由谁来收的改革,看起来虽小,但本质上是建立财政约束与透明机制的重要一步,这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柱一。



     眼下,我国的信用货币乘数,保守的算,大概有6倍。这8万亿出让金,理论上可以创造出48万亿的信用货币。



      48万亿信用货币,要是有很多去炒资产、炒地皮,金融空转,那么票子就会毛。要是花到实处,产生真实财富,那么就是国民福利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底气,会更加做实。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而自胜,靠的就是规则。

    不是约束他人的规则,而是约束自己的规则。



     而财政透明与纪律约束,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规则,也是一个国家的资产,能够为全世界追捧的必要前提。



     君不见,美帝几乎年年表演,为了一点财政预算没通过,而让政府关门的舞台秀,这都是给它的财政透明与约束力、资产的可靠性,向全世界做广告呢。



     黄帝内经说:

     至道在微。

     其实,很多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往往是通向未来的最重要基石。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7 20:33
楼市走向没落?从美国的制裁到鸿蒙的发布,财富引擎或在发生变化


原创2021-06-07 13:52·81大白话


楼市走向没落?从美国的制裁到鸿蒙的发布,财富引擎或在发生变化
在时代的变革中,抱着固有的思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01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未来靠房地产创造财富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了。

这一点从已经霸屏了富豪榜十几年的房地产大佬们的突然间销声匿迹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为什么在中国说到财富,就要提到房地产?

因为在这之前的近二十年中,全民财富的大升值就是通过房产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全民炒房现象的原因所在。

房产给普通大众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不断透支着全社会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快钱赚惯了,谁还会踏踏实实地深耕产业呢?

以往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京一套房的价值就抵得上很多上市公司当年利润的总和,而上市公司如果经营利润突然大幅下降,买上几套房就可以让财务报表瞬间变得非常的好看。

如今,这一切可能会发生历史性的转折,高房价的后果是全民负债率的高企,甚至引发了生育意愿的下降和年轻人躺平等社会问题。所以一场关乎楼市未来走向的历史变革或许要来临了。

高房价的问题从内部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外部看则成为了我们的一个“软肋”。那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其实并不关心我们是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他们关心的是我们的经济支柱是实还是虚。这一点从美国这几年来对于我们在科技领域的制裁中就不难发现。

有一个灵魂拷问是,为什么他们不对做游戏的制裁?为什么他们不对搞网购的制裁?为什么他们不对外卖平台制裁?为什么他们不对房地产企业制裁?偏偏要对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进行制裁,而且是穷追猛打式的制裁,甚至是不留活口般的制裁。

明白这其中的真实逻辑后,就会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看到财富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楼市走向没落?从美国的制裁到鸿蒙的发布,财富引擎或在发生变化
02

这两天全网热议的新闻莫过于华为研发的全新操作系统---鸿蒙的发布。大部分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人质疑这个操作系统就是套了一个安卓的外壳。

在这里不讨论技术,也不煽动爱国情绪,其实就这个系统能够成功地发布,就至少说明在专利层面是不存在任何短板的,至于是不是套了别的系统的外壳,也就没必要那么较真了。

其实笔者对于科技的范畴所知甚少,但即使如此,笔者也知道这个叫做鸿蒙的我们自主研发的新系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真正的实现了万物互联。所以,这不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而是一个更高维度的操作系统。

可能这个操作系统目前只能在国内推广,但只要我们积极响应,全力支持,我们在科技融入生活的这个领域就会领先于全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一个可以让我们在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赛道,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还在那里计较什么套不套壳的问题,那就属于层次的问题了。

这并不是什么信口开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个事情,在鸿蒙系统发布之后,华为把这个投入巨资研发的操作系统免费赠送给了工信部,这不但体现出了华为的格局,也是在这个多事之秋让这个系统可以顺利推广出去的唯一办法。

这就是企业家和资本家的本质区别,外部势力喜欢的是资本家,因为他们可以为了钱掏空一切,甚至是年轻人的理想;外部势力惧怕的企业家,因为他们为了国家的崛起,会做到深耕产业,无私奉献。

如果多一些向华为这种在外部势力的打压下誓不低头的企业,多一些不向资本弯腰的企业家,我们的国力将会迎来大幅的增长,我们的年轻人将会时刻保持着创造的信仰,我们在科技上就不会严重依赖海外技术,也就不会被外部势力随意的卡脖子了。

楼市走向没落?从美国的制裁到鸿蒙的发布,财富引擎或在发生变化
03

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做游戏的、搞网购的、送外卖的、盖房子的不被发达国家制裁?这些行业都在攫取着大量的财富,因为发达国家很明白,这些产业越发达,国家的经济就越脆弱。

因为这些行业做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让财富过度集中,大家都知道任何东西过度集中后,其实就会成为“弱点”,更可怕的是,这些行业只吸收财富不创造价值,如果我们过度依赖这些产业的发展,才是发达国家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们也看到了,对于这些不受制裁发达国家的行业,我们自己这两年中已经开始出手限制其野蛮生长了。

比如今年开始,出台了反垄断法后,对于垄断企业的陆续调查以及处罚,我们就应该感受到趋势正在发生改变。

从去年开始以房住不炒为大方针的楼市调控之火已经开始烧到融资领域,这就相当于对楼市动真格的了,这段时间那些严重依赖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房企们,频频曝出债务危机,就可以证明楼市的高成长期已经结束了。

楼市的高成长期结束,就意味着房产的金融属性将会逐渐被剥离,也就是说,不但新房市场的房企们可能会面临一轮大洗牌,未来二手房市场的流动性也将会迎来巨大挑战。这一切的关键点,就在于对于资金供给的严控,没有了资金的支撑,就不可能会出现财富的大幅增长,所以,未来房地产只能是一个经济基底的角色,不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投资房产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更不用提会创造多少财富了,真正可以从楼市中获取财富的人会大幅减少,这个市场未来可能只会属于专业人士,这就意味着,全民炒房的基础将不复存在了。

什么是未来财富的新引擎呢?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我们很可能要走一条“脱虚向实”的道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琢磨琢磨未来的财富金矿会出现在哪里。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7 21:59
中国的8.4万亿土地出让金,需要再来一次分税制改革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据说,中央要把地方上的8.4万亿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部收走,以此来遏制地方维护房价的动力。
我本以为这是在开玩笑,没想到连公文都出了。
2021年6月4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名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21〕19号)。
这份文件非常明确的指出: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自2022年起,全面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其中,自2021年7月1日起,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开展试点,将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在内的四项收入征收权,由自然资源部门转移至税务部门。
图片

我去翻了翻财政部官网,发现真的是这么说的。
图片

厉害了,2020年中国的土地出让收入高达8.4万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5%,这么多钱的支配权不声不响的就划归中央了?
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治大国如如烹小鲜,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以稳为主,万亿级别财政收入的划拨那肯定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不可能这么无声无息突然就宣布,不然肯定要出大乱子的。
想当年,中央分税制改革的时候,谈判的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

当年把土拍收入留给地方的税制改革史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是计划经济国家,全国一盘棋,都是大锅饭。
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推行包产到户制度,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提高。
既然包产到户在激发工作积极性上这么好用,我们能否进行更广泛的推行?
1980年,财政包干制被提了出来。
所谓财政包干制,就是把各省市地方的税收任务先制定出来,中央包产到省,然后省再把任务分给下面。
你这个省,交完承诺的税收后,多余的钱都是你们自己的,可以自己用,怎么建设地方自己说了算,基本上就是农民包产到户的放大版。
财政包干制自1985年开始实行,1988年得到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激发了地方建设经济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财政包干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做出了历史贡献的,比僵化的计划经济要好得多。
但随着财政包干制的进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了,简直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几十年计划经济虽然严重限制了中国的经济,但蓄积了太多的能量,打开之后释放的制度红利也是大的惊人。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地方的税收甚至出现过每年百分之二三十那么恐怖的增长数据。
按财政包干制,多出来的钱,都是地方的。
按理说这也没关系,毕竟钱归地方用,也是在建设中国,肉都烂在锅里。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方面花钱的地方也激增。
毕竟经济发展了,群众工资提升了,办同样的事,各种开销都要大增。
任何人都没想过税收的增长可以这么迅速,任何人也都没想过开支的增长可以这么迅速。
给地方的财政任务定个年增速9%,这已经很离谱了,而实际的收入开支增长,更离谱。
但财政包干制,等同于一份合同,签了这个合同后,收益的分配是锁死的,中央的收入就那么多,没办法和经济发展速度同比增长。
但很多全国性支出,都是由中央负责。
全国性对粮食的进行亏损行补贴收购,跨省进行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对国防进行的军事建设,这些钱当时都是中央出钱在做,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支出也开始急剧增加。
所以后来中央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过中央穷到向地方借钱的地步。
1992年,中央收入1000亿,地方收入2500亿,但中央的当年支出却高达2000亿,赤字达到了1000亿,已经彻底揭不开锅了。
而在财政包干制下,各省的收入自己拿,出现了各地重复建设,无视中央全国一盘棋,甚至为增加本省税收,树立各种门槛排斥外省产品,颇有割据一地,自立经济诸侯的征兆。
而财权不足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大幅下降。
改革财政包干制,势在必行。
但动地方的蛋糕,不是那么好动的。
1993年,分税制改革提上日程。
所谓分税制改革,就是把经济增长的成果,中央和地方共享,按比例来分。
其中,最好征收的增值税,中央拿75%,地方拿25%,而比较复杂,需要熟知地方情况才可以征收的营业税,留给地方。
这么做,可以大幅提高中央的财政收入,解决中央财产困窘的局面。
很明显,这种做法地方上是一定反对的,换你执政地方你也反对。
为了落实分税制,自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朱总理带着各部门60多人的大队人马,把全国主要的财政大户省份全部飞了一遍,挨个谈判。
在9月13日和广东省的谈判过程中,广东省的5套班子全部参加,有些‌地市委领导也参加了会议,阵容极其庞大。
这庞大的阵容,最大的诉求就是‌希望能给广东特殊待遇,不搞分税制,在广东单独实行包干制。
广东的特殊政策还‌要不要实行?如果包干制取消,我‌们还要不要在20年内赶上“四小‌龙”?

经历艰苦的谈判后,广东最终还是服从了大局,同意了分税制改革。
历经重重困难,总理亲自出马带队谈了2个多月,最终分税制改革才得到了各省份的一致支持,并最终贯彻落实,地方的大部分收入上缴了中央。
但随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地方的大部分收入上缴中央后,中央缺钱的情况立刻就不存在了,但出现了资金过剩的局面,这也是个问题。
中央的支出确实很大,但除了个别年份外,大部分年份总体支出还是以地方财政为主。
从1995年到朱总理退任的2004年,这十年里中央的财政收入平均占到国家总收入的52%,但财政支出只有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
剩下的钱,中央拿着也没用,需要转移支付给地方,由地方来花。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钱给谁?怎么给?
中央也不知道该给谁,给多少合适,只能按项目来,你报批一个项目我拨一笔钱。
所以,“跑部钱进”这个名词在90年代中后期诞生了。
不跑部,你就没有钱,因为别人都在跑,中央只能给别人。
天天跑北京,这也不是个事啊,差旅费太大了。
干脆,我们搞个驻京办吧,一批人常驻北京,天天负责跑各部门。
后来驻京办的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了各省官员、人大代表来京的第一落脚点和汇合点。
摊子大了,占地面积就大,不如干脆搞一栋楼吧。
现在各省市在北京留下的大厦,比如说浙江大厦,湖北大厦、广东大厦、江苏大厦、吉林大厦等,都是当年驻京办跑部钱进时代留下的。
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现象,虽然中央权力大了,但带来了明显的行政资源浪费。
因此,分税制改革,还要改革。
中央穷地方富,这会出问题。
但中央富地方穷,这也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建设地方的积极性。
刚拿回来的财权再给回去,这不合适。
不过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
正好,国家在1998年进行了住房商品化改革,开始全国范围内推行商品房,取消福利分房制度。
但推广困难,群众不认可。
为了鼓励地方积极性,推广落实商品房改革制度,土地财政的收入被默认归地方所有,中央不插手,因为98年那会,地方很缺钱,这事中央知道。
2000年开始,地方政府正式走上了土地财政的道路,并在2001年,由“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文件的形式,得到了中央认可。
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各种关于土地的税种,都被划归为地方所有,这种巧合的事情让卖地对于地方来说百利无一害。
效果怎么样呢?
效果很显著,住房改革立刻就推动下去了,全国的卖地收入节节增长。
2001年,2002年,2003年,中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实现了连续三年,每年翻一倍的奇迹,三年时间从500亿增长到了5000亿。
图片

当初把土地出让收入划归给地方的时候,这只是一个每年500亿的税种,没想到几年时间就增长到了5000亿,几乎和当时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相等。
更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到了8.4万亿每年。
有了土地财政收入后,地方不缺钱了,可以进行地方建设了,跑部钱进的事慢慢就不存在了。
既然地方的最大财源是土地拍卖收入,那进行地方投资建设的时候,最大的核心也肯定是围绕着增大土地拍卖收入来进行。
这十几年来,中国各大城市进行修地铁,盖医院学校,进行各种基础建设为什么如火如荼,核心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卖地收入,是100%归地方的,建设城市,投资基础建设,然后卖地,“投入产出比最大”。
这种情况也不能说不好,毕竟此制度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让中国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十年走完了其他国家一百年的建设路程。
但随后,又引发了其他的新问题。

新的土地财政改革势在必行

因为地方政府拥有追求大量收入的强烈动机,所以地方政府非常希望卖出更多的土地,以最高的价格。
这种强烈的冲动,和中央压制房价,管控全国性金融风险的要求是完全违背的。
而且这些年,为了尽快的建设城市,拉动GDP,扩大政绩,很多地方政府把土地资源当作财产,装入城投公司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钱搞开发贷,欠下了天文数字的债务。
这些债务,地方政府承诺用以后的卖地收入来还。
但地方政府借下的债务太多了,很多地方的债务都是按照卖地收入年年增长的假设,来进行极限借款,导致了所谓的地方债问题。
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永远火红,卖地收入每年都增长,那借下的债务没有问题。
但万一卖地收入没有按地方政府的预期走呢,出现了下滑怎么办?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经济大雷。
在中央屡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各地方依然不舍得放弃庞大的卖地收入,也放弃不了。
各地的房价可以涨的慢一点,但绝不能跌,这是地方政府的底线。
卖地收入不归中央,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归中央。
所以在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 中央希望房价跌的越多越好。
但是在地方政府的眼里,卖地收入越多越好,这个原则是不会改的,因为卖地收入100%归自己。
和当年的财政包干一样,100%归地方的东西,都会扭曲地方的行为,同时制造中央和地方的不同步,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且,目前的地方政府,收入并不低。
2011年开始,中国进行了营改增制度变革试点,把原本属于地方的营业税等税种,全部和增值税合并。
2016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全面营改增,彻底取消了营业税。
因为营业税基本等于地方税,所以地税局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国税局和地税局合二为一。
在营改增的同时,增值税执行了20年的75:25的分配比例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改为了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五五开。
地方拿多少收入,中央就拿多少收入,这并不算低了。
但是在这个的基础上,所有的土地拍卖收入,还是按老规矩,全部归地方所有,一分钱都不归中央。
这不就产生新的矛盾了嘛。
中央三令五申控制房价,为什么老是有地方政府出来试探底线,并暗戳戳的维护房价?
因为这个卖地收入太大了,不可忽视,真的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
所以,中国的土地财政领域,需要再来一次分税制改革。

谁来管账,区别很大

回到文章开头,四部委联名发的通知里,对于土地财政收入的安排其实就一点:以后所有的土地财政收入,先由税务部门来收,收完了,再给地方政府。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但又轻巧到没有动任何人利益的改革。
中央只是换了一个部门来收钱,没有变更这笔钱的任何用途。
你要用钱,和我说,我肯定给你,现在只是先帮你收着而已。
这么改,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但其实里面的区别很大。
你想想,地方政府现在每个月生活的好好的,小日子过的开心的不得了,为啥非要把土地财政的钱先交到税务局,然后再去领?
多此一举的意义在哪,和以前地方政府自己拿这笔钱去花的区别在哪?
举个通俗的例子,以前你的工资每个月直接打到你的卡里,而现在工资先打到你老婆的卡里,然后你老婆再转给你花。
虽然开始的时候可能一分不少,但你觉得这里面的概念是一样的么?
先把这笔钱管住,后面再慢慢来。
按中国的历史改革规律,如果一个制度引发了乱象,那么一定会有政策补丁进行改革。
中国的制度,从来都是这样慢慢改革,慢慢优化的,摸着石头过河。
如今,土地财政制度很明显的带来了土地乱象。
按历史规律,中央早晚要对其动手改革。
第二次分税制改革,已经开始起风了。
全国必须一盘棋,地方政府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也不能目光短浅,只看任期,不看未来。
这种弊端,和当年的财政包干制何其相似。
把100%归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进行第二次分税制改革,这事已经出现了端倪。
把这笔钱打自己账上,非常有利于下一步的谈判工作。
任何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隐患的制度,最终都一定会被改革。
已经妨碍的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地方土地财政,其权力必然被一步步收紧。
这是历史大势,不可逆。
先把这笔钱换个账户来管,只是第一步。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8 15:14
土地财政走向何方?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3天前

随着拜登即将前往英国,与G7集团讨论全球统一税收,大洋彼岸通过两轮视频的我们,也开始了税务层面大刀阔斧的改革。



继昨天释放的印花税改革之后,今天宣布的土地出让金转由税务部门征收,又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喊出了“土地财政终结”,或者“助推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

但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跟昨天的印花税改革类似,土地“由费改税”,意味着我们未来对土地财政将更加依赖。



自房改以来20余年,土地出让金看似是购买70年使用权,但本质却是一种税,由房地产商“retis”募资,一次性缴纳给政府。



政府利用预征的税收搞基础设施建设,向土地的使用权人提供相应的市政配套与服务,基建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使得政府、开发商、银行、居民实现了四赢,也使得土地财政迎来了一波野蛮发展。



但是,随着基建效率的边际减少,房地产开发不再闭眼赚钱,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内卷”,于是之前特事特办时的“睁一眼闭一眼”,必将回归按章办事。



而此次将土地出让金交由税务部门征缴,跟印花税转正扩大税基的目的类似,是将土地出让由隐性税收正式变成显形,着手解决其合法性以及提升对欠税的强制征缴力度。



在过去隐形税阶段,开发商可以缓交土地出让金,可以私下拿走返还的土地出让金,甚至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还可以找企业配合做假账。



而随着今年7月开始的由费变税,税务部门的合规收取,就像今年开始的集中供地那样,透明化之下,灰色空间将要被逐步消灭。



对比反垄断的罚款,“由费改税”将使得中国各级政府的土地收入短期迅猛的增长,填补疫情带来的财政窟窿。



举个例子,就像各城市面对违停,平时都会很放纵,也就交警偶尔贴个罚单。如果改为由公安的天眼系统直接取证和处罚,不仅使得城市秩序大幅提升,也会短期内获取大量的税收。



写到这里就会明白,由于天量计的灰色空间和庞大的食利集团,过去中央推进“费改税”的阻力是极大的,只是疫情的冲击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濒临枯竭,最终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妥协。



而“由费改税”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推动灰色地带逐步消失,让土地之上的食利集团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譬如中国最大包税人近期就在拼了命的甩货。甚至这股冲击还会波及到沈阳老大爷溜达去的商务会所,让抖音快手上面浮现出更多的漂亮小姐姐。



当然,还有更深一层,随着土地财政等政府的主要收入纳入到税务系统,中国的财税体系将迅速从“模电”转向“数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此后,掌握着地方全面财政数据的中央政府,打开了“战争迷雾”,可以清晰的掌握各地方的财政流转情况,尤其是地方政府用土地借的城投债,随着土地归入税务序列,也将对中央彻底的透明。



毕竟,随着2018年国地税合并,各地税务局的Boss成为了国家税务总局。



这就像一个男人失去了他最后尊严的小金库秘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全部都记录在一张(税务局办的)银行卡之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会短信通知老婆。



那么他别说养小三和外出鬼混,连给女主播刷个火箭都没办法报账。



更重要的是,这个“老婆”还同时拥有数百个“老公”,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横向对比每一个老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不仅可以细查对比每笔收支,还可以清晰的给每一个老公量化打分,逼着这些老公们为了被翻牌子,进入到激烈的内卷......



图片



这意味着,随着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央地关系将进入到一个新时代。



配合人口普查的即时数据和土地财政的实时缴纳,随着收入的透明化,强势的中央有可能通过进一步的土地转移支付,调节各省份之间的贫富差距。



而对于大家都关心的房地产税,政策上并没有因果关系,但是会引发市场化的效应。



随着土地财政收入从“模电”转向“数电”,进入到可以量化的阶段,政府眼中,土地出让(税)可以跟房地产税进行“并表”。



反向来看,就像老板如果可以看到每一个员工的全流水和资产情况,就可以通过调整月薪(房地产税)和期权年终奖(土地出让金),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剔除虚假瞒报之后,在数据化的土地财政总收入下,征收房地产税将从“对VS错”,转向“利VS弊”,各级政府可以通过量化模型和大数据,计算出各自征收房地产税的最佳时间点。



随着理性取代感性,以及疫情带来的财政冲击,部分城市在自主决策下,房地产税的征收日期将比预期提前。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6-12 10:45
过去40年是土地金融,未来40年才是土地财政


作 者 | 赵燕菁,厦门大学双聘教授


导言


今天推荐一篇赵燕菁在「国盛资本年度策略会」演讲的好文:过去40年是土地金融,未来40年才是土地财政。


正文


本来打算讲另外一个题目,后来主办方国盛证券提出,大家特别关心土地财政,想听听土地财政的未来,能戒掉吗?还是会走回头路?所以换了这个题目。

时间有限,先说结论:

第一,过去40年,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土地“财政”,带给我们国家城市乃至整个经济巨变的是土地“金融”;

第二,下一个40年,土地金融使命完成,未来我们要转向的,才是土地财政。

区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理论上至关重要。过去这么些年对土地财政问题的误解,很多都是源于在基本概念上的混乱。关于这两个概念的讨论,要放到增长转型这一大框架里才能说得清楚。

图片
什么是增长转型?

什么是增长的转型。现代经济学里,有增长,没转型。任何一个经济都是由无数的商业模式组成的,这些商业模式有死有生,把这些商业模式加起来就是经济总量(公式一),如果增量为正,就是经济增长,反之,就是经济衰退。

商业模式是什么?大到做手机,小到做手绢,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会计恒等式来描述,也就是是收入减去成本要有正的剩余(公式二)。

图片

但这个恒等式还描述不了“转型”。我们需要把这个等式拆开,将增长区分为两阶段,第一个叫资本型增长,第二个叫运营型增长。比如工厂买机器,买土地,建厂房,就是资本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固定投资会特别高,通俗讲,就是花钱阶段,;但是厂房建起来之后,工厂要迅速转向运营型增长阶段,它要把好的产品卖出去,这一阶段,就是运营增长阶段(由于劳动在这一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可以称之为劳动增长阶段),通俗讲,就是挣钱阶段。

∑Ri-∑Ci=∑Si (公式一)
Revenue-Cost=Surplus,Surplus≥0 (公式二)
R0-C0=S0,S0≥0  (公式三)
Ri-Ci=Si,Si≥0 ,i=1,2,3… (公式四)
其中,R0表示资本收入,C0表示资本性支出,S0表示资本性剩余。Ri表示运营收入,Ci表示运营性支出,Si表示运营性剩余。

先看第一个阶段,资本性收入减去资本性支出,要有正的剩余(公式三)。公式第一项是资本性收入,比如上市融资的股价,卖房子的房价,卖土地的地价……这些全是资本性收入;和它对应的是资本性支出,比如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工厂买地建都是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收入减去资本性支出之后要大于零,比如公司上市融资一百个亿,建厂房花了90个亿,剩余10个亿,这是资本性剩余。

再看第二个阶段,运营性收入减去运营性支出,剩余大于零(公式四)。第一项运营性收益,比如居民房租、企业利润、分红和政府税收等都是运营收益(也被称作“现金流”);运营性支出,包括家庭、企业、政府的各项日常开支——水费、电费、利息、折旧、人工费等;运营性结余是支出所有成本后的结余。这个结余和资本性结余往往被统称为“储蓄”,其实两者有本质不同。

这两个公式里,一个公式是量,一个公式是流,不能并在一起。不能正确区分两个不同的增长阶段,是现代经济学经常导致“金融”、“财政”概念混乱的重要原因。

取分两个阶段,转型就变得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工厂在建设的阶段,买地、买设备、盖房子……就是资本型增长;但企业不能一直盖厂房,盖完房子就要去生产、销售,从建设转向运营,也就是从第一个等式(公式三)转向第二个等式(公式四)。这就是经济的转型,和十九大提出的“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是一致的。

图片
什么叫现代增长?

区分了增长以后,我们再来介绍什么是现代增长。古典增长和现代增长的最大不同就是获得第一桶金(也就是原始资本)的方式。所谓古典的增长,就是通过过去剩余的积累获得原始资本的增长——任何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启动,都有赖于其他商业模式剩余的积累(公式五)。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所有的增长基本都是走的传统这条路;而现代的增长则是通过未来的收益贴现获得原始资本(公式六),比如我只要让银行相信桥能够赚钱,就可以不依赖过去剩余积累,先向银行借钱建桥,赚钱后再分期还给银行。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很大程度是就是从古典增长转变成现代增长的过程。

传统增长:∆Ri-∆Ci=∆Si    (公式五)
现代增长:R0=kRi          (公式六)

公式六就是现代增长的核心,其中,k是贴现率,Ri是未来收益流。只要由信用k,就可以解决资本的来源。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国家就可以从古典增长进入现代的增长。世界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大分流”?就是因为在1750年前后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能够把未来的收益贴现过来,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古典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增长模式。

这样,现代增长两阶段模型中的第一个恒等式,也可以称作金融公式,第二个恒等式,也可称作财政公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依靠土地融资获得原始资本积累增长模式,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土地金融”而非“土地财政”。

图片

图片
解释中国的城市化

下面,我们用这个两阶段增长模型解释中国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1978年城市化率为17.9%,与西汉的水平(17.5%)差不多;我们建国的时候城市化水平为10.6%,还不如战国时候的水平(15.9%)。历史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南宋22%,这一水平直到1984年被再次达到。

要解释城市化,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城市?在我看来,城市跟农村最大的差别就是公共服务,城市的本质就是公共服务的加总。我们可以把公共服务视作一种由“政府”提供的商品。政府就是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在这个意义上,政府从来就不是市场的对立面,而是市场的一部分。公共服务就是原本每一个市场主体需要自己的做的事情,政府将其集中起来统一提供,然后通过税收获得回报。比如,道路、桥梁、电力、教育、治安……。政府与企业分工,就是政府做重资产,企业做轻资产。因此,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一定是“国进民进”、“国退民退”。政府与企业就像公路和汽车,两个是共生的关系。

同所有商业模式一样,城市的供给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增长阶段,政府修路、修桥,建水库、机场、码头,搞“七通一平”等;第二个阶段是运营阶段,招商、引资,通过企业、跟人交税,覆盖成本,获得收益。能盖厂房的企业很多,但能赚钱的企业没几家。城市也一样,建设起来的城市很多,能通过运营最终获利的很少。

既然政府的分工是要做重资产,第一件事就要解决的资本来源问题。中国几千年来都没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采用古典的模式建设城市——通过过去现金流收入的积累来覆盖资本性支出。这样的增长模式非常痛苦,而且很难跨越资本积累的极限。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积累率全世界第一,最后险些走到经济崩溃的边缘。资本恒定,人口增加的导致的后果就是经济“内卷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前中国要计划生育,要控制人口。因为在没有足够的资本田间下,人口是负资产,人口越多经济越差。只有在解决了资本问题后,人口才变成增长的正面因素。

中国是怎么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的?卖地。大家看看政府卖地的收入属于哪项?属于第一项,即资本型增长公式的第一项——资本性收入。卖地只解决了修路的钱是从哪来的问题,不是真正的收入,道路真正的收入是过路费。城市也是如此,卖地能解决“七通一平”的资金,但不能一定创造足够税收。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过去四十年,不存在“土地财政”,大家现在常说的“土地财政”,其实应该叫“土地金融”。

资本来自于几个主要的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包括银行贷款),还有土地市场,其他的国家很少用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本来源,股票市场是最主要的。我国为什么用土地来解决金融问题?因为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无法依靠股票市场和债券等资本市场获得资本。其实,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但我国土地的初始条件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这要追溯到1982年《宪法》。在这部宪法中,中国第一次规定了城市土地都归国家所有,土地不能以任何方式抵押转让,所以没有人关心土地属于谁。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土地,所以我国的原始资本的产权一开始就界定为地方政府。

大家想想我们国家城市的怎么卖地的?规划局别人的地上(还没征收这块地)画一个红线,把土地拿到银行去抵押,银行就把钱借出来了。然后政府拿这笔钱去征地拆迁,搞“七通一平”后卖掉,再把钱还给银行。你让印度规划局也画一红线试试?一分钱也带不出来!这对我们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开发商自己不能去农村拿地,为什么?因为土地必须先变成国有,才能有使用权,政府垄断了一级市场,这就是中国土地市场的来源。所以,地价是资本收益,地租是现金流。

图片


图片
土地金融效果

接下来,我们看看效果。

中国的土地金融支持了中国巨大的基础设施,即使人均GDP比我们高好几倍的国家,也未必有我们的基础设施好。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因为做了码头、机场、高铁这些重资产,嫁接在中国解决平台上的那些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才可以做轻资产,如果没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有企业,你让马云从基础设施开始建起,阿里巴巴根本建不起来。正是由于土地金融创造的资本,使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向基础设施、高科技、军事等重资产领域投入的资本。没有土地,这些都不可能有。所以你看今天的中国,无论研发、并购还是外援,一点也不像穷国,穷国特点就是是没钱,是找人借钱,而我们现在虽然比你收入差,但我们反过来借钱给你,中国的表现更像是一个资本生成大国。这都是土地金融所致。

现在很多人说房地产挤出了实体经济,我一直不知道它的依据是什么。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房地产大繁荣。在土地金融支持下,实体经济的确产生了很多过剩,但大家也必须同时看到实体经济的真是进步。这张图的几个曲线,对比中、美、日“财富世界500强”的数量,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数量急剧上升,美国和日本都在下降。你可以说那些都是银行和房地产,都是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但你再看这张图,对比中日美制造业增加值,在2007年超过日本,紧接着超过美国,在世界历史上,没听说过有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的其他国家。你还可以说,人家日本GDP比我们少,但GNP比我们多,海外还有投资了另一个日本。这张图对比日本的海外投资和中国的海外投资,我们看到,从2008年以后,中国在海外投资也开始迅速增加,现在基本上赶上日本。如果没有土地金融,中国在资本密集型领域不可能有这样竞争力,像过去十年来,中国在投入芯片超前的高科技领域,大规模密集投资,没有土地金融的支撑,靠财政收入根本是不可能的。

图片

图片
增长转型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土地金融带来的增长还可以持续吗?我的结论是,这样的增长很难持续。为什么说增长不可持续?

过去40年基本都是靠城市化拉动经济增长,现在这个进程快结束了。大家会觉得不对呀,2011年我们国家城市化水平才第一次超过50%,2015年城市化水平也不过56%,人家日本都是在这个点上开始起飞的呀?但是大家看一下中国的建成区面积,马上就会明白中国城市相对于城市人口其实大大超前了,而和投资真正相关的是建成区面积,而不是人口。

中国改革开放时的建成区面积是7000平方公里,2015年是10万平方公里。假设2015年不再建设新城,也足以容纳77%的中国人口。如果跟踪建成区面积,就会发现投资需求其实已经完成了,城市的房子全建好了,等着人进去住,道路、地铁等基础设施都修好了,该花钱的投资已经没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土地财政的融资能力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融资模式。中国的土地财政使我们的资本能力特别强,所以人还没住进去,城市就建完了。

我认为,十九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是对的,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那么转型经济的资本结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资本性支出急剧下降。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需要大量修路建桥,但是现在修路建一环、二环、三环等,北京的七环快要修到天津、河北了,还能怎么修呢?当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边际投入会下降。

图片

在转型阶段,你的确可以卖更多的地,但却不知道要投什么。那么这个阶段什么会上升?现金流的支出会上升。刚改革开放时,城里人很少,大家基本都住在农村,所以政府一般性支出很少。而一旦这些人进如城市,一般性支出会快速增长。所以现在所有开始进入衰退的城市,都是由于一般性的财政收入覆盖不了经常性的预算支出。像是东北的城市,其实企业并非很差,但是这些老工业基地的现金流支出远远大过深圳、厦门等新兴城市,那里的老工人开始退休,需要庞大的社保、养老金支出,年轻人一看大事不好,赶紧跑,人口净流出,交社保、养老金的人更少,跑哪里去?跑到深圳、厦门等人口还没开始退休,一般预算压力较小的城市。

所有城市的失败跟企业失败是一模一样的,有资本建城市的很多,能创造足够收益活下来的却很少,所以在城市化的转型阶段,矛盾的焦点不再是资本不足,而是收入不足,是现金流不足以覆盖一般性公共服务的支出。

图片

图片
土地:从金融到财政

这样,我们就回到今天的题目,从“土地金融”转向“土地财政”。

通过卖地来修路、修桥的时代将要结束了。我们现在要赶快挣钱而不是继续花钱,每一寸土地产生多少税收比土地卖多少钱更重要,税收、现金流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成败的新标准。金融积累阶段已经完成了,开始进入运营阶段,而运营阶段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你有没有创造收入、有没有创造足够的税收,所以土地要从获取金融一次性的收入为主,变成获取财政可持续的现金流收入为主。当增长从第一个公式转向第二个公式,土地也必须从金融转向财政。

这就要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规则——资本性缺口和现金流缺口彼此不能互相替代,也就是说不能用资本型收入的剩余弥补运营型剩余出现的缺口,反之也不行。什么叫资本性收入不能用来覆盖现金流缺口?比如政府因发不出工资而开始卖地,这就是一次性收入覆盖现金流;比如希腊卖掉港口码头去付养老金是不可以的,资本收入只可以用来修路修桥,做资本性支出。一旦开始用资本性收入覆盖现金流缺口,经济迟早都将进入“旁氏骗局”。

图片

同样的道理,现金流的结余,也不能用来覆盖资本性缺口,我刚才已经举过例子,用现金流结余修桥修路的增长会非常痛苦。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是这样的积累模式。

因此,对于成功的商业模式而言,这两个公式最后都必须同时为:第一,一定要融到足够的资本才能去建桥;第二,过桥费一定要大于维护桥的费用。城市亦如此,但是城市的问题出在建设城市容易,运营城市难,所以我估计,下一个40年会有大量的城市停止增长,甚至走向衰落,这和当年大量的手机厂、汽车厂被淘汰是一样的。最后只会剩下几家最有竞争力的超级城市。

图片



图片
城市区位很重要

进入转型阶段,我们不要看城市的GDP高就去投资,而要看这个城市的现金流是否在增长;要看这个城市是不是能赚钱了,而不是看这个城市是不是能花钱,能赚来钱才是真本事。

这就意味着今后大家投资时,选择城市变得无比重要。过去40年,选对城市的都发财了;现在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选对了城市,大家就能生存,如果选错了城市,就要和那个城市一起落寞。下面我举一个例子,用2015年的税收和GDP两种标准来对比沈阳、东莞、泉州、福州、厦门这五个城市。按照传统GDP的标准,城市排序应当是东莞、泉州、福州。比如沈阳GDP为7280 亿元,比厦门(3565 亿元)高出一倍,等也远高于厦门。但如果用2.0的标准,城市的排序一下子就反过来了,厦门税收是495亿,跃居五个城市的第一位,比沈阳的492亿还高一点,然后是沈阳、东莞、福州,最后是泉州。像东莞干了6000多亿的GDP才挣了400亿,干的多有什么用?如果选择城市,当然不能按照GDP选择沈阳,而是要按照税收,选择厦门。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十年前,假设我们在广州和深圳间选择,你会选谁?长期以来,广州的GDP一直高于深圳,广州是毋庸置疑的珠三角老大,但是如果十年前选广州就错了,深圳才是真的在挣大钱。大家看两个城市近十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开始深圳就高于广州,到了2017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3000多亿,广州是1500亿,而这两个城市的GDP规模是差不多的。因此,进入城市化转型阶段,现金流收入是一个远比经济总量更重要的经济指标。一个运营中额企业也是这样,体量再大,没有利润也无济于事,所以现金流非常重要。

我们再来对滨海新区、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做一个比较,运用的指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固投是花钱,公共预算是挣钱,比值越大说明挣钱越多,比值越小说明花钱越多。比值最低的是滨海新区,其经济规模和浦东新区差不多,但是它基本都在花钱;比值最高的是深圳特区,深圳特区基本是挣钱,全都是一般性收入,固投很少。虽然这三大新区的GDP差不多,实际上它们的绩效完全不一样,深圳和浦东都挣钱了,滨海新区还在花钱,并且现在也还不知道能不能挣钱,它的快速发展可能是有问题的。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对国内一些城市做了统计,大家可以看到上海、深圳、北京均位居前列,挣钱多,花钱少;下面的这些城市(包括厦门、南京、无锡、济南等城市)都在转型中,它们开始挣钱了但挣的不够多;其他城市(包括扬州、重庆、三亚、沈阳等城市)都没怎么赚钱,而且还在花钱,经济增速都是由花钱带来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固投占GDP的比重来对城市进行筛选,大家可以看到,滨海新区固投最高,深圳的排位大幅降低。说明深圳经济增长中,固投所占的比重开始迅速减少。

图片

图片
转型的风险

现在,我们要讲讲转型的风险是什么。转型的最大风险就是大家开始不借钱了,金融开始衰退。城市高速增长一结束,不用修更多路、更多桥、更多机场,投资需求迅速下降,结果是什么呢?大家可能没想到的一个后果:货币供给不足。这是转型最大的风险!

导致这一点的原因是土地金融使我们国家现在的货币生成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以前,我国货币生成以外汇结余为主,但是在这以后,外汇的顺差没有增加那么多,我国货币却急速增长,这是因为我国货币开始内生了。随着土地信用的膨胀,贷款生成货币的能力显著提高。结果是借越多的钱,市场上的货币越多,货币越多,社会上的分工就越发达。现在有人说房地产市场吸收的市场超发的货币,这个因果关系是错误的。现在市场上的货币,很多都是房地产融资需求生成的。

土地信用到银行融出来的资金,成为货币创造的主要的来源,这同传统的货币机制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别。而一旦大家没有东西可投,需求就会下降,就算房地产能创造再多信用,货币也无法通过融资创造出来。简单讲,去杠杆是还钱,加杠杆是借钱,借钱是创造杠杆的过程,还钱是消灭货币的过程。大家每个人都去杠杆,都还钱,看上去都在做正确的事,但是结果加起来却是坏的结果,这是最危险的。

大家一起到银行挤兑的后果,我们都很清楚,但大家一起到银行还钱后果,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个后果就是货币突然没了,货币没了以后,通货紧缩,整个社会分工会下降。我们现在用钱分工,是市场经济,不用钱分工的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之前为什么要走计划经济,不是喜欢计划经济,学苏联,而是确实没钱,只好通过计划来分工。后来,我国对美国顺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不再受黄金的限制,我国大量进口美元使得经济迅速发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中国一旦没有了货币,马上退回非市场分工,从非市场演进到市场虽然很难,但从市场分工退回非市场分工其实更危险。中国历史上,由于货币不足导致的社会动荡屡见不鲜。世界上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中国、日本和美国各部门杠杆率,如果我国政府、家庭、企业一起去杠杆,最后的结果是市场没钱,经济的大规模萎缩是一个没有悬念的结局。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全面评价一下“四万亿”的功过是非。我们看到,“四万亿”的确制造了不少过剩产能,但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货币。无论互联网经济、还是共享经济,以前这些商业模式都是发源于发达国家,在货币不足的环境里,商业模式的探索是很难出现的。就算是传统制造业,中国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特别是资本密集的高端制造也的比重,过去十年是显著提升了。“四万亿”无疑导致了很多问题,但我猜想,如果没有“四万亿”,中国经济现在会更难看。在我看来,判断宏观政策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只要导致M2下跌的基本上就是坏政策。

图片

图片
寻找新动能

显然“去杠杆”会导致M2减少,因此,经济到底要怎么样去杠杆,是一个大学问。我认为,去杠杆要和加杠杆分开,不能把去杠杆作为加杠杆的前提。新动能要加杠杆,拼命加,新动能不烧钱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时候一起去杠杆的话就会出问题。旧动能要去杠杆,但一定要有新的需求顶上去,否则单纯投资下降本身,在转型阶段就会导致大萧条,这是不可避免的。去杠杆看似之影响那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其实却会导致整个经济流动性不足。没投资需求、不需要贷款的直接后果就是没钱,好企业也会面临困境,这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变量。

去杠杆无论多成功,本身也不可能造出新动能,所以去杠杆和加杠杆是两回事,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凡是有机会投资的,一定要投,千万不要因为正在去杠杆而纠结是不是不能投,还是那句话,不能把旧动能去杠杆作为新动能加杠杆的前提。沉没成本越大,机会收益越大。千万不要以为旧动能、过剩产能是没用的,过剩产能是什么意思?本来投资100个亿,现在只赚80亿,但是至少还有80亿。大家一定要知道,现代经济增长和传统经济增长最大不同是,投资的100亿是未来收益贴现,赚到的80个亿是新增,就还是社会的财富,因为你并没有把别人的财富转移过来去投资。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物流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投资铁路,大量破产失败,最后铁路运价大幅降低,物流业相应发展起来。

我们看去杠杆有三种组合,一个是紧财政、紧货币、去杠杆,这时一定会出现金融危机,M2下降,经济必萎缩,甚至大萧条;第二个组合是宽财政、宽货币、加杠杆,最后的结果有可能造成一大堆新的过剩,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但不会大萧条;第三个组合是区分新旧动能,宽严并行,新的动能要猛加,越多越好,将经济政策的重心放到发现越多新动能而不是处理过剩的旧的动能。以住房政策为例,这个时候千万别像第一个组合那样,去杠杆、加息、抽贷、催还,这一定会导致信用萎缩,信用只要一萎缩,社会上没人借钱了,那我们的钱就真的都没了。但也不能像凯恩斯建议的那样为货币而扩大需求,像“两房”那样差不多免费送,不产生足够现金流的做法一样是不可持续的。比如优的城市建保障房后用市场非常低的价格租给老百姓,动辄沉淀数百亿,也是不可持续的。正确的做法是“先租后售”,要设计出财务可行的方案,最终将投入收回来。

图片

我用一个真实的例子,解释下一下什么是“先租后售”。2015年12月,东莞政府用成本价把土地卖给华为,条件是华为把工厂搬过来。华为在土地上给自己的员工建房子,以每个月32块钱一平米的价格租给员工,连续五年,这五年里是有现金流收入的,五年后如果你还在华为工作,就按每平米8700元把房子卖给你。要知道周边万科的房价已经是每平米3万元。职工交房租,五年以后交付差额以低价买下房子,5年后上市兑现期权。

对于企业来讲,华为控制了工资成本,因为租金降低,你们只要在华为干,后面还有一大笔钱等着你,职工就会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政府看似以成本价将土地使用权卖给华为,而实际是将原来一次性的土地金融转换成了持续性的土地财政。华为2015年在东莞交了十亿元的税,就算不增加连续十年,也有一百个亿。

“先租后售”的宏观经济意义是其能创造海量需求,并且能对冲经济转型。这一做法的本质,相当于通过住房作为过桥将职工未来劳动贴现穿在出来巨大的贷款需求。假设全国每年建设1000万套先租后售,按照每平米5000原建安成本,每套100平方米,可以带动的需求就是5万亿!加上因此带来的居民装修、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可以创造出一个新增的巨大需求。5年以后,这些人就是新的中产阶级。而只要再培育2亿新的中产阶级,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就足以让那些企图通过贸易战压倒中国的想法冷静下来。

在城市资本型增长阶段,投资的机会来自基础设施等重资产;进入城市化2.0阶段,投向劳动力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当然“先租后售”不是没有条件的,正确选择区位非常重要,并非所有城市都能这样做,一线城市没问题,其他城市还是很危险。我想强调一条,减税本身不能创造新动能,因为减税是减轻旧动能的负担,但是要创造新的动能,反而需要发现新的收费。这听上去很矛盾,可大家回头看下过去四十年的投资怎样创造出来的?土地有偿使用以后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需求被激发出来;道桥有偿使用,催生了中国高速公路和巨大桥梁的建设;像机场建设费、座机初装费等,都曾对这些基础设施融资提供了巨大的信用。下一步创新动能也必须如此,投资才有较快增长。记住,是收费创造需求,而不是减费创造需求。以为取消税费必然可以推动经济的简单想法,只能用来安慰舆论。

图片
再造资本市场

最后,我们要尽快再造有效的资本市场。现在的土地金融是为旧动能(城市化资本增长阶段)创造的,新动能需要哟个更加有效率的新市场。政府可以在土地市场融资,建设基础设施,而企业在房地产市场上融资特别曲折,所以当经济增长转型,股票市场应该逐渐增加,房地产市场应该逐渐退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股票市场先天不足,不仅中国如此,所有成文法国家的股票市场,都不如习惯法国家。因此,股票市场必须结合中国的制度特色重新加以设计。

图片

我的建议是,要在股票一级市场推出由公众基金为主的战略投资者。美国之所以股市投资多,投机少,以养老金、企业年金为主的机构取代以前的散户成为价值投资者,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应当更进一步,让这些公众基金拥有保荐上市企业的垄断权。当然,大家说投行、券商都可以做,为什么非得由公众基金来做?第一,此事非常赚钱,投行、券商不是公共利益,结果会导致美国巨量财富流向少数人;第二,此事风险非常大,一旦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必须用公众财富拯救市场时,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而以养老金为主的每个就业人口都有个人账户的公共基金不存在上述问题。

资本市场目标,第一是打通央行在资本市场制造货币的渠道,央行可以通过发债制造货币,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没有直接投放货币的渠道,央行可以把钱给养老金、社保、医保等有公众基金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企业上市不用注册,也不用登记制,而是用保荐制,一旦上市,基金就用原始股价优先购买比如说30%的股份;基金保荐的公司股价一旦跌到一定程度,就要进场回购,稳定市场,这样我们可以像美国国债的市场,创造一个无风险的投资渠道。由于有央行拖地,中国的养老金会比美国养老金回报更高,也更安全。央行托底会不会导致央行有问题?黄海洲他们最近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那就是央行付的内债,本质全都是直接融资,不会像外债出现很多问题,日本央行直接入市,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另外一个附带效果,就是可以通过养老金等公众基金构筑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像日本、韩国综合商社、财阀那样的产业生态。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7-6 20:04
深圳告急、上海稳了!楼市投机主义,正在消亡


作者葫芦娃

上周,很多人都在探讨所谓的“二手房停贷”。

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屁大点事。

所谓的二手房停贷,一句话就能讲明白——
银行房贷集中管理后,上半年的房贷余额不足,暂时收紧了二手房贷款,把更多的余额让给新房;

毕竟开发商才是大户,毕竟新房业务才是大头,毕竟开发贷油水更多。


一旦下半年信贷额度补上来,马照跑,舞照跳,继续嗷嗷闹。

当下,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潜藏在一堆垃圾新闻中的两条伏笔——

第一,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正在肆意屠杀投机者;

第二,土地出让,正从“拍卖模式”转入“招标模式”。

这两条伏笔,将在未来的楼市大杀特杀。

楼市投机主义,正在消亡。


图片

投机的终极奥义是,有肉见可见的利差。

过去两年,诸多城市能长期保持“楼市虚火不灭”的根本原因是——

它们的楼市里,存在着两个的巨大利差。

一个是,一二手倒挂。

另一个是,地价倒挂。

二手卖的比新房还要贵,土地拍的比房价还要高。

扯淡的是——

这两个巨大利差,极其透明且确定。

旁边的二手,比新房贵1万/㎡,这到手能不赚钱?

旁边的土地,眼看逼平房价了,这买到能不暴击?

压根不用专家分析,更不用数据推演。

是个人,都肉眼可见;拴条狗,都想上去咬一口。

更扯淡的是——

这两个巨大利差,你还长期管不住。

新房能限价,那是因为预售证在你手里,你说批多少,那就批多少。

而二手房源,全在房东自己手里。我说卖多少,那就卖多少。

你不让我挂链家和贝壳,那我就走私下交易。

你管天管地,能管得住房东卖房拉稀?

正因为二手房价的难以管控,就导致了以下这种情况——

新房越限价,倒挂利差就越大,新房市场就越难抢。新房市场越难抢,需求越被倒逼到二手市场。需求越进入二手市场,房东越敢惜售,越敢挂高价。

而土拍同样是如此。

过去的土地出让权,全在地方手里,我说拍多少那就拍多少。

地价便宜了,我就饿房企两年。但凡饿上两年,我就是端碗粉丝上来,你也能抢出燕窝的价格。

地价贵了怎么办?上面要问责了怎么办?

来来来,咱们土拍限价!

但要竞配建、竞自持、竞保障房。

看起来地价是没涨,但是自持比例提高了,配建比例提高了,保障房比例提高了。

刨除保障房、自持房和配建房之后,正常商品房的地价咔咔又涨了!

正因为土地市场的难以管控,就导致了以下这种情况——

调控越调越狠,但地价越涨越高。地价和房价之间的套利鸿沟,越拉越大。地都涨成这批样了,房子以后得涨成啥样?

管得住新房,管不住二手。只要二手嗷嗷涨,新房越限价越香。

管得住楼市,管不住土地。只要地价嗷嗷张,楼市越调控越慌。

利差不停,投机不止。


图片

管不住的二手市场,在深圳栽了个大跟头。

4个多月前,深圳正式出台了“二手住宅成交价格参考机制”。

也就是,所谓的“二手房指导价”。

这个指导价,极为妖孽——
几乎每一个小区的官方参考价,都比实际成交价要低;

诸多小区的官方参考价,要比实际成交价低2-3万/㎡;

部分红盘的官方参考价,要比实际成交价低50%,甚至能达到100%。


比如,华润城二期的实际成交价已经达到17万/㎡以上,而官方参考价只给到了13.2万/㎡。

这个参考价,丝毫没参考当时的二手市场,纯粹参考的就是华润城4期的新房价格。

这个指导价,嘴上说的“以二手网签价为基础,结合周边新房价格”。

实际操作中——

只结合新房,不参考二手!

我但凡看一眼二手价格,就算我输!

指导价刚出台时,深圳楼市依旧正在风头上。

一众人骂骂咧咧,表示丝毫不慌。

官方指导价,只指导官方,指导不了我。

它指导它的,我卖我的!

我但凡看一眼指导价,就算我输!

当时我的回复是,嗯,有道理,但你依旧是个憨批。

官方指导价,的确指导不了你,但指导得了银行。

银行在批复房贷时,将严格按照指导价来批。

现如今——

深圳的指导价玩儿了将近5个月,银行按照指导价批房贷也批了将近5个月。
深圳楼市怎么样了?

好,精彩的一幕来了!

深圳二手指导价出台后,大量千万总价的房子,首套首付被干到了7成,二套首付被干到了8.5成。

比如,华润城82㎡的两房,市场成交价1500万,正常首付3成450万。

现在指导价1082万,银行按指导价评估,最多只能贷款757万,首付直接被干到5成。

你想用个首付贷、抵押贷,加上杆杆强行上车?

严查经营贷的铁锤,干不死你。

挂着深房理的绳索,血还没干呢。

一个二手房指导价,再加上一个严查经营贷,让深圳的二手房市场直接丢掉了一大半的客户。

二手房指导价出台4个月后,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跌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

图片

5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跌入3000套,同比减少60%;

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周下跌,环比连续下跌15%、10%;

相比去年高峰期,二手房成交量已经下跌10000套。


前期杠杆过高的房东,已经崩了!

比如,宝中深业海岸城。

一期总价2050万的房源,下跌300万,跌至1750万。

二期总价1800万的房源,下跌450万,跌至1350万。

比如,此前扎了海量投资客的南山诺德国际。

这两天,一套66㎡的房源,已经跌入960万。这个价格,已经跌回去年的“715”。

一年的涨幅泡沫,四个月化为泡影。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不得不说——

失去杠杆之后,深圳二手房正濒临绝境。

更扯淡的是——

二手房濒临绝境之后,也把新房拖入了深渊。

遥想一年前的深圳新房,摇号抢房是那般炙热。

华润城4期开盘,8128人抢503套房,竞争是那般激烈。

为什么抢?

说白了就是新房比二手便宜,有倒挂空间和套利空间。

现在二手房指导价出了——

二手房指导价,就按照新房价格来指导。房贷批复,就按照指导价来批复。

杠杆没了,二手房跌了,倒挂空间缩小了,套利空间也缩小了。

于是——

曾经抢到爆的新房市场,也不那么香了。

近期深圳新入市的5个楼盘,客房比都小于2,摇号命中率都超过50%。甚至龙华恒壹四季华府房客比为0.67:1,供给大于需求。

图片


都说二手市场不好管,都说一二手倒挂是刚性套利,都说打新是必赚的生意……

深圳仅用了一招,仅用了4个月,就把所有的刚性套利打断了——

以新房价格作为二手指导价,以二手指导价作为房贷批复价。

一手打断杠杆,一手打断套利。

把杠杆撅折,把成交量打断,把二手推入深渊,把套利打平。

让二手拖着新房,一起向下坠。


图片

管不住的土地市场,在上海栽了个大跟头。

一周前,上海连续三天的第一轮集中土拍落下帷幕。

我全程关注了上海的土拍,看完之后,我只想说——

上海,牛批!

在央企、马甲和地王横飞的全国第一轮集中土拍中,上海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
所有土地的成交溢价率,全部控制在10%以内;

整场土拍,没有马甲满天飞,且没有国央企一家独大;

堪称第一轮集中土拍中,最公平、最温和、最健康的一个城市。


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上海刚刚实施的土拍新政上。

让全国城市挠头的土地市场,被上海一个土地新政,收拾的服服帖帖。

上海这次的土拍新政,有三个亮点。

这三个亮点,大概率将在未来成为土地管控的样板,全国推广。

上海土拍的第一个亮点,控制最高溢价,且不竞配建。

本次上海土拍之前,就已经限制了所有土地的最高溢价率。

最高溢价,不得超过10%。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

限制溢价率,也是老把戏。

很多城市,早都在玩。只要碰到10%的溢价率红线,就开始竞配建和自持。

上来直接报到最高价,接下来就拼谁配建的保障房多,谁自持的比例高。谁狠,谁拿地。

只要配建和自持比例高了,地价还是上去了。

溢价率10%,但自持个40%,地价还不是涨到飞起。

所谓的竞配建和竞自持,本质就是——

地方和房企一起苟且,变相抬高地价的工具。

而上海这次不仅控制最高溢价率,而且不玩竞配建、竞自持的把戏。

一旦碰到最高溢价红线,上海土拍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环节——

一次性报价。

上海土拍的第二个亮点,一次性报价。

前面说了,上海这次土拍会设置不超过10%的最高溢价。

房企的竞价,一旦超过最高溢价,就采取一次性报价——

让所有竞拍者一次性报价,谁最接近平均值,谁中标拿地。

竞配建和竞自持的变相抬高地价,消失了。

价高者得的哄抢抬价,也消失了。

上海的土拍,就变成了限价规则内的纯拼运气。

这个时候,肯定还有人跳出来说——

一次性报价,也是老把戏。

苏州,早在2016年就在玩。只要开始拼运气,那就开始拼马甲。

一个开发商,带100个马甲,一起报价。

谁的马甲多,谁的中签率就高。

到最后,全特么便宜了国央企和大房企。

他们一手垄断土地,一手垄断楼市,还不是想卖多少卖多少。

而上海这次不仅控制最高溢价率,不玩“竞配建,抬地价”的把戏,而且还有效控制了土地垄断。

本次的上海土拍,为了规避土地垄断,引入了一个新的杀手锏——

135分打分制。

上海土拍的第三个亮点,招挂复合打分制。

这套杀手锏的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图片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不足7家,那就所有房企一起入围竞拍环节。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超过7家但不足12家,那就前6家房企入围竞拍环节;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超过13家,那就前7家房企入围竞拍环节。


这套杀手锏,相当于设置了一道门槛,控制了进场的房企玩家。

控制了玩家量,也就控制了土拍的热度。

前6名和前7名的排序,是怎么排的?

按照135分的打分来!

所有参与土拍报名的房企,会依据经济实力、技术资质、项目经验和受让管理等4大版块,挨个打分。

谁的分高,谁入围竞拍!
经济实力32分,主要看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净收益;

技术资质17分,主要看信用评级、开发资质和百强排名;

项目经验41分,只要看一线城市相关开发业绩。


这三个板块,都还比较常规。

其中,最最最最最牛批的就是“受让管理”这个版块。

这个版块,占了45分。

一家房企,上来就给你满分,但你每在上海拿一块地,就扣15分。

一旦45分扣完,基本上你也就丧失了短期在上海抢地的资格。

你不是爱抢地么,你不是爱拍地王么,你不是爱哄地价么……

来来来!最多给你4次机会,甚至不用4次!

只要3次,就该滚犊子了。

什么叫公平?

这就叫公平。

想抬地价?给你10%的最高溢价红线。

想靠竞配建变相抬地价?一次性出价,纯粹拼运气。

想拼马甲垄断开发?招拍复合,谁分高谁入局,马甲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

仗着钱多想嗷嗷抢地?拍一块扣15分,拍2块,短期出局。

上海几乎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控土地的样板。

更关键的是,样板的首次亮相,就一副“公平、稳定和健康”的浓眉大眼模样。

难控的从来不是地价,而是人心。


图片


今年的中国楼市,让我们看了太多的新玩法。

诸多我们曾以为难以管控的套利空间,都被一个又一个的新玩法收拾的服服帖帖。

都说二手房难管,都说一二手倒挂的刚性套利难以弥和……

结果,被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收拾的服服帖帖。

我的确指导不了二手房东,但我可以通过指导银行,撅断高价二手房的杠杆。
撅断了杠杆,就撅断了二手房,也就撅断了一二手的套利空间。

都说土拍难管,都说地价和房价的刚性套利难以弥和……

结果,被上海的“土拍新规”收拾的服服帖帖。

我的确管不了有钱房企嗷嗷抢地,但我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控制进场的房企量。

控制了溢价空间,控制了房企量,就控制了土地市场的热度。

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落地近5个月。

不仅把二手房打入10年历史冰点,让连涨20个月的房价首次回调,让前期投机者降价出货,让倒挂利差逐步缩小……还顺便把曾经有刚性红利的新房,也拖入低谷。

上海的土拍新政,首拍大捷。

若长期坚持,上海楼市也将大概率去投机化,进入平稳健康的增长区间。

楼市去投机化,在深圳和上海找到了最好的样板和答案——

二手房指导价,让一二手倒挂红利,变得不再刚性。

土拍新政,让地价和房价倒挂红利,变得不再确定。

这个答案和样板,将大概率向全国推广和复制。

事实上,推广和复制已经开始——

5月份,“摇号打新重镇”成都,已经落地“二手房指导价”。

指导价的定制,几乎与深圳如出一辙。

只参考新房价格,且严格按照指导价批复贷款。

更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出台“二手房指导价”——

无锡、东莞、西安、郑州、苏州……

6月份,成都再次调整和升级土拍新规。

潮州、南平、金华、湖州、义乌和西安,正在陆续升级土拍新政策。

一场楼市反投机战役,已经打响。

星火,正在燎原。

当倒挂红利不再透明、确定且刚性……

还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冲杀进去,满杠杆搏一波短线投机么?


图片



最后,我有三个落地性的建议。

第一,要警惕那些倒挂网红城市的二手房。

譬如成都、杭州、西安、南京……

这些城市虚火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二手比新房还要贵,有倒挂红利,有刚性套利空间。

但是,这种刚性套利空间并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上一轮的政策调控目标是“打掉杠杆,严查经营贷”。

那么,这一轮的调控目标,则是“干掉二手,打掉套利空间”。

瞄准的就是,有倒挂空间和倒挂红利的城市。

深圳、成都和西安,都已经陆续出台了二手房指导政策,二手房的价格大概率都会下调。

这三个城市的二手房,暂时不要入手。

下一个,大概率是杭州。

一旦二手房指导价持续落地,银行严格按照二手指导价批复贷款,二手房长期保持在首套5成、甚至是7成首付……

丢失杠杆的二手房价格,回调个1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深圳,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第二,要警惕那些倒挂网红城市的假倒挂新盘。

这个主要针对的就是杭州。

杭州楼市,已经有点妖的过头了。

当下的杭州,越来越像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深圳——

新房抢不到,二手房虚高。

二手房天花板,眼看快干平上海。

但凡是个新盘,那就有倒挂,动辄就是万人摇。

看多杭州的朋友们,一张口就是“互联网经济第一城,人口流入第一城”。心里想的无非就是“有倒挂红利,能大干一票”。

在如今的政策风向下,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一旦枪响了,裂开的大概率是出头那只鸟。

一旦指导价落地杭州,二手杠杆消失,二手价格会跌……现在的倒挂红利,还能留存多少?

更可怕的是——

杭州低于10%中签率的网红盘,限售5年,加上交房周期,起步持有8年。

政策压顶,杠杆撅断,八年周期……现在的倒挂红利,还能吃到多少?

第三,要警惕那些第一轮集中土拍中,地价跳涨过高的城市。

这一轮集中土拍中,地价跳涨的城市无非就是两种——

第一,前期捂地不出,两年不拍地,开发商饿疯了;

第二,地方有意托市,第一轮惜售,狂玩饥饿营销。

最典型的就是重庆。

但是,别忘了这只是第一轮集中供地,今年还有两轮。

一旦全年供地补上来,一旦上海土拍模式推广……拍上去的土地,大概率还会跌下来。

孙宏斌的那句话,至今都振聋发聩——

再过一年,就会有房企懊恼,地拿贵了。

以上,就是葫芦娃不太顺耳的耿直之言。

我希望诸位看完此文之后,能认真反思一下——

自己上半年的投资布局和当下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自己即将布局的城市,是否属于以上几类城市?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7-20 18:19
悬崖上的恒大


以下文章来源于伯虎财经 ,作者唐伯虎


在讨债这件事上,银行从来是走在前面的。

7月19日,一则民事裁定书传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行申请冻结恒大地产银行存款13201万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的财产。

图片
(图源:网络)

尽管恒大集团赶紧发布公告,说这1.32亿贷款都还没到期呢,诉讼保全可太不厚道了。

可这也难以抵挡资本市场不安情绪蔓延。

“恒大系”股票应声而跌——19日午后,截至撰稿前,中国恒大跌超16%,恒大汽车跌近15%,恒腾网络跌超12%,恒大物业跌近10%。

图片
(图源:网络)
这波银行催还贷款金额虽不大,但却预示着,恒大集团资金流动性紧张已不是传闻那么简单——从曾经的利息高企,到现在的借不到钱,股债双杀,恒大集团已摇摇欲坠。


图片 风雨欲来

这不是单一事件,多米诺骨牌正在急剧坍塌。

先是债务违约不断。

6月29日,合作十余年的上游供应商三棵树涂料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称中国恒大逾期票据金额5137.06万。公告一出,恒大赶紧回应称兑付了。这成了有名的“公告催款”事件。

三棵树起码还有个地方可以发公告,但中小供应商就没这么走运了,只好挤到媒体的公众号文章下面去排队。

图片
(截自某地产号留言)

6月以来,恒大下游供应商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现逾期,并有几张逾期未付的商票截图流传于网络,事件涉及恒大旗下宁波、南阳、阳江等多个城市的项目公司,金额少则数万元,多则百万、千万元,个别商票贴息甚至超过30%。也就是说,商票如果卖出,100万只能卖到70万左右。

这些商票,简单理解,都属于应付款。去年恒大的该项数据为466亿,而到今年骤增16倍,变成了7400亿,隐藏着巨大的兑付风险。

也就在6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穆迪都陆续下调了恒大评级。

欠供应商的钱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在于贷不到款,融不到资,资金源头被掐断。

房地产本来就是资金密集行业。一直以来,恒大的资金成本都比较高。央企或国企房企可以用3-5个点利息借到钱,可是恒大却要付出10个点以上才能从市场上找到钱。

据恒大2020年度财报,截止到2020年底,其有息总负债为7165.32亿元,其中境外债务为1789.74亿元。2021年恒大通过“七折卖房”销售回款3211.9亿抹平了一部分负债。

被恒大拖累的不止是供应商和银行,还有许家印的“好兄弟”——张近东。

近期,苏宁易购因千亿负债卖身国资,有人认为,是张近东向恒大投资的200亿可转债,救了恒大,却压垮了苏宁。

地方政府或许也在排雷。

就在7月19日,湖南省邵阳市住建局通知:即日起至10月13日,暂停恒大未来城项目和恒大华府项目的预售许可、暂停网签备案、暂停预售资金拨款。因两项目监管金额与实际销售金额不符,存在帐外收存和使用挪用、预售资金的行为,蓄意逃避监管。

现在的恒大,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图片
“多元化”的魔咒

这一切的因,是从什么时候种下的?

2010年,以地产发家,恒大势头凶猛,许家印登顶地产首富,之后便开始布局新的业务。

伯虎财经将其多元化业务通通捋一遍之后发现,真是一言难尽,一地鸡毛。

先是注资10亿成立恒大文化,一度学习万达影院布局全国,但营收一直低迷,单店票房250万,不及业内平均水平一半。

恒大文化板块的结局当然是被卖掉。

据伯虎财经了解,6月25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变更前,由广州市瑞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8%,广州市添淼有限公司持股2%,(这2家公司均由恒大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变更后,公司由段胜利持股98%,杨超持股2%。
图片
(图源:天眼查)

另一个挫败的板块是文旅。

原本,恒大旅游集团旗下有恒大水世界和恒大童世界两大核心产业。但现在在恒大集团官网上,恒大童世界业务板块,水世界不见踪影,仅描述称童世界已经布局15个城市,2022年起陆续开业。

就这样,许家印还给童世界排了一个上市时间:初拟为明年6月。

业务做得都不怎么样,但上市圈钱,才是许家印布局多元化的源动力。

目前,许家印掌管的这个恒大集团,旗下拥有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产业。

八大业务中的前四大,恒大地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都已经在港股上市。房车宝集团最快也将在今年年底启动上市。

上市的这一波中,恒大地产负债累累,恒大汽车一辆车都没产出,而物业和流媒体,看起来也就是一个个融资的故事。

至于恒大冰泉,最初三年亏损40亿,2016年18亿低价卖出,今年3月又重新买入包装准备上市IPO,在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当下,很难再有机会了。


图片
恒大的教训

企业暴雷往往都是从小的债务违约开始,然后产生连锁反应,违约导致金融机构挤兑、股债双杀,现金流断流,最后是企业出售资产、裁员。

现金流的危机是悬在恒大头上的一把剑。

2021年以来,许家印一直高呼,“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目前总计负债16151亿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到2022年负债率降低到70%的目标或许不难完成。

图片
(图源:网络)

可是,现在的恒大,已经成了银行、金融机构避之不及的对象,想要依靠新债滚旧账,来实现资金周转,变得异常艰难。

7月13日,万科、金茂打算收购恒大资产包的传闻日嚣尘上。尽管恒大已经辟谣,但是显然,出售业务,来盘活流动性,已经迫在眉睫。

比起整船覆灭,断臂求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重蹈贾跃亭覆辙的许家印,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7-20 20:08
杯弓蛇影的地产债主


原创 杰总  一勺言  昨天

在时间线面前,人人皆凡人。



2017年,恒大地产在无锡宜兴注册了一间子公司恒誉置业,开发了一个项目恒大云湖上郡。



随后,恒大宜兴子公司恒誉置业从广发银行贷了3.7亿元,约定到期日为2022年3月27日。截止今日,还有1.3201亿元本息待还。



广发银行认为,项目销售已达70%,应该归还贷款本息。恒大认为,贷款还未到期,并且项目实际抵押担保条件足以覆盖本息,并承诺,今年年底前,全部偿还完毕。



2021年,7月7日,广发行对还款节点不满并起诉。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冻结恒大地产集团及其宜兴子公司共计1.3201亿元。



图片

7月19日,截止收盘,中国恒大跌16%,恒大汽车跌19%,恒大物业跌13%,恒腾网络跌12%。



简单算了下,一个5000元案件申请费的诉讼,让恒大一共蒸发了744亿港元的市值。



图片



下午,十分恼火的恒大公告,起诉广发宜兴支行滥用诉前保全行为。



这条时间线,非常有态度,双方的不满、委屈、恐惧、愤怒,纤毛毕现,毫不掩饰。



但是,诡异就诡异在,司法裁定文书是在7月7日发出的,整整12天,9个交易日后,反射弧太长的恒大系股票投资者,才后知后觉地收到了恐惧信号,开始砸盘。



所以,这一切发生的又真实,又魔幻。



真实在于,这些不同角色的有钱人,也是凡人,紧张与恐惧就像遇见老虎一样真实;



魔幻在于,这些有钱人的行为,任性起来,原来也是不管不顾什么后果的,干了再说。



不知你们感受如何,反正我的感受是:地产面前,大家都有点杯弓蛇影,心态过度紧张,谁也不敢信了。



我尽量不去评价谁对谁错,反正也说不清楚。广发行会觉得自己是占理的,但恒大觉得委屈的是自己。投资者被莫名吓了一大跳,结果发现,吓坏自己的是一宗压根上不了大台面的诉讼,从金额到案由。



我只想拉个偏架:轻易别与银行打官司。



因为,谁也不会赢。



前有佳兆业,后有泰禾,当年流动性之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往往是由金融机构的反水查封开始。前段时间,我们披露,蓝光的暴雷导火索,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平安的一个小撕逼有关,最后引发不测连锁反应。



此处插个花絮。



几个月前,我们拿到了一份平安的合作白名单。通过对照,很容易就能知道,谁进入了,谁又被拉黑了。以地产行业的总体融资量,平安不算是大金主,但是绝对是明星金主。正因为超级光环在,它的一举一动会对其他金融机构产生远远超过平安自身规模地位的示范连锁反应。



于是,我们就一直没有披露这个白名单,主要就是担心会对市场形成扰动,形成错杀。我们关注新闻,冷眼旁观,但是并不希望自己变成新闻事件的一分子。此处默默给一勺言点个赞。



回到正题。



以今天中国主流地产商动辄数百个项目公司的体量,每天发生点债权债务纠纷、工程纠纷、退房纠纷等等,太正常了,如果大家都采用诉讼保全、限制高消费等手段来增加谈判筹码,那场面不要太壮观。



后果也非常容易预测,无非是谁先死谁后死而已。



而银行天生是小道消息的集散地与爱好者,既接收小道八卦,更输出超强杀伤力。我在日本朋友谈世纪大交易一文中,对此也有解释。



风控是银行的立身之本,谨小慎微是基因性格,也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广发行他日一个小诉讼,引发恒大今天这么大的市值下挫,明天会不会导致更大范围的影响面呢?今天这家银行先跑了,明天另一家银行跑的比你快怎么办?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囚徒困境」,非简单的道德质疑与权利主张可以一言以蔽之。



借钱还钱是债务方的天经地义,但是,一定会存在更好的保全利益的办法。



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饱受流动性困扰、信心极度脆弱的地产环境里,来自南美洲的蝴蝶效应,在间接融资比重长期过高的东亚经济体,制造出高危经济现象,建议还是少一些「各自为战」的大新闻。



正基于此,我能充分理解广发行宜兴分行的权益主张,但是我也能共情恒大公告里「滥用」二字背后的愤慨。



写到这里,一定会有粉丝朋友要来与我切磋一下文章三观是否端正。我都接受。



但过往数年,我见过诸多暴雷房企的自由落体管理,有的直接摔在地上稀烂,有的却因为正确的损管措施,从而顾全了最多数债权方的利益。其中的核心差别就是,是否让地产债主们慌不择路,夺命而逃,形成踩踏悲剧。



这些画面,不是用来吓人的,而是真正息息相关于个人。



一个朋友发来信息说,某上海主流房企,上周末开会,刚刚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开始在公司内部进行有条件的大促销:在长三角几个城市,圈定一定范围的楼盘,全款一次性支付,7折销售,目前暂不对外。



开发商具体名字我就不提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恒大影响。



最近刚买了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分析与思考」,深感,继2015年的去库存之后,新一轮地产行业的去杠杆之路,使命光荣而艰难,但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前景,这又是不得不为之。恒大的去杠杆又是地产去杠杆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这个标志性事件的「看点」在哪里?



1,杠杆降下来;2,没有产生系统性风险。二者缺一不可。



在时间面前,大家都是凡人。它意味着,凡人有恐惧,也应有勇气。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7-25 19:35
昨天,高层传递重大信号,坚决推翻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


以下文章来源于米宅 ,作者十一侠


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下一步走向的大事件层出不穷。

但是在其背后,却有着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就是全面打破束缚在人民群众肩上的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

而在三座大山的背后,最核心的问题来自于建党100年的七一讲话: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

很显然,在建党100年之前完成脱贫攻坚之后,党的下一个重大任务,已经全面转向了共同富裕。

而三座大山正是制约共同富裕的最大桎梏。

可以预见的是,推翻三座大山所带来的一些列政策变革,将成为接下来关系你我的最大事件。


2


就在昨天,一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正式公布。

一个微妙的细节是,这份文件并不是来自于直管机构的教育部,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说明在高层的考虑中,这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民生问题,是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

图片

我梳理了一下,在这份文件里,最核心的几个事情是,感觉太长,直接跳过看解读就行。

1.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2.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3.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5.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 ,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 、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目前这份双减文件已经公开印发。

一直以来,教育资本化、功利化、权贵化和产业化,正是压倒很多家庭收支失衡的大山,成为居民生活最重的三大负担之一。

比如说,这次文件里专门有一条规定,就是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线下的学科类培训,可谓直指旧弊。

坊间一直有一个共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培训班从一岁多的孩子起,就开设了语言、外语专业类课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入读小学一年级就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只能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展各种超前学习班学习。

为此,很多家庭为了孩子,从出生开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放弃工作,专职在家做成长跟踪。

这已经成为制约社会活力、进而制约人口增量的重要负面清单。

而造成这一切,社会性培训机构的可谓有直接影响,也可以说正是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搅乱了整体的教育生态。

甚至很多重点学校的招生标准,也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成绩直接挂钩,这形成校内校外利益捆绑的灰色空间,却进一步加重了教育的社会性焦虑。

这个文件一出,教育培训类上市股遭遇团灭,堪称史诗级灾难。

一个细节在于,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所有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三年执行计划。

这是一个伏笔。


3


在教育之外,关于房地产的改革政策,也在最近几天时间内接踵推出。

7月22日,正国级领导人韩正部署召开了一个房地产调控专门会议。

这个会议的全称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紧接着,7月24日,住建部联合8部门共同出手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并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房地产秩序的明显好转。

至此,教育减负三年计划、房地产整治三年计划,三年计划军令状都已经立下。

之后,住建部领导再次强调对调控工作不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坚决查处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违规用于购房。

紧接着上海堵上了转让房最后一个缺口,彻底关上了自己的大门。然后直接将一直以来相对人性化的贷款利率,一步提高到了全国水平。

图片

而在这些政策动向背后,则是租赁租房、共有产权房之类的民生住房正在愈发成为焦点。

截至目前,北上深杭,中国楼市四大金刚已经全面进入到共有产权房时代。

图片

在之前,政策的指向,不管是针对开发端的三道红线,还是针对银行贷款的两道红线,以及集中土拍、以及杀伤力核弹级的二手房价格管制等等之类,政策的重点全部用在了堵上。

堵上一切导致房地产金融化、投机化的缺口。

但是在堵上缺口之后,则必须要给楼市的未来指明一个方向,现在这个方向已经很清晰。

就是以民生地产为主的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之类的长效住房。

十四五期间,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占到住房供应总量的40%,广州则是45%。

就像在6月份我说过的,共有产权房,和公共租赁用房,正在迎来爆发的时刻。

中国楼市正在全面的新加坡化。

国内住宅将越来越两极分化:豪宅将会越来越权贵化,税费也会越来越高。和普通住宅消费的隔绝,也将越来越远。

剩下的就是刚需的共有产权房;再往下就是底层的租赁房。

这是一个满足各阶层需求的分配形式。


4


可以肯定的是,为了住房、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高层很有可能会主动刺破一些阻碍。

这和最近几年一贯执行的负面清单主动出清是同一个思路。

18年的打破刚兑,到后来的蚂蚁上市夭折,以及垄断企业的重罚,再到最近的中概股重挫,均为重拳之下的雷霆之力。

就像教育股遭遇的毁灭性崩盘,一些楼市大行情的网红城市,在接下来也很有暴雷的可能,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很多时候,所谓政经的事,都是博弈之下的均衡。

6月份,中央将国内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放在了浙江。

这个信号极其重要。

就像在1月11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最高层的讲话,直陈“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和极端重要性: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于是在共同富裕示范区文件下达一个月后,杭州的共有产权房制度紧急出台,并设置了国内目前为止最长的上市年限:从摇号到造好拿产证,差不多3年,再过10年才能上市交易。

在一切的背后,必须要警惕,关于楼市的第一个大雷,会爆在浙江的可能性。

政策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风云正在汇集,让我们静静等待!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8-12 20:22
房住不炒发威,装修公司血流成河


原创 一棵青木  远方青木  昨天


2019年,中国的装修公司的注册量达5.3万家,比2018年暴增了317%,产值冲到4.51万亿元,达到了自己的行业巅峰。

随后,情况急转直下。

2020年,全国的装修公司生意极其难做,有人缩小了办公室规模,有人直接关了公司。

装修公司的注册量,只有2.3万家了,同比2019年下降56%。

疫情嘛,可以理解。

但2021年,全国的家装公司直接出现了大规模倒闭的现象,上半年注册量只有1万家,同比再度腰斩,而倒闭的家装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接近2万家,远远超过了新开的公司数量。

大规模疫情明明已经结束了,虽然房价涨一个就被压一个,但土地拍卖量和住宅销售量都在创新高,为什么装修公司却这么惨?

别急,2021年也许只是个开始,后面也许会更惨。

装修公司命运的转折点,其实并不在2020年,而是在2017年。

这一年,中国宣布了房住不炒的政策。

四年后,政策发威,装修公司大面积破产。

中国房地产市场很特殊,绑定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房住不炒也只能让房价不涨,并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崩盘。

为什么装修公司市场会崩盘?

因为在2017年,为了响应房住不炒,中国推出了相当多的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精装房政策。

在2017年颁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明确要求,到2020年,新开工的全装修成品住宅,也就是精装房,面积需达到30%。

给消费者造精装房,而不是造毛坯房,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人力不可违抗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住房的最低交付标准都是中国的精装修标准,消费者只需要自行购买家具就可以入住了。

图片
而有些开发商,甚至连家具都给消费者配好了,消费者选完菜单后,拎包入住。
毛坯房这个概念,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属于典型的中国特色。
很多老外来中国看房子,看到那些所谓的豪宅时,都会震惊的说,这真的不是烂尾楼么?
无论是以老外的生活常识,还是普通人的朴素认知,中国开发商造的所谓毛坯房,看起来都真的很像是烂尾楼。
图片
从经济学原理上说,毛坯房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应该出现。
首先,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内部装修,都是一个规模化优势非常强的产业。
一次装修一套房,和一次装修一栋楼,每平米的成本能差上好几倍。
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毛坯房仅装修时对毛坯“敲敲打打”这一块,每年的损失就在300亿元以上,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来污染环境。
而在正式的装修过程中,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发展部的测算数据,住宅装饰装修平均一户可能产生两吨垃圾,其中有85%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但因为这些可回收垃圾的日产量太少,产生过程过于零散,且没地方堆积,通常都是一丢了之,日产日抛。
如果每年有2000万户进行装修改造,一年就会有4000万吨垃圾污染环境。
而如果是一个小区进行集中装修,那么所产生的巨量垃圾,就可以因为规模化优势,获得妥善的处理办法,不仅降低了污染,甚至还能回收一笔资金。
但如果个体装修,就只能都丢掉,还要掏出一笔不菲的运费去清理垃圾。
另外,零散装修带来隐形成本也非常巨大,一个毛坯楼盘一定会带来一个漫长的装修期,交付之后五年之内能完成80%的毛坯装修就不错了,不断的有新毛坯房开工,电钻声连绵不绝。
这家刚装修完,那家又开工了。
你在10楼睡觉,30楼的电钻能把你直接从床上给震的弹起来。
更可怕的是,也许这个小区都交付10年了,依然会有零散的毛坯房开工,然后电钻又来了。。。
是不是业主很喜欢装修呢?
当然不是,实际上绝大多数有脑子的业主都不会喜欢装修的。
这个社会是通过分工来获取财富的,专业的事情一定是专业的人才能做的好。
95%的业主,装修都是这辈子的第一次,能有两次乃至于三次以上装修经验的极其罕见。
不管你是1次还是3次,在装修领域都是彻头彻尾的小白。
每一次装修,对业主而言都是地狱般的煎熬。
要顺利完成装修,业主要自学成才,精通各种美学原理,成为半个设计师,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各种管道线材究竟是怎么布置在混凝土里面的,也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尺寸之间的空间关系。
和装修队打交道的过程中,业主又被迫成为了半个建材专家,精通各种建材的市场行情,甚至还要自学如何辨别质量。
而中国的装修公司和施工队,市场口碑很不好,坑蒙拐骗横行,因为装修这个行业是没有回头客的,人一辈子不会装修几次。
面对装修知识几乎为零的小白业主,你自己良心还是不良心,和业主觉得你良心还是不良心,那是两码事。
看起来差不多的东西,一个花20万,一个花10万,那个让你花20万的装修公司一定是黑心公司?
那还真不一定,说不定那个只让你掏10万块的装修公司更赚钱。
知道装修市场水有多深,材料价格悬殊有多大的人,都能理解我说的这句话。
懂套路,会忽悠的装修公司,才是能顺利拿到工程款的公司,太实诚的装修公司反而混不下去。
等业主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反应过来,装修早就结束了。
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众口一词的说装修公司很坑。
但当新业主去装修的时候,还不得不去依靠这些他们根本不信任的装修公司。
所以,装修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业主的家庭甚至还要派个人,每天巡查工地,和包工头斗智斗勇。
为了戳穿装修公司和包工头的谎言,业主不得不天天泡在装修论坛做功课,花费几个月时间每天学习各种文章和视频。
这不是在装修,这是在渡劫。
你工作的时候要是有如此之大的劲头去钻研行业知识,早就升职加薪了。
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装修出来的结果怎么样呢?
你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天赋差别的。
那些搞了一辈子房子的开发商,和搞了一辈子设计的美学大师,弄出来的东西绝对要比临时抱佛脚学行业知识的业主要强的多。
绝大多数业主耗尽心血弄出来的装修成果,如果开发商和设计师用心做,哪怕最差的那一档,都比95%的业主装的要更好看,更科学。
你要是人生第一次搞出来的东西就能赢职业队,那说明你天赋极其逆天,为啥不去干家装行业呢?
因此,交付精装房更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更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
至于什么个性化,这东西只有极少数人有,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去改房屋布局,开发商给的毛坯怎么布局,最终就是怎么布局,能给的改动空间就很少,改的出彩的更的绝无仅有。
相对于那稀烂的设计感和在装修市场被坑蒙拐骗的悲惨结局来看,明显是开发商聘请大师统一设计出来的精装房更合适业主。
那为什么中国都是毛坯房?
因为很久很久以来,中国追求的不是住的舒服,而是有地方住。
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套能住的房子,是中国人最大的追求。
每平米单价降低2000块,比啥精装房都更有市场竞争力。
好看还是不好看,这个考虑的优先级是相当之低的。
外国市场之所以没有毛坯房这个概念,都是以精装房为主,那是因为他们的发展曲线非常平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还是非洲的不发达国家,他们的发展曲线都很平缓,也就是城市化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像中国这么大爆炸式发展,也没有出现过中国这种房价急剧飙升,买房人赚取天文数字暴利的情况。
尤其是这个买房暴利的情况,是导致在中国毛坯房更好卖的重要原因。
房子好不好,和房子涨不涨,这是两码事。
垃圾的房子,也会涨,而且是暴涨,前提是你得有。
连老破小都能大涨,毛坯房怎么了,毛坯房再怎么样也是电梯房,比老破小要强多了。
而你晚一年买,就可能要多付几万,乃至于十几万,几十万。
至少过去20年里都是这样的,看空房价的,晚买房的,脸都被打的啪啪响。
在飞涨的房价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投降了,在痛彻心扉中得出一个事实。
早一年买房,比买好的房子,称心的房子,要重要的多的多。
因此,单价低,总价低的毛坯房,这种外国人眼里的烂尾房,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其大背景,就是中国的房价猛涨,涨个没完没了。
大多数消费者买了毛坯房,等攒够一笔钱后,还是会装修的,因为他们要住。
但有少数消费者,不管是纯粹的炒房者还是披着改善、投资外皮的炒房者,其本质都是在图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而不是真正的为了入住。
这批消费者只是少数,但却是引导房价的重要力量。
而这样的人,极其喜欢毛坯房,特别讨厌精装房。
因为他们买房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住,只是为了持有,单纯的持有。
很多人持有十几年,房子都还是毛坯,连装修出租都懒得弄。
毛坯房过了20年,还是毛坯房,但装修过了20年,价值会直接归零。
因此,精装房的持有成本会远远高于毛坯房。
要么住,要么租,要么你就只能坐看装修的部分疯狂贬值。
所以炒房客们特别讨厌精装房。
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毛坯房在中国成为了主流。
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开发商试图效仿国外,直接卖给消费者精装房,可惜卖不动,消费者不买账。
主流房企十几年前就都成立精装部门了,但一直都是个附属的小部门。
谁都知道精装房一定是历史的潮流,但现实状况就是搞不动。
2017年,国家强行推广精装房,这是一个精装房地位大兴的好机会么?
不,这一波的精装房潮流,给了精装房名声重重一击。
国家强行推广精装房,就是为了房住不炒,因为精装房对炒房客极端的不友好,极大的提升了炒房客的持有成本,强迫炒房客要么住,要么租。
无论哪一种,至少这个房子都利用上了,不至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初衷是好的,但等执行的时候,就变味道了。
2017年精装房政策推出的时候,中国处于一个房价狂涨的大背景下。
推出精装房政策,是为了遏制炒房风气,是响应房住不炒,单独看这个政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同年,全国各地大量推出了一手房限价的政策,通过遏制开发商的利润削减社会矛盾,同时打压开发商哄抬地价的动力。
单独看这个政策,也是没问题的。
两个政策结合在一起,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开发商为了绕开地方政策的限价政策,通过响应中央精装房政策的名头,直接把自己的毛坯房改成了精装房。
这种精装房,初衷绝对不是为了消费者方便,也不是为了节约社会资源,单纯的只是为了涨价而已。
市场价4万的房子,现在毛坯只准卖3万,那我加1万的装修不就行了。
政策打个补丁,说装修最多只能5000块,那我再加个5000块的电器包不就行了。
精装修和电器包,这都是学习国外成熟地产市场的先进经验嘛。
很显然,这种所谓5000块的装修,能值个1000块就算开发商良心了,因为本来就不是市场行为的产物,纯粹是一个为了绕靠政策限制的工具。
消费者不傻,自然知道里面怎么回事,但为了能买到房,很多消费者也捏着鼻子认了。
等房价下跌,跌到政府限价附近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利索的把精装房又改成了毛坯房。
图片
在这种毛改精,精改毛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开发商对精装质量丝毫的上心,只看到了他们为了应付而应付。
因此,这一批的精装房质量注定是垃圾。
中国消费者想要享受到真正的精装房服务,迫使开发商通过提升住房质量而来回拼杀,必须要等到房价长期稳定。
如果房价十年不涨,炒房客无利可图彻底绝迹了,消费者也不着急了,心平气和的好好挑选自己满意的房子和喜欢的房子时。
那么很显然,到时候毛坯房一定卖不出去,开发商必须要做精装房,而且是消费者满意的精装房。
过去20年,开发商赚钱太容易了,核心竞争力居然是拿到地,谁有地谁发财,而不是谁让消费者满意谁发财。
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再有的。
当然,2017年的这个精装房政策,虽然产生了种种问题,但毕竟还是推行下去了,带来了精装房数量的飙升。
质量虽然堪忧,但再怎么样也是精装房,虽然很多消费者嘴上说自己要砸了重新装,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压根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还是住进去了,顶多小修小补一番。
2017年开盘的房子,大概是2020年交房。
家装公司靠什么吃饭?
靠给毛坯房装修吃饭,靠给二手房改造吃饭,其中给一手的毛坯房装修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2018年,装修公司很赚钱,因为2015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2019年,装修公司更赚钱了,因为2016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但2020年的时候,毛坯房的数量突然减少,不仅仅是疫情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2017年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但因为政策是2017年宣布的,所以2017年改动的房源还并不多。
2021年上半年,2018年开盘的房子开始交付了。
这次精装房的数量就多了。。。
毛坯房数量的突然减少,以及前几年装修公司数量的无序扩张,带来了极其血腥激烈的市场厮杀。
接不到单,熬不过去的装修公司,大量破产。
随着房价的稳定,全国各地限价政策陆陆续续都放松了,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基本不限价了。
那么装修公司熬几年之后会有好日子过么?
并不会。
因为房价已经稳定了,除了个别地区在冒头,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房价都稳定了,而房住不炒的政策口风没有丝毫放松,甚至愈加严厉。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未来全国总体房价依然是横盘的概率是非常之大的,结合每年5%以上的房贷利率,炒房客进入地狱模式甚至赔钱模式是超级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炒房赚不到钱了,如果消费者可以心平气和去慢慢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了。
很明显,自己心仪的精装房,明显比购买毛坯房后再自己装修要经济实惠且省心的多。
在不考虑抢房赚钱的大前提下,精装房小区的格局和市场竞争力要比毛坯房小区凭空上升不止一档,仅仅那个持续10年的施工噪音,就能让业主直接抛弃毛坯房。
拼质量的地产年代里,毛坯房必然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因为毛坯房不配谈质量。
所以,精装房的市场渗透率必然不断的提升。
这本来就是历史趋势,政策也支持,也符合房住不炒的精神,所以必然会是市场未来的主流。
精装房的市场,会被房地产开发商把控,只有大型设计院和大型施工队能分到一杯羹。
那些面向个人的小型家装公司,未来会一年比一年难过。
2021年的破产潮,只是个开始。
不是他们这些装修公司的创始人不够拼搏,只不过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进程面前实在是太微弱了。
精装房政策是2017年制定的,具体发威要等到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才开始。
这几乎是一个明摆着的市场趋势,为什么2018年装修公司注册数量暴增,2019年还能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增长317%?
2019年,已经是装修公司黑暗元年的前夕了,是撤退关门的最后机会,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涌进这一行来创业。
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装修公司在2018~2019年,赚了太多太多的钱。
老人不愿意撒手,新人眼红要继续闯进来。
2020年精装房要开始大规模入市了,那又怎样?
每个人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是能活到最后的那个天选之子,要破产也是别人破产。
最终,一地鸡毛,血流成河。
这些装修公司,和那些自信心爆棚的炒房客,何其的相似。
2018年之后,中国的总体房屋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差距,已经连续累积了3年,商品房库存持续增加。
图片
我知道很多炒房客自信心爆炸,觉得自己永远赢,房价永远涨,房住不炒一定是吓唬人的空调。
2019年入行的装修公司老板,也都是这么想的。
祝你们好运。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8-14 14:53
恒大告急!切记,未来半年,保命第一!


以下文章来源于功夫财经 ,作者关不羽


恒大最大的可能性是资产逐步分割出售,窟窿能补多少补多少,最后由国资来收摊。

回顾今年的大A股,可谓内卷式震荡。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赛道反复切换,热闹的光景中,几个散户赚到了?股神少有,韭菜神一大把。

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当然是很乐观的。但是,未来半年、一年内至少要高度谨慎,中国经济面临四大风险。

1

恒大告急,难有利好
恒大的现金流危机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去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8700亿元债务的恒大首当其冲。虽然打折促销、积极融资等自救猛药都用下去了,但是效果还是不行。
7月19日,广发银行向法院紧急申请冻结恒大集团1.32亿元的民事裁定书在网上出现,从恒大集团事后发布的通告来看,这笔1.3亿元贷款到期日是2022年3月27日。
先不说两家的争议孰是孰非,单就广发银行不惜撕破脸地对恒大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早几年如果有这种消息传出来,直接当假新闻了。但是,事情摆在这儿了,恒大面临的困境大致可以想到。
8月10日,恒大发公告称,正在接触潜在第三方投资者可能会出售部分旗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其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汽车”)及恒大物业公司的部分权益。
该重磅消息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图片
其实,前一天就有消息称有大型国有企业会“驰援”恒大,应该指的就是8月10日公告所说的。恒大造车一度被视为恒大的未来,去年火过一阵子,但是高潮已过,产品基本上是“见光死”,迟迟没有量产化,造了个寂寞,所以接恒大汽车可以算是“驰援”。
至于物业公司的部分权益,还有待观察。如果恒大到了要靠出售资产来挽救现金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初的泰禾。其实,去年的骨折式打折,已经有点“泰味”了。
恒大的结果无非有几种,一种是全崩,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另一种是出售部分资产再加“贵人相助”,现金流压力得到缓。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不太可能出现,因为恒大的坑太大了,万亿规模应该跑不了。全崩的后果太严重,但是这样大力出奇迹的“贵人”哪儿去找呢?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资产逐步分割出售,窟窿能补多少补多少,最后由国资来收摊。这个结果有多好肯定是谈不上的,充其量算是不那么坏。而这个过程无疑会非常痛苦。
可是,恒大系在港股大涨三天,搞得和过年一样的。这市场的心态、判断,着实让人有点诧异。这也就罢了,港股毕竟环境复杂,一惊一乍也算寻常。这不,昨天又开始跌了。
图片
更搞笑的是,A股地产板块也突然升温了。据说,恒大的“利好”是外部影响之一,此外还有政策“利好”的大红包。这些真的能够支撑起地产板块的春天吗?
2

“政策市”形势复杂,不利于散户
所谓政策利好是网传的一份调整土地出让政策的文件,该文件规定: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15%,不得通过提高起拍价方式调整溢价率,在达到上限后可通过竞一次性合理报价、摇号、竞更高更优建筑品质方式确定竞得人。
这项政策据称是自然资源部当日所召开闭门会议中所提及的,也就是所谓的“内部文件”。这意味着,这一政策能不能正式出台、规定针对哪些城市,目前还不清楚,更不用执行的细则很模糊。
即使限制溢价率的政策推出,结果也很难预测——对土拍流程、溢价的政策调整在近十年里频繁出现,效果怎么样,有目共睹。
限制一手房房价,不限制土拍价,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消失,是房地产板块持续受挫的原因。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土拍政策改来改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背后深层次的因素岂是一项“内部政策”能改变的?此前的土地集中供应,也没有起到预想的抑制土拍溢价作用,这次就灵了吗?
恒大这样的行业巨头分分钟出事的危机还在发酵,房地产板块就因为那么点雾里看花的“政策利好”打鸡血,怎么看都是个局嘛。可是,被局被套被割多少年的散户们能抵御住吗?很不乐观。中国股市的散户真的是做韭菜上瘾。
回顾今年的大A股,可谓内卷式震荡。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赛道反复切换,茅系盛极而衰,宁系又来一波过山车,各种概念漫天飞。热闹的光景中,几个散户赚到了?股神少有,韭神一大把。
图片
可以说,今年以来A股就是个“政策市”,频繁出台的政策主导了股市的故事。这种政策市,对韭菜是最为不利的。韭菜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和镰刀们是没法比的。
这是一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的对抗,韭菜们哪有胜算?对韭菜们而言,更致命的是,目前频繁的政策调整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被政策限制的行业一数一大串,基本上能赚钱的行业都被政策拿捏了。而扶持产业的政策却是虚多实少,芯片概念、碳中和概念、电动车概念都是要政府大量资金补贴的。
疫情冲击下,政府财政很紧,壕不起来。更难的是,技术瓶颈并不是政策扶持一定能突破的。造芯造得挺寂寞,造车造不过特斯拉,这不是政策想要就能有的。所以说,政策强势且多变的“政策市”,客观上对散户不利的。
你以为你是抄底,下一个政策就告诉你是抄在半山腰上。政策没有底,你能抄到什么底?你以为你搭上了产业政策的便车,可是走着走着就成了翻车。这是韭菜们面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困境。
图片
所以说,各路韭神再也不要听风就是雨地追逐政策了,回归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躺平更好。
3

未来半年,切勿激进


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当然是很乐观的。但是,在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里边,我们有必要要高度谨慎,因为至少有四大风险正在逼近:
01

投资信心不足

政策动作频繁、动作幅度大,国内外资本市场投资者转而观望。其中海外的影响更为直接。日本软银最近宣布暂停对华投资,此前美国证监会已经对中概股的入市门槛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都表达了观望和审慎的态度。
中国企业利用国际金融资源的难度无疑会增加,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压力。
02

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全球疫情出现反复,德尔塔及后续的变种导致疫情长期化,这对全球经济会造成负面影响。国内来看,主要是防控的经济代价还要持续付出,政府财政压力和企业经营状况都不容乐观。
03

消费拉动难以持久

通胀导致物价上涨、疫情持续导致消费滑坡,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今年上半年的消费复苏情况并未达到预期,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也不太乐观。
04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政策压力之下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均受到抑制,就业压力增大。我国3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3.6%。上半年我国青年失业率更是上升到15.4%的高位。
图片
年轻人失业率已经到较高水平,如果这一较高失业率长期化,对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很重要的。
此外,外贸出口的前景不明朗。这两年“疫情经济”主力的出口业务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消费市场强劲,有利于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另一方面,随着欧美等国的复工,进口依赖会逐步降低。到底何种因素起作用,有待观察。
不过,以目前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环保、碳中和等政策背景看,制造业出口不太可能长期支撑中国经济。
至于互联网、房地产等曾经的支柱产业,经政策冲击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无法指望他们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引擎,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总之,长期看好不等于忽视眼前的风险。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投资者要有“凛冬将至”的心理准备,切勿激进。宏观风险系数大、经济下行压力大、政策不确定性明显,摆在眼前,别把不靠谱的利好当真了。韭菜们那点血汗钱,还是优先考虑回避风险,而不是火中取栗。
韭菜再努力也成不了股神,而是成了韭神。有钱撸个串也行,何苦为难自己?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1-8-23 20:33
知情人士:许家印正与越秀洽谈出售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事宜



【知情人士:许家印正与越秀洽谈出售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事宜】8月23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广州市属国企越秀集团正与恒大集团洽谈收购恒大香港总部大厦事宜。(经济观察网)


  
  8月23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广州市属国企越秀集团正与恒大集团洽谈收购恒大香港总部大厦事宜。

  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双方确实有接触,在谈,但目前还没有谈定。”该人士还补充,该笔交易是许家印亲自参与洽谈。

  据港媒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恒大计划以105亿元将其香港总部大楼出售予越秀地产。据报,恒大此前曾提出156亿元的意向价。

  该消息还指出,越秀希望在香港觅得全幢商厦自用,以配合业务发展。

  对此,越秀地产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回应:“越秀地产上市公司层面不清楚有关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恒大香港总部大楼位于湾仔,是中国恒大在2015年以125亿港元(16亿美元)购入。

  据越秀地产近期发布的中期业绩数据,截至6月底,越秀地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监控户存款总额约为400亿元。

  8月20日凌晨,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接受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约谈,称将“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保持公司经营稳定,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8-10 15:08
碧桂园挨了无影脚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3-08-09 21:17 发表于辽宁

昨天晚间,两张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催促碧桂园两家子公司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提醒函在网上流传。

无影脚式的文件瞬间点爆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了中国最大放弃的股债双杀。

佛山顺德区是一个处级单位,其下属的自然资源局不过是个科级单位,为啥一个科级单位,就能引发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震荡呢?

因为佛山就是碧桂园的总部所在地,也是碧桂园纳税的大本营。

搞过政府事务的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佛山政府没有道理不去呵护勤勤恳恳为自家下了十几年金鸡蛋的母鸡。

一旦公事儿公办,说明在撇清关系了。

想象一下,这大概就相当于是号称“本山台”的辽台,突然切掉了循环播放的赵本山小品,或者号称“阿里店小二”的杭州,突然对阿里开始表情严肃的开启公事公办,亦或者想象一下,号称“南山必胜客”的腾讯,突然在深圳南山法院接连打输了志在必得的官司。

而且,根据提醒函所示,碧桂园子公司是23年6月1号拍到的土地,但约定的开工时间是24年6月15日。

对于行业内以高周转著称,1个月开工,6个月开盘的碧桂园,承担着巨额的资金成本,拿约定一年后开工的低周转地块,显然是在帮佛山政府拍地,解决当地解决土地出让,维护市场价格。

已经风雨飘摇的碧桂园,还替地方政府擦屁股,这么好的企业,佛山上下没道理不亲近的。

但令人惊诧的是,碧桂园的钱仅仅才晚了几周,自然资源局就“不顾大局”下文追款,措辞还极其严厉。

因此政事堂看来,这次这事儿远远不是佛山层面的事儿了。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20天,碧桂园都做了什么,能让原本应该庇护杨家的佛山突然翻脸。

7月19日,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分两笔,清仓式减持碧桂园服务322万股,套现2824万元。

7月30日,碧桂园服务主席杨惠妍将名下持有的20%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

7月31日,碧桂园对外公告,公司23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寻求政府和监管的指导和支持。

总裁把股票都卖了,老板把资产都往香港转移了,然后开始公开发文,向政府寻求债务层面的支持,估计佛山上下已经开始骂娘了。

佛山政府担着信用帮着你筹钱,结果杨家父女不讲武德,卷着钱先溜了,衙门自然就要翻脸了。

毕竟,隔壁的广州,在恒大的问题上,可是吃过哑巴亏的。

两年前,先是恒大总裁夏海钧清仓式减持,后是许家印试图将恒大物业卖给合生创展,广州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并没有干涉,由上级机关紧急喊停,才中断了许家印的逃废债之路。

如今,杨家学习许家,也开始琢磨转移资产,把当地政府往火上烤,各位佛山领导不踹无影脚才怪。

图片

而接下来的走势,还是很有趣的。

由于碧桂园是离岸公司,有个制度上的bug,破产就可以直接逃废债,因此监管绝不会允许碧桂园破产。而碧桂园只要不在近期破产,杨家父女通过捐赠方式向香港转移财产就合理合法,且无法被追索。

所以,现在进入到了监管与杨家父女相互施压的赛点。

监管是通过施压动作,希望杨家把逃到香港的钱拿回来,政府配套资金,一起把碧桂园给救活,解决全国三五线众多楼盘的保交房问题。

而转移了财产的杨家父女则索性躺平,放弃碧桂园的控制权,主动触发美元债违约,把事情搞大,威胁政府提供信贷支持,解决碧桂园的流动性危机。

双方都在试图把事情搞大,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碧桂园的股债连续多日的连杀。

但是,考虑30天后,是美债到期偿还利息的deadline,监管和杨家一个月内,大概率要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以避免触发美元违约。

因此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在一轮压力测试后,杨家放弃向香港转移财产,监管向碧桂园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让杨家以及他们所持有的中国最大房企,完成平稳的退出和落幕。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8-18 14:44
黔驴技穷!许家印离婚了?


原创 尚本谷主 尚本谷 2023-08-18 08:05 发表于江苏

想想两年前许老板还曾义薄云天地宣称,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们不能一无所有。

结果现在一转脸,就把孩子他妈安全送上岸,来了一个技术性离婚。

为什么大家会关心许老板的婚姻?当然不是关心他翻了谁的牌子,而是关心他的牌子被谁翻了。这时候离婚恐怕不是感情破裂,而是金蝉脱壳吧?

别人离婚连个吃瓜观众都懒得搭理,毕竟见多了,早习惯了。可老许不一样啊,曾经的地产巨头、现在的爆雷巨头,掌门人一举一动都得吸引无数关注,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债主们的关注。

怀疑老许离婚,起因是恒大,恒大8月14号发的一系列公告,眼尖的选手发现公告中,丁玉梅女士被定义为“独立于本公司极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并不是像以前一样被列为老许的配偶。

这还真不是小事情!

别的不说,上市公司老板离婚案,动辄就导致巨额财产分割和股价暴跌,而老许如果提前离婚了,许太太变成第三方,那债务和资产是不是被隔离了?

不构成一致行动人,是不是资产也有了防火墙,就好像碧桂园把部分股权捐给自家开在香港的慈善基金一样?

资本市场,捞到的钱被转移、即使人出了事家人也能衣食无忧,类似案例太多,皮带哥这事不得不令人深思,也不得不让人怀疑。

之前公开信息显示,丁玉梅,许家印的妻子,2019年胡润女企业家榜,其以170亿元财富排名第26名。

按道理,如果没离婚,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是绝不能披露成“独立于本公司极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的,律师那一关就过不了,极大可能就是俩人已经离婚了。

但问题在于,之前并没有看到公开发布,颇有点闷声发财、神不知鬼不觉。

到底离没离婚,上证报向恒大求证,被“不清楚、不知道、没消息”搪塞,而第一财经则查到,之前有知情人士称,前年9月恒大内部就传言许家印夫妇已经离婚,包括恒大多个高管、地区公司法人也已离婚。

其实看到这里已经很明朗了,已经离婚的可能非常大,而且还不止许家印一个。

老许这操作,谷主只能说,六六六啊!正儿八经的漂亮话说的一套一套的,真到跟前了,首先想的就是隔离债务、保全资产,连到底离没离婚这么大的事都能秘而不宣。

曾经,老许曾深情对妻子丁玉梅说,我欠你太多。但危机袭来,他第一反应就是离婚切割保全资产,然后把包袱甩给社会。



事实上他哪里是欠他妻子中,欠的是无数盼着保交房的恒大业主啊。

真是想不到,一世英名的皮带哥,当年是何曾的风光。而叱咤风云的碧桂园,也到了慈善避债的地步,还有深陷危机的融创、万达,一地鸡毛。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无数人一生的噩梦。

坑了天下人,富了老许家,这就是许家印的所谓担当,就是他表面信誓旦旦,背后实际干出的龌龊勾当。

有人把恒大之败归咎于房地产,归咎于杠杆率太高,固然有这方面因素,但是哪家公司像他这般无可救药,一败涂地。

恒大并不是死在高杠杆上,而是死在瞎胡闹乱折腾上,死在土财主心理挥霍无度上,死在哗众取宠投机取巧上。

自从资金链断裂暴雷后,让人们更加看透恒大内部各种不堪的肮脏混乱。



管理层拿着天价高薪、极度豪奢浪费不说,关键是除了分红牟利,干正事的本领没有多少,反倒养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坏毛病,牛皮吹得震天响,到处撒钱搞投资,从足球到扶贫,再到组建歌舞团,恒大不知道做了多少本不该自己做或者远远超出本分、能力的事情?



对民营企业来说,投机就是在作死。



对企业家来说,成天不自量力地博取彩头,口号喊得震天响,就是欺世盗名的骗子。偏偏许家印做到了,他欺骗了太多人,绑架了太多人。



曾经有主流媒体豪情万丈地说,一鲸落万物生,没有什么大而不倒。



然而事实呢,恒大落败能生出什么万物?

属于许老板的时代结束了,他欠下的钱注定永远还不上,但是最后的吃相让人不耻。

如果没有天才和傻瓜通力合作,岂能能做出2万亿的骗局?

一个荒唐的时代就此结束了!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8-18 15:01
别让许家印老婆跑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子

今天最爆的消息,恒大老板娘要离婚了?
     
恒大回应耐人寻味:“不清楚,没有消息”。并没有直接否认离婚。

许老板离婚传闻甚嚣尘上,让人不能不怀疑是不是要金蝉脱壳。

毕竟许老板老婆在提前套现这事上,是有前科的。
2021年9月,许家印信誓旦旦地宣告,“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们不能一无所有”。

结果一转头,老婆丁玉梅超2300万的理财就已提前兑付,留下一众投资者在风中凌乱。

在背负2.4万亿巨额债务,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被港交所摘牌的节骨眼上,这则离婚传闻实在令人浮想联翩。

         许老板到底在想什么?想做顶天立地大英雄,一人背下所有骂名?还是保留火种,他日东山再起?
  
     
许家印疑似婚变的消息,正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发酵。
      
起因是8月14日晚间,恒大在一系列公告中,将丁玉梅女士定义为“独立于本公司及其关联人士的第三方”。

这波操作,所有人都懵了,因为在此之前,丁玉梅女士都是一直被列为“许家印教授配偶”或“许太太”的。

        不叫太太叫独立第三方?怪不得外界纷纷猜测,许家印,离婚了?

         也有人质疑,许老板这个骚操作可能会是“技术性离婚”。

         所谓技术性离婚,就是一个人可以借此机会在财务上与原配偶进行分割,进而规避掉债务。

         

因此有网友就调侃说:我以为恒大将倒,许老板妻离子散,实际上人家早已留下火种和后路?



还有的说,“财富全归前妻,债务全归前夫,他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图片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入戏呢?



因为成为独立第三方,意味着部分交易,存在无需披露,或者部分披露的操作空间。



比如,此前丁玉梅和她全资控股的好邦有限公司,借给了恒大汽车22亿港元。

         

但后者经营始终没啥起色,还这22亿是不可能了。

         

可如今集团流动性吃紧,能不能想办法把这22亿收一点回来?

         

于是,恒大集团内部来了一波骚操作——把恒大汽车这22亿的债权转化为股权,这样一来,丁玉梅和好邦,就变成了持有恒大汽车5.73亿股。

         

若以恒大汽车8月16日收盘价1.45港元粗略计算,这笔股权价值8.3亿港元。

         

而以恒大汽车近期巅峰时刻的股价,也就是在收到中东土豪战投之后的2.48港元计算,这部分股权值14.21亿元。



8亿多和14亿多,对恒大的债务来说杯水车薪,但对许老板而言,也许是后路之一。



不过,借离婚分割债务的路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恐怕是走不通的。
有媒体援引权威法律人士,即便离婚,在婚内产生的共同债务仍需共同偿还,离婚无法达到将个人和夫妻共同债务隔离的目的。



所以,技术性离婚只是属于众多猜想中的一种。想知道许家印夫妇究竟想干嘛,可能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



图片

               

总的来说,各种猜疑中,很少人相信许老板夫妇会因为单纯的感情破裂而分开。

         

因为许家印曾表示:“我们夫妻的感情,一直是恒大人学习的榜样”,“我欠她太多”。

         

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许家印被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在那里认识了丁玉梅。

         

许老板对丁玉梅一见钟情,但出生于工人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丁玉梅,看不上眼前这个青涩的穷小子。

         

许家印经过一番艰难追求之后,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

         

他们曾同吃苦、共患难。

         

1992年,许家印南下深圳创业时,与人合租了两室两厅,合租的人住一间,许家印、太太、两个儿子、还有岳母、父亲、朋友,七口人挤在剩下的厅室。

         

因为只有合租人那间卧室有空调,许家印的儿子夏天就躺在合租人门口的地上“沾沾冷气”,连电风扇都舍不得开。

         

终于,许家印在广州迎来了职业生涯真正的转折点。丁玉梅也一直无条件地支持着他。

         

两人结伴走来,不知不觉间已40余年。

         

年轻时亏欠的一切,喜欢爱马仕的许老板也以物质的方式补偿了自己的妻子。

         

彼时,60岁的许老板初登中国首富之位,意气风发。丁玉梅也以205亿身家,位列《2018胡润女企业家榜》第16名。

         

40多年资本沉浮过后,许家印和丁玉梅早已是深度绑定的利益共同体。

         

图片
         

恒大2.4万亿人民币天量债务,堪比48艘国产航母造价。相比起每天一点一点地还债,准备一条新的出路看上去才是“更优的选择”。

         

首先,不能真的躺平,起码得表现出努力还债的态度。

         

7月份,恒大系高调补发了三份财报,在当中相当完整地公布了自己的家底,就被外界视为自救的信号。

         

2022年底,恒大账面的开发中物业11360.84亿元,已竣工拟销售物业1028.94亿元,现金及等价物(含受限制现金)总额143.05亿元。另外,公司名下还有630.62亿投资物业,及以权益法入账之投资258.93亿元。所有合计的资产总额为1.84万亿。

         

此外,恒大还公告了境外债务重组进展。未来一个星期,债权人将对恒大的债务重组方案进行投票,这将成为恒大命运的关键时期。

         

恒大的境外债权人既可以选择保留全部债权,也可以选择股权和债权组合等。如果最后多数债权人选择债转股,对恒大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可以实现降杠杆,变相削减债务。与此同时,长达10年期的置换新票据,也算是一种变相削减债务。

         

所以,恒大选择主动赶在这个关键的投票节点前补发财报,就有点“逼宫”的味道,让这些借钱给恒大的境外主体届时做出有益于双方的选择。

         

其次,不能默默还债,得大声哭出来才能吃到“奶”。

         

其实早在广东指导组进驻恒大的那一天起,这笔令人咋舌的债务就已经社会化了。

         

恒大房地产链条错综复杂,排队的不只是业主,还有数不清的供应商。

         

把债务放在阳光下,使其变成一场微妙的博弈。

         

不救,没人敢担起这个链条断裂的风险;真救了,又必然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配合。

         

舍小家顾大家,恒大债务除自家人外大家一起担。

         

这虽然离谱到家了,但却是如今的现实。

         

最后,真的要把1.84万亿家底都拿去还债吗?万一柳暗花明,是不是得提前留下东山再起的火种?

         

许老板的离婚传闻,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呢?

         

想着留后路,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半个月前,碧桂园在面临几笔大额债券濒临到期的时候,竟然出人意料地将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作慈善公益用途,大概是64亿元。

         

按理说,出现流动性危机,等着救命钱的时候,肯定节衣缩食,资产变现,花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人和企业都一样。结果碧桂园突然拿出几十个亿来做慈善,把所有人都整懵了。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碧桂园以前做慈善的时候,钱都是捐给广东省民政厅下属的社会组织团体国强公益基金会的,结果这次却把钱打到了香港的主体。

         

坊间认为,杨老板也许是想留点筹码。

         

与此同时,龙湖地产却罕见地提前把债务还了。8月14日,市场有消息称,龙湖企业拓展已将17亿元款项拨入18龙湖04债券对兑付专户,目前,龙湖已于7月偿还共计41.9亿元人民币公司债,8月偿还共计41.8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其年内境内到期公司债仅余11月到期的1.19亿元。

   

这让我想起了默默还债的日本企业。经济学家辜朝明提到,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表现在日本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变成了负债最小化。

         

说人话就是,日本企业并不是真的经营不下去了,而是把新赚到的利润都优先拿去还清债务了,并没有拿去更新设备或者增加投资,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缺少了原有的借款人,钱印再多也没有用。

         

日本人从小就受到“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文化教育,在公共场合比如地铁上,不会跟朋友大声聊天;尽量不用电话,挂掉下车再打或者捂着嘴小声回复,看报纸都要折成小块以免妨碍别人……

         

这些日本老板也许就是怕欠债影响到别人,又伤害到自己的名节,只好默不作声地把债一笔一笔全还掉!真的太老实了呀!

         

日本企业家把公司债务个人化,为了自己的名声不顾一切,用剩余的人生为公司的错误买单;

         

中国企业家把公司债务社会化,祸水外引,相信大伙的力量!

         

图片
         

许老板离婚传闻闹得沸沸扬扬,除了因为大家实在太操心恒大的天量债务以外,还因为上市公司的离婚大戏实在是太常见了。

         

就像几个月前,两个离婚大瓜喂饱了多少吃瓜群众呀。

        

360大佬周鸿祎官宣离婚,90亿元股权套现引发猜疑,董秘小作文更是把这个猜疑摆到了台面上。

        

私募一哥徐翔离婚案,法院不予承认,应莹认为法官在糊弄她,要求上诉。

         

当时周鸿祎就被网友们称为“离婚式减持”,毕竟90亿分手费呢,也怪不得许多人说是为了套现。

         

这可吓坏了当时股民,一个劲儿地跑,不管周老板你到底是打小算盘,还是真的爱情破灭,反正直接用脚投票了。

         

要不是恒大被停牌了,估计今天这个离婚大瓜也能让股价急泻。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有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有关大股东离婚分割股份、离婚配偶减持股份等市场公告。

         

这甚至引发了市场以及监管层的关注。7月2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上市公司股东离婚分割公司股份有关事宜答记者问。证监会明确指出,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爱情破裂,可以有一万种理由,但不变的是,对离婚减持的质疑往往伴随着股价的下跌,最终受伤的还是股民。

         

图片
         

大多数人的爱情,也许早在戴上戒指的那一刻起,就标好了价码。

        

只是到了必须分开的时候,有些人是因为价码过于出众而被众人围观,有些人则是因为手段而被唾弃。

        

互联网时代口出狂言的“红衣教主”,相识胡欢的时候却是无比羞涩。但BBS拯救了他,在网络上他可以成为那个自信、浪漫、有抱负的周鸿祎。

        

徐翔和应莹没有度蜜月。不过有一场盛大的婚礼,江浙游资界不少知名大佬在座,有人送上刻有“东方索罗斯”的小铜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喜悦在一对新人脸上洋溢。

         

清华落榜生许家印,也是个青涩的穷小子,却在舞阳钢铁厂一同迎来了爱情和事业的转折点。他们躺在深圳逼仄的地板上时,也许想的都是同一个安稳的未来。

         

人生,应只如初见般美好。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8-18 15:06
哎呀,许家印离婚了?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3-08-17 21:30 发表于广西

关注老赖有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以360度全方位来围观一个人的节操下限能到哪里。

2022年,全网盛传许老板要跳楼,有鼻子有眼的视频都出来了,各种群聊热火朝天。

假如许老板真的不堪重负想死,有的是办法,一个真想求死的人有的是办法安安静静的去死。但在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之下玩寻思,这是几个意思?要知道他可是负债2.4万亿的牛人,他想死,那些债权人还不乐意呢,但凡当众露出一点要死的姿态,立刻就有无数人出来阻拦,不是舍不得许皮带,那是为自己的债权挽尊呢。

所谓一哭二闹三上吊,无非就是放大的撒泼行径,摆出一副滚刀肉的混球态度,当然不是想引来雷霆震怒,把他给抓起来宰了,他那是用死来吓唬人,推卸责任罢了,撒泼打滚无非就是想要来好处,但凡你真给好处了,说不定人家还要保留许主席的高贵头衔呢。

我有个朋友,公司跟许老板做了十几年的生意,2020年,我还总劝她,赶紧把跟恒大的商务往来的应收账款给请了,以后大概率恒大会出事的。

她那时候还很傻很天真的跟我说许老板的人品,什么热心公益之类的彩虹屁,什么豪爽大气不会坑朋友。

当时我冷笑。

2020年全网流传恒大的那份满含威胁意味的上市报告,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第一,恒大没钱了,资金周转出现了很明显的问题,否则,不会如此急着在资本市场上套现。第二,恒大开始耍流氓了,要挟政府部门用股民的钱帮他解决问题,好大一张碧莲。第三,心怀叵测,试图发动舆论攻势来倒逼国家政策。

否则你告诉我,像这样的报告怎么可能会全网流传?许家印那可是舆情控制大师,当初几十万的员工人人都有刷舆情的责任,动不动就给你搞个律师信警告。

正式暴雷之前写恒大的文章好多连审核都过不了,有些过了还很快404了。

许皮带明知道自己债务缠身,非但不老老实实的沉下来解决问题,反而各种变本加厉的发高薪,勾结普华永道出具弄虚作假的财务报告,从本来就缺钱的企业里挤出大量资金来高额分红。

有问题,第一时间勒紧裤腰带,各种不要脸3000元一平方欺诈式售房,调集资金还美元债。

图片

所以为什么着急还海外的美元债?呵呵,美元债的作用多着呢,既可以拿来做杠杆来撬动内地资金,又能充当资金外逃的好工具。

许皮带是个控制欲,权利欲特强的人,恒大的内刊动辄首页称为许主席会见谁,许主席接见谁,诸如此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哪里来大领导。

但就是这种人,却突然在2021年8月份变更了企业法人代表,卸任董事长,呵呵,暴雷之前,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只可惜,最后一次大额分红被广发行的诉讼保全给搅合黄了。

什么叫脸皮厚如城墙?

都已经暴大雷了,恒大还搞起了全员大销售,各种脑残无节操的以大幅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甩卖楼花,你以为能弄到按揭吗?呵呵,都是无网签的全款房,这几乎等于公开诈骗,偏偏好多人还被超低价给迷了心智,冲进去抢购。

许老板果然还是有江湖豪气的,赶在全面暴雷之前,各种帮忙亲朋好友抛售恒大资产,比如说江湖人称大刘的刘銮雄,人家就神奇的赶在了恒大全面暴雷之前从恒大股东名单上消失了。

在恒大财富暴雷之前,更是开设了特殊通道,让自家的高管亲友以及亲爱的老婆提前撤回了投资款。

恒大历年来单单是公开分红就让许老板拿走700多亿港币。

假如各位对地产企业经营有点了解,应该知道,老板从公司弄走钱,未必非要走公开的分红途径,且多的是办法呢,比如什么工程啊,诸如此类的。

现在全国人都知道恒大负债2.4万亿,但许老板家族到底富有到怎样的程度,到现在还是一个迷。

果然是公私分的非常分明的霸总本总!

留下了许多私人财富,那么就得好好的切割干净。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所谓文明社会的一切内涵,建立在保卫私有财产基础上的一系列商法,核心内容就是一点,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遇到问题了,各种喊文明社会不株连,但是分钱开心的时候请问你亲朋好友能讲文明不参与分配吗?

这就有空子可钻了,又是搞离岸信托,又是搞各种买卖赠与,留下一个顶罪的,剩下的都能继续享受富豪生活,所以脸皮厚点,破产就破产了,赶在彻底完犊子之前把婚离了,分割财产的事做了,有人负重前行,躺倒耍赖,有人岁月静好,海外富婆。

折腾一阵子,毕竟几十年的夫妻感情,离婚不离家,分手还是朋友呗,朋友之间,可以苟富贵勿相忘的。

2023年4月份,本来涨得好好的360突然遭遇周鸿祎离婚打击,倒不是众多股民对维护家庭有执念,只不过这年头玩花活的人玩得让人不得不服,动辄就给你来个离婚式减持,咔咔一顿骚操作,几十个亿就要股民买单,股民不忿,用脚投票,于是第一波大A的AI热,就被这两口子给干趴下了。

许老板从前是不稀罕带夫人出席各种活动的,我记得N年前参加恒大某楼盘的活动,来了某位肤白貌美爱穿恨天高的女星,后来在很多次都是那位女星,只可惜因为偷税漏税,美丽女星进去了一段时间,出来以后,虽然不交税款,但最终还是被封杀了,蹦跶了好久都没解封。

有段时间,江湖上都传一句“XX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唉,感情这玩意,果然是奢侈品,只有在豪气可以一掷千金无顾忌的时候可以随便演《长恨歌》,到了真触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无非感慨几声,该干嘛干嘛。

然后,一直在幕后寂寂无闻的许太太突然就高调起来,各种许主席忆往昔峥嵘岁月,与原配的伉俪情深小作文开始刷屏了,又不是戏子,怎么那么爱演,爱立人设呢?

许太太抑或是前许太太丁玉梅女士在2021年恒大财富暴雷案中很是上了几天热搜,因为她手快,抢着在暴雷前赶紧把自己投进去的2600万给取出来了,看看,亿万富豪为什么那么富裕,人家真是爱惜财产啊,挖那么大窟窿,这么点小钱都不肯放弃。

丁玉梅女士自己控制的公司还给恒大汽车借款了22多亿,闹成那样,再怎么操作许老板也没办法直接把这笔钱从账上转出来,于是果断债转股,坚决一点亏都不肯吃。

丁女士真是个理财小能手。

2023年8月14日,恒大发公告,丁玉梅女士已经从许家印教授配偶变成了独立第三人,欧耶,真闹婚变了?

于是好事网友们纷纷各种找线索,却原来2021年恒大年报中,许太太的称呼早已经消失了。

所以你看,这时间,2021年,不早也不晚,早一点恒大还能继续骗骗,扛几天,晚一点,债务暴雷,夫妻是要共同承担债务的,抢在暴雷之前就把婚给离了,多好,这技术,谁看了不得啐一脸。

其实我觉得中国古代对犯罪分子动辄族诛,是有道理的,有了好处,鸡犬升天,出事了就仅限于罪犯自己,这合理吗?奖惩完全不对等。

台湾省还跑去假惺惺叽歪歪拍了个《我们和恶之间的距离》,主打就是对犯罪分子家属的无脑原谅,原谅到恨不得自责,一下子戳中圣母党们的小心肝,各种彩虹屁吹上了天。

许老板对多少人犯了毁掉人家整个家族的罪恶?让那么多人掏空六个口袋以后,流离失所,还要背上债务,偏偏他又能各种钻空子,让亲朋好友们提前得到了消息,保住了富贵。

这合理吗?

丁玉梅带着子女家人们吃着带血的富贵,如果法律无解,那应该是法律出了问题。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10-18 14:49
十年磨一剑,一剑开天门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3-10-17 22:52 发表于辽宁

今天,是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峰会。

为了庆祝盛会,言简意赅的聊一聊本轮峰会之后,我们将迎来了的一些重大改变。

宏观层面,2023年之前的15年,我们是中央通过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的“挥霍”,创造了就业市场与强劲的需求。

而一带一路峰会之后,新的格局,将是中央通过新的金融机构把钱借给全球新的“地方政府”,通过这些新的“地方政府”挥霍,创造新的就业与需求。

我们对于投资驱动经济的依赖难以戒掉,庞大的产业就业也需要维持,所以,当存量的地方政府都开发完毕后,我们需要在全球寻找新的标的。

接下来,这些新的“地方政府”将接过旧的地方政府的接力棒,借钱开启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工程师们的倾囊相授之下,复制中国过去15年的成功之路。

产业层面,前15年,是西电东送、是西气东输、是北粮南运、是北煤南运。

我们将西部的资源运到东部,将北方的资源运到南方,再将东南地区将商品和产业链向西北地区转移,形成国内经济的循环。

而一带一路峰会之后,新的产业格局,将是俄气东送,将是沙油东输,将是智锂北运,将是巴铁北炼。

我们将西伯利亚、中亚、中东、南美的资源运到中国,中国将商品和产业链向这些地方转移,形成一带一路的经济大循环。

沙特仿佛新疆,用油气资源交换沙漠之中的光伏板,俄罗斯寡头仿佛山西煤老板,挥舞着资源换来的钞票在北京买买买。

智利仿佛青海,用丰富的锂矿铺开新能源的产业链,巴西仿佛东三省,源源不断的向关内输送煤铁大豆木材。

随着产业链从旧的地方政府向新的“地方政府”迁移,随着信贷从旧的地方政府向新的“地方政府”投放,会使得人口与资本从旧时代撤离,涌入新时代。

我们也会以一个个“大国大城”的“中央形象”,建立与全球各地新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循环和“裙带”。

因此,今天的这一场盛会,颇似15年前吹响的“四万亿”,一连串来访的国家都仿佛当年的地方政府,都在向中央“要政策”,都在“跑部钱进”。

图片

经济模式的底层逻辑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虽然这一轮“跑部”的肤色语言乃至习惯各异,但他们需要的都是中央借给他们发展所需的人民币。

所以,对于今年的种种冲击,没有必要过度恐慌,我们不过是再次迎来了2008年的经济周期,对此,我们也会祭出传统的刺激手段来烫平这个周期。

我们通过投资驱动经济与就业恢复的祖传手艺并没有变,只是这一轮我们规模量产从传统能源,逐步变成了绿色新能源的产业链,只是这一轮的中央投资不再重复搞全国的大基建,而是转向了一带一路上更为广阔的率土之滨。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3-11-6 19:50
房票安置时代到来,这回广州又抢跑了!


原创 拓海 大碗楼市 2023-11-06 08:02 发表于浙江

几年前,有这么个新鲜事儿曾在大伙儿的微博、朋友圈刷屏——

说广州珠江新城有一创业公司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眼瞅就要倒闭;

就在生死存亡之际,公司的保洁阿姨挺身而出,掏出1000个w现金帮公司度过了难关。

保洁阿姨给出的理由相当豪横,说是非常喜欢公司的气氛,怕公司黄了。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老嫂子是天河区猎德村的村民,十来年前赶上拆迁,分到8套广州市中心的房子以及上千万现金。

厌倦了打麻将和游山玩水之后,她决定回归“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主旋律,于是拿起扫把成为了一名清洁工。

图片

其实,家在猎德的豪横打工人哪止这一个?

开保时捷上班的客服、戴大金劳写PPT的加班狗…也曾以各种鬼畜方式引起过围观。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以后再想遇到“房子一扒,帕拉梅拉”、“拆字一喷,喜提大奔”这种开挂大爷,铁定是越来越难咯!



图片

近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

两份重磅文件中,有关“优化成本核算与征迁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等表述,马上引起了全网关注。

图片

早在2022年,就有许多城市出台了类似的“房票安置”制度,最有名的要数郑州、南京、无锡、厦门,但大多是临时性、小规模的开展,基本上都算小打小闹。

一线城市明确“将探索房票安置”的,广州还是头一个!

很久以前,咱们听说过布票、肉票、粮票,你这冷不丁整出个“房票”,我寻思以后房子也按需分配了。

后来一打听,不是!

房票,说白了,就是将拆迁给村民的货币补偿,折算成补偿金额的定向支票,用于再次购房时抵扣房款。

由于广州的“房票安置”政策,目前仅仅处于“探索阶段”,至于具体操作细则还没出台。

不过,根据之前流传的文件,咱们可以梳理出以下这么几个关键点:

-房票面值由基础补偿金额和奖励金额两部分组成;

-使用期限2年,到期未使用的,可有条件折现;

-只能购买参与安置工作的房企提供的房源;

-优先购买本区域内指定开发商项目;

-买房不限购,不占限购套数名额;

-采取实名制管理,转让有门槛,禁止随意倒买倒卖。

简单来说,以前拆迁,要么是给安置房+部分货币补偿,要么是纯货币补偿;

现在,直接给等额面值的购房支票,鼓励购买指定区域、指定项目的房子。

最大的区别就是需求端和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端之间都看不到现金往来。

你别嫌我抠门,我也不嫌你磨叽,大家看破不说破,要的就是那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

毕竟,现在全国各地的限购门槛都放开了,你要拿着钱上别的地方消化库存去,那我本地库存咋办呢?

拉倒吧!我还是闭环操作吧!

把这些个不确定性扼杀在摇篮里都不赶趟了,我得直接给你拍墙上。

图片​
主要吧,也是预算实在不宽裕——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广州新一轮旧改的几大特征:

一来是国央企主导代替民营企业,成为主导旧改的市场主体;

二来是混合改造代替了过去单一商品房改造;

三来是公共属性增强,从而取代单一的市场属性。

简单来说,旧城改造的经济效益回报周期必然被拉长,再考虑下地方债务和当前的房地产去库存形势——

所以这就要求在未来的资金流向方面,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图片

广州很可能是所有核心城市当中,最适合立刻、马上推房票安置政策的一个。

凭借一线城市的城市能级足以给其它超大、特大城市打个样,又能解决它自己的燃眉之急。

打样儿好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老给人打样儿了,燃眉之急是几个意思?

首先,广州旧改,时间紧、任务重。

按照当前规划,至2035年,广州市拟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291个。

12年,155平方公里的改造规模,这目标不可谓不宏伟。

图片

老铁们,咱奔理儿合计这个事,要还按照过去那么个玩法,先拆后盖或者拆拆盖盖,周期老长了。

房票安置可倒好,有开发商现成的房子,直接去买就完事儿了!

这么一来,征迁土地可以专心致志去搞附加值更高的规划,商业、产业、公建配套放心大胆去干;

之前征迁的村民还能买到开发商做的商品房,那可比回迁房的品质高了不是一点半点,即便就是倒倒手想卖,它也比回迁房更能卖得上价。

城市、房企和个人都合适。

其次,加速新房去库存、实现置换过程的闭环操作。

当说不说,目前广州市的新房去库存压力,在四大一线城市里其实是最大的那个。

9月份,也就是新政出台的那个月,广州市新房成交63.1万㎡,连续4个月下降后环比转增43.2%,但同比去化规模仍然下降17.2%。

截至9月末,广州新房库存量1223.7万㎡,全市去化周期需要19.2个月;

其中,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四区均超过20个月。

换句话说,新政边际效益明显,但仍未达预期调控目标。

除此之外,广州楼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仍在继续下降——

尽管1-9月份二手房累计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7%,但9月当月成交量环比却出现了14.5%左右的下滑。

二手房卖不动,市场上的置换链条就打不开,对于新房去库存来说,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广州土地市场表现仍然较为低迷——

以9、10两月为例,广州商品住宅用地成交14宗,除3宗地价触顶成交外,其余11宗底价成交。

目前,广州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保持在120%上下,远远高于其它三座一线城市。

这就意味着,广州无法再容忍卖地卖得这么不温不火。

结合新房库存压力、土地财政压力以及存量房市场现状来看,广州解决问题的迫切度,在一线城市里确实最高。

而房票安置,本质上是消灭供给、创造需求的举措,刚好对症下药。

此外,需求端碰不到货币,而是手持定向购房支票,即便是全国各地核心城市大多都已抹平了购房门槛,也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广州旧改广州花”。

此外,可以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常规的旧改成本,主要包含临时安置开支与建安开支。

由于地价基数全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越是核心城市,旧改成本也就越高。

但从接下来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形势来看,旧改重点一定会放在超大、特大城市。

这就意味着此轮旧改,如果还按过去那么个玩法,想压缩整体开支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部分钱,的确可以走“高层补助+地方专项债+公积金放开”的模式。

但高层早有发话:一切增加地方隐形负债的都不行!

那怎么办呢?

将集中去化节点前置,将支票兑现节点后移——

刚好对冲了“效益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现实压力。



图片

广州历来是一座“改为天下先”的城市。

广州发生的事,对全国其它一二线城市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这一次,其房票政策,相当于已经明牌了城中村改造和安置工作发力的导向——

热点城市城中村改造正在加速,但采用房票安置注定会是大势所趋。

对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有两个:

其一,拆迁的整体收益正在收窄。

旧改的本质是为需求端充值,用超常规手段批量制造购买力。

这是本轮旧改的由来。

旧城改造、去库存、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地方债务,将在接下来不短的时间里保持“四位一体”。

房票安置,最不同于以往拆迁工作的一点在于资金的“闭环操作”。

可即便就是35座热点一二线城市,基本面的内在差异同样也很大。

这就意味着每座城市市民的“房票安置”意愿会存在较大差异!

基本面越好、自身能级越高的城市,房票安置的效果就会学好,反之同理。

如何激发不同城市内,市民响应“房票安置”的积极性,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此外,即便不考虑跨城购买,也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必须解决——

以广州为例,当前库存压力最大的区域几乎全部集中在外围。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房票”持有者需求与去库存核心指标适配性的问题。

定向去化上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拉动作用,确实需要市场真正检验后,才能最后见分晓。

同样的问题,我相信在其它二线城市也必然存在,且大概率还要更严重。

对于调控端来讲,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智慧。

但对于个人而言,“非核心区域板块去库存任务重”这一现实,无疑消减了旧改拆迁的整体收益。

其二,以前不支持大家去博拆迁,以后更不支持大家去博拆迁。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拆迁户一夜暴富”的神话,真的已经成了过去时。

抛开“资金闭环管理”、“非核心区域板块去库存”这些东西不谈——

从国家那么卖力气推动保障房建设,就不难看出:

未来要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优化人口结构,就不得不尽最大努力消除中低收入的工薪群体“买不起房”的焦虑。

单是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就不允许“拆迁暴富”这样的都市传说再一次呈规模上演。

否则,那些原本十分努力、但只是“没投好胎”的年轻人只会躺得更平。

简单来说,未来的“大势”并不在拆迁户这一边。

拆迁户也好,旁观者也罢——

心态放平,理性乐观,足矣。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1-12 19:59
杭州市中心一小区重建!自掏腰包5亿元,548户居民干了一件大事!

潮新闻

2024-01-12 11:23:49发布于浙江潮新闻官方账号

“房子终于拆掉重建了,可以住上新房子了。”面对记者,浙工大退休教师陈先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老师是朝晖浙工新村的居民,该小区曾是杭州典型的危旧小区。浙工新村的重建不仅令居民期待,也令更多人关注,因为其采用了一种新的模式——重建资金主要由居民自掏腰包解决,也就是自主更新。

图片
图片来源:拱墅发布

据了解,浙工新村是浙江首个采取自主更新模式进行重建的危旧小区,在全国也鲜有先例。这一尝试,也为城市老旧小区的更新指出了一条新路径。1月11日召开的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总结浙工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案例经验做法,开展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


自主更新
老破小重建为电梯小高层



浙工新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14幢多层住宅,其中有13幢建于2000年之前。大多数楼幢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房屋主体采用预制多孔板及条形基础,无抗震设防及配套用房,安全隐患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4幢多年前就已是C级危房(仅次于D级危房,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一直以来居民的改造意愿强烈。

陈老师家就是4幢C级危房之一。房子面积74㎡,三室一厅,在小区中属于大户型。“客厅、厨房、卫生间都很小,生活多有不便。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前几年被鉴定为危房,住在里面心里肯定不踏实。”陈老师说。

图片
改造前鸟瞰图  图片来源:浙江建设

去年5月,杭州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要求针对危旧楼房、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片区等落实安全隐患消除、功能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浙工新村迎来重建的机会。

由于小区只有部分是危房,但全体居民的重建意愿强烈。因而浙工新村最后采取了自主更新的模式。

据悉,浙工新村小区居民以“一幢楼一代表”为原则成立居民自主更新委员会,代表多数居民行使权利,采取委托政府部门的形式实施项目改造。在近100%居民同意的前提下,由居民自主更新组织向政府提交自主改造申请,政府按照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审议,条件合适的支持其进行“拆改结合”的自主改造。

“浙工新村的自主更新模式与以往的旧改或者拆迁完全不同。”拱墅区住建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前的旧改或者拆迁,都是由政府出钱兜底,但浙工新村这次原拆原建的主体是小区居民,主要出资人也是居民。”

去年4月份项目启动、6月份基本完成签约、8月完成立项、9月完成可研批复、10月完成初步设计和腾房、11月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完成拆房……去年11月28日,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试点)项目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和地下室围护工程。

图片
图片来源:拱墅发布

从项目效果图上看,浙工新村仅保留其中1幢楼房(建于2000年之后),其余13幢楼房推倒之后将新建7幢11层的小高层,全部安装电梯,实行人车分流,还配建了地下车库。按照计划,工程将于2025年竣工。

居民自掏5亿元
出资比例超80%



老破小变身电梯洋房,环境好了,居住品质提升了,自然是件好事。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钱谁来出?出多少?

拱墅区住建部门相关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据了解,原有住房的面积部分按1350元/㎡出资,其中不满53㎡的房源,按照53㎡计算。每户最多扩面20㎡,扩面部分按市场评估价出资,约34520元/㎡(根据不同楼层、户型、朝向等因素略有浮动)。小区共548户,按面积计算的出资总额近4亿元。”

图片
启动改造后鸟瞰图 图片来源:浙江建设

除此之外,浙工新村重建后还有400多个地下车位,每个售价20余万元,总计可获得约1亿元销售款。由于这些车位全部针对小区居民销售,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居民出资。这么算下来,居民总出资额约5亿元。

“居民出资额大约占到重建总费用的80%以上,其余部分由旧改、加梯、未来社区创建等政策性补贴予以解决,整个项目做到收支基本平衡。”拱墅区住建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说。

以陈老师家为例,他家房子原产权面积为74㎡,须承担约10万元建设费;扩面20㎡,费用约69万元;如果买下一个车位,费用约22万元。这么算下来,陈先生一共要投入100余万元。“楼梯房变成电梯房之后,在保证原有住宅套内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最多还可以扩面20㎡,这么算下来我可以选择一套106㎡的新房。房子大了,楼梯变电梯,还多了一个车位,我觉得这100多万元花得值。”陈老师说。

由于户型、楼层、朝向不同,新房建成之后不同房源价格也有一定差异,也就是“一房一价”。居民将通过抽签等形式选中房源之后,再支付相对应的款项。“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可由政府牵头银行提供贷款服务或者使用公积金支付。”朝晖街道工作人员说。

政府不再大包大揽

专家:值得推广复制




浙工新村的自主更新,为城市更新尤其是老旧小区更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杭州市建委公开发文称,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项目一改过去更新项目政府大包大揽、全部兜底的局面,而是形成政府引导、居民出资、市场参与的多元化更新推进模式。将以浙工新村更新为试点,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居民自主更新模式。

“随着城镇化率越来越高,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建成区,今后大拆大建会越来越少,通过拆迁一夜暴富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对于政府而言,像之前那样大包大揽承担全部费用甚至巨额补贴的做法,从长期来看也不可持续。”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徐林认为,浙工新村探索的这种自主更新模式,核心是以居民为主导,由居民提出更新申请,更新方案由居民共同协商提出,资金也主要由居民承担,显然具有可持续性,值得探索和推广。

图片
建成效果图 图片来源:拱墅发布

“危旧小区更新之后,房屋价值得到提升,居民自然也就从中获益,这也符合‘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当然,自主更新模式在超大和特大城市更易于推广,因为大城市的房价高,旧房更新之后房价上涨空间较大,居民的支持率就高。中小城市房价不高,更新带来的房屋升值效应不大,居民的意愿就不会太高。”徐林说。

他还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危旧小区自主更新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浙工新村自主更新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先河,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自主更新虽然是以居民为主体,但并不是说政府部门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建筑规范、过程监管等职责不能缺席。此外,危旧小区自主更新是一个新生事物,居民支持率多少才算通过,目前并无法律明文规定。100%的支持率几乎不可能实现,我个人觉得门槛不能设置得太高,设在95%较为合适。这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为今后大规模自主更新提供法理依据。”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3-1 10:23
南京大火,烧出了三个让4亿房奴不堪面对的残酷真相


作者:杨轨山

南京大火过去了数天。

这起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的火灾,无疑是一场人间悲剧。

痛定之后,我们最需要正视的是,这场火灾所揭开的未来可能困扰众多中国人的三大风险隐患。

有9亿中国人生活在城镇,有接近60%的城镇家庭拥有一套住房。

近些年快速上涨的电动车引发住宅火灾不只是冰冷的数据,它的背后是众多生命、财产的逝去,是无数珍贵而鲜活的奋斗、亲情与岁月被付之一炬。

警钟,早已敲响。

第一大隐患就是电动自行车。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迄今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平均每四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而近年来,电动车火灾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而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自电动车诞生开始,爆燃事故就一直伴随着它,因爆燃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

2021年5月10日晚,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突发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致多人受伤;

2017年,浙江玉环一出租屋发生火灾,共造成11人死亡,起火原因为一层门厅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

2020年,上海宝山一小区起火,6人通过电梯逃生被困,火灾原因同样为屋内电瓶车充电所引发;

2016年,合肥市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代步车突然燃烧还引燃了两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最终4辆车全部被烧毁……

电动自行车自燃的元凶是锂电池。

在锂电池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为能量载体,本质安全的电池是没有的。”

因为,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内部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锂枝晶。这些锂枝晶会刺破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造成电池起火甚至爆炸。

很多人都知道锂电池有循环寿命,一般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家用电动汽车循环次数较多,能达到2000-3000次,但是放在电动自行车上,普遍控制在1000到1200次左右。

在循环寿命之外,所有的锂电池都有时间寿命。

家用电动汽车的时间寿命最低也在8年以上,一般长的可以达到10-15年。作为对比,电动自行车搭载锂电池的时间寿命仅为3-5年。



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锂电池大洗牌始于2010年后。从2011年开始,四部委联合整治电动自行车、淘汰不达标铅酸电池产能,国内3000家铅酸电池企业九成面临取缔或停产整顿。自此,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始逐步进入锂电时代。



算算时间的话,早几年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电池,如果至今仍未更换,都过了最佳状态。



抛开寿命不谈,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短路、温度异常升高、漏电、碰撞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电池起火。



那么锂电池安全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很遗憾,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液态锂电池生产厂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像电控方面做得较好的特斯拉,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电池不安全的状态下,禁止车辆启动,来尽量避免意外发生。



图片



而一辆售价只有几百或一千的电动自行车要想在电控上下功夫,根本不现实。



说白了,不是行业做不到更高标准,而是电池和电控的标准上去了,价格也就上去了。到那时候,外卖小哥、买菜代步的上班族和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老人们,会舍得掏大价钱买这样高价的电动自行车吗?
买电动自行车代步大量都是经济条件不富裕的民众,如果不是公共充电桩价格过高,又何来在楼内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



如果运动式执法对架空层充电一禁了之,会不会有赌性强一点的人拿电池回家充电或者飞线充电?





图片




第二大隐患是中国相当比例住宅小区已经过了“最佳保质期”。



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有时候很难说,是电池的问题,还是社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图片


从南京大火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本次火灾不仅仅是底层火灾那么简单,多层住户室内都有充分燃烧。


正如大量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已到使用年限,早期的住宅、商品房,也已经过了“最佳保质期”了。


一般来说,从小区建成开始,它的最佳保质期不会超过20年。20年过后,小区就开始走下坡路。

相信有不少过来人会对国内老小区物业变化颇有感触:


小区刚建好的时候,物业都是清一色的俊男靓女,见了面打招呼都彬彬有礼。过个5年,物业服务人员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小门站岗的保安统统撤掉,留个看大门的和看监控的。再过个5年,连仅剩的几个物业人员也变成了开个门都嫌麻烦的老大爷。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32%的城市家庭房屋修建于 2000 年以前,也就是说,一大批住宅也到了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了。


房屋的建筑材料都是有使用年限的,防止渗漏发生的防水层,使用年限 10 或 20 年;保温层的材料年限25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小区建成之日,漫长的维护期就同时开始了,而且越往后维护成本越高。

既然牵涉到翻修,那它肯定得花钱。但绝大多数中国业主,往往把买房看作一锤子买卖,买的时候动辄几百上千万,维护的时候花几千都心疼。


这就导致中国许多住宅现实呈现的面貌比其存在时间更糟糕。


相信许多人都对日本比较高龄的住宅依旧维护得很好略有耳闻,但是日本楼房的维护成本并不低。


首先日本开发商在卖楼的时候,就必须先缴纳一笔维修基金。


而住户在购买日本房产时,也必须缴纳一笔维修基金,三室一厅的房子,一次性缴纳金额大约在150万日元左右。这笔费用还不是全部,每个月业主还需缴纳数千人民币的物业修缮管理费。


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我不是药神》里有句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脱离使用人群和成本谈标准和规范,那是瞎扯淡。


要是住户有钱能付得起物业费和维护费用,还会购买和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吗?


对于大量生活在温饱线上的打工人来说,不是他们不想选,而是根本没得选。


图片


第三大隐患是高层。


如果说国内小区的快速老去已经迫在眉睫,那么高层住宅的状况就更为严峻。

高层住宅是指超过10层的住宅楼。据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层住宅数量达到了35万栋,高居全球之首。
最近几年,中国内地所建商品房普遍在27-33层之间。这是因为国内相关规定对超高层的区分在于是否超过100m,如果是超高层建筑,其消防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33层刚好略低于100m这道线,开发商能够以较低的建筑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开发商抱着一个这样的心态来建房,注定了施工过程主打一个“多块省”字,至于好不好,满足标准就行。


但是,建房这个事情有些事情是省不来的,赶工期也就意味着无法精细施工,时间一久就会出现问题。


深圳市住建局就明确规定: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不得少于6天/层,严禁压缩合理工期。


房屋质量还不是高层建筑的最大问题,即使房屋质量还算好,物业也会成为“压垮”高层住宅最后一根稻草。


物业的快速凋敝,会导致高层住宅的最佳保质期甚至比20年还要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一些2009年前建的高层住宅,这些小区中的大多数都近况类似:绿化被破坏殆尽,一层入口处一片漆黑,电梯内破败不堪贴满了小广告。


这些小区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物业服务的缺失。


要维护好高层小区的运作,是需要巨大的物业成本的。楼房刚建好时,新住户较多,假如素质都还比较高都按时交物业费的话,物业尚可运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业主离开,物业服务的成本无法有足够的人来承担,物业工作开展就会慢慢成为问题。物业工作开展不利,就会如滚雪球般加速高层小区的凋敝速度,进一步加大物业工作的难度。


渐渐地,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和日常管理就会逐渐变得混乱,这次着火的高层住宅明尚西苑也是各中典型。


本次起火后有人控诉该小区物业不作为,从已知信息来看,该小区不仅绿化率极低,而且根本没有任何物业管理服务,混乱程度可以想象。


图片


本次起火后浓烟蔓延到高层,蔓延路径中间恐怕也没有任何防火设施阻隔。


另外,大量高层住宅不仅楼道存在消防隐患,其本身也为消防工作造成了相当的难度,要知道消防云梯车只能达到50米高度,一旦火烧到高层,消防员只能进入高楼内部,启动内部消防栓来灭火。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楼发生大火。上海共出动各类消防车122辆、官兵1300多人,但救援力量依然无法控制火情,58人遇难;2018年2月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原盛国际办公楼外保温材料起火;2021年3月9日,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众鑫大厦突然起火,火势凶猛,冲上110米高的顶楼,消防队员5小时后才扑灭明火。


据说,早在数年前,就有人向相关部门反映有居民推电动车上楼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很显然,安全隐患存在于这样的楼中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长期存在。而居民对其也是视而不见。


可以说,不出事是一时的偶然,而出事是迟早的必然。

中国高层住宅的隐患已经不容忽视。


过去十五年,因为大兴土木而日新月异的国内环境,让许多人都生活在安全的梦幻之中,全然忘记了再往前推二十到三十年,周身环境又是何等样貌。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层住宅沦为贫民窟不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判,而是已经发生在当下的“危险进行时”。


图片


当初铅酸电池大整顿,大力发展锂电的时刻,恐怕没有想到锂电池所带来的“甜蜜负担”;当时各开发商为了提高容积率,大力兴建高层住宅时,恐怕也无暇顾及日后的维护。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有些代价立竿见影,有些代价可能要经历时间的洗礼才会最终显现。


由谁来承担代价,才是事关你我的关键。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4-18 12:36
平安信托踩雷,给我们的警示


原创 哈拿 汤山老王 2024-04-17 15:05 山东

人们总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不是恒大、碧桂园和万科,而是中国平安。

平安曾是碧桂园、融创、华夏幸福等多家大型房企的主要股东,同时平安集团旗下的各种金融产品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以债权和股权的方式流入各个楼盘项目。

从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房地产资产规模来算,平安绝对是一家头部房企,但你也绝对不会在任何榜单上找到它。

不过最近,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又有一款产品出问题了,信托产品的门槛是百万级别,因此有人说信托收割的都是富人,他们有的是钱,这点钱对他们影响不大。可事实上,有一些信托投资者是退休老人和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几家人凑上一百万买了信托,而这些钱其实是养老钱。

前几天,平安信托楼下聚集了大量客户前来讨要说法,但是他们除了等来了警察外等不到其他任何东西。第二天,平安信托做出回应,还能怎么回应呢?主要意思是道歉呗,说正在努力解决,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次爆雷的产品叫做福宁615号集合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9月,募集资金7.7亿,今年3月29日到期,但至今仍没有兑付。平安信托从投资者手里拿到的这些钱是以股权形式投入了厦门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公司,公司叫厦门荣璐置业,它的股东有两家,正荣地产持股51%,平安信托持股49%,地产项目叫“臻华府”。也就是说,7.7亿进入这个项目做房地产开发了。

臻华府2021年的12月份开盘价3.3万每平,到今年3月份均价降到了2.7万,三年时间跌了近20%,不过真正的麻烦是有价无市,降得再多也根本卖不出去。到今年3月开盘两年多了,“臻华府”一千余套房子也只卖出去了218套。

现在房子不好卖,各方投资者拿不回钱,所以相关的金融产品无法兑付,本来很正常一件事,但这事离奇在什么地方呢?

“臻华府”项目是21年9月份成立的,而在22年2月,也就是仅仅5个月后,项目第一大股东正荣地产到期的美元债就还不上了。相隔时间这么短,即便整个项目的流程是合规的,难道平安信托在考察项目,做尽职调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正荣地产财务状况吃紧的任何端倪吗?还是平安信托已经在房地产这条道路上积重难返了?

平安集团对于房地产的情节有些历史了。

平安等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钱多,但曾经的险资和信托资金受到比较大的投资限制,因为和银行一样,这些钱绝大部分不是公司自己的钱,而是企业和老百姓的救命和养老钱。

不过从2007年开始,可能眼看这些钱躺着也是躺着,国家对信托资金的投资去向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于是平安2008年完成第一笔融资贷款类房地产信托业务,2009年试水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

2010年在“四万亿”的刺激下,楼市出现了过快上涨的苗头,央行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同时开始限制银行的信贷流入房地产。但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会给你留下一扇窗”,当时的保监会却开始大幅给险资松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

属于平安们的时代就来了。

在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的诱惑下,又催生出了其他金融机构各种绕开金融监管的骚操作把钱投到房地产。比如之前我们在《中国利率“双轨制”》里面讲到的“银信合作”。

2011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发现,如果河上有桥,付点过桥费就可以到达对岸,那何必冒着危险、花费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呢?”

意思就是,房地产虽然赚钱,但市场上已经有这么多房企,而且房地产开发的花活平安也玩不转,那干脆直接买下房企的股权来分一杯羹算了。

慢慢大家就开始发现,平安不像宝能,只要股权,不要控制权,只要钱不要命,所以各个地产商也都很乐意和平安这个金主爸爸合作,于是平安轻车熟路地做起了资金二道贩子的生意。

2023年末,我国一共有22万亿的信托资金,按资金投向划分,直接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超过一万亿,看似不高,但你要知道,信托投资去向超过10万亿的债券投资、工商企业投资、金融企业投资和基础产业投资,你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流向了房地产。毕竟流入楼市的经营贷表面上看还是用于企业经营呢。

按理说,金融市场越发达,风险传导才会更流畅,更容易爆发出系统性金融危机,比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和杠杆,迅速波及全美乃至全球的金融机构。

我们的金融市场以传统银行为主导,虽然整体落后,“当铺思维”明显,但在房地产金融创新方面却遥遥领先,比如特色的预售制、评级体系以及信贷包装,可以说让老美也是望尘莫及。

国家前些年也是看到了风险,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随后监管部门开始大幅压降房地产信托业务。相比19年,20年房地产信托金额下降了15%,进入2020年,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更是全面收紧。当年7月“三条红线”出台限制房企融资,10月发布银行房地产贷款“两条红线”。而信托业同样被要求全行业压降1万亿融资类信托业务。

但是,习惯了高杠杆经营的房企,怎么可能突然刹住车,尝了多年房地产甜头的信托又怎么舍得主动断奶。

于是,它们开始新的一轮的金融创新,借助复杂交易结构的信托计划,开展“明股实债”的操作。就以本次的“臻华府”项目为例,平安信托并不是直接借钱给正荣地产,因为这样吃相太难看,而是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地产项目。

也就是说,项目销售完成后,需要正荣地产回购平安的股权,才能支付平安信托的收益,让平安给自己的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只要房子卖出去了,就能有高额的回报,正荣、平安就能把钱装进口袋里,信托投资人也能拿到本金和高收益。只可惜,房子一旦卖不出去,整个链条全部垮塌。

有人说臻华府已经卖了218套,不可以先给平安信托的投资者支付一部分本金吗?的确,臻华府确实有销售回款5个多亿了,但这些钱轮不到平安。

首先,平安明面上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想拿回钱,正荣得先用真金白银回购平安的股权。臻华府这个项目是2021年5月份拿地的,彼时地王频出,光买地都花了26.6亿元,相当于楼面价2.75万元/平,现在这个楼盘也就卖2.7万,除了建安支出还有宣传的精装修,现在看这妥妥是给土拍市场做慈善,正荣拿什么去回购股权。

而且,正荣地产自己51%的股权资金到底怎么来的都得打个问号,没准这些钱都是跟银行借的然后挪用项目资金来的。

就拿平安信托的另一个爆雷产品“翔远230号集合信托计划”来说,目前这款产品已经逾期一年多了。这款产品成立于“三条红线”出来之前,所以,当初平安信托是以债权的形式,借钱给荣盛发展开发“重庆荣盛城”项目,重庆荣盛城项目销售情况也很不理想,现在还远没有卖完。

那么,既然这款产品是以债权的形式给的开发商,是不是能够获得优先还款呢?也不是,就是因为地产公司投入的股权资金有的是跟银行借的,有的是挪用其他项目买房人购房款,也就是监管资金来的。在保交楼成为政治任务后,之前挪用的其他项目监管资金无论是什么形式投入进来的,都属于优先级,要先归还,保证其它项目保交楼。

所以,在保交楼任务下,项目资金流入后,第一优先支付工程款和员工工资,第二优先归还挪用其他项目的监管资金,第三优先级还银行抵押贷款。这三个优先级下来,地产公司哪里还有钱去偿还信托的钱。

所以无论是重庆荣盛城的债权融资信托,还是厦门臻华府的股权信托,都因为房子卖得不好,拿不回钱而出事。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2021年正荣地产拿下臻华府地块不到半个月,正荣地产就与国资背景的联发集团达成协议。

可以推断,正荣地产成功引入平安信托投资臻华府项目,有可能是借助地方国企进行了背书。如果真是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正荣暴雷之前平安信托还是坚持要投,平安信托相当于一叶障目,对项目自身的风险失去了判断,因为有国资背书所以项目本身可能连看都不看。

而如果正荣地产已经陷入困境,国企依然间接背书,这又是为什么呢?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交换,我们期望一个交代,不过你不给交代,一阵风过后,我们倒是也没有办法。

近日平安信托一直强调,目前公司整体业绩稳健、经营状况良好。也就是说,平安信托公司没有问题,只是发行的产品有点问题。这有点像投资者买了基金产品,某只基金虽然亏了,但基金公司还活着。

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在新规之前,理财产品很多都默认刚兑。

以信托为例,就算投资发生了亏损,很多时候信托公司也会用自己的钱贴给你,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一样。但是现在这样的操作被监管禁止了。为什么要禁止呢?

如果保持刚性兑付,让金融机构兜底,金融机构就会为了兑付铤而走险,不断吸收新资金,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可能爆出大雷,这会殃及更多的投资者。

相反,打破刚兑,一款产品亏损,只让这部分投资者承担损失,某种意义上算是牺牲一部分人,让其他人软着陆。为了打破刚兑,防止风险蔓延,在新规出台后信托机构不得开展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说白了也就是不能借新还旧,每个项目算自己的帐,一个项目死了没关系,可别拉着大家一起死。

所以平安信托整个公司现在还能活着,暂时没成为下一个中融信托。可散户可不管你那么多,没几个人懂资管新规,亏了我就要去闹。

楼市现在这个样子,这两年又是信托产品的集中兑付期,会不会有下一个出问题的产品,咱也不敢乱猜。但就在平安信托出事之后没几天,另一家五矿信托又出事了,涉及旗下3只产品逾期兑付。跟平安信托逾期的产品借钱给民营地产公司不同,这三只产品借钱的对象可是妥妥的国资背景,融资方与担保方都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各类城投公司,背后的股东都是昆明市国资委。

之前的游戏都是这么玩的,地方把土地当固定资产划拨给城投公司,城投公司拿着土地做质押,向银行或者信托借钱,慢慢的城投公司就成了一张地方的信用卡,只要财政没钱,就拿出这张卡来刷一下,当账单还不上的时候,地方再给城投装更多的资产,提高这张信用卡的额度,借新还旧。

游戏玩到今天,城投和地方政府手上最优质的资产土地开始贬值,甚至无法流通后,城投卡的额度一下子就缩水了,之前的账单也就还不了了,于是五矿信托这三个产品也就出问题了。

这三款产品都是2022年成立的,当时地产三条红线已经出台,地方的卖地收入已经下来了。那么五矿信托这三款产品为啥还要投给城投呢?

因为大家相信有国资背书就有刚性兑付,钱肯定到时候能要回来,但后来中央一直强调“不给地方的隐性债务兜底,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彻底让信托们傻了眼。

近两年,已经有数百个信托产品发生违约,绝大部分和地产基建相关。去年有15家信托公司因违规被处罚,这两年还有多家信托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比如新华信托、四川信托等。

全国一共只有68家信托公司,这么高比例的出现问题,相比较,银行家数要多得多,银行也投了房地产和基建,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银行出问题?本质原因就是,资金就像这个社会一样是论资排辈的,是有优先级的。

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年底路透社的一个消息,上面要求平安集团控股陷入困境的碧桂园,平安股价大跌,随后平安立刻出面否认,说没有这回事。

有没有这回事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楼市的纾困态度,我们是本着“谁有钱谁去救”的原则,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要鼓励买房、刺激改善型需求?救楼市和房企的钱收不收的回来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我们关心的是烂尾楼和土拍市场。如果银行的钱不能乱花,那么中产和富裕阶层的信托最合适不过。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产和富裕阶层的认知并没有随着过去楼市的野蛮增长而增长。凭运气赚回来的钱,现在让你凭本事亏回去,突出两个字——活该。

很多人受制于传统观念,把信托误认为是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的理财产品,根本不知道信托的收益只取决于底层资产的收益,而不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金字招牌和信托计划看似相对多的保障条款,比如抵押、回购、担保等等。这些保障条款在资产价值暴跌的时候一文不值,不然你以为那么多的失信被执行人哪来的?

学校里没有交给你的经济常识,社会会教给你。穷人被P2P收割,中产被房价收割,富人被信托收割,在哪都要交学费,只是社会的学费更贵一些而已。再多说一句,学校不教有不教的道理,否则谁来为这一切买单?

你要知道,银行等金融机构着陆了,那叫硬着陆;你着陆了,那才叫软着陆。

千万别被高收益蒙蔽双眼,投资一定要首先考虑风险。

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因为金融机构不作为、违规操作、利益输送,或者监管不到位,而让投资者遭受无妄之灾,不能永远轻描淡写地用一句:“投资有风险”来混淆视听。

只能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4-18 12:37
关于平安信托,你必须要知道的两件事


原创 阿畴 财思泉涌 2024-04-12 19:36 上海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平安信托。

这段时间,信托圈的新闻是一个接一个啊。

而且都不是太好的消息。

这边四川信托、ZZ信托、ZR信托的事情刚缓缓,那边平安信托又传出延期兑付。

后台有很多人私信,让我们聊聊这个事情。

关于这个事情,有两件事你必须要知道。



1



第一件事情,我们未来投资要有刚兑被打破的预期。

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之后,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在新规之前,我们的理财产品很多都是默认刚兑的。

就算发生了亏损,信托公司为了它的信誉,一般也会倒贴钱给你。

但是新规之后,这样的操作已经被监管禁止了。

任何的理财产品,都没有保本刚兑这一说。

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好,在这个前提之前,就会诞生一个新的问题:

有没有安全的理财产品?

我给大家一个数字:

1.7%。

这是一年期国债的最新利率。

在这个利率之下,普遍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

而在这个利率之上,都有刚兑风险。

现在出问题的几家公司,它们的收益率是多少呢?

就我知道的,有超过10%的。

10%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LPR在3.45%,这是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利率。

如果你是做企业的,你是会选择3.45%还是10%呢?

答案很明显吧。

一家企业不找银行拿贷款,而是从外面融资,原因只有一个:

不是它不想,而是它没有通过银行的审核,批不了贷。

其实,银行早就已经提示你,只是你没有收到信号。

如果你再谨慎一点,是不是可以多一句为什么。

它为什么不找银行借钱,而是要找我借?



2



第二个事情,信托爆雷之后,信托还能买吗?我的钱还安全吗?

现在很多新闻、解读,我基本都看了一圈,很多人连什么是信托、什么是信托资产、什么是信托理财都没搞清楚,只是在煽动情绪。

为什么避免大家被绕进去,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信托?

什么是信托呢?

信托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法律制度和行为。

是一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机构)基于对另一个人(同样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机构)的信任,将财产权委托给他,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和使用。

图片

在一个信托计划里面,会有三个角色: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委托人是财产的所有人;

受托人一般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自然人或者法人;

受益人如果是自己,那就是自益信托;

如果是其他人,比如父母、子女、配偶,那就是他益信托。

信托的最初形态,是先有一个委托人,他有打理财产的需求,然后他根据这个需求找到一个受托人,再由受托人管理其资产。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信托是反过来的。

先是有受托人,比如由信托公司找到一个好的项目,然后再去市场上募集资金。

如此一来,这个性质就变了,你懂得。

前者,可能传承的需求会更强烈,而后者增值的需求会更强烈。

我们根据信托的服务实质,可以把信托分成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

还有一个公益慈善信托,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暂且不表。

第一种,资产服务信托。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就属于这个目录之下。

在这个子集下,虽然你委托信托公司来服务或管理,但这个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归属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只是执行你地指令。

比如,你做了一个家族信托,委托了1000万现金财产到信托里。

要求:孩子18岁-25岁,每年能从信托中支取50万,作为学费生活费;

到了26岁后,支取300万,作为独立生活资金。

实际上这个钱是从托管银行账户里支取的,信托公司只是帮你盯着这个支取的执行,确保钱到了孩子手里,是交了学费。

第二种,叫做资产管理信托。

这类信托你可以理解为信托理财。

你把钱给信托,信托帮你买理财产品。

可以投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等等。

我们常说的爆雷,正是因为信托买的理财产品出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买的基金,最多就是发生亏损,而买信托的人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呢?

因为有些信托公司会把钱投到房地产,但是现在大家购房意愿低,买房的人少了,钱自然流不回来。

最近出问题的这些信托产品,底层资产都是和房地产有关。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可以回答刚刚的问题了:如果信托公司爆雷,我的钱还安全吗?

不一定!看你托的是什么?

如果你们家家族信托里的资产,该是现金还是现金;该是保险还是保险;该是房产还是房产。

不管信托公司爆雷还是破产,你的钱依旧好好地躺在托管的银行账户、保险公司账户里。

你的受托人没了,你换一个就行了。

但是,如果你成立信托,买的是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信托理财产品。

那信托产品爆雷,你买这个产品的钱也会跟着爆。

爆不爆雷,核心还是你的底层资产安不安全。

信托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无善无恶的。

你看香港保险,它本身也有信托的功能,比如指定受益人、保单拆分等等。

既然你不怕港险,那也没必要畏惧信托!

今天,你学会了吗?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4-18 18:28
平安信托踩雷,给我们的警示


原创 哈拿 汤山老王 2024-04-17 15:05 山东

人们总说,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不是恒大、碧桂园和万科,而是中国平安。

平安曾是碧桂园、融创、华夏幸福等多家大型房企的主要股东,同时平安集团旗下的各种金融产品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以债权和股权的方式流入各个楼盘项目。

从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房地产资产规模来算,平安绝对是一家头部房企,但你也绝对不会在任何榜单上找到它。

不过最近,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又有一款产品出问题了,信托产品的门槛是百万级别,因此有人说信托收割的都是富人,他们有的是钱,这点钱对他们影响不大。可事实上,有一些信托投资者是退休老人和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几家人凑上一百万买了信托,而这些钱其实是养老钱。

前几天,平安信托楼下聚集了大量客户前来讨要说法,但是他们除了等来了警察外等不到其他任何东西。第二天,平安信托做出回应,还能怎么回应呢?主要意思是道歉呗,说正在努力解决,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次爆雷的产品叫做福宁615号集合信托计划,成立于2021年9月,募集资金7.7亿,今年3月29日到期,但至今仍没有兑付。平安信托从投资者手里拿到的这些钱是以股权形式投入了厦门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公司,公司叫厦门荣璐置业,它的股东有两家,正荣地产持股51%,平安信托持股49%,地产项目叫“臻华府”。也就是说,7.7亿进入这个项目做房地产开发了。

臻华府2021年的12月份开盘价3.3万每平,到今年3月份均价降到了2.7万,三年时间跌了近20%,不过真正的麻烦是有价无市,降得再多也根本卖不出去。到今年3月开盘两年多了,“臻华府”一千余套房子也只卖出去了218套。

现在房子不好卖,各方投资者拿不回钱,所以相关的金融产品无法兑付,本来很正常一件事,但这事离奇在什么地方呢?

“臻华府”项目是21年9月份成立的,而在22年2月,也就是仅仅5个月后,项目第一大股东正荣地产到期的美元债就还不上了。相隔时间这么短,即便整个项目的流程是合规的,难道平安信托在考察项目,做尽职调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正荣地产财务状况吃紧的任何端倪吗?还是平安信托已经在房地产这条道路上积重难返了?

平安集团对于房地产的情节有些历史了。

平安等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钱多,但曾经的险资和信托资金受到比较大的投资限制,因为和银行一样,这些钱绝大部分不是公司自己的钱,而是企业和老百姓的救命和养老钱。

不过从2007年开始,可能眼看这些钱躺着也是躺着,国家对信托资金的投资去向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于是平安2008年完成第一笔融资贷款类房地产信托业务,2009年试水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

2010年在“四万亿”的刺激下,楼市出现了过快上涨的苗头,央行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同时开始限制银行的信贷流入房地产。但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会给你留下一扇窗”,当时的保监会却开始大幅给险资松绑,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

属于平安们的时代就来了。

在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的诱惑下,又催生出了其他金融机构各种绕开金融监管的骚操作把钱投到房地产。比如之前我们在《中国利率“双轨制”》里面讲到的“银信合作”。

2011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发现,如果河上有桥,付点过桥费就可以到达对岸,那何必冒着危险、花费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呢?”

意思就是,房地产虽然赚钱,但市场上已经有这么多房企,而且房地产开发的花活平安也玩不转,那干脆直接买下房企的股权来分一杯羹算了。

慢慢大家就开始发现,平安不像宝能,只要股权,不要控制权,只要钱不要命,所以各个地产商也都很乐意和平安这个金主爸爸合作,于是平安轻车熟路地做起了资金二道贩子的生意。

2023年末,我国一共有22万亿的信托资金,按资金投向划分,直接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超过一万亿,看似不高,但你要知道,信托投资去向超过10万亿的债券投资、工商企业投资、金融企业投资和基础产业投资,你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流向了房地产。毕竟流入楼市的经营贷表面上看还是用于企业经营呢。

按理说,金融市场越发达,风险传导才会更流畅,更容易爆发出系统性金融危机,比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和杠杆,迅速波及全美乃至全球的金融机构。

我们的金融市场以传统银行为主导,虽然整体落后,“当铺思维”明显,但在房地产金融创新方面却遥遥领先,比如特色的预售制、评级体系以及信贷包装,可以说让老美也是望尘莫及。

国家前些年也是看到了风险,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随后监管部门开始大幅压降房地产信托业务。相比19年,20年房地产信托金额下降了15%,进入2020年,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更是全面收紧。当年7月“三条红线”出台限制房企融资,10月发布银行房地产贷款“两条红线”。而信托业同样被要求全行业压降1万亿融资类信托业务。

但是,习惯了高杠杆经营的房企,怎么可能突然刹住车,尝了多年房地产甜头的信托又怎么舍得主动断奶。

于是,它们开始新的一轮的金融创新,借助复杂交易结构的信托计划,开展“明股实债”的操作。就以本次的“臻华府”项目为例,平安信托并不是直接借钱给正荣地产,因为这样吃相太难看,而是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地产项目。

也就是说,项目销售完成后,需要正荣地产回购平安的股权,才能支付平安信托的收益,让平安给自己的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只要房子卖出去了,就能有高额的回报,正荣、平安就能把钱装进口袋里,信托投资人也能拿到本金和高收益。只可惜,房子一旦卖不出去,整个链条全部垮塌。

有人说臻华府已经卖了218套,不可以先给平安信托的投资者支付一部分本金吗?的确,臻华府确实有销售回款5个多亿了,但这些钱轮不到平安。

首先,平安明面上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想拿回钱,正荣得先用真金白银回购平安的股权。臻华府这个项目是2021年5月份拿地的,彼时地王频出,光买地都花了26.6亿元,相当于楼面价2.75万元/平,现在这个楼盘也就卖2.7万,除了建安支出还有宣传的精装修,现在看这妥妥是给土拍市场做慈善,正荣拿什么去回购股权。

而且,正荣地产自己51%的股权资金到底怎么来的都得打个问号,没准这些钱都是跟银行借的然后挪用项目资金来的。

就拿平安信托的另一个爆雷产品“翔远230号集合信托计划”来说,目前这款产品已经逾期一年多了。这款产品成立于“三条红线”出来之前,所以,当初平安信托是以债权的形式,借钱给荣盛发展开发“重庆荣盛城”项目,重庆荣盛城项目销售情况也很不理想,现在还远没有卖完。

那么,既然这款产品是以债权的形式给的开发商,是不是能够获得优先还款呢?也不是,就是因为地产公司投入的股权资金有的是跟银行借的,有的是挪用其他项目买房人购房款,也就是监管资金来的。在保交楼成为政治任务后,之前挪用的其他项目监管资金无论是什么形式投入进来的,都属于优先级,要先归还,保证其它项目保交楼。

所以,在保交楼任务下,项目资金流入后,第一优先支付工程款和员工工资,第二优先归还挪用其他项目的监管资金,第三优先级还银行抵押贷款。这三个优先级下来,地产公司哪里还有钱去偿还信托的钱。

所以无论是重庆荣盛城的债权融资信托,还是厦门臻华府的股权信托,都因为房子卖得不好,拿不回钱而出事。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2021年正荣地产拿下臻华府地块不到半个月,正荣地产就与国资背景的联发集团达成协议。

可以推断,正荣地产成功引入平安信托投资臻华府项目,有可能是借助地方国企进行了背书。如果真是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正荣暴雷之前平安信托还是坚持要投,平安信托相当于一叶障目,对项目自身的风险失去了判断,因为有国资背书所以项目本身可能连看都不看。

而如果正荣地产已经陷入困境,国企依然间接背书,这又是为什么呢?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交换,我们期望一个交代,不过你不给交代,一阵风过后,我们倒是也没有办法。

近日平安信托一直强调,目前公司整体业绩稳健、经营状况良好。也就是说,平安信托公司没有问题,只是发行的产品有点问题。这有点像投资者买了基金产品,某只基金虽然亏了,但基金公司还活着。

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在新规之前,理财产品很多都默认刚兑。

以信托为例,就算投资发生了亏损,很多时候信托公司也会用自己的钱贴给你,银行理财产品也是一样。但是现在这样的操作被监管禁止了。为什么要禁止呢?

如果保持刚性兑付,让金融机构兜底,金融机构就会为了兑付铤而走险,不断吸收新资金,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可能爆出大雷,这会殃及更多的投资者。

相反,打破刚兑,一款产品亏损,只让这部分投资者承担损失,某种意义上算是牺牲一部分人,让其他人软着陆。为了打破刚兑,防止风险蔓延,在新规出台后信托机构不得开展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说白了也就是不能借新还旧,每个项目算自己的帐,一个项目死了没关系,可别拉着大家一起死。

所以平安信托整个公司现在还能活着,暂时没成为下一个中融信托。可散户可不管你那么多,没几个人懂资管新规,亏了我就要去闹。

楼市现在这个样子,这两年又是信托产品的集中兑付期,会不会有下一个出问题的产品,咱也不敢乱猜。但就在平安信托出事之后没几天,另一家五矿信托又出事了,涉及旗下3只产品逾期兑付。跟平安信托逾期的产品借钱给民营地产公司不同,这三只产品借钱的对象可是妥妥的国资背景,融资方与担保方都是云南省昆明市的各类城投公司,背后的股东都是昆明市国资委。

之前的游戏都是这么玩的,地方把土地当固定资产划拨给城投公司,城投公司拿着土地做质押,向银行或者信托借钱,慢慢的城投公司就成了一张地方的信用卡,只要财政没钱,就拿出这张卡来刷一下,当账单还不上的时候,地方再给城投装更多的资产,提高这张信用卡的额度,借新还旧。

游戏玩到今天,城投和地方政府手上最优质的资产土地开始贬值,甚至无法流通后,城投卡的额度一下子就缩水了,之前的账单也就还不了了,于是五矿信托这三个产品也就出问题了。

这三款产品都是2022年成立的,当时地产三条红线已经出台,地方的卖地收入已经下来了。那么五矿信托这三款产品为啥还要投给城投呢?

因为大家相信有国资背书就有刚性兑付,钱肯定到时候能要回来,但后来中央一直强调“不给地方的隐性债务兜底,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彻底让信托们傻了眼。

近两年,已经有数百个信托产品发生违约,绝大部分和地产基建相关。去年有15家信托公司因违规被处罚,这两年还有多家信托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比如新华信托、四川信托等。

全国一共只有68家信托公司,这么高比例的出现问题,相比较,银行家数要多得多,银行也投了房地产和基建,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银行出问题?本质原因就是,资金就像这个社会一样是论资排辈的,是有优先级的。

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年底路透社的一个消息,上面要求平安集团控股陷入困境的碧桂园,平安股价大跌,随后平安立刻出面否认,说没有这回事。

有没有这回事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楼市的纾困态度,我们是本着“谁有钱谁去救”的原则,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要鼓励买房、刺激改善型需求?救楼市和房企的钱收不收的回来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我们关心的是烂尾楼和土拍市场。如果银行的钱不能乱花,那么中产和富裕阶层的信托最合适不过。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产和富裕阶层的认知并没有随着过去楼市的野蛮增长而增长。凭运气赚回来的钱,现在让你凭本事亏回去,突出两个字——活该。

很多人受制于传统观念,把信托误认为是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的理财产品,根本不知道信托的收益只取决于底层资产的收益,而不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金字招牌和信托计划看似相对多的保障条款,比如抵押、回购、担保等等。这些保障条款在资产价值暴跌的时候一文不值,不然你以为那么多的失信被执行人哪来的?

学校里没有交给你的经济常识,社会会教给你。穷人被P2P收割,中产被房价收割,富人被信托收割,在哪都要交学费,只是社会的学费更贵一些而已。再多说一句,学校不教有不教的道理,否则谁来为这一切买单?

你要知道,银行等金融机构着陆了,那叫硬着陆;你着陆了,那才叫软着陆。

千万别被高收益蒙蔽双眼,投资一定要首先考虑风险。

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因为金融机构不作为、违规操作、利益输送,或者监管不到位,而让投资者遭受无妄之灾,不能永远轻描淡写地用一句:“投资有风险”来混淆视听。

只能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5-18 12:38
房地产去库存,开始了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2019 2024-05-17 22:36 河南

昨天,在谌国委的迎接下,普京带领着大半个俄罗斯新内阁齐聚中南海,

同时,在何副总理的召集下,各地方政府和股份行的相关领导也纷纷抵京,

谌国委带来的,是能源、航天科技和东北、远东的开发合作,

何副总理带来的,是中央重启房地产去库存和一连串的房地产刺激政策。

今天上午,何副总理召集央行,金管局、财政部、住建部和金融机构,召开全国电视会议,研究部署落实430政治会议提出的房地产相关工作。

全国电视会议后,今天下午,央行房地产利剑三连发,同时宣布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利率、取消房贷利率下限。

正如政事堂在解读430政治局会议时分析的那样,中国的房地产政策转向,中央政府开始研究救市了。

图片

在政事堂看来,这一波央行组合拳的动作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今天何副总理通稿时到两句话:

1、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

标志着牛夫人又变回了小甜甜,不再作为人民的对立面,房住不炒成为过去式。

2、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随后央行今日央行宣布设立1.75%利率的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支持地方政府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这标志着中央注入流动性,帮助地方政府货币化“收储”。

前者是定性,后者是手段,
这也标志着新一轮的房地产去库存正式拉开了帷幕。

作为一个曾经的地产人,政事堂仍然记得十年前的2014,

随着时任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调任住建部部长,

同样也是突然房地产调控不再被提,同样也是中央注入流动性,推动货币化棚改。
区别,在于十年前中央是把钱发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来买房,增加需求,

十年后是中央把钱发给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来买房买地,减少供应。

十年前那一轮是以去库存两年后的2016年,以杭州房价异军突起为引领,房地产市场重新复苏。

按照政策出台和落地的速度,十年后这一轮的房地产寒冬,也会在两年内结束。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5-18 20:09
房地产放出“超级大招”了,继续抄底大A


原创 荆棘阿甘 荆棘阿甘 2024-05-17 17:43 广东

今天大A涨了1个点,因为房地产疯涨了,而地产疯涨的原因是中午房地产的大招出来了。

图片

第一套15%的首付,第二套25%的首付,再加上贷款利率的调整,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政策是中央层面的统一行动,比之于各地因城施策,有更加强烈的救市信号。

组合拳出来了,那地产是不是会企稳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要企稳了,但是企稳不是转折,比如说5年前均价2万的房子,现在1万,过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变成1.2万,想重新回到2万,几年之内应该是不可能的了。

最大的阻力是供需两端的不平衡,需求端随着未来人口的下降会持续的下滑,这个问题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

而供给端要下滑就挺麻烦的。供给端不好下滑主要不是新房,而是二手房的问题,就算是现在不供应新房,也有很多二手房的业主要卖房,现在的政策层面是无法降低二手房供应增加的。

等到二手房的业主不卖了,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二手房的业主会不会卖呢?

大概率会。

有多套房的人卖房,这不是他自己决定的,而是当下整个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产业结构决定的。

以前外贸猛涨,大量外汇到了国内,变成人民币占款,随后在信用扩张的倍数下,市场充斥着资金,而这些资金没有地方去,就去了房地产。

比如说一个外贸企业赚了100万美元,假设汇率是1比7,到国内就是700万人民币,把这些钱全部买资产,然后用这些资产抵押给银行,按照80%比例贷出560万,再买资产,再贷款,依次循环,最终放大到3500万。

货币绝大多数都是信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存款。这么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自然会把房地产价格推高。

但是未来不会了,中国已经过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时代,现在中国企业大量出海,人民币占款数量不会增长了,不但不会增长,反而还会降低。

不管是从贸易收支的角度,还是从企业出海的角度,都会抑制外汇占款的增加。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直接说结果:国内流通的货币在短期大反弹之后,会呈现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大量的资金会跑到海外去攻城略地。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很多企业海外业务占比会迅猛走高。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海外企业的收益肯定是更高的。

比如说张三和李四各有100万,张三现在买了个房子,5年以后涨到130万,而李四买了一个出海企业的股票,5年以后这个企业的业绩增长了300%,李四的资产就变成了300万。

那么,大资本家肯定不会买房子,一定会去抄底中国的核心资产。

也就是说,资金蓄水池的这个功能,以前是房地产,以后是核心科技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买房肯定不如买股。

不要抱着老一套的思维去看待股市,中国房地产涨了30多年,谁都不相信会跌,结果跌下来套住很多人。同样,中国股市在3000点很多年,很多人都不相信会涨,那这次就涨给你们看。

这次涨了可就不会再下来了。

前几年股市有一个笑话:不管是什么消息,都是利好茅台,因为茅台不断地涨。

以后会有一个新的说法:不管全世界有任何消息,都利好大A,因为大A会莫名其妙的不断地上涨。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5-18 20:20
地产的拐点


原创 卡夫卡不忙了 局外人的视界 2024-05-17 21:59 广西

2019年年初的时候,写过一篇《地产2019》,很可惜,被404了,那时候公众号刚开张,读者也不多,所以作者我神奇又准确的预测也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2019年年初,我说未来地产企业都要难熬了,最后也劝大家别太灰心,最后国资会入场的。

今天救市政策一出,朋友圈的地产人好多都酸溜溜的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笑死了,所以我说做地产的,最好也要炒炒股,大盘从3000点到3000点,能一样吗?

去年3200点时是个什么光景,现在又是个什么光景?

指数回来了,为什么你的钱没有回来?

记住,金融不产生财富,但确能高效的搬运财富,你的钱如果不在你的口袋里,那么一定是到了别的谁的口袋里了。

涨跌对于有些人来说,其实都无所谓,单方向的涨跌,其实搬运财富的效率都很低,只有波动,才能做到多空双杀。

逮住多头或者空头的老羊毛往死里薅,有意义吗?

当你弄清楚这里的哲理,你就明白了地产,乃至一切资产涨跌兴衰背后的局了。

再回过去十几年,12年开始的煤炭行业大洗牌,有谁还记得?

翻翻花边新闻,当年某煤老板一掷千金给自己的闺女操持婚礼,明星大腕请了无数,不过一两年时间,煤炭价格跌到全行业亏损,那位阔绰的首富变成了首负,进去踩缝纫机了。

某个行业变成了阔佬集中营,而这些人又做了什么?无非是垄断了资源,所以凭什么?

谁也说不出来凭啥他得富贵到底,那么整个行业就要开始大洗牌了,那些自以为胆子大,本事大,搞债务扩张的都得出事。

到20年永煤暴雷,当时我还特别写文章说,搞不好后面煤炭价格要大涨,结果到21年煤价开始起飞。

这里真没有自吹自擂,想想看,当永煤这样偏谨慎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扛不住暴雷了,一波差点直接带走地方债,这就是快到极致了,必须反转。

所以很容易判断出,接下来宏观调控会让煤炭价格动一下,给行业纾困。

煤炭如此,地产也是如此。

想想看,地产最红火的那几年,好多人陡然暴富,贫富差距加大,城乡对立立刻严重起来了。

在房价大涨以前,我很少在网上看到那么多关于凤凰男,凤凰女之类,城市人对农村出来的新城市人的各种恶毒议论。

动不动就是我几辈子的努力面前,你个人奋斗屁都不是的言论。

所以真的有努力吗?

就像你在电梯里努力的蹦跶,然后告诉别人我努力因此在升高,这不是扯淡吗?难道你在电梯里蹲着,躺着,你就不能上升?

把电梯的功劳强加在自己身上,又害怕真相被戳穿,掉了所谓的优越感,为了挽尊,于是搞出了那么割裂的对立。

说白了,都是占了大便宜的人,上了车以后,不想后面的人上车,还要想办法把成本转嫁到人家身上去。

城市最大的成本是什么?除了房子还有什么?

说白了,高昂的住房费用就是一种入城税,谁负担又是谁在收费?屁股决定脑袋,收费的人目光灼灼,生怕没有下一个接盘侠,那么他会怎么做?

这几年房价跌下来,或者说没办法涨了,好多人的戾气都少了。

记住,任何一样东西,不管牵扯到了多少人的利益,只要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那么必然会被深层调控。

当然了,有句话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调控肯定不是一把把行业给整死。

所以前段时间,万科被传出出事以后,我写了一篇《万科暴雷,房地产真的见底了!》,当时我跟大家说过,有些城市差不多也到底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是很好的买房时机。

当然我说的这些地方肯定不包括一线和前几天被炒太火的二线城市。

道理很简单,就像炒股一样,获利盘还有那么多,接盘侠的资金量有限。

我一直都问一个问题,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工资收入在前10%的一批人,能靠工资买得起喜欢的房子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房价没啥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房价泡沫还得挤下。

别忘了,这几年,因为利益分配调整,传统那些高收入行业,比如金融,互联网等等,薪酬收入都是在下滑的。

最近这些救市政策一出来,一线城市的房屋成交价降了吗?

就像去年疫情刚放开的时候,深圳楼市迎来一波小阳春,我劝朋友赶紧卖房,她认为行情会好起来,毕竟各种政策都来了。

呵呵,结果呢?

根本原因不在于政策支持与否。

接盘侠们要有足够的消费力,才能扛得起市场。

我之前说三四线城市,房价会扛住,很简单,已经到了全员皆亏的地步,这时候割肉也割不出成交量了,一线城市压力太大,也会让一些企业往下面走,慢慢小城市底层消费力也就上来了,人家还真的就买得起房子了,需求有了,基本盘就稳住了。

就好像今年年初股市大跌,开始最抗跌的是大票,等到行情逆转,小票反弹,大票却开始补跌了,你说这是为什么?

天底下的道理是通的。

别以为地产能让你才出ICU就进KTV,今天一切政策,无非就是拖住底。

地产去金融化这是必走之路。

包括政府出面,买房用来当社会保障用房。

看看前几天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也对得上。

只有房子才需要那么多年消化。

终究房地产还是要用时间换空间,需要靠着慢慢经济增长,收入增长,CPI增长,把房价涨太猛的账给做平了,

也别说地方政府离不开土地财政,终究卖地才是王道这么幼稚的话。

钱在谁手上由谁掌控,难道非得是地方政府?

我之前写过《聊聊土地财政和地方债》,话早就说过,我们货币发行的锚都在转往国债。

地方债迟早会被置换出来的,未来地方政府再想像以前那样,随意的敞开了花钱是不可能的,一个县城搞出几百亿的债务这种荒唐事,归根到底还是土地财政闹出来的。

这么多年的土地财政,房地产大涨,地方债为什么越来越多?

终究,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已经改变了,这是不可逆转的。

要是你认为政策一出,房价立刻暴涨,我以为是有点想多了。
作者: 浅贝    时间: 2024-9-11 11:42
央企国企也不愿拿地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国宝 9月5日,王强看上的一个地块开始竞价,但他却没有参与的机会。这块土地位于一线城市产业聚集区,有较好的需求支撑,根据他和同事的综合研判,预计一年时间可以清盘,但最终,地块投资没有通过总部的审核。

  王强在一家国有房企的区域投资部门任职。今年以来,总部加大了投资风险审核力度,他所在公司前八个月实际投资额不到全年计划的三分之一。

  王强看上的地块起拍楼面价4.9万元/平方米,目前地块周边二手房价格普遍低于5万元/平方米。总部认为,未来项目的利润和去化难以平衡,不同意参拍。

  今年以来,基于房地产形势,央企和地方国企也开始谨慎拿地了。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1.42万亿元,同比下降了31%,只有2021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王强做了近十年投资工作,从今年开始,他所在公司的投资标准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13个,全部符合才能投资。

  减少拿地

  年初,王强所在公司的计划投资额在100亿元左右,但前八个月的权益拿地金额不到30亿元,相当于2023年一个月的拿地额。王强说,不是不想拿地,而是大部分土地不符合投资要求。

  减少拿地的不止王强所在的公司。

  2024年中期业绩显示,保利发展上半年新拿12个项目,权益拿地金额109亿元,不到2023年同期的一半。截至2024年6月底,保利发展的土地储备较年初下降了8%。

  保利发展将投资主要放在全国38个核心城市,这些地方的土地储备占比达到七成。其他城市存货占比不到三成,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等经济活跃、人口持续流入的三四线城市。

  上半年,中海的投资总额为129亿元,不到2023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但在房地产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海行政总裁张智超说,上半年一线城市供地少、优质土地供应不足是拿地少的主要原因。

  2021年以来,中海聚焦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投资,在2024年上半年的投资中,一线城市占比达到67%。除了在公开市场拿地,中海还积极关注收并购、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上半年,中海在西安从金地手中获取一个城市更新项目。

  与保利发展一样,绿城中国也不排斥在经济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拿地。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说,绿城的投资以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为主,同时也会考虑非热点城市优质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长三角部分经济发达市县的机会。

  建发是近年拿地较为凶猛的房企之一,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建发拿地金额为279亿元,不到2023年拿地金额的四成。

  在业绩会上,建发的管理层表示,主要根据销售去化速度及增长趋势有序开展土储补充,今年加大了对东部区域的布局,尤其是浙江、江西、福建和江苏等省份,为区域深耕做准备。

  建发认为,2024年上半年集中供地价格太高,对拿地有较大影响,如杭州和福州等城市,虽然库存项目均完成去化,考虑到团队和品牌的维系,才进行适度少量的补充,而且主要以合作模式为主。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TOP100企业的拿地金额同比下降40%。包括央国企在内的房企大幅度减少拿地。经济观察网获悉,今年以来,监管部门要求房企的销售拿地比不能超过40%。

  调整策略

  一位上市房企的财务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网,一块土地拿错了有可能让公司爆雷,“一点不夸张”。

  房企想要发展必须投资拿地,但当前拿错地的风险太高,因此,调整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标准成为多数房企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

  招商蛇口将投资范围缩小至10个城市。招商蛇口副总经理伍斌表示,要聚焦城市区域深耕,核心城市的投资占比将达到九成以上。

  王强说,年中,他们公司对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研判的结论是,拿地的风险依然较大,所以进一步收紧了投资。

  王强所在的公司总部有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投资研判团队,对每个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及热点区域进行综合评估,以此确定重点投资的区域;同时负责评估城市公司上报的计划投资项目。

  第一个评估指标是地块的毛利率,任何地块都必须达到两位数的毛利率。如果毛利率不达标,即便是半年可清盘的项目也不考虑,这是最重要的红线之一。

  第二个评估指标是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将项目所有潜在发生的成本结合去化周期、利润率等指标,为每一个参拍的地块设置价格红线。

  第三是评估当地的未来市场走势。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盘销售至少需要四个月到半年时间,投研团队需要对开盘时及去化周期内的市场作预判。一个项目的去化周期如果超过两年,原则上不会考虑投资,除非未来有巨大升值空间。

  金茂将投资策略总结为“早”“责”“深”“细”“准”五字诀。“早”就是早获取项目信息,让投研团队提前介入;“责”是责任明确,总部、区域和城市三级并一级,分别从不同维度看问题;“深”是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减少失误和偏差;“细”是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观察到;“准”是结果,即拿对地。

  由于2022年之前拿地的毛利率下降较为严重,金茂试图通过获取毛利率高的项目,来提升整体毛利水平。

  风向研判

  对房地产的发展趋势,不同房企的判断不同,投资和销售策略也不同。

  作为行业老大,下半年,保利发展一方面坚定去库存策略,主动调整投资节奏;另一方面将全面梳理在手资源,在存量土地调规、存量土地置换和存量房收储等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

  同保利发展一样,去库存也是华润置地的核心工作。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解释了去库存工作的思路。

  第一,未来工作重心从开发销售依赖增量的惯性思维转移到去库存上,并提升全价值能力。

  第二,团队上下形成去库存的认识。目前华润置地资产管理规模在4500亿元左右,其中经营性不动产的业绩贡献占比超25%。


  招商蛇口一直对一二手房成交结构保持高度关注。其管理层认为,今年市场可能会先低后高,随着政策持续发力,积累的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因此,下半年相对有更好的机会,但仍会谨慎看待未来市场。

  招商蛇口总经理朱文凯说,2024年的房地产销售金额能否达到2023年水平,他们保持观望态度。在市场没有较大改善前,还是希望销售能稳定住,经营性现金流和现金流是关键。

  金茂董事长张增根称,金茂的战略方向和坚持高端改善的定位,与国家政策和行业现实高度契合。在行业不断洗牌过程中,只要战略方向和产品定位没有出现偏差,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风险,金茂对风险的把控较为及时。

  与大型央企相比,王强所在的公司投资拿地慎之又慎,销售则是能卖尽卖。在符合国有资产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实现去化,在总部层面实行一城一策,在城市层面实行一项目一策,在项目层面则采取一房一策。




欢迎光临 壹挺论坛 (http://yitinglunt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